天台农产品安全与治理

2023-03-08

第一篇:天台农产品安全与治理

天台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

近日,为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一方平安,天台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由该镇副书记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分两组对餐馆、学校、网吧、车站、企业以及在建工程项目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全面排查和消除辖区安全生产的隐患,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设施,询问安全制度、防范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等,并提出相关的安全管理及整改要求。(天台镇彭焕清 邓冬梅 张全)

第二篇: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论文-何朋飞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课程论文

特色农产品营销

学生姓名: 何朋飞 指导教师: 黄保宏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130班 学 号: 2403130004 学 院: 财经学院 学年学期: 2015至2016学年第二学期

目 录

摘要 ............................................................................................................. 4 关键词 ................................................................................................... 4 引 言 ..................................................................................................... 4 一 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 4 1国内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 .................................................................................. 4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 5 3产业化步伐日趋加快 ....................................................................... 5 4对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 5 4.1安全无公害 ............................................................................. 5 4.2具有观赏价值 ......................................................................... 5 4.3产品包装标准化 ..................................................................... 5 5面临新的竞争环境 ........................................................................... 5 二 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对策 .............................................................. 6 1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 6 2塑造品牌形象 加大宣传力度 ......................................................... 6 3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 6 5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 7 6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 7

2 7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 7 8组建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 8 9建立营销网络,实行农产品品牌营销多元化 ............................... 8 10培育造就一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纪人队伍 ............................. 8 六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 9

摘要

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和乡镇企业越来越重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农业大国如何做强农业,成为农业强国,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实施农业名牌营销战略,通过农产品创名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双赢。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营销目前的现状,了解存在的一些优势和不利的劣势。同时农产品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一些不同的特点。

通过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进行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分析,运用所学的营销常识和营销策略对农产品营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营销战略

营销策略

解决途径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

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对于推动农产品市场需求,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结合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对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农产品市场品牌营销的主要创新要点。

一 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1国内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1986年,全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892个,至1995年增加到3190个,1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30个;至200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至4532个,"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加268个,相当于前10年平均每年增长量的1.17倍。按现价计算的平均每个批发市场的年成交额,1986年的317.8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7394.0万元,15年间增长了22.3倍,平均每年递增23.4%。并且市场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功能日臻完善,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4 逐步提高,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国内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体系,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农改超”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正在席卷国内大中城市。广州、武汉、深圳等城市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农贸市场已经逐步改变经营形态,成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的新业态。

3产业化步伐日趋加快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果菜产、销、加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产业化链条越来越紧密。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正在成为不少地方农业发展典型。其主要表现:一是各种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龙头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二是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生产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三是定单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特色农产品的订单比例越来越高。

4对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4.1安全无公害

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现在食用特色绿色农产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人们将更加注重生活保健,吃营养、食保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未来的几年内,谁能搞好安全特色农产品营销,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 4.2具有观赏价值

近两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变化,人们对农产品消费越来越挑剔:不仅要好吃,还要求美观,像弯曲似蛇的观赏蛇瓜,各种颜色的彩椒,樱桃番茄,迷你黄瓜,秀珍西瓜等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特色农产品。由于其满足了人们食用、营养、保健、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市场前景看好。 4.3产品包装标准化

通过包装增值,提高特色农产品产品的品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样的产品,通过简单包装就能明显起到增值的效果。

5面临新的竞争环境

WTO时代,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国内特色农产品在国际上虽然是优势产业,但我们的产品质量、档次、营销观念和手段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在国内市场上,同山东、江苏等省相比,也有不少差距,我们既面临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又要防止国外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水东蜜枣在安徽省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来自河北沧州的阿胶枣和山西 5 部分地区出产的枣类产品。

二 促进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对策

1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产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积极投身到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中去。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2塑造品牌形象 加大宣传力度

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塑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内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因此,国内外生产者无不把品牌质量放在品牌营销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钩。”由此可见,品牌名称是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称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要亲切动听。且便于记忆和突出特色。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清晰醒目、新颖美观并富有时代气息。包装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包装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产品、展示品牌个性、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规格、包装材料的设计和选用,突出产品的个性,提高品牌的魅力。除了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宣传,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3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这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绿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另外,还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

6 力,巩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这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身价、提升品牌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农业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里,有4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集团,他们是全球最有名的农业名牌企业。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扶优扶强向农业名牌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和发展农业名牌。具体优惠政策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要实行低税率、减免税和税后返还政策,放水养鱼。二是信贷扶持。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优先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实行类似政策。三是财政支持。要优先安排有关项目投资、优先列入技改计划、资本结构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债转股。四是优先批准上市融资、优先授予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舆论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6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7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 7 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8组建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会员自愿参加的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非盈利性、自律性行业组织,是独立的经济社团法人。是企业合法利益的代表,也是政府的助手。但它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加入WTO后,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如蒙城县食用菌协会引导的农户加入协会,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带领成千上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9建立营销网络,实行农产品品牌营销多元化

网络营销:既要建立有形市场网络,如生鲜超市、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又要建立无形市场网络,积极推行网上营销,实施电子商务。

定制营销

订单销售:发展以BtoB为主的订单农业,订单生产,订单采购。 配送销售:发展以BtoC的配送营销,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展销:通过展销会、展示会等扩大对当地特色农产品产品的宣传,积极寻找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

10培育造就一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纪人队伍

经纪人是市场开拓的主体要素,培育造就一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纪人队伍,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就能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运销组织,让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不对称,进入市场难,风险大,产品运销环节多、成本高,从而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另一方面,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和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组织,扩大营销规模,提高交易效率。

山东省苍山县是1人种菜3人卖,现在苍山蔬菜销天下;金乡县依靠成千上万的经纪人,把金乡大蒜卖到了全世界,出口量占全国的70%;亳州之所以能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生产基地,几十万药商功不可没。对经纪人队伍要加强培养,使他们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六 结束语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开始意识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营销策略,打响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农产品营销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

8 终使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驰名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的矛盾。

由此可见,做好农产品营销,有利于加快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有利于显著的提高农民朋友的收入,也有利于当地乡镇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10-11. 【2】姚正国。集聚优势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39.

【3】霍商。培养农产品名牌是振兴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4(4) 67-69 【4】白光,马国忠。农业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 24-25 【5】陈燕,覃家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4(1):15-17.

【6】黄金火,黄文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38-42.

【7】王策之。关于农产品品牌的思考[J].农业经济,1999(4 毕美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 45-47 【8】李炳坤;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制度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6期 23-25 【9】杨启荣;大力扶持产地市场建设 尽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6期 11-15 【10】高燕,朱信凯,潘勇辉;构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9期 9)。 6-10 9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与方法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1.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引发国际贸易争端;

4.影响政府公信力;

5.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关规定

■ 相关法律及规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规章、《食品安全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 导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

1.产地环境污染;2.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3.生产经营管理粗放;4.违规使用添加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

1.范围:本法所指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2.概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准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行为主体:既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者和相应的检测技术机构和人员等。

4.管理环节:包括:

①产地环境;②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③农产品生产和产后处理的标准化管理;④农产品的包装、标识、标志和市场准入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一个管理体制和八项监管制度

一个管理体制就是: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其他关部门职责:

质检: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发布,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

食药(卫生):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向食药局报告; 工商:市场主体违法行为查处;另外,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由农业部门查处,工商部门处理。

环保:产地环境污染事故处理;

商务(畜牧):生猪屠宰

八项监管制度是:

第一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

五种禁止销售的农产品:①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②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③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④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⑤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第二项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

①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②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③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④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应当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项制度,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

①对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在销售时应当包装和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标识。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的标志、证明。②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③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④包装或标识应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

第四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 1.监督抽查和信息发布主体。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为监督抽查主体;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主体。

2.检测机构与收费。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不收费,应付样品费。委托检测可适当收费。

第四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

3.检查方式和权限。采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方式检测,同级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有权检测。

4.不合格产品处理。及时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销毁。

5.监测制度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拒绝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否则作为不合格农产品对待。

第五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制度。

第六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第七项制度,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 第八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管理人员渎职行为给予行政处分;二是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失的,撤销检测资格,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三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未建立生产记录或伪造记录责令整改,逾期不改则罚款;四是销售企业销售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追回、销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等。

(二)食用农产品的管理重点

1.实施范围。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制度,指凡在本省生产加工和进入本省销售食用农产品,由生产加工者提供相关供货凭证,经营者索取相关进货销售凭证的制度。实施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种养殖基地,以及从事经营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餐饮业、集体食堂,重点是县级及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

2.职责分工。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生产企业、基地及超市、商场、市场等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 3.供证供票制度。凡进入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商场、市场和餐饮业、集体食堂的食用农产品均实行供证供票制度。供货方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其身份和产品质量的相关材料,并出具有效销售凭据。分别对包装食用农产品、散装初加工食用农产品、鲜活类食用农产品等提出入市管理要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食用农产品,在证书有效期限内,实行入市免检。

4.索证索票制度。对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实行索证索票制度。经营者必须索取能够证明供货方身份和产品质量的相关证明材料。分别规定了包装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经营蔬菜、果品、水产品等鲜活类食用农产品、自产自销食用农产品入市及餐饮业、集体食堂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索证索票内容。食用农产品批发商对所经营产品,必须建立详细的进货台账。对经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要立即下柜,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集中销毁,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要求:

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职责:履行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职责;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对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理解: 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是农业生产主体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体现。

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过程)——产地准出(行为)

按照“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简称“五有”)和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要求,规范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

1.建立管理制度。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制定并严格实施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植物疫病防控、生产记录审核和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方面因素,明确标准化管理要求,实行制度化管理。

2.落实管理人员。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组织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并督促整改。农产品生产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承担本单位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和产地准出放行审核工作。 3.建立生产记录。真实全面记录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操作和质量控制情况及产品销售对象,严格记录管理,规范记录内容,并保存二年。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品”获证单位全面建立生产记录。农产品销售前,应当对即将出售的农产品的生产、用药等记录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生产标准和停药期规定的,经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后放行准出。

4.开展质量检测。农产品生产单位实行上市农产品检测制度。对有快速检测方法标准的质量指标,生产者应自行或者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批检测;目前尚无快速检测方法的质量指标,生产者应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并按照生产规模和重要质量指标监控的要求,确定检测批次;对未按规定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生产单位具有检测条件,可自行开展质量安全检测的,应配备质检员,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5.规范包装标识。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包装标识。除鲜活畜、禽、水产品以外,获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应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上市销售,并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包装上市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未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等内容。。

6.实行质量追溯。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按规范出具产地证明、质量证明(自检结果报告,或委托检验结果报告,或有效期内的“三品”证书)。县级农业部门统一印制产地证明,并根据本地实际,加强对出具产地证明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试点项目要求,我市逐渐对蔬菜产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编码管理。

(四)产地准出管理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农业生产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各级农业部门紧密结合有关农业重点工作,专门机构牵头组织协调,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产地准出管理,明确与每个生产主体联系的监管责任人。加强与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衔接,实现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的有效对接。

2.开展准出示范,强化指导服务。择优选择部分蔬菜、茶叶、水果产品生产单位作为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确定整体推进产地准出管理示范县、乡。加强对规范化管理示范点、获得“三品”认证单位和规模化种植基地指导服务,印发农产品产地证明,帮助完善管理制度,开展质量管理和检测技术培训,提高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水平。

3.建立联动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建立产地准出管理与农业支持政策联动机制。申请县级以上农业专项资金扶持的农产品生产单位,或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单位必须达到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要求。要结合产地准出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序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工作。

三、2011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

1、建立市、乡、村、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牵头,各单位分工负责,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争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技术、资金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纳入岗位目标考核。

2、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开始实施基地准出,逐渐开展以蔬菜为重点的产地农产品质量追溯码管理。

3、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杜绝销售、使用五种高毒农药,规范建立农药销售台帐,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全面实行农资审查备案登记和质量安全承诺,实现全年无经销和使用禁用农药行为。

4、加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完成湘潭市农业局分配的检测任务。全年实现蔬菜、水果农残抽检合格率98%以上,茶叶农残抽检合格率99 %以上 ,稻谷农残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年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

5、规范市场准入,规范包装标识。要求市场开展农残速测自检,全面建立产品进货查验台帐、产品检验台帐、不合格产品处理台帐。按规定标明产品名称、产地、产主、联糸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6. 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及“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重点抓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整治,日常监管与重点时段专项整治相结合,按照湘乡市农业局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依法加大打击力度。

8、全面完成省、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农作物,农作物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管理;威胁;隐患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

1.1农业生产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还相对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使用的农业设备及生产工艺也相对滞后。同时,大部分农民还不熟悉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并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1.2环境污染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凸显。农民为了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而使用农药,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着巨大隐患,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3农产品检测程序不规范

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环节中,要做好对农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批发市场都放宽了要求,甚至不设置安全检测这一环节,造成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不合格的农产品。

1.4相关政府部门缺乏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亡羊补牢。另外,负责食品安全的工商、质检等部门不能根除安全隐患。当问题出现后,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造成了有质量问题的农产品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1.5农产品检测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还不完善,很多农产品无法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另外,在有质量检测机构的地方,也往往因为执法不严等,导致送检、抽检出现问题。

2农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农药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仅提出禁止在生产上使用某些农药品种或某些作物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执法者的操作性大大降低。另外,我国对于防治农药污染的法律还处于空白状态。

2.2各个部门的监督不能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农药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公安、质检、工商和农业局等。公安和质检部门是根据化学危险品对农药进行管理,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商部门负责农药市场的管理,实际上是对经营资格的管理;农业局对农药的管理除涉及公安、安检的内容外,还通过内部的农业执法、农技中心、农产品检测等涉及相应的内容。但是,这些单位职能划分不明确,不能对农药进行合格的管理监督。

2.3农药技术相对滞后

农药技术的更新主要分为农药生产、农药使用、农残定测等方面。虽然,大多数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农药都呈现毒性降低的态势。但是,农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和残留性,造成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危害。就农药使用方面而言,农药的喷洒设备还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仍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对农户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导致农药大量的浪费,且危害自然环境。就农残定测而言,现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但其中仍存在一部分操作性较差的标准,造成农残定测工作的难度加大。

3农药管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当然,适当使用农药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的成长。但是,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应认真负责,做好农药的管理工作,禁止高毒等不合格农药的使用,为农作物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4结语

农药管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息息相关,要做好对农药的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作为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督农药生产企业,确保农户能够使用合格的农药,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贠和平,赵秀红,师小梅.农药生产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02):16~17

[2]古力先依达也提.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使用与管理.时代农机,2016,(01):157~159

[3]吴利交.强化禁限用农药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园艺,2016,(16):53~54

第五篇:食品安全与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食品安全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各项工作职责,现全区共有获证农产品产地8个共2321公顷;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水产品5个,种植业农产品13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生产基地情况

我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位于合肥市东南上风口,其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水源充沛无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基地周边环境也较好,均远离有大量“三废”排放点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及清洁的灌溉水源。目前产地已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技术规程,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为了增强广大群众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真正掌握无公害的生产技术要领,今年共制定了无公害冬瓜、葡萄、瓠子、番茄等生产技术规程20多项,手把手地指导农民正确操作、合理轮作、科学施肥,掌握用药关键技术,科学预防病虫害。

2、规范农药市场,做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一是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2次,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二是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同时,在防治用药上,积极推荐无公害农产品上允许使用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配合市执法队,几次深入田间地头和各个生产基地,从源头上遏制违禁用药情况的发生。四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禁使用医院粪便、城市垃圾和含过量有害质的劣质肥料(年初就针对义城不规范肥料造成大圩东林油菜受损情况进行了多次协调处理),降低氮肥的使用量,使用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菌肥和叶面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

3、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科学防治正确用药。针对病虫害发生受气候、土壤、品种等条件影响相当大,且虫害世代交替现象严重的特点,我们采用现查现报的方式,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对发生程度不太重的病虫害,以挑治为主,即以明白纸的形式,提出防治时间及防治用药;对少数预测将偏重发生的病虫害,采取普治措施。据统计,全年共适时针对“苗情、墒情、病虫情”及其它突发情况,编发《病虫情报》5期,《农技简报》7期。

4、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我们要求各基地要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坚决不允许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同时,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各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部门互查换证,全年共完成5个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

5、加大果蔬农残检测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对农产品生产源头和销售环节进行农残监控,分别从各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和菜市场采取蔬菜样本,并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对其认真检测,以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按照农业部标准,全年共检测了6个蔬菜种类,包括白菜类、甘蓝类、绿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和豆类,115个样品,增加了对超标率较高的棵白菜、小白菜、油麦菜等绿叶菜的检测数量和次数,经检测,合格率均在96%以上。9月底,我区还迎接了国家农业部的抽检,顺利通过检查。

6、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畜产品监管工作。一是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明白纸、书写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载体,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畜产品安全,了解其重要性;二是深入开展“三进入三服务”活动(进农村养殖小区服务养殖户,进市场服务主办者,进社区服务消费者),大力提高养殖户依法养殖、经营者守法经营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共开展3次科技下乡活动,累计制作条幅30多条、张贴小标语765幅、发放宣传材料5万多份,为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7、强化措施,做好动物疫病的强制检疫和疾病控制。一是全面加强“两监管一检疫”。即:加强养殖场饲养管理,以全区87家官方兽医监控规模养殖场为重点,规范养殖场生产经营,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防疫监督,积极配合市局进行抗原、抗体监测,构筑畜产品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加强养殖业投入品监管,积极配合开展养殖业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推广使用安全优质的兽药和饲料;加强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紧紧围绕生产地做好产地检疫,及时发现和堵塞防疫漏洞。二是加强信息掌握和监控。建立健全定点监测制度,形成区、镇、村三级监测网络,在全区设立87个疫情监测点,确定专人负责,并落实村级防疫员,密切监测可能发生的疫情;建立疫情逐级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在疫情多发季节及时掌握防控工作动态;建立快报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逐级上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建立了巡查制度,由监测点人员负责每日巡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信息畅通。三是加大防疫用品的投入和使用。全区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5万毫升、口蹄疫疫苗10万毫升、猪瘟疫苗30万头份、蓝耳病疫苗20万毫升、鸡新城疫疫苗20万羽份,耳标4万套,免疫卡4万张,及时分发到各街镇,并以村和养殖大户为单位100%建立了养殖防疫档案,为加强畜水产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8、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一是深入开展了“松香鸭”清理整治工作,区公安、工商、卫生、市容等部门联合出动,对我区内用松香拔鸭毛的“地下拔毛村”开展了大规模突击行动,对该村进行了全面清查,20余家非法制作的农户被责令停业,当场依法销毁了熬制黑松香的铁锅,收缴了有害的“松香鸭”,活动共进行5次,还有配合市局对南七农贸市场进行了3次深夜突击行动,有效地阻止了有害畜禽产品进入市场。二是开展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根据市里统一要求,制定下发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清理整顿,大力宣传和引导养殖户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批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问题得到深入查处和解决,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9、积极配合区食安办,做好节假日期间市场检查。在配合区食安办做好市场安全检查的同时,我委还单独开展了4次专项督查、2次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活动。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违禁药品进入销售市场。同时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2、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3、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做好国家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正确引导,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进行科学种植。

食品安全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是委职责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里,我们将认真总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区食安委(办)的指导下,抓住重点,大胆创新,从源头遏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台湾高等教育考察报告下一篇: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