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08年工作要点

2023-06-21

第一篇:xx学院2008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2008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是我院强化内涵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的关键之年。我院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辽宁省团的十二大精神,紧密围绕学院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这一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团的管理,加强团组织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团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履行好团的职能,为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院贡献力量。

一、重点工作

(一)加强团的内涵建设,逐步完善二级管理体系,实现团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明确界定各管理层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责权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使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有一个基本生长点,并能长期延续下去。本着这样的思路,2008年院团委确立的规划化管理目标是:团队精干化,职责清晰化,业务程序化,管理数据化。实现工作有章可循,凡事有规可依。

1.加强团的内涵建设,提升团的工作质量。团组织加强内涵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把工作重心放在共青团工作的质量管理上来,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团的工作体系。今年院团委围绕内涵建设要做好四件工作:

一是对现有团内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序和环节,印制工作手册,使团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形成机制,保证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团总支和团支部的组织机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各级团干部培训,明确各级团干部的工作职责,建立团干部的考核机制。

三是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计划性,院团委定期按照上报的工作计划对各系团总支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考核,团总支对团支部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年初各项工作的完成。

四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的评选工作。今年将首次遴选3-5项校内精品活动,注重活动品牌的选树,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影响力和工作效果。

1 2.逐步完善二级管理体系。二级管理是学院发展的必然管理趋势。团组织要逐渐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完善各系团总支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责,院团委加强服务、指导、监督和评估,使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走向正规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引领广大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我院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牢固构筑青少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牵动,把青年培养成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明确教育内容,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重点抓好团干部、青年学生和青年骨干的政治理论学习,并注重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每月院系两级学生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学习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2.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今年要以奥运会、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有利契机,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命运、民族利益、人民意志结合起来,凝聚青年力量,增强青年爱国情感。

3.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今年要围绕我院创建省级示范院这一核心工作,以“我与祖国共奋进,振兴辽信献青春”为主题,举办团日活动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演讲、征文、主题晚会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我院青年学生将报国之志与学校的建设和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三)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我院要坚持不懈的继续扎实这项工作,注重活动项目与教学计划的契合。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计划为重点,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管理和认证,科学、有序、规范地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在教师聘任和授课质量上下功夫,聘请部分专家学者到我院讲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以筹备参加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为载体,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挑战杯”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权威赛事,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随着我院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等省级以上比赛。今年,院团委要与教学部门和各系密切配合,制定参加“挑战杯”的制度和政策,酝酿参加挑战杯的项目,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指导,逐渐熟悉情况、锻炼队伍,力求经过一年的努力,选送作品参加明年的比赛。要以此为契机,在校园中营造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技创新氛围,发现和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并在科技创新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大学生,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五)以社团文化艺术节和技能大赛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发挥团组织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校园文化的外延,推动校园文化的不断繁荣。

2008年将举办第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技能大赛。期间的各项活动项目要紧紧围绕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为大学生展示才华,锻炼技能提供平台。

二、常项工作

(一)以“受锻炼,长才干”为目的,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继续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去年社会实践基础上,今年社会实践重点要围绕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三项重点任务的实践考察、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勤工助学和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机制化和多元化建设,不断充实、拓宽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渠道,增强大学生智力资源服务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践活 3 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要立足社区服务、关爱老前辈、戒毒宣传、保护母亲河、宣传“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等各种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品牌。同时,继续做好服务西部和辽西北计划的宣传招募工作。

(三)以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是各级团组织必须常抓不懈的任务,我院要以“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为目标,深入推进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认真查找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要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努力构建有效服务学院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体系,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深化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团员学习教育制度、团员评议激励制度、团干部考评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在内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以往学生干部受学制和选拔方式限制,培养考核时间短,流动速度快,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着工作能力低、工作方法简单、自我服务、管理和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年,院团委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等部门将在选拔、任用、考核、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培养一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队伍,塑造辽信学生干部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各项工作。

(五)加强对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巩固“一体两翼”的良好格局 帮助他们健全机构,完善制度,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管理职务,积极开展校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学生群团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六)加强“争先创优”的评比表彰工作

4月份召开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和社团工作表彰会;9月份与学生处共同召开三好总结表彰会。严格先进和典型的选拔程序,认真调查先进典型事迹的真实性, 4 同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分工,保证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

(二)适时召开我院共青团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共青团工作,增强团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建立团干部培训机制。举办两期团干部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团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促进各级和各单位团干部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四)争取学院党委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做好经费预算,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8年各月份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四月份:

1.竞聘补选团委、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干部。 进行干部培训。

2.筹备社团、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作表彰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4.各系、各部门上报工作计划。

5.春招生素质拓展培训工作。

四—五月份:

1.举办第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 2.招募服务西部和辽西北志愿者。

3.院系结合五

四、建团86周年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4.“我与祖国共奋进,振兴辽信献青春”争创省级示范院学生大会 5.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素质拓展讲座及相关课程。

6.开展篮球、排球、足球联赛及各种体育素质拓展活动。

六月份:

1.举办“ 与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面对面”活动。 2.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3.各系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4.迎“七一”教育活动

七—八月份:

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九月份:

1.做好新生入学的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工作 2.干部培训、素拓培训 3.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4.运动会

十月十一月:

1.举办第二届技能大赛,迎新生晚会及开幕式。 2.开展各种讲座

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活动 4. 第二届模拟竞聘辅导员大赛

十二月:

1.纪念“一二九”演讲比赛。

2.毕业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及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3.全年工作总结。

4.评选年度校内精品活动

第二篇:2008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02-22 【生效日期】2008-0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8年卫生应急工作要点

2008年卫生应急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卫生部关于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总体部署和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卫生应急工作全面展开,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卫生应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面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2020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条件。不断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突出“一案三制”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常态管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目标要求。

二、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面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和对卫生应急工作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结合卫生应急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应急措施,坚持依法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组织《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题学习,对从事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不断完善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础,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应急专门行政法规为主体的卫生应急法律法规体系。

三、落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

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机构的各项工作职能,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卫生应急工作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抓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建立健全现代科学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着力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大力推进体系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

大力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强化卫生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夯实卫生应急工作的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注重平急工作并举,做好应急预防准备;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应对水平;努力构建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五、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践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足于卫生应急常态下充分准备;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卫生应急预案动态更新修订机制,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推进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的完成,逐步实现全国卫生应急工作联网互通;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协调调用机制,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目录与标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认真实施卫生应急培训规划,加强规范卫生应急演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理,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和可利用资源数据库;建立客观、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

六、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联防联控,协调有序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建设。完善部门和地区间联防联控机制及内地与香港、澳门三地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培训、联合演练和联合督导检查,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共同协调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七、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机制,动员全社会协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规范、及时准确报告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实施《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完善信息管理,健全信息平台,快速信息分析反馈,强化信息数据利用,规范信息报告发布。实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指南》,编制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南》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教育手册》,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防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八、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预案启动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

深入贯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切实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应对能力;抓好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完善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检测、鉴定和处置能力;做好中毒、核和辐射损伤等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反恐怖卫生应急、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保障,有效应对其它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九、认真实施《国际卫生条例》,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

强化监测预警、快速反应等实施《国际卫生条例》的核心能力建设;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地区在卫生应急管理、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评估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技术合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联合防控机制;注重卫生应急策略和技术研究,善于总结推广在实践中积累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XX学院团委工作要点

XXXXX学院团委

2018年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大行动,紧跟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学校全年工作目标,做好我校全年的共青团工作。以意识形态教育为首要任务,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团组织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共青团工作对学校中心工作的贡献力、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全面推进全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开展。围绕以团委为主体、学生自我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促进中心、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的“一主体四中心”共青团工作格局,全力做好思想引领和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和宣传阵地建设、社团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和第二课堂等方面的工作。2018年我院共青团工作要点如下:

一、做好思想引领和团组织建设工作

1、以“五四”、“国庆”、“一二九”等时间节点为契机,以“十九大”为背景,广泛开展主题团日、爱国主义与红色教育活动。

2、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各基层团组织扎实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推进团要管团,从严治团,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3、健全团校和各学院分团校的职能,按照团校章程和团校年度培训计划,逐步实现学生入团的团前教育、团员以及学生干部培训的团员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4、完成青年教工团组织换届工作,选出青年教工团组织新一届成员,引领和带动青年教工立足本岗,创新争优,让团组织成为青年教工服务学校、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和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1、继续做好贯穿全年的“榜样”文化的校园推广,开展“身边的榜样”推选活动,深挖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集体,通过各学院的推选,找寻出我们身边的榜样,树立校园的“榜样”文化品牌,通过“榜样”感动、带动、拉动一批学生参与到“向上向善”的行列。

2、继续加强团委宣传阵地建设,以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团委QQ公众号、团委微博的新媒体中心作为共青团的宣传主阵地,优化新媒体的栏目设置,开发新媒体群发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吸引学生,增强团委宣传阵地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3、进一步优化广播站栏目,通过主持人比赛和培训,遴选培养一批广播站主持人,通过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提高广播站主持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广播栏目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广播站与学生记者团、各学院团总支宣传部的联系,加快广播站的新闻推送效率。

4、加快文化长廊和班级黑板报更新速度,做到宣传主题紧跟国内时事政治热点、宣传板报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质量。

三、切实加强社团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1、继续推动全院社团数量、质量的发展,鼓励各学院增设专业社团(每个学院至少有一个),鼓励有爱好专长的学生积极组建申报通识社团,实现社团数量上有突破、质量上有提升。要积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最大限度的解决社团活动场地少、社团指导老师紧缺的问题。

2、要加强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考核和考评,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有效指导各社团按计划开展本社团活动,并积极参与全院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培植一批精品社团文化活动,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育人中的作用。

四、大力做好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1、继续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的建设。以暑期社会实践评比、表彰和宣传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影响力、覆盖面和实效性。深入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化、学分制建设。

2、继续整合与协调资源,积极促成学院各系社会实践团队与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形成长期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品牌。做好全年寒暑假社会实践“三下乡”工作,引导青年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3、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好雷锋月活动、“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文明就餐、光盘行动”、“拒绝白色垃圾进校园”等活动。同时发挥好各专项志愿服务队的职能,做好社区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以及红丝带志愿服务等对外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完善志愿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志愿服务年度注册和认证制度,做好全年各学院大队、班级小队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好每月、每年各志愿服务大队、小队的志愿服务时长统计、排名工作,推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为在黄石举办的第十五届湖北省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五、做好创新创业和第二课堂工作

1、积极与教务处对接联系,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将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讲座纳入2018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的年度计划。

2、继续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依靠基层团学组织以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微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局面。

3、继续开展好学生喜爱的摄影比赛、微视频比赛、迎新晚会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宽同学们眼界和技能。

xxxxx

学院团委

2017年12月

第四篇:2008年区级机关工委工作要点

2008年区级机关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城区”目标,积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深化延伸“先锋工程、满意工程、健康工程”,全力打造

与首善之区相适应的机关党建特色品牌,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机关党建思路,推动机关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构建文明和谐鼓楼提供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一、实施“先锋工程”,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统领工作,指导实践。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的首要政治任务。区级机关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做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模范,学深学全,学精学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当样板做表率,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年内机关工委将配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好科以上干部十七大精神辅导培训班;机关各党组织要运用组织生活和党课教育等形式,组织好本部门党员干部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学习,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努力使学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要注意发现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宣扬学习成果,在机关上下努力营造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和单位建设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难题。

2、大力开展以党员业务能力竞赛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继续开展“党员业务能力竞赛”,机关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保证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年内对竞赛中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比表彰。“七一”前夕结合竞赛情况,评比表彰一批先进机关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细则、方案及组织实施,调动区级机关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热情,营造机关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争先创优氛围。

3、继续推进机关文明科室的创建。在07年创建的基础上,细化活动的内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完善评比的手段和方法,力求公平、公正。保证此项活动真正达到正规办公秩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建设的目的。年内拟召开创建文明科室推进会。

4、不断加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结合十七大精神的贯彻学习,不断加强区级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把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引向深入。继续申报和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增强导向和示范作用,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新的内涵,推动机关建设健康和谐发展。择时召开廉政建设示范点观摩交流会。

5、进一步深化机关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让老百姓贴身感受“改善民生”的温暖,享受真真切切的实惠,是政府机关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切实举措。“结对共建”是机关和基层连接互动的有效载体和最好方式,已成为区级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一个特色品牌。要下大力巩固和深化活动的成果,扩大“结对共建”影响和层面,切实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年内结合各街道社区的调整合并,重新调整结对共建的双方党组织。机关各部门要结合职能特点,发挥机关人才优势资源,了解掌握共建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出符合双方实际、操作性强的共建计划。要建立“结对共建议事会”机制,搭建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保证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大爱心资助、扶贫帮困力度,帮扶方式由现金实物帮扶向脱贫致富帮扶转变,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帮助解决困难家庭再就业,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和谐鼓楼建设。

二、实施“满意工程”,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

1、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年”活动。要认真贯彻市、区两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全面推动机关新一轮思想解放。机关各部门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拓展求真务实服务发展、真情实意服务企业、千方百计服务基层、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意识,大力激发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争优的精神,大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整体水平,大力营造有利于发展和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城区的目标,调整和制定本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的新思路、新举措,明确新内容、新标准。重点以改善投资环境、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等方面,制定和分解落实机关作风建设目标任务,出台各项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细则、方案及组织实施,调动区级机关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热情,营造机关

第五篇: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主题,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宣传。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和方针政策,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制订《2008-2012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抓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3.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入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配合做好制定《教育督导条例》和《考试法》工作,加快起草、修订《学校法》、《终身学习法》、《职业教育法》、《学前教育法》和《学位法》工作进程。切实加强对研究制订教育规章的统筹管理。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教育行政审批。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

4.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研究制定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公共教育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勤俭办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大规模培训教育系统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着力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

6.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干部监督工作各项任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强化对学校招生、收费、基建、采购、后勤等的管理和监督,深化校务公开。做好直属高校巡视工作。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二、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9.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研修和全员培训工作,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加强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总结推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开展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开展全面的多层次的培养培训。

11.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上好体育课,大力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激励学生达标争优、强身健体。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防病教育,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开展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做好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筹备工作。

五、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23.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认真做好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组织编写体现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高质量教材,继续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24.扎实推进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高质量完成第一轮评估工作。以加强分类指导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高职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统筹规划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25.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做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深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深入推进专业学位工作。

26.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全面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启动“985工程”三期建设,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

27.进一步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统筹规划,成立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重大专项协调小组和专家小组,组织全国高校力量,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仪器中心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继续办好国家大学科技园。

28.启动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加强和改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29.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1.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继续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加强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健全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制度。

35.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新一轮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深入实施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完善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培养和会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强高校引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训。

七、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36.全面落实资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推动各地各校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制度,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

38.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学校的办学资格、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录取规则、录取过程、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进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满意度。加强对保送生、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考生考试资格和录取名单的公示和监督。强化研究生招生管理和监督。继续综合治理高校招生环境,坚决制止和有效打击危害考试安全和录取公正的各种违规、欺诈行为,确保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安全。

39.全力以赴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力度,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推动落实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就业观念教育,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到基层建功立业。做好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40.依法从严治教、从严治校,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规定,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加强学籍学历管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学生学籍管理电子化。继续规范教育收费,稳定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教育经费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深入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

41.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激发师生创造活力。大力开展植树活动,建设绿色校园。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继续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工作薄弱环节,妥善处理校内突发公共事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维护教育系统持续稳定。

八、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42.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支持地方教育综合改革和统筹发展。落实和规范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机制,鼓励高校科学定位、形成特色。积极推进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高校,健全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省部共建中西部地方高校工作。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好高校学生食堂。

43.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对民办高校督查制度,严格核查民办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规范独立学院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继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范管理,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44.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教育高层磋商机制建设,深化与外国政府教育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合作,抓好地区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认真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加大对博士生的选派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联合学位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的工作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国际间高水平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校参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鼓励和引导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来华留学事业,进一步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继续促进和各国双边学历学位互认。加强教育涉外工作的监管和引导。加强对教育领域国际准则性文件的研究和缔约工作。继续做好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

45.做好以孔子学院为龙头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继续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布局,强化管理,切实抓好师资、教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全面带动国外大中小学汉语教学,提高汉语国际推广质量。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进一步兴起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高潮。制定《汉语国际推广2008-2012年规划》。

46.全面提高学校语文教育水平,促进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继续推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扩大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点。研究制订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开展中华经典语文诵读活动。推进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信息化。加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和语言战略研究,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47.全面实施“金教工程”,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办学质量监控、大学生就业、国家公派留学管理和教育涉外监管等应用平台建设,面向社会提供良好信息服务,为加强公共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奠定良好信息工作基础。

48.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和教育对外宣传工作,完善教育新闻发布制度,积极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上一篇:thermo售后服务承诺书下一篇:therebe句型就近原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