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蛮荒去种田

2022-06-25

第一篇:穿越到蛮荒去种田

假如宝玉穿越到了2015年

贾宝玉,何许人也?曰:“贾宝玉乃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的男主人公也”!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为中心事件,而整个故事的悲剧都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而贾宝玉在三个中心人物中又居于主要的地位,并且全书所有各类人物都是围绕他作为一个完整的典型社会生活环境而展开的。

在研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象,假如贾宝玉穿越到了我们现代,并且就是在2015年的今天,那么,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会是一种受女性关注的人吗?他会成为我们这里的佼佼者吗?

首先,假如贾宝玉穿越到了2015年,他就是一位天生的哲学家(这里的哲学家并不是说要获得多少奖项,受到多高的教育,单纯是说他的与众不同),生下来就有他自己的人生观,并且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的人生观就是爱,得到了爱就是幸福,得不到爱就是痛苦,至于人生的贫富贵贱,尊卑际遇,他是毫不在意的。就如故事中第十六回写他姐姐元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全家“莫不欢天喜地”,热闹非常,唯独他视有如无,毫不介意。他不会像社会上的某些人,在竞争场上争个你死我活,只为了那些功名、荣誉和金钱。他的心是纯净的,他的爱也是纯净的,在他的眼里,只有真爱最重要,在2015年的今天,他会找到一个犹如林黛玉般的女子,只不过这位女子没有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却有林黛玉的聪明才智,没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却有林黛玉所没有的活泼开朗,最终贾宝玉会有一段如他所愿的美好的爱情,《红楼梦》的结局不再是一个悲剧,而是我们所期盼的喜剧。因而,穿越到2015年的贾宝玉会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

其次,假如贾宝玉穿越到了2015年,他应该会是刚上大学的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会超级突出,因为他始终如故事中描述那样摒弃仕途经济,厌读圣贤之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等。因此虽然他不喜爱读书,但是他依然才华横溢,思想清新活泼。一方面,他将在故事描述中的对青春女性的尊重、体贴和呵护这样的优点带到了2015年,所以在学校里,他会受到很多女学生的喜欢,他跟很多女学生都能友好沟通,特别是让他觉得与众不同(美丽、纯洁、有些腼腆或者有过人的才智)的人,并且平时跟她们都很亲密,精神上也是亲爱着她们,对她们很好,因为他认为她们值得男生疼爱。也许在别人眼里,他可能会被看作是一个“花花公子”,不过只要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像别人认为的那样是“花心”,尽管他对每一个女生都很好,那只是说明他很纯真、很善良,而在他的心里始终爱着一个如林黛玉般的女孩,并且就算对其他人再好,也不会背弃自己一心爱的人。

另一方面,故事中的他敢于背离封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原本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却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在2015年,他始终追求自由的恋爱,他努力地追求着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的,能够与他朝夕相处的,并且能够理解他,鼓励他,支持他的伴侣。他向往着浪漫的爱情,每天能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他自认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此,穿越到2015年的贾宝玉生活过得很自由、很快乐!

其次,假如贾宝玉穿越到了2015年,那么他将会是一个不争、不显、不露的人。他一心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他努力地做好自己,平等地对待男性和女性。他不再像故事描述中的那样,在女人堆里长大,就只钟爱女性,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正如他说过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还有第二十回里谈到的“说宝玉他便料定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而“国贼禄鬼”、“须眉浊物”,就是他平时鄙视与厌恶男性的口号。在2015年的今天,贾宝玉可以接触到很多新的事物,受到了现代的教育,思想就变得开放了,他不再厌恶男性,也不再只对女性特别钟爱。他觉得现代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优缺点,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因而他就这样做了,在别人面前从不宣扬自己,也不会放肆地、不管别人感受地去表达自己所想的东西,他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他懂得如何尊重和平等对待男性和女性。所以,穿越到2015年的贾宝玉有很多男性和女性的朋友。

最后,我想说,假如贾宝玉穿越到了2015年,他依然是富裕人家的儿子,不同的是,他有个爱他的和他爱的父亲。在故事描述中的第

九、第十

七、第三十三等各回,多次描绘了贾宝玉父亲贾政和他的父子间的关系形态,贾政对宝玉更多的是辱骂和毒打,宝玉对他则更多的是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其实贾政对宝玉的题词和议论,心里不能不欣赏,但是他像是酷爱面子般,口里却无理地一口一声辱骂他“畜生”和“蠢物”。这样的“父范”和教子态度,怎么能够叫贾宝玉亲他敬他,接受他的影响和教育?显然是不能够的。然而,2015年的今天,贾宝玉的父亲疼爱他、呵护他,并且鼓励他。因为如今的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子女的,现在在一间稍微有点名气的学校,你能在上学、放学期间随时见到很多家长,他们都是护送自己的孩子的,如果平时自己家的孩子考试,家长也永远比孩子紧张,那边考试还没结束,这边家长已经在考场外候着了。可见,每一个当父母的都很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贾宝玉的父亲也不例外,他也像其他的家长一样,对宝玉呵护有加,而且他的父亲对他独特的思想尤为推崇和赞同,并且为此表扬他大胆创新,将来必成大器。同时,贾宝玉的父亲在现代也是颇有名气的人物,他受到很高的教育,也得到很多的人的敬重。贾宝玉为自己的父亲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他也很敬重自己的父亲,并且以他为榜样,立志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人。也就是说,穿越到2015年的贾宝玉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假如贾宝玉穿越到2015年,那只是我塑造的一个美好的故事情节。然而,《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那样的贾宝玉,其中必有其用意,毕竟我们没有尝受过人生百态,然而曹雪芹却对人生知道得那么清楚,自然而然他就有相当的见解,这种见解成为他写书时的纲领和思想,我们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只需用心去体会和研读吧,相信你也定会有一番不同的见解!

第二篇: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全)

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县举行2011“三支一扶”大学生岗前培训暨

8月26日上午,我县2011“三支一扶”大学生岗前培训暨出征仪式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楼会议室举行。仪式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崔茂臣主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献利、副局长李智及各乡镇分管领导出席仪式。

按照上级要求及部署,今年我县共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18名。仪式上,“三支一扶”大学生代表积极表态发言,全体“三支一扶”大学生集体宣誓,“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三支一扶”大学生们慷慨激昂的声音感染了现场所有的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献利局长作动员讲话,他指出,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具体举措。自2006年以来,我县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先后组织招募了230多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支医、支农、支教和扶贫活动。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陌生的民生社情,他们表现出乐观向上、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

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要求,在即将奔赴基层岗位之际,全体“三支一扶”大学生一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农村基层,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二要了解服务行业、服务单位的基层工作状况,在基层服务期间要与当地的基层群众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了解、尊重并且不断地适应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三是要积极进取,树立“三支一扶”大学生良好形象,在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乐于吃苦、甘于奉献、谦虚谨慎、廉洁自律的形象。要勇挑重担,扎实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谱写出人生的新篇章。

第三篇: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欢迎我校2006届毕业生踊跃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广大2006届应届毕业生同学:

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培养青年人才、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计划文件精神,鼓励我校大学生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开发西部地区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校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已有83名应届毕业生积极投身西部,涌现出了“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经济学院西部志愿者李尤、“放飞西部演讲比赛”湖北省一等奖——文法学院西部志愿者陈新立,“恩施州优秀青年志愿者”资环学院西部志愿者李林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西部地区和西部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的西部计划现已全面开始,现就今年的工作说明如下:

一、工作内容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将从学校招募一批2006届应届毕业生,到西部省区和湖北恩施、十堰、黄冈等部分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同时,开展“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服务行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志愿服务行动、西部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

二、主题口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政策支持

1、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5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

3、服务期间,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高校,免收服务费用。服务期满后,如需要就业者由学校发放“就业报到证”。

4、服务期间,享受往返于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与服务地之间每年4次火车硬座票半价优惠。

5、对于上学期期间办理助学贷款服务期间还贷款有困难的,学校将积极协调银行等有关方面,为其延期还贷提供帮助。

6、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毕业生,除按国家统一的政策激励表彰之外,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1)对签定了志愿服务西部协议书并履行协议的应届毕业生,如其毕业前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成绩全部合格的,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2)对签定了志愿服务西部协议书并履行协议的学生,学校一次性给予奖励2000元。

(3)对签定了志愿服务西部协议书并履行协议的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校内贷款全额减免 。

(4)对签定了志愿服务西部协议书并履行协议的学生,在此之前已与其他单位签约的,由学校协调解约,并免交违约金。

(5)对志愿服务西部并考取我校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志愿服务期间学校保留其研究生入学资格1—2年。

(6)志愿服务期满后择业,学校优先推荐就业。

参加“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服务行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志愿服务行动、西部基层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的志愿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四、激励表彰

1、志愿者服务期满,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规定进行表彰。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十杰百优”先进个人和集体的评选及志愿服务奖章的颁授中予以集中体现。

2、我校项目办将定期联合表彰相关院系及志愿者。

五、经费保障

1、志愿者补贴、保险。志愿者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含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其中生活补助每月600元/人,每年7200元/人,按月发放;交通补贴按志愿者入学前户籍所在省省会城市和服务省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确定(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服务地为西藏、新疆、内蒙古的,另行确定),按年发放。志愿者的有关补贴由全国项目办通过青年志愿卡按时统一划拨;志愿者保险由全国项目办统一指定险种、保额,由各服务省项目办负责具体办理。

2、志愿者集中培训经费。培训经费由各服务省项目办争取地方财政列支。

3、志愿者体检费。由中央财政按照人均100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全国项目办一次性拨付给招募省项目办。

六、报名时间:4月18日截止时间:4月30日

七、 选拔标准

(1)能够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分绩(或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同年级学生(或本班学生)总数前70%之内

(2)通过本校毕业体检和西部计划体检

(3)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优先

(4)优秀学生干部和有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

(5)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在西部地区者优先

(6)服务期意向为2年者优先

(7)已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优

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步骤

1、网上报名。4月30日之前,报名学生可登录西部计划网站(或)上查看有关情况,填写个人报名信息。

2、打印报名表。志愿者在网上报名完成后,下载打印报名登记表。

3、交表。报名表由辅导员或学院团委书记签字,并加盖所在学院党委公章,4月30日前将《报名登记表》连同本人身份证、成绩单复印件一并交校团委办公室或余区团工委(都用A4号纸张)。

九、政策咨询

1、登录西部计划网站()上查看有关情况。

2、登陆我校理工青年网在书记会客室http://youth.whut.edu.cn/news/twsjhks.aspx进行政策咨询。

3、到校项目办直接咨询。

4、到各学院团委书记处咨询。

十、负责老师联系方式

学校联系人:马区:孟老师(87859041)李老师(87850840)

余区:安老师(86534512)

学院联系人:各学院团委书记

共青团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

2006年4月12日

第四篇:去,到油麻地去(最终版)

去,到油麻地去

—读曹文轩《草房子》有感 正是阳光慵懒的午后,闲来无事,顺手拿过一本书,封面白底黑纹,只一眼,便爱上了那种朴素,黑体的“草房子”三字,映入眼帘,鼻间仿佛嗅到青草的气息,微微一笑,曹文轩的大作,怎可不读?

初知曹文轩,是在首届新概念大赛的评委席上,彼时只觉得这个评委下笔寥寥,却能直指中心,此去经年,这个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却没想,会在这里重新清晰起来……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这个叫桑桑的小男孩,跟随着父亲兼油麻地小学校长的桑乔,在油麻地小学慢慢成长。他调皮,用蚊帐做渔网;他又懂事,帮朋友细马放羊。他曾凭一己之力为小姑娘纸月“击退”欺负她的三个少年,也曾“古道热肠”为老师蒋一轮与白雀传递情书……你看到他,也会对他微笑,这是个纯真的少年,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也许是邻家总带着你玩的小哥哥,也许是总欺负你又来向你道歉的同桌,甚至,你还看到了自己,往事如絮,悠悠远去,心中珍藏的童年记忆在这一刻被重新想起。如果说,故事就是一条闪光的线,那桑桑,桑桑身边的朋友:光着头的,外号“秃鹤”的陆鹤,

他曾为报复同学的嘲笑而故意捣乱使油麻地小学失去会操名次,也曾为使学校挣回荣誉而苦苦练习台词;漂亮、干净的小男孩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殷实人家的孩子,永远穿着干净的白衬衫,也曾家道中落,养鸭放鸽,那扇红漆大门见证了他曾经的荣耀,见证了他后来承受的种种苦难;恬静、柔和的小姑娘纸月吟诗颂词时字正腔圆不在话下,就连写的毛笔字也有三分风骨,她总是穿得整整齐齐,袖口大大的紫红色褂子,墨绿色的绣了一朵红莲花的书包……他们就是线上的一粒粒珍珠,晶莹无瑕,如你我纯真的童年。

韩少功曾在他的《青龙偃月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剃头匠用最古老的手法干了一辈子剃头的营生,曾经,店门前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随着各种现代理发美发技术的流行,曾经热闹的店铺逐渐变得门庭冷落,但剃头匠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坚持用最古老的剃头技术,甚至是,将一把剃头刀耍得虎虎生风,犹如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当他的最后一位顾客说着下辈子还把这颗头交给他剃时,他手中的刀轰然落下,这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曾皱过眉头的汉子,此刻却泪流了满面。

这让我想起了油麻地的秦大奶奶,她与丈夫秦大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用这没有白天黑夜,没有阴天与晴天,没有炎热与寒冷,甚至忘记了自己欲望的几十年,换下了油麻地这片土地,而今却要以“办学”的理由失去,她不肯放弃,哭

过,闹过,甚至以死相逼,然而这一切最终没能阻止这注定的失去……如果说,韩少功笔下的剃头匠是对失落的传统文明的坚守,那么曹文轩笔下的秦大奶奶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土地坚守的一个典型,土地供给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孩子们会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比如桑桑,又会在这片土地上老去,比如秦大奶奶,人类来自于泥土,又终将归于泥土,如此,油麻地的桑桑们、秦大奶奶们就像是一个轮回,无论如何,这里总是心灵最终的归宿。

有人问:“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那么,去寻找油麻地吧,五月的微风中,沿着桑桑、纸月、杜小康、秦大奶奶的脚印,当那轮金色的天体,从寂静无涯的东方升起之时,所谓永恒,便是如此。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赵静

2009年3月17日

第五篇: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王桂艳

学科 语文 任职单位 年级八年级

单元标题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

学习内容,体现的是“人与社会”这一板块,共由五大

方面进行。本单元主要截取了其中“乡土发现”这一分

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相关的表达活动与写作活

动。要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学生必须走进社会、走进生

活,带着问题与思考,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生活中

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是

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很具有研究空间的主

题。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

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

准的要求。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将到当地民间进

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

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并汇集采访笔记、

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

览。为了引起人们对这次活动和民俗文化的关注,学生

们还将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

校内进行宣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

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

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奈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奈曼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内蒙、热爱家乡的感情,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2、让奈曼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奈曼,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5.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情境】

八年级七班学生:本班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怀有很浓的兴趣,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比较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与人合作、交流能做到团结有礼,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总体规划能力也较强。但是在写作方面、摄影方面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帮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任务】

走进奈曼民间,了解奈曼民风民俗的传统与发展,调查现代人对传统所持的观点;在校内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并能通过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电子文稿、摄影展示等方式向广大的师生展示奈曼的民风民俗,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此本研究性活动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第一阶段:“走近主题” (动员与培训阶段) 课堂一节

1、举办专题讲座 教师系统地搜集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课堂上举办一个名为《走近奈曼》的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心得系统而简要地介绍平定历史和风格 引入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初步理解活动要求。在讲座上,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初步理解,并对此次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

2、学生初步分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3、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第二阶段 “理解主题” (准备阶段)课堂一节

1、提出课题:(1)、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2)、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3) 、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4)、你收集到哪些平定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特产等? (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平定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

么? (7)、你收集到那些平定古建筑的图片?从这次活动中,你对古建筑有什么新的发现?(8)、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

2、成立课题组学生每五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师指导小组明确分工合作。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开题报告和评审在班上各组组长向老师及全班同学陈述研究设想与预期效果,并由全班同学、指导教师评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老师调控学生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偏差,以及评审中出现的误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第三阶段 研究主题”(实施阶段)三周(含课堂第二节)

1、走进民间课外活动:(1)、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2)、分组探究,修改研究计划,初步收集相关资

料,撰写采访笔记、新闻稿、小评论,拍摄相关的图片等。(3)、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平定乡村风情”录相片。在课间或教室一角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观看。课堂:(1)、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观看作品后的意见和建议。(2)、教师通过口头面谈、QQ、短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谚语警句格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 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3)、 提供支持材料(新闻稿小评论向导、宣传册向导、学生支持材料、调查问卷、访谈表、评论写作指南、新闻稿写作指南等)

2、举办文化展(1)

、各小组根据别的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修改,进一步完善作品。 (2)、讨论民俗文化展相关事宜,全班分工,填写分工表。 (3)、写展区导语及有关的实物介绍词,布置展厅。(4)、举办民风文化展,并发放观众评选表 教师指导展区布置的相关工作,关注被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第四阶段“升华主题” (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一周(含课堂一节)课堂:(1)、全班学生分享优秀作品,包括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稿、小评论、宣传册、摄影作品等。(2)、 根据“现代人对传统风俗的看法”调查表,开展关于现代人对传统风俗所持态度的讨论。3)、交流个人对现代人所持态度或想法的看法,并谈谈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研究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记录表;反思学生学习效果。课外活动:(1)、通过上网或其它方式查阅其它国家或地区对保护传统风俗的做法,进一步加深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理解。(2)、把收集到的资料及各组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补充到宣传册中。

【评价】

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其中小组评价的评价量规如下:

评价指标 8——10分 5——7分 1——4分 PPT演示 PPT制作图文并PPT制作较规范,PPT制作简单,能茂,形象美观,播直观性强,能呈现呈现主要内容。 放效果好。 主要内容。

这次设计与奈曼

民俗文化为背景讲述有条理,语言讲述语言不够清清晰,不够自然大

内容讲述 的研究性学习活方。

动,板块清晰,活

动流程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晰和条理。

搜集资料 搜集民俗内容丰搜集民俗较多,但搜集民俗少,且和富,并能接受师生不很熟悉作品的他人雷同。 的询问。 具体内容。

独立整理一个美

丽的传说,或合作

编辑一张小报,从标题合适,文章要标题合适,文章内

被动走向了主动,素交代清楚,能打容能简单交代清

开头和结尾精彩,动人。 楚。

思路清晰,内容能

打动读者。写作

这次设计与奈曼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这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其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孩子的心田。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平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百姓交流,明白身边司空见惯的生活原来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朴素的乡音更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我们的文化构建紧密相连。在长久习惯了在课堂里通过文本阅读来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耳目一新,原来课外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我们构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

新的观念与做法。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实现了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尤其是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感受到了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充分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诗意,使得语文不再是面目可憎的干巴巴的“木乃伊”了,而是诗意地栖居在艺术以及创造的殿堂的缪斯。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

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活动,也让我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快乐。我和几位同学骑车到乡村去走访民居的时候,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建筑、关于学习、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很多话题,只有在这些无拘无束的开放的谈话交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学生,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无法从日常教学中来获知的,我觉得这才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交往,在这样的交往中,我们都在共同经历一种生命的成长。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生成方式的规律,既有备而来,循序渐进,又灵活应变、捕捉时机,要切实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要不断检查学习情况,根据活动的进展,或调整最初计划,或对活动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及时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才能将研究性学习更加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实际,摒弃作秀,注重实效(也包括时效)。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资源】

1、资源网络资源:http://(中国民俗网)http:///list/list_1862_1.htm(山西习俗网)

2、书刊资源:《中国民俗大观》,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

3、周围资源:实地考察(如奈曼王府、章古台庙、白音他拉沙漠、青龙寺等);访问当地长辈、家中亲友等。

上一篇:创新工作评价机制下一篇:促销活动群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