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美术教育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深化改革,教育目标的创新,拓展就业方向,要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来促进培养与时效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就业带动发展、用培养带动就业,使美术教育类专业产生良性发展循环。

第一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理解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毕业要求”规定: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认证规定的“十二条”要求。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5版),以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规定的十二条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解释,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毕业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微生物学、材料学、管理学、社会学,特别是工程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推进高等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开展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势在必行。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2012年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三年。时隔三年,我校即将迎来新一轮专业认证工作。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5版)的最新要求,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部分从原来的十条扩展为十二条。本文针对新规定的十二条内容,在深入理解认证标准的基础上逐条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水平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 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理解

第一,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分解指标点为:(1)结合环境系统工程等专业知识,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2)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3)较好地掌握工程制图、环境设备及设计基础等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基础,并进行改进;(4)较好地掌握“三废治理”等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并用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二,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分解指标点为:(1)针对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分析;(2)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及化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并结合环境领域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实施;(3)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第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分解指标点为:(1)掌握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基础化学知识;(2)掌握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专业基础知识;(3)具备环境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技能,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4)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5)能够在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6)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

第四,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分解指标点为:(1)结合环境工程原理和专业基础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和分析讨论,并优化实验技术与工程方案;(2)掌握开展初步工程设计的工程知识,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探讨复杂环境工程问题;(3)掌握复杂环境工程实施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技术指标,研究达到指标的工程技术途径。

第五,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分解指标点为:(1)理解工程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2)掌握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资源,运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

第六,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分解指标点为:(1)能够运用所学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统工程的知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2)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分解指标点为:(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能正确认识并评价工程实践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第八,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分解指标点为:(1)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2)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用人单位评价好并具有一定社会反响。

第九,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分解指标点为:(1)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好;(2)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工作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第十,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分解指标点为:(1)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2)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对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十一,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分解指标点为:(1)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2)能够将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

第十二,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分解指标点为:(1)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2)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能力,并表现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成效。

二 基于指标点分解建立的反馈与调查机制

为实现上述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本专业除了通过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等途径外,还建立了一系列反馈与调查机制,保证毕业生达到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目标。第一,建立毕业反馈机制。针对31位近3年的毕业生,通过校友及用人单位等对其毕业能力的信息反馈来评估学生的毕业能力。评价总结为: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勤学好问,适应能力强。本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已成为部门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可保证“毕业要求”(第八)职业规范、(第九)个人和团队、(第十二)终身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二,建立跟踪调查机制。为了解中南大学环境工程毕业生根据角色发挥作用的情况,每年进行社会调查。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总结为:本专业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有较好表现。可保证“毕业要求”(第九)个人和团队、(第十)沟通目标的达成。第三,学院设立冶金与环境论坛,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平台。近3年来,共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学院讲座百余次。据统计每次学生提问参与度达30%,体现了跨文化背景下较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可保证“毕业要求”(第十)沟通目标的达成。

总的来说,不同高校基于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专业特点,对“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阐释,更能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以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为适应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定位,将培养目标制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和环境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宽广的知识视角,既有创新务实精神又有协调沟通能力的环境工程专门技术人才。系统掌握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污染防治工程相关工艺和设备的设计与研发能力,能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所需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玲、盛敏.深化认证标准理解,提升自评工作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13~118

[2]黄钰铃、周宜红、董晓华.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1(5):176~178

[3]张秋根、陶友青、陈素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化构建[J].江西化工,2011(1):49~51

[4]张志英、张彦通.关于建立我国工程认证制度的几点思考[J].科技导报,2004(7):46~48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李青竹 肖睿洋 闵小波

第二篇: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摘要:美术教育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深化改革,教育目标的创新,拓展就业方向,要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来促进培养与时效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就业带动发展、用培养带动就业,使美术教育类专业产生良性发展循环。

关键词:美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



近年来,伴随着美术类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0年仅迎接大学毕业生就有近600多万人,加上往年失业毕业生,大概700到800萬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甚至是首要位置。2009年4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提供了五种就业途径(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参军入伍、从事科研、考公务员),但就业难的问题仍日益突出。

一、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几大就业问题

(一)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在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飞速发展,在要求良好的专业知识;道德和精神的基础上,对于具备创新、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美术教育专业目前还是以专业理论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轨。就本人而言要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需求较远,创新能力匮乏,所学技能与社会较远。

(二)美术类扩招与社会普遍需求的对立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2009年毕业生数量已接近2003年的3倍,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对增加。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就业毕业生等其他就业人员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式下,就业岗位与就业毕业生形成了一比几十或几百甚至上千人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确实加大了。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之间存在着很大距离。通过参加几场人才招聘会,学生对人才市场很失望,基本上没有行政事业单位或教育单位招聘专科毕业生,大都是企业招工。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上了三年大学,基本具备了胜任中小学教师的条件,而且为了上学几乎花尽家里的所有积蓄,而最后还是和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人一样去企业打工,心里无法接受。最终出现师范类专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三)一些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

一是专业知识不扎实;二是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好的锻炼;三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四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还有就是毕业生对企业招聘的诚信存在太多的顾虑,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踏出第一步。

二、传统美术教育在现今市场中的形式

教育本应当与现代社会紧密融合,然后随着社会进步而变。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文化新时代的到来,教育的本身不仅要理解和顺应,还应具备一种积极的前瞻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于此,笔者就高等美术教育的实际与走向,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与设想,以求引起同行的关注与探讨。

人人皆知,纯艺术人才在当前社会饱和程度已经很高。更何况目前的经济形式对于追求纯粹的自我价值艺术价值很难实现,像一些大城市,单单从各大企业工作单位,这个层面来分析,单是国、油、版、雕等纯艺术工作有100人专门从事,基本上就足够了,毕竟还会有大学教师等这类半职业化的艺术家人群存在。根据本人了解的情况,目前仅在黑龙江省的几家画院及雕塑院等纯艺术类别机构的专职美术家总共加到一起的职位也不过才几十个,而且绝对不会单单因为某个天赋异禀的毕业生的加入而废旧立新。由此可以推断,仅在我省,艺术类的教育与纯艺术类的专职人才有一千人也基本就饱和了。而单纯的我省各类高等美术院校现在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却数以千计,而且这个数量只会逐年增加。仅鉴于此,不少人认为艺术类专业不必扩招。但是扩招是个大趋势对于学校建设专业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

与此相反,其他领域行业对于美术人才、美术教育人才的需求还未能满足,尤其是对于需要新技术含量的人才的需求,整伴随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而呈上升的石头。传统意义上的设计领域,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等,因有新技术的参与,对于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知识掌握与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使得艺术类设计行业的细致划分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此外,新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革命也使得个人可以跨领域创作出来,产生的新型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界定与归类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产业与教育产业链条的目标就更加明确。

以教育带动发展,以营业带动教育,用固有师资力量开展艺术类的各项新兴产业内自主教学教育运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再小对于教育本身的收益也会扩大迄今与将来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从现在许多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出,其追求目标已经不是培养纯艺术人才。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与改变我们的既定目标与方向!而新方向就是美术教育系未来的自主产业链条,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同时也导致了教学技术和方法的深刻变革。

三、美术教育产业化的利弊

教育产业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实行的被称为“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如今泛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本来就已经是“产业”,又如何提及“产业化”的争议?部分人会担心把教育“产业化”,会导致教育这项使命也成为利益推动驱使的“奴隶”、一切都变成单纯的以赢利为目的地“负面市场交易”,进而会损坏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技能的培养有了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不能完全围着市场转,超于市场是大学的一个功能。但是如果完全不管市场,缺乏财政纪律,久而久之会腐化,但是对于“市场交易”的担心基本是多余的。例如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也正是开放了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交易”,从而广大农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有对教育服务的市场需求对于“富裕”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人才的培养与可靠的市场创造。而对于教育服务的市场供给,更应该予以肯定和支持。显然教育产业对于“市场交易”不排斥,不可能会产生对于“市场交易”的完全依赖。因为“市场交易”并不能解决教育产业中的所有问题。而我所说的美术教育的自主产业创造是利用“市场”这一美术教育毕业生终究要面临的事物来进行更好的教育培养与集体个体的深层次的发展。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全部活动或者绝大多数活动,以及第三产业中许多领域的活动,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完成。但教育产业化的不少功能和活动却不能再“市场交易”中得到实现。“产业化”意味着“市场交易”的不完全变革。如果赋予“产业化”这样的含义,那么“教育产业化”的命题就不能简单成立,至少是不能完全成立。教育产业,无论中外,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国家的严格控制或主导下的产业。

四、美术教育就业市场的转变趋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课程实施国际化的基础。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通过班级授课批量生产大学生,学生缺乏主体性、个性;后者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鲜明的个性,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创造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面向“市场”的产业来带动基础的美术教育。鉴于整个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更加切合现实与人性化,更好地让学生融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人提出的一些想法与设想:目前的扩招产生的“入学门槛”的下调,唯一的对策就是自我改变与创新培养;本科培养的改变,是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中心;打造出一套崭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制度;要摆脱纯艺术教育纯学习的观念的束缚,特别需要削弱对于基础学科的纯粹的统一性教学;面对新的时代,需要一种冷静与前瞻的态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以学生在校就能上岗毕业直接教学为目标,开展更多一美术教育传统与非传统的技能培训。

强化实践训练,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讲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示范与观摩是让学生对绘画、工艺的表现方法有直观的了解。但实践训练才是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

增强创新能力,对于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设实习基地,针对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实际,学校应建立更多的教育实习基地或工作室,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与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使其对口实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选择在校外或校内,学校应与实习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学生实习安全、到位。

我国的传统高等美术教育,目前已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发展的时期,对各类众多新事物,已不再是停留在讨论有与无的进程中了。而是该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变适应为领用的时候了。时代的变迁人在于其中的感悟并不强烈,但是态度决定效果。时机已经来到接下来就在于如何继续保持合理与可行的传统模式。同时,怎样不失时机地、主动积极地解放思想。以变应万变,以创新引领美术教育的主流趋势。探索出一套时效性的办学模式。人类进入21实际,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拥有尽可能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就会落后与世界发展之林。美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对于美术类教育者的培养。因此,培养大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市场合作能力,对于市场的拥有长期的掌握与习惯性的时效性高素质人才,是增强美术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内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建立不仅会提升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更会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更深层次的进步影响。美术教育拥有目前创办自己教育实习产业园区的核心力量——艺术类人才与教师,而新时代的各类新型产业缺乏的就是此类人才。所以,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再进行研究,本人仅对于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阐述自己的想法与理念,许多实际上的问题与需要可能无法理解,望各位读者与老师多加指点。

[责任编辑:杜红艳]

作者:吴琼

第三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要求建设

摘要:《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中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中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文章介绍东北大学以国家采矿工程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以我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为依据的学生毕业要求的建设情况。文章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学生;毕业要求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中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该协议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等5个预备成员组成。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中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以下将介绍东北大学以国家采矿工程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以我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为依据的毕业要求的建设情况。

一、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对于采矿这个特殊且艰苦专业,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毕业要求如下: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采矿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采矿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矿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采矿设计基础和实施采矿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采矿方案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采矿技术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采矿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对于第1~10项毕业要求,我专业以我校采矿专业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为依据按下表1~10进行评价与实施。

二、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本专业在上述内部评价的基础上以四年为周期由教学督导组成员对10项毕业要求的每一项的达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近一次全面评价时间2013年11月25日,结果汇总如表11所示:

作者:顾晓薇 王青 邱景平 孙晓刚 刘婉婷 林宣

上一篇:承包商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