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2022-12-17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 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是高校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神圣职责。而第二课堂作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以外的, 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所有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极大地调动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为研究生发展个性、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认识和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重要作用, 是研究生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1 研究生第二课堂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1 寓教于乐, 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对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引导, 要从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 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第二课堂活动之中。积极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 自有它的寓教于乐的独特功能, 可以在自愿参与的活动中让人得到情感与思维情操的陶冶, 从而提高个人修养。它能从科技、文化、艺术、娱乐等方面满足研究生的需求, 并融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渗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容;还能引导和帮助研究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树立道德和法制观念,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提高研究生政治素养。

1.2 延伸专业知识, 激发开拓创新精神

第二课堂活动大多是针对研究生特点组织的, 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研究生所学专业或个人爱好为基础, 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的, 它们可以促进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研究生通过知识讲座、成果交流、参观考察等活动, 相互切磋, 从而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如此不仅可以使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得到不断深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活动交流, 激发了研究生的灵感, 有利于他们大胆开拓创新。在第二课堂活动中, 研究生还可以把专业知识延伸出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者生产实践活动, 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并在活动中发展个性, 展现自我。

1.3 丰富校园文化, 塑造高尚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征的呈现,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项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 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向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和活泼健康的文化氛围, 为研究生精神的需求、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研究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深刻影响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完善自我教育, 健全人格身心素质

研究生怀着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开展的活动, 切合兴奋点, 也有针对性。研究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进行广泛的交往, 从而满足其归属感。他们的所思所想可以直接表达尽情地发挥, 形成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第二课堂活动中营造的宽松和谐的环境, 能帮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业压力。同时, 第二课堂活动所产生的集体力量, 又能形成约束力, 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让自己的表现能够为环境所接受。这样, 研究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自娱、自乐、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第二课堂活动成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这就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乃至解决了研究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全面提升人格素质, 提高心理素质。

2 当前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研究生在“学生”这个群体中, 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处于导师、研究生院和学院党委、辅导员组成的三维管理中心, 这就决定了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比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1 与科研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部分人对研究生第二课堂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定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活动在很好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职能的同时, 与科研工作的直接联系不够密切, 与导师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直接联系不够紧密, 不能获得导师的有力支持。而学生个体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相当不健全, 传统的人才质量观对第二课堂在研究生中的广泛开展形成一定冲击。受传统观念影响, 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水平的高低成为评判研究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个别学校领导及导师对研究生个人生活、够, 甚至担心研究生参与第二课题活动会影响科研任务的正常进行, 不提倡甚至不允许研究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2.2 高校对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投入较小, 缺乏针对性

学校团委、学生工作等部门在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支持和投入上明显少于本科生。承担第二课堂指导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专职的研究生思政工作人员和少部分热心于学生工作的教师, 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对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范围和力度不够。目前许多高校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大力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场地等硬件建设, 都有“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 但是却没有针对研究生配备活动室、会议室等活动场所。而本科生活动场所从时间、地点安排上都不能满足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第二课堂活动的需求, 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对场地需要的小型化、多样化、便捷化等特点。研究生第二课堂经费支出比例与教学科研支出的比例相比明显过低, 而且这些经费使用方向上更多地向校园大型主流活动倾斜, 对于研究生党支部、班级、实验室等小型单位活动的支持力度很小。以上客观因素削弱了研究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3 活动品位与研究生实际需求不符, 研究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底蕴参差不齐, 一些农、理科院校缺少人文氛围, 研究生更是缺乏人文知识的积淀。而第二课堂活动过于关注校园主流文化建设和大型有影响、有新意的活动。虽然校园大型的活动丰富多彩, 创新不断, 但是更多关注的是活动的整体宣传效果以及与校园主流文化建设的相关程度, 或者流于形式, 深度不够, 又或者过于专业化, 不适合大众普及。这些都导致实际能够参与这类活动的学生比例有限。此外, 研究生科研任务繁重, 生活、毕业和就业压力大,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对于第二课堂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这导致他们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仅凭一时兴趣, 或者盲目参与, 主体意识不强。这些因素影响了研究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总体认可度, 学生从第二课堂中真正受益的程度打了折扣, 客观上也削弱了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上接2 2 0页)的积极性。

2.4 研究生社团干部队伍不够健全, 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学生社团干部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在第二课堂活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科研任务繁重, 研究生社团干部队伍不够健全, 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缺乏专业老师的培训、指导,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约, 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缺乏学年鉴定、年终测评的有效制约和奖学金制度等的有效激励机制, 不能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更不能调动优秀博士研究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大力支持官方社团(如研究生会、班级等)发展的同时, 没有协调好与广大研究生同学密切相关的非官方团体(如实验室等)的关系, 使研究生对第二课堂活动亲切度不够, 参与热情不高, 从第二课堂活动受益不多。

3 抓准症结, 多管齐下, 推动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

3.1 明确地位, 在师资、经费、场所等方面加强扶持力度

学校应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为为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大力支持。加大高校社团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 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导师制度。更研究生新教育观念, 完善优秀研究生评价体系, 增进思政教师、研究生以及专业导师间的有效沟通。邀请导师或者实验室老师进行指导, 并将教师承担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任务折算为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同时对第二课堂指导工作的效果应当实行考核。这样就能真正从源头上使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更加贴近科研实践, 也使第二课堂活动层次得以提升。在加强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的同时, 注重对外交流合作, 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利用多种资源, 与实验室、导师联合共同为研究生第二课题活动提供场所保障。完善研究生活动管理制度和活动经费的审批制度, 在活动经费上为灵活多样的研究生第二课题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3.2 完善活动机制, 提升活动品位, 调动研究生参与积极性

学校对于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有明确的学分比例要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在本科生教育中纷纷推出诸如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学分制等, 值得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度建设借鉴。同时, 我们需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第二课堂活动质量评价体系, 真正使第二课堂活动从研究生中来, 到研究生中去, 以是否有利于研究生完善自我、展示人格魅力, 是否有利于鼓励创新, 是否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及研究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度、满意度为评价指标, 集思广益, 不断拓展新形式、新方法, 提高活动的品味, 提高活动的质量水平, 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激发兴趣, 调动研究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3 健全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高校社团组织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倡导者和实施者。因此, 在树立全心服务理念的同时, 要发挥好统揽领导作用, 要做好指导、咨询工作, 统筹协调, 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有效推进第二课堂教育。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打破博士、硕士和年级界限, 将党支部和班级等行政单位建立在实验室和课题组。在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获得导师大力支持的同时, 充分发挥高年级博士、硕士的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年综测评和奖学金评定体系, 调动广大研究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健全研究生干部队伍, 完善研究生干部工作制度, 重视对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培训、指导, 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摘要:研究生第二课堂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于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政治素养、激发开拓创新精神, 健全人格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生第二课堂在活动定位、经费、场地、师资、组织人员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实际需要, 缺乏吸引力, 还有部分人对其认识存在误区。要在明确研究生第二课堂作用和地位的前提下, 加强师资、经费、场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健全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活动机制, 提升活动品位, 调动研究生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研究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昌珏, 周学锋.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95-97.

上一篇:《中外医疗》杂志社医学图书部招聘主编、副主编、编委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产品品牌塑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