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5

【摘要】当前,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中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1:

探讨审计机关审计信息技术应用瓶颈与突破途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在社会经济中担任的职能也是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工作方面也是越来越齐全,而审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但同时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当中的应用也开始遇到瓶颈,突显出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突破。文章主要对当前审计机关在应用审计信息技术中所遇到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破途径,以期能够有效地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机关;信息技术;应用瓶颈;对策

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其在审计机关当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加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会越来越多,审计机关信息技术应用也是约到了瓶颈,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遇到障碍,停滞不前,这对于审计工作发展显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而审计机关应该加强重视,积极寻求突破瓶颈的方法。

1 审计机关中信息技术应用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普及,审计机关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是越来越多,目前AO技术已经在审计机关当中得到了普及,对于AO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组织了很多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加强推广力度,使得AO应用已经基本覆盖所有的审计项目,也成为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审计工具,这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OA平台、计算机联网都在初步布置和搭建当中,审计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创新信息技术也是在审计工作当中层出不穷,使得审计信息技术从单一领域也开始向多领域复合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但随着审计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应用的加深,信息化建设脚步却越来越缓慢,审计机关中存在的问题逐渐通过信息化建设暴露出来,导致审计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应用当中遇到瓶颈。

2 审计机关中审计信息技术应用瓶颈

当前在审计机关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在不断推进,但脚步和效率越来越低,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瓶颈是必然,当前审计机关当中审计信息技术应用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认识存在偏差

审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出路,因而国家对于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视的,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硬件和平台建设力度,但实际的应用效果还是要看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其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没有提升。

但目前很多审计机关领导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往往是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上,而忽视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使得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推动困难,导致审计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缺乏动力,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2.2 审计机关中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

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既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又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审计工作经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很难兼得。在当前审计机关当中具备丰富审计技术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存在较大困难,他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非常不熟练。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审计工作经验方面还比较缺乏,审计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效用来,导致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中的应用成为鸡肋。审计机关当中既拥有比较丰富审计经验又能够熟练信息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

2.3 审计模式限制了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审计机关当中的审计模式主要是还是采取事后静态审计的方式,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审计对方可能拥有审计机关所不知道的信息,而由于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联网审计还没有普及建设,因而对于审计项目中的每个项目不能进行详细的数据审计,覆盖面过于狭窄,尤其是AO技术的检查范围比较有限,很难发现控制环节当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只依靠被审计对方提供的电子数据在审计准确性和客观性上存在一定问题,这就使得审计工作当中的疑点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反而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这一点也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审计机关当中的继续应用。

3 审计信息技术瓶颈突破途径

针对于当前审计机关当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瓶颈,审计机关应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来突破当前瓶颈,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脚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

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各层审计机关在按照上层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能仅仅进行照搬,按照指标要求来进行硬性建设,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审计机关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一个真正能够符合自己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规划来,包括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科学性的操作指导意见以及近远期的发展计划等,这样才能为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再者,审计机关还要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拥有信息化制度才能将机关当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推上正轨,包括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技术应用要求、审计信息技术和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只有这些制度约束才能让审计机关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保有制度保障,在现代审计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来。

3.2 加强审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审计人员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因而审计机关应该加强对审计信息技术人才方面的培养工作,并且在培训内容上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改变当前审计机关中信息技术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当中,很少进行审计软件或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主要的信息化建设重点还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因而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应该针对性的开展应用方面的专项培训,包括数据采集、联网审计应用、数据分析方法、OA系统维护和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等,让审计人员能够切实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为审计机关提供更多的应用人才,推动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3 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由于国家对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各个省市的审计机关都建立相应的审计平台,包括地税审计、财政审计和社保审计等多种平台,这些专业的审计平台对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这种建设方式的应用效率较低,每个地区都要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所投入的成本较高,同时各个平台之间的联系性不足,导致对于信息平台的应用效率实际上并不高,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应该对已有平台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通过联网审计技术将各个平台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平台上审计信息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审计信息平台的应用效率。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审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审计机关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审计机关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突破当前瓶颈,不断完善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和系统,从而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

参考文献:

[1] 谌争勇.中央银行内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制约及应对策略[J].金 融理论与教学,2014,(5).

[2] 卢庆元.地方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瓶颈和解决之道[J].中国审 计,2014,(9).

[3] 王长清.克服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应用瓶颈的几点分析[J].中国外资,2013,(2).

[4] 李锦.论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2,(18).

[5] 关振宇.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瓶颈与对策探讨[J].财政监 督(财会版),2012,(11).

作者:李少鸿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2:

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中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央行信息技术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 信息技术 审计 对策

随着央行金融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之中,这些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给各项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信息资产和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如数据被非法拷贝、删除、修改,破坏,计算机病毒感染、黑客入侵、使用人员违规操作等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或信息系统崩溃的风险日益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与之匹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也要有效地开展起来。通过审计,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完善来降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开展信息技术审计的必要性

(一)适应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为人民银行的业务实现全面信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合理投资、设计开发和有效运行,及早发现系统在风险控制、质量保证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防止出现浪费和损失,确保其应有的绩效,就必须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审计。

(二)满足内控安全管理的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涉及数据信息的安全和保护,而且涉及计算机网络的一致性和适用性问题。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在其立项、开发、修改过程中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如果开发的是涉及资金的应用系统(如“ABS”、“TBS”等),则可能直接引发资金风险。因此,开展信息技术审计,就是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满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三)符合审计工作转型的需要

信息技术审计作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一项全新的工作,为内部审计创新和实现内审工作的深化转型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理念和契机,开展信息技术审计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的监督”,都将使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将成为内审工作新的亮点。

二、当前信息技术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技术深度不够

从信息技术审计的含义及目标来看,信息技术审计不仅要对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对系统建设的效益性、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督检查。从目前开展的一些信息系统审计项目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更多的是把物理环境、网络安全、制度管理等作为审计重点,很少对各个业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存在性、有效性及控制程序编写方法的合规性进行核实(即符合性测试),也很少对信息系统处理后的各种信息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开展直接检查和分析性复核(即实质性测试),大大降低了对数据可靠性、有效性的审计要求。

(二)独立开展审计难度大

目前,人民银行的大部分信息系统是由总行统一组织开发的,各级分支行作为使用单位。各个业务系统在推广上线过程中,内审人员并不参与,对信息系统了解不够,无法独立开展审计,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对业务系统操作控制中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完备性检查,需要设计大量的模拟数据上机测试,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要求时间长,基本上实现不了。对业务系统的灾难恢复计划的检查,只能检查其是否制定必要的应急措施,但对其适当性、有效性的审核比较困难。逻辑安全性审核中的访问控制,是由程序设计所决定的,内审人员都无法进行判断。

(三)审计手段较落后

目前,人民银行计算机审计软件尚未研发推广使用,不少业务操作系统也未预置审计数据接口,内审部门信息技术审计仍沿用传统手工审计方法、手段,不能利用现代化技术适时掌握各业务系统信息,从系统处理过程中发现风险苗头,例如,系统功能模拟测试、试探性操作测试、工具测试、实时监控等先进审计手段无法实施。其次是在信息技术审计中尚未引入风险导向性审计理念,审计中偏重于合规性,没有在对信息系统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风险点进行重点检查和检测。

(四)审计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信息技术审计不是传统审计业务的简单扩展,而是在传统审计理论、信息系统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四个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对审计人员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的专门人才还比较缺乏,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评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内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也使得舞弊行为有机可乘,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前移审计关口,拓展审计深度

目前基层开展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都是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属“事后”审计,如果系统存在建设必要性、功能合理性、程序内部控制有效性、业务拓展性等方面的错误,纠正起来非常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要坚持“一开始就介入”的原则,在每个系统开发之初,开发单位就应抽调审计人员、计算机人员组成专家审计组,参与到程序的这个过程中,负责对系统需求、可行性、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等环节进行审核,使信息技术审计关口向“事终”、“事前”移动,从源头把关,提升信息技术审计的层次。

(二)建立审计、科技部门协作机制

一是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业务系统培训学习、推广使用、换版升级等工作的全过程,力争全面熟悉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实施信息技术审计奠定基础。二是内审部门在实施信息技术审计中,可由科技部门提供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与帮助,协助内审人员收集审计依据、提供审计线索,参与现场审计,提高信息技术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内审、科技工作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共享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

(三)设计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积极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审计平台的建设问题,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软、硬件系统环境,开发出能够与被审单位业务系统数据库文件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接口兼容性好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实现对有关应用系统的模拟测试、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其次,要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明确审计准则的目标、体系、法律效力及适用范围,制定信息技术专业审计准则和安全评估准则。

(四)提高内审部门人员素质

提升内审部门人员的审计能力,成为既懂银行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双面人才。一是要加强继续教育,不仅要对计算机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二是邀请业务部门讲解培训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还可以派内审人员到业务部门跟班操作、学习,便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对各个系统的业务概况、系统平台、数据库有更深入的认识。三是内审部门直接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引进对信息系统有建设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信息系统的审计,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效果。

作者:程卫东

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 要: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挑战也随之而来。鉴于此,本文就财务会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提出现阶段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即提升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增强财会信息的安全性,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协同力和实时性,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旨在为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问题;对策建议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3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有利条件,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顺畅,为企业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拓宽了业务的范围,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包括在线影视及在线旅游,等等,这些基本上都属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性产物。所以,互联网模式的提出实际上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成果。与此同时,它还是社会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性内容,那么处于这种社会环境背景下,会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上核算、审核、计量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不重视财会管理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它从根本上推动和引导着企业的发展。现阶段,企业在实际的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加之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思想封闭保守,而对于互联网时代下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做出的改变没有意识,不能认识到财会管理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便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被忽视,不能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严重不足。

1.2 新兴综合性会计人才缺乏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而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不仅对会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而且要精通电脑操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由于企业管理层对财会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不足,导致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重视程度也较差,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财务会计信息面临更高风险

(1)财务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处于网络中,而加大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成为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安全,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被泄露,企业则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甚至倒闭。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加快,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不仅要应对互联网中的一些风险,如黑客入侵、病毒袭击等,而且要应对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故障所带来的会计信息泄露风险。

(2)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面临诸多问题。由于互联网下财务会计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传递的,而操作主体依然是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所以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有的财务工作人员钻制度的空子,对财务信息肆意更改,而不容易被察觉;第二,由于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财会人员一人多职现象严重,而在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整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数据遗漏或者数据重复的问题,最终导致财务数据的不完整。

1.4 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相对不完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缺陷逐渐暴露,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有的企业虽然也在积极构建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制度的制定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纸上谈兵的现象严重;还有的企业仅仅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细则,而且没有一定的执行力,这也是制度流于形式的一种重要体现。

2 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对策建议

2.1 提升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和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展开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对其在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培训,以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水平。另外,企业还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互联网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水平,以提高互联网财务会计的综合素质。

2.2 增强财会信息安全性与保密性

企业财务信息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财会信息的安全工作是否做到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财会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可以对财会信息进行登录权限的设置,加密技术等,最大程度地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2.3 加强企业单位内部控制

加强企業内部控制,最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下,各岗位之间工作的交叉现象较为严重,而这就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所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对于岗位分工而言,要有清晰明确的划分,并明确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到实处,落到个人。这样一旦发生问题,能够找到直接负责人,不仅使工作人员工作更加严谨和认真,而且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4 提升企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协同力和实时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对原有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不断提升财务会计管理的协同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资金链的流动性,所以要针对此特点实施流动性的管理模式,这对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以及财务管理的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协同化管理,能够无形中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企业通过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5 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的特征尤为明显,这就需要相关财务会计人员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保守的财务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财务会计工作中,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灵活化和多样化,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现代化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符合行业市场的发展态势,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所以对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是促进企业改革转型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另外,企业要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以发挥财务信息的最大价值,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内容,以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

3 结语

总之,在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中,会计业务的办理需要到指定的地点,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办理,而这个过程耗时耗力。而在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财务工作的范围也得到了延伸,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工作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工作更加高质高效。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目前财务会计面临着人才匮乏、财会信息风险、财会管理制度等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制度以及管理上的完善,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辅以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以推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更好更稳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会计发展以及革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的,更有理论以及思想层面的进步。目前,尽管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已经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但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稳定性问题以及应用成本问题,仍旧需要企业加以衡量和考虑。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我会计技能的同时,要能够结合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会计应用的水平,为推动新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革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静.互联网时代下民营中型生产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转型思考[J].市场周刊,2020,33(12):122-124.

刘洁.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新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0(32):45-47.

付丹丹.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问题与对策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93-94.

惠志鹏.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零售企业审计模式的创新——基于瑞幸咖啡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21(01).

韩圆圆,靳轩轩.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新动向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58-59.

王麗华.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研究——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财务会计实践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7):193.

吉化集团吉林市北方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董佳子

作者:董佳子

上一篇:网络新闻传播活动管理论文下一篇:通信运营企业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