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生产

2022-07-15

第一篇:食品药品安全生产

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

社会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结合目前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正确履行机构改革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新职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问卷调查活动。

此调查问卷旨在征集您对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以及改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请在选择的选项前“□”内打“√”,并写下您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您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一、您的基本情况

1、您的年龄

□18岁-30岁□31岁-40岁□41岁-50岁□51岁-60岁 □60岁以上

2、您的文化程度

□高中以下□高中、中专□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3、您的职业

□学生□工人□农民□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工商户□离退休人员

4、您的居住地

□城市□县城或乡镇所在地□农村

二、调查问卷

1、您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非常关注 □ 关注 □偶尔关注 □ 不关注

2、您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3、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请选择不超过两项)

□法律法规未能执行到位□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监管部门职责不明

□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

□执法部门沟通不畅、缺乏配合

□购买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别能力不够□ 不清楚

4、您认为哪类食品当前应当重点监管:(请选择不超过五项) □米、面及其制品□食用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 □肉及肉制品□乳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

水果□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其制品 □豆制品□蔬

菜、水果制品 □水产品及其制品 □烘烤食品□淀粉及其制品□酒类□饮料及冷冻饮品□ 其他

5、您认为食品安全最需加强监管的环节是:

□农产品种养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食品流通销售环节□餐饮服务环节

6、您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

□使用过期变质原料或回收食品来加工食品

□滥用食品添加剂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农药、兽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假冒伪劣食品

□餐饮单位环境卫生

7、您认为做好今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请选择不超过两项)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处罚力度 □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曝光典型案件

□倡导发动社会监督□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 其他

8、您通常会从以下哪些渠道获得药品:(请选择不超过两项)

□公立医院□民营医院□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社区)卫生室(服务站)□ 零售药店

□便利店、超市□私人诊所□网购邮购

□药品推销人员□ 其他

9、您认为以下哪个环节对药品安全性影响最大:

□研发环节□生产环节□储存环节□流通销售环节□临床使用环节

10、您认为做好今后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请选择不超过两项)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提高检查技术手段 □完善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大违法案例曝光 □强化药物安全性研究□加强药品安全宣传 □完善药品溯源机制□ (其他)

11、您认为市局机关在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选择不超过三项)

□擅自设置审批事项□审批超时□执法行为不规范□日常巡查不够多

□执法力度不够大□执法信息不够公开 □滥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乱罚款收费□ 其他

12、体制改革完成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总体上变成两段监管,即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工、流通、餐饮服务三个环节食品安全的监

督管理。您认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到位后,我们最需要加强哪些工作?

1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并不能只靠政府部门监管, 还要着力做好群防群治,构建食品药品监管社会共治格局。针对这一点,请问您有何建议?

感谢您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

请自行下载问卷,填上您的意见建议,通过以下渠道反馈给我们:电子邮箱:whyj3856151@163.com

邮寄地址:芜湖市经开区凤鸣湖南路15号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科

邮政编码:241006

联系电话:0553- 3856151

第二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篇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人员职责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人员职责

1、自觉遵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认真贯彻学习、宣传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熟悉掌握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知识;

3、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

4、负责参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的收集和报送;

5、负责辖区内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制假售假以及其他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及时上报;

6、做好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7、开展辖区内食品药品相关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8、协助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9、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二:2014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西大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切实抓好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年来,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使全镇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药品,现将2014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作情况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大合力我镇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镇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食品药品信息员由各村支部书记或村长来担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队伍,从组织上保证工作的开展。年初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制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等并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我镇经常召开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全镇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摸底调查作出部署,分工合

作,各司其职,深入到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点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确保我镇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良好,食品经济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监管到位,措施得力,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一年来,我镇组织协管员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业、食品加工销售摊点、学校食堂等重点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加强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肉孜节”、“中秋节”期间,为让全镇人民过上一个安定愉快的节日,镇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自身实际,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谋划,及早部署,全面检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对餐饮服务业经营点进行彻底清查,有效净化了节日食品市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今年一年来完善了档案的分类和整理工作,并对档案进行了编织,制定了上级来文卷、本级来文卷、责任书卷、应急管理卷共10个卷,每月对西大沟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统计和小结,并上报食品药品管理局。镇区餐饮服务业年审工作,全镇共有13个餐饮服务点,10个是个体饭馆,3个是学校食堂,有3家服务点进行了换证,2家新开业,1家年审,1家正在办理中。

二、2014年为确保我镇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加强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彻底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2014年我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

2、加强监管,对镇区的餐饮服务业进行重点检查。尤其是加大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操作间的卫生上,加强对学校食堂等餐饮服务业的检查,堵塞漏洞。

3、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进货台账制度、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食品安全,为食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西大沟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

二0一四年九月十四日

篇三: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xx镇20xx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切实抓好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年以来,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使全镇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药品,20xx年我镇辖区内没有发生任何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现将20xx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大合力

我镇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镇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食品药品信息员由各村支部书记或村长来担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队伍,从组织上保证工作的开展。年初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制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制等并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我镇经常召开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全镇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摸底调查作出部署,并要求各有

关单位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深入到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点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从生产、销售、消费等渠道堵塞食品安全漏洞,确保我镇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良好,食品经济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宣传,强化引导,营造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的浓厚氛围

我镇通过墙报标语、发传单资料等手段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科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饮食观,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一年来在xx集镇、xy集镇、各村显著位置共张贴标语xx张,挂横幅xx条,分发宣传资料xxxx多份,形成了全社会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三)监管到位,措施得力,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一年来,我镇组织人员组成两个工作专班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食品加工销售摊点商店市场学校等重点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

1、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食品的违法行为。协助相关部门针对粮肉、蔬菜、糕点制品、豆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开展重点走访检查。要求各销售点建立质量档案,从严审查企业生产条件,强化日常监督。

2、把好农产品生产安全关。按照《农药管理条例》以

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镇涉农的有关部门对辖区内的农药兽药经营点进行整治,一旦发现一些经营点无“鼠药定点经营许可证”经营鼠药,或不设立高毒农药专柜,不悬挂农药安全知识挂图,镇直相关部门坚决向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此外还经常对蔬菜进行检查,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3、做好动物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村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村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各驻村干部及村信息员负责本村重大动物疫病的信息收集、汇报,镇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分析疫情及发展态势,及时提出防治计划,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办公室重点对自酿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腌熏制品、罐头、食用油等食品进行“六查六看”。在检查市场的肉类和禽类产品时,要求出售的猪肉全部经过防疫检疫,家禽类无病鸡鸭上市。加强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元旦”、“春节”、 “五一”、“中秋”、“国庆”期间,为让全镇人民过上一个安定愉快的节日,镇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自身实际,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谋划,及早部署,全面检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对食品加工点经营点进行彻底清查,有效净化了节日食品市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4、加强对农村小食店杂货店的整治。我镇要求各村委会干部经常对各村小食店杂货店的粮油面酒乳制品饮料肉类和禽类等进行安全检查,从销售渠道上确保群众的饮食健康。

5、加强学校、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我镇组织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性对各幼儿园、xa小学、xx小学、xx中学的食堂以及学校周边的杂货店进行安全检查,要求食堂保持整洁卫生,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食品购销渠道登记,确保学生健康。大力整治学校周边小食店环境,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20xx年的工作计划

为确保我镇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加强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彻底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在明年的工作中,我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着力建立食品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

2、加大“元旦”、“春节”、 “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

3加强宣传,通过广播、横幅、标语、村民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科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4、加强监管,对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尤其是加大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监管村肉类农产品蔬

菜等群众日常必需品上来,加强对学校食堂、超市、农贸市场、农村杂货店、小酒坊等销售网点的检查,堵塞漏洞。

5、发动群众,分段监管分片负责,实现食品安全群控群防。

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餐饮业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等一系列制度,为食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7、加强农村群宴管理,坚持农村群宴申报制度,加强对群宴工作人员的资质审查,对农村群宴进行跟踪监控,并做好资料收集。

xx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

二0xx年x月x日 篇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制度

一、强化种植养殖过程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工作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追塑制度,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积极推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

二、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认证标志执法监督,食品标签监管制度,肉食品品质检验制度。

三、整顿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不健全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经营者自律制度,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积极推进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

四、严格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制度,加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的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力度,对乳制品、婴儿配方食品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定期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改进和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和小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疾病发生。

五、加强动植物检疫制度。提高动植物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

六、建立健全全镇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完善农村食品安

全监管网络。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

七、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及事故的应急体系,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案件查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上报制度。

篇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玫瑰镇2011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上级部署,按照“保安全、强监管、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为重点,以推进食品药品市场整治工作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保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促进我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镇党委、政府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

高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各单位的规范从业,达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的目的。

一是组织落实到位。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

组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配备了工作人员,有场所、有职责。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对各村和镇食品药品安全成员单

位的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分别与各村和药品单位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各村、药品单位也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形成镇、村二级监管责任体系,使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处、收到实效。

三是制度落实到位。制定出台了《农村食品药品协管员、

信息员考评奖惩制度》、《食品药品质量日常监管巡回巡查制度》、《农村协管员、信息员报送制度》《农村协管员、信息员包片包村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是监管机制落实到位。建立镇协管员,村信息员监管网

络。全镇48个村每村都有协管员、信息员,覆盖率达100%,明确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制定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

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作机制。

五是经费落实到位。镇人民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度重

视,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投入,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得到保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 进企业的要求,我镇采取发

放宣传资料、出宣传车、出板报、召开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横幅、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出宣传车、召开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2011年以来,共组织各村主要负责人、食品药品监管员、协管员和信息员集中学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3次,悬挂宣传横幅8条,散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各村工作积极主动、认真扎实,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一是抓好食品流通专项整治工作。以粮、油、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和酒类食品等为重点食品,以各村集镇作为重点区域,以食品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清查“三无”食品和过期霉变食品。2011年来,组织各村主要负责人、食品监管员、协管员等人员对镇属各食品流通单位进行了3次定期检查,加强了对食品药品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有效地发挥了监管的作用。

二是抓好饮食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以饭店、早餐店、等为重点对象,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全面清查食品原材料、作业场所和环境,核查从事饮食行业的专门人员的从业资格,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有效地督促了各饮食店的规范作业。特别是地沟油事件后,镇党委、政府把食品安全列为工作重中之重,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每个餐饮企业安排一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对全镇餐饮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保证食品安全。

三是抓好单位食堂的食品安全督查工作。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有食堂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食品安全督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条件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2011年以来协同教育办,安全办、工商所等部门对全镇

各中小学食堂进行了4次全面检查,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对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各中小学校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总之,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

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三篇: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我国现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例如,毒胶囊、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事件。这些只是一些比较大的事件,如果把一些小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也算上,那么说我国“频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一点也不夸张。

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这些,一是,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的情况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度较大,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尤为严重。四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众消费信心,在国际社会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国际声誉。

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极其恶劣。一是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仅使他们在经济上蒙受不应有的损失,甚至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加重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降低了消费信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三是干扰了食品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侵害了合法企业的权益,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影响了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退货、索赔、终止合同等难题,损害了出口信誉和国家形象,影响了农民增收。五是制假猖獗地区的守法经营者无辜受难。此次“毒胶囊”事件造成浙江和河北相关地区胶囊、明胶产业的守法经营者遭受灭顶之灾就是例证。应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造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下这些。第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部分商人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现有体制机制又不健全,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第二,监管不力。目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九龙治水”的局面。多个部门齐管、中央和地方齐管,实际造成互相推诿、监管不力。第三,惩处不严厉,没有产生足够的威慑作用。现有的《刑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食品药品领域制假售假者打击不够严厉。同时各地各部门执法过程中又往往“以罚代法”,从而使得制假售假者违法成本极低,助长他们的歪风邪气。第四,政府部门孤军作战,没有充分依靠可以依靠的力量。仔细分析一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当事方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制假者、守法经营者、行业协会、原材料提供者、销售渠道、媒体等。上述力量中,属于正面可以依赖的力量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守法经营者、行业协会、媒体。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般是媒体曝光一个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后,举国上下监管部门亡羊补牢开始一次运动式执法,难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首先要对我国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形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食品药品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民基本健康权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次将食品药品安全写入国家的总体规划,国务院制定的镬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十二项任务、药品安全六项任务,更加突出了食品药品安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发生了深刻变化,质量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消费需求多层次,产量持续增加,食品质量逐步提高,食品供给由长期以来的总体短缺、品种单调转变为数量充足和品种多样化。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规模不断壮大,国产药品不断开发上市,国产疫苗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高档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加快。通过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的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进一步创造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也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仍然严峻。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务院部署,近几年连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突发事故和事件及时处置,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法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既治标又治本,使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和法制尚不健全,食品药品产业基础薄弱,质量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市场秩序混乱局面尚未根本好转,企业诚信意识缺失,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行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较差。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长期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安全风险在我国现阶段比较集中地出现和暴露。总体上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和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综合防治。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缓、问题较多,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食品安全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应当把在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第一,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不可否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给了一些投机分子可乘之机。在食品药品方面,虽然一些法律制度已经建立,但其中还存在不少漏洞。下一步需要有关部门对这些法律、法规作出完善。

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二是,《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三是,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四是,食品安

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五是,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欠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

第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2003年,国务院宣布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意图很明显,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下,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起到协调作用。但由于管理构架、职责划分、行政成本以及部门协调等诸多原因,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问题,尚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应改变多头管理,向相对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由于食品的产业链太长,我国的地域范围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统一在一二个部门。当前,应重点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率和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食品安全方面的应急管理过程由三阶段组成,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围绕5个主要环节进行:应急信息收集、应急预防准备、应急演习、损害控制处理以及事后恢复。因此,需要建立应急计划系统、应急训练系统、应急感应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事故发生前的管理活动要努力将事故化解在爆发前。事故发生中的管理活动要注意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活动重在恢复原状,汲取教训。目前,北京、安徽、淮南、沈阳等地纷纷出台了或即将出台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不可否认,应急预案在及时控制和减轻消除食品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不同于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结合前面分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预案"应对事后,"机制"管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成一系统;"预案"具有可变性,"机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预案"以事先沟通为保障,"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预案"强调分工和职能,"机制"强调协作和职责;"预案"各地做法不一,"机制"则应全国统一,便于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建议在各地现有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全国统一执行。

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应抓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一是,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对不少食品的监管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我国1986年就已正式成为CAC成员国,但对食品法典的研究、评估与应用工作开展的并不十分理想。CAC标准都是以科学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如能在当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中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标准,通过参照遵循这些标准,将国内食品标准尽快与CAC标准接轨,既可避免重复性工作,又可节省大量财力。近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开始组织实施食品标准的制订及修订,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开展将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二是,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十五期间,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从客观要求来看,十五期间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五、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份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这些成份或物质的安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除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认可项目的实施作为基础的。这些传统的做法由于缺乏预防性手段,故对食品安全现存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不能做出及时而迅速的控制。我国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我国应采取国际认可的手段,创建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做法主要包括:及时而适宜地对食品安全事件开展危险性评价,以便为国际和国家标准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搜集食源性疾病和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的数据资料;及时、迅速地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危险性评价资料;就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菌的污染以及微生物学危险性评价技术及数据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有效交流。

第六、初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

觉意识。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明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信用信息使用机制、信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企业的申诉机制等均是信用体系应当囊括的内容,而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政府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时,越注重营造公平氛围,就越能够为信用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食品企业的责任追究以及信用权益保障上,政府应当一视同仁;信用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使用单位应当遵循公正、规范的原则,客观中立;奖优惩劣,在政策扶持、权利义务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要避免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发生食品企业间以大欺小、相互贬损的事件。目前,这一工作正在进行中。受外界种种影响和其他条件的制约,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难度不小,因此可以考虑重点在一二个方面有所突破而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但我们认为这个时间似乎长了一些,诚信建设只争朝夕。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只是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只有把整个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全面建设起来,才能使之科学、有效地运转,到时真正发挥其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

七、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发展水平不均衡,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整体监控,有助于协调、解决全国性食品安全信息不一致问题。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对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产业,牵涉到好多人的利益,要想很好的解决它,需要全社会成员一起努力。人心齐,泰山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篇: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从“瘦肉精”事件看食品安全监管

张兴华

《 人民日报 》( 2011年05月05日07 版)

“瘦肉精”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但有关事件仍屡有出现。那么,发生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监管方面有何原因?应如何有效治理?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中度低,监管成本高。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包括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诸多环节。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中,产业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在全国40多万家食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仅3.7万多家,比例不足一成。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在食品行业的上游产业集中度更低。产业集中度低,必然导致监管成本高。从生猪产业的中游看,现有政策要求对生猪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但由于对散养户的检测费时费力,在实际操作中抽检对象主要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的检查基本成了空白。从生猪产业的上游看,分散化的饲养格局导致饲料及兽药等产品的销售只能主要依靠当地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一般规模小,大多是散兵游勇,很难监管。从生猪产业的下游看,以农户散养为主的生产结构导致流通环节存在大量经纪人、猪贩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流动性强,导致猪肉产品的源头难以找到、生产过程难以追溯。

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管效率低。一是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从饲料、兽药生产到生猪饲养、流通、屠宰、销售等环节,涉及农业、质检、工商、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众多监管部门在职责上存在重叠交叉,造成监管责任不清。一旦出现事故,难以问责,结果是多顶“大檐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二是主体单一,势单力薄。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事实上,像这样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监管,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执法环境差,政策执行难。一是少数监管人员失职、渎职。二是地方保护。就猪肉生产而言,产品一般主要供应外地市场,所以,有的地方政府缺乏监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了事,则会影响当地干部的前途。三是劣币驱逐良币。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无论是当年的奶制品,还是现在的肉制品,只要能迎合消费者的直观判断,就能卖上好价钱。添加“瘦肉精”后,猪就成了“健美猪”,收购价就高,结果自然是违法者竞争力强,劣币驱逐良币。四是执法方式不当。执法者需要给市场明确的预期,无论何时何地都以明确的标准一以贯之地惩罚各种违规行为,不能让人存有侥幸心理。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在重大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开展“运动式”执法,缺乏长效机制。

第五篇:食品药品安全预案 乡镇

Ww 县

xx人民政府文件

直政发„2012‟15号

xx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简本)》的

各村民委,乡直各单位:

为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将《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简本)》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二年四月五日

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简本)

(2012年4月修订)

1 总则 1.1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河池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天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简本)》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臵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统一领导,属地管理。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分级负责,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体系。

信息畅通,应对及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告、信息发布以及群众举报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畅通。应当对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在按规定报送、移转的同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治、

现场控制等措施。

科学决策,依法处臵。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有效使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等手段,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科学决策能力。依法采取调查、检验检测、控制等应急处臵措施。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把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坚持群防群控,加强宣传培训,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机制启动

.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乡政府事故进行分析评估,核定事故级别。达到Ⅳ级事故标准需县人民政府协调处臵的,由我乡上报县食安办会同县卫生局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启动Ⅳ级响应的建议,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成立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应急处臵工作。必要时,请求市食安办、市人民政府对应急处臵工作给予指导、支持。

Ⅰ级食品安全事故,在国家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Ⅱ级食品安全事故,在自治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在河池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

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2.2 指挥部设臵

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由乡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担任。 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臵工作的需要确定,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

2.3 指挥部职责

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应急处臵工作,研究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组织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审议批准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臵工作报告,应急处臵的其他工作。

2.4 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承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臵工作。检查督促各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臵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事态蔓延扩大。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向县人民政府、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臵的工作情况。负责信息管理,组织信息发布。建立会商、发文、信息发布和督查等制度,确保快速反应、高效处臵。

2.5 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规定的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6 指挥部工作组设臵及职责

根据事故处臵需要,指挥部可下设若干工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别开展相关工作,并随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1)综合协调组

由乡党政办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臵工作,汇集、上报事故信息,提供后勤保障。完成指挥部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2)事故调查组

由各村工作组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评估事故影响,查明致病原因,作出调查结论,提出事故防范意见。根据实际需要,事故调查组可以设臵在事发地或派出部分人员赴现场开展事故调查(简称前方工作组)。

(3)医疗救治组

由乡卫生院牵头负责,结合事故调查组的调查情况,组织制定救治方案,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开展医疗救治,指导事发地医疗机构对健康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医疗救治。

(4)维护稳定组

由xx派出所牵头,加强事发地治安管理,积极化解因事故造成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3 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估 3.1 监测

3.1.1 乡食安办会同有关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风险监测体系和工作机制,对食品安全风险实行动态监控。有关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问题,及时通报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报告食安办,依法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事态进一步扩大。

3.1.2 对于涉密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有关部门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3.2 预警

3.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制度

乡食安办负责全乡食品安全预警的综合管理工作。 3.2.2 预警发布和解除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和综合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

3.2.3 预警响应

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村委、乡直各相关部门立即做出预警响应。 (1)乡直各相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做好应急响应准备,确保有关人员1小时内完成集结,确保防护、救援设施装备和应急物资等处于备用状态。

(3)对于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食品及相关产品,乡食安办可以会同派出所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封存、查封、扣押、责令停止经营等临时控制措施,并同时公布临时控制措施实施的对象、范围、措施种类、实施期限、解除期限以及救济途径等内容。预警解除后,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解除临时控制措施的信息。

3.3 事故报告

3.3.1 事故信息来源

(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与引发食品安全事故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报告的信息;

(2)医疗机构报告的信息;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报告信息; (4)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监测、日常检测和分析结果; (5)经核实的公众举报信息; (6)经核实的媒体披露与报道信息; (7)其他乡通报我乡信息。 3.3.2 报告主体、程序和时限

(1)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情况和信息,应当在1小时内向乡食安办、乡卫生院和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部门报告。

(2)发生可能与食品有关的急性群体性健康损害的单位,应当在1小时内向乡食安办、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3)接收食品安全事故病人治疗的单位,应当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时向乡食安办、卫生院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4)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有关社会团体及个人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相关情况,应当及时向乡食安办、卫生院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或举报。

(5)经初步核实为食品安全事故且需要启动应急响应的,乡食安办按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及市食安全办报告。由县人民政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

(6)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期间,采取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直至事故处臵工作结束。

3.3.3 报告内容

乡食安办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危害程度、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先期处臵措施、事故评估情况等内容,并按规定续报情况。

4 应急响应 4.1 先期处臵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在应急响应启动前,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4.1.1 事发单位立即组织救治事故患者,妥善保护可疑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不得转移、毁灭相关证据,按照相应的处臵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臵工作。同时,组织涉及该事故的人员配合有关单位的调查。

4.1.2 事发地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依据各自职责,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轻事故危害,控制事态蔓延。

(1)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救治事故患者。

(2)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2 分级响应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相应分为I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

4.2.1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I级响应) 依照国家预案的规定执行,由国务院批准并宣布启动I级响应。 4.2.2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响应) 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执行,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宣布启动Ⅱ级响应。

4.2.3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Ⅲ级响应) 依照《河池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执行,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宣布启动Ⅲ级响应。

4.2.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Ⅳ级响应)

依照《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执行,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宣布启动Ⅳ级响应。食源性疾病中涉及传染病疫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处臵。

启动应急响应的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1)卫生院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组织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事故患者的救治。

(2)卫生院及时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抽样检验,尽快查找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3)对确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相关食品及原料,农业、工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等有关监管部门依法责令生产经营者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检验后确认未被污染的予以解封。

(4)派出所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事故及时介入,开展相关违法 犯罪行为侦破工作。

(6)事故可能蔓延到本行政区域以外的,由乡食安办报县人民政府向蔓延地人民政府通报信息,提醒做好应对准备。

(7)当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程度已十分严重,超出本县控制能力,需要区、市人民政府提供援助和支持时,由县人民政府报请区、市人民政府指导、支援。不得越级报送。

4.3 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

在食品安全事故处臵过程中,遵循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直至响应终止。

4.3 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条件 (1)级别提升

当事故进一步加重,影响和危害扩大,并有蔓延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及时提升响应级别。

当学校或托幼机构、全区性或区域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可相应提高响应级别,加大应急处臵力度,确保迅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2)级别降低

事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且经研判认为事故危害降低到原级别评估标准以下或无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可降低应急响应级别。

(3)响应终止

当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控制,并达到以下两项要求,经分析评估认为可解除响应的,应当及时终止响应:

——食品安全事故患者全部得到救治,原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且无新的急性病症患者出现,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在末例患者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

——现场、受污染食品得以有效控制,食品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清理并符合相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

4.4 信息发布

由县人民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治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规定开展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做好信息管理和舆论引导。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臵

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臵工作,尽快妥善安臵、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保险机构应当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承担受害人后续治疗及保障等所需全部费用。

5.2 奖惩 5.2.1 奖励

对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处臵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

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5.2.2 责任追究

(1)指挥部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工作,对事故涉及部门和相关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性质,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应负的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2)乡纪委对缓报、谎报和瞒报食品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其他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

(3)对因故意或过失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或者危害扩大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3 总结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臵工作结束后,食安办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对食品安全事故和应急处臵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评估应急处臵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提出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臵建议,形成总结报告。

6 应急保障 6.1 监测数据保障

乡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数据的收集、整理、使用、评估制度,建立监测网络,制定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6.2 医疗保障

卫生院在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时,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医疗救治。

6.3 应急队伍保障

根据需要,乡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依托民兵组织组建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队伍以及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辅助性队伍。应急处臵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机构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能力培训,加强应急处臵力量建设,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6.4 物资与经费保障

各村委、乡直部门应当保障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的储备与调用,储备物资使用后须及时补充。财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产品抽样及检验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应急资金。

6.5 社会动员保障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的需要,指挥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协助参与应急处臵,必要时依法调用企业及个人物资。在动用社会力量或企业、个人物资进行应急处臵后,应当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6.6 宣教培训

乡食安办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7 附则 7.1 名词解释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按照县食安办预案及时更新我乡预案,保持与县食安办、人民政府一致。

7.3 演习演练

乡人民政府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以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并通过对演习演练的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7.4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2.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响应标准 3.应急响应处臵流程图

4.xx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指挥部组织结构图

上一篇:思品课教学反思下一篇:食品安全管理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