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论文

2022-04-16

摘要:透析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状况,农村小学音乐的发展之所以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差异、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设施落后,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等,造成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与国家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状态发生脱节现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小学音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音乐论文 篇1: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尝试

摘 要:借鉴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的经验,对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奥尔夫对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原始的音乐绝不单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尝试,通过游戏、节奏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更有新意,更具创造力,更靠近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兴趣;节奏;创造力

当前,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改革,引入各种教学方法,但因农村学生“沉默寡言”,主观认识的不正确,加上家长对音乐学科的茫然,以及教师的教不得法,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作为农村小学,实现素质教育,音乐课堂就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学得法尤为重要。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如何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走进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具体做法。

一、兴趣导入,边玩边学,玩中启发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而且最好带游戏性。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奥尔夫体系的多项训练,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得到启发。

如:在上《火车开啦》时,课前我把教室里的椅子排成六组,教室中央摆放好节奏卡片。接着,播放火车汽笛声,请学生进入教室,并在教室中央站好队。然后采用情境引路,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是火车鸣笛。接着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身份:“音乐火车站站长”,并邀请大家登上小火车。在复习节奏这一环节,又设计了火车要检票的情境,我提出要求:“读对了‘车票’的节奏就可以上车了,首先请同学相互之间读一读。”然后,站长逐一检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过关。学生在争先上火车的游戏中练好节奏,避免了枯燥的反复练习。最后在学唱歌曲的环节,我又带领学生边唱边开火车,学生接成火车长龙绕着教室跑:“让我们一边唱,一边开动小火车。”整个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都贯穿律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二、降低难度,节奏先导,感受音乐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声势节奏教学,降低学习的难度,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在每节音乐课,以节奏开始,设计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效果显然。

如:在教学二声部轮唱《两只老虎》时,将学生分成两组,请第一组小朋友先开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第一组晚两拍)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真奇怪”时再反复一遍“真奇怪”,最后说“真奇怪”时两组齐念。在这样练习后,学生就很容易能掌握这首歌曲了。接着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

三、主动学习,实践体验,培养创造力

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在一般教学形式(舞、奏、唱、律动、游戏)中的情感创造外,主要应用于音乐创作练习,借以培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特性,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在音乐创作练习中,对学生的创作没有具体要求的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也许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对儿童的探索精神是长久、持续的。

如:上《郊游》一课时,当学完歌曲后,我拿来一次性的餐盒,让学生给这首曲子伴奏,要求每人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敲击出声。有的学生用手指弹、有的在盒上敲、有的打破在地上摩擦等,他们每人还编配着不同的节奏型。总之,大家都在不断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此自由的空间让每一个人积极地投入,这就是奥尔夫的魅力。

总之,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让学生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三合镇中心小学)

作者:来莱

农村小学音乐论文 篇2: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  要:透析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状况,农村小学音乐的发展之所以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差异、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设施落后,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等,造成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与国家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状态发生脱节现象。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应加大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多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加大宣传美育的力度,将美育深入家长们的应试观念,深入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使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教育资源;音乐教师的素质层次

音乐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可见它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在教育中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它独特的功能,音乐不仅是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了感染人、教育人。从开始接触并且学习音乐的历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音乐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充实,音乐这一门学科的领域也在随之扩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逐渐深入日常教学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部分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观念落后

音乐可以充当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笔者认为,不仅仅是音乐的音符,全部的艺术都可以打开人类智慧之门。可见,艺术教育对学习与创造性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农村学校仍把各学期期中、期末、统考等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乡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是音乐课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替补课”,音乐教师就成了教师中所谓的“闲散落后份子”,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教语数。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阻碍了音乐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师资不足,教学设施落后

在农村小学,大多数音乐课都是由没有经过正规音乐教育的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来“兼职”。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没有科学的音乐教学理念,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音乐课的教学形式十分单一,甚至很多教师因为自身没有正確的音准、节奏感,40分钟的音乐课仅仅只是播放录音,让孩子们跟着录音一遍又一遍地唱,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枯燥无味,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就算有的学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也因为学校师资不足,被改行去教语数。

教师音乐素质低,学校不合理地运用教师资源,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一个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部分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有的村小连独立的音乐室都没有,学生们都没见过风琴、钢琴,更别说那些琳琅满目的乐器了,教学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于是那些先进的设备就成了装饰品;有的学校有音乐室却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这样对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三)教学模式单一,音乐教学等同于唱歌教学

在许多农村学校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孩子十分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是为什么?笔者在教学中以及听课中发现,大多数音乐课模式非常单一,除了学唱歌,还是学唱歌。大多数孩子打开音乐课本,不会识谱、不认识节奏、不了解歌曲的来源、民族、情绪,仅仅只是跟随音乐演唱歌词而已,这样的课堂环境下,不仅孩子不爱这样的音乐课,老师自己也不明白教学的真正意义。音乐教学领域包含: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模块。然而这些内容并不只是通过唱歌教学这一种模式来表现体现出来的,教唱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但它并不是音乐教学的唯一教学模式。把音乐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唱歌教学,这有失偏颇。随着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在音乐教学中还能利用多种音乐教学法来解决音准、节奏等问题,比如奥尔夫节奏训练、柯尔文手势、体态律动等音乐教学方法,但在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水平不高,设施设备不完善以及受教学理念的局限,音乐教学的现状是教学模式单一,“音乐课=唱歌课”,器乐教学、欣赏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和音乐活动成了音乐教学的盲区,对学生全面地认识、感受音乐非常不利,甚至造成误导。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改进方法及对策

(一)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首要任务。相关学校应为专业音乐教师提供优质课观摩活动的机会,定期开展名师讲座的活动,让农村的音乐教师接受新的音乐理念,跟上新课程标准的潮流,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基本功培训,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二)增加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上级部门和学校应多组织艺术类的各种比赛和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点燃大家的热情,促使音乐教师大胆创新,以至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既加强唱歌训练,又注重器乐教学、唱游教学和乐理知识教学,还适时开展好音乐活动,加强音乐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响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使音乐课真正地丰富起来,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学会真正的聆听和欣赏,让孩子们接受美育的熏陶。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笔者真心地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学会用歌声来表达快乐,用舞姿来展现风采,用耳朵来聆听生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应重视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使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农村音乐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 王竞苒. 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河南科技学院,2020.

[2] 白翠微.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1):162.

作者:刘佳音

农村小学音乐论文 篇3:

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多元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能够直接反映出中华儿女的精神面貌与气质,其中,民族传统山歌更是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為此,本文将针对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壮民族山歌;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山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而壮民族山歌是以壮语为载体,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广西壮族地区进行传唱的歌曲或小调。壮民族山歌的内容一般以壮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等为主,地方特色浓厚。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之中进行壮族山歌教学的开展,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探索与传承,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以及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壮民族山歌的传承发展情况与特点

壮民族山歌的发展扎根在广西壮族地区,以壮语语言为载体进行传唱。山歌中内容的描写主要以风俗民情等为主,歌词一般呈现直白质朴的特点,音乐风格的体现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在家庭、村落以及小范围的社会范围内进行传唱,在当前阶段,壮民族山歌的主要传唱形式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学校教育传承的方式,这种传唱方式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本地文化传承的方式,在音乐教师开展山歌教学的过程中,将本地的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而随着学校以及相关教师对于传统资源的发掘愈发深入,这种壮民族山歌的传唱方式被广泛采纳,但是,在这种传唱方式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其次就是社会教育传承的方式,该方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相关资源的整合与整理以及关于壮民族山歌的歌曲改编等方面,该方式的运用使得壮民族山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促进了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最后就是家庭教育传承的方式,这种传承方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家中父母以及祖父母等老一辈人向小辈儿童,进行的壮民族山歌教授上,让儿童体会山歌之美的一种形式,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传承形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现代家长所掌握和了解的壮民族山歌越来越少,无法及时的对儿童进行教授,这也就导致,家庭教育这种传承方式在逐渐被替代。

2 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传承性

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以及教师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壮民族山歌本身所具备的教育意义以及教化属性,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极强的促进意义。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的丰富,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果提升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2]。除了对学生与教师的促进作用外,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地区教育特色的凸显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学校以及相关教师不断的进行推行。同时,在壮民族农村小学中,推行壮民族山歌这种教育模式是有政策依据的,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各个地域的教育工作开展可以依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兴趣进行课程的开发,所开发的课程要适用于学校的发展,并且能够凸显学校的课程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改革一定要及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一定要持续推进文化的传播。

2.2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在壮民族小学中,关于壮民族山歌的应用,“学校教育”是主要的传承方式之一,从20世纪的上半叶开始,广西艺术师资班等相关教育部门就开始了关于壮民族山歌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的探索。而具体的应用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在校本课程中进行开发,将壮民族山歌的教育体现在校本课程之中,将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地落实,在进行落实的过程中,要及时将相应课程的办学理念、社会与学校发展的需求等进行评估,以对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保证[3]。

其次,就是在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外音乐活动中,进行壮民族山歌的应用,将壮民族山歌的优势充分作用于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外音乐活动之中,促进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外音乐活动的特色化发展,继而对优秀的壮民族山歌文化进行良好的继承。最后,就是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壮民族山歌内容的择取,在不同的年级选取适用于该阶段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基本素养以及兴趣需求进行及时的调研与了解,将针对于壮民族山歌应用的教学评估工作,进行及时的开展,进而对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3结论

综上所述,壮民族山歌在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有利于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的。对于壮民族山歌的“继承”与“发扬”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之一,对于壮民族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特色化发展,也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联江.论农村小学民族音乐教学[J].教育界,2021(12):2.

[2]吕春兰.论音乐游戏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20(4):1.

[3]谢艳妮."壮族山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6):3.

作者:黄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