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当前,现代流行音乐十分盛行,同样也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小学生却不像喜爱现代流行音乐那样喜爱传统民族音乐。

第一篇:中小学音乐论文范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聆听

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是音乐活动乃至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而音乐欣赏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聆听音乐一直长期困扰着广大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本文从教学法层面研究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有效音乐聆听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探究有效音乐聆听的结构内涵和教学现状,借助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音乐欣赏聆听音乐搭建有效通道。通过了解何为音乐聆听,分析音乐聆听的意义,创设有效聆听的方法,阐发有效聆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音乐;聆听;中小学;音乐教学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基本途径。柯达伊曾经指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系统训练具有敏锐鉴别能力的听觉。”①曹理等也认为“从音乐教育的角度看,关键在于通过音乐教育,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培养学生会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成为具备‘音乐的耳朵’的人。”②音乐是陶冶情操,影响人内在气质的艺术学科。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注重如何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及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一、何为音乐聆听?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聆听的含义。我们说的听是当学生们听到声音后的一种本能的自然动作,而聆听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动作,而是学生在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带有情感的主动动作。因此,聆听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聆听能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更好地表达音乐。

而笔者在观摩中小学音乐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实习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听”与“聆听”音乐。例如:教师在教歌曲之前告诉学生:“让我们来聆听一首歌,名字叫《西风的话》。”听完之后,教师问学生:“好听吗?”“好听!”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紧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学唱歌曲旋律,学习歌词等等。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学习歌曲前听了音乐,但谈不上聆听音乐。

试问,这样的听,听之前没有有效的问题情境,听之中也没有有意识的引导体验,听之后更没有意义地讨论探究,整节课只听这么一次,能叫聆听吗?教师只是在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自然动作,而并没有引导学生带有情感地聆听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会聆听的主动动作。若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前,通过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关音乐情感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聆听音乐,如:歌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特点?……这种带着任务的有效聆听,不仅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还能培养学生的注意集中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通过聆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聆听是学习者进行的主体行为。音乐美学家张前教授认为,音乐欣赏活动是接受者进行的主体行为,它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些主观条件包括:“1、生活阅历,文化艺术修养,情感气质与联想能力;2、音乐接受-欣赏能力与经验;3、欣赏当时的心境和专注程度。”据调查研究的数据证明,学生的音乐聆听的感知能力,随着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逐年提升。小学低年级属于听觉的最敏感时期,在此年龄段的学生用耳朵去感觉,跟随感觉把握音乐,并且喜欢用肢体动作去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做出反应。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单纯,在聆听的过程中比较难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通过介绍乐曲的故事情节、歌曲的歌词等等来帮助学生聆听音乐;小学中年级属于学生聆听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童儿身心迅速发展,听觉能力明显增强,对旋律和节奏的表现更加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也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开始增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可以在其心中唤起简单的想象;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仅在听觉能力方面继续增强,他们的智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以及运动能力都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能力的增强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音乐音色的变化、丰富的和声变化以及旋律的反复、变化、对照等等都有一定的感受,并逐渐表现出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音乐的爱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再依赖歌曲的歌词等来感受歌曲的情感,由于他们的生活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色彩的体验与理解也越来越准确;中学生由于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较为成熟,其音乐感知能力发展得也较为完善。在听觉方面,已经具有较为准确的辨别调式的能力,在音乐聆听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通过以上对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主体行为的分析,笔者认为音乐聆听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来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能力,以达到音乐教学的最大成效。

二、聆听的意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个定义是毫无疑问的。音乐新课程标准鲜明地强调音乐是一门以听觉艺术这一观念。不论从音乐发生的过程来说,还是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来看,聆听都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才因此学会聆听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倾听音乐,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樂的经验。朗格说听音乐本身“是耳朵的特殊才智,像所有的才能一样,它是通过练习而发展的。”③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听力训练是通过音乐手段训练人对于音响的感知和了解音响的表现力。听力训练主要是70年代之后,由奥尔夫的后继者按照奥尔夫的教育观念,创造性地发展的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音乐教育中听力的训练,通常被认为是音乐教育的中心问题。它的任务是帮助每个孩子尽其所能地体验音响的表现力。作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普通音乐课,其基本任务,首先应当是帮助儿童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而不仅是表演和作曲。发展音乐听力,是普通音乐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的的确确,聆听是音乐学习过程中音乐体验不可或缺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聆听伴随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这是普通音乐课的重心和目的所在。

三、有效聆听的几个方式

在音乐是听觉艺术,人通过聆听声音而获得情感体验的这样一种前提之下,我们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聆听的有效性。我的导师陈孝余博士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有效聆听”的概念,并且通过他的博士论文《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中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聆听”的方式和方法。的确,既然聆听很重要或者说是基础性的音乐体验方式,那么有效聆听就需要研究。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将感受作为切入点,把握聆听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将培养中小学生有效聆听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会主动聆听、创设聆听情境、合理讲解、创作中深化聆听,通过有效地聆听音乐,促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修养方面有所提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实现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

(一)学会主动聆听

聆听音乐就是听音乐的音响,这样说有一点肤浅或者说有一点不全面,但是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就是听音乐音响。那么,聆听音乐的重点就是体验到音乐情绪,而体验到音乐情绪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完成亲身参与音乐的动作。参与音乐是聆听音乐的主要方式方法,参与音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用歌唱来参与就是跟随音乐哼唱曲调,身体参与就是用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用各种各样的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节奏、节拍和音乐的律动等。参与聆听这其中首要是参与的主动性,也就是说聆听参与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更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的等等。④想要培养学生乐于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来享受音乐,必须要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聆听。许多学生喜欢听音乐,热爱音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聆听音乐,感知音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有效地聆听,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音准、力量、形式等各个方面的专业性把握与良好的感知,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其次,音乐参与要在教与学的主动性基础上体现教学的主体性 ⑤音乐来源于和创造于生活,因此,音乐是生活的表达。学生应该学会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同时去感受音乐的内涵,运用生活的经历和人生的经验去体验音乐,通过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与自身的生活体验来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生活中音乐元素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聆听教学,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多渠道地为他们打开通向音乐的学习大门,让学生用手、眼、口、耳、鼻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到音乐体验过程中,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真正地去理解音乐的形式和内涵。

(二)创设聆听情境

创设情景,应该说是一般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对于聆听音乐,尤其是有效性聆听音乐教学,创设情境就显得非常非常重要了。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深刻与否与聆听时的外部环境条件密不可分,这本就是音乐特殊性的体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聆听条件。

应该说,课堂环境中,创设的情境都是虚拟的,假的,不是真实的情境,但是我们的老师就是要利用这种虚拟的环境来诱发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音响世界里去。再有一种,那就是利用真实的课堂环境和真实的人——学生、老师等来用过生活情节的模仿来实现创设情境,或者一个精美好看的视频也可以形成一种情境等等。对音乐的感受需要有着与之契合的心境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音乐的记忆程度与聆听次数呈正相关,同时也与聆听的心境有关,而聆听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是影响心境的关键。⑥因此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类似的教学设计很多很多,我们不可能都一一列举,总之,只要我们的老师愿意花心思,愿意设计,就能够设计出非常要的教学情境来。

(三)合理讲解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我们音乐教学中往往需要重新考虑,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教学必须要用语言,音乐理解必须要通过语言,其中就涉及到教师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聆听过程需要完整性即过程连续性,因此音乐聆听过程完全是自主的,不要有人为干扰或言语打断(如教师旁解)。⑦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音乐的音响,提供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聆听之后,再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和分享音乐表达了什么。例如,小学三年级《森林的歌声》一课中,教师在导入部分可以运用画音设计:“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音乐之旅。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古老神秘的丛林,潺潺流动的小溪,层峦叠嶂的绿树,清脆悦耳的鸟鸣,……这一切的一切让它成为动物们的乐园,成为万物生长的天堂。知道是去哪里吗?对,我们要去森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欣赏一下《森林的歌声》。在聆听音乐前通过合理的讲解,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聆听音乐的兴趣。

(四)创作中深化聆听

音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创造应该贯穿于音乐鉴赏的过程之中。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同样,在音乐欣赏中,“有多少听众,就有多少《田园》《英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作为新课程标准当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与当今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应当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聆听中,提高音乐审美的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音乐实践,形成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在音乐聆听中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音乐要素,将这些音乐的要素以表演、作曲、编曲、指挥等方式来表现,同时与音乐聆听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抓住音乐要素,感受并且想象这些音乐要素,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作品情感的,并将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表达出来。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创作中深化了聆听,同时,学生在亲身的创作实践中感受音乐的情感,也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在教学蒙古族的短调民歌《达古拉》时,可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用雄鹰展翅飞翔的动作跟随音乐在教室自由地走动,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但它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雄鹰展翅飞翔的动作,合上音乐的节拍,想象飞翔到草原上任何一个地方,同时让学生感受歌曲四拍子的强弱节拍特点以及歌曲悠远绵长、柔中带刚的韵律特点。又如,在欣赏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走向把旋律的变化用画线条的形式表现出来,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起伏的变化和舒展的节奏美。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音乐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目前我们中小学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聆听不仅是外部的听觉感受,更是一种內心的情感体验,而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的音乐聆听的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音乐聆听的意识和音乐聆听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在音乐聆听的过程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在音乐聆听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注释:

①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第67页

②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81页

③[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168页。

④陈孝余,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三),中国音乐教育,2015.2

⑤陈孝余,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三),中国音乐教育,2015.2

⑥邓素矜,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意义,中学教学,2015.09

⑦陈孝余,音响“视界”:音乐聆听导示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5.3第34卷第1期

作者:谢旻霖 陈孝余

第二篇: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质量

摘要:当前,现代流行音乐十分盛行,同样也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小学生却不像喜爱现代流行音乐那样喜爱传统民族音乐。在提倡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音乐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传递下去,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趣出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从而找到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结合点,将其巧妙运用,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传递。

关键词:传统民族音乐;现代流行音乐;音乐课堂质量;中小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也逐渐丰富,人们更加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要——音乐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选择。在大街上,我们随处都能听到音乐,而这些音乐却几乎都是现代流行音乐。在家中,我们能听到邻居跟着音响唱着现代流行歌曲。在大小城市,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娱乐会所,当然现代流行音乐也成为这些娱乐会所的主打歌曲。可见,现代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大,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也不例外,同样被现代流行音乐所包围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却走在了尴尬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那么喜欢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在大街上也几乎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可见民族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很大一部分人喜欢现代流行音乐而不喜欢民族音乐。这是一个让我们音乐教师很心寒的问题,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很揪心的问题。民族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政治、音乐技能和技巧,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今天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没有它们的音乐理论为基础,在今天我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好听的歌曲。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历史——传统民族音乐。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中小學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弘扬民族音乐,我们要将它落到实处。可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代,作为音乐教师又应该如何去传递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呢?我认为要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于音乐课堂之中,从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趣出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从而找到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结合点,将其巧妙运用,使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得到完美的传递。

一、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

现代流行音乐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多数都是以爱情为歌曲题材,也有关于生活情感、人生哲理的歌曲或者对家乡赞美的歌曲,种类也很多。现代流行音乐几乎都是用简单的旋律来创作,所以容易被听众所接受或记忆。

(一)现代流行音乐的形态结构特征

现代流行音乐形态简单,音区使用不高,一般在多数人最容易歌唱的范围内;音乐的变化较少,几乎没有转调,更没有频繁快速的离调;节奏相对简单,多数作品都使用循环而重复的节奏;力度的变化不大、幅度小;音响结构的层次少,旋律与伴奏的层次很容易被分辨,所以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特征

现代流行歌曲的内容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情感世界,因此演唱更接近于生活化、大众化和口语化。大多数现代流行歌手都是用真声演唱的,有着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其吐字接近说话的自然状态,能够更直接地表达歌唱者所要抒发的的情感,致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及演唱其歌曲。现代流行歌曲也常运用气声、哑声、假声、喊唱、泣声等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与风格。现代流行歌曲的另一特点是运用了电器扩音技术,处理好麦克风与调音台对声音的调控以求所需要的声音效果,如今歌唱已不完全是人之所为,电声的歌唱也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特征

在现代流行歌曲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旋律与和声(以及对位),而是节奏。

除了自由多变的节奏,还善于用各种时值的切分节奏以及附点音符,使音乐的节奏更为生动。“如赵季平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中的第一句使用了切分音,强调语气,动力感强,节奏棱角十分鲜明,突出了粗犷的音乐风格”。

舞曲节奏的应用。“现代流行歌曲吸收了现代舞曲——爵士、迪斯科、桑巴、伦巴、探戈、拉森、牛仔、踢踏等舞曲节奏的非正规化节奏音型。区别于古典歌曲正规节奏,具有极不稳定、十分随意和出其不意的效果。如《乡恋》、《昨夜星辰》、《思念》等采用了探戈节奏”。演出歌曲与舞曲类节奏的融合,给人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

越来越重视节奏。“如:周杰伦的歌《我的地盘》、《双节棍》中清晰的突出每个音节,而歌词是含糊不清的,在这样的有意的一种行为中,很显然歌唱者想通过掩饰一种东西而突出另外一种东西:就是节奏。这种歌颠覆了传统,改变了我们的听觉习惯:我们以前是在听歌词,但不能不被迫着听被我们一直忽视的节奏。”

(四)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特征

旋律是音乐作品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是音乐的灵魂和根蒂。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流动性能抒发与听众内心相一致的情感,人们可以透过歌曲的旋律来感受其歌曲所表达的忧伤与欢乐,使内心的情感体验达到抒发的需要。从而使人们深深的喜爱着现代流行音乐。“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较平稳、抒情、富于朗颂性,慢歌曲的旋律韵味较婉转、缠绵,倾诉性较强,其旋律音程主要以级进为主;而快歌曲的旋律韵味较炽热、激动,动力感和宣泄性较强,旋律音程以小跳为主”。在倾听这些音乐的时候,人们往往也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感情,从而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得与失而产生共鸣。“现代流行歌曲旋律的另一个特点是旋律音域大多不超越人声的自然声区——最多不超过两个八度,最高音一般不超过f2”。旋律乐句较短,便于气息的支撑。

(五)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特征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从内容上一般分为:抒情、说理、叙事、写景等四种。最常见的便是“叙事+抒情”。现代流行歌曲多数为爱情歌曲,且贴切与当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且记忆。其特征有:

口语化并极富亲切感

例如歌曲《祝你平安》:“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用简单纯朴的口吻,简单的问候,表达了内心的祝福和安慰。

时代性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源于生活,并紧贴时代状况,因此现代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例如歌曲《老婆最大》:“老婆最大呀,老公第二,你是我的心呀,你是我的肝。”确实在现代的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老婆说了算,在以前古代时候可不是如此,说明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不仅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性。

个性化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如:《爱的主打歌》:“我在唱什么,什么都觉得,原来原来你是我的主打歌”,在没看歌词的时候,可能也有不少人会认为“主打歌”是“猪大哥”,从而增加了听者的好奇心,使听者更容易记住这首歌。

总之,现代流行音乐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学习和记忆。其旋律、节奏简单,人们易于学习记忆,歌词贴切生活,使人们容易理解其歌曲的意境,随后产生共鸣。节奏感也较为强烈,从而使人不自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晃或者哼唱等。

二、现代流行音乐给中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笔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是我们教材中所忽略的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发现的问题——学生对学习这些民族音乐根本不感兴趣,对现代流行音乐甚是喜爱,甚至有学生要求教师不教唱民族歌曲,却要求教师教唱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等歌曲,可见现代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影响。这种情形看似简单,却隐藏着很大的弊端,给我们音乐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现代流行音乐会影响中小学音乐课堂原因

首先,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促进了现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例如在大街上有意无意的能听到现代流行音乐,在家里有娱乐电视节目里播放着很多新的现代流行歌曲,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很多的现代流行歌曲,有甚至很多中老年人的手机铃声也是现代流行歌曲类型的。可想而知,中小学生怎能不受到熏陶。其次,中小学的从众心理。现代流行音乐简单易唱,节奏活泼而受到多数人的喜爱,因为有人在听,有人说好听,所以大家都会去听,都会去学。再次,中小學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就像在六七十年代人们都喜欢唱一些革命歌曲,八十年代人们喜欢唱红歌。所以时代的不同,学生所喜爱的歌曲也不同。最后,是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目前也有很多年龄教长的教师,对现代流行音乐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现代流行歌曲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好,不允许学生唱一些现代流行歌曲。正因为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私下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渠道去学习流行歌曲。这样反而使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有了排斥的一面。

三、在中小学弘扬传统民族音乐必要性及其实施情况

(一)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必要性

中国是以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世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强烈吸引着外国人,传统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还标志着是各民族人民劳动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传统民族音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还鼓舞着本民族人民的乐观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商朝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中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倡要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落到实处,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传统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小学传统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为了切实掌握目前中小学在开展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面临的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针对某地区进行了3000份问卷调查,其中学1000份,初中1000份,高中1000份。调查显示:“日常接触较多的音乐形式,现代流行音乐占83.3%,西方古典音乐占10.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占6.3%,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多的,小学生占85%,初中生占15%,高中生0%;给喜爱音乐的形式排序调查,中小学生将民族民间音乐列为首位喜爱形式的占,11.7%,列为末尾喜爱形式的占64.3%;对民族民间音乐程度调查,非常熟悉的占10.3%,较为熟悉的占31.7%,不太熟悉的占58%;优先考虑学习乐器的调查,优先考虑学习民族器乐的占12.7%,优先考虑学习西洋乐器的占87.3%”。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学生们对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的喜爱远远超过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中小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冷淡成为了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一大难题,那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加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四、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实例

(一)流行音乐与民族相结合于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现代流行音乐深受学生喜爱,符合中小学生需求

我们在大街小巷几乎都能听见现代流行音乐,在家中也同样,可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中小学生有着从众心理,深受环境的影响,在有意无意中学习着现代流行音乐,并且因为现代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感觉贴近于他们的生活,从而产生共鸣,使学生越来越喜欢现代流行音乐,因为喜欢所以需求,所以现代流行音乐是中小学生的需求。

现代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符合中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分辨能力的音乐听众”。可见,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分辨并选择健康的现代流行音乐”。

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联系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为传统民族音乐先于现代流行音乐而存在于生活当中,所以可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世界万物都是循环递进的发展的,所以现代流行音乐的出现与传统民族音乐是分不开的,现代流行音乐继承和发展着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例如,现代流行音乐在创作手法上多半糅合了传统民族调式、民族和声四声五声,这两种音乐的结合使音乐作品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夕阳箫鼓》在音乐旋律和情感方面体现出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但是又有很明显的现代流行音乐手法。“在音乐的演唱方面,许多流行歌手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演变为现代流行唱法”。刀郎将大西北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创新,其音乐明显是现代流行歌曲,但是他音乐的质朴豪迈,让人感觉到大西北的民族气息,充分体现了流行音乐的民族化。

(二)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于中学音乐课堂实例

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讲到了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笔者想到了李玉刚的视频《新贵妃醉酒》,其中高潮部分与我们的京剧唱法相似。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李玉刚这一人物为出发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与学生兴趣接轨,所以学生要求播放李玉刚的音乐视频,于是笔者播放了《新贵妃醉酒》,在无形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流行音乐也继承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的东西——京剧唱法。在学生对京剧唱法有兴趣并想要去了解学习的时候,笔者播放了梅兰芳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顿时间学生对梅兰芳的崇拜,甚至超过了对李玉刚的崇拜。学生还迫不及待的学唱了其中的两句京剧,体会了京剧唱法,虽然刚开始唱的不是很好,但是能看到学生很努力的学生,能看到学生对我们的京剧产生了兴趣和喜爱。笔者通过对现代流行歌曲的掌握和对现代流行歌手的了解,结合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使整个课堂上的很活跃,很有激情,也起到了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了京剧,并且喜欢上了京剧。

五、糅合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原则与方法

(一)现代流行音乐导入,以活跃课堂氛围

从中小学生对现代流行音乐的爱好出发,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选择同学们所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来引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又要选择与所讲课程有联系的流行音乐作为导入题材,来增强教学的时效。就像两个有共同语言的人能够聊天聊到很久,而没有共同语言的则相反。例如,我们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DJ》来激发学生对进行曲风格的兴趣,区分两首进行曲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中进行曲风格的体会。关于将优秀的现代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这无疑是培育学生音乐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二)发掘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的共同元素,丰富课堂教学目前,据了解中小学生都非常的喜欢音乐艺术,但是都不怎么喜欢上

音乐课,其主要原因是不怎么喜欢学习音乐教材里的内容,而期望教师教唱一些他们所熟悉的现代流行歌曲。其实,现代流行音樂很多也参杂了传统民族音乐中的某些元素,例如,《苏三说》里面有唱段就是京剧唱法的延伸。又如,在学习江苏民歌的时候,选择周艳泓演唱的通俗版《又见茉莉花》与江苏民歌版《茉莉花》进行欣赏,让学生体会现代流行歌曲与传统民族歌曲异同,这样巧妙的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渗透于传统音乐当中,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接受着传统民族歌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严格挑选适当的现代流行音乐

虽然现代流行音乐可以引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并不代表所有的流行歌曲都可以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引入题材,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生理阶段,身心发展都还不健全,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很容易受到其歌曲的影响。例如:网络十大禁歌,要禁止听这些歌曲,一定有他们的原因。所以说,现代流行音乐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学生,也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师要严格挑选适当的现代流行音乐,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现代流行歌曲,例如学习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一些积极健康的现代流行歌曲。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将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要注意合理选择现代流行音乐,避免学生不分好坏的去听现代流行音乐,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明确现代流行音乐引入目标,控制流行音乐在课堂中的比重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并非我们的真实目的,是介于从学生的兴趣

出发,尊重学生的爱好,使学生也同样尊重着教师的教学工作,遵守着课堂纪律,并积极学习传统民族音乐,在快乐中学习着,让整个课堂变得很精彩活跃,达到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目的。所以,在整个音乐课堂中,现代流行音乐只是起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传统民族音乐及其文化。

结论

当前,现代流行音乐十分盛行,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并不感兴趣,而被现代流行音乐深深的影响着,并影响着我们的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将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弘扬下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现代流行音乐合理的引入音乐课堂,使现代流行音乐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更多的了解传统民族音乐,并逐步喜爱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赵舜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3(5).

李爱丽.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J].信息教研周刊,2012,(1).

徐皓,蒋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期.

丁云.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探微[J].科技咨询,2011,(27).

蒙玲玲.探究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J].大舞台,2012,(9).[7]徐凤.浅谈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中[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年12期.

喻意志.中国音乐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概述孙灿国.浅谈中学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信息,2008(15).

张桐柱,瞿继峰.通俗歌曲理论与应用——作曲.演唱.伴奏编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2.

作者简介:华菀如(1990.11-)女,本科,汉族,四川宜宾人,中学二级音乐教师,音乐教育。

注释

1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2张桐柱,瞿继峰.通俗歌曲理论与应用——作曲.演唱.伴奏编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2.

3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4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5刘鹏.谈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

6徐皓,蔣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期.

7孙灿国.浅谈中学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信息,2008(15).

8丁云.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探微[J].科技咨询,2011,(27).

作者:华菀如

第三篇: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融入

摘要: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艺术鉴赏等素养。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音樂教育活动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教学相结合,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传统民间音乐展开论述,分析其具备的教学作用,然后立足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传统民间音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对策,希望可以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启发。

关键词:音乐教学 中小学 传统民间音乐 教学作用 优化对策

音乐课程是构成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并非考试科目,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人士,都更加认可音乐课程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课程地位逐步提升,对于教学活动的研究也在深入。除了对教学理念和方法展开创新之外,将传统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也成为不少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传统民间音乐,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类型多样、形式繁杂,从中挖掘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素材资源,并将其引入课堂,能够对音乐教学产生积极作用。

一、传统民间音乐简介

民间音乐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是一切民族性、地域性音乐的统称。而传统民间音乐则是指随着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非现代的音乐形式。从基本的音乐形式来说,有民间歌谣、戏曲音乐、民俗音乐、民间乐器等等。而在每个形式方面,又有很多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对于民间歌谣,就有童谣、山歌、号子等不同的形式。而山歌,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分为客家山歌、彝族山歌、苗族山歌等不同的类型。再比如戏曲音乐,也可以根据戏曲地方流派的差异,分为不同的音乐类型。民间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来自劳动人民,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获得灵感创作而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传统民间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传统民间音乐能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出显著价值。

第一,丰富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逐渐丰富的情况下,教材内容难以满足音乐教学需求。传统民间音乐便可以对音乐课程内容实现拓展与延伸,让教学活动更加充实丰富。

第二,吸引学生兴趣。从学生角度来讲,不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态度并未转变,尤其是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并没有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对音乐课程的兴致不高。传统民间音乐包含了不少具有趣味性的元素,将这些趣味性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第三,传承保护传统民间音乐。传统民间音乐,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艺术沉淀,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值得大力保护与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足教育阵地,将传统民间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可以给传统民间音乐提供再生的土壤,有助于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传统民间音乐的教学运用重视不足,没有注意到音乐教学的创新构建和转型发展。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自身对传统民间音乐有较深认识,但是却没有重视其对教学的作用,这导致音乐教学还是处在以往的模式当中。

(二)缺少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运用传统民间音乐的时候,缺少设计,并未依据教学内容对传统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合理规划,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利用较为随意,从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不均衡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的把握不到位,出现理论与实践不均衡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理论讲解过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很少,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并未形成真正的体验。

(四)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的理解存在局限,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实际教学运用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几种固定的形式和方法之中,未能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学习兴趣下滑。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的具体措施

(一)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

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当中,将传统民间音乐有效利用起来。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改变,不仅要认识到传统民间音乐所具备的教学作用,还需要关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全新要求,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音乐课程之中。这就需要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用于辅助音乐教学的开展。具体来说,音乐教师应该对传统民间音乐进行搜集和整理,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进行系统化整合,构建起符合当前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然后将校本教材用到音乐课程的教学当中。具体来说,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构建,应该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不同阶段来编制,在内容和难度上作出一定区分。比如可以分为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7—9年级以及高中这四个阶段,分别开发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因为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成长状态不同,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有差异。学生所处的年级越高,音乐素养、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也就越高,那么相应的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也就应该在内容和难度上有所提高。不仅如此,在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还应该特别关注对本地民间音乐的发掘。因为民间音乐本身就具有地域性,而这种地域性,又和内在的文化传承具有紧密关系。所以,传统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以本地民间音乐为主,挖掘其中的音乐内涵与文化元素,从而加强中小学生对本地音乐文化和人文风俗的理解与认知。

(二)立足音乐课堂优化教学设计

开发校本教材,是利用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从不同的视角,构建起一套音乐辅助校本教材。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是应该重点立足音乐课程教学,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进来。而对于民间音乐融入的过程,需要抓住教学设计这个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组织规划,也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所展开的规划设计。要将传统民间音乐有效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就需要从教学设计的环节着手,对教学设计予以优化,提前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进来。具体而言,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拓展设计,引入传统民间音乐。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厘清课本内容中音乐的形式和风格,然后选择与之对应的民间音乐素材,将其作为拓展内容引入课堂。比如欣赏《赛马》这首音乐作品,其主题是传统的民间赛马活动,属于体育类型的音乐。除了赛马之外,传统民间音乐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体育音乐,比如摔跤、划龙舟、舞狮等等。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赛龙舟、舞狮等方面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素材,充实音乐教学内容。其次,要优化教学流程设计。除了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融入民间音乐,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上,也要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比如,可以设计民间音乐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民间音乐,来导入课堂教学。也可以设计民乐演唱活动,引入一些民歌、山歌、童谣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演唱。

(三)增加课堂实践,保持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中小學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入,除了从理论层面的结合之外,还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在课堂上以传统民间音乐为载体,创设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教学保持平衡,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首先,创设音乐游戏。可以结合民间音乐歌曲,在课堂上构建“音乐传声筒”的游戏,也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排成一列,利用悄悄话的形式来传递民歌歌词,从头到尾依次向后传递,并由最后一名学生演唱出来,看传递是否正确。其次,创设多媒体欣赏活动。传统民间音乐,往往有具体的场景,并不单单是以音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相关的视频,将画面和音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领悟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构建多种教学形式,深化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应用

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融入应用,还应该注重应用形式的多元化构建,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在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课程之间构建起有效连接。具体来说,首先,可以通过情境构建的形式引入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立足具体的民间音乐素材,构建起相应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对民间音乐展开学习。其次,设置案例分析,引入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可以基于案例分析的形式,将民间音乐引入进来。在对一些传统乐器进行教学时,如笛子、二胡等乐器,便可以引入相关的民间音乐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些民间音乐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音乐知识。最后,还可以构建民间音乐表演活动,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民间音乐的内涵。

五、结语

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传统民间音乐存在的种种问题,音乐教师要有深入的认识,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然后围绕传统民间音乐所具备的教学作用,把握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课程之间的契合点,运用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民间音乐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发展。这就需要开发校本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课堂实践以及多元化教学,实现传统民间音乐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尹山红.关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研究[J].数码设计(上), 2019(10):313.

[2]戚雪珍.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探究[J].北方音乐, 2019(08):158-158.

[3]姚丹.试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J].中华少年, 2018(23):23-23.

[4]曾贞.融入乡情——浅谈民间歌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J].商情, 2019(24):177.

[5]高洋,董婧辉.探究地方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J].北方音乐, 2020(01):131-132.

(作者简介:朱成卉,女,本科,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朱成卉

上一篇:大学生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新公共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