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的创新作用

2022-06-28

第一篇:党支部的创新作用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发挥支部堡垒作用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90年的历程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犹为重要。

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现有党员42名,占公司职工总数的42%,党支部设置书记1人,副书记兼组织委员1人,宣传文体委员1人。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针对目前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讨论,围绕新时期、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为增强公司党组织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提高公司安全运行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党员员工政治素质。

一、切实加强学习教育活动

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努力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学习活动做到把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及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司安全运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党员作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帮助党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拓创新本领,自觉地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根据公司实际,结合上级党组织及民航的有关安排要求,重点开展学习实践胡主席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学习民航安全法规,安全运行手册等学习活动,力求形式多样,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学习,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尤其是安全运行工作的稳步提高。结合公司各项培训,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全面优化公司专业群体,发挥团队精神,树立飞行、机务人员新形象。

二、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完善制度,健全完善党支部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的日常工作,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相关制度及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党员先锋示范活动

要求每位党员时时对照自己的承诺,处处凸现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做好党员以点带片工作,力求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四、全面落实各项党建制度

严格执行党内生活的各项要求,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每月一次党组织生活会,每季一次党课,每年一次民主生活会。

五、积极开展党员谈心活动,作好党员培养发展工作

根据崂山组织部安排,公司每年确定发展对象,通过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抓好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提高

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工作,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坚持对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指导,发挥群团组织在公司安全运行等项工作中所起的协调作用,公司由于作业活动基本上在西南和东北,而且一年四季机组常年驻外,机组人员经常在外执行任务。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支部协调工会,坚持定期电话联系走访驻外机组员工家庭,解决职工困难,如遇有家属生病住院,组织人员进行陪护,切实解决好驻外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营造了公司安全运行和谐发展的氛围。

以上是我们公司党建工作的一点心得,今后我们仍将按照上级党委及民航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公司安全运行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 “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安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辖区持续安全、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推进辖区和谐民航建设做贡献。

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党支部

2011年5月30日

第二篇:技术创新的作用

1、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没有哪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十分先进而经济发展落后,也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发达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一国经济增长,既有数量的扩大,又有经济系统质量的改善。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2、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

(1)技术创新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其核心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战略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是降低生产过程的耗费,或是获取更低廉的原料来源,或是开辟更为合理的销售渠道,以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的主动权,把大多数竞争对手逐出共同的市场。另一种是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性体现在技术特征、功能特征、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差异化即意味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

(2)全球经济变革对技术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变化总体概括为:全球化——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原材料、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信息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以光学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与使用,甚至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污染”的现象;知识化和过剩化——知识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依靠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转变到更为依托知识的作用,过剩化是指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管理的改良,使全球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

(3)过剩经济与技术创新。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经济活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正在经历由“短缺时代”向“过剩时代”的转变。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供给不足的矛盾大为缓解,而科学技术创造的生产力对供给扩张的贡献远远超过对市场扩张或对需求扩张的贡献,在这一因素的累积作用下,现代经济的总供给逐渐大于总需求,供大于需矛盾日渐突出。面对过剩经济,企业的惟一出路就是不断提出独特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工艺、新的服务方式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带来的过剩。

(4)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有着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也就是说,未来技术创新将减少对“急功近利”式的、浅层的数据和信息

的依靠,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②技术创新需要较强的智力资本,而非简单简单依靠物质的累积。开发和应用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③技术创新依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包括了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的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其中包括阅读中学习(Iearning by reading)、实践中学习(Iearning by doing)、应用中学习(Iearning by using)和研究开发中学习(Iearn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技能,并进行由浅至深的动态转换,将成为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

第三篇:论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

74101227.doc 论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

本文从创新的定义出发,着重论述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如何利用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人才,提出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融入创新教育的新模式,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提供一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型人才 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教育模式

【引入背景】

曾经在新东方学校的网站上看到一则征集论文的信息,要求的主题范围是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由此想到创新在当今飞速变革命的社会中的重要性是日渐突现,那么我们当今的教育是否能担负起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巩怕当今的中国教育界,还未对创新在教育中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所定位。笔者想借用此文对创新在学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一点探索。 【正

文】

既然要谈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就不得不先谈一下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一词早有专家研究过,起源于英文词汇Innovation翻译而来。在20世纪初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

从熊彼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只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组合即为创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创新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方面。第一种方面即为一种原始的创新,这种创新就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这是一种难度很大的创新,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二种方面的是对世界上已有的东西进行再加工,把已有的东西重新组合也就是创新。

从以上创新定义的分析,其实做到创新未必要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只要对已有的东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加以改造都可以视为创新。其实微软公司的很多软件也是在借用其它软件技术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那么我们必然应该思考什么才是创新型的人才,是否必须要象爱迪生那样有自己的原始创造才是创新型的人才。根据现代创新理论的研究,其实不是这样。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包括的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博精深的知识

74101227.doc 这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一个基础条件。这里所谓的知识不只是指学校教授的学科知识,社会间接信息也是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很难有给创新的逻辑联系条件。

(二)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智能。

这一个人具备创新能力的一个核心条件。包括这几个方面1.创新的求异思维2.敏锐的观察力3.创新的想象力。这是一个人有创新思维过程的几个必要的环节。

(三)创新的个性品质

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必然有创新相关的品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自信与乐观2.善于独立思索的习惯,而不盲目从众。3.善于向合作者学习,增加自己的思维面。4.有强烈的好奇心。5.有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

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为我们该去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创新培养须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造就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教育环境体系,使我们的育人环境能真正地培养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到作用的人力资源。那么创新在教育中能起到什么的作用呢?这是我们重点要分析的问题。

总的说来,创新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推动人类教育向前发展和人类自身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创新在教育中产生的作用分别加以论述:

(一) 创新是推动人类教育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凡是教育工作者皆知道,自人类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便出现了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这可以看作社会教育的雏形。但那时的教育手法显然很单调,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有限。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人群学习。若没有创新作为动力,人类的教育始终就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水平上,无法进一步发展,满足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

(二) 创新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的造就者。既然是未来社会的造就者,若没有创新的精神,就无法开拓未来社会。当前教育界提到的素质教育口号已多年,但真正有多少学校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行动上,恐怕很少。究其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为了所谓吸引生源,满足家长的功利思想,就一味地按照中考,高考的出题方式进行教育,制约了人才的真正素质培养。学校教育成了考试辅导教育,而非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为了能培养出具有未来社会造就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工作是一种很博大精深的活动,须要不断地根据需要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只有教师具有创新的品质,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同样,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只会依葫芦画瓢的操练工具。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质疑思索,并勇于实践解决问题的

74101227.doc 精神。

(三) 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

当前的社会无不充满革新的需求,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当前教育体制下,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老是守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就无法解决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所遇到的众多矛盾。教育中的评价机制问题,课程内容设置问题,教学手法问题,教育理念问题对我国教育已经困扰已久。若不加快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加以创新,若干年后我们的国家的接班人可能就不能适应当时的世界民族的竞争。所以用创新的手段改革以往的陈规,是一条不可绕开的路。

(四)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的发展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么人如何才能不断成长起来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其实就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不断地打造一个变化的自我。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须向前人的先进理念学习,增加自己的见识面,为自己的创新奠定基础。第二,要善于独立思索,发现前人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也符合熊彼德关于创新的定义。举例来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提出惯性定律之间,就已有其它的科学家,如伽例略等对物体的惯性运动作出了研究。牛顿在考察其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之后,完善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提出了著名的惯性定律。

(五)创新是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出特色的前提条件。

基础教育改革,口号提出已多年,然而应试教育的统一性,使几乎使所有的学校都走的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之路。其原因根源可能在于中国长期的科举文化使社会对人才的认识观简化为了人所拥有的学校毕业证,而非人所有的社会贡献力。这是一种对人才观的曲解。

然而随着考试升学制度的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的教育之路恐怕还得要从真正培养人的能力入手。这要求学校的办学当中要体现自己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从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出发去思考办学思路,而不是盲从学生的升学优率。学校要办出特色,就要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而不能停留在考试辅导教育上不思进取。尤其是学校的人才观要有根本的创新,这样才能教育我们的学生,改变他们的人才观。否则,学校的教育总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总结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创新在教育上的作用之后,我们不勉要问,在学校的教育模式中,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是具有创新教育的模式?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离开我们当前的课堂教育阵地的。

创新教育模式是指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加以对待,通过对学校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

74101227.doc 氛围,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的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1] 下面笔者对当前主要的创新教育模式加探讨。

当前主要的创新教育模式有探究教育模式,试错教育模式,问题教育模式,案例教育模式。

(一)探究教育模式中体现的创新。

探究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提出以来就开始提出,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现在已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的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到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去,并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手段,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新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最终形成新的结论。

从这一种教育模式来看,具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的优点,这对于形成人的创新思维力,并形成本人对知识的建构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课堂教学的操作中要有相应的步骤。首先是引导,教师要根据本堂课达到的目标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对新问题的发现。然后创造适合的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这个过程是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过程。教师要鼓劢学生想象各种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于验证问题的结论。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自我思考总结,归纳,发表学生的看法。这是对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形成创新升华的一个必要步骤。

当然,课堂的探究教育模式并非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内容适当地采用。

(二)试错教育模式中体现的创新。

试错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该教育模式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各种学习中的误解,再由教师点拔,对比正确的解答,使学生深刻思索,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发生了理解上的错误并等于是坏事,桑代克的思想是学习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返应联结”。而这种联结主要又是通过试误建立的,即在重复的尝试中,错主的反应逐步被解除,正确的反应则不断得到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尝自己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集体分析,辩论,抢答等手段,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敢于发表自己看法,实际是引导学生创表思维的开展,而不据于权威。

(三)问题教育模式中的创新

问题教育模式的提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马赫穆托夫。其方法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形成问题情境,以对话为直接交流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探索活动。其核心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要提出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须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做到问题精炼,能够激起学习的思考兴趣,特别是要适合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因此设计问题时,须要明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提出的问题,学生才能乐于思索,学生的创

74101227.doc 新才能成为可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想问题的解决方案,尽力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四)案例教育模式中的创新

案例教育模式首先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它的方法是教学中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使学生接触现有的案例,让学生把自己处在此案例的背景中,作为一个当事人的来思考对待事物的方法。操作步骤是课前要将一个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并准备好自己的思考。课学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见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作记录,并加以评价,学生将自己对案例的思考和课堂上其它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案例教学法不需要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其实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展开。案例无非是给出一个给学生思考的素材,但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通过思考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了解他人的先进之处,扩大自己的见识面。

以上讨论的是几种创新教育模式中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操作过程。我们在懂得了这一些教育模式中的创新原理之后,对学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课堂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方向。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无止境的过程。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基础教育的涉及面广而复杂,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好人才须要有长期不断的努力和大胆的创新魄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成为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

[1]周鸿主编:《创新教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第四篇: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周绍才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35期)

【摘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社会的变革发展总是在伟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引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伟大理论成果的创造均对社会的变革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将实现。

【关键词】理论创新社会变革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人类革命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每次理论创新,都引领着社会发展变革的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上半叶,正值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当时, “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永恒的社会,它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问题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和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为人类贡献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严整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的理论先导,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

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推动俄国社会实现重大发展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人民的斗争实践,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败。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而是立足于当时俄国革命实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指明了胜利前景,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先导。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先导。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争取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在当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毛泽东没有盲目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也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了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由此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继续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带领中国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引领最近30年中国发生巨大发展变革和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局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先导。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改革的理论先导。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社会主义国家因受体制模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优越性未能获得充分发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也遭遇了一些挫折。邓小平为我们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由此将中国引向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适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理论先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沉渣一度泛起,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淡薄,甚至腐化堕落。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失去了领导核心作用。客观上,急速的社会转型与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据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 是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多年积累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比如重经济,轻人本;重利益,轻和谐;重速度,轻效益;重产值,轻耗费;重增长,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率,轻公平等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系统回答了“如何发展”和“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问题。它超越、突破了传统发展观,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诠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安全机制、维稳机制、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及时疏导和妥善解决,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其个体之间彼此容纳、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坚持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例如城乡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央和地方、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个人收入分配所占的比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辟出一条科学、文明、进步的发展道路。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及时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围绕人本理念,继续推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结语

伟大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总是在理论创新成果的引领下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再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如此。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央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诸如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力推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在今后,政府部门必然会通过更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妥善处理、解决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从而使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无疑,积极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坚信:只要全面、持续、深入地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目标必将实现。(作者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副教授)

第五篇: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科学技术也将更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其发展空间将会缩小,其生活质量也将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无论是从个人命运或国家前途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科技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充分挖掘青少年固有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对培养科技人才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充分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能激发创造力,引导青少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就我馆开展“科技活动”与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一、科技活动能激发青少年科技实践的兴趣

从成功中树立起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我馆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是为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创设的前提条件与心理基础。

1.树立起自信心。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本身就是一种易于使人获得愉悦心理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意的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在不断地螺旋上升发展,稳定的心理素质一直伴随并贯穿于整个制作和发明的全过程,而成功的愉悦将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参与研究的精神动力。

2.多元智能开发。元认知是“对认识的认识”,它是学习方式的核心成份。元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人们的认知过程,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自我控制执行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意识往往被教师牵着走。而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元认知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支配下,逐步具备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形成比较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付诸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独立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技活动能启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我们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就是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阵地和机会,让他们在科技活动中真正领略到创新和实践的快乐。

1.在玩乐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他们玩乐、探索和创新的小世界。我们采用学、玩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无拘无束地活动在创新的天地里。由于活动本身带有玩的色彩,因此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而玩乐则是学生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刻,这对创造心理来说是最佳时机,因为此时思维活跃,联想流畅。

2.满足好奇,培养创新精神。好奇是创新的种子,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好奇,一方面反映他们的幼稚,另一方面反映他们的求知欲,因此要努力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创新的萌芽。举办中小学生现代科技知识竞赛,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了解人类科技进步历程和世界最新的科技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兴趣。另外,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发现,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尝试改进和发明。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努力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吸引到科技创新上来。

3.鼓励“想像力”,发展创新思维。想像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想像绝不同于胡思乱想,它是对以前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因此要在日常的创新活动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设想,为发挥想像力创造条件。想像还能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新的内燃机。灵感有其偶发性,但灵感往往产生于想像中的一刹那。想像更能激发兴奋点,而兴奋是创新的翅膀。兴奋时大脑的思考力特别灵活,并且思路清晰,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我们既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也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出惊人的成绩。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因此需要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如科普“六个一”活动,即:每人做一个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技论文、讲一个科学家小故事、参加一次科技活动、出一期科技小报、每班出一期科技黑板报。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一蹴而就。只有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科技馆才能成为小发明家的摇篮。

三、利用科技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活动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动手动脑,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成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科技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造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从而使青少年真正受益。

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新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对事物的观察、记忆、操作等。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如电子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到手,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真正认识各种电子元器件,认识电子电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逐渐掌握这门技术,也只有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电子制作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人生具有表现的本能。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指导老师应有效地利用人的机能性和情绪性,来唤醒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创新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目的。

世界著名的创造学专家奥斯本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这种潜力随时均可任意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的开发和训练才能变成现实能力。因此,根据创造教育的特点,在青少年中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科技活动,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才能使科技活动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电子电工培训心得下一篇:党支部党员亮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