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技艺论文范文

2022-05-12

第一篇:鸡尾酒技艺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中药鸡尾酒”式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方向专业课《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采用了基于多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融合的“中药鸡尾酒式”(Chinese Medicine Cocktail,简称CMC模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具备“泛学科”倾向,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引证,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岗位分析、角色模拟、案例探讨、参观实习等方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中药鸡尾酒”式;药事管理与法规

一、引言

CMC式(“中药鸡尾酒”式)教学是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知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于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它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该教学模式顺应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使学习具有自主自发性、情境体验性和目标驱动性”。笔者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也不是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机械式的学习,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在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下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积极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受新鲜的知识和经验,并主动探索,细心体验、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专业素养的过程。

该理论借鉴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强调以“学”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过程,使学习的目的通过个性化方法达到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强调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社会性,强调学习是一种目标的指引、意义的建构和信息的不断积累。前者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与其他学生的密切联系之中,处于一定的真实的社会环境,通过自己的行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后者是指学生在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将“新”的学习内容与“旧”的学习内容相联系进行学习,与相关信息相联系进行扩展,达到融会贯通,全面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二、创新模式的实践应用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生物技术专业制药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整个制药行业有整体系统的了解,对药品产业链中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的研制、注册、审批、生产、经营、使用、回收等各环节操作过程有全面清楚的认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当地制药行业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采用了多重模式相互融合的“中药鸡尾酒”式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课程本身来讲,《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管理性质的课程,它与药事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又与行政管理、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知识产权和专利、药剂管理等许多行业有关联,并且具有变化快、课时少、内容多等特点。因此,要想在有限的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全面地给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仅采用常规的传统课堂讲授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方式和教学方法,将基于教学方法和基于教学内容的融合式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式、以“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为基本特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者融为一体,发展出全新的“中药鸡尾酒”式(Chinese Medicine Cocktail,简称CMC)教学模式。

笔者通过下面三个环节完成了课程的教学:

第一个环节首先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序化,在重新建构的课程框架基础上进行兴趣小组的划分。根据课本内容,组建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兴趣小组、药品生产企业兴趣小组、药品经营企业兴趣小组、知识产权和专利局兴趣小组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部门兴趣小组等五个小组构成的框架体系。笔者根据各组对应的实际工作领域涉及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自主自发的学习理念,根据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参与一个小组,并由竞选的方式确定每个小组的总负责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做到“各司其职”。

通过这样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所涉及的与制药行业相关的各类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属的“单位”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功能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职责是什么,在制药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环节,该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包括职业主要能力和职业辅助能力),明确自己所在的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工作任务有哪些,要想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需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构建一种从微观到宏观、又从宏观到微观的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兴趣小组,通过39名学生自愿选择,分组情况如下:

接下来,就是对分组后的各个部门的具体职位进行解析。通过角色模拟方式,先使学生对各自行业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部门组成、业务内容、岗位职责、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等很多常识性的内容有所认识,并根据自己所在的部门完成对自己岗位职责的描述,以类似于“述职报告”的形式完成初步环节中对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的认知。在这里实际上是以职业生涯为背景,分析本行业领域中的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性理论与原理,来构建通用能力平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一环节,安排每个小组的“总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都要做一个简要的“述职报告”,给全体同学介绍本部门的概况、职责、任务等方面的内容,使其他部门的同学对该部门能有清晰的认识,最后由各小组总负责人专门做该“单位”的主题演讲作为总结。这些报告或演讲都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

第二个环节是对整个课程进行解析,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中每一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培养的能力、素质的结构关系,以强化职业能力为教学重点,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按照A、B、C、D、E五个小组的顺序分别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案例讨论、热点分析、实地考察、岗位实操、专家进课堂、市场调查、主题演讲、小组间交流、小型专题论文写作等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引导下

自主自发地学习课本基础知识、查阅课外文献报刊资料、关注现实生活中各种与该课程有关的热点事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该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使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第二个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占据绝大多数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简洁而高效的讲解,比如,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药事、药事管理、药事组织的相关内容,掌握药品、药学、药师三者的概念和关系,结合与五个兴趣小组相对应的章节内容,针对第一个环节中各部门成员的“述职报告”,对其进行点评、完善和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化,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对第三章“药品质量监督管”一章中,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采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的最新的机构设置、职责介绍、最新动态以及涉及最新的各种法律法规文件作为补充资料,最后以前任药监局长郑筱萸的违法案件作为话题进行讨论,既能使学生在热烈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相关知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以职业岗位为框架,分析本行业中主要职业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结构体系就成了第二个环节中需要实施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药品注册管理”知识模块中,专门提取其中“新药申报与审批”一节作为重点,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小组和药品生产企业小组进行面对面的角色模拟,以笔者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种特定的新药为例进行“新药申报程序”和“新药审批程序”的模拟。在正式进行模拟之前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资料的查阅和调研,对整个申报的程序、相关规定、涉及的各种文件资料、药品企业和药监局职能部门的对应关系等各方面有所掌握。在“药品生产管理”知识模块中,以掌握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为主要目标,首先带领全体同学参观考察了东营大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GMP生产车间,听取了公司总经理任从温先生的有关进行GMP认证方面的介绍,分批身着洁净工作服进入洁净车间参观片剂和胶囊剂生产实况,并由公司生产部经理介绍了公司具体的GMP实施情况和申报、验收流程并展示了详细的相关生产记录文件资料,有了切身的体会以后回校再由药品生产企业小组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小组的同学准备相关资料,进行GMP认证相关的小型讲座和认证程序模拟。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辅材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帮助企业改善整体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

在“药品经营企业”知识模块中,以掌握药品经营企业GSP相关内容为主要目标,分别带领学生走访了当地有合作关系的药厂营销部门、医药公司、大型连锁药店、政府医保处等单位和部门,使学生了解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店是如何开办的,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药品在市场上是如何流通的,经过哪些环节,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领域的使用情况;药品价格是如何制定的,药品商标的使用和药品广告有何特点;药品和医疗保险是怎么回事,非法收药的幕后情况等等与该章节紧密相关的知识。回校后展开课堂讨论并由药品经营企业小组进行相关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药品经营管理涉及的各方面内容。此外,还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非法高价回收药品”的新闻报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法收药的幕后情况,同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加强了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以附近几家大医院的药剂科和药房为主要的参观目的地,向他们了解药品调剂、处方、制剂的管理问题,咨询药品的供应和管理问题,听取药剂科主任介绍一种药品是如何从经营企业进入到医院药房、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如何进行临床用药的管理和使用,医院中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等。回到课堂上则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小组的同学负责组织材料,进行相关内容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学生还通过自己查阅的期刊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针对目前医药销售回扣和医院进药流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药品临床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监测和“反应停”、“齐二药”、“欣弗”等国内国际典型的“药害”事件等有关话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在“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邀请当地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和专利代理人员做有关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如何申请专利的报告,在课堂上由知识产权局小组成员向大家展示网上下载的医药产品专利权利要求书打印稿并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介绍医药专利的分类、申请所需材料、申请方法和过程,播放有关医药产品侵权的新闻报道(杭州鑫富药业和山东新发药业关于维生素B5的产权之争)并展开讨论等方式进行本模块的学习。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后采用了按兴趣分组、角色模拟等很多的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发布了30余个小型课题名称由学生按兴趣任意选择进行论文的撰写,同时穿插培训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期刊文献资料,如何搜索并下载有关的新闻报道视频,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何做主题演讲,如何与医药行业中不同类型的人员沟通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教学视频和新闻报道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优势特点,使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趣事。另外,每个小组的成员不仅自己要努力掌握相关知识,还要在报告和演讲中努力使听众(其余小组的同学)清楚地明白所讲内容,将单一的自我学习和交叉的互相学习结合起来,避免造成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

第三个环节是考核阶段。为了能尽可能真实、客观、公平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察,该课程的考核采取了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主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和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尽量转化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对考试的应付心理,让学生认识到最后的成绩不是仅仅取决于一纸试卷,而是考察了多方面的因素,这些考察因素包括课堂表现情况、外出表现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团队精神发挥情况、文献材料准备情况、主题论文撰写情况、创业或职业规划情况、活动方案设计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这样的综合考核方法不仅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真

实能力的客观考核,不失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促进手段。

三、总结与展望

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新的改革与尝试,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对这样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其感兴趣,体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另外,与校外各单位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多媒体教室、机房及电脑耗材、期刊资源数据库等许多硬件、软件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要对整个课程具有极强的把握能力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得到很多启发,发现很多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地方。比如将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合我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GMP实训计算机模拟系统。GMP实训模拟系统涉及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制药工程与设备、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GMP实践经验,才能将这几个学科技术融合起来。如果能成功开发和应用GMP实训模拟系统,将计算机模拟技术与GMP认证要求以及制药企业实施GMP的具体经验相结合,便可解决GMP知识模块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增强实训效果,还可以减少学校对GMP实训基地的投资,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课程教学中,我们打破了单一的常规教学模式,大胆突破,大胆创新,尝试将多种有益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有机融合的“中药鸡尾酒”式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没有忽略应用性理论、原理的学习和应用,避免了在教学改革中只强调“岗位培训”的单一高职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将来毕业后遇到各种社会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当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不是适用于所有课程,但我们希望能对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逐步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刻体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既要重视应用性的理论和原理教育,又要重视技能的训练,努力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高职学生成长为既懂操作又懂原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会学习又会创新的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7,(31).

[2]袁玫.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3]朱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4]陶文中.“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1999,(2).

[5]刘松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6]代建军.我国当前课程运作机制的模型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22).

[责任编辑 刘永刚]

作者:王玉刚 娄金华 张 静 刘宇飞 王春秋

第二篇:成为调鸡尾酒的大师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体育营销”,拥有改变品牌的力量!”

但是,“体育营销”仅仅是新一轮营销竞争手段吗?它跟以往的渠道战、终端战和价格战一样,仅仅是企业的中短期行为吗?它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的战略行为、长久行为呢?

中国“体育营销”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体育营销=赞助+广告”

中国现在许多企业都停留在通过“体育营销”进行促销的阶段,其中最常用的两种策略是广告轰炸和巨额抽奖。在中国,几百万元的赞助费可以在二三天内就确定下来,尽管公司高层对这个体育项目或体育明星都不知道是何方神圣,所知的仅仅是“大家都知道体育营销挺好的”。

中国企业都把“体育营销”当成了短期行为。其实,体育营销是战略行为,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大的成果。正如可口可乐发言人所说:“如果你今天在路上随便找个芝加哥人问,他对可口可乐与公牛队更关心哪一个?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去关心公牛队的战绩如何,即使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

从这句话可以知道,绝大多数体育观众在欣赏体育节目时肯定不会关注什么企业赞助或者隐藏在节目后面的广告,因此企业如果希望体育营销能够带来即期效益,那是不明智的,从短期效益分析,体育营销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太多的期望。

误区二:“体育营销=公关+炒作”

国内企业在进行“体育营销”时,把“体育营销”往往误认为就是体育赞助,在体育赞助和炒作上不惜重金,却不进行其他方面的配套工作,不进行企业资源的整合,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出体育营销的作用,还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实,“体育营销”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需要企业在体育赞助的同时,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重新设计、定位,使之与体育文化相符,还要整合企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使体育文化融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

因此,我们说,“体育营销”,不仅是事件营销,不仅是炒作活动,不仅是促销活动,也不仅是公关,它是一个战略行为,它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定位、产品开发和渠道运作以及推广运动,“体育营销”是一个体系营销。

“体育营销”是治病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两个“集体病”,一是品牌老化,二是品牌核心价值雷同。

与之相对应的是,出现了两个趋势,第一,是品牌年轻化;正如青岛啤酒副总裁所言,“我爸爸的啤酒不是我的啤酒”,现在的年轻人提倡自我、个性、挑战传统,而青岛啤酒也不再因循“百年的口味”,大胆创新,提出要造“儿子”喜欢喝的啤酒。

第二,是二线品牌向一线品牌挺进,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挺进,一线品牌向全国深销的格局。

而归根到底,“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普遍缺乏的是如何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消费者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而体育营销能更好地起到这个作用。”

要解决品牌老化的问题,“体育营销”无疑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其实,不仅是青岛啤酒,包括很多其他中国品牌,都到了该为“儿子”打造品牌的阶段了。这就是品牌年轻化的大趋势。而中国后面几年的运动热,无疑为中国品牌年轻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体育营销”,中国品牌的战略抉择

体育营销首先要找文化对应点

如果把“品牌”比作一列正在高速行驶的火车的话,“品牌目标”是终点站,“体育营销”就好比是动力齿轮。那么, “火车头”是什么?那个传动齿轮、带着长长的列车冲向终点的“火车头”又在哪儿?

其实,“火车头”就是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以及品牌精神。“体育营销”所选择的体育项目、所展开的营销活动,其所代表的意义都必须与品牌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相一致。

要做好“体育营销”,真正提升品牌高度,关键在于品牌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

体育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年轻、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体育文化应有的内涵,因此,企业在选择赞助体育赛事时,应该深入挖掘赛事活动与企业产品形象及品牌形象的契合点。依托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融合,形成特有的品牌文化。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体育精神,使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自由平等而不存在障碍,这就是体育文化与品牌精神的最好结合。

体育营销追求文化符号的建立

品牌形象的落脚点,既可以是代言人,也可以是一个符号。而符号有时更重要,往往代言人也要用来强化这个符号。

谈到选择体育明星代言人,给大家提个建议,企业在找体育明星时,要遵循使自己成为焦点的原则。本来,“体育营销”的目的就是:当人们的目光都集中一个地带的时候,你要让自己处在这个地带的中心。

除了找一个体育明星做代言外,打造品牌载体还需要制造品牌符号。根据自己品牌的定位和内涵,把所有品牌主张融入一个图形或符号里,使消费者一看到这个符号,就想起它所代表的品牌和精神。比如:361度运动鞋当年根据“唤醒你心中的豹子”的理念,设计出“运动豹”的符号。

总之,“体育营销”不是吃快餐,“体育营销”是基于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营销手段,它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企业在运作“体育营销”时,既要有短线目标,更要有长远战略规划,使品牌内涵和体育精神相得益彰,互为辉映。并在视觉符号、颜色、代言人和风格等各方面与体育拉上关系。

策略是根据战略制定的,“体育营销”不能为了策略而策略。企业应该把它放在品牌战略的高度来对待。

“体育营销”,中国品牌的系统战争

“体育营销”,首先要师出有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做“体育营销”,首先一点,就是要为自己正名。即为自己打出一面大旗来,为自己品牌的“体育营销”打出一个概念来,然后,所有营销活动再围绕这个概念来展开。安踏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官方服装提供商”;李宁是“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射击队、体操队、羽毛球队和跳水队的赞助商”……这些就是发力点。

“体育营销”,别忘了产品

营销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体育营销”的目的也不例外。

在“体育营销”中,企业可以通过与“体育”联姻,迅速销售老产品。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借助“体育平台”,开发出带有“体育概念”或“体育特色”的新产品,通过产品线的重新组合,以“体育概念产品”打头做形象,以常规产品跑量,以促销产品促销,三方面结合,三头并进,方能彻底挖掘“体育营销”的潜力。

“体育营销”,渠道和终端是关键

所有“体育营销”的概念、文化、推广和公关,其成果的检验都集中在渠道和终端上,只有在渠道和终端方面,做到“让人对体育概念一目了然”,并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样的“体育渠道和体育终端”才是合格的。

因此,“体育营销”,渠道和终端必须承担起展示体育形象、刺激体育消费、达成最终购买的重任,要在产品陈列、特殊陈列、终端生动化和终端促销等各方面,把“体育营销”元素进行充分展示。

“体育营销”,推广立体化

中国企业“体育营销”最常用的两种策略是:广告轰炸和巨额抽奖。而体育营销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各种行销手段应整合起来运用。

体育营销最基本的功用就是建立或改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把体育文化融入到品牌文化中,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所以,简单的单点的营销方式,往往使企业浪费大量的营销资源。

“体育营销”,关键是制造亮点

营销的核心是“创新”,“体育营销”要发挥更大的威力也需要创新。只有创新的“体育营销”,才能使体育价值最大化。

1974年,世界杯回到西德。在柏林进行的开幕式开始前,工作人员把几个大型的阿迪达斯足球模型运进场内,颜色和样式都同那届世界杯比赛用球一样。当球迷们都在诧异这是不是在为阿迪达斯做宣传时,皮球模型慢慢地打开,嘉宾和演出乐队从里面涌出来,这种新颖的出场方式顿时让场内欢声雷动。那届世界杯上,阿迪达期让开幕式为自己的广告宣传做了一次嫁衣,不失为一个新颖的营销创意。

“体育营销”,一点突破,整体引爆

体育营销中,如果企业抓住了一个体育热点,就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限地将这点扩大,通过一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

就像当年金六福酒用米卢作形象代言人一样,他们从米卢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执教中国队、第一次带领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第一次给中国球迷带来快乐、第一次品尝金六福酒,一直到最后引出“中国人的福酒”这样的品牌定位高度联系起来,将各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因素通过米卢贯穿起来。

金六福的品牌核心是“中国人的福酒”,而当时米卢正带领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冲击世界杯的十强赛中胜利出线,米卢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毫无疑问,米卢是中国足球的大福星。于是,米卢和福酒这个品牌就千里姻缘一线牵,所以说,米卢是点,品牌是面。

金六福把米卢这张牌打好了,以米卢这个点为突破口,就一举撕开了品牌这张面,为金六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体育营销”是一个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只有从品牌定位到品牌精神再到所有营销环节,统统与“体育”联姻,方能打好“体育营销”之牌。

“体育营销”有很多张牌,各张牌如何搭配,各种资源如何组合,就像调鸡尾酒,在大师的手里,天才和直觉再加上艺术的创造,就会给未来的宴席调制出一份口味独特的鸡尾酒。

作者:小编

第三篇:浅析大理白族扎染技艺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白族扎染技艺的工艺特点,针对其保护现状及其内外部条件提出一些方案及对策,旨在为白族扎染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白族扎染;工艺性;互动发展;文化传承

扎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扎染,它更具历史性和民间工艺性。白族扎染来源于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典范之一。

一、白族扎染概述

扎染,古称绞撷,民间俗称为扎染或疙瘩染,是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之一。它主要利用针和线对纺织品进行缝扎,使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实现局部防染。由于染液在防染部位不同程度的渗透而产生出晕色、混色效果,其色彩和谐,边沿柔美,加之千变万化的图案设计,因而使得扎染产品极具个性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二、白族扎染的特点

白族扎染从扎花、染色、拆洗、晾晒到最后的碾平都由手工制作完成,整个的制作过程带有浓厚的手工原始气息。白族扎染图案构图严谨,纹样大多取材于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形态万千的蝴蝶纹是白族扎染中表现最多的主题。

白族扎染多为黑白色彩对比,在黑白色彩对比系列中又主要采用蓝白两色,这与白族的色尚和文化习俗有关。白族扎染色彩表现中最显著的美感特征是单纯,它将简单的两种色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段转化成单纯的美感。

三、白族扎染艺术研究状况及其意义

白族扎染工艺比较成熟,但对于白族扎染工艺尚缺乏完整的资料,大部分是大理扎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手工艺的制作方法,但是都没有提及现今很多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传统手艺的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

今天白族扎染的研究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涉及范围应该包括其文化历史背景、工艺技法、装饰图案艺术、色彩、审美、材料以及传承与发展等相关内容方面的研究。

对白族扎染艺术深层、系统的研究,收集与整理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与完善,对于白族扎染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很大程度上对白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印染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四、白族扎染的保护措施

在对白族扎染技艺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才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保护传承的重要基础

在经济活动和文化开发中,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步骤的实现扎染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二)积极的宣传教育,是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

白族人民是扎染技艺的传承者,同时更是保护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没有社会大众的参与,都只能是一场空谈,它应该是成为全民共识、全民自觉的一个行动。

(三)有力的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保护传承的关键因素

充分依托文化源生地,提高当地群众对于白族扎染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继续鼓励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传统传承方式。大力推广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与一些专业技能培训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一批年轻的手艺人。给外来学校提供一个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在项目源生地进行学习操练,从文化氛围和实践操作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

(四)设立专项资金,联合社会各界资金支持,是保护传承的基本保障

除建立地方性的白族扎染档案馆、博物馆等需要大量资金外,一些民间老艺术家的相关画谱、制作资料等因得不到及时的修补而破损,霉毁,因此亟需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其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培养传承人;资金来源应多渠道,可吸纳企业及社会赞助等。

(五)系统的保护方式,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白族扎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不仅涉及文化多样性,而且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它的保护也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白族扎染的保护和传承需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深入收集整理白族扎染技艺资料,以文字、图像、影像等现代方式建立起完整的资料数据库;全面整理好相关资料是保护和传承的首要任务,包括采集作品和记述现象。只有对优秀传承人及相关作品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忠实记录下各种事物,才能保存其真实面貌,从而使得民间文化研究有迹可循,为保护规划乃至文化发展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大影响范围,是可能的。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护在其所属的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3.与多家展览机构合作推出“白族扎染专题展”。通过实物和现场互动体验的方式,增强展览的可观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能通过展馆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让大家看到它未来可能存在的无数种可能性。也让白族扎染能够真正回到生活,用于生活。

保护传承白族扎染技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科学正确的方法及措施,通过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才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机制,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白族扎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保护与传承是我们共同的基本责任。

参考文献

[1]程淑芬.浅论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裝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50-57.

[2]邱春林.发现民间智慧:大理州民族扎染考察纪实[J].民族艺术,2008(2):66-73.

[3]王宏伟.扎染,白族民俗的活化石[J].旅游,2007(7):80-83.

[4]贾辉,封振国.扎染的独特魅力[J].美术大观,2008(3):174.

作者简介

杜漪(1989.12—),女,白族,云南洱源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作者:杜漪

上一篇:中小学减负论文范文下一篇:关于适应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