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边城》的“牧歌”与“桃源”意象解读

2022-09-12

同为写上世纪中国的农村, 《边城》不是《阿Q正传》, 而是一首哀婉的抒情长诗, 是湘西风土人情的赞歌, 是作者有意创造出来的桃源作为永恒的故土回忆。

1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的代表

从比较文学的视角来看, 《边城》的语言风格可与西方文学中的牧歌相比。 牧歌 (pastoral) 最早是指古希腊阿卡迪亚地区恬静的牧羊人生活的诗, 后来用于指代那类表达城市人对理想农牧生活之向往的诗歌。 文艺复兴后, 牧歌中分出哀歌一派, 学界常将《边城》称为牧歌式的作品, 如刘西渭语:“《边城》是一部杰出的idyllic (牧歌的, 田园诗的) 杰作。 ”

笔者认为从《边城》更像一部哀怨凄楚的哀歌, 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 一个个可爱的人物, 一个个厚道而又简单的灵魂在打动我们的同时最终却落入诗意爱情与世俗婚姻的冲突, 难以沟通的人际关系和种种误会, 最终大老死了, 二老远走他乡, 留下翠翠无助地守望。 作者又不忍让翠翠彻底绝望,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 翠翠带着一丝希望接受爱情的考验与折磨, 等待二老归来, 使得结尾更显余音袅袅的牧歌神韵精髓。

2桃源意象释读

沈从文《边城》创作谈:“一切充满了善, 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既然是不凑巧, 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作者追求小说的诗意效果, 将现实与梦幻融于一体, 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采与神韵。 《边城》是远离政治、超越时空的, 他致力于在当时混乱尖锐的社会氛围中, 开拓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 在乡土社会的全景描写中不时穿插对城市文明的揶揄。 作者笔下的边城, 几乎人人是好人, 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 河街商户、屠夫、水手等, 无不怀着一种真性情去对人和对事。 说《边城》写得不真, 是因为茶峒边城离“文明社会”太远;说《边城》很真, 也许是因为他的记忆里湘西永远活着那样一群人。

边城是一个桃花源。 陶潜《桃花源记》是用诗写的, 带有明显的假设、虚拟和模糊, 不过就是寄托梦的地方。 沈从文的湘西则是散文的质地, 一条河、一条官道、一座城, 都有名有姓;一条船、一座塔、一丛虎耳草, 都是实指, 毫不含糊。 在这个风土中, 徐徐展开的故事, 其实也都是为安置梦而虚构的。 那长长的酉水和官道像是渔人溯流而上的桃花清溪, 那茶峒边城是出洞所见的屋舍俨然, 那些湘西的生民是远避烽火的秦人, 读《边城》的人, 便是误入桃源的武陵渔父。 这个梦比《桃花源记》来得真实, 它因于现实而生, 却以梦的姿态氤氲在现实之上。

《边城 》宜于做梦, 也应当做梦。 只是这个梦不宜深究, 不必推敲, 它只是单纯的美, 而不向人去展示美之下的东西。 正如作者所言:“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 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3《边城》的悲剧性

以世界视角观之, 《边城》不过是人生百态里的小小缩影, 无所谓是悲是喜。 但将视角转至几个主角身上时, 悲剧色彩难以抹去。 翠翠自小失去双亲, 与祖父相依为命, 天保的死间接因她而起, 傩送为了她离家远行, 风雨之夜祖父离世, 从此孑然一人;傩送和天保在兄弟情谊和爱情之间艰难抉择, 终于一个丧身急流, 生死两隔, 一个负气远行, 音信全无;老船夫壮年失女, 船总顺顺老年丧子……沈从文写悲剧习惯于层层铺垫, 非浓墨重彩, 就把人生的悲愁在你面前波澜不惊地铺开。 他写到:“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 如今可全明白了。 翠翠把事弄明白后, 哭了一个夜晚。 ”两句话写得极浅极淡, 却将前文潜伏着的悲痛愁绪一笔一笔晕染出来, 如同地下的泉水终于透出了层层叠叠的泥土, 在人心上流出汨汨的悲伤。 曾经的翠翠“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 从不动气”, 至此终于领悟到生命里不可挽回的失去, 变成隐隐的痛, 持续而不剧烈地存在于她的等待里。 就像是渔人误入桃源, 在看过了生命里的美好与明丽之后, 终于走出那个山洞, 回头时所有的往日再不可寻。 或许会一时锥心, 或许会茫然失措, 但回看旧日, 哀伤如同两岸的桃花开得绚烂繁盛好像迷雾, 美得让人想哭也心满意足。

故事的最后, 他这样写:“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 ’回来! ”

每一个薄雾漫溪的清晨里, 翠翠都把自己站成另一座守望的白塔。酉水如长天般纯净明朗, 湛湛莹然, 年华似水流。故事至此终结, 先生淡淡提起一笔, 留下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从此成为无数文人挥之不去的湘西余梦。 桃源至此, 重归梦中。 《边城》是关于美梦的故事, 是散文长诗, 在烽火斗争的岁月里, 顽固地像是被洪流冲击的河石, 不动不去。

文学伴随时代而生, 但不该要求时代的文学必须统一。 时代需要鲁迅、郭沫若, 时代也需要朱光潜、沈从文。 因为有鲁迅, 我们看到弥漫中国大地的荒谬与悲苦;又因为有了沈从文, 我们就有了一个桃源湘西:它不在苦难的大地, 也不在缥缈的天上, 它在别处, 在纸上, 在心上。

所以即使在荒烟蔓草的年头, 我们生之为人的一点情思, 也不该被抹去。 寻得桃源好避秦, 一入边城梦一生。

摘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入选我国中学语文课本和十多国的大学课本, 是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边城》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掘, 停留在简单的小说欣赏上。本文试图以西方文学中的牧歌情调为切入点, 细剖《边城》的“桃源”意象。

关键词:《边城》,牧歌,桃源,悲剧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2] 沈从文.边城[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7.

[3] 苏雪林.沈从文论[J].文学, 1934.9.

上一篇: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有关规定的演进历程及特点下一篇: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