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最全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河南方言最全范文

河南南阳边缘方言

在河南广大区域,相互流传,形成通用的民俗语言,大家都能听得懂,也被或多或少地应用在口语之中。如南召西部邻县的方言与南召话及其形似:

蝉,知了-寂寥,蚂寂寥偶,

膝盖=菠萝盖儿

小虫=麻雀

凳子=墩儿duner 马扎子

踢拉板儿(呱嗒板)=拖鞋

捉迷藏=藏(qiang 2)旯(lao 3)没(mu 2) 旮旯(ga la)叫做(ge lao 2), 没(mei)有了叫做木(mu 1)/某

上午 -----前(qiang 2)傍儿

下午 -----后(hu 2)儿傍儿

晚上 -----黑(hei 1)了(liao) 灶火(huo 2)= 厨房

女儿=妮

昨天晚上=夜儿黑

蹲用南阳话说叫------搁(geh)就

蝙蝠=燕鳖虎(hu 2) 脑门=心门儿盖儿

耳朵=耳根儿

苋菜=芝麻苓儿

牛=吽(ou)

地钱=地曲莲儿

裤头 儿------- 裤叉儿

肚脐=肚膜脐

蜍串=蚯蚓

内弟=舅官儿

万金油=清凉油

骂人=噘(jue 2)人

走吧 滚= 决

干什么=抓里

坑人=靠兑

吃奶=吃马儿

聊天=拍话儿

不中=想求里美

不行,不中==不粘弦

杂鲜(xuan 3)=滑稽可笑,花样多 路数稠

笨蛋=信球,二球,二杆子,二百五,八成,二挤货

大便=屙屎 小便=尿泡

骗人=表(biao 2)人

好玩 好笑=真ziao啊

眼睫毛=眼眨毛

饺子=扁食

青蛙==蛤(he- )蟆(ma) 蟾蜍=癞毒

蛇=长虫

速度点= 马力 麻利 快

很长一段时间=一蹦子

笨=木囊

看上了=愣中

半天= 嫩长时间

腋窝=胳老肢

疟疾=放老奸

日决....鞋活.... 囊啊

凳子====墩儿duner 日帽=好说假话的人

讨厌 =ge yi qiu 兄弟=定们

老鳖一=吃亏的人 不善言谈 不与人理论

去年=年是个

开什么玩笑= 打渣子

我日它对(特te 对dei)======表示惊讶

相当于:我的天啊!!!!!!!!!!!!!!!!!!!!!!

睡午觉=歇晌

去活三=算了

不识字的人 --------- 白字开(客 kai 1)”

发意正就是还没睡醒 意正就是迷迷糊糊

老恳头"是吝啬鬼

那一天--------- 耐衣儿

————————————————————————————————

环境实例:

[转] 只有河南人才能看懂

★河南人到北京买布,

河南人问售货员说:

嫩这布咋嫩苦楚啊

售货员不解

河南人又说:

苦楚斗是不平展

售货员扔是不解

河南人怒了.说

你咋嫩迷瞪哩.各仪人.你斗不会给我拿个光牛哩

★树上有个马机妞---- 夜儿黑,树上有个马机妞,叫乐一黑,今儿个轻到切,我一瞅,

打扎子!恁大,想送给你,就爬到毛子上去够,某召护好一夏版药仰摆叉,可疼。

★那家伙豁类是开水---- 一河南人到西双版纳旅游,刚好遇到泼水节,他破口大骂:

谁豁里? 谁豁里? 导游告诉他:水泼到你身上是祝福你里! 他说:你不着!你不着!那鳖孙豁里是开水!

★母鸟与公鸟----树克叉上估兑着俩鸟,母鸟说:“格义人,往边启估兑估兑,把俺

哩毛都弄枯处了”公鸟说:“看你那不竹贵样,枯处了补拉补拉不斗光牛了!鞋活啥勒鞋活!”

★方言笑话----甲:你手里拿个啥 乙:破棉袄 甲:你杂不穿上里 乙:筛老咬 甲:

你杂不逮逮里 乙:眼老小 甲:你杂不上吊里 乙:绳老糟 甲:你杂不撞墙里 乙:墙老倒

★俺咋恁不中用类----夜黑,外先,树上有个嘛几扭,一效叫唤一贺晌,青岛起俺爬

到树上够它,木站牢稳,一效掉泻来磕住不老盖,快疼死俺了都。胖妮儿要是该这多美,给俺揉揉光把豆不老疼了,俺想胖妮儿想类一贺一贺的睡不啄。

天刚亮俺就窜到她家当院斜货:胖妮儿!胖妮儿! 她一翁门看见俺她的脸可红了,

问:恁弄啥类,咋了呀? 俺上去捞住她类胖手说:咱到集上吃油馍。 到了炸油馍摊,俺两手一摸步袋,卓兜空壳喽,诺兜某任扇儿。俺心里骂:去火,钱放在枕头嗲忘带个兔孙了。 俺说:妥!木带钱。胖妮儿说:恁花椒俺类不是?呲闹人! 俺往嗲一估堆不吭气儿了,唉!俺咋恁不中用类?~~~~~~~~~

★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太阳啊,我伟大的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你累不累啊!” 还没唱完,河南人就说北京人:“你累不累啊,看我们是怎么唱的。” 河南人接下来唱到:“日头啊!俺里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上去,从西边突路下来,你使里慌不使里慌啊?”

凡是看过此文章的老乡,请一定要支持。

经典!南召方言释义(一)

(一)

木牛——没有的意思

兑——dui,万能动词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

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现指嘲笑讽刺的意思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各意——恶心

各意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

可张——慌张,不稳重

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哭腿——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突鲁——下滑的意思

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

恶——厉害

怪——厉害

光嘟,撤都儿,撤麻肚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嗑衬——恶心

迷瞪——脑子呆滞

义睁(癔症)——发呆

别决头、死劲——不好说话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毒气——狠的意思

幺嗬,协活——喊

老闸皮、老闸——不时髦、土

出驴——到处跑的意思

妈咣——事情没办成

鬼觉——臭美的意思、显摆

摸楚——动作缓慢,磨叽的意思

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老末,摸嘟儿,末低遛,后影儿——最后的意思

烧包儿——指人不踏实爱炫耀

活晒——活泼

白动——别动

憋住——忍住

排场——气派

徐顾不徐顾——注意没注意,看见没看见

糊涂叉,马虎颤,麻片儿——不讲道理、糊涂

老鳖依——吝啬

这枪那枪——这边那边

挨嚷,挨爽、挨熊——被批评的意思

熊样,熊货,熊脸,赖种 、赖孙、赖熊,七孙——骂人的词

鳖行、鳖孙、鳖样,鸭子屎、扁嘴粪——骂人的话

(二)

日他嘚(dei)——气愤

信球——白痴,傻瓜

去球——完了,算了

欣——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指白拿,白要的意思

欣——你家的闺女欣下了没有?指出嫁的意思

大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大小王

哭蜷(ku quan)——通常是形容人弯身吧

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

拾捣——收拾,修理

摆置——收拾

和撒——发抖的意思

可台儿——类似台阶

吝蛋——烦人

气蛋——烦人

搁住老——不值得,犯不上

掏劲——使劲

掉板——丢脸

老是(老住)——总是

出奇——新鲜,与众不同

实受——实在、老实

地到——好

乖乖——惊讶、吃惊

俺——我

恁——你

捏——人家

涨补儿——食物发霉

丝奇——食物变味

轩——好

排场——长得英俊

瓦——跑

聊靴子就跑——跑得快

强量——霸道

翁——推

倒、雀哦——骗

弄啥哩——干什么呢

这货,那货——这人、那人

江——刚

江茧儿——刚才

差合班儿——不是一双鞋

喷——说大话

喷空儿——聊天

宁——踩

外先——外边

外先人——丈夫

不精细——傻

费受——淘气

使里晃——累

不瓤——不错

不清尖儿——不懂事

麻爪啦——坏事了、不好办了

(三)

不腔中——不一定行

拖拉版儿,瓜达板儿——拖鞋

吭气儿——说话

乌啦——形容说话不清楚

次毛——做事差劲

骨容——蠕动

搁——放

一卜骤——一提东西

可宁年儿——小、少

不带点——小、少

当门——客厅

格栽住头——低下头

仰白叉(脚)——面朝上躺着

主贵——贵重 、好

阴报、伤石——欺负、背后使坏

贱百 主贱

狂手——例如:这孩子就是(贱百 主贱

狂手,用其中一个词就够了)

见谁都拍打一下,见什么东西都想摸一下

木成色----即没成色 真不成材,真不会办事,例:真木成色,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

(四)

滚啦——水开的意思 锅欲啦——锅里的食物往外冒 当文儿——故意的意思 招呼着——小心的意思,有威胁之意 统不中哩——“统”一般做为加强语气。意思是“更加”

理料——带有收拾的教育,常用于长辈对晚辈 吃哩开——混的好 戳济——唆使的意思 糊弄哩——做事不认真,敷衍 对导哩——相互欺骗 搅耗——捣乱,胡闹的意思 中——行 、好、同意 牢中——很好的意思,完全可以 中中——表示好的意思,也表示对别人的话或交代的事情不耐烦

木求事——闲着没事 叨菜——夹菜的意思,用在酒席上 作假儿——客气,用在酒席上 不拾闲儿——勤快勤劳,爱劳动,忙 出坦——舒坦 阙(quo)——骗人,坑人的意思 姥爷——外祖父 老娘——外祖母 老太爷——曾祖父 老老娘——外祖母的母亲 佰,有大佰,二佰等等——父亲的哥哥 大,二大,三大——父亲的弟弟 婆子——丈夫的母亲

(五)

丈母娘——岳母 老公公——丈夫的父亲

老丈人——岳父 老师儿——在外地问路打听称别人 教师——武功高强的人 康包——无能的人 坑——池塘 倭瓜——南瓜 大麻籽——蓖麻籽 大肉——猪肉 果子——糕点 沫子——碎东西 大油——猪油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牙狗——公狗 郎猪——专供交配用的公猪 搬藏——田鼠

妈移翘,烙麻寨儿——喜鹊 老等——鹤 癞毒——蟾蜍 河嘛——青蛙 虫蚁儿——飞禽的总称 长虫——蛇 楚喘——蚯蚓 眼沾毛——睫毛 扁嘴——鸭子 杨鳖呼——蝙蝠 肚毛齐——肚脐 茅斯儿——厕所 吃蚂乎——眼屎 馍——馒头 渣头——发面酵子 恶水——洗菜刷锅后的水 甜蔬干——甘蔗 哑巴杆儿(甜杆儿)——没结玉米穗的玉米杆儿 北——笔 裤衩儿——裤头 屁牛——陀螺 不老盖——膝盖 哥老只儿——腋窝 秫干——高粱杆儿 大轿子——大客车 开——客人 糊肚——有点稠的粥 各玻——鸽子 牙猪——公猪的意思 老鸹(过)——乌鸦 蛮偶——公牛 市偶——母牛 马鳖——水蛭 老扁担——蚱蜢 出出——蟋蟀 秦椒——辣椒

(六)

扫帚星——彗星 灶伙——厨房 茅缸——厕所里的粪缸 狗尿苔——蘑菇的一种 楞头青——行为鲁莽,强词夺理的人 半吊子——脾气不好或智力不全的人 犟筋——好认死理的人 尖拔橛儿——吝啬的人 尖——小气,吝啬 妈儿——女性乳房 呼歇顶——囟门 额颅盖——前额 豁——倒水的意思 脑油窝——头后部与颈相连的凹陷处 边食——饺子 槌头——拳头 赤麻脚——光脚 敦儿——坐具的通称 胰(yi)子——香皂 铺衬——破布片 布个里儿——布条 套子——棉絮 扎鞭——赶牲口用的鞭子 蝎虎——壁虎 对阙(quo)窑——粉碎谷物的石质工具 虼蚤(geu)——跳蚤 鬼乍——显摆的意思 包——赔偿的意思 氯胺——编瞎话的意思,例句:再给我氯胺,扇你嘴巴 鼻咯渣(bí gè zhā)——鼻腔内的脏物,或称鼻屎 掰活(baī huó)——指教,家长教育小孩

孛(bó)——牲畜下崽 安生——安静不动的意思 阿杂——龌龊 、邋遢、脏

阿杂菜(ā za caì)——形容人邋里邋遢,不讲卫生

角儿气——墙角落 黑摸眼儿--黑夜

(七)

月黑头天

没有月亮的晚上

月亮地儿

月亮照射的地方

炸雷

声音特别响的雷

猛雨

来势猛,雨点大的雨

透墒雨

使墒情充足的雨

溜冰

雨淞

乌笃水

不开或不太凉的水

撩天地

村外的野地

成天

整天

年时(shi)个 去年

半响儿

上午或下午的一半时间 夜儿(yer)

昨天

清倒切

早晨

后半儿

下午

晌午

正中午的时候

喝了汤

吃过晚饭的时候

年根儿起

临近春节的时候.

早晚

不论什么时间

冻着

感冒

白事儿

丧事

美气

心情好

月亮头

有月光的夜晚

日头地儿

太阳照射的地方

滴先儿

刚下雨的时候

罗面雨

细雨

冷子

冰雹

冰凌、冬凌

潭窝

河中的深水潭、一般指有鳖的地方

埋儿(manr)

院子外边

阵这

现在

一崩子

表示时间,比“一会儿”时间

前儿

前天

后一儿

后天

前半儿

上午

晌午错

过了中午的时候

擦黑

傍晚

年歇

春节

麦口起

将要收麦的时候。

布鳞

细而长略带血的伤口

红事儿

婚事

老了

老年人去世

井拔凉水

夏天刚从井里打出来的凉

龙抓啦

雷电殛了,迷信鬼神者认为是龙王爷抽了筋,把人抓走了

煞戏

剧终

藏马(ma)虎

捉迷藏

藏老黑木

捉迷藏

怎么? 囊(nang)

指一定的方向,例:你往囊去

不沾闲

不行

(读如mei)妹

不承认

(读如gang)刚

激发,煽动

蜜,央

雇用

批评

辖气

任性,闹别扭

栽摸(mo)

揣摩,估量

才坏

糟糕,失败

(八)

展刮(zhan gua)

平整

豆是

就是

肉(rou)

办事慢,行动迟缓

打渣子

开玩笑

疙就(ge jiu)

蹲下

争竟

因礼意不周而抱怨

餮(读如tie)

健康

棱正

完好

鬼诈

卖弄

干崩崩

非常干

黑骨(gu)洞洞

光线暗淡,非常黑

拿捏

拘束,不自然

扯摆

胡扯八道

左是

总是

到底

终于

(读如jVe)噘

骂人

麦即(zi)

贬低侮辱别人

嘭圈(peng quan)

糟糕,失败

爪哩(zhua li)

干啥?

麻利

利索,敏捷

不耳哧

不答理

磨人

小孩任性缠磨大人

疙咂

背后议论人

悬(xuan)

危险

瓤差

软弱,胆怯,没本事

抠索

办事小气不大方

稀忽儿

几乎,差点儿

甜骨(gu)浓浓

有甜味或甜味不正

圆不周周

非常圆

忽吃

因天热劳累大口喘气

翟(zhai)棱板儿

侧卧

严美儿

正好

起根儿

开始时

经典!南召方言释义(二)

(九)

一个

药yuo

两个

叫 俩

三个

叫 仨

今天星期几了

叫 今儿礼拜几了

不想理你

懒怠理你

卫生纸

擦包纸

排骨

叫 来爸箍

今天我生日

叫 今儿个我设儿了

三更半夜

叫半夜黑地

光头

秃子

喜欢

叫 带见

、耐烦

缝衣服

luan(挛)衣裳

打人耳光

删你那脸类

(十)

知了没成型的时候

爬查

知了

妈及了

别浪费

薄抛撒

河南话里了“白”

就是

不,比如:“你白穿这个,可丑。”

河南话里了“恁”(三声),就是

你或者你们。

河南话里了“恁”(四声),就是

非常,很。

男性生殖器

吊 求 班儿 鸡巴 鸭子 小鸡 小鸭 鸡鸡 鸭儿

女性生殖器

X

泡妞

瓦才气

女勾引男

也叫

瓦才气

做爱

弄事儿

背心

汗坎儿

包菜

洋白菜

放点调料

涨点坐料

别说了

别吭气了

小孩儿在一起玩不要闹别扭

“恁俩白格气”

一件事情没办好,会说

“你咋嫩没成晒嘞”或”你咋嫩没材料嘞”

啥家实——指什么东西

抱住

布住

说味道很难闻 叫 “可气到”

拉肚子 叫 冒肚

形容动作慢 叫 磨叽

昨晚

燕黑

黄鼠狼

怀树朗(第一声)

不跟你玩儿 叫 不吃你啦

烙饼卷菜蒸熟

菜莽

卷将

小蝌蚪 叫 河马戈斗

用红薯面做的汤

也叫 河马戈斗

还有形容人做作、爱装的

张精

瓯“ou”

捣蒜: quo蒜

形容这人晕晕糊糊,叫 迷瞪僧 、哭:裂拜或者偶拜

(十一)

出门——出嫁

光念——光滑

库忒那——蹲下的意思

日恼——数落。例:你今天让领导日恼了吧?

眼气——羡慕

充树贼——不懂装懂的人

不搭视——不理睬;

怪美儿——恰好,正好;

越巴——更加

地蹦:徒步走路

例:你咋来哩?我地蹦来哩!

使死了——可求累的意思

蒙住了——骗住了

光棍------一般指男孩长的帅

使不镯——用不着

啥球不啥球——什么也不是,不像话

日他母——骂人话

叶县那里说的

不啧——没关系的意思 鲁山话

无正——弄,办。郏县话

整——弄,办,做、干、治、管

襄县话

可求美——美气

汝州话

这股劲气——这个样子。例:“你这人咋这股劲气?”。意思是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说,

你却这样做,这样说了。

牟——没有

竖到那儿——竖着放那儿,也是站在那儿

长脸——增光,有面子。

强势人——欺负人。

徐哩很——唠叨得很。

木蛋子儿,木种——骂人的话,指没有勇气,懦弱,不像个男人

及娘——背部

赤脊娘——光着上身

扁你——修理你

菜你——修理你

搁哪块啦——去哪里啦

搁哪吃里——在哪吃的

去火——算了

渴能——聪明,狡猾

挺——躺

若捻——灭火了

操蛋——气人

脚莫指头——脚指头

英、英奋——应该

熊吃马哈里——不好解释,有点骂人的意思

这家伙——这人

跺——踹

热货——吵闹,吵嚷

掂兑(dei)——折腾

尻兑(dei)——为难,使坏 ,欺负

捣鼓——做小动作

爪——干什么

各白——旧布用浆糊粘在一起

抢锅刀——锅铲

喝汤——吃晚饭

摔——说

撮灰——搓澡

需哦(xuo)——吸允

耳次——耳屎

轮——嫩

日白——去,跑,

遭际——批评,责怪

及刘咣当——动作快

浪白——搔首弄姿

菊龙拐弯——形容弯多,不直

头里——前边

今儿悄(qio)——今天早上

木nou——没有

通美里——美的很

瓷闹——痒

这米尔那米尔——这边那边

起哦(qie)——让开

料里起哦——做什么事情干的欢

忽皮儿——最外边

流逛——到处跑,不干正事

胡球弄——胡弄

绰——扫

绰——菜过开水

月——呕吐

解手——大小便

一贺ho——一晚上

落糁儿,落果糁儿——花生

跟头——斤斗

班倒——摔倒

蒙僧——毛毛雨

tie——得劲,舒服

颇——得劲,舒服

卖爷眼——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

确quo——捣、砸东西

老——经常

叫唤——喊叫,吵闹

串门子——去邻家闲坐

各挤眼——闭上眼睛

左住嘴——住口

就手——顺便

见天——每天

烹了——大事不好

蹬了——关系破裂

不着儿——不知道

徐里很,徐屁股眼——唠叨得很

木点儿——时间上说不准、时间久

不住点儿——不停地

新无唱——自杀

熊吃马哈,毛义打撒,呸头散发,漏着俩妈儿——衣冠不整,龌龊

上脸,上样——指孩子或晚辈撒娇逞能,目无长上

蹬鼻子上脸——方给对方面子,对对方的某种行为(有些出格)不计较,但对方非但不领情,

反而越发的骄横跋扈,张狂,唯我独尊

赵本山的“大忽悠”叶县方言叫 云售,把赵本山的“埋汰人”翻译成叶县方言是 遭际人

扑楞头---齐耳短发),

胳亚---鲶鱼

哭出----折皱的意思。例如你布衫哭出了

确对人、尻对人、阴保人 ------害人的意思

第二篇:河南周口部分方言

周口方言(部分)

一、形容词

1、扒搭[ba da]12 词义:忙碌、操劳

例:我天生就是这扒搭子命。

2、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二、名词

1、刺挠[ci nao]42 词义:有虫子或脏东西刺激皮肤使皮肤瘙痒。 例:刚才就到菜地摘了一把菜,身上咋恁刺挠也。

2、呼痒[hu yang]13 词义:一种由于轻轻的触摸使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可以使人忍不住发笑。和痒痒相近-

例1:你别摸我的腰,呼痒!

3、不老盖子[bu lao gai zi]1344 词义:膝盖

例1:一累得慌,我的不老盖子就疼得厉害,看来是真年纪了。

4、夜歇老[ye xie lao]或夜黑老[ye hei lao] 词义:昨天晚上

三、副词

1、传及[chuan ji]24 词义:和都满[dou man]

43、满共同义。意思是总共、总计。 例:传及四碗稀饭,我添这么多水不够妥了! 意思是:总共就四碗稀饭,这些水足够了。

2、不呛[bu qiang] 词义:不一定

例1:这时候还不见他的身影,我看今儿他是不呛来了。

3、清倒切 词义:早晨

例:大清倒切起来起来啥都不干,你谷堆到那弄啥哩?

四、动词

1、可张[ke zhang]12 词义:慌张

例1:老嫂子,看你可可张张的往哪去啊? 例2:花轿还没来哩,你可张哩啥哎!

2、突鲁

词义:下滑、搁不住往下掉

例:快点,那袋粮食快突鲁下了,赶紧扶住。

3、掏劲 词义;使劲

4、谐得

词义;发抖的意思

5、不份儿 词义:不服气

6、枯卷

词义:发皱,苦楚,卷了

例:秋天来了,树叶子都落下来,枯卷了。

7、寻[xin]-寻媳妇;白借的

8、楚卷--蚯蚓

9、花绞--讽刺和奉承

10、嚼---骂人

11、成脸子——小孩子在大人面前调皮

12、人来疯——指爱表现自己

13、老末嘟——最后一名

14、老鳖一,间---吝啬

15、组贵

16、滴些儿了---下雨开始的时候

17、许乎——在意

18、扁嘴子-----鸭子

19、扑棱娥子—— 20、糊涂

21、不了

词义:用手从上到下摸索,目的是为了整平皱着抹掉灰尘等。 例子:妞子,快不了不了你身上,看那一身土。

22、拉糊

词义:邋遢、干活不干净

例子:看你拉糊哩,衣服有多少天没换过了?

23、捏胡 词义:合计,商量

例子:他们俩正捏胡呢,不知道又有啥点子出来。

第三篇:河南方言北京游修改版

河南方言段子

_____不是河南的,不一定看得懂。

你不着,年时个夏天,俺去北京旅游,住在俺妮借。那音喝了汤,天还某黑,俺斗去公园瞅瞅,一瞅环境也不咋卓。河沿边有颗杨柳树,上面爬个马几了,老叫唤,烦球人,俺可恼火了,想都木球想,斗次里爬上去。半窑起某招乎好,也球,处绿摔个仰白叉,蹲住俺滴尾巴骨,轱轮到挨底下,磕着不老盖,谷堆半天,腿斗谷久麻了。

去诊所找大夫,贴了张虎骨膏。俺说:“你咋贴恁枯处咧,你斗不会贴光牛点?”大夫某听懂,叫俺说普通话。俺说:“要是俺说普通话,回家庄上人斗说俺,瞅你那球行,去北京浪白一圈鬼扎哩不带了,咋斗变成野毛啦?”后来俺说:“俺得回去,不球隔恁这儿看了。”问大夫:“访予有去河南的火车木。”大夫听球不懂,俺就大声销货了一声:“你徐顾有去河南的火车不?”大夫摇头,俺就毛了嚷道:“你咋阵球闷咧,俺明个斗回河南!”大夫说:“你这个样子,得休养几天。”俺说:“不球沾!”大夫说:“你们河南人就是犟。”俺恼火了说:“你这是弄啥咧?弄啥咧?你这不是糟己俺河南人满,俺河南人不是犟,那斗是想老婆,顾家,你着不着?恁球烦人。”

第四篇:2013年河南公务员面试:面试中可否使用方言

人类诞生以后,天下的口音和语言本是一样的。在一次集体迁移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片广袤的土地,决定定居下来。定居下来之后,他们决定建造一座通天塔,试图去探寻上帝的世界,他们彼此分工合作,以令神灵都惊叹的速度建设着通天塔。

上帝看见他们,说:“看啊,他们都是一样的人,说着一样的话,做成这件事情后,世上就没有他们做不成的事情了。我们下去,在那里给他们变换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同。”

就这样,上帝变换了人类的言语。由于彼此的语言不通,人们发现就算是口耳相对也不能明白邻近的人所说的话,修建通天塔的事情只能半途而废了。

这是《圣经》中关于通天塔的故事,这一生动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在言语表达中语言相同的重要性。同样,河南公务员考试论坛认为在公务员的面试中,考生应该运用标准的普通话,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词达意,更清晰地表述自身的观点,为言语表达增色。

有考生认为,成为一名公职人员后,在地方政务的管理工作中,听懂并能流利讲出当地方言,则对日常工作很有帮助,有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好地开展基层工作。因此,在面试中使用方言可无可厚非,中公教育专家严肃提醒给位考生,公务员面试是招录和选拔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在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下高标准严要求,必须讲大家都能听明白。

在河南公务员面试中尽量使用普通话。因为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在共有语言的基础上将观点传达给考官,更能体现考生的思想、风度和专业性,否则,如果有部分考官无法听懂考生所说的方言,就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

标准的普通话会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中的隔阂,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使讲话者的观点更加明晰,否则,将会产生交流障碍。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言语习惯。例如,在河北方言中,“走私”一词含有“开小差,精神不集中”的意思,但是假如向其他地区的人大谈特谈自己的“走私”问题,轻则会将他人吓走,重则会被误认为是违法分子。

优美的普通话,可以使听话人和说话人达成共识,也可以将丰富的语言文化展现给大家。而言语表达不规范,则难以博得听众的认同。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公务员面试中不仅要说普通话,还要尽量摆脱方言的影响,会说标准、优美的普通话。

第五篇:简析南京方言从吴方言到江淮方言的历史变迁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年变迁,历史上有六朝古都之称。而南京方言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京方言目前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然而根据史料记载,南京话在魏晋时期以及魏晋以前都是隶属于吴方言的。本文从南京方言的起源开始,通过史料记载的纵向对比和其语言特点与周围的吴方言的横向对比,在几个重点历史时期找出南京方言的历史变迁,论证南京方言是由吴方言向北方方言转化的。并探求出影响南京方言转变的外部原因,分析南京方言的现状,寻求保护南京方言的方法。

关键字 吴方言;江淮方言;历史变迁;语言融合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南京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南京,其文化和语言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的推断,南京话最早是属于吴方言的,而目前南京话被划分为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这其中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还原历史面貌探求个中缘由并提出可靠有力的证据。而追溯南京方言的变迁和发展也对现代南京话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 南京方言的历史演变

商代末期,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来到江南建立吴国,以今天苏州为都城,逐渐发展壮大,领长江下游两岸地区。春秋时期吴国强大,向北扩张,最早的南京城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据《建康实录》里记载:“越王筑城江上镇,今淮水一里半废越城是也。”淮水指秦淮河,废越城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右侧,越城筑于周元王四年,这是南京城最早的起源。随着城市的建立,人口的聚拢,南京本土语言在此繁衍发展起来。三国时,吴称建业,西晋灭吴后改称建邺,又因避讳司马邺讳,改称建康。隋唐以后有蒋州、江宁、上元、白下、升州等名称。明代始称南京,历史上通称金陵。和南京的称谓一样,南京话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

(一) 六朝前期南京话属吴方言,同时存在一种外来方言

据有关史料记载,六朝前期的南京方言属吴语系统。南朝乐府民歌中,有一类题为“吴声歌曲”的民歌,这类民歌,多流行于长江下游一带,是用吴方言传唱的歌曲,温柔敦厚、婉转缠绵,歌词中有相当部分保留有一个典型的吴语词汇

“侬”。据统计,吴歌《华山畿》二十五首之中,用“侬”的有五首,占五分之一,《读曲歌》八十九首之中,用侬的有二十二首,几乎达到四分之一[1]110。孙吴西晋之时建业城绝少有外来居民,人口变动极不明显,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统治者及官兵都是当地土著,据《世说新语·排调》记载“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刘既出,人问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奇,唯闻作吴语耳。”王丞相指王导,东晋初年大臣。刘孝标注云:“吴人以冷为渹。”这件事发生在建康,王导王丞相会见刘真长,刘真长名惔,字真长,沛国相人。刘是北方人,王导和他谈话仍用吴语,可见当时的建康话也是属于吴语区的。袁家骅先生也在其著作中写道六朝时期“金陵方言似属吴语范围” [2]232。

但是,自四世纪初晋安永嘉之乱以来,怀帝愍帝相继被俘,北方人民遭到巨大灾难,争相南逃避乱。到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北方的世家大族更是大举南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谢两家,居住在今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内。建康是京城,是南渡客户最集中的地方,随着大量北方人的涌入,北方官话开始在建康流行,特别是从旧都洛阳南来的人带来了洛阳话,结束了有史以来吴方言垄断江南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吴方言被彻底取代,南京方言在此就彻底向北方方言转变。事实上东晋时期,吴方言仍在南京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晋郭璞注《尔雅》《方言》,其中称“今江东人呼某为某”、“今江东呼某”、“今江东音某”等,共一百七十余条。但是建康是江东首府,地位十分重要,郭璞在区分方言时并没把这一地区另外处理,可见当时的建康话在吴语范围中[3]38。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南方土著居民中的士族阶层颇为时兴说北方话,吴方言与北方方言在建康并存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南朝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中描述当时建康方言状况时说:“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皆操吴语,所以‘数言可辨’;北方士庶皆操北方话,所以‘终日难分’”。语言成为区分南北士庶的一个标志。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时期的南京城内存在着两种方言并存的现象,一个是以洛阳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另一个是南京土语为代表的吴方言。

(二)隋唐、宋、金、元时期南京方言进一步向北方方言靠拢

南京在六朝三百年间,经过历代的建设,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很发达,到梁武帝时期,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城市。但是经过侯景之乱,建康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建康一百多万居民大量减少。隋兵灭陈后,隋文帝又下令“建康城邑,平

荡耕坑”把南朝偏安的基业彻底根除[4]123。建康经历这两次大破坏,人口变动很大。隋唐两代对金陵都采取抑制政策,但是由于金陵的重要地位,还是逐步恢复,南唐建都南京,经济文化相当繁荣,其中当地居民中不少是来自北方。南唐后期,宋兵南下,金陵人又经历了一次大聚散。北方人参与其间,推动金陵话继续向北方话转变。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方人民又大量南来,早期多集中于建康,随后金兵破江宁,次年抢掠烧杀而去,建康遭毁灭性破坏,遗留下的居民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次浩劫后,大批北方人逃来,而且多为汴洛人,后来建康又逐步繁荣起来,在这一人口聚散过程中,南京话自然又向北方话进一步转变。元初金陵人口只有九万五千人,比南宋《景定建康志》所记载四十三万人大为减少,由此可见其中人口变动之大。

(三)明清时期南京方言结构有所变动

明朝时期,朱元璋建都南京。据史书记载,明初南京人口变动很大,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十三云:“初明太祖之下金陵也,虑反侧,尽迁其民于云南,而徙南直隶浙江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命户部籍天下富民万四千三百余户,徙其家实京师,曰富户。”时至今日,昆明、西宁等地有许多人都说她们的祖辈是明初从南京迁来,昆明方言到现在还和南京方言有某些共同点,在风俗习惯上也很相似[5]43。而迁来的富民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来自江浙地区。他们的语言极其复杂,由于吴语区的语言较多,可以推测,当时的南京话中的吴语成分有所增加。由于南京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因此南京话也被作为官话广为传播。明初官修的《洪武正韵》就是以当时的南京话为主体,“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的基础上编订的。由于南京话在前面历朝的演化中已经趋近于北方方言,而中原汉语自古为全国通语,因此为了更好地行使官话的职责,南京话被官方修订为更接近中原汉语。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如利玛窦、金尼阁等,他们就是学习了以南京话为主体的明朝官话。他们回国后著作的《西字奇迹》和《西儒耳目资》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拼写汉字,采用了汉语传统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是符合当时的南京话的。直至清代,南京话的官话地位才被北京话取代。清代直到民国期间,南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经历了几次战争涂炭,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日军大屠杀,都给南京本地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随后填充来的人口大多来自江淮方言区的苏北一带的人

民,南京方言的北方话成分又大大增加,对向北方话转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这样漫长得历史变迁,南京方言已然逐渐的脱离了吴方言向北方方言靠拢。

三 南京方言中的吴语痕迹

虽然目前南京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已经与吴方言相去甚远,特别在语音上,已经很难寻找到吴方言的痕迹了,但是通过研究词汇,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南京话与吴方言相通的地方。【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6]8,有方言一篇,所举皆明代中叶流行南京之常用语。“南都方言,言人物之長曰‘苗條’,美曰‘標誌’,蠲曰‘乾淨’,不蠲曰‘齷齪’、曰‘邋遢’„„;其不聰敏者曰‘鶻突’、曰‘糊塗’„„”其中所列的词语如“龌龊”“鹘突”是吴方言也在使用的词汇。

《江苏省志 方言志》第五章[7]43常用词对照表中江苏各地的方言词汇都有列举,其中一些词汇,南京方言和吴方言区的苏州方言有着相通之处。如“正宗、地道”苏州话会说“道地”,而南京话即说“地道”也说“道地”。形容不错,苏州话说“蛮好”,或者“勿错”,而南京话也习惯用“蛮好”,等等。

不难看出,南京方言中还和吴方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吴方言相对稳定和保守,而南京方言经过几次动荡变迁,相对易变和开放,和吴方言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远了。

四 探究南京方言演变因素

(一) 空间因素

又可称作地域因素,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靠近东南沿海地区,是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且地势开阔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人口流动量大,相对开放和包融的地域。因此在南京这里,融合了多民族多地域新事物新思想的复杂文化,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也带动了语言的开放和包容性。我们知道南方方言,如吴方言、闽方言等等许多词汇到现在都沿用自古语,保留的相当完整。而南京话中词语的更迭十分频繁,从古流传下的词汇几乎没有了。易中天在其著作《大话方言》中解释道:南方坑坑洼洼,重重叠叠,云遮雾障。南方更向往“鸡犬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生活[8]24,而南京通便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也使得其很难保持吴方言的语言特点。

(二) 人的因素

根据史料记载,我们能轻易的发现,南京不仅仅在空间上人口往来频繁,在历史的时间层面也经历了多次人口聚散。人口的巨大变动带来的是对南京原有文化和语言的冲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发展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9]177。因此虽然南京话早在六朝末期就已经存在两种语言并存的现象,但是真正的完全脱离吴方言转而投向江淮方言也经过了极其漫长和反复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点: 1 人口迁徙导致外来方言在同化本地语言的同时留下了原住民语言的底层

根据史料记载和语料资源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六朝时期南京方言是属于吴方言区的,随着永嘉之乱北方人口大举南迁,带来了包括洛阳方言在内的北方方言。在接下来的数百年时间内,随着一次次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北方方言,南京方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已经属于了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虽然南京方言已经由当地的吴方言转化为了江淮方言,但是在今天我们仍能在今天的南京方言中发现吴方言的痕迹。可以说,形成现在的南京方言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迁徙,同时也离不开在人口迁徙前的原住人口的语言作为现在南京方言的基础。 2 多层次、多来源的移民层层叠加,形成了层叠型的方言结构

南京历史上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人口聚散,补充到南京人口既有北方方言区的人口,亦有来自南方吴方言、赣方言等方言区的人口,同时人口迁移的年代各不相同,在多种方言与南京原住民方言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方言层叠的现象,构成了现在南京方言的形式。

3 人为的设立通语促进了南京话的转变和传播发展

南京在历史上有六朝古都之称,是多个王朝的都城。作为政治中心其语言必定会作为官方语言广为传播,特别是在明代,南京话作为全国通语的基础为全国通用甚至流传海外。但纵观历史,中国帝都多建在北方,除南京外通行的通语也都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因此南京方言要成为全国通语其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语法上都要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被人为的加以规范和整理并大面积推广使用,使

得南京方言不仅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发生转变也在成为通语的过程中受到规范和转变。

目前的南京话,虽然已经不再是全国通语,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南京方言也受到极大地影响,已经逐步在向普通话靠拢。

南京方言的现状

在今天的南京市区,并存着两种南京话,称为“老南京话”(被称为“地道的南京话”)、“新南京话”(一般所指的“南京话”) 。所谓“新”、“老”,也仅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历史长河中各个时代不断变迁的话音则没有意义。目前南京城区同时并存着老南京话社区、新南京话社区和普通话社区。普通话和新南京话之间很容易沟通,而和老南京话则较难沟通。老南京话,即一般所指的“地道的南京话”,俗称“白话”,是明清两代南方官话的代表方言,它和北方官话的最大不同在于保存了入声系统,往往被称为“真正正宗的南京话”。老南京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的南京本地居民社区,流行于城南及城西的老南京居民中。此外,古代南京居民移居外地而传统保持较好的群体,如西南地区屯堡“京族”的屯堡话,和老南京话有接近的地方。老南京话和新派的南京话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派的南京话有尖团之分,而今天60岁以下的南京人已经不能够区分。如,老派南京话中,“江”和“浆”,“千”和“牵”都是不同音的,而现在它们都同音。

2.老派的儿化音很丰富,新派的儿化音在消失之中,这可能是受附近扬州、镇江、芜湖以及南京郊区的江浦、六合方言的影响(这些方言都无儿化)。

3.老派的卷舌音zh,ch,sh ,r有区分,如:“张”与“脏”,“竹”与“足”都不同音。而新派的卷舌音只出现在i和e前。如:“迟”和“词”能区分,而“张”和“脏”不区分。

4.老派的an,ang不能区分,如“关=光”,而新派受普通话的影响,则能够区分。

5,.普通话中读e的非入声麻韵字今天的年轻人都读成如普通话的e,而老派则读[E]或[EI];普通话里读e的果摄字,老派都读[o],而新派[o]和[γ]任意

读[10]20。

以上是语音上的差别,新、老南京话在词汇上的差别也很大。对于许多老方言词,使用新南京话的年轻人都会感觉陌生,比如“手勒儿-手帕、捋绳儿-窗帘、孟浪-冒失”等等,同时老南京话中常用的儿化词和以“子”结尾的词,如“筷儿、小孩儿”等,如今在新南京话中也很少使用了[11]86。今天南京城区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会说纯正的南京话了,这一点就连南京人自己也承认说的是“南普”。而江宁,江浦等地还保留着比较正宗的方音土语,但是由于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的缘故,郊区人到了南京市区也会改说不纯正的带有普通话味道的“南普”,或者直接讲普通话。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多久,这种正宗的南京白话就再也听不到了。可见新老南京话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并且老南京话迅速衰退,新南京作为主要方言已经成为目前南京话发展的趋势。

通过史料的记载和后人的推断以及南京方言中残存的吴方言的痕迹,我们可以推断南京方言最开始是属于吴方言的,经过长达千年的历史演变,及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和人口变迁,南京方言逐步向北方方言靠拢,目前属于北方方言下的江淮次方言,并有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普通话的推广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普通话的推广,许多方言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而逐步向普通话靠拢,这并不利于文化和语言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来看,在南京青少年中,老南京话已经很少人使用了,出于对本地方言的保护,建议在提倡普通话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南京方言的教育,加强他们对家乡语言的认同感,这将不仅仅是对语言的保护,也是对南京古城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保护。

参 考 文 献

[1]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袁家骅.汉语方言学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鲍明炜.鲍明炜语言学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蒋赞初.南京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鲍明炜.鲍明炜语言学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顾起元.客座赘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7]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 地方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9]叶裴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鲍明炜.鲍明炜语言学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引论[J].北京:《方言》期刊出版社,19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河南方言最全范文】相关文章:

河南话方言范文05-19

河南方言笑话范文05-27

经典河南方言范文05-28

论河南方言的范文05-29

河南方言的特点范文06-11

河南方言搞笑小品07-03

经典河南方言笑话07-04

楚方言范文05-15

标准方言范文05-15

承德方言范文05-16

上一篇:红色电影爱国范文下一篇:后勤管理手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