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信仰问题研究

2023-04-12

第一篇:新形势下信仰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现实的时代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也都有其自己的轨迹和脉络。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廉说”、“廉论”,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我们党更是廉政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的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其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廉洁的政治文化,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二是廉洁的社会文化,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要求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

- 12

区、进连队、进家庭、进企业、进市场、进媒体的“八进”建设,充分运用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师纪委在2006年成功举办“廉政文化才艺展风采”文艺汇演的基础上,确定每年由垦区轮流举办“廉政文化艺术节”,以群众性文艺表演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进行党风廉政教育。2007年,在第九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期间,师纪委在塔里木垦区举办了首届“廉政文化艺术节”,垦区各团场和公、检、法、司、监单位的12个代表队先后登台表演了23个节目,3000余名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所有参演节目都是由基层干部职工自编自演,台上演员激情放送,台下观众掌声热烈。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形式,增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辅射力。与此同时,师纪委利用师对外宣传网络平台,建立了“农二师廉政网”二级网站,拓宽了我师反腐倡廉宣传载体。各基层单位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比如,二十二团举办了“幸福滩廉政文化广场”之“廉政文化周”,汇集了全团33个党支部精心排练的53个文化节目,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占66%。二十七团举办了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为内容的黑板报展览,全团19个单位精心编排的黑板报在该团机关楼前展出,职工群众纷纷驻足观看。三十三团乌鲁克社区与五连联合举办了“弘扬廉政文

化、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参加这次活动的演员、观众共近千人,掀起了党风廉政教育的新高潮。且末支队举办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演出暨廉政歌曲竞赛,支队六个支部选送了19个节目陆续登台表演,观众达300余人,场面生动感人,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农科所为大力营造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格局,举办了全体党员干部“庆七一歌咏比赛和廉政文化汇演”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在全单位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天宇公司成立社区廉政文化宣传队伍,送廉政节目进项目部;完善社区廉政文化设施,组织社区离退休老同志展出廉政书画,取得了显著成效。华山中学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把廉政教育融入教师授课及学生活动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效。金三角公司与商户签订廉洁经商责任书,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总体来说,我师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深受干部职工欢迎。

(四)健全制度,完善规划,长效机制取得新进展。 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阵地建设,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师纪委在库尔勒监狱建立了以“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主题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先后组织开展了17场共3500余名党员干部赴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在农二师展览馆建立了以“牢记两个务必”为主题的弘扬艰苦奋斗、爱国主

- 56

资金投入,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协调、督促指导。

(二)一些部门强化责任不到位。目前,一些部门认为,搞廉政文化建设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情,就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也是给纪检监察机关帮忙、配合,重在参与,自身没有什么职责。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大宣教”工作格局的作用。纪检、组织、宣传、党校、报社、文化、广电等单位,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有些环节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单位、一些部门只是将廉政文化建设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宣传上;有些单位开展的廉政文化活动“华而不实”,不切合主题;有些单位的廉政文化活动只是机关的文化活动,没有吸纳群众参与。比如,有的团场只是在电视台、广播站播放些有关反腐倡廉的口号、标语之类的;有些单位没有制订廉政文化建设的计划、目标和责任分解,廉政文化建设没有专人负责。因此,要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工作计划,把任务分解到科室、连队,落实到人头。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强化督导,限期改进。完善

激励机制,对优秀廉政文艺作品和优秀廉政文化项目、活动进行奖励。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共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廉政文化建设亦是如此。要营造一个“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制定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要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等途径,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坚持方向

如何构建和培育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是我们在新形势、新任务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体可以着重围绕“五坚持、五注重”来进行探索和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廉政文化意识。培养廉政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当前,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不同人群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深刻变化。这种极端不平衡性亟待通过有效的文化灌输方式来进行弥补和解决,必要时重新进行构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

- 910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不断加以探索和丰富。具体来说,在表现手法上,要以增强说服力为基本目标,要有可“听”性:听了以后“余音绕梁”,犹如珠入玉盘;要有可“看”性:看了以后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要有可“记”性: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久久挥之不去;要有可“学”性:能够被其它单位作为经验加以借鉴和推广;要有可“思”性:给人以回味,引发心灵共鸣。

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廉政文化机制。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廉政文化机制也同样需要在形势不断的变化中加以创新和完善。一方面,我们必须规范廉政文化的运作方式,通过优势互补,实施文化规范和政治规范双管齐下,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廉政文化运行机制。如在投入上,可以依靠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操作以谋求“双赢”;在活动的举办上,可以联合纪检监察、宣传、文体等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优势,使廉政文化机制运行起来更顺畅,遏制腐败的效果更明显。

第二篇:新形势下增强基层统战工作活力问题研究

统战工作,即统一战线工作,是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不断增多、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和组织也在日益增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统一战线呈现出显著的社会性特征。统战工作内容正在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延伸,基层统战工作是宣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环节,是党的建设在基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其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

近年来,随着统战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基层统战工作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工作也有序开展,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载体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何使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充满活力,适应统战工作的发展要求,是乡镇基层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才能增强基层统战工作活力呢?

一、基层统战工作的新方向

对象不断增多、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价值观念日趋多元。新形势下,中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结构开始转型,新的代表人物大量涌现,尤其是基层统战工作对象大量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大量增加,基层民主党派的数量明显增多,宗教人士和信教群

1

众也在迅速增加;其工作范围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文化领域统战工作将越来越重要。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在政治领域统战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作为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同时,统一战线内部原有阶级、阶层不断分化、流动,新的社会阶层与原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原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都更趋复杂,各个阶层都站在各自的位臵上来看待社会的政治思想、经济利益以及自身的社会地位,基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得出种种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看法及评价,从而形成了价值观念多元化格局。

二、基层统战工作形势的变化使统战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明显凸现

(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统战工作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干部和群众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在思想上往往忽略了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少数基层领导干部统战观念淡薄,对统战工作不重视,在日常工作运作中很少研究统战工作,基本上处于不发生重大事件不过问的状态。

(二)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统战方面的政策规定不熟悉、不了解,对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情况把握不准,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导致对基层统战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统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对统战工作全面把握,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布局、统筹协调,这样推动统战工作的各项发展。

2

(三)缺乏统战工作经费。统战工作是交朋友的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因其工作上的特殊性,要有一定经费上的支持,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基层统战部门开展统战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及办公开支需要。

(四)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发展空隙大。随着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空间进一步扩大,但镇街商会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如何充分发挥发挥基层商会的作用以及基层党(工)委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三、新形势下解决基层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基层统战工作的地位,加强和规范对基层统战工作的管理,统一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统一认识,明确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是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基层统战工作就是在基层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因此,要统一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

(二)摸清底数,把握基层统战工作的新政策。首先,要对党和国家制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认真的梳理,吃透上级的精神;其次,要对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等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准工作的的方向;第三,要对统战对象进行认真 3

的调查摸底,并为其建立档案,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做好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指导,巩固基层统战工作的软实力。县委统战部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统战部门工作的指导,深入乡镇调研,帮助基层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帮助基层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及时帮助解决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活动经费的不足,并经常组织区域之间统战工作的学习、考察和交流活动。

(四)强化党建,注重非公经济的引导作用。在非公经济组织中以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引导非公经济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带头、团结凝聚的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密切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积极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商会作用,鼓励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来。

总之,只有增强基层统战工作活力,才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不断使基层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问题研究大规模培训干部,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两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全面筹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提~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就是由各级党委统一部署,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脱产培训为主要方式,以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三支队伍”为基本培训对象,以多层次、广渠道、全覆盖、高质量为奋斗目标的教育培训活动。它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鲜明的政治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范畴,其核心问题是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使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增强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为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组织保证。二是内涵的时代性。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随着党的建设的阶段目标和任务的变化,对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必然要求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在内容、形式、领导体制等多方面都要随之发生变化。三是对象的广泛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既包括党政干部,又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既包括领导干部,也包括在职的所有一般干部。培训所涉及的范围比以前任何培训都要广泛。四是效益的综合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一般的教育培训一样,更加注重效益的综合性,即既要从纯经济角度分析培训的投入产出问题,更要考虑教育培训工作的社会属性,即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问题。

二、影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因素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县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建设一支适应府谷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的,不断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分级分类,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干部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兴起;二是以培养中青年干部为重点,造就了一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三是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基本要求,广泛开展了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四是以拓宽培训渠道为突破口,办学的方式和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基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尽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对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标准,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因素,甚至一些因素还将对我们下一阶段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深远影响。具体而言,影响和制约当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一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清、动机不纯。一方面一些单位和部门认识不到教育培训对干部和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有的认为干部为了适应工作需要,自然会在干中学,不需要在干部培训上花费太多的精力;有的认为自学可以取代培训,尤其是现在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普及,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参加专门培训;还有的认为培训耽误工作,费时又花钱,所以该派的不派,该多派的少派。另一方面,干部个人参加教育培训的动机不纯,认为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提拔重用或混文凭,于是对提拔或升迁作用不大的培训抱着应付的心态,完全没有积极性和目的性。二是干部教育培训观念落后。有的只看到教育培训的投入,看不到培训将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抓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把参加培训当作完成政治任务,只注重了培训的规模、人数,忽视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有的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对新的教育培训理念认识不够,方法不多,造成了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制约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主要的因素是“认识问题”。

(二)阵地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主阵地建设还不尽完善。一方面主阵地“硬件”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县委党校是我县唯一的干部培训基地,单一落后,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完全网络化和便捷化;另一方面,“软件”建设没有特色,仅停留在集中调训、理论辅导等层面。二是师资力量不足。首先是缺乏一支能够与干部教育培训基本要求相适应的专职教师骨干队伍。我县党校有教职工共11人,其中上课的专职教师仅5人,不足全校干部职工人数的50%。就上课教师本身而言,其敬业精神、理论功底、政策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讲课艺术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次是缺乏一支规模适当、灵活高效的兼职教师队伍。受培训经费和干部培训工作开放程度的制约,党校师资队伍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干部培训聘请教师工作出现了“临时抱佛脚”现象,影响培训质量。三是没有校外培训基地。特别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转变培训观念。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不够灵活,参学人员学习兴趣不浓。我县干部教育培训主要采取的是集中调训、理论辅导的方法,辅导员主要是党校的教员,在学习的内容、方法上没有新的突破。由于忽略了教育者自身的培训提高和开展干部培训教育科研,部分教师长期不出校门,不注重业务学习,不参加社会实践;因此对教学互动研究不够,教学中强制灌输多,民主研讨少,课堂面授多,社会调研少,不能适应干部认知规律,不能充分调动参训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一些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较滞后,不适应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对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将教学与研讨、听课与考察、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自己组织与委托代培、计划调训与市场运作、政治理

论教育与经济专业知识传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四)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一是不善于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培训管理“失之于严”、“失之于宽”,“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比较突出,还没有形成“管、训、学、用”相结合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培训管理部门对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态度、出勤等情况缺乏直接了解,很难掌握实际效果。二是在学与用的结合上没有明显突破,虽然制定了培训考核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力度不大,不能真正将学习培训与干部的评优及选拔任用挂起勾来,培训干部与使用干部脱节,有的用而不训,有的训而不用,致使有的培训对象“脱产培训不脱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走读”现象严重,干部培训出现了“大培训大耍”、“小培训小耍”的不正常现象。需要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制约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五)培训经费保障乏力。一是筹集渠道相对较窄。在部门经费预算中,没有干部培训经费预算,对培训项目也没有相应的补贴,干部教育培训资金筹集渠道十分狭窄。二是总量上尚不能满足需要。从趋势上看,干部教育培训的投入量,虽呈逐年上升势态,但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培训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还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目前除教育、卫生系统有专门的进修学校外,其他部门要完成本系统的干部培训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有的培训项目,目的不明确,计划不周密,内容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管理不科学,致使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不明显。

三、克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利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影响和制约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诸多因素,我们认为,要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起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观念,并着眼于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训机制等几个工作重点,坚持党政群机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村(居)委会干部“四支队伍”一起抓,真正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新世纪初的总体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观念

1、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发人才资源的观念。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人才强国”的战略地位来认识,把人的素质当成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把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能,构筑人才高地,努力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国力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2、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各级各类干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在于增强干部的基本素质。通过大规模培训干部,组织干部学习了解当代世界最新的、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更新干部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方式,培养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维型”和“管理型”干部转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3、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讲求质量和效益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既是基础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牢固确立这一观念,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正确评价和改进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培训的成果必须转化为科学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而转化为社会效益才有意义。因此,要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方法的教育,提~部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切实使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动力。

4、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在就业岗位的一种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既是各行各业、各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又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绝不能把干部教育培训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更不能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或接受过

一、两次培训就不再需要接受新的培训了,而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具有不断接受培训的思想准备,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

(二)着眼培训需求,增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目前,各级各类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对推进改革和发展所需知识的需求多,对参与国内外竞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的需求多,对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多。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组织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时,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把党和国家的要求,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干部本身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培训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

1、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培训需求信息。首先,调训部门应采用多种形式,在计划与实施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一是注重培训前的调查。在制订培训教学计划前,通过调查走访参训或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听取参训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师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根据参训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安排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二是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新举措、新内容在学员中的反应,以及掌握学员对任课教师的反映和评价。三是进行综合调查。每年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征求乡镇、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的意见,了解各单位对上年培训的反映,及对来年培训工作的需求,为做好今后的教育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调训部门要将单位需要、个人需要与培训战略需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在进行培训决策前咨询专家的意见,以保证培训计划的科学性,提高培训计划的实施效果。

2、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首先,在课程设计上,除要设置必修课内容之外,还要根据相关业务工作需要设置各种专业必修课,尤其是要设置多种选修课,以满足干部拓宽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其次,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政群机关干部队伍、高素质职业化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队伍和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要求,本着“少而精”和“管用”的原则,编写体现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具有各自职业特色的培训教材,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针对性。第三,要注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时更新培训内容。除了要继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提~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鉴别能力放在首位之外,还要注重业务能力的培训。把经济建设和政府行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突出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扩展个人能力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等三个方面的培训,使干部教育培训从政治理论型培训转向综合素质型培训。

(三)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的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目前,干部在培训中的主导意识、现代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不断优化培训形式,加大教改力度,增加培训的开放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培训的效能,实现三个结合,即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

1、实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首先,要针对“四支队伍”的不同工作性质与专业特点,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谁管理,谁调训”的原则,实行分类别培训。对于党政群机关干部,要着眼于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依法行政,驾驭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的能力;对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主要采取企业任职资格培训和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们的现代化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整体素质;对于专业技术干部,主要采取知识更新培训与科研项目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们基础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及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要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层次培训。就我县而言,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科级干部和优秀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理论素养,培育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着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广大干部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做到“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紧缺干部加紧培养”。

2、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培训方法上,要从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转变到现代的培训方法上来。针对广大干部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日常工作又较多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避免“满堂灌”。可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角色模拟、电化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诊断式教学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政策、交流经验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意识,体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交流,让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调研中找对策、在辩论中拓思路。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切实改变干部教育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状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注重培训中的实践环节,并把培训视为一种持续性的、贯穿于干部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活动,把培训的空间拓展到岗位现场。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组织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采用“上挂、下挂、外挂”的形式安排干部挂职锻炼,强化培训中的实践环节。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感受,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阵地建设,优化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资源配置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要条件,是干部不断充实知识的“加油站”。面对新形势下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快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在内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和改革。

1、强化党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其办学水平直接制约着培训质量。在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产业化的今天,党校传统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显得不适应了。就我县来看,全县唯一的培训基地县党校,教学设备滞后,师资力量薄弱,而乡一级党校基本不运作。不转变办学模式,就无法集中社会最优秀或最合适的教学人才,就难于提高培训质量,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各级党校理当承担起建立“综合培训机关”的责任,并按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推进整个运行机制的转型。将学校的工作重心由“实施教学”逐渐转移到策划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课程和组织教学上来,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以及现代化的资讯服务。同时,要加强党校的学风建设,规范党校的学历教育,严格函授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认真把好招生关、教学关、考试关,确保办学质量,维护党校教育的社会声誉。

2、建立教师资源库。即逐步改善干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结构,按专业建立教师资源库。为此,首先要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地通过进修学习、国外深造、挂职锻炼、外出考察等途径,不断提高党校现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外教师资源,积极实现教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选聘兼职教师,选聘那些既有较深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和党政领导干部,开设“领导干部讲坛”,建立起客座教师库,实行区域内和区域之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党校校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合作培训”,高效地利用培训产业资源,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捷径。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党校校外基地的开发,彻底改变传统的“一条龙包办到底”的办学方式。按“多种入口,

多种出口”的要求,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实施培训。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进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通过合作办班、委托培训、异地办学等方式,开展系统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的档次和水平,逐步形成各级党校为主体、党校校外基地为延伸的开放式培训基地网络。

(五)强化三种职能,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机制创新是关键。机制创新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水平。

1、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宏观管理机制。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能将由直接组织转向间接调控,由行政指令转向宏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成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决定因素。应着重强化以下三个职能:一是决策职能。即确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针、选择战略目标和制定远景规划,科学地确立一个量化的统一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达标要求,并认真组织考试认定。二是服务职能。即根据实际需要,调控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基地之间的关系,做好对培训基地与培训对象的合理分工。同时,做好培训市场的培育,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保障。三是监督职能。即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质量监督,建立培训计划申报制度,组建培训机构办学资格和教学质量评审机构,组织定期评估,及时掌握培训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培训机构的取舍,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培训。

2、分级承担经费,健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障机制。以多方筹资为基础,构建培训成本分担体制,是全面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将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投入。二是各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按工资总额提足职工培训经费,专款专用,确保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政府投一点、单位付一点、个人出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成本分担体制,继续推行干部学历培训。

3、实行综合评估,建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建立以下一些制度:一是试行学分制,建立任职资格制度。要实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参与性和全员性,引入学分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即借鉴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办法,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把干部教育培训所应学习的课程按照其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规定的学时,折算出学分,规定干部每年或在若干单位时间内必须修完规定学分,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干部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这就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充分体现“自学为主”的干部教育培训原则,使干部学以致用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部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二是完善培训考试制度。为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试制度和学分登记制度。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的考试考核机制不够科学、严格,造成相当部分学员虽然参加了培训,但知识和技能并没得到多大提高。因此,考试应实行教考分离,建立题库,通过考试来全面真实地检验学员学习的效果。实行对考试不及格者不记学分,没完成学分指标的,不算培训合格,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培训表现差、学分较低的,不能定为优秀等次,不能提拔重用,晋升领导职务。三是建立培训综合评估制度。包括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培训战略、培训基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培训质量评估,即在完成培训课程后,由调训部门组织学员对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讲授质量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调训部门向培训机构反馈教学质量的依据。培训效果评估,是指由调训部门阶段性地以问卷或座谈会的方式,向学员的工作单位了解培训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调整培训计划,反馈培训效果的依据。培训战略评估,是以召开专家会议的方式,评估全局性的培训策略、培训管理,以及培训效果情况,形成评估及建议报告,作为制定培训政策,加强培训管理的依据。培训基地评估,是指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培训基地。四是建立竞争激励制度。首先,建立奖学金制度。通过一定程序的评选,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并优先使用;对开展培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也应给予一定奖励。其次,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通过推行专题课任教师招标竞标、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教学骨干评选、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等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并以此作为继续聘用的主要依据。再次,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要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条件较好,资源较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并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不断优化。通过在学员、教师、基地三者之间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云龙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

第五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的研究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 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xxxx”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XX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施展了才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部大开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适应wto规则、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从提高现有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还是从培养后备干部角度来讲,都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就此问题,联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 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加强对培训教育的管理职能。

⒈要加强宏观管理的调控。及时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及评估、奖励、竞争、引导等综合手段,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培训规模、内容和层次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相一致。

⒉通过调查摸底,有的放矢的开展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 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xxxx”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XX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施展了才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部大开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适应wto规则、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从提高现有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还是从培养后备干部角度来讲,都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就此问题,联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 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加强对培训教育的管理职能。

⒈要加强宏观管理的调控。及时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及评估、奖励、竞争、引导等综合手段,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培训规模、内容和层次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相一致。

⒉通过调查摸底,有的放矢的开展培

训工作。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发放意见征求书,深入各级领导班子调查研究等措施,经过归类、分析、总结摸清各级各类干部现有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水平状况,根据干部队伍现状,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队伍综合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⒊严格教育培训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根据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每期培训,管理部门都要跟班管理服务,坚持完善对学员的考勤、考试情况及时通报。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和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推动干部学习教育不断深化。

⒋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制度与干部选拔使用制度相结合。对参训干部,由培训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对其学习成绩、纪律、政治表现、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出鉴定,建立干部培训制度档案,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对干部进行考察、评估、提拔、

使用的重要依据。杜绝不培训就上岗,不培训就提拔的现象发生。 ㈡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一个重要的干教事业单位。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中青年干部这项重大任务中,党校是干教工作的主渠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要使干部培训主渠道的党校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党校教育要与建设经济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相适应,必须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党校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为此,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和拔付党校运转所需的经费,以保证党校教学、科研、教师进修、图书资料等需要,力求改善党校办学条件。 ⒉要加强党校师资力量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包括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对现在的教师建立培训进修和激励制度,要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和选调工作,从社会各界广招有志于党校教育事业、政治理论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到学校工作。

⒊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适应性培训,努力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地区经济发展,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复合型人才。党校要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必须按照“按需办学、按需施教”的原则,开拓创新,主动、及时、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认真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的前提下,要满足多方面的培训要求。

⒋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的纽带作用。县委党校要协助基层乡镇党委,加强基层党校的建设,要积极为基层党校培养人才,选派优秀教师经常性地为基层党校授课,指导乡镇党校工作。以帮促学,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的作用。 ㈢要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是培训的生命,要全面提~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必须从以下方面来抓:

⒈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具有针对性。凡计划内的培训,必须要执行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以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对象,以培训对象的实际素质状况确定培训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分配课时。

⒉干部培训的内容上要力求创新、突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及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大力抓好干部经济、法律法规、现代化管理、金融和高科技,各类文化知识的培训,以提~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增强具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其次,为了提~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类专题培训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最后,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设置不同的课程,力求突出重点。对县级部门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要注重领导艺术、行政管理、现代科技、廉政建设、依法行政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要进行党性锻炼、形势教育、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主要进行村务公开、农村政策、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委会组织法)的教育培训。对村级其他干部的培训,由县委党校统编教材,主要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岗位职责等内容进行培训。总之,整个培训要根据各级干部的不同特点,做到“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突出“新、实”二字。

⒊培训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要改变过去单

一、呆板的旧模式,教学方式要符合成人的特点,加大自学、研讨、答疑、考察的份量,把专家教授讲课、领导讲课与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研讨答疑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干部观看相关课程的录像片,以及法律知识图片等,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⒋要加强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在严格培训中的考试考 核制度的同时,建立培训后的“追踪问效”制度,使培训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要积极研究培训后达标验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制定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质量评估标准,彻底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

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把他们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编下一篇: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