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减负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小学减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早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政府、家长、社会各方也意识到减负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的减负工作却举步维艰,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减负难的表现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促使我国中小学的课业负担确实得到减轻贡献一些微薄之力,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一篇:中小学减负论文范文

“减负高质”的鞍山道小学

在天津市范围内,和平区的小学教育质量可谓有口皆碑,这里,耸立着一所所“名校”,聚集着深受世人瞩目的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学校囿于地域原因,并不拥有宽广的校园、气派的校舍,但依然有大批向往优质教育的民众怀着热切的心情把孩子送到这里求学。口碑带来了荣誉和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多所“名校”之中,我们即将走入的这所学校或许正感受着更大的压力。鞍山道小学(熟称“鞍小”),一所以数学学科特色出名的学校,一所被誉为“数学摇篮”的老牌“名校”,在新课程改革倡导“高效益轻负担”的现实中,在素质教育旗帜的指引下,自身的学科特色是否该坚持下去,是否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这所学校。当我向万萍校长抛出问题:“坚持数学学科特色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甚至与‘素质教育’相悖”时,她报以微笑,温和而坚定地表示,学校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多年前就提出了“减负高质”的办学方针,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快乐数学”、“高效教学、主动学习”的理念和做法,作为和谐教育实验校参与教育创新,艺术教育特色日趋彰显……可以看出,对于外界的疑问,学校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态度。这是一种谦逊而又自信的姿态,它显然建立在自我反思和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

在学校发展中,要不要坚持数学学科特色,曾是摆在校长万萍和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了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万萍校长主持的学校行政会认为,数学学科特色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形成的,继续坚持学校的数学学科特色,不断汲取老一辈优秀教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并不断创新,为其注入新鲜、进步的时代元素,将数学方面的教学特色提升为以数学为特色、全面发展的教育品牌,是新一代“鞍小人”的职责。新时期鞍小的数学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凸显数学学科的作用。数学学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孜孜以求、探索未知、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数学文化。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数学的作用更加凸显,数学不但给人以实用的知识,也给人以技能和素养。二是借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挖掘数学学科成功的教学经验,推广至全校各学科。

数学文化中的“真”“实”二字已成为鞍小办学特色的标志性元素,成为“鞍小人”铭记于心的自我要求。而“减负高质”之所以植根在“鞍小人”的心中,正是由于它与学校“严谨、求实、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与“实干、实抓、实绩、实效”的工作作风扎根在一起,构筑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愿景:践行“真”“实”的教育。

质量工程:求真务实,寓教于乐

鞍小拥有一支教学能力极强的教师队伍。“以数学为特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鞍小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与之并行不悖的是“减负高质”的办学方针。学校强调,“减负高质”是本着对下一代人身心健康、对祖国前途高度负责的态度而提出的。“减负高质”对学校整体工作而言,是指各学科、各部门既要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研究保证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减负高质”、特色发展是学校固本强基的一项质量工程。

学校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以严谨治学为根本,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如今仍然以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发展学校、巩固特色的核心工作。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秉承新的教育理念,学习、理解、认识新课程,寻求课堂教学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认识到,新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是关系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头等大事。校领导高度重视,将“减负”工作作为重点,建章立制。成立了“减负”领导小组,由万萍校长任组长,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年级组组长任组员。制订了“减负十条”和各学科“减负”教学计划,每位教师与学校签订“减负”责任书。实施作业上报制,学期末就“减负”问题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对违反规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减负高质”的要求内化成教师的自觉习惯。

“高质”是“减负”的必要条件,“高效教学、主动学习”是“减负高质”的重要保证。马瑞副校长介绍,学校倡导的“主动学习”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学会教育自己、发展自己。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确立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同时,要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处理,使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相适应;改变传统教育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创造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关的多元评价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学校制定了《高效教学评价量表》,要求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特点,通过教研制定本学科“高效教学的要求”。例如:数学组针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归纳出5个字:促——复习内容宜准,时间宜少,高速度、强有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同化(3分钟);探——抓好一个“导”字(5分钟);练——抓好一个“实”字(14分钟);评——根据学习目标、学习效果进行评价(3分钟);测——命题要“精”,重反馈(5分钟)。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作为有着深厚数学教育底蕴的鞍小,经反复研究思考最终确立了“以数学学科教育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依托,传播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求智、明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确定了新时期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一是将数学学科教育与办学理念相融合。学校所坚持的数学学科特色,就是借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多年形成的教学优势推动学校所有学科教学,努力实现从“课堂讲授中心”向“活动建构为主”的转型,推动“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质言之,鞍小的学科特色建设就是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是以数学学科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鞍小在不断反思数学学科特色如何体现的问题。学科特色不应仅仅看学科特长生的学习成绩,而要借特色建设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超的智慧型数学教师队伍,创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坚持面向全体,使学生从小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提出了“五重、二实、一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则。“五重”,即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探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二实”,即规范的落实、课堂的真实。教学设计规范,讲究层次梯度,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做好铺垫。真实的课堂就是要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一成功”,即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成功的体验。此外,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快乐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高、中、低学段循序渐进的编写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学练结合,使学生动手实践,体会、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身的学习策略。同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此套教材在使用中充分利用课本教学时间,采取当堂落实、当堂收获的策略,遵循不留课后作业、不对学生提统一要求的原则,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活动强调普及与参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如数学兴趣小组,以“趣”为主题,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讲一讲、摆一摆、记一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编印数学学科校报《求智报》,整合其他学科经验,旨在增强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创造机会,广泛征集校报设计方案,并要求学生写出设计理念,由美术及信息课的任课教师做学生的辅导工作;开办“电子报刊设计”及“排版制作”等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开展“数学大讲堂”活动,让学科特长生讲自己的学习方法、收获。每班板报中设立了“每日一题”专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科特长生当小老师为同学讲解课外练习。“happy数学”广播站,由学生自主设立,自主管理,使学生在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创新精神上获得可持续发展。

数学成绩突出当然令人欣喜,但是从小学起就“偏科”的孩子也让人不无忧虑,鞍小的学生是否面临类似的窘境呢?实际上,数学是一门提高智力、锻炼思维的学科,数学尖子生中很少有“偏科”的现象。曾在数学学习中创造佳绩的女生贾彦琪业余时间喜欢绘画,她对“学习数学是否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数学开拓视角,使思维更严谨,数学反而促进了我其他门功课的学习。”数学尖子生车柏杨,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是个象棋高手,平日还喜欢朗诵,他认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一专多能”并不难。像这样的学生,鞍小还有很多,他们的成功是师生长期辛勤耕耘、艰苦努力的结果。

素养工程:守护天真,走进生活

万萍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关键期。鞍小正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等作为一项素养工程来抓的。

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体系。构建了学校—少先队—年级—班管理网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班主任及少先队干部参与的德育工作团队。每学期开好“四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每学期一到两次家长学校开班和家委会活动,每学期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

学生活动唱响主旋律。以“爱”为主题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校举办了“小手拉大手,爱心满校园”红领巾献爱心义卖活动,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纷纷捐出自己心爱的学习用品、小玩具、小工艺品、图书……筹集到的款项全部捐给慈善机构。组织“学雷锋小队”到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使学生深刻领会“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含义。以“经典诵读”为主题开展活动,让读书习惯伴随学生终生。自2007年起,每年开展“琅琅书香月,校园万卷香”系列读书活动。创设书香校园,以“想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为主旨,按照师生共同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以课题带动行动研究,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学校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办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等专题讲座,请法制副校长做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题报告、案例分析。每学期进行两次全校紧急疏散演习。举行安全知识竞赛,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将养成教育分为5大系列,即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劳动和环境保护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争当“校园之最”达标活动,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艺术节”为载体提升德育效果。艺术教育也是鞍小的一大特色,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7届,做到年年有主题、年年创新意。一年一届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校园合唱节活动,学生自己担当小指挥,自己选择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曲目,自己组织排练活动……学校组建了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活动小组,课外艺术活动做到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器材、指导教师”五落实。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扎实到位,学生参加面广,参与率达到100%。广泛的参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

巧妙构建德育阵地。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围绕德育工作的开展,建立了高标准的班级黑板报,年级宣传栏中的德育内容常换常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建立多个校外德育基地,每学期组织两到三次校外实践活动。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诚心聘请校外辅导员通过各种活动参与学校德育,使学校德育焕发活力。

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立了“心晴小屋”,每天定时对学生开放,每周四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次广播的内容均由学生自己确定,由心理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编排内容。心理健康指导还延伸到家庭,教师树立“学校和家庭是一家”的思想,特别是对弱势学生,给予其家长更多的尊重,帮助他们寻找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每次召开家长会,教师都会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给家长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向家长提出规范、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家庭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

资源工程:真抓实干,创造和谐

对于学校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校园文化是最值得挖掘的文化资源。与这二者相关的教育工程可以称为资源工程,它们是学校内涵发展道路上坚强的两翼。

“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那一刻起,就是选择了一种与之相依相存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远离了喧嚣和热闹,促使我们在淡泊名利中积极进取,在清苦宁静中乐观向上……师德是什么?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包括师品、师爱、师能、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过硬的业务能力……只有师德和师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教育,才是我们心中无悔的教育事业。”这是张淼副校长写下的有关师德的文字,动情而深刻。

在创建师德风范校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我行动”系列活动,如“新时期师德内涵大讨论”等。从家长和学生的问卷中征集汇总了《教师提倡用语和忌语》,进行德育案例的“海选”和演讲,让教师们感到榜样就在我身边。制定了《鞍山道小学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处理意见》,由师德风范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主管主任、家长委员会部分成员组成师德监督队伍,建立师德风范监督机制,以制度促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以“共享时空”为题进行师德理论及师德案例的交流,由各教研组推选一名教师主讲,注重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典范。每年开展优秀师德论文、师德案例以及师德先进班组、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努力打造德高身正的教师队伍。

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学校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创建了“教师发展学校”,将大学的理论研究优势与中小学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开展了“以教师为主体、问题为动力、课题为载体、培训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的校本教研。倡导“四个一”:每位教师每天写一段课后反思,每周指定一人做一节组内研究课,每周向教研组提出一个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每学期做一节校级及其以上研究课。学校改革以往的教研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外,再由主讲人确立一个创新点,一个突破口,一个待实践的设想;由组内教师共同研究其科学性、可行性及具体的教学设计,再由主讲人进行实践,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课后由组内教师共同评课,总结成败得失,其他教师再去实践,由此建立了一种“提出设想—具体实施—共同研讨—再实践”的校本教研模式。通过教研方式的改革,学校形成了一种教师不以做课为苦、争相献课的局面。与此同时,学校加大了“内培”的力度。

一是以制度为起点,引领教师智慧工作。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制定制度,如《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以往都是自上而下地“拍”给教师们,这样做的后果是有的教师不理解,有的教师不认同,有的教师不重视,执行效果不明显。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及时对《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进行了修改,在各学科组广泛参与的情况下,综合各组的智慧,共同归纳总结出了《鞍山道小学高效教学评价量表》,由于出自大家的智慧,所以教师们执行热情很高。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鞍山道小学教师成长记录表》,也是集所有教师的智慧而共同制定的。出台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其中涵盖了校本教研制度、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常规制度、作业布置与批阅制度、学期(学年、期末)检测监考及阅卷要求等,要求教案要真实、朴实、扎实、个性化,杜绝全组教案一本化,特别强调不能备教脱节。此外,还分学科制定了《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明确标准,让教师们有据可依地工作,将课堂40分钟大致划分为导入—新授—训练—反馈各环节,并规定各环节所需的大致时间,做到精讲精练,有效教学。管理还体现在自我教育上,每学期末让教师填写《教师发展记录表》,从8个方面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梳理。

二是以专业化发展为契机,激励教师智慧工作。借助“教师发展学校”这一平台,开展三级培训。校级培训——基本功培训:每学期开展一项和教师基本功有关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的展示、教学讲座、教学知识的培训,活动力求“小、实”;教学实践展示:每学期每位教师开展一次献课活动,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活动方式包括献课、循环课、赛课、点课、示范课等,促使教师精心准备一节好课,上一节好课,评好一节课,在此过程中将平日的理论学习成果用于课堂实践中;行动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将平日的点滴体会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寻求继续发展的空间。组内培训——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优势,使校本教研更丰满,更立体,贴近实情。规定了校本教研要做到“五有三保证”:“五有”即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疑难困惑,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点滴收获,有领导参与;“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时效有保证。自我培训——每学期要随时写出反思,认真写好学习笔记,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论坛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对于骨干教师或正处于“成长期”的教师,给予其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促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青年教师,为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师德师风、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及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了“青蓝携手”系列活动。规定了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职责,如规定指导教师应做到每周四个“一”,即指导青年教师备1节课,听青年教师1节课,全面点评青年教师的1节课,帮助青年教师上好1节汇报课。

三是开创工作新领域,带动教师智慧工作。由马瑞副校长牵头,成立了数学工作室,吸纳各年级的数学骨干教师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实践活动。确定了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情景激趣—合作探索—自主实践—意义建构4个环节。采取跨学科听课的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有效地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每学期都要召开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对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对策,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求得新的发展。

校园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鞍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秉承“传承与创新”理念,践行“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采取“以教科研为先导,实施和谐管理,进行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策略,坚持“师爱、爱师、知学、乐学、好学”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数学教学为切入点,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的办学特色。正如万萍校长所强调的,鞍小的校风、教风、工作作风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突出一个“实”字,严谨求实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一个“新”字,求异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打造和谐精练的团队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万萍校长答记者问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被万萍校长那亲切的态度、大气的举止、真诚的话语所打动,当我得知我们所在的房间是她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的“谈心小屋”时,那种亲切的感觉就有了解释:这位校长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当我进一步和两位年轻干练的副校长张淼、马瑞交流时,又为她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所折服。她们不无敬佩地向我介绍:万校长为人谦和,处事低调,甘居幕后,为青年干部搭建展示才华、勇挑重任的平台……我的感受是,鞍小的领导班子是团结合作的,教职工队伍是和谐精练的。

记者:在这间“谈心小屋”里,我能感受到,您是一位颇有人情味的校长,能够让团队成员敞开心扉,这样的管理者一定有独到的管理理念。

万校长:校长像一座桥,既通往教师的内心深处,又架设起教师之间沟通、理解的通道。对于学校管理,我追求一种“无为而‘管’、有为而‘理’”的境界。校长应将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解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可以使校长从纷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综观全局,统筹规划,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无为而“管”的前提是决策民主化、执行规划化、评价多元化。有为而“理”的“理”,意为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作为校长,应在“理”上有所作为:主动学习,注重“理”的创新性;总体论证,注重“理”的科学性;沉到基层,注重“理”的针对性;常规谈心,注重“理”的情感性;社会交往,注重“理”的策略性;总结提升,注重“理”的务实性。此外,校长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严谨的办学态度,以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较高的专业水准引领团队发展。

记者:各个学校都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但在很多师生员工看来,制度总是和约束联系在一起的。打造和谐的团队,应如何搞好制度建设?

万校长:要让师生真正理解制度的含义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所谓制度,是用文字形式表述学校对各项管理工作所做出的要求和规定,它以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规范着学校工作和全体成员的行为,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约束性,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性管理方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法”。学校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状况,是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建立各项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既要体现政策性,又要注重教育性;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适当的适应性;既要坚持严肃性,又要坚持民主性。制度建设的根本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记者:鞍小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和谐精练的团队,可谓优势互补、相互“给力”,这是我从你们的工作方式中看出的。您给我们透露一下其中的秘诀。

万校长: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由不同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的人才个体,通过合理组合,组成的协调配套的领导集体。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我想重点讲三个方面。首先,目标同向、事业同心是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思想基础。同心协力的领导集体所产生的领导力和整体效能,大于每个领导成员个人能力之和。为达到这一境界,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使命感和事业心。为祖国的花朵启蒙,为祖国的未来奠基,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是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其次,正人先正己,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这是班子成员的自觉要求。最后,兼容并包是班子成员之间相处的理念。班子成员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处事方法各不相同,工作中意见不一致也属正常,和谐不等于一团和气,也不是简单的同一,和谐是和衷共济,相互维持。工作中有了成绩,大家充分肯定,出现问题多挑担子少推诿,互相补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把包容装在心里,眼神会变得友善和敏锐,言语会变得亲和而有魅力,相互之间也更能和谐相处。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有了这样的理念,每个成员才能大胆地搞好自己分管的工作,才能创新工作、团结和谐。

记者: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校园的环境风貌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校长是校园文化的最佳代言人。请您谈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万校长:走进一所学校,校园整洁雅致,结构布局协调合理,教师精神饱满,学生活泼好学,这就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有80多年的发展史,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师生努力拼搏,形成了鞍小独特的校园文化——在“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教科研为先导,实施和谐管理,进行和谐教育,促进和谐发展。校风、学风、工作作风都突出一个“实”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减负高质”的共同愿景、“数学摇篮”的学科特色,等等,这些厚实的积淀和蓬勃的生命力,就是校园文化的精义所在。

记者:现在,我们对鞍小这支和谐的团队和校园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谢谢您和您的团队为小学教育所做的贡献,祝愿鞍小未来更加兴旺、和谐!

作者:邓蕙

第二篇:解决中小学减负难之策略

摘要: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早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政府、家长、社会各方也意识到减负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的减负工作却举步维艰,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减负难的表现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促使我国中小学的课业负担确实得到减轻贡献一些微薄之力,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减负 应试教育 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将减负工作进行到底。这已是多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减负工作开展进行的并不顺利,中小学仍然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应减之“负”仍然很重。

一、中小学减负难的具体表现

家长不愿意减负家长的传统观念致使其不愿意参与到减负工作中来。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最近几年,各种暑期班、课外补习班异常火热,中小学生每天正常的上课学习时间之外,课余与寒暑假就被家长送到一个有一个的补习班。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明白孩子的负担很重,但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好的未来,减负问题就被搁置一边。曾几何时,家长带着孩子悠闲地在公园嬉笑打闹的日子早被各种奥数班、钢琴班等等所代替。

教师对于如何减负无所适从。新课改也进行了将近十年之久,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以前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这样以来教师就要由以前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转变成为学生占主导地位。北京市教委罗杰副主任曾说过:“减负是什么?减负是教师要让学生的负担下来,让教师的负担上去。”然而教师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无法全面把握,也没有系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培训,即使政府提出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讲授知识,教师仍然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减负工作在教师这一环节行不通。

校长实施减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不敢轻易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彻底实施减负。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小学的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就意味着校长承担了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责任。在当前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的优劣。在学校的激烈竞争与家长的殷切期望的背景下,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校长来说,严格贯彻落实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压力。致使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

当前的社会意识不利于减负工作的开展。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倾向于学生繁重的课业是合理的,这就给学校、教师给学生施加课业负担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小到大我国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成长的,仿佛快乐、轻松与学习就是互不相容的。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仍在延续,家长、社会对于学校的这种做法通常采取支持、合作的态度。相对而言,他们都是学生繁重课业负担获得好成绩的收益方。而新课改的减负与这种不成文的契约是相违背的,无疑成为减负工作的一道障碍。

二、中小学减负难的原因探析

从家长、学校、校长、社会意识四方面对于减负的态度和做法可见减负工作任道重远。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在其作用。应试教育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有关的利益各方因应试教育制度而丝毫不敢实施减负。

对于家长而言,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就是王道,难免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升入重点小学、中学、大学的关键性衡量指标到每个个人就是分数的高低。对于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来说,孩子要想有获得优质的教育,将来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那么在当前的应试中唯有取得好成绩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只要应试教育制度不进行改革,那么减负工作很难取得家长的支持。

对于教师而言,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选择人才的今天,学生的升学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只要教师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整体学生的升学率,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方式就无关紧要了。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然而评价考核教师水平的指标却没有改变,仍然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考评方式。加上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教师群体而言是有利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考核教师的指标不改变的话,新课改提出再多的要求对于减负工作而言也是无意义的。

校长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是否成功的标准,校长是否优秀的标准。在这种作用机制下,校长对于大刀阔斧进行减负承担巨大的风险,减负成功也很难达到好评,减负失败则意味着失去很多原本不应丢失的东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很难做出排除阻碍进行减负的抉择。

现在的社会意识也不利于减负工作的开展。社会上认可的是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取得好成绩就贴上“好学生”、“人才”的标签。曾几何时,社会上各行各业用工标准都是统一高端复合型人才。那么想要取得好成绩进入重点大学、学个好专业,必须从小学时就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丝毫不敢耽搁。社会上整个大背景是遮掩的形式,即使政府部门下发命令说要实行素质教育,社会上这种总体意识更给减负工作无形之中施加了一种压力。

可见,应试教育制度背景下,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得到了持续的强化,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的行为链条上出现了一致,使得这个链条出现了恶性循环。要想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要改变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对人才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的减负工作任道而重远。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将减负进行到底。

政府层面仍要将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首先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是当前减负工作的重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我国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要想在全国内全面贯彻落实减负工作不现实,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采用试点进行试验,逐步由点到面再覆盖全局的做法,我国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终将不再成为问题。其次,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应该联合教育部门规范各校的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各地方政府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然后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實行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在合理的情况下给予大力支持,一部分高校率先打破当前的高考招生制度实行高考自主招生政策,逐步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向合理化,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最后,政府应完善中小学教育投入机制,使得各个地方的中小学办学经费充裕,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建立开放性教师培训体系,及时起到并实施升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计划,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和帮、教、带活动,转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减负增效变为现实。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减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教师关系最密切,因此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学会如何减负。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不仅解放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得知识,而不是通过以往的“题海战术”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学校。

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精髓之所在,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孩子成才的重要性。其次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鼓励支持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将自身未完成的心愿交给孩子去完成,让孩子在压力下成长。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实施,提高素质。真正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姚红君.找准病灶下猛药—浅析减负难的根源[J].教育与社会,2010(6)

[2]王志彦,夏凤琴.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强化机制与解决思路[J].普教研究,2010(4)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OB/OL].

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00730/t20100730_501910_2.shtml.2010-07-30

[4]张俊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思考与对策[J].工作研究,2011(5)

[5]吴颖惠.中小学生_减负_必须溯源治本[J].本刊关注北京教育普教,2009(5)

[6]宣昊.走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两难困境[J].基础教育研究,2010(1)

作者:许素梅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的形成与破解路径

摘要:探讨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非教育专项事项的责任承担、应试教育及所衍生事项的极力迎合、谋生压力的被迫应对等方面,原因在于教师主体地位缺失、教师权力地位较低、教育部门管理不当以及生存压力和利益追求。由此本文提出明确治理标准、明晰治理重点和建立治理机制是减负治理的基本逻辑,确立教师主体地位、提升教师权力地位、提高部门管理水平、促使教师群体主动作为是教师减负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减负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1],引起社会热议。《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出台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的政策文件,明确地方责任,全面清理和规范针对教师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及各类社会性事务,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2],来为教师减负,营造一个静心从教环境。这表示教师减负问题正式进入政府决策者视野。相比学生减负,教师负担问题长期以来并没受到管理部门重视。因此本文从管理方式不当、考试压力、教育系统的权力结构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找寻教师负担过重的成因,进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逻辑,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践路径。希望不仅丰富教师减负问题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政府出台教师减负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一、教师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现今中小学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以外,还要应对各种繁杂事务。由此教师减负问题逐渐露出水面,需要学界、教育界和其他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1. 非教育专项事项的责任承担

一方面,非教学材料的过多上交占用教师大量工作时间。学校和教师是否具有“优秀特质”,都要经过“评比”,而“评比权”往往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上级行政部门手里。当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文化部门以及各种委员会等将其要求诉诸同一个学校时,学校便为争取“优秀特质”而组织教师撰写和提交各项材料。在教学之余,教师不得不撰写和提交各种材料,而这些恰恰挤占着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

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所开展的各项检查、评比和诸多社会性活动也对教师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一是多部门的开会、检查、评比消耗着教师的精力和热情。学校要面对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文明办等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和检查,这迫使教师承载着繁多的非教学事务。这时教师已不仅仅是教师了,而是上级各部门的“科员”,并被要求努力完成上级各部门所布置的任务,这客观造成教师身兼多职的状况。二是社区和街道举办的活动加重了教师负担。当传统节日或某宣传日来临的时候,社区、街道等往往开展各项活动,将各种理念、精神、思想等在社会和家庭中进行宣传。这时学校和教师往往要参与其中,学校和教师在“某日”和“某节”便成为“社会工作者”以及基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2. 应试教育及所衍生事项的极力迎合

在教育系统中,教师要迎合应试教育环境,以及处理由此产生的各项事务,这些都加重了教师负担。负担之一是教师要迎合学校、家长和自身对于提高升学率的要求。随着应试压力逐渐加大,部分学校搞素质教育的同时,往往将升学率指标分解至各教师。而教师为完成指标,往往诉诸题海战术,这促使其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陡然剧增。家长往往要求学校或“请”教师为学生补课,或以其他形式增加教师工作量,也为教师增加负担。教师出于自身发展或利益获取考虑,常常主动献身于提高学生成绩,这增加了教师自身负担。

负担之二是教师要解决由应试教育带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中,我们经常听说某学生因不堪应试压力而出现“反常问题”。于是教师出于育人职责,也为了排除不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因素,进而走出课堂与家长紧密联系并关心学生,将其引导到提高成绩的轨道中。其实教师关心学生成长,解决其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责无旁贷,但随着应试教育不断推进,学生问题逐渐增多,教师负担也将加重。

负担之三是教师要应对各种“人际事项”。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成绩往往诉诸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方式或手段,叨扰教师。这些本不属于教学事务的,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人际事项”,消耗著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长此以往,不免心力交瘁。

3. 谋生压力的被迫应对

教师虽然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被视为“铁饭碗”,而且被视为真理的化身、民族的希望,但教师待遇一直有待提高。因此,许多教师为弥补家用而常“搞副业”,这迫使其在工作时间之外,承担“额外负担”。

农村教师因忙于农活或经营个体而加重负担。一些农村教师是家庭农活的主要劳动力,在教学之余,还要辛苦耕作或者经营个体。农村教师本就辛劳,尤其在结构性缺编的学校,常常是身负多科,甚至是全科教师,却在工作时间之外还得不到充分休息,负担很重。城市教师因“兼职”而负担过重。许多城市教师有家庭日常开支、房贷等等很多负担。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许多教师去某些课外辅导机构兼职,甚至私开辅导班,即便在教育部发布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时期,有的教师也“顶风作案”。所以教师因谋生压力,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后仍然辛苦地赚钱养家,负担很重。

二、教师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学界大多认为升学考试及其带来的社会评价、非教学事务是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近几年学界也逐渐认识到上级部门或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当,也导致了教师负担过重。因此,应当全面而深入思考教师负担过重形成的主要原因。

1. 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只有获取文凭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中追求美好生活,而人们对“文化资本”的获取往往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于是教师成为教育系统和社会诉求的对象。

教育系统和社会对教师的诉求逐渐形成一种压力。一方面学校的等级化给予教师压力。政府的“教育运动”将大学和高中划分出不同等级,而升学考试将学生的竞争压力传递给教师,促使教师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社会期望予以教师压力。社会往往赋予教师各种崇高意义,也将社会发展压力强加在教师身上。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教师成为压力的承载者,并且是道德意义上的被迫承载,否则教师会面临“师德”的拷问。教师的主体性被剥夺,仿佛成为承载社会、家长和学生期望的“压力容器”。这时教师仅仅是市场中普通的服务者,是“他者”为满足自身利益的工具,其主体地位被社会和教育系统遗忘了。

2. 教师权力地位较低

教育系统往往以科层制管理教师,这种管理结构促使权力在等级式的结构中自上而下单向传递。而教师往往在这种权力结构中处于较低位置,是被权力主体操纵的对象。

权力往往通过“评比”操纵教师。评比不仅指制度层面的评优评奖、职称评定以及任务考核等,而且指别人对教师个人的看法。从抽象意义上讲,评比连通着社会和教育系统(升学率和教育运动)对教师的要求,将其转化为教师评比的指标;评比为诸多政府部门所用,保证教师在权力结构中的“被指向性”。从现实性上,权力结构以评比为技术手段,不仅促使教师服从上级,而且将教师相互隔离。一方面,评比将权力的行使、资源的分配以及教师的生存状态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教师遵从评价指标和上级意志;另一方面,学校一般对教师实行绩效考核,这表现在任务考核以及评优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教师之间存在着利益竞争,难以联合。教师在这种单向的权力结构中,失去了反抗和改造自身处境的力量,成为权力主体操纵的对象。

3. 教育部门管理不当

压力环境和科层制的权力结构只是教师负担过重的形成条件,而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关键在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作风”“两个合谋”和“一个模糊”。

“三个作风”是指管理简单化、管理形式化、管理官僚化[3]。管理简单化是以“简单粗暴”方式管理教师;管理形式化是只注重管理形式,而不关注以实质内容取得实效;管理官僚化是指武断式的管理作风。这些都较为直接地促使教师有诸多非教学事务,进而负担过重。

“两个合谋”一方面指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与家长、学生的合谋。一些教育管理部门“死抓分数”[4],这迎合了家长和学生对“升学率”的期望,并将升学压力传递给教师,增加教师负担。另一方面指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与“教育专家”的合谋。教育管理部门常参照“教育专家”的教育主张,发起各项“教育运动”,并将其转化为对教师的考核指标,教师疲于应付,徒增负担。

“一个模糊”是教师工作边界模糊,表现为“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责任”“权利”和“职业道德”等边界的模糊,这促使教师难以分清何为分内和分外负担,加之管理者水平有限,便使得教师负担过重[5]。这源于政府部门与学校之间关系的模糊,学校只能听命于上级部门的诸多与教学无关的要求,教师当然负担过重。

4. 生存压力和利益追求

学界一般将教师负担过重的责任置于以教育部门为首的各行政部门身上,认为其不当管理直接导致了教师负担过重。但是如果没有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配合”,那么教师负担过重是难以造成的。

教师对利益和理想的追求促使教师迎合外部驱动力。这种迎合一方面来自于教师面对现实的生存压力。为了从权力结构中谋取足够的生存资源,教师必然努力迎合评比指标和领导意志,表现为“工作努力”“成绩优秀”“领导欣赏”,而当管理不当时,必然导致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往往要寻找发展资源;在消费社会背景下,教师常常被利益和欲望支配。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教师要努力迎合评比指标或领导想法,最终负担过重。

三、中小学教师减负治理的基本逻辑

教师减负从根本上要谋求教师主体性回归,要在教育系统中建立一种维稳的教育秩序,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要求教师坚守本职工作。

1. 明确减负治理的标准

第一,回归的教师主体性。王坤庆先生将主体性理解为“人作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并包含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三个基本特征[6]。教师曾位居“天地君亲”之列,地位甚高。而今教师却成为承载家长、管理者期望或要求的容器,其本质上是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因此教师减负首先指向教师主体性回归,让教师在社会和教育系统中能动地、自主地和自为地“发声做事”。

第二,维稳的教育秩序。仅强调教师主体性,将促使教师都成为“孤岛”,逐渐被客体化,而维稳的教育秩序则意味着教师之间存有主体间性,它不是教师的属性,而是教师主体性在群体意义上的延伸,存在于教师之间的关系当中。维稳的教育秩序指向两点:一是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二是教师之间利益的相对平衡。

第三,较高的管理效率。教育管理要服务于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较高的管理效率意味着解放教师,教育管理部门和其他上级部门要着力于为教师松绑,而不是如何便捷管理。由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要紧紧抓住“必要性”,这一方面指向教育管理程序的简化,另一方面指向教育管理内容的精简。

第四,教师的教育坚守。在市场经济中,“许多消费需求不再是自发的,出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变为被动的,由社会或他人所生产;消费需求不再指向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被引诱到物品的符号价值”[7]。教师不仅被视为“消费品”,而且自身也被欲望所牵制,这促使教师负担过重。因此教师需要坚守,即抵制外在消费诱惑,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到促进学生成长中来,坚守民族的未来。

2. 明晰减负治理的重点

第一,扭转教师的不利地位。虽然近些年一直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却成为消费的客体。要重新确立其主体性定位,就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的提高又在于教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减负在深层次上,要求教师的知识、技能、素养等达到较高水平。

第二,明确教师的工作边界。教师负担过重的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处在权力结构较低位置,其职责不明确,进而在权力的指向下教师成为“全能教师”。因此不但要明确教师权利、义务和职责,而且要提高其在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不被他者权力所过度制约。这意味着要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的权力关系,形成权力的双向关系。

第三,变革组织和制度。善治意味着正义、民主、协商等,这都与强调主体间性的教育秩序相适应,所以教育管理部门相对于教师要达到一种“善治”。而善治的核心是善制,“善制是善治实现的制度安排”[8],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通过组织和制度变革,为教师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在制度设计中,要就哪些部门能够领导学校和教师?领导和管理的内容?领导和管理到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管理?等等加以考虑,从而减轻教师负担。

第四,提高教师待遇。人们要求教师抵制诱惑,带领下一代追求光明和真理。而教师作为一个人,总是在满足生理、安全和尊严的需要之后才能追求自我实现。只有提高教师待遇,要求教师专心教育教学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因此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待遇,这是解决教师减负问题的先行之策。

3. 建立减负治理的机制

第一,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准入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准入程序,将合格教师输送到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要将中小学、高校、学生和家长、政府等紧密地联合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在教育系统中不断提升。

第二,建立健全教师权利保障机制。教师工作边界要由权利、义务和职责等来明确,而与此相配套的是建立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权力关系。建立双向权力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二者之间双向的评比机制,从而制约管理部门肆意增加教师负担。而这种双向评比机制的合法性来源于权威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因为管理者要获得权威,就必须民主地对待教师,即“真正的权威建立在民主之上”[9],领导是由群众定义的。

第三,建立“决策——反馈”机制。实践中不当决策和执行会导致教师负担过重,因此要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建立“决策——反馈”机制。一方面教师要民主地参与教育决策,另一方面当教师发现决策与实际情况相冲突时,及时反馈到决策层,从而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这将减轻教师负担。第四,完善财政资金的拨付机制。教师待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支付的工资,因此提高教师待遇要完善财政资金的拨付机制。一是要“同工同酬”,不因教师是编外人员而支付低薪;二是要完善法规政策,明确教师工资支付水平;三是要精简机构,简化流程,保障政府及时支付教师工资。

四、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治理路径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治理路径是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过程,但这仅靠宣传是不够的,还要在教育系统中提升教师权力地位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管理水平,还要通过教师群体自身的努力。

1. 确立教师主体地位

教师负担过重本质上是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是教师成为家长、学生和管理者“要求”承载器的结果,因此减轻教师过重负担须要真正确立教师主体地位。

第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中,提高教师的使用价值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教师对社会和教育系统越“有用”,其主体地位越可被确立。而提高教师的使用价值从根本上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需要反思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各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加以完善;通过制度设计激发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积极性等。

第二,缩小教师与管理者的地位差异。促使教师负担过重的部分原因在于诸多非教育专业人士占据领导位置,教育官员相对于教师有较大的权力,可以“操纵”教师。因此教育系统需要提高教师与“官位”的流通性,通过制度设计将教育专业人士输送到领导岗位,形成教师与领导之间制衡的局面。

第三,大力宣传教师的重要价值。对个体来说,教师不仅是其阶层向上流动的助推者,更是促使人们追寻自身生存价值的引领者;对国家来说,教师不仅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动力,而且代表着国家追求的价值方向。这就需要以媒体宣传等方式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促进教师与社会大众相互理解。

2. 提升教师权力地位

第一,赋予教师更多权力。双向的权力结构是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对教师有权力,教师对教育部门和管理者也有权力,即形成微观意义上的权力关系,进而形成行政部门和教师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局面。这需要教育的制度设计注意以下方面:一要保障教师权利;二要划清教育部门,以及其他行政部门和教师群体间的权力边界;三要保证教师群体有能力反馈政策错误,充分民主地参与政策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过程;四要在诸多行政部门和教师群体之间建立双向评比机制。

第二,将资源更多向教师和学校分配。当教师对资源有需求时,掌握资源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与教师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就形成了,所以教育系统权力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生存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这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設计,将人、财、物、信息等更多赋予学校和教师群体,包括提高教师待遇和缓解住房医疗压力;二是改革自身机构,适当削减自身掌握的资源。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掌握资源较多,权力过大,自身负担也很重,如适当将资源和权力拨付给学校和教师,也能与其达成双赢局面。

3. 提高部门管理水平

第一,促进教育系统的民主化。一要促进沟通。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育实践和教师在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对管理制度措施的实施意见。二要保障、增强和提高教师在决策、执行等方面参与的权利、意识和能力。

第二,促进教育系统的科学化。教师的工作在于“教书育人”。一要明确教师应当负担的内容,包括义务、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等;二要在制度设计上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在内的诸多政府部门,甚至社区和街道等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各项边界,以免教师成为“科员”或者“社会工作者”;三要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或装备,精确把握并缓解教师负担过重的具体方面,进而做到“精准施治”。

第三,促进教育系统的法治化。一要促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按照法治方式办事,即按照各项制度规范和程序设定约束自身行为、管理教育系统;二要促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按照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即要从合法性、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与后果以及治官治权等角度思考教育问题,而不是忽视教师工作边界和正当权利;三要促进教育系统形成法治文化,这要求教育系统按照法治理念、制度规范来架构组织结构和实践模式。

4. 促使教师群体主动作为

减轻教师负担最终还需要教师群体的努力,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在教育系统的主体地位并形成联合,从而在谋求主体地位的同时减轻自身负担。

第一,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在教育系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存在。一要认识到自身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价值,认识到自身在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利状况;二要捍卫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拒绝外部施加的额外负担;三要主动寻求自身在教育系统的权力地位,这意味着教师和学校要争取更多自主权。

第二,发挥教师工会作用,组织教师谋求联合并改造所处环境。教师工会不应当只是分发福利的机构,而是教师群体的代言人和利益捍卫者。一要代表教师主动与教育管理部门划定教师工作边界;二要监督学校管理者的不恰当管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三要听取并反映教师实际诉求,并与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及时沟通,切实减轻因制度设计和管理规章造成的过重负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落实落实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9-01-30)[2019-03-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368518.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02-22)[2019-03-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22_370722.html

[3] 王毓珣,王颖.关于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理性思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4).

[4] 李和平.给教师减负,就是给学生减负[J].教育科学论坛,2017(25).

[5] 宁本涛“.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教师工作边界模糊的产权透析[J].中国教师,2019(01).

[6] 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7] 靳玉乐,王磊.消费社会境遇下教师身份的异化与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1).

[8] 池忠军.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善治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5).

[9] 刘士文.权威善治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现代西方权威理论及其借鉴价值[J].探索,2018(05).

[作者:遲明阳(1994-),男,辽宁大连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祥(1981-),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该文为贵州师范大学资助2016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教育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2015社科博6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迟明阳 李祥

上一篇:财产保险毕业论文下一篇:鸡尾酒技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