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计报告质量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升审计报告质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审计报告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是体现审计项目完成质量的载体。单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具体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直接阅读审计报告。

第一篇:提升审计报告质量论文

内部审计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摘 要:内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真实情况以及收入是否合理的书面文件,它是检查审计工具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爱实际生活中,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直接通过审计报告的水平直接反应出来。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在审计工作中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做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国的审计工作将会更加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审计;质量;报告

1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报告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因审计项目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就是审计的内容过于具体化,在进行审计工作的的时候,如果审计的内容过于细致化,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但是介绍的内容往往和审计本身没有过多的关系,这就导致在诸多信息中,可用的信息比较少,因此审计报告的主题不够明确。

(2)是审计评价不够准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内审部门出于规避审计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搞好关系等因素,评价往往或“过”或“不及”。所谓“过”,我就是超出了审计部门的本职工作进行评价;所谓“不及”,整个评价结果没有设计到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是针对结果进行评价,因此,对整个评价过程的参考性不够大。

(3)是问题表述简单堆砌。首先是审计部门对审计过程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整理,这样可能导致在一份报告中,出现若干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内容复杂条例不清楚,整理起来又比较困难,其次,在问题的描述方面,不够精炼、准确。影响整体的质量。最后,对于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概述不够全面、深入。存在以偏概全现象,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发现和揭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因此,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应该提前在底稿中反应所有的情况,并且对问题的描述应该简练、准确。

(4)是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离任者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界定不清晰、评价不客观。

在审计工作中,也应该关注重大事情的决策以及责任落实制度,尤其是面对问题发生的时间跨度超出离任者任职期间的,应该明确在任职之间的问题金额以及之前的问题金额。同时,审计人员应该对于审计工作中要敢于提出追溯,特别是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效益流失或者经济失控导致的较大损失情况时更应该注意。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要保持敏感度,将审计结果扩大化,将审计的职责落实到实处。

(5)是审计建议不够明确。审计建议应该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不应该出现诸如“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毫无内容的空话,也没有实际的应对措施,有些建议仅仅是为了凑字数,毫无实际意义,说一堆外行话,有“狗尾续貂”之嫌。

(6)是报告整体繁琐冗长。报告整体的语言不够简洁,前后重复。有的报告各部分详略不得当,甚至喧宾夺主,造成报告冗长,动辙十几页甚至几十页。或者报告在整体上结构成分复杂,看不出来主要内容。

2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措施

要解决审计报告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措施:

2.1是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模式都要符合相应的要求,一般在我国,应该参照《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按照规定对审计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严谨在审计过程随意性的操作。要针对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款项都进行详细的审核。杜绝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对审计结果造成的影响。

2.2是保持獨立的审计地位

在进行审计报告的撰写的时候,应始终坚持以事实为原则,以法律为蓝本,要坚持审计过程不会被个人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为考虑到审计单位可能不接受而篡改审计过程,夸大被审计单位的成绩,回避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同样在审计过程中更不得隐瞒、截留审计问题。

2.3是努力提高能力素质

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审计报告看出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能力,因此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首先在审计之前审计人员梳理好整体思路。从宏观上把握审计报告的内容和重点,然后对审计过程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最后反映审计情况,检查审计报告的条理性;同时更应该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的分析能力,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审计人员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经常进行写作、语法、公文知识方面的练习。避免因语言表达失误而影响审计报告质量。

2.4是加大审核把关力度

应该加强审核力度,实行审计报告三级审理的模式,在审核的过程中要把好内容的质量关。

2.5是改进审计报告模式

我们通常是通过审计来揭露和反应问题,因此,审计过程不应该脱离主旨,同样,审计报告也应该围绕这一主旨来进行。应该在审计报告的结尾附上审计建议,一般审计建议是对审计过程的可行性建议。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使审计的结果更加直观、清楚。同时,上级审计部门应探索制作审计报告模板或编写审计报告范例,为下级审计部门提供参考,使审计报告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要想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就应该在实际管理的基础上,监理健全的审计制度,加强有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在政府部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柯金秀.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1-03-01.

[2]陈丽.内部审计报告质量问题初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S2):207-208.

[3]唐行锋. 内部审计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1):213-213.

[4]臧慧萍. 浅谈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J]. 财会月刊, 2010(18):65-67.

[5]吴波. 浅析提升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途径[J]. 财会学习, 2016(13):134-135.

作者:王蓉

第二篇:内部审计报告常见问题和质量提升措施

【摘要】审计报告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是体现审计项目完成质量的载体。单位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具体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直接阅读审计报告。

【关键词】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一、内部审计报告常见问题

内部审计报告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文规范性和报告内涵两方面,具体表现为:

1.基本构成要素缺失

例如漏列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期间,或未对审计范围受限等特殊事项进行说明。

2.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此类内部审计报告通常习惯性照搬照套以往报告格式和内容,未能体现不同类型审计的不同审计目标,写不出特色,篇篇面目相似,乏善可陈,让管理层读之无味。

3.长篇累牍,重点不突出

此类内部审计报告事实表述不够清楚,词不达意,反映问题时未经提炼,主次不分,逐条罗列,让人看了处处是问题,而又看不出关键所在。

4.专业术语使用过多,影响可读性

此類内部审计报告在反映问题时多简单地罗列会计科目或会计核算过程,没有结合整个业务操作过程来表述,专业术语过多过滥,给管理层阅读审计报告带来困难。

5.定性法规引用不够规范

此类内部审计报告或对违法违规问题的定性没有引用法律法规,或引用有误,或引用的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或引用过时、失效的规定作为审计依据,或用审计事项发生时还没有实施的规定作为审计依据。

6.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

此类内部审计报告的审计建议往往过于原则、抽象,脱离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难以整改,或未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抵触情绪大,影响审计效果。

7.审计评价不全面、不客观

此类内部审计报告或评价时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任意拔高或贬低;或超越审计范围,对不属于审计事项的内容进行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没涉及或仅表面涉及的问题进行随意评价;或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中,对现任与前任、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与领导责任的界限不加区分。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不强,审计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过程不规范的原因,又有审计项目缺乏计划性,审计项目时间安排不充分的原因,也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方面的原因。

二、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提升的基础措施

(一)内部审计报告基本构成要素齐全

内部审计报告应当包括标题、收件人、正文、附件、签章和报告日期六个基本要素。报告正文主要由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组成,是报告的精华所在。审计概况主要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审计依据是对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所作的声明,如有未遵循准则的情况亦须做出解释和说明;审计结论是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事项涉及的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做出的评价;审计决定是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建议是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二)遵循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

2.完整性原则。内部审计报告应基本要素俱全,全面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情况,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3.及时性原则。如无特殊原因,审计报告应及时撰写和印发,提高审计信息的时效性,树立审计良好职业形象,亦便于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

4.准确性原则。审计报告应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观点清楚、易于理解,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专业术语,段落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

5.建设性原则。通过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入分析,审计建议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符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便于被审计单位整改。

6.重要性原则。审计报告应依据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事项,突出审计重点,反映审计重点问题。

(三)根据不同审计类型,做到内部审计报告内容各有侧重

内部审计通常会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要各有侧重,紧密围绕审计目标,写出亮点和特色。如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主要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发表审计意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对领导人员任期履行经济职责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存在问题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界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则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

三、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提升的增值措施

(一)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行业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加强内部审计标准控制体系建设

1.建立单位内部审计行为规范标准,涵盖审计计划、组织分工、资源整合、现场管理、审计复核、审计结果公告等方面需要遵循的规范。

2.建立单位内部审计技术标准,包括实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整理审计档案所应遵循的格式、内容和方式、技术与方法。

(二)以通用审计程序为重点,加强内部审计程序控制体系建设

1.以审计资源为控制中心,针对审计计划、资源整合、现场调控、后续跟踪等审计全过程的审计人员行为,设计内部审计管理程序,合理配置有限的审计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既要避免低风险领域审计过量和控制过量,又要防止高风险领域的审计不足和控制不足。

2.以风险识别和分析判断为中心,针对审前调查、综合判断、分析取证、形成报告等审计全过程的技术与方法,设计内部审计业务程序,准确把握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的内在发展规律,识别存在重大风险的领域,确定重点精确延伸。

(三)加强内部审计责任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审计控制标准和审计程序得以贯彻和执行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责任制,明确审计各个阶段、所有参与人员各自应承担责任的条件和责任,增强审计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检查制度 ,规范检查程序和检查方法,通过对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考核与奖励优秀审计报告,督促不合格审计报告的及时修改,增加审计人员的自我约束与审计风险意识。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員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由于个人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不作为或过度作为导致被审计单位或本单位乃至国家利益遭受损失,严重影响审计形象的审计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分。

(四)加强内部审计项目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核,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审前调查到位、审计目标清晰、重要性水平分配科学合理、审计重点明确,审计技术方法选用适当。

2.切实执行审计复核制度,由审计组组长、业务骨干、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报告并同审计工作底稿、取证资料及原始材料进行逐级复核,重点复核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和有关依据是否充分、审计结论是否恰如其分、措辞表达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实用和可操作。要特别重视现场复核和业务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3.形成审计业务会常态机制,在审计实施方案的确定、审计过程中重大发现、疑难问题讨论、审计意见出现分歧、审计报告定稿等关键环节,应经审计组业务会或审计机构业务会集体讨论确定。

4.重视并主动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过程中,经常性地就管理状况、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和特殊事项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审计报告编制初期,应与被审单位就报告编制与披露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见进行必要沟通;审计报告初稿形成时,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对象)的意见,对被审计单位(对象)提出的不同意见,要将审计采纳情况,特别是不予采纳的理由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对象),以使审计报告更符合客观实际,能被其接受。同时,应就审计意见或建议整改落实的必要性,与其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加强沟通,促使其积极主动整改。

(五)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能力

1.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正确树立独立、客观、公正的履职观,既勤勉敬业、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遵守保密原则。

2.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和工作经验,把审计人员培养成为熟悉审计技术与方法,精通审计业务,掌握财务、会计、金融等各类专业知识,熟悉有关法规、准则和制度,了解内部控制,懂得管理和沟通,实践经验丰富,具备写作与分析、信息技术、外语运用等基础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阳承姣,审计师,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主要研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经济责任审计,广西师范大学审计处副处长。

(编辑:陈岑)

作者:阳承姣

第三篇:论审计报告质量及其改进

一、低质量审计报告及其危害性

低质量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明知或应知企业存在重大会计舞弊行为,即会计报表存在“瑕疵”甚至“毒瘤”,却不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去揭露而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在审计市场中,由于审计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作为审计最终产品的审计报告的质量是难以衡量的,审计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审计最终产品的报告是一种标准化格式的报告书,不管是优质还是劣质的报告书,其外在形式、格式及描述的语言几乎是相同的,而且审计本身具有很强专业技术性,即使专业人士也无法从报告本身判断出优劣,而作为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社会公众更难以理解审计报告的质量,因此一些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使下,出具了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一)影响审计行业的公信力 当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被低质量的审计报告驱逐出市场时,遵守《审计准则》独立性强的注册会计师将被丧失独立性的审计人员所代替,社会审计质量总体水平将逐渐下降,审计市场内部将不存在产生高质量审计水平的自发机制,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产生了怀疑,他们就不愿意支付高额的审计公费,审计公费进一步降低,注册会计师为了保持经济利益,也将通过偷工减料来节约成本,审计质量也将进一步下降,这种循环作用,将使审计市场上剩下低成本的劣质审计服务,最终将导致审计服务退出市场,因为社会公众不会花钱去购买劣质产品。注册会计师将面临信任危机,审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了影响。

(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证券市场对于资金流向,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纽带。低质量审计让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企业蒙混上市,资金流向了劣质企业,不会产生良好的使用效益。而优质企业却因资金缺乏无法进一步发展,从而阻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证券市场不能将稀缺资源以最快的速度配置到最需要资金、最能创造财富的企业中去,不能有效规范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低质量审计报告产生的行为学理论分析

行为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产生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动机、机会和道德,审计人员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同样也是受这三个因素影响,动机是低质量审计报告产生的内部动因,机会是外部条件给出具低量审计报告提供了可趁之机,道德不良的审计人员更容易为出具低质量报告寻找合理化借口。即动机、机会、道德三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促使低质量审计报告的产生。

(一)动机是低质量审计报告产生的内在动因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作为经济人有会计舞弊的动机和倾向,一旦需要舞弊,便以变更注册会计师相威胁或通过购买审计意见来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其配合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当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得不到注册会计师的支持时就会另行选择注册会计师,或以高于正常审计公费的审计支出来引诱注册会计师。变更注册会计师是对现有注册会计师利益上的一种威胁,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上,争取一个客户是不容易的,由于审计产品供应的可持续性,失去一个客户远不只损失一年的审计公费收入,在客户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失去一个客户的损失相当于每年从该客户中获得的收益现值总和,而且开发一个新客户需要较大的启动成本。而且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品种少,服务对象集中,服务时间重合。“僧多粥少”容易引发不正当竞争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审计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审计主动权掌握在需求方手中。面对丰厚的审计费用,有的注册会计师想坚守一方净土,有的注册会计师会为之心动,即产生了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动机。

(二)机会给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可趁之机 由于一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弱化、法律制度滞后,公司管理当局就有机会进行会计舞弊。同时,由于对注册会计师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给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提供了可趁之机。首先,目前我国对注册会计师存在多头监管:审计署、财政部、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部门,但由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没有问题的时候没有人过问,出了问题,这些部门一拥而上都把会计师事务所列入重点监管的对象。这样,对会计师事务所多头监管、多头检查,容易形成“大家都管其实都不管”的现象。给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提供了机会。同时,社会监督特别是舆论媒体监督不力,经常出现 “报喜不报忧”现象,对上市公司违规操作的现象不能及时地曝光,容易起误导作用。其次,监管措施不力,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是新兴的市场,监管体系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人员不足。对注册会计师监督检查一般采取抽查的方式,但抽查范围窄,涉及的审计项目和事务所不多。如果没有有效监管的话,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使用者只能相信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是真实可靠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对注册会计师监管和监督不力,给他们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提供了机会。

(三)道德不良容易为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找到合理化借口道德是一个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力量,使人们具有是非、善恶、荣辱的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诚信教育不足,人们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置道德于不顾,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诚信现象。注册会计师也是一般的社会人,不可避免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难“独善其身”。虽然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由于《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只是从原则上强调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在宏观层面具有指导意义,但难以具体实施,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难以有效落实,给注册会计师出具低质量的审计报告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

三、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建议

上面所述低质量审计报告是由动机、机会、道德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根据行为学理论,也应该从这三个因素着手抑制低质量审计报告的产生,从而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一)营造良好的审计执业环境,消除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的动机 首先,创新审计委托模式,完善审计合约。由于审计委托权掌握在公司管理当局手中,这样容易使注册会计师听从管理当局而出具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因此要消除注册会计师因公正执业而被炒鱿鱼的疑虑,应该创新审计委托模式。笔者认为,在独立董事制度得到落实、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得到保障情况下,应该由审计委员会以招标方式来聘任注册会计师。由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财务会计专业特长,使得对注册会计师选择更趋合理,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更加容易,也更容易发现异常现象;而且审计委员会通过聘用注册会计师,提高了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可以更好地独立监督管理层,从而改变目前存在的大股东控制公司、公司治理的落后的现状,以及减轻内部人控制造成的会计舞弊现象,杜绝了低质量审计报告的源头。另外,审计委员会选好会计师事务所,签审计约定书时,可以考虑一次性签约多年的审计服务,这样,可以消除注册会计师的担心而大胆公正执业。

其次,加快改革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抑制注册会计师出具低质量报告的动机。由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让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不足以让他们舍弃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放弃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的冲动。因此,应该尽快推广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相结合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具体作法是:让无过错的注册会计师承担有限合伙责任,以其出资的资产承担责任;而对有过错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无限合伙责任,即以其个人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过错的合伙人赔掉的可能不仅仅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股份,还可能会倾家荡产。这样,迫使注册会计师树立正确的执业观,规范执业行为,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让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以自身的财产、名誉、专业资格对自身的责任负责,从而抑制注册会计师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的动机。

(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降低出具低质量审计报告机率 首先,为了实现行业自律的目标,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配备专职的监管人员,并在实践中建立包括与政府部门联手监管、重大业务事项报备、行业互查等监管制度。实现监管制度的创新,逐步推行事务所质量复核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复核,以提高行业自身素质,保障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建立行业自律检查和惩戒机制,充实监管力量,加强对重点审计领域的监督,进一步完善谈话提醒制度,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理顺运行机制,积极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业务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其次,基于目前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监管部门应该提高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一方面,应该提高证券审计市场的准入门槛,减少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造就若干家规模巨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有利于解决审计市场有效需求,形成公平竞争的审计市场;可以大大缩小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使其难以采用威胁利诱的方式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更有能力抵制客户的压力。

最后,社会监督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对于揭露舞弊者应给予重奖。对于上市公司的舞弊,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应当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和事务所要予以曝光,使其信誉受损。一旦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在社会和行业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出局。有关部门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问题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处理结果予以公布,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上市公司中会引起很大的震动,这样就会达到监管的目的。

(三)注册会计师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也同样适用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治理。加强注册会计师法治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注册会计师应当是受过良好职业教育、训练有素、具备足够专业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士,整个行业应当成为一个专家型的职业,一个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的职业,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忘记道德规范、忘记政府法令和专业准则。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更多强调专业精神,保持职业谨慎和勤勉尽责。职业谨慎和勤勉尽责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天职,选择这个行业,实质上就同时选择了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常勋、黄京菁: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若山、周勤业:《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缺陷》,《审计研究》2003年第4期。

(编辑袁露芬)

作者:王梅华

上一篇:弘扬社会正能量议论文下一篇:论诗经中的爱情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