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22-09-11

新课程改革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 强调各学科必须首先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深入了解学生,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 突出学生的发展, 这对提高课堂效益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它的严密性, 要求学习者必须一丝不苟, 所以很多学生觉得枯燥难学, 有的教师教学也一筹莫展, 双方都怨声载道。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被教师的讲解占

◇去绝大多数时间, 学生不论在课上还是课刘文下, 都处于十分机械和被动接受的状态, 俊完全失去了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时间和空

间。所以, 光有兴趣是不行的, 还必须建立一套能够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基于此, 我从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思想里得到启示:教室应该变为学室。具体做法如下:

1、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 一节课不超过二十分钟。

其余时间留给学生做练习和讨论。虽然表面上课堂有点乱哄哄的, 但是效果不错。因为这时学习效果得到检验, 学生间的思想得到交流, 思维也比较活跃。

2、让学生代替我讲课。

这种方法我从2001年开始使用, 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五, 就是学生讲课, 我就坐在学生位子上听, 讲完之后就叫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或者提出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讲课的学生不分成绩, 就按学号轮流。我发现这种方法对学生很有促进作用, 因为讲课的学生必须认真去备课, 那么他就首先自己想方设法去搞懂知识, 其他学生要点评, 有的还想给别人挑点毛病, 也就专心地听了。

3、学生自己出作业题。

上完课我一般布置的作业很少, 剩下的就让他们相互出题。每天我也只改每个小组一两个人的作业, 剩下的就由他们相互改。这种做法不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而且可以轻松地强化知识, 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

4、学生自己出考题。

每个单元学完后, 每个学生就出一套考题。我把他们出的题全部收起来, 然后打乱顺序分发下去进行考试。做好后再交还给出题人阅卷, 最后由科代表把成绩统计起来。做题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对出题人提出, 这样就要求出题人必须认真对待出题这件事, 因为不但要阅卷, 还有可能要回答别人的体问, 所以至少要认真地把自己出的题做一遍。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复习、总结、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 而且打破了试卷的神秘感,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 有的学生很用功, 但成绩却不够理想, 经过细心的观察与探究, 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有关。特别是数学这一科, 如果学习方法掌握得好,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 则事倍功半, 甚至毫无收效。所以作为数学教师, 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1、教会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好各学科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不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 教师很有必要教给他们课前预习的方法。预习, 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新内容提前阅读和思考, 以便熟悉内容, 弄清楚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明白, 从而引起上课的注意和重视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教会学生“打记号”, 如:科学记数法这一内容不懂, 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 以便于在上课时, 认真听教师讲解, 从而做到真正理解和领会这一内容。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尝试地练一练新课后面的练习题, 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2、教会学生听好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多数学生在“听”时不得要领, 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才能听好课呢?首先, 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 精神高度集中,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 要求学生抓重点, 做笔记。上课时教师所强调的某些内容 (或反复提到的问题) 即为本节重点, 学生在听讲时, 只是暂时的记忆和理解, 因而, 要将知识点记下来, 以便课后复习和巩固;第三, 对于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 特别是难点更要“认真听, 多提问”, 以至于深刻领会和透彻理解;第四, 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后回答, 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和消化, 如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还存在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就要多想多问, 直到弄通为止。

3、指导学生认真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同时, 通过复习可以使知识系统化, 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要结合上课时教师讲授的内容, 抓住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复习;第二, 要及时复习,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一般情况下, 听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第三, 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复习;第四, 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活动;第五, 复习时要从整体内容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三、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 都应当像磁石一样, 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或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佚事, 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 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 提出值得探讨, 富有趣味的问题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 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 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 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

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 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例如, 复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为新内容的学习作准备;随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紧跟老师的讲授, 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小结性提问可以训练学生自己去整理已学习过的知识, 归纳、提炼一些方法和技巧, 等等。同时应当注意, 提出问题要面向全体, 掌握难度, 因人而易、有针对性;一般使学生能够圆满回答, 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要注意避免诸如“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不假思索的简单问答, 以及借提问惩罚学生。

指定学生板演题目。数学课上, 课堂练习必不可少。此时指定个别学生上台板演习题, 同时要求台下的学生演算完后检查黑板上答案的对错, 然后由老师评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 还能够对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规范的订正, 一举多得。

上一篇:谈谈小学数学的“快乐教学”下一篇:一条主线贯穿,各个击破——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感和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