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2024-04-20

密铺的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篇1: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密铺的教学反思

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里的一个实践活动课,《密铺》教学反思。由于密铺是个新的知识点,可能会有老师不是很熟悉,以下是“密铺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密铺》的定义、起源及其数学价值

将图形拼砌在一个平面上。图形之间不会重叠、也没有空隙,这就是密铺平面。著名的画家埃舍尔绘画中发现许多图形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能够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而且里面蕴涵着深刻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所有的常规的多边形中,仅仅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能被用于密铺,埃舍尔在他的镶嵌图形中利用了这些基本的图案,他几何学中的反射、变化和旋转来获得更多的变化图案。这就为数学界打开了已和通向广阔领域的大门。

2、密铺知识的教学情况

新课程人教版在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一页密铺知识,教材提供了一些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五年级上册来探究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并计算密铺图形的面积,到初中二年级再详细研究密铺图形与正多边形的角度关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又考虑到是五年级的学生,对很多图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所以我把四年级和五年级的两个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以下两点教学目标:

(1)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

因为考虑到在初中还会进一步研究可以密铺的条件,所以本节课只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密铺的特点,操作直观感受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2)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体会到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教育论文《密铺》教学反思》。

因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对美有了一定的渴望与追求,在被学生一向视为枯燥抽象的数学课上引进生活中美的事物,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爱生活,爱学习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数学教学增添几分亲和力。

课的结构:

一是创设情境,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密铺,欣赏图片,了解图片里是由哪些图形密铺而成的,理解密铺概念。

二是联系生活中的密铺在交流中感知密铺图形,通过操作来探究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三是自己创作密铺,并计算密铺图形的面积,巩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能力,增加数学味。最后是欣赏密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美。

在整个上课思路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上课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出备课思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整节课中我比较满意的是学生动手创造、交流部分。学生的.创造能力、想像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设计的密铺作品让我很吃惊,特别是当我把他们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时,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又让我佩服。有学生说:“我非常喜欢第2幅图,因为他的设计很有创意,把三角形不断地变化方向,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有的说:“我觉得第4幅图也很有创意,他的颜色搭配非常巧妙。”……瞧,我们的学生多么会评价人!整个过程非常活跃。

但这一节课也留下了很多遗憾:由于这是一节活动课,所以我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备的不够全面,在学生设计作品时缺少了必要饿指导,比如对设计没有要求大方得体,结果有的同学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图案,单由于画的小而没法展示.学具的处理和安排上还欠考虑。本节课让学生质疑的机会有点少,在课后如果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行后续学习,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篇2: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第六单元

第7课时

课时 课型:数学活动课 教学内容:109---110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密铺,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探索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3.进一步体验所学图形的特征。

4.进一步培养动手时间能力及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密铺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密铺图案。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教师播放制好的密铺图片的幻灯片)

数学来源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大家观察上面的图案,并思考: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

学生:指名回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案都是由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图形组成的密铺图案等。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交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家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观察地面的地板砖并思考生活中相关实例,也有同学相互交流)生甲:教室的地面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地板砖铺成的。生乙:我家的地面是由正六边形的地板砖铺成的。

生丙:我们学校的花坛间的小路是由一些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 成的。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把这种“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的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为平面图形的镶嵌。”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密铺图案,大家可以进一步体会密铺的有关特征。

(二)引入课题

师:关于密铺,你们就是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图案,没有重复、没有空隙地铺在平面上,就是密铺。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有关密铺的知识。

(三)探究新知

1.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1)提出问题 师:如果密铺平面图形时只用严重图形,(出示如圆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请你们猜猜看,那种图形能用来密铺? 学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让学生用附页中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任选一种图形拼一拼,探索并找到可以密铺、不能密铺的平面图形。

学生:汇报结果,并把自己小组密铺的图形拿上去展示并与大家交流拼的过程。

师:引导发现所给出的图形中只有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其他图形均可以密铺。

2.设计密铺图案(2)提出问题

师:生活中那里用到密铺。学生:指名回答

(3)动手操作 学生: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10页,选用一组卡片,在方格纸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4)解决问题

学生:学生完成图案设计后,教师让学生完成如下填空练习,(把答案直接填在书上)。(5)展示作品

学生;让学生 把自己设计的密铺图案在全班展示出来。展示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的较好的方法。(6)自由设计密铺图案

学生:让学生利用附页中提供的图形,自由地设计自己喜欢的密铺图案(可由一种或两种基础图形组成,也可以由几种基础图形组成,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密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但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却感到心中没底。怎样才能让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掌握好相关的数学知识。经过充分准备,决定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教学的检测,现把我认为成功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准备的密铺图案涉及生活中各个方面且色彩斑斓,充分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从惊叹声中可感觉到他(或她)们已进入了密铺世界。

2、充分的准备让学生的操作活动完成较好,在课前就组织学生把操作材料剪好并分类摆放,为课堂上的数学活动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

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走到学生中间,观察、捕捉学生的智慧光芒,给予需要的帮助。

4、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兴趣不减,适时的鼓励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信,也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这节课中很高兴地看到一些结合前面知识的优秀作品。

5、在突破“除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而其他的正多边形不可密铺”时引导不够耐心,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的辅导中帮助这部分同学释疑。

6、“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须寓于现实生活,并且要用于现实生活。”运用知识设计图案时间不够且教师估计不够准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没有达到一定水平。

活动课时间:2007年11月18日星期二 活动课地点:

篇3: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本文拟采用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 在回顾创业投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文献进行逻辑分析, 从理论上得到与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决策相关的影响因素, 同时设计并发放问卷获取数据, 对样本有效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进而得到互联网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最后以58同城加以案例验证, 以期为提高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绩效提供借鉴。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投资项目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Myers (1960) [1]从一系列实证研究出发, 认为影响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风险;Poindexte (1976) [2]通过对近百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 发现管理层、产品、市场、期望回报率是影响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重要因素;Tyebjee&Bruno (1984) [3]通过访问风险投资家和全美风险资本联合会的所有成员, 认为市场吸引力、产品的差异性、管理能力、抗环境的威胁是影响投资决策的四大因素;Mac Millan, Siegel&Subba Narasimba (1985) [4]在Tyebjee&Bruno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企业家素质与经验是风险投资项目选择时考虑的重要评估指标;Carter&Auken (1989) [5]证实了企业家素质和经验确实是创业风险投资家最为关注的内容;Mac Millan (1987) [6]首次考虑到了投资环境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影响;Manigart (1997) [7]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创业投资家估价企业的方法, 将创业投资指标体系分为风险指标和收益指标:调查发现创业企业的管理队伍和目标市场的特征对投资风险影响最大, 而产品创新度对预期收益影响最大。Kakati (1990) [8]通过对集群因素分析, 认为过去对影响投资项目决策因素的研究并不适合于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 进而提出了影响投资项目决策的新因素:企业家因素、资源因素、竞争策略、产品特征、市场因素、金融因素等;Robert Polk (1996) [9]等人通过工业新产品的案例统计发现, 预测高科技新产品项目的的成败, 有必要单独进行技术风险评价。

国内学者对项目投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多, 以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理论扩展为主。刘常勇 (1996) [10]调查了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状况, 主要从风险企业角度将风险因素分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投资报酬五个方面的共22个指标;杨艳萍 (2003) [11]对创业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提出了包括环境、创业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三个方面, 并对创业风险投资在不同介入阶段风险因素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与分析;刘道榆、庄永友 (2006) [12]对Tyebjee和Bruno提出的风险评估决策模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对投资的影响;刘金林 (2011) [13]将广泛认知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风险项目管理团队、风险项目技术经济两个宏观因素。

综上, 国外创业投资项目决策影响因素相对比较集中, 不断发现新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国外学者注重高技术投资项目的研究但仍然没有细分到具体行业中来。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探索影响创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因素, 也没有细分到具体行业中。因此, 以互联网项目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其创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 实现创投机构投资绩效。

2 影响因素及数据来源

2.1 影响因素

逻辑分析法 (Logistic Analysis) 是以现代数理逻辑为工具, 对文献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对影响互联网项目创投决策的因素进行筛选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 结合逻辑分析法, 对每项因素与互联网项目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见表1) , 共计28项。

2.2 数据来源

根据表1设计调查问卷, 针对有互联网项目投资经验的投资机构或投资经理人进行发放。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 A表示非常不重要B表示不重要C表示一般D表示重要E表示非常重要”, 共计28道客观题, 非常重要=5, 重要=4, 一般=3, 不重要=2, 非常不重要=1。第29题设计为开放题:“除上述因素外, 您认为哪些因素对互联网项目创业成功还非常重要?”作为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评价指标的补充。

本文根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2》附录五提供的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名录, 对信息完整、有成功投资互联网项目案例的机构邮寄或E-mail调查问卷, 共计发放326份, 收回且有效问卷121份。

3 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法 (Factor Analysis) 是从原始数据矩阵内部关系出发, 把众多的具有复杂关系的观测变量进行结构化处理, 并最终将其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的统计分析技术。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筛选出对互联网项目创投影响最大的因子, 并将其进行归类。

3.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度检验

研究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样本, 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是否适用, 首先对数据进行Bartlett球型度检验 (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和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 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7, Sig值为0.000, 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2 提取主因子

在确定主因子个数时, 根据特征值准则, 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 当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 即只损失20%的信息, 这时认为因子数可以解释原目标值。本文根据该原则提取主因子如表2所示:

从表3可知, 有六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为81.972%, 说明这六个主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的信息, 因此, 互联网项目创投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六级。

3.3 因子旋转

为了使每个主因子和再分配更清晰, 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方法 (Varimax Rotation) 进行旋转, 得到因子荷载矩阵 (见表3) 。

注:X1-X28下标为表1中影响因素的序号。

因子荷载值高的指标对相应主因子解释能力强, 由于每个主因子只在少数几个指标上因子荷载值较大, 因此按照高荷载指标定义主因子。综合考虑, 为每个主因子选择荷载大于0.75的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主因子一”包含三个解释指标: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者动机和创业者决策水平, 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创业者因素;“主因子二”包含三个解释指标: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 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市场因素;“主因子三”包含产品被接受程度一个指标, 命名这个主因子为产品因素;“主因子四”包含三个解释指标: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先进性和技术成熟度, 因此可命名这个主因子为技术因素;“主因子五”包含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两个指标, 命名这个主因子为商业因素;“主因子六”包含社会人文环境指标, 命名该主因子为环境因素。

3.4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出, 影响互联网项目创业投资决策的因素主要有:创业者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技术因素、商业因素和环境因素。如图1, 每个因素又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

(1) 创业者因素:创业者是项目的的发起人, 企业的打造都以创业者卓越的点子为出发点, 加上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以及在面临市场假设改变或者其他突发状况时优秀的决策水平, 以此为基础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动机以及决策水平共同决定了影响创投决策的创业者因素。

(2) 市场因素:互联网项目不论是对潜在市场的发掘还是对既有市场的颠覆, 其必须有市场, 即存在市场需求;其次, 目标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创业公司日后的发展规模, 市场规模越大, 创业公司发展潜力越大, 反之创业公司即使拥有卓越的产品也会很快达到市场饱和;最后, 目标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要存在增长的空间, 这种市场增长潜力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需要。

(3) 产品因素:互联网项目衡量产品是否契合市场的的方式为用户参与度, 即产品被接受程度。互联网项目在线上运行, 用户起初点击体验, 且一旦体验愉快便会经常使。由于互联网项目具有网络效应, 即如果有人在使用, 那么会影响周围人都使用, 因此互联网产品被接受程度一项指标足以影响投资决策。

(4) 技术因素:互联网行业是高科技行业, 技术是行业发展基础因素, 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可以保持企业的先进水平。技术因素主要从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以及技术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三方面来考量。

(5) 商业因素:商业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关键点, 做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 商业模式创新有着先天的便利条件, 卓越的商业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营销手段是将产品推向大众的方式, 对产品受众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反映了商业因素。

(6) 环境因素:互联网项目是新兴产业, 其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投资决策时对互联网项目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考量很重要。目前我国政策鼓励发展互联网行业, “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中国“大互联网”的时代进程, 互联网技术普及越来越广。

4 案例验证

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 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分类广告服务网站, 服务于本地商户和消费者, 是典型的互联网创业项目。58同城创业投资机构决策影响因素的表现如图2所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从创投机构角度分析, 58同城项目在创投决策影响因素方面的表现如下:创业者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环境因素方面表现良好, 在商业因素和技术因素下表现欠佳, 主要是因为同类网站大量出现, 为了抢占时机, 在商业模式和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没来得及做仔细规划。因此58同城基本达到创投机构投资条件, 但投资金额不宜过大。结合58同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58同城首轮融资获得成功。但是到2008年底, 58同城的发展规模比计划要慢许多, 加之缺乏盈利模式, 类似网站层出不穷, 58同城遇到了创建以来的第一个障碍, 许多人开始质疑58的发展。这是创始人决策水平发挥作用, 在困境中制定了盈利模式———广告收入、用户增值服务付费和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商家付费, 这令58同城在2009年实现成倍增长, 实现盈利。在克服了商业模式不足之后, 58同城于2010年完成第三轮6000万美金的融资, 并于2013年10月31日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成为同类企业中的佼佼者。

由58同城的案例可以看出, 创投机构从创业者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技术因素、商业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这六大类因素入手分析, 可以掌握互联网项目的关键信息, 因此验证了影响创业投资决策的因素。

摘要:首先用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整理创投机构在对互联网项目投资决策时的影响因素;以121家创投企业获取的问卷为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得出创业者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技术因素、商业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互联网项目创投决策的主要因素, 并说明每项因素有哪些指标衡量。

篇4:《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摘要】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关键词】公开课;教案;《囚绿记》;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对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早自习预习、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文题中“绿”指什么?(常春藤)2.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两个字概括。(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3.作者囚绿后放绿,放绿后又怀绿,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学习囚绿(8—12段),齐读,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装饰,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这里移用,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往光明,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体味作者的用意。(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学习(1—6段),自由诵读,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如此爱绿呢?3.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4.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注意重音,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暗示作者境遇不佳,他的生活缺乏绿色,缺乏希望,缺乏慰安,缺乏快乐,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齐读5—6段。

(三)学习(13—14段),老师范读,完成下面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在绿枝条上,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3.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自强不息 向往自由 向往光明 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4.作者怀念绿,还怀念了什么?(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圣贤可以当之无愧。”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陆蠡,一介书生,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探讨:本文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写作上是什么手法?我们所学哪些课文采用这种手法?学生自由讨论(托物言志)。

(五)课堂迁移

同学们,绿色到处都有,在生活中我们不是缺少绿色,而是缺少发现绿的眼睛,希望大家用眼睛去观赏,去体味,去感悟,让生命之绿、希望之绿、慰安之绿、快乐之绿充盈我们的生活。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学生自由讨论。

篇5: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旋律的亲切,舒缓,感受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感。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边唱歌曲边和老师做游戏的愉快。二. 活动准备

1.袋鼠图片,袋鼠快乐生活的视频。2.歌曲《袋鼠》的录音。三. 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那今天呢老师又带了一位动物宝宝,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呢?(教师出示袋鼠图片)。那刚才小朋友门卡闹的是哪位动物宝宝?(袋鼠)。好,现在呢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袋鼠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袋鼠宝宝他是怎么生活的?(教师播放视频)唉,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袋鼠宝宝他们生活得快乐吗?喜不喜欢袋鼠?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袋鼠宝宝呢?(想)老师也很喜欢袋鼠宝宝,所以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袋鼠》,我们先听一听袋鼠宝宝是怎样唱的吧!(播放录音)

2.学唱歌曲袋鼠。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袋鼠宝宝,乖乖„„)那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还有什么。① 教师范唱。老师唱的好不好听?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呢?(想)② 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可轻轻摇头)。小朋友们谁知道歌词“乖乖”和“相亲相爱”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幼儿:乖乖—袋鼠宝宝。教师: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理解相亲相爱一词)。

③ 教师和幼儿再来一起学习歌曲。四.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动作里面可体现出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的感情。游戏可多进行两次)。五. 结束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教的儿歌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那回去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不好? 附儿歌: 袋 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乖乖和妈妈啊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还不错,幼儿表现很好,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所体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主要有:1.教师自身设备—耳麦声音太大,听觉效果不太好。2.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准备的太多,不宜小班幼儿学习。3.在准备过程中把课前需要做的东西拿到了课堂教学中。如:认识代数和了解袋鼠的活动,这也是导致课堂导入太多的主因。4.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在事先准备音乐时没有和自己要教的音乐配套起来,导致幼儿听起来模糊不清。希望在这第一次的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快快成长,成熟起来。

篇6:四年级下册《密铺》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标角)

4、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篇7:密铺的公开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班级:高三《31》班 教材

1、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篮球:运球、内容 人数: 人数:40 人 教师: 教师:邓文娟

2、障碍接力、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 课的 质。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 精神。场地 篮球 20 只;篮球场二个 器材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组织: 成四列横队集合,开始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如图: 以及注意事项 部分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 2’ 力集中。

一、游戏:竹竿扫尾(4’)方法: 游戏开始,同学在场内围成一个 圈。由一位同学在圈的正中间用一根竹 竿放到作任意一个同学的脚旁边后开始 用竹竿围绕同学扫地一圈。被竹竿扫到 的同学出来接替。下一轮游戏再开始 准备 规则:(1)竹竿不得松手触人。部分(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用竹竿故意打人 8’

二、准备活动(4’)A;双人操肩部运动 B;双人操体转运动 C;双人操跳跃运动 D;双人操拉伸运动 E;踝腕运动

一、组织:如图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要求:圈外同学要机智、灵活、勇敢。圈内同学要动脑筋、协 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圆形站立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要求:同学间的配合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基本 部分 30’ 1. 熟悉球性 a: 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b:原地三人二球运传接球(5’)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以及注意力集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四列队形,二组为一队进行练习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 师巡视、指导、纠错并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2、抢运球(7’)4 人一球,每一位传球的同 学防守接球的同学,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依次防守后回到原位。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 将学生分为四小队,每一队由小队长带 要求: 严格按照规则进行。领各队成员进行行进间的运球上篮。

3、行进间的运球后上篮(8`)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二、障碍跑接力比赛(7’)

方法:分两组进行,在规定的范围内放置 一些障碍物,第一位学生必须绕过障碍物跑(图略)到终点后拿起红旗摆动之后。下一位同学再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开始依照同样的方法跑到终点接过旗帜后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示意下一位同学开始依次进行。按照最先跑 完的一组为胜。输队则得到相对的惩罚。要求: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 队的荣誉感 结束

一、整理运动:伸展放松操 部分

二、小结,收回器材。5’ 组织:四列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课的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 次/分左右 预计

篇8:我国现行反腐败犯罪刑事政策分析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这一特定时期, 腐败案件持续高发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中央纪委监察部于今年一次会议上介绍: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共接受信访举报134万多件, 处分14万多人, 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4亿多元。在工作中, 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 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777人, 其中包括一些省部级高官。如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吉林省原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等人涉嫌违纪案件等也均已立案调查。在治理腐败犯罪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刑事司法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侦查、办案体制。但是随着腐败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与重点转变的前提下, 这就要求各部门在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同时, 应该着重以特殊时期具有突出特点领域的检控作为工作重点。

犯罪学在国际上有一种被称之为“黑数”理论的研究成果, 就是说在职务犯罪中, 现实中查处案件仅是实际发生案件的六分之一, 也就是说还有六分之五的案件并没有被发现和查处。按照这样的理论进行推断, 那么我国关于腐败犯罪的问题, 应该是一个称得上让人恐慌的数据。近几年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在较大范围内同时出现同一单位多位领导同时下马的现象, 再或者是前后相继任职的领导连续下马的问题。这样的情形往往集中于特殊的机关或者是特殊的职位, 因此应该加大对这些具有突出性特点的案件进行总结, 在之基础上进行有重点, 有目的的检控。

不难看出, 针对我国腐败犯罪的问题, 政府在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 这种现象也仍值得我们深思, 因为当前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反腐败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现行反腐刑事政策现状及问题探讨

纵观我国反腐形势政策的发展, 其在具体与用于惩罚和预防腐败犯罪的适应程度上还是较为准确的。但是在取得一定打击腐败犯罪成绩的同时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应该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来正视这一问题。对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家转型这一特殊时期, 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利益格局重新分配调整等形式的多重作用之下, 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理论与具体执行必然会与当前新形势之下的反腐败要求产生不相适应的矛盾。怎样处理并解决这些矛盾事关今后反腐败工作的大局利益。

(一) 德治与法治的选择问题

由于我国历来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主张的都是“德治”的理念。也就是在强调人性基础的作用之上建立使人通过道德约束的功能来处理问题。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通过道德自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因为道德自律本身亦应当被包括在法治的范畴之内。腐败问题历来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其理所当然的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在打造廉洁性公务中的顽疾之一。但综合各国针对“反腐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来看, “以法反腐”无一例外仍是当前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 在“以法反腐”为根本途径的前提下, 反腐败犯罪刑事政策理论必然为反腐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所以仅仅以通过道德自律的手段来预期达到防止腐败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政治宽和的国家, 爱国、知耻、畏惧、责难, 都是约束的力量, 能够防止许多犯罪。对恶劣行为最大的惩罚就是认定为有罪。因此, 对于腐败这种自古以来就被严厉打击的恶劣行为只有通过以法反腐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处于对刑法规范具有的特殊属性的考虑, 其惩罚严厉性与司法权威性的外在表现特点, 使其所具有的对于打击犯罪的威慑作用是其他法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 在这种客观前提之下, 笔者认为, 对于我多现在的反腐败形势分析, 我们仍应当坚持以法治为重。在前提定位于法治为中心的反腐败措施情况之下, 可以适当加以德治的成分予以辅助。

(二) 反腐败刑事政策理论的适时性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此而引发的腐败手段与腐败形式日益增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大大加剧了反腐工作的难度, 对反腐败形势政策理论的俱时性也是一种考验。所以在这种犯罪手段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 反腐刑事政策理论也应当随之跟进发展。法律规范不能只是以单纯的文本形式存在于现在是生活当中,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调整必然产生的结果是, 现有法律规范总是滞后于当前形势发展的变化。因此, 只能跟进当前的发展进度适时地对现行的法律规范进行必要完善, 将已经过时的进行废除, 对于不恰当的进行改进, 对于迫切需要通过法律进行调整的应该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不仅是法律具有活性的一种表现, 也是对当前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样的发展完善不仅仅是当前严峻反腐形势的要求, 更在于通过以对理论基础为前提的完善, 为今后反腐实践工作的具体运用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三、关于完善反腐败犯罪刑事政策之我见

(一) 反腐败刑事政策国际化的思考

我国在2005年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其缔约国以后, 在刑事法律中一直存在诸多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不相协调的窘境。因此, 在当前国际联合反腐的大趋势之下, 我国针对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当对这些相互矛盾冲突的地方予以完善, 使之与国际反腐败形势进入相互协调统一的境地。当然, 实现相互协调统一的前提必须是在保证我国主权独立的基础之上来进行。针对当前腐败案件中产生的诸多新问题, 我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应当参考当前国际社会的做法, 即在坚持我们固有主权的前提之下吸收其他国家在反腐败犯罪当中的有利做法。只有全面的借鉴这些有效经验, 才能在今后的反腐败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对反腐败犯罪的预防与打击中得到最佳的效果。

(二) 宽严相济反腐败刑事政策的运用

在反腐败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 最为关键的是正确把握宽严的衡量标准。从腐败犯罪的性质跟特点来分析, 犯罪手段、评价后果与认罪态度不可避免应当成为腐败犯罪最主要的参照因素。具体来看就是, 对于犯罪手段应当明确区分被动受贿与主动索贿之间的性质。对于被动受贿的给予从宽的刑事政策处理, 而对于主动索贿的必然要给予从严的刑事政策对待。并且在这其中要对犯罪手段的隐蔽性予以必要参考, 明目张胆的受贿手段与具有隐蔽性的受贿手段对社会的影响性截然不同。其次, 应当重视评价后果的作用。对于在腐败犯罪中对损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 损害国家利益的后果肯定要比损害个人利益的后果要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这并不是否认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只是在腐败犯罪的特殊性之下, 国家利益相对来说肯定是要重要的多。最后, 在认罪态度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认罪态度最大程度上表现出犯罪分子是否认识到其所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与悔改心理。对于被查处的腐败犯罪, 积极认罪并积极退赃的肯定是在刑罚的威慑性和悔改心理作用下的结果。而对于故意隐瞒犯罪事实或者拒不认罪的, 主观态度肯定是为了逃避犯罪, 可见其并没有悔罪的态度。因此, 在这两种认罪态度的识别过程中, 如何运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最为恰当的表现。

(三) 贯彻反腐败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司法角度来看, 腐败犯罪中的取证问题十分困难, 因此在检控方面就显的更加捉襟见肘。例如, 由于受贿一类的案件在证据方面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使得很多证据的证明力显得不足。若根据证据原则来执行的话, 很多受贿犯罪的定罪就会略显牵强, 这样导致的结果会是很多犯罪得不到应有的追究。因此, 在当前严峻的反腐形势之下, 必须重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坚持以理论为基础的背景下, 结合实践处理过程中突出的相似性、特殊性以及个别化的问题为着手点, 加之以现行反腐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两方面在实践中的运用, 对当前反腐刑事政策的继续深化改革进行方位的反思。

从根本上说,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法制经济, 因此在对市场经济下的腐败犯罪问题, 不能仅仅简单的依靠群众运动或一些行政命令来加以解决。通过各国的实践总结可得出的经验就是在“以法反腐”为根本途径的前提下, 我国的反腐工作最主要手段的依然是要以法律为核心。从刑法的目的来看, 对于处理腐败犯罪这一问题, 也只有通过法律这一手段才能在根本上对于腐败犯罪加以惩治和预防。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3]卫磊.社会资本范式下反腐败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4]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保险销售年终总结下一篇:数字电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