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科研处工作要点

2022-09-02

第一篇:学院科研处工作要点

科研处2013年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落实校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学校“12331”发展思路,继续贯彻“科研强校”战略,切实树立“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科研服务”的思想,坚持“强基础、提内涵、重交流、畅信息”的工作方针,加强内涵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实现科研水平较大突破,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十二五”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2013年科研目标是:

1.纵向课题立项80项(省部级25项以上、厅局级55项)。

2.课题经费达到12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60万元、横向课题经费60万元。

3.各类成果奖24项以上(省部级不少于6项、厅局级18项)。

4.发表论文30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0篇以上,各类检索、收录40篇。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

1.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主要包括:《山东女子学院杰出青年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山东女子学院校级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提高科研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1-

2.加强课题(成果)申报的管理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课题(成果)申报工作中,坚持“个人申报,基层推荐,科研处审核,学术委员会评审”的工作程序,择优推荐课题(成果),为课题(成果)申报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科研处内部建设。一是加强工作流程管理,项目申报、成果申报、专家推荐、文件收发、签字盖章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二是加强档案管理。项目申报、成果申报、专家推荐、学科建设等基础材料纸质版要及时归档,电子版要妥善保存。

4.加强校外客座教授的管理工作。校外客座教授要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办证、发放的程序进行,而且要做好资料的保存工作。校外客座教授要明确责任和义务,切实为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科研平台管理,推进学科建设

1.加强科研平台管理工作。要加强建设过程和目标管理,对省“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进行年度总结,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制定建设任务书,从学科后备带头人、学科团队、学科方向、学科研究成果等方面加强校级科研平台建设。

2.制定《山东女子学院杰出青年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借鉴校外经验,结合我校特点,制定和出台《山东女子学院杰出青年基金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年轻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评选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启动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建设工作,以杰出

-2-

青年基金项目为突破口培植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增长点,谋划若干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3.要加强山东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山东省性别/平等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突出学校科研特色,整合人员,多出成果。

4.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继续成立一批研究机构,为广大教师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5.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6.启动社会工作、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以及女性学硕士点的联合申报工作。社会工作以社法学院为主,学前教育以教育学院为主,旅游管理以旅游学院为主,女性学硕士点以社法学院为主。

7.筹划和建设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以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等为主,做好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的筹划以及建设工作。

三、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推进学术文化建设

1.举办“清照讲坛”。邀请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不定期为学校师生员工举办学术报告,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2.举办“博士论坛”。继续举办博士论坛,以启迪思想,交流信息,活跃学校学术氛围。

-3-

3.鼓励广大教师加入各类高层次的学术组织,积极参加国内(境)外学术会议。

4.以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等为依托,举办“女性生存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基地的影响,提升研究水平,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空间。

5.要重视加强科研队伍的学术道德建设,整顿学风,避免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倾向,倡导学术创新。

四、加强经费管理,为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经费管理,保证全校科研工作正常运行。

1.落实省级、校级科研创新平台经费。通过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及运行经费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

2.落实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学术出版基金、科研成果奖励经费等,争取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加大学校青年项目的支持力度,结合办学特色,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争取高层次的科研立项。

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提升科研水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支持,争取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审、学科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4-

2.加强与中国妇女研究会等有关学术团体的联系,扩大课题立项和成果评审渠道,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学术专家,要做好各类专家的推荐工作,扩大学校的影响。

4.成立山东女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女子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等组织,为教师申报课题、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5.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鼓励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争取更多的横向科研课题,做到以横向支持纵向。

六、其他具体工作

1.做好2012年项目和成果的统计、整理、上报、印刷、公布等工作。

2.科研指标分配。根据各单位教师人数和职称实际,考虑2012年完成情况,继续下达各单位科研指标,确保全年科研目标的完成。

3.做好学术出版基金的立项和资助出版工作,争取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4.设立“幸福女院”专项委托课题,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5.召开山东女子学院第2次科研工作会议。评选表彰2011-2012年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2011-2012年优秀科研成果。

-5-

6.加强课题申报工作指导力度。积极做好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济南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省文化厅、国家(省)统计局等课题的申报工作。

7.加强课题成果申报工作力度。广泛动员教职员工积极申报各类成果,重点做好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文化厅优秀成果奖、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等的申报和评奖工作。

8.加强课题结题的管理力度。今后将规范课题结题手续、完善课题结题办法,对未按时结题对学校声誉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关人员采取限制措施。

9.重点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申报工作。

10.重点做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

11.重点做好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申报工作。

12.梳理全年课题申请的种类、时间、要求等,为教师申报课题提供指导。

13.梳理全年成果评奖的种类、时间、要求等,为教师申报科研成果奖提供指导。

14.加强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等工作。

科研处

2012年12月31日

-6-

第二篇:2007年教育科研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7年教育科研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1.加强落实“课题带动”战略,以教育局总课题统领、整合__“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区域推动__现代学校建设的进程,充分体现教育科研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进一步实践__教育“科研兴教”理念,规范“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开题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8项省级立

项课题、44项市级立项课题、91项区级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

3.进一步总结、提炼并积极推广“十五”教育科研成果,出版《__“十五”教科研优秀成果集》。

4.进一步打造__教育科研特色和品牌,强化过程管理,根植实践研究,有效落实“校本学习、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三位一体的建设,年内在义务教育阶段创建成2-3所区级教科研示范基地学校。

5.加强教科研的过程管理,努力构建教科研互动、交流、展示的平台,年内建设好__教育科研网站。

二、工作措施

(一)规范、高效做好课题研究开题阶段工作

1.做好教育局总领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有关开题的系列性工作,整理好课题研究前期研究阶段的相关材料,高质量形成课题研究方案。整合全区中小学校现代学校建设相关课题,共同参与开题工作。

2.认真做好开题论证的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完成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为了增强开题论证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针对性,开题论证工作尝试采用集体开题、单项开题、网上开题和自由组合式开题相结合的方式,真正使开题工作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__教育科研网站,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不断创新课题研究的新机制和新方法。

3.进一步规范开题论证程序。每次开题前要认真做好开题有关准备工作,各校要把开题论证工作作为深化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来抓,参与开题的人员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切实使开题论证工作成为推动课题研究的重要动力。

(二)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展现__课改实验成果和“十五”教育科研成果

1.继续办好《__课改实验通讯》,并对有关栏目、版面进行调整,增加“课题研究”内容,丰富教育科研容量。继续做好“四优”作品的评比工作,修改评比规定,提高作品质量,及时整理推广。

2.编印《__“十五”教育科研成果集》。承担“十五”课题研究的学校,及时整理总结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多层面课题研究展示、研讨活动,发挥课题研究效益,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知名度。

3.教研室人员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整合与成果提炼工作,组织教师参与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创设多种平台推广学校课改实验成果与教育科研成果。

4.举行__区“四优”成果汇报会,全面展示我区课程改革以来的优秀成果。

5.召开__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表彰__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与“十五”优秀课题。

(三)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体现“以校为本”的科研理念

1.制定区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引领学校和教师不断提高校本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探索和总结出一批校本研究的成功经验,从管理与实践层面规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2.进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和教技力量,强化校本学习、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

3.进一步引领学校和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细节与学科教学特色研究,引导学校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创造品牌,形成影响。

4.继续为学校提供校本科研培训菜单,同时不断更新菜单的内容与呈现方式,为学校提供更多校本培训的机会和平台。

5.强势推动村小教科研工作,实现区教育科研全方位覆盖与均衡发展。以“课题引领”、“中心带动村小”、“校际联动”等方式,促进村小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四)引导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建设研究,推动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1.结合义务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与区现代化规范学校的创建,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引导学校对教育教学特色进行审视,力争形成学校的特色研究专题。

2.已基本形成教育品牌的学校要建立相关的研究课题,参与局领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分解有关研究板块,形成研究特色学校。

3.召开区级现代学校建设的研讨活动,邀请相关专家作讲座,进行理念引领,同时学校提供现场,展开讨论。

4.针对现代学校建设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校聚焦一点,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各校的科研和办学水平。

(五)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骨干教师夯实科研基础

1.以区第三批学术荣誉评比为契机,制定科研型教师培育规划及相关的标准与措施。

2.区教研室与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为培育科研型教师,在区级和校级层面继续开展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创设科研型教师产生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3.结合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与教育教学实际,强化“和教师一起研讨

”活动,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基本要素为重点,不断推动全体教师科研素养的提高。

4.以“优秀青年教师推介会”推介的优秀教师为榜样,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推介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

5.在“请进来”的同时,不断推出有教学特色的教师“走出去”,提升知名度,扩大我区教育的影响。

6.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奖励机制,不断强化制度保障,

启动区、校层面科研骨干教师“沙龙”活动,为骨干教师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

《2007年教育科研工作要点》来源于,欢迎阅读2007年教育科研工作要点。

第三篇: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20**年,是我院的“科研工作推进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教师的努力,初等教育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2010年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科研工作,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在2010年,学院以“立足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作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研为导向,依靠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依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学院的学科建设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采取了多项旨在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加强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措施;开展了各项科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科研气氛;制定了鼓励和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2010年的科研工作情况

1、营造积极的学术科研氛围,准确定位学术科研研究方向

2010年,学院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首先,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与此同时,学院对科研工作定位准确。一方面要求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支持鼓励广大教师注重自身学科与小学教育专业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扩大对社会的服务。同时,实现自身学科专业水平和小学教育专业水平的“双提高”。

2、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和学习,支持教师参加学术活动

今年,学院在组织学习学校有关科研管理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教师进修学习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奖励措施。此项办法一出台,迅速引起了全院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如2010年学院有一名教师(车林花老师)到北京进修学习。通过进修,她学习并了解了当今的前言理论和知识,拓展了视野,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外,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2010年12月,李斌院长率学院教务科、团委负责同志参加了在海南省XX市举行的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年会。教师通过参加一系列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提高了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科研意识。 20**年学院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一览表

3、积极加强与小学的联系,组建面向小学的教学团队,开展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双赢发展的合作研究

2010年上半年,在与江西师大附小、站前路小学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我院派出了两支三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分别赴这两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学习、调研。下半年,学院又派出了两支3-4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分别赴南师附小、珠市小学进行学习、调研。本参与的教师人数共计13人,所在的4所小学均为在XX市享有很好声誉的重点小学。总的来说,我院组建教学团队到小学学习调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加深了教师们对小学一线的了解,提高了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水平,基本实现了大学与小学的双赢。

4、积极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今年组织专题学术报告共6场,主讲者为外省专家学者,如首师大的郜舒竹教授和上海师大的惠中教授,来自小学教育一线的名师,如XX市站前路小学黄筱红老师,以及本校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如赖大仁教授。学术讲座丰富了学院的科研气氛,推动了学院的科研工作。

5、学院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实际,提出并认真实践学科暨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即学科建设要坚持提高办学层次,坚持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这一中心,坚持抓好学术科研和人才队伍两大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6、每年三月份被确定为我院的“科研活动月”,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今后的科研发展计划。

7、抓住机遇,积极竞争,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数量。一是认真组织,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项目申报的力度,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二是加强对外联系,拓宽科研项目申报渠道,争取申报更多、更高层次的纵横向项目。

三、20**年的科研成绩

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积极主动与各级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院科研项目的申报打开了良好局面。先后组织了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等申报工作。

广泛动员,给予必要指导,在组织项目申报工作中,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的推荐,并对缺乏项目申报经验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参与申报的教师人数增加,范围扩大,申报项目的教师也逐步掌握和了解项目论证的技巧、方法,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1、2010年学院科研立项情况

申报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申报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申报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项,申报江西师大校级教改研究课题7项,申报2010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3项。

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有:

(1)2010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3项(黎玮、计芸、黄莉) (2)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章波、向晶) (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项(李斌、邓格琳、李民香、刘碧珍) (4)江西师大校级教改研究课题4项(李斌、邓格琳、李民香、刘碧珍)

2、发表论文

本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再加上第二作者1篇,合计:11篇。教师发表的论文层次有了一定提高,其中有1篇论文发表在二类学术期刊上,3篇论文发表在三类学术期刊上。

3、编著

学院教师参编著作2部。

四、存在的不足

1、目前我院科研工作的基础非常薄弱。科研管理工作才刚刚启动,还有许多方面需加强和完善。如本学年全校科研成果统计中,我院的份额太小,权威、核心期刊,我院仅有1篇;

2、学术交流还需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还未真正形成;

3、教师的科研投入还需要加大,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还要不断创新;

4、缺少高层次、有影响的科研项目;

5、科研基地建设,特色还不明显、运行管理还不够规范、投入严重不足;

6、科研所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比较缓慢;

7、科研人员的力量有限,科研条件也相当有限,如学院图书资料建设还不完善等。

总之,一年来,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全院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学院的科研工作呈现了上升趋势,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院发展的要求及广大教师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营造科研环境,改善科研条件,凸现科研特色,增强科研实力的目标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

第四篇:农林科技学院2010年科研工作总结

2010年农林科技学院在学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场搞科研,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更新观念,适应形势,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本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科研工作任务。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2010年我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40项,上年接转28项,今年新增12项,其中,省科技厅立项2项、省农科院1项、省教育厅1项、庆阳市科技局5项,学院3项。“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这是继去年在我院成立的“陇东冬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第二个技术研究中心,使我院在重点、难点科研项目上有创新突破。年内新增科研经费39.5万元,总经费178.2万元。各项科研项目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都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科研成果成绩喜人 1.获奖成果

在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共有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冬小麦新品种陇育2号”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引进示范”、“ 庆阳市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小杂粮引种试验示范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2.鉴定成果 我院今年有5项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3项成果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项成果通过庆阳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果中,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陇育3号冬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3、专著、论文

我院全体科研人员在认真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勤于笔耕,今年编辑出版专著1部(现代农业新概念),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国家级6篇、中文核心3篇,省级11篇,对加快成果的应用、转化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学科建设初具规模

《陇东旱地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从作物高产抗逆遗传育种、作物品质性状遗传改良、特(饲)用作物育种及开发3个方向进行建设。历经2007年-2009年3年建设,已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实验室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学校验收评估,并获优秀等次,今年又进入下一轮建设。

四、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2009年院内有7名专家在宁县、正宁、西峰等地开展了“苹果优质管理”等学术报告;有5人在校外学术机构中任职,有5人(次)在院内开展了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业务素质,更新了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五、学位评审成绩优异

按照学校要求,我院成立了以院长张成教授为主席的13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年初完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评审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被评为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良好。

六、科研队伍稳步壮大

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是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我们依据“农科所科研工作五年规划”及“农业科学研究所学术梯队建设计划”,努力提高科研队伍的学历层次,通过引进高学历人员和资源整合,科研队伍稳步壮大。目前共有科研人员4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27人,讲师(助理研究员、农艺师)8人,初级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333人才工程”1人,省“555人才工程”3人。初步形成了高、中、初比例较为协调的科研队伍。

七、农技推广成效显著

依靠“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服务社”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培训。我院9名科技特派员在所在公司、乡(镇)、村的配合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科技人员示范适宜我区栽植的各类作物、果树、牧草新品种共15个,其中苜蓿等牧草品种7个,李子、桃、油桃、枣、核桃、樱桃、杏新品种7个。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4大项,新品种,新技术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000多亩,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4800份,组织推广小麦良种218.75万公斤。新增产值285万多元。新品种推广范围辐射至庆阳、平凉市及宁夏固原地区。这些新品种,品质好,产量高,新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术素质。今年在庆阳市各县(区)共举办塑料大棚,塑料拱棚,草畜产业技术,果园管理及果树冬季修剪,无公害蔬菜、苹果、李子综合栽培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等科技培训51期(场次)、8829人次,发放科技培训资料5500多份。

八、研究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今年我院的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科技宣传与交流等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科研基础条件差、技术手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经济观念跟不上等,严重制约了我院的进一步发展。

1、科研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农业科研项目田间工作量大,现有科研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缺少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致使科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学院下年在科研力量方面能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适时走出去,到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交流学习,促进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引进年轻有影响的技术带头人,保证农业科研特色的加强。

2、学院科研基地急待建设。原校内科研基地、水泥晒场等在学院基建中已毁,种子晾晒、风干、考种、存放无场地,新的科研用地无围墙,试验田管理难度大,使农业科研受到极大限制。望学院加快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

3.科研管理机构急待健全。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应用型科研机构,有60年的历史积淀,科研项目相对多且涉及范围广,但其管理没有专设的科级机构及相应专职管理人员,靠学院办公室兼管严重限制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学校增设农业科学研究所业务科,或在学院办公室增设专职业务人员管理科研。

附件:1-10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齐心协力,认真贯彻学校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学校统一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1、通过业务学习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以研促教的意识,逐步形成了重视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

2、结合学校明年将迎接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的历史性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以“迎评”为契机,注重将本院的科研能力提升和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到了在科研工作中的以评促建。

3、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进行课题储备和申报,学术科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全年,组织各级课题申报20余人次,立项11人次,其中,国家社科项目立项1项,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和省社科联项目立项各1项,市民委和市科技局项目立项各1项。全年共发表论文97篇,其中核心9篇。全年举办学术讲座1人次。全年获校级科研成果论文奖4项,科研立项奖励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教师开展学术科研的积极性较上年度明显提高,意识明显增强,所获科研立项的层次、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较上年都有显著提升,这为今后我们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积极推进科研队伍的建设。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关心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积极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科研培训,加强科研学术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对我院今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尽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科研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

1、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参差不齐。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还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2、科研管理、科研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科研团队的建设仍面临艰巨任务。

3、科研基础薄弱,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较少,横向学术交流仍较薄弱,

集体科研成果缺乏,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将科研工作与学校的“迎评”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2、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积极支持鼓励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储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2、进一步加强学术科研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术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科研质量。

3、积极开展学术科研交流,加强校际交流和与地方的横向联系,不断提升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4、加快教研室科研工作和科研团队建设步伐,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推动整体科研学术水平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12月

上一篇:新员工岗前培训总结下一篇:新员工培训系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