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2023-02-06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建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及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在总结分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基础上,制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背景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与精神财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集团在58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实施“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建立了完善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体系,“建楼育人”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劳模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企业文化。2004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坚持理念灌输、主题推进、典型引路,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实际,建立共同愿景,完善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全方位团队学习,促进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同时大力塑造企业品牌,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对集团改革发展成果等一系列题材的精心策划、持续宣传、整合传播,树立、提升了新时期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建工”的良好社会形象。2010年12月以来,针对近年来集团推进产业、产品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业务国际化,市场布局京内、京外、境外三分天下,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集团公司与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合作全面启动了集团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体系。

58年来,具有建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创出历史新高。2010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500亿大关。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称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走在行业前列,铸就了“建工”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合力,“集而不团”现象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母子文化有待进一步融合,母文化需得到进一步认同;二是改制企业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重组需要从价值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一致性;三是“走出去”实行人才本土化,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冲突凸显;四是企业文化统一的管理机构有待建立,严密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五是企业文化体系执行缺乏严肃性,VI体系不规范使用现象比较突出,需进一步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实际和“十二五”时期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继承50多年集团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分析破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努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大力推进“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基本原则

1、一主多元原则。整合和提升后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集团文化建设的总纲,各成员单位要对照集团企业文化进行本单位的文化整合与对接,自觉与集团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尊重二级单位的个性化诉求,允许各二级单位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实行二级单位的文化相对多元。

2、战略先导原则。文化建设,战略先行。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集团“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务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3、注重实效原则。集团企业文化内容的落实,要尊重企业实际、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贯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集团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重在效果。

4、与时俱进原则。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集团自身发展实际,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对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做适度调整,不断服务、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5、先易后难原则。根据二级单位实施企业文化的条件成熟度区别对待,实行先易后难原则,有序推进母子文化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单位率先实行,为其它单位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其他单位积极参与,自觉执行。

四、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

到2015年,集团新型企业文化基本确立,成为集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VI体系全面应用,集团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建工品牌价值显著增长,母子公司文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企业文化宣传载体健全,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新的理念体系得到完整导入,VI视觉系统得到规范应用,母子文化实现初步整合。

五、实施步骤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分阶段、有计划的原则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导入期(2011.92014.4)

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除了要不断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继续在理论和观念方面进行正向推广外,还需要审视完善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理念在制度中进行反映,形成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将“理念文化”变为“实体文化”,进而形成“行为文化”。

1、全面推广集团企业文化

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包括手段上的深化和内容上的深化。手段上的深化,要形成立体传播、紧密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到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不断扩展。内容上的深化,要在传播内容上由导入期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和推广,变为深度分析和阐述,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建工集团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2、对照集团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制度

要审视现有的制度是否存在和整合与提升后的集团文化不一致的地方并进行修改。同时,要在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企业需要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企业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按照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要求,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对现行制度与文化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理念的匹配性分析,辨析现行制度的导向性和系统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其次,各单位要根据员工行为规范进一步制定完善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要求是要突出职业特点,体现关键性的岗位责任,明确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形式上要简明易记。 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做好四种激励。四种激励:一是管理者行为的“垂范激励”;二是增强亲和力的“融通激励”;三是布置工作时的“责任激励”;四是决策过程的“参与激励”。

3、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大力宣传。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单位、各专业的 “创业、创新、创效、创一流”先进典型,通过先进模范人物展示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加强外部媒体宣传

在取得初步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除了将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内化的产品、服务、员工的行为向外界传递以外,还要进行对外宣传,特别是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业绩。一方面,进一步树立集团良好的外部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舆论氛围的营造助推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5、深化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员工的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是否被充分激发。企业文化深化期仍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全集团广大员工的企业文化参与意识,提高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6、举办集团企业文化展览

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举办反映集团60年辉煌发展业绩的大型图片展览,记录建工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充分展示建工人肩负国企社会责任为国家城市化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其成为对员工进行教育和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7、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经验交流会,总结各单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着重对各单位对照企业文化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第三阶段:提升期(2014.5- 2015.12)

提升期是在企业文化在内部得到普遍认可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开展公关宣传活动,推广企业形象,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企业社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举办研讨会或管理论坛

在集团筹备上市的关键期,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管理论坛、新闻发布会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掀起宣传高潮。

2、策划大型公关活动

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关键节点进行新闻发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举办“建工杯”新闻奖等大型公关活动展示建工集团发展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开展立体宣传推广

加强宣传策划,将企业发展业绩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在中央、主流媒体和建筑行业媒体上开展新闻宣传、广告等立体宣传,扩大建工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影响力。

5、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期内外部经验交流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吸收外部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推广、介绍建工企业文化。

六、工作要求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兴企、文化强企之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扎实推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是集团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认识到集团坚定推行一元文化的决心,自觉将子文化向集团母文化对接,服从集团发展的大局。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切实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形成专职部门牵头、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3、加大宣传,典型引路。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企业报、局域网、板报橱窗等形式以及征文演讲、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等,使整合与提升后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掘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通过大力、持续的宣传工作,吸引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参与、认同、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4、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各单位要明确把企业文化建设投入列入支撑集团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纳入经营预算,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科学管理,精细使用,特别是在VI的规范应用上要有经费保障,确保企业形象的统一。

5、加强考核,挂钩绩效。各单位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着眼,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细化考核内容,逐项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时效性等,以及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等,通过考核确保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

第二篇: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讨论稿)

根据国家局《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为明确未来五年(2006-2010)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有计划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特制定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浙烟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打造浙烟网络品牌”的浙烟战略,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不断创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为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全员参与”的建设方针,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全面提高浙江烟草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 基本原则

1、继承创新,立足现实。既要继承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企业价值观和管理思想,又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成果,用发展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和创新,带动和推进职工队伍的观念转变和企业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制度创新。

2、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始终坚持把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进一步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认真负责、创造满意为追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发展。

3、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一把手”工程,也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的积极协同、有效实施,以及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共同培育,建立共同的愿景,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4、注重统一,讲究特色。坚持全系统共同价值观的统一,浙烟宗旨的统一,浙烟精神的统一,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和员工行为规范的统一。在“四统一”的前提下,各单位要结合地域文化和自身特点,在执行中进一步引申和具体化,体现个体特色。

5、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在贯彻落实中,坚持以我为主,适当借助外力,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协同发展,逐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浙烟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构建起反映企业特色、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企业文化体系,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员工素质明显提高,企业管理规范有序,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实现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行业的改

2 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使其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推动力。

四、基本内容

1、确立行业共同价值观。行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使“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使之成为指导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二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摆在首位,自觉实践价值观。三是借助社会力量和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两个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把“两个至上”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行为准则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

2、讲究经营之道。经营之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确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指导思想,落实浙江烟草“十一五”发展规划,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是要确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决策、营销、创新、考核、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等新的企业理念。三是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企业与社会、局部与大局、个人与集体、名利与道德等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四是要建立科学、民主、依法的企业决策方

3 式。

3、培育浙烟企业精神。浙烟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要形成、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浙烟企业精神,一要发动员工总结提炼出体现行业优良传统与时代特征的浙烟企业精神,并且根据企业形势变化和员工思想观念的新特点,不断丰富完善其内容。二要建立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通过对行业近年来所有制度、文件、记录的盘点、梳理和识别,整合细化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管理要求。要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具体运作之中,将浙烟企业精神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三要培养体现浙烟企业精神的先进典型。高度重视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使广大员干有标准,学有榜样,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4、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本质上是企业的信誉。树立和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塑造好良好的服务形象。加强行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塑造好职工队伍形象。努力培育一支适应行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四有”职工队伍。三要塑造好企业标识和环境形象。精心设计和运用好浙江烟草视觉识别系统,按照规范、整洁、美观的标准,统一办公、经营、服务场地、生活区的管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要塑造好公共关系的形象。重视用非经济手段,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五要塑造好行业领导干部的形象。坚持立党为公、

4 执政为民,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决策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要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要求,各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认真制定各类、各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各岗位、各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要把企业的价值观、目标与理念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精神内涵的制度、要求,作为各类培训的共同内容贯穿到教育培训之中。要建立岗位能力、素质、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五、实施步骤

根据行业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和浙江烟草“十一五”发展规划,浙烟企业文化的五年规划建设任务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贯培训、推广试点阶段(2006年)

在前一时期开展理念系统提炼、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研讨、推广试点等工作,使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体系及其内涵,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参与,使大部分员工认同理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为下一步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主要工作任务及要求:

1、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界定各单位、各部门承担的建设管理责任,

5 并全面开展工作。

2、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在内部网站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利用《浙江烟草》杂志和相关媒介加强企业文化宣传;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抓好视觉识别系统的落实。

3、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研讨活动。上半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组织有关人员到行业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进行学习考察。下半年,组织一次研讨交流活动。

4、按照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组织力量基本完成《浙江烟草企业文化手册》的编制。

5、抓好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嘉兴市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试点的作用,推广试点经验。同时扩大试点单位,省局(公司)将在去年绍兴试点的基础上,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舟山等五个单位进行试点,进一步理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07-2008年)

在继续加强宣贯工作、巩固宣贯成果的同时,重点进行企业文化基本制度和行为规范建设,试点单位经验做法的全面推广和落地工作。

主要工作任务及要求:

1、搞好制度文化的梳理、完善和修订。使企业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合作伙伴管理、卷烟市场管理等

6 具体制度之中,实现制度的创新。

2、建立客户服务标准程序,制定《客户服务手册》,严格履行服务承诺,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塑造优质服务形象。

3、规范员工行为方式,制定《员工行为规范》。设计员工的仪容仪表、工作场所行为规范等形态要求,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逐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4、编写优秀员工事迹案例,塑造优秀员工形象,用员工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体现和诠释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

5、以办公场所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视觉识别系统,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向企业环境识别转化,以此塑造企业外部形象,体现企业个性,形成企业独特的风格。

6、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文化活动,不断强化广大员工对核心理念的认同感,促进员工间的沟通交流、理解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阶段:完善提升阶段(2009-2010年)

通过有效推进和不断提升,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浙江烟草的文化管理模式,基本塑造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网络品牌,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主要工作任务及要求:

根据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重新评估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认真审视企业文化体

7 系,在坚持行业共同价值观和浙江烟草核心理念的前提下,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文化手册、管理制度、培训考核体系等,确立规范的文化文本、管理机制和体系,不断赋予企业文化理念以新的内涵,做到与时俱进。

六、领导机构和保障机制

(一)领导机构

在省局(公司)党组的领导下,成立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钱锦根

副组长:涂勇、邱萍、于政雄

成员:邵作民、李定晓、章福祥、林少华、潘学敏、沈伏恒、张杰、金继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处,主要负责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保障机制

1、物质保障。要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统筹考虑安排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经费,列入预算,在经费和设施上给予必要的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2、制度保障。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内容和机制。把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认同和自觉实践行业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情况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

第三篇:东太企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06——2010年)

一、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

1、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的高速发展期,在这段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的基本面奇佳,经济发展的内驱力非常强劲。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0.9%,后增长到11.3%,到现在其实已超过20%。

国家继续加强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去年刚刚出台36条,贵州省出台了42台。几年来,相关法律对非公经济的措词也在改变,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非公经济迎来广阔的发展天空。

2、不利的外部环境

由于铜仁地域长期的闭塞环境,致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省内其它地州,政府官员思想解放程度也相对落后,地方文化心理中惰性色彩仍较严重,给公司跨越式发展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一定难度。

(二)内部环境

1、有利的内部环境

东太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来,步伐更为稳健。到今天,企业日益成熟,渐入创业佳境:企业领军人年富力强、思想境界高,经济管理思路清晰;广大员工团结和谐,作风踏实;人力上,经过多年创业,锤炼了一支能征善战,对企业有感情,深深融入企业文化的团队;企业文化氛围和谐浓厚;员工士气高昂,工作争先恐后;公共关系经多年营造,日臻融洽。

2、不利的内部环境

(1)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整体思想层次不高,缺乏独立运作项目的人才;

(2)公司员工地方思想色彩较浓,缺乏危机意识,给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带来困难;

(3)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粗放式管理习惯,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地域性,整个企业的认知偏向于封闭化、保守化,运作项目时展不开手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战略分析与选择

(一)农业开发机会分析

1、政策机会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大,特别是2006年,国家经济增长幅度较大,财政收入空前增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策下,国家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项目贷款上的态度也更为开放。

2、企业内在条件

东太企业多年来在农业开发方面的产业积累,加上良好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使东太在铜仁具备了农业开发无可比拟的优势,铜仁地区支持农业开发,东太是众心所归,值此千载难逢之机,东太企业在农业开展大手笔运作占尽天地、地利。

3、农产品市场开发机会

在农产品市场开发方面,与湖南及贵州遵义等地州相比,铜仁农产品开发未成气候,存在很大的存量市场;

4、农产品开发机会

在农产品开发上,有广阔的国外市场可以开拓(根据7月湖南农业企业考察结果),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市场还可容纳若干个农产品强势品牌,如辣椒就仅老干妈一家独占鳌头,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农产品开发空间广阔;在内部产业关联性上,农产品市场开发可以现有的房地产业进行产业契合和互补,化解风险。

(二)房地产开发机会分析

1、商业地产开发机会

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铜仁乃至贵州省很多地、州、县缺乏上档次的商业街,以东太现有的商业地产开发意识和运作能力,通过开发超越当地商业街水平的商业物业,占据绝对高度,引导一地的商业中心,带来巨大的开发利润。

2、休闲地产开发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居民迁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居住,作为平担开阔开发地块有限的贵州省各山地城市,城市核心区的拓展空间十分有限。加上有车族的逐年增加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居民心理空间距离大幅度缩短,郊区化住宅开发的潜力将日益彰显。特别是铜仁夏天奇热,以避暑为主的休闲地产开发将是机会所在。

3、旅游地产开发机会

就铜仁而言,旅游开发的硬件配套建设还方兴未艾,随着即将兴起的梵净山旅游业(梵净山索道的兴建、贵州旅游品牌宣传的成功、梵净山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的兴起,铜仁需要大量的酒店、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地产项目作配套。

(三)旅游业开发机会分析

1、资源垄断机会

铜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铜仁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视野不开阔,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认识到铜仁旅游资源价值未来的无穷价值。例如,欧洲莱茵河,非常美,很有名,但没有江口的太平河美。

基于这种观察,在大多数人还未认识到梵净山旅游资源价值的时候,也是占有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而且是低成本获得的最好时机。购买景区土地使用权、部分旅游景点经营权、矿泉水源、紫袍玉带石、国画石等梵净山旅游资源,一可待价而沽,二可自行开发。

2、旅游开发进入时机

梵净山索道的兴建、贵州旅游品牌宣传(“多彩贵州”、“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活动)的初步成功、铜仁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贵州省现届有关领导的思想解放,预示着梵净山旅游热将为时不远。在这个时候涉入梵净山旅游开发,时机成熟。

(四)综合分析

基于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的增强、农业开发本身的市场潜力,以及东太在农业方面的多年积累,加上出于企业安全的考虑(房地产行业被时下歪曲为“罪恶行业”),农业开发可定位为未来的主要产业。以此为大平台,开展农产相关产业多元化经营,将旅游、房产、投资套入农业开发的框架内,对企业整体形象、融资和资源整合均带来极大优势。

三、发展愿景

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多元化,包括旅游地产、生态观光农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并逐步向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IT等行业。

5至10年内,将东太打造成贵州省首屈一指的农业集团公司,净资产达30—50亿元。 在向发展农业相关多元化的同时,走投资型企业之路,在人才队伍上打造一支资本运作

的专业团队,总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对投资负责;子公司、事业部进行项目运作,对经营负责,在公司内部打造若干个千万富翁。

四、战略目标

(一)农业方面

1、通过建设东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积累经验,借鉴深圳布吉等农产品市场成功模式,在省内外建3—5个建筑面积共达25万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产品市场集群。

2、充分运用质量检测、信息网络、电子商务配套系统,与深圳布吉等国内农副产品市场联姻,互通有无,同时在深圳或香港建立出口站(点),打通出口通道,并与物流发展配合,建立起对内销售,对外出口的市场营销网络。

3、在铜仁建设占地500亩以上的大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5—8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农特产品生产线;为了解决上游资源,依靠各级政府,整合全区农产品资源。

4、以4500亩森林基地和八官溪农业生态植物园为基础,与原材料基地建设相结合,配合黔东旅游线的建设,建立2个以上的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园区。

5、至2011年,农产品市场营业额达10亿,纯收入0.1亿,其他农业项目营业额1亿元,创外汇1000万美元。

(二)房产方面

走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开发之路,逐步向铜仁周边县、市及省内重要县、市渗透:完成上河城纯住宅小区项目开发。在核心竞争力打造上,继续走以房地产开发流程为主线条的专业化道路,配合农业、旅游开展房开项目。力争5年内完成三建筑面积在50万㎡以上的大型房开项目,完成5个建筑面积在20万㎡以上的中小型房开项目,为企业创利5亿元以上。

(三)旅游方面

5年内,在铜仁各县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建酒店10个以上,其中一半为经济型酒店;收购和打造梵净山旅游景点5个以上,建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园1个,面积在100万㎡以上;开发旅游商品2种以上;设旅行社1个以上,在旅游产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创收2亿以上。

(四)投资方面

侧重于农业项目投资管理水平的提升,5年内形成较为成熟的项目投资管理团队,能有效管理20亿以上的投资项目,同时,在担保业务方面进一步深入,由贵州广润投资担保公司为东太集团其它子公司担保贷款3亿以上。

(五)其它方面

1、广告:东太大道硬件建设全面完善,广告价值得到提升,5年内广告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物流:配合各地农副产品市场开发,建立成熟的物流配送和管理公司,跟上市场建设的需要。

五、战略方案

(一)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以项目为导向,以投资为核心的差异化、规模化战略

1、以项目为导向

项目是企业赢利的载体,是企业扩张的基本形式,是确保按时还贷的前提。公司下步的企业建设和资源整合,将以项目为导向来开展;

2、以投资为核心

项目的本质是利润机器,项目运作过程是一个投资回报过程。根据东太企业发展的大框

架,作为总公司和企业核心机构,应跳出项目的格局,走项目投资之路。下步,总公司对子公司、子项目是投资关系,子公司、子项目对总公司的投资负责,公司整体上走投资型企业之路。

3、差异化战略

在行业和市场未成型的初级阶段,差异化战略可为企业赢取先机。

差异化是指要在项目运作上走“高人一格”和“发现别人未发现之机会”的差异化之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房地产上要打造领袖市场的先导开发之路,形成绝对优势地位——如在商业地产上,我们说哪里是中心,哪里就是中心。在旅游开发上,发现别人未发现之旅游开发资源价值,超前于人运作项目。

4、规模化战略

在农业开发和农业资源整合上,走兼并、收购的规模化之路,迅速做大企业资产规模,进行企业包装。

(二)新战略下的管理调整

对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战略的需要。

1、逐步根除人治管理在企业中的存在空间和可能性;

3、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增强独立管理和运作能力,摆脱对总公司的依赖性,各负责人不仅在经营要独挡一面,在管理上也要有章法、有实效;

4、董事长完全从事务中超脱出来,从事地域性、战略性业务开拓,从事高层公关,从事投资决策,从事资本运作,从事研究院的指导工作;

5、实行总公司与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的职能划分,建立总公司对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的有效管理、支持和监督体系;

6、以财务为管理的核心和导向,财务管理成为决策核心之一;

7、树立以战略、项目、财务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8、在2006年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工作流程,规范管理。

(三)新战略下的机制调整

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在可控条件下实行分权管理,子公司、子项目、事业部相对独立运作,划清责、权、利。总公司与各子公司、子项目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投资关系上,给子公司总经理、子项目经理独立运作项目的空间,给予较大的激励,在公司内打造若干个百万、千万富翁。

(四)新战略下的人力资源调整

1、在人才数量上,3年内,需要10个总经理,50个项目经理。

2、同时在公司智力结构作较大提升,硕士以上文凭达5人以上,投资型、智慧型人才占员工总人数的40%以上。

(五)新战略下的融资思路

1、申请农发行长期贷款5—8亿元;

2、抵押贷款10亿元;

3、合作资金3亿元;

4、短期贷款5亿元;

5、其它贷款10亿元。

(六)企业空间布置调整

在企业的空间布置上,将企业空间扩大到省内乃至发达城市,在省内主要是打基础,做基地,做产品,在发达城市主要做科技、研发、融资、市场等;

(七)企业文化保障

在企业文化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快乐、务实、上进的阳光文化,以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保证价值认同和工作协调;

(八)智力保障

在智力保障上,成立东太研究院,开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研究院作为东太企业的培训机构,采用“研究员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实际研究,管理人员进入学院深造学习”的互动交流方式,使研究成果作用于管理,管理实践为研究提供依据,探索一条东太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战略实施

强有力的战略实施团队、大量有丰富经验和逻辑判断力的项目管理人才、适应新战略环境的激励手段、积极的企业文化,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体系,是战略实施的保障。

1、在公司内开展战略宣导,使公司上下均领会未来发展战略,以便全体员工步调一 致地执行战略;

2、建立多个富有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开拓性强,有工作方法,能迅速开拓新项目的 团队;

3、在企业人力、资金、物力资源上,首先保证项目团队,并分配到关键性的战略环节 和价值链活动中;

4、各个分项目分别制订支持战略的程序和政策,包括战略业务流程与激励政策等;

5、制定战略实施的详细计划,并采取措施促进活动效果的改善;

6、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信息及运作系统,使公司的所有人员都能更好地扮演他们在战 略管理中的角色;

7、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适当的激励,以鼓励战略目标的实现;

8、建立一种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

9、充分发挥战略实施过程中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不断提 高战略实施的水平;

10、战略执行时间表

七、战略控制

1、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战略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2、每半年进行一次战略执行调查和评估,适时调整与战略不一致的因素;

3、若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其它影响战略执行的因素,即时进行适应性调整。

八、战略总结

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结束后(2010年),进行一次战略总结。对战略制定、执行和调整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战略成果,为下一个五年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经验。

第四篇: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任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矿井依法治企的能力,现根据公司“五五普法”规划,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推进矿井依法治企的进程,为生产经营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通过“五五普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普及,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水平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的法制理念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密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有组织、有步骤地落实“五五”普法工作任务,为矿井“双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群众的原则。坚持普法工作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以职工群众普遍关心、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3、坚持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普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性质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依法治企的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增强广大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知识,主要学习内容有《宪法》、《民法通则》、《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培育职工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职工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重点学习宣传矿井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资源环境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产品质量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建立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公德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的建设步伐。

(三)深入学习宣传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法规,推动矿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大力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主要有《公司法》、《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质量法》等内容,加强管理科学、决策民主、公平竞争、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提倡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和服务,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促进矿井健康快速发展。

(四)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内容有《信访条例》、《工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民主法制观念,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高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风尚。

(五)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月、重大节假日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矿井、到区队,进班组、到职工,进社区、到居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制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自觉性。

(六)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文明、法制的良好局面。开展《刑法》和治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教组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建立起文明、法制的良好环境,促进文明和谐矿区建设。

第五篇:廉政文化建设五年工作规划

为深入推进我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根据集团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2013—2017年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以提高预防腐败能力为目的,以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为重点,积极培育“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廉洁理念,以“荣廉耻贪,爱岗敬业”为主题,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并实践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廉洁从业的道德操守和实践行为,形成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和良好风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正确引导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的前进方向,大力宣传反腐倡廉工作成果,广泛传播廉政知识,培育正面典型,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和凝聚人心,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服务企业发展的原则。廉洁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工作任务,让廉洁文化理念

贯穿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与企业发展同步推进。用先进的文化,确立员工廉洁的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加大廉政文化的普及力度,健全员工参与机制,扩大覆盖面,夯实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之中,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廉政文化活动,凝聚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主要内容和任务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五年不懈的努力,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持续不断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保证廉政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好廉政宣传,培育廉洁理念。结合每年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制作宣传专栏,标语,发放学习材料,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声势和效果,培育、宣传“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廉洁理念,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和廉洁从业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支部理论学习组要安排廉洁文化教育内容,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廉洁素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落实好“一岗双责”,党政主要领导人员既要带头参加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执行廉洁从业规章制度,又要自觉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高度重视和支持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一起研究

部署,一起检查落实。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紧密结合。注重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示范警示教育、座谈讨论、岗位廉政教育等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企业领导人员、重点岗位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学廉、倡廉、崇廉、守廉的良好风气。

对企业各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员,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通过签定党风廉政责任书,践行党员干部廉洁承诺等手段,促使领导人员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自觉做到依法经营、廉洁从业。

对广大员工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主要开展法律纪律、企业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廉洁文化内容纳入员工培训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范畴,不断提高员工的廉洁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和警示作用,促使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监督能力,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廉洁从业的行为习惯,努力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

工队伍。

(三)抓好廉政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文化设施和教育场所,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配备必需的书籍和设备,为员工参与廉洁文化学习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以“读书月”活动为载体,以“荣廉耻贪,爱岗敬业”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征集廉洁从业警句格言,出版“廉洁文化宣传专栏”,开设“廉政书架”等廉政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经常开展廉政文化座谈会,读书学习会,参观警示教育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四)加强廉政文化制度建设。健全廉洁从业规定和行为规范,以企业领导人员、重要岗位人员为重点,把廉洁从业规定和行为规范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一是健全和完善领导人员述职述廉、任前公示与廉洁谈话、诫勉谈话、专题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重大事项报告、“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二是针对关键部门、重要岗位人员,健全和完善工作程序、岗位工作标准和相关人员廉洁自律规定;三是在职工群众层面,重点健全和完善员工基本道德行为规范,逐步构建和完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体系,形成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不断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深入研究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多层次、多角度的廉洁文化理论研讨和反腐倡廉征文活动,交流借鉴廉洁文化建设的理

论成果,不断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发展。要求公司党员干部每年至少撰写1篇廉政文化或反腐倡廉理论研究文章或读书心得。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公司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并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建立“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建,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保障机制。为保障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以保障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支部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活动效果。

(三)注重与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一是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工作大局之中。二是要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实际,围绕群众切身利益及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三是紧密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增强廉政文化的柔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廉洁的理念深入人心。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练习题答案下一篇:企业文化培训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