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立陷阱:家长制下家长处理家庭事务中庸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淄博市Y村家户调研为例

2022-09-11

价值中立就是要求研究者放弃自己的社会理想, 以超然物外的绝对客观性进入研究领域, 对于研究的对象、研究过程不作评判地一视同仁, 由实事得出结论。但纯粹的价值中立在任何领域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通过家长制下家长们力求一碗水端平, 但往往只是追求的伪价值中立。本文要做的就是简要分析家长制下家长治理家庭事务的中庸行为, 以及“价值中立”陷阱为何存在。

一、价值中立概念理解

价值是人对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评判, 事实是“本该如何”的主观评判。价值和事实是影响人做判断的两大因素, 而往往作为情感动物的人会被价值所左右, 从而偏离了事实。因此, 在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研究中, 价值中立是人们的理想追求, 价值中立的要求是:关于世界或社会不应做出“应当如何”的价值判断, 研究者不能有任何主观因素参与到研究中, 包括过程与结果, 只能采用“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逻辑判断, 也即用事实逻辑代替研究者的价值判断。社会学家韦伯是价值中立思想的代表者, 他主张社会研究必须采取客观态度, 排除个人偏好或价值取向。

价值中立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与价值区分。作为一种方法论基础, 价值中立要求研究方法采取各种措施, 以确保研究者不破坏研究对象的自我状态, 获得客观的信息, 否则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就有可能因研究者的价值参与而失真, 进而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际上要做到完全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绝对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 处在社会关系网中的人要摒除一切外部因素也是不可能的, 这就为价值中立的实行带来困扰。

二、家长中庸行为中价值中立思想的体现

中庸指的是指不偏不倚, 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而在家长制下家长管理家庭事务采取的就是中庸的处事方式更确切的说家长采取的就是一碗水端平的处事原则。在此次山东省淄博市Y村的家户调研中, Y家连续三任的家长采取的均是一碗水端平的原则。受访者介绍说, 当家里遇到事情的时候, 家长会首先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 权衡双方的利益关系, 为了维持家庭和睦从而做出一个居中的决定, 不会得罪双方的任意一方人。这种比偏不依的中庸行为正是家长制下家长们通用的治家之道。虽然看似轻而易举的行为方式, 却蕴含了价值中立的思想。价值中立和中庸是不一样的, 中庸更多的是指一种处事的态度, 家长们由于家庭中的仙风道骨的尊者, 家庭利益的顶峰, 秉承着中庸的处事之道, 不偏不倚。但事实上家长们并不是真正的置身事外, 他们也是在做着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斗争, 努力维持着价值中立。当家中的其他家庭成员出现争执和矛盾的时候, 无论双方年龄大小, 辈分高低, 家长都不会偏袒任意一方, 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双方都要受罚, 不偏不倚。这样的做法就是家长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 基于事实判断从而做出的决定。因为如果按照绝对的事实判断, 势必有一个人“正确”, 另一个人“错误”, 而根据价值判断则是家长心理偏向的一个人正确, 不偏向的另一个人错误, 所以无论基于单纯的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来说家长都不会做出双方都受罚的决定。所以这就说明家长在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这个点就是价值中立。

三、为何深陷“价值中立”陷阱

其他家庭成员极力主张家庭事务处理结果的“价值中立”, 即主张事情的决定不以是否“应该”为评价标准, 而以是否“正确”为评价标准他们认为。但家长们处理家庭事务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事实判定, 家族利益、家庭成员关系的维护等等一系列的外部因素, 都影响着他们对于事情的决断。往往结果不在于它所反映的价值倾向, 而在于它所揭示的事实真相对于揭示出来的事情真相, 无论是否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 只要它是所谓的正确的, 它就是真理性的, 就是被家庭成员甚至是外部成员所接受的。反之, 即使结果是与现存的意识形态标准相符的, 但只要它的结果是不被家庭成员接受, 或者说违反了他们所认为的公平公正, 这个结果就是错误的。因此, 为了家庭的和睦, 家长们处理家庭纠纷时, 最常采用的手段就是伪造价值中立的假象, 让家庭成员陷入价值中立假象的陷阱。虽然看上去是愚不可及的事情。但往往这样的陷阱却让家庭成员甘之如饴, 甚至可以说他们追求的也正是价值中立的陷阱, 一碗水端平的假象。家长制下各家的家长们处理家庭事务恶时候才用的就是中庸的行为方式, 平衡左右两边, 让他们在损失一部分利益的时候就会有另一部分利益的补偿。家户调研的于家的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当Y家的大嫂和二嫂因为家里的粮食分配发生争执的时候, Y家的家长就会根据家法, 首先处罚大嫂。认为大嫂作为二嫂的长辈却没有行使一定的教导之责, 理应带头受罚, 罚独自看场三天。但二嫂身为小辈却公然顶撞大嫂, 也要罚粮五十斤。虽然在其他家庭成员的眼里这种判决是相当公平的, 赏罚分明。但细想就能发现, 家长是偏向大嫂的。家丑不可外扬, Y家的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会把妯娌两个因为粮食分配而闹不愉快的事情散布出去, 大嫂被罚独自看场, 外人看来只会认为Y家大嫂勤劳能干, 吃苦耐劳, 不愧为一家长媳。在Y村, 长子长媳的行为就是这个家庭的象征, 长媳获得好名声, Y家自然也会被大家认为是勤恳认真, 家风优良。于家二嫂不仅没有获得名声反而受到了罚粮五十斤的惩罚。难道双方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这么浅显的道理, 双方细思肯定也是明白的, 为什么还心甘情愿跳入这个“价值中立”陷阱呢?

这个“价值中立”陷阱是家长设立, 家庭成员心安理得接受的, 追究其原因就要从家长和家庭成员两方面进行探求。首先作为家长, 他所注重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的喜好, 或者事情的判官, 判断是非对错, 而是站在家庭利益的这个大核心上, 来看待每一件家庭事务。在不影响家庭利益的前提下, 尽量的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个人利益追求。所以为了家庭的利益家长只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 采取中庸的行为方式, 不偏不倚, 力求一碗水端平。可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吗?可想而知不可能的。这就导致家长不能根据事实判断来作出决定, 里面或多或少掺杂着价值判断的影子, 所以这样的价值中立只能是一个假象, 而不是真理。但为了家庭的核心利益, 明知是一种假象, 家长们也只能一直做下去。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其他家庭成员明知家长只是在设立价值中立的假象, 不仅没有制止或者加以反抗, 维护自己的利益, 反而明知是陷阱还心甘情愿的跳下去。这一切也是利益使然。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也是解释一切行为的最根本原因。其他家庭成员并不是出于家庭利益, 而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 在合理的范围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家长制下家长不仅是其他家庭成员的长辈, 也是其他家庭成员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是他们的上级。面对上级采取的最好办法不是直接抗争, 而是在不触碰家长的核心利益的前提之下, 努力争取自己的个人利益。Y家二嫂可以因为不公平而质疑Y家家长的决定, 但那样的结果不仅会使惩罚加重, 甚至有可能遭到家长的厌恶, 对以后小家的发展也是不好的, 并且大嫂虽然获得了名声却也受到了三天看场的辛苦, 因此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自然甘愿接受这样的“价值中立”。

四、小结

家长制流传千年之久, 根据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的思想而言, 家长制必然有其合理之处。家长制下, 家长管理家庭的中庸行为虽然是伪价值中立, 但不能否认这种中庸的处事方式正是保证家庭和睦, 促进家庭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关联的价值中立并不是要求真正的不偏不倚, 人非标尺, 做不到绝不倾斜, 但却可以取其度, 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情况下, 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 做出贴合事实判断的决定, 此乃价值中立, 也是家长治家的诀窍。修身治家方可平天下, 治家之策也是治国之要, 中庸的行为方式恰恰是各级政府所需要的。处于社会大变迁的潮流下, 政府政策的实行和试点举不胜数, 使得各阶级的利益不断处于融合和分散中, 要想保证政府政策的合理施行, 就要借鉴家长的中庸行为方式, 创建价值中立陷阱, 将各方的利益交错隐藏在价值中立的陷阱之下, 既免除了社会动乱的可能, 又能保证政策的顺利进行。

摘要:家长制下, 各家家长们处理家庭事务的时候都会采取“一碗水端平”的中庸行为方式, 但这样的中庸行为方式却是为了家庭利益的需要设立的“价值中立”的陷阱。而为什么明知是一个假象, 其他家庭成员却心甘情愿的接受?本文将根据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理论, 并解释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价值中立,家长制,中庸行为,陷阱

参考文献

[1] 魏宏聚.“悬置”与“离我远去”:教育学质性研究价值中立立场分析与批判[J].教育科学, 2009, 25 (01) :28-31.

[2] 叶娟丽.政治学研究的“价值中立”——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科学理想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6) :53-57.

上一篇:浅谈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下一篇:2型糖尿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