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2024-04-09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精选6篇)

篇1: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2016--2020)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扎实推进萝北县教师研培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我县教育发展,根据《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一、研制背景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学院的具体指导下,逐年发展壮大,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整体结构合理。近年来,学校注重加强学校各项建设,提出内强素质,外树现象,提高服务质量的办学理念,做到脚踏实地,即重过程,又重实效,积极为基层服务,全面提高了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研员队伍。在研培工作中坚持 “面向全员,分类指导,重心下移,突出重点,按需培训”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研训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说、讲、评、辩”研训模式。开展了名优教师评选、“促教师成长,与名优教师结对”、和聘请名师、专家来萝讲学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加强教研员对学校校本研修的指导,打造研培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了我县的教科研工作,对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培训活动基本做到了一线教师的全员轮训,并充分发挥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从而推动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十三五”期间是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研制工作既要放眼未来、立足实际,又要充分考虑本校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和水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十三五”期间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圆满收官,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全面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服务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黑龙江省教育厅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黑 1

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从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强县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建设的意见。黑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文件结合我省实际,明确提出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及相关措施,阐明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必要性”;明确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这些都为我们今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十三五”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阶段,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创新育人模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师德为先,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全员参与、人人享受、普及为主、竞技为辅’。赋予教师进修学校新的职能:‘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教学形态,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深化探究性教学;创建学习共同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支持在线学习,推动深度学习;推动体教结合、艺教结合’。这些为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十三五”期间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和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政策性引领和支持。

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我们应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必须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前提;以打造学校团队文化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提升研训服务质量为关键;以打造学科品牌为突破口;以满足基层学校需求,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和趋势,真正发挥进修学校引领、指导、服务的功能。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统领,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科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形成教师培 2

训的长效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和模式,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2、基本原则

放眼未来、立足实际,尊重规律。确保萝北县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坚持功能定位,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解放思想、明晰思路、强化管理。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先导与引领作用,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按照标准、明确定位、注重专业。优化培训内容,整合研培资源; 强化师资,突出质量、深化内涵。创新教师培训内容、模式和手段。

三、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两大中心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强化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培育厚德博学、精研善导的卓越群体,提高学校建设品位,拓宽办学思路,培育厚德博学、精研善导的卓越群体,搭建多元开放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构筑功能完备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将进修学校建成基础设施完善、队伍精干、充满活力、服务高效,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力争到 2020年实现标准化;到2022年进入黑龙江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行列。

四、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新蓝图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赋予新使命。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更是我们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创新发展、奋发有为的一年。肩负使命、敢于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教学研究与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导向和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等重点工作,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1、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构建教师培训保障体系

健全的领导机制是教师培训的组织保障;科学的运行机制是教师培训的制度 3

保障;健全的督导机制是教师培训的动力保障;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是教师培训的资金保障。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我县中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的培训、服务、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统筹培训业务、组织培训资源、辐射引领等任务。为此,“十三五”期间,第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班子中形成团结、协调的整体,形成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整体效应是教师教育的基本保障。

第二要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培训者队伍。通过联系学校等系列活动,保证教师培训保障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要重视研培工作保障机制建设,完善萝北县教师教育“适应发展需要、服务基础教育、面向全体教师”的宏观体系,在政策和制度上保障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要搭建研培训平台,以教师进修学校为阵地,搭建教师培训平台;以教师所在校为主体,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以专题研究为重点,搭建教师协作研修平台;以教育网络为依托,搭建教师远程培训平台。

第五是要关注需求、盘活资源,在培训之前进行需求调研,确保培训的针对性;根据需求,积极吸纳资深教授、知名专家、著名学者、一线拔尖教师等优秀人才参与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的最佳效益。

2、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的教科研工作体系

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方向性和持久性。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构建一体化的教科研工作体系,营造群体性的教科研工作氛围。第一要构建教科研工作格局。建立以教研员为引领,以名优教师为中坚,以组、校、县级交互活动为主体,构建全县教科研一体化、学科一体化的纵向联动,横向互动,条块结合,立体交往的教科研工作体系。第二要确定教科研工作方向。教研员在坚持教科研工作“放眼未来——前瞻性、聚焦改革——导向性、立足问题——针对性,实际应用——指导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校、组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调研、诊断、归纳、汇集,确定教科研工作方向。第三构建教科研联片组,将 4

全县中(小)学按学科组划分,形成教科研协作组,每个组确定一个教科研基地校,教科研基地校引领本组的教科研工作。第四要组建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精选全县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中小学名优教师,分别与教研员组成县级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全县的教科研工作;教科研骨干教师又分别与本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校级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本校的教科研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现全县校校有课题,学校科科有课题,骨干教师人人主持课题,一线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科研工作局面,促进教师教育均衡发展。

3、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一、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以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要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

第二、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第三、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

第四、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

第五、围绕育人目标,形成育人合力。统筹教育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 5

导、研究引领等方面的作用,营造协调一致的教师教育环境。

4、继续开展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转变教研方式,实现萝北县研培工作重心下移,增强研培工作实效,发挥教研员在指导教学、专业引领和培育学校特色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开展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践行研培工作服务基层学校的宗旨。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指导者”的身份,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参与并指导被联系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高效课堂打造、常规教学管理、校本教学研究、特色品牌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促进教师和教研员的共同成长,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均衡发展。

第一、指导校本教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培植学校的品牌教研项目,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第二、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帮助学校规范好备课、上课、作业、质量达标检测等教学环节操作细节,逐步建立起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工作新常规。在联系学校过程中,督促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帮助学校推进教学改革,优化学科课程实施。

第三、开展学科教学创新性实验,打磨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培植和打造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并通过学科研讨会、专题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在全县推广。

第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督促学校制定本校教师专业发展近中远期实施方案。对所联系学校的学科教师要分类推进、跟踪培养,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争取在联系点工作期间培养出更多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骨干教师。

5、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扩大名师队伍

抓好现有五个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建立以工作室为母机,以学科为纽带,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搭建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工作室成员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把工作室的名师真正打造成为在区域有带动 6

力、在萝北县有影响力、在省内有知名度的名师,使工作室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凝聚的核心、辐射的窗口、师生的益友”。

第一、要建好章立好制,每位成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担当意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共同提高的团队。

第二、名师工作室要抓好学科研究。各工作室主持人带领自己的团队,根据各自学科特点,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每个工作室在三年内至少完成一项科研课题,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第三、搞好活动展示,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管理经验。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要积极开展专题研究,举办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讲座、公开教学、送教、现场指导等形式在县市范围内介绍、推广。

第四、要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工作室要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工作室要建立自己的特色网站或专题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第五、工作室成员完成自己工作目标同时,根据各自团队的发展目标,要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尽快成为县、市、省乃至国家级的“名师”。

第六、要调整和扩大名师工作室,通过实施重点培养、滚动发展,培养、打造一批“业务精湛、学科领先、科研突出、管理科学、成果显著”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班主任,从而扩大名师队伍。进而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效应,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6、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对各校校本研修的指导、评估、管理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建立有效的校本研修激励机制,搭建校际间校本培训的交流平台,为各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服务。

第一、整体规划全县校本培训工作,各学校要将校本研修纳入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每位教师五年内参加校本研修不得少于120学时。

第二、审定学校校本培训方案。要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研修,杜绝盲目的研修。不能为研修而提出问题,问题的产生要从实践中来,形成的结果要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校本研修才能真正深受老师们喜爱。

第三、认真落实《萝北县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细则》的有关要求,指导检查评估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并做好校本培训建档和认定学时工作。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强化我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建立校本研修实验示范基地,为大面积推进校本研修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第四、培育一支校本研修指导教师队伍。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指导教师专项研修,开展送教下乡、优质课展示、外聘专家理论指导等形式为基层校本研修示范引路、全面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第五、在各类培训中增设校本研修指导课程,充分调动县内外教师教育的优势资源,开展校本研修专项课题研究,加强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建立一批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采取学分制,五年为一周期。

7、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升培训管理效率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依据[2013]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整体思路,“十三五”期间,要重新修订《萝北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第一、重视培训课程开发,科学制订培训课程建设计划,分层制订教师培训规划,着力提升教研员课程研发能力,通过诊断,明确培训需求,开发系列化、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周期性的培训课程。

第二、制订本地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培训学分管理组织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师培训学分申报与管理,规范教师培训学分审核认定程序,做好培训学分审核工作,确保认定结果客观有效。

第三、建立教师培训电子档案,实现培训学分申报、审核、认定、查询一站式服务,记录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成效和学时学分等关键信息,真实有效反馈教师培训学习成效。及时将学员参训情况及学习成效反馈至所在中小学校,便于学分认定管理;为切实推进培训学分应用提供依据;

第四、中小学校要制订校本研修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校本研修项目、开发校本研修课程,按相关要求申报校本研修项目,并定期申报教师培训学分,教师进修学校按进行审核,对教师培训学分进行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并将结果反馈教育局和教师所在中小学校。

第五、强化教师培训学分应用,将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学校研培工作考评相结合,推动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将校本研修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8、科研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以创新科研指导管理形式为载体, 以总结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为重点,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科研塑师”的发展战略,加强规划立项课题管理和指导工作,深化科研模式改革,多渠道、多领域、多视角完成各级课题申报、运作和总结提炼。建立有序、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为推动全县教育科研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前沿引领。为“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以教师进修学校及学科教研员课题为牵头,进行课题牵动,重在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小问题、身边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为选题对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课题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

第二、进一步加强科研方法指导。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师“走出去”,进行调研、学习、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外请专家和本土专家专题培训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科研知识、科研方法、研究过程的规范性操作以及档案资料的积累与整理等方面的指导,让教师能明确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和课 9

题的选择、申报、论证等常识、掌握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掌握课题实验学校在结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提供解决对策。做好调研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提炼课题,分解课题,逐级梳理汇总,及时把握学科动态,与教师同商讨、共研究,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针对各校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及时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并对全县各学校确立的省、市、校不同层次课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管理,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推广。

第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运用本县研培刊物《萝北教育》及时把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经验与规律反馈到各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让每位教师真切地触摸到教学科研的生成与研究的过程,让每位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教学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真正内涵。

9、扎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以“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契机,继续深化“国培”影响,巩固“国培”成果,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的各种形式,完善培训机制,让每位教师人人主动参训。按照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层层落实培训工作,强化培训实效,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争取到2020年将我县教师全员培训一遍,五年内每个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和校本研修,累计不得少于360学时。

(一)全员培训:

这是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中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任务,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勇于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不断掌握学科技能,精通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学研究、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培训不少于160学时。培训任务统筹安排,具体到人,安排到年,确保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

(1)着重抓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思想的全员培训,每一轮次的全员岗位培训完成率必需达到100%。

第一、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及相应的教材教法培训工作,做好新教材使用中的答疑、解惑和调研、指导工作。

第二、建立教师培训信息资源库,充分开发拥有的文本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和日常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

第三、按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每年对基层学校教师实施必要的教科研专题培训和教科研骨干培训,第四、组织教研员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参与和指导基层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得失,真正做到按实培训、按需培训、学用结合、注重实效。

第五、统一规划培训课程,培训形式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受训教师真正感到学有所得,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信息技术作为一支新兴的教学资源支撑正在逐渐向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渗透,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评价方式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冲击力。在教师的队伍中展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通过集中和网络培训两种培训模式,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使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够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促进教育步入信息化和现代化。

第一、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在全县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确保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专项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二、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高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教育技术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三、创新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模式,以信息技术培训为基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体”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基本理念,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第四、突出学用结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引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白板技术基础知识应用和Smart软件制作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运用白板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并自觉的把白板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此项培训是“十三五”期间教师岗位全员培训的又一门必修课程,(二)“国培计划”

未来五年,我们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项 目,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十三五”期间“国培计划”各级国培学习任务,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萝北县做为“国培计划(2016)”项目县,“十三五”先期将以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依托,打造本土培训师团队,支持网络研修培训,并重点承担送教下乡培训。努力完成“国培(2016)”项目县送教下乡等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明确“国培计划”目标要求。提高我县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础能力,聚集真实课堂的实践性环节,发展我县教师的开放性、多元化思维,有效提升其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使全县教师能够结合工作实际,将所学课堂教学技能或方法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并逐渐内化为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

第二、坚持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以聚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策略,提升萝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主题,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设计、资源开发与应用、课堂评价、教学策略等为主要内容,以专题讲座、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展示提升为主要形式,聚焦课堂开展主题培训。充分发挥我县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缩小校际教学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以“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为契机,探索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掌握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微研究等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引领各学校、教师形成校本研修氛围,提升参培教师校本研修的能力。通过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搭建名优教师、教研员、学科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解答教学疑惑,分享教师成长经验,形成其主动规划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提高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能力。

(三)师德培训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师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过程,培训不少于30学时(县级集中培训10学分,校本研修20学时)。认真开展师德建设,通过师德教育活动,更新我校教师师德观念,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完善师德管理制度,巩固师德教育成果,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作风正派、业务精良、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一、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

第二、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并结合实际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挖掘典型事迹,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为学生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第三、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更加坚定在党的领导下潜心教学、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勤勉自励、奋发有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全县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全体教师依法执教的法律意识,促进广大教师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四)骨干教师培训

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治学严谨、科研水平强、业务能力强的研究型、13

学者型教师,是进修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开展和推动名优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名优骨干教师培训的步伐和力度,使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基本形成名优教师梯队。

第一、分步实施,多策并举,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骨干教师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师德和专业素质。培训学时不少于60学时(县级集中培训10学分,校本研修50学时)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等各方面均上新台阶的名优教师,能在本县乃至省、市以上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并逐步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过渡。

第二、增加培训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异地理论培训、考察与当地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的各种形式的外出参观学习、进修培训。通过参观学习取长补短,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同时通过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归来,一是要递交书面汇报材料,二是要进行学科内或全县的经验交流。“请进来”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邀请专家讲座,并争取引进各种教师培训项目。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引进各种培训项目,借助培训项目中的先进理念和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并弥补我县教师培训金费紧缺及培训方式单一的不足。

第三、为骨干教师“搭台子”。给骨干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名优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开展名优教师“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录制活动,通过活动推出示范课、精品课。

第四、给骨干教师“压担子”,要求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一个课题专项研究,每学期写出该课题的总结论文或阶段性报告。

第五、以考核促培训。规范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建立相匹配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以考核促培训,做好2016-2018届骨干教师中期考核工作和2019-2021届骨干教师评选工作。根据萝北县名优教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采 14

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萝北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班主任专项培训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班主任的培训任务。“十三五”期间,要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参观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

第一、实行班主任全员培训,分层培训的方法,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培训模式。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

第二、组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培养班主任班集体的建设、组织能力,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力,班队活动的设计、组织能力,主题班会的创意、设计组织能力,后进生的教育帮扶转化能力,学生个案的观察教育分析能力,课题开发与研究能力,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和技巧等。

第三、培养班主任沟通协调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培养班主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性。帮助班主任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六)新任教师的岗位培训。

近年来,萝北县新招聘教师比例逐年扩大,为了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达到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开展新任教师的岗位培训。

第一、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契机,针对新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如开展专题讲座、案例教学、观摩学习、互动研讨、实践演练等,提高新教师对职业定位的认识,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 15

能力。通过培训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第二、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对新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不记入岗位培训学分。通过培训,使新教师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技能和教育技术等,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初步掌握班级管理岗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班级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

第三、组织新教师学习任教学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计划,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教法。通过学习研修,了解新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会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备好课、上好达标课、作业辅导、班主任工作及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第四、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培训模式,指导新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掌握教学常规,通过听课与研讨(教师进修学校分学科组织名师或骨干教师做课,参训教师听课并与做课教师研讨)、实战演练(参训教师做课并进行教后反思;名师或骨干教师点评;参训教师连环跟进,改进后再次做课)、师徒结对(由学校为新教师指定一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双方组合后,签订协议书,指导期为三年。指导教师通过开设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指导、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自学自练(新教师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及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三年内,有计划地完成包括新教师入职教育规定书目在内的教育理论专著的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增强新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七)干训工作

进一步推进“名校长工程”,加强校长的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提高中小学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丰富和完善中小学领导干部自身的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学校管理经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与质量 16

观,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提高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为加快构建和谐,创建萝北教育强县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建立健全与我县教育事业相适应,与建设学习型领导干部要求相符合,与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相衔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干训体系。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组织培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规范有序、健全高效的干训机制

五、硬件建设

学校将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学校的内部建设。

1.继续充实和完善图书馆的设施,加大图书藏有量,把它打造成我县全体教育干部、师生共用的图书馆,为打造书香校园、全民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力扶持研培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我校将在教育信息化上加以投入,进行硬件保障、软件支持。以便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教师培训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六、终期效果 :

经过未来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20年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为先进的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全面完成萝北县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任务,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优良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拓宽办学思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篇2: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2009学年-----2014学年)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有关文件的精神,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发挥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为建设一支善教学,会研究,适应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目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教师责任心、事业心,确立专业发展的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学校自培机制,建设浓厚的研修文化,创设条件,促进每一位教师不断发展;借助网络等现代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速增效。着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前瞻、教学技术精湛、学识渊博、人格完善、情感丰富、勇于开拓、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在全乡、全县有一定影响的教师,为打造我校教育品牌,满足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供人才保障。为高阳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

(二)具体指标

1、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继续开展师德教育,定期收集、发扬教师敬业爱生的优秀事迹,以达到用身边的事情教育身边的人的目的。

2、培养一批名教师。

到2014年,培养10至15名在乡、县乃至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

3、壮大优质教师队伍。

到2014年,争取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超过80%。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教师总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10%、20%。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教师总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20%、20%。

4、提升教师学历。

到2014年,教师专科学历达到100%,本科学历提高到60%,5、继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继续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优势。

6、完善学校师资自培机制。

继续完善学校教师培训模式,不断健全自培功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实施策略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读书活动、教师素质年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 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修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科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2)抓备课:

①积极参加镇中心校的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读书交流等,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③举办现代技术信息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3)磨上课: 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是开展课堂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评课,切磋课堂技艺,商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教导主任、备课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③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兄弟县市考察、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④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研修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⑤实行教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5)倡反思:

①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③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读书心得,教育故事等,上传至研修茶座,开展评比,汇编交流。(6)重教研:

大力开展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教研组要安排好校本研修时间,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 的困惑和问题订好校本研修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要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3、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①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础。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顾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愿望,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本规划由教导处负责制定,教导主任负责实施。教导主任要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表上,针对每一位教师个性、长处和短处、教学风格、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然后根据计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规划者、发展者、评价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④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教师参与的双向教育评价,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和专业价值。学校要注意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对 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他们成长的教学基础;对处于发展期的合格教师则要评价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自选科研课题,开展实证研究。以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共同发展。⑤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

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要通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工程,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学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4、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四、保障措施

(一)体制保障

1、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考评制度,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成效纳入主任、组长考核的范围,把是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评聘和奖惩的依据。

2、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进行汇报、评估、监控,及时总结成绩和不足,推动这一工作。

3、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跟结构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 挂靠。

4、继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使师资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研修领导小组成员都是师资建设工作的责任人,从各个方面保障师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5、继续深化项目化管理。通过项目化管理,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6、研究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将教师发展状况的评估与教学质量评价联系起来。用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激励教师更好地自主发展。

7、继续完善培训制度,使培训活动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使教师通过各类适切的培训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继续推行评聘分离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不断进取、创新的意识。

(二)组织保障

1、建立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协调机制。

2、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组长为组员,负责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组织落实、指导、监控、评估。实行岗位责任制。

3、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规划,各部门和各项目组制定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指导思想,推进该项工作。

4、继续发挥专家指导小组的专业引领作用。邀请专家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定期提出建议,定期到校听课,分层次地指导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改进、研究。

5、成立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组成的教师发展联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示范带教作用,促进教师发展。

6、继续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为教师推荐优秀的专业书籍,指导教师阅读,并组织活动帮助教师将阅读体会融会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7、学校继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定期举行专业竞赛、交流活动,给予教师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机会。

(三)经费保障

1、挖掘潜力,依托上级主管部门,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

2、注重软件的投入,完善教师专业培养投入机制,加大力度,满足需求。

3、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研发经费。

(四)监督保障

1、成立由学校、家长、学生、教师代表组成家校联合会,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继续发挥校内教学质量管理部的作用,做好常规质量监控工作。

五、预期成果

1、建设教师队伍

保证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同步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超过县平均水平,高级职称比例、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超过县平均水平,班主任队伍中优秀比例(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班主任或者同等荣誉称号)达20%。

2、交流展示

我校将定期向全乡公开活动:每学期每门学科2次或者按需开展。

3、实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1、争创市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2、争取申报成为省级学校。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2、通过系列化的德育项目设计,发展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注重将体育锻炼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能吃苦耐劳。每个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

4、突出学生英语情景应用能力,以语言为载体,渗透文化教育,整合价值追求。

5、所有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够熟悉一般的电脑操作系统,能上网检索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资料,制作个人网页,开展网上项目研究。

6、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顺利参与未来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五年中,我校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协调校内各项资源,形成合力,突破重点难点,总结经验,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为板桥教育品牌的打造提供坚实的基础。

篇3: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师,问题与对策,师资培训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特有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它具备了中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高职教育这两类教育形式的一些特点,又有自身的一些特征[1]。大部分的五年制高职学校均为原中专校升格转变而来,升格后无论从办学层次,还是招生规模上,甚至从专业设置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五年制高职其本质还是高职,2001年教育部颁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高职教学新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水平。为此,笔者就目前苏南某市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师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并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建议。

1 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解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笔者于2012年5月随机选取20名苏南某市的五年制高职教师进行了听课及部分教师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强烈意识到要在公开课以及评优课中使用相关的教学法知识。他们有意识的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语法课中教师会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语言材料对比中提炼规律;新授词汇的呈现再也不是以前的生词列表朗读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提供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并熟悉生词的音形义和基本语用规律。

2 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的经验,目前五年制高职校英语教师大概有如下几个问题:

2.1 教师来源

五年制高职学校英语教师组成有两部分,一为升格后新引进教师、二是原中专学校教师,应该说他们的业务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新引进教师对于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原有中专校教师对于变化了的教学对象还未有充足的应对措施,对于学生管理以及学生总体英语水平认识仍在发展之中。

2.2 教师业务素质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示范显得过于简单苍白,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特别是对于五年制高职学校而言,教学对象大部分均为非英语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而目前这也是很多教师做不到的部分,说明教师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思考不多,对教与学的规律掌握不够,还不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语言听说读写技能教学的处理还不到位。如他们常常只模仿设计小组讨论,却往往流于形式,并无实质意义的讨论。很多教师在调查中表示,教学任务量繁重,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育反思。

2.3 对学生的认识、对教材的整合

有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常用自己读书时他们老师的方法来教学生,缺乏对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正确认识;还由于从教经验较少等原因,他们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同时他们认为,有时候想提高却感觉无从下手,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感觉“有劲不知如何使”。

3 对策研究

3.1 促进师资培训

从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层面来看,要创造机会,引导教师多多参加各种培训,从各方面入手,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如: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有研究者建议[2]英语教师的培训应该将教师群体划分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由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承担的任务以及学校要求的不同,其培训需求在内容、水平和形式等方面要体现个体差异。笔者认为除了让五年制高职学校英语教师参加培训外,对某些学历较低的教师,鼓励其提高学历也是一个较好的师资培训途径。

3.2 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3]被认为是教师知识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它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解决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4],它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3]。学校、系部或教研室要常督促优秀教师带头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的转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帮助教师最终走向专业化。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积极、乐观、有理想、有抱负,有亲和力,但他们也必须主动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相互之间勉励,多进行教学反思。

3.3 提高教师素质

俗话说“隔日不唱口生,三日不练手生”,教师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也需要经常温故而知新,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语法、词汇,同时还要学习一些相关高职专业的知识和词汇,如高职护理,被调查的教师中,许多教师都认为,涉及学生相关专业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学习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远比死记硬背好得多,学到的知识更容易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模块,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此,选取有交际意义的材料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词组,语法规则,语音等方面的异同对比,使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在阅读课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注意阅读技巧及策略的培养,如语境中猜词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总结大意的能力等,同时在针对相关文章内容的讨论中,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加强文化意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浏览相关专业英文杂志,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等,使自己的语言素质稳步提升。应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能动性和积极反思,鼓励教师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并升华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教学理论,并以此指导具体的语言教学实践。五年制高职学校在近十年的升格或重组中有了很多变化,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同于以往教学经历的问题,而仅仅通过某种理论或者教师培训中所获得的常规教学方式又不能完全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以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在教学中思考科研,在科研中提升教学,从而加强语言及其语言教学规律、心理语言学、教学互动、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

3.4 关注学习者

应多多关注学习者,关注他们的差异,适应他们的不同需求,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激发其直觉探索、促进协商互动。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已经有了6年以上的英语学习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学生学习自觉性欠缺,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关注到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差异,他们对语言学习的认识、认知方式不同,对学习策略的把握有差异,使得其英语学习效果迥然。有的学习者倾向于独立思考,他们希望教师提供系统的,逻辑性强的学习材料,进行认真严肃的学习过程;有的学习者则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在同伴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效率更高;当然还有学习者对传统式课堂更认同,他们对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学习更感兴趣。在充分认识、了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差异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中,既要有适当的讲解,又要有一定的合作讨论,同时加入一些游戏,竞猜等,就会事半功倍。总之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任务设计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学习者造成困难,过高则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过低则使教学流于形式。另外,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社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经不仅仅是完成学业,提高文凭的一门课程设置,更成为高职学生进行国际学习交流的一个必备技能。如此,使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学好英语,再通过课堂中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语言学习的成就感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等各层面应共同努力,调整改善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汉美.论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148-150.

[2]郑艾萍.对高校英语教师业务培训的动态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82-83.

[3]顾莹.浅论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72-174.

[4]于红,梁美玲.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反思性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82-183.

篇4: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摘要:运用博弈思想利器,审视当下的教师团队建设,可以有全新的理论视角。文章剖析了五年制高职教师团队建设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介绍了团队建设博弈均衡策略,并结合五年制高职师资建设需求,探讨了基于博弈均衡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对策。

关键词:团队建设;博弈;均衡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其本源归属应用数学,它“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行为理论,博弈思想代表着一种基于共赢的价值取向,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因其植根于社会问题,故而在教育领域也具有相当的辐射力。运用这一思维利器,审视当下的教师团队建设,可以有全新的理论视角,也为师资建设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现实问题透视:意象模糊的五年制高职教师团队建设旨趣

“团队”一词,作为专用术语早在上世纪末即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它的出现和彰显是经济社会发展及思想转换的产物。在管理学中团队被认为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团队建设则是一种旨在基于共同价值观引领的提倡协作互助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活动策略。毫无疑问,团队建设策略为教育领域师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教师工作价值的不可量化性及教学场所中长期存在的教师个人中心主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教师团队建设的效能,这就导致了当下教师团队建设陷入意向模糊的行走困境。

1.高职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影响着团队和个体绩效评估效能

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是基于具体情境的创造性劳动,而较之于基础教育,高职教育因生源良莠不齐、教育目标多层、教育场景繁复(如教学任务与社会、产业、时代等多种因素有着诸多关联),教师的工作更具复杂性。因此,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及其成果是非常难以计件量化的。难以量化的工作目标影响了对团队绩效的精确测评,也影响着对教师个体工作成效的有效衡量。这便形成了教学团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团队建设目标意向模糊。而目标的缺失必然将导致以下问题的存在:团队规范体系不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科学,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等。于是,教师团队建设往往会从高调筹建逐渐陷入举步维艰或者形同虚设的困境。

2.教师的个人中心主义文化现象影响着团队建设的有效性

在教学场所中,悄然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个人中心主义文化。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教学行为视为个人活动,比如:多数教师会将课堂视为封闭的私人空间,关起门来教学,不容许外人干扰和打搅。据《美国教师MetLife调查报告》显示,93%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单打独斗的。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工作是个人的事,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个人的事。同时,现有的一些教学考评机制,如个人评优、赛教活动也会导致一些教师不愿意与同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同样影响着团队建设的有效性。

正如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汤姆·佩赞特指出的那样:在封闭的教室里独自一人的教学不是通向未来的道路。因此,我们需要摒弃这种潜在的教师个人中心文化思想,更为明确地界定教师团队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努力均衡和满足团队成员之间、个体与团队的利益需求,实现教师的团队成长。

二、理论依托概略:理智双赢的团队建设博弈策略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在他的博弈论中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在这一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人都确信,在给定其他参与人战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优战略以回应对手的战略。”也就是说,所有人的战略都是最优的。讲解“纳什均衡”的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囚徒的困境”,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纳什均衡”虽然是由单个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但并非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通俗地讲,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情况下,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将是对所有人都不利。在现实的团队建设中,这种非合作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这是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和尽量避免的。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提出的。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帕累托最优代表着一种合作均衡,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在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代表着一种双赢的局面。它为寻找团队合作博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使每个个体成员选择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最大限度地杜绝团队建设中的“搭便车”行为,实现团队建设之帕累托最优。

三、实践走向研究:合作均衡的五年制高职教师团队建设博弈对策

1.价值理念均衡

如前所述,要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首先要有共同价值观,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团队才可能形成凝聚力,具有协同性,从而产生建设合力,提高团队建设效能。教育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作为教师团队,应该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应当成为教师成长的文化栖息地。因此,随着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自主意识的增强,我们需要在尊重教师个人存在价值和个人自主发展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个人——团队——学校三者的均衡价值理念,形成共同愿景,并以此为引领,促进个体主动发展,团队协同发展。

在传统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通常会从学校历史文化立场出发,更多地强调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性、制度文化的强制性和行为文化的传统性,而忽略教师个体理想追求的独立性,从而使教师团队建设成为一种形式和摆饰。然而“教育属于这样一种活动,它是文化主体主动策划、组织、实施、反思和改进的对象,师生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创造学校文化,发展自己。”因此,“落实到日常教育活动的创造性更新”的“主动创生”,“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李伟胜博士如是论述。处在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团队中的教师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目标,假设每个人都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出最佳选择,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如果这种个人追求与学校文化导向是一致的,那么团队成员就会产生共同的行为方式,形成一致的風尚习惯,从而逐渐构成学校里一种新的凝聚着师生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价值取向的学校精神特征。这种新的学校精神特征便会成为学校师生普遍的思想共识和自觉的行为约束,追求与学校文化的一致自然成为集体中多数人的自我要求,于是教师团队成为教育的主导体,教师能在个体与团队价值理念均衡的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栖息地,追寻到自己的专业尊严、专业价值与专业幸福。这便为教师团队建设实现帕累托最优奠定了基础。

2.管理定位均衡

如果说价值理念均衡是团队建设的风向标,管理定位均衡就是方向盘。任何一个团队,只有准确地定位,精细地管理,团队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架构合理的教师团队组合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五年制高职教学团队定位需要均衡领军人物与新生力量、行政管理与学术治校、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等多元因素的关系。

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从多层次、多维度建立了多种教学团队,以满足个体发展和学校建设的需要。除了传统的按学系建立的教研室教学团队以外,学校成立了以名师为领军的名师工作室;以教学骨干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开发团队、集成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校企联合科研团队、召唤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团队。不同的团队有各自的建设原则、建设制度、建设目标,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均衡多元关系,为团队成员提供自主发展和合作互助的所在,促进个体、团队、学校三方的共同发展。

3.绩效评价均衡

公平合理的评价是激发个体潜能,促进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绩效评价既要有机制激励、精神鼓励,还要有物质奖励。绩效评价体系既需要有个人绩效考核,更需要有教师团队绩效奖励策略。

以高职校科研教师团队的绩效分配为例:如科研课题组,其任务是完成某项科研开发课题研究,目标达成可获得全额的科研经费。传统的分配方法一般为:给团队以总的工作目标并附加一定的目标达成奖,同时给该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以确定的角色和赋予明确的任务。但即使在这样一种目标任务明确、分工到人、奖励兑现的情况下,同样会产生非合作博弈均衡现象。由于教师工作系统的特殊性,教师个体对自身发展前景的追求及对工作努力程度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如果组内的一个人是被迫接受任务或认为获取的报酬与完成任务需付出的劳动不对称,就会以偷懒、“搭顺车”的方式应付任务,而倘若又能获得与其他人一样的奖金(在目前的分配机制下,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是其他人也会仿效,这种个人的最优行为终将导致教师团队建设及至学校发展的不利结果。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更有效的均衡评价机制,比如引入项目负责人委托监督机制,或采用招标的形式进行任务分配,因为自主选择的任务导向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潜在成就动机。此外,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对个体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其工作效能和履职情况,还应考虑其自身素质的提高程度,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下,绩效工资制度正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上,对于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只能从理性上加以判断,无法在绩效工资中兑现。因此,引入教师团队绩效奖励策略,即是对教师个体在团队中的工作业绩、贡献大小、建设成效进行绩效考核后采取奖励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在教师团队建设中降低产生“纳什均衡”的风险,是团队建设提高建设效能并走向“帕累托最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促进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健康竞争,另一方面亦可激发团队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创先争优的团队精神,最终达成团队、教师、学校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付艳荣.基于博弈论的高技术企业科研团队合作困境研究[J].时代经贸,2011(2)

[2]张喜顺,董国英,蔡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三种途径:主动创生[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1)

[4]王鲜,张玉新,王先甲,吉海,陈智英.团队绩效考核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

文摘

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进行,一些质疑也开始出现。“本科压缩型”、“中专放大型”等论调的出现,表明高职课程改革要适度,需在“度”的把握上下工夫。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出发,针对课程改革实际中几个需要适度把握的问题进行商榷。

一、高职课程改革教育理论有待发展,使用要有度。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程改革的基础,具有引领作用。只有专业教师适度运用,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实效。教育理论的发展要看在实际课程中的合理性、有效性,在教学中更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方面量体裁衣。

二、正确理解行动导向,保证基础适度而行。高职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中更加注重实践。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课堂上运用的最多,并且已经得到认可,但在工作中一些教师还是缺乏深入理解。作为一线教师认识到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将教学分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了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单独使用,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运用。过度的使用和过度的强调已经让部分教师忽略了行动动向教学只是一种方式和方法,并不能代表整个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三、课堂体验评价要有度,课程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学生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在高职课程改革中是缺失的。可以这样说,在课程改革启动前,学生就不同程度被隐性缺席。高职课程改革要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领域课程,另外,教学设施的利用率还需納入课程评价之中。

篇5: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管理部门的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县各兄弟学校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依靠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全体教职员工的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拓展教研工作,创新教研培训模式,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服务、支撑、引领的作用。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履行了我们的职责,获得一定的收获,为我县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总结如下:

1、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作为边境小县,我县校与校之间的地区特点、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迥然不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差距也很大。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教研员、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达到了传经送宝、交流研讨的双重目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送课下乡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在送课的同时,我们有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有时科研部、中小教部、学前部教研员、骨干教师等要结合现场课和当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座,实现资源共享、学习互补、共同提高,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2、开展各种大赛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优为对教师的理论、技能、做课、说课、评课、辩课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进行了两届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活动,连续四年举行“说、讲、评、辩” 团队主题研修大赛活动。团队主题研修模式是校本教研的升级,这一创新教研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学会“注 提”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认可和推广。2014年5月我们承办了“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科版)团队主题研修现场会”。这次现场会由省教育学会“注 提”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我县承办。本次现场会有来自全省七个市的八个团队从语文教学中的精读课文教学、汉语拼音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四大版块做了展示。

3、合作共享、发挥联片教研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优质师资向县流动,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使本来就骨干缺乏,教科研落后的乡村学校,在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方面显得更为薄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也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几年前我们把全县乡镇学校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联合教研体,进行“合作共享,联片教研策略”的尝试,对原有环山、奋斗等学校自然联片的做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优化片区结构。将一定区域内的学校教师划归一片,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在一起开展教学研讨培训活动。采取“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整体参与、少数移动、分片进行的教研活动模式,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时效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后来,由于农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少,部分学校被撤并,我们进一步改变联片方式,通过“县城学校辐射、联片合作、异地支教、校际会课、跨校带教”等形式,进行合作共享,形成了城乡联片互动教研模式。通过联片教研,建立了学校、片区、教师进修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模式,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师的广泛交流,切实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进修学校在联片教研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管理和枢纽作用,开展校本教研,离不开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教研人员担负着联片教研组织、协调和专业引领的责任,走进片区,走进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广大教师面对面的开展交流和研讨,保证联片教研的实效性。从而使我县的联片教研活动运作规范,组织严密,活动扎实,效果显著。形成了“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引领模式;采用“一片一个重点,一次一个主题”的专题化、系列化、成果化的活动内容,切实提升了校本教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另外,全县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为了提高教研效果,学前教研部组织绥萝两县学前教师包括民办园教师开展了联片教研交流研讨活动。

几年来,联片教研极大地促进了萝北县中小学的有效工作,各学校、各片区结合自身实际,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扎扎实实的工展活动,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管理上的相互借鉴、教学上的相互提高、教研上的互相促进,同时,增进绥萝了县域间的教研交流。

4、开展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

传统的教研方式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研活动效果不佳与活动的内容缺乏新意、深意和组织形式的呆板、老套有关。由于活动程式化,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新鲜成分,时间一长便渐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运用微格教研的方式深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建了录播教室,采用摄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教学中既学习相关理论,获得理性认识,也从事定向实践操作,获得感性把握。从而对教学技能有深人的认识和熟练的运用。这样的教研活动通过提取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摄录像提供教研活动时进行局部的 “微”定格的(格)分析,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

在微格教研活动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教学流程定格录像,既利于自我反馈,也利于集体研讨,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教学研究。教研活动中以摄像记录,再现研究,分解比较为特征的“微格教研”,是有生命力的:首先它可以及时反馈,课一结束就可以再现分析,不同于人脑的回忆,受心理背景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其次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课,使执教者从“当局者”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可以将期望目标与实际处理构成比照,引起思考,作出自我评价;再次可以从具体的比照,反思中蕴酿出新的构思,有利于具体修改;再次,由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切口小,容易深人,容易深人研究,对提高授课质量上具有显著的功效。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让我们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我县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县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我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我县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参加评选。国家教育部公布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比结果,我县6节课获国家部级奖。

6、强化措施,保障校本教研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近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进修学校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了对校本研修的指导与管理,推进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完善了县、校两级校本教研网络,落实了校本教研计划,加强了对校本教研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宏观管理和科学指导,建立和规范了校本教研档案,健全了评价体系。发挥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要求教研员要深入到基层学校,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教师在课改研究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上的帮助,承担起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了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制度,各基层学校成立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协调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切实加强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执行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落实责任目标,形成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为管理中枢,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努力为校本教研创设空间,搭建平台,促使校本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进修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适时召开“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定期组织校本教研工作会议,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校本教研示范校、优秀教研组和先进个人。多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常抓不懈,校本教研评估检查工作是期末业务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相关部室,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深入基层校,及时进行检查督导。萝北县第四小学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学校后承办了鹤岗市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现场会。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人员分9组,观摩了我县第四小学6个学科、9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查阅了第四小学的校本研修材料。并在现场会上,观看了第四小学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论坛展示。第四小学校长张华安做了“以校本教研为抓手,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7、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

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转换角色,将教研员由过去的检查、评价、管理者转变为组织、引领、服务者。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指导作用,每个教研员都要确定1所以联系学校。通过实施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教研员分片包校,将教研重心下移和阵地前移到基层学校,实行跟进式教研提高了教研员的工作能力和教研水平。教研员在联系学校过程中要听课100节以上、参与一次教研活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完成一个调研报告、培养1名学科骨干教师。要对联系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指导,每学期结束之后对联系工作进行总结汇报。这样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初步实现了教研工作的职能转型。

总之,近年来,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通过“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教研员联系学校”、“微格教研”、“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校本教研评估表彰”“优质课评选”、“送教下乡”、“区域联片教研”、,“一师一优课”研讨、“微课制做”、“ MOOC网《翻转课堂教学法》网络课程学习”、“网络教研”等丰富多彩的研培活动。打造研培共同体,促进教师了专业发展,从而带动萝北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篇6: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招生简章

丘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我县唯一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为“云南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考点”。学校坚持以教师培训为主,兼顾各级各类培训的原则,先后培训了各级各类人员近四万人次,为丘北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一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按照“激活人才,内稳外引,注重培养”的思路,继续与知名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专科、本科层次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教育,目前在校学员865人。丘北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州、县教育局开放教育办公室的支持下,常年与联办院校联合招生,开设专科、本科层次多专业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提高教育。

一、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面向全国开展开放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央电大和各省级电大及其分校、教学点组成了遍布全国的开放教育教学系统。我校为省校直属电大工作站,自1995年招生办学至今,已毕业3000余名电大学员。

(一)国开大专业设

(二)开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设置:

(三)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和报名办法:即日起至2014年8月26日。报名时交一寸免冠彩照2张,毕业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费用项目:①注册费:专科250元、本科300元;②预收教材费200元及第一学期所修考的科目学分费。按两年四个学期分学期收取学费。

2、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本科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以上学历者。专科招收具有普通高中、职高、中专、技校以上学历者。护理学专业招生对象仅限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专业对口并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符合报名条件者,根据本人所选专业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

3、优惠条件:

(1)不需参加成人高考,符合报名条件者进行毕业证书审验合格后、注册免试入学。

(2)就读本科年满40岁或少数民族可免考《大学英语》。

4、学习形式:

学习者主要利用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等多种媒体教材和由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家里通过因特网和国家开大及各级开大远程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到教学点参加集中面授学习或参加小组学习。

5、课程设置与考试

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必修课程(占全部课程的60%以上)由国家开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本科各专业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其他课程由省开大组织教学与考试。

6、毕业

“开放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所获学分在注册8年内有效。学生入学后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实践教育环节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准毕业,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毕业证书,可上网查证。

二、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2.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14年9月10日。3.报名办法:

经审验报名资格后,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时交:110元报名费、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近期免冠2寸蓝底半身彩照6张。

4.优惠条件:

(1)不需参加成人高考,符合报名条件者进行毕业证书审验合格后、注册免试入学。

(2)就读本科年满40岁或少数民族可免考《大学英语》。

5、毕业

学生入学后凡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毕业且毕业资格审查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郑州大学毕业证书,可上网查证。

注:修业年限:从报到交费之日算起;收费标准执行西部政策,按两年计。专科教材费700元/两年,本科教材费800元/两年。

具体详情可到学校招办咨询或者登陆郑州大学远程教育网站(http://dls.zzu.edu.cn)主页中了解。

三、报名地点和咨询电话

丘北县教师进修学校二楼招生办公室。

电话:0876—412386

丘北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田野里的一棵树散文下一篇:已所育人必先育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