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建筑附属库房的消防安全管理

2022-09-12

引言

民用建筑由于使用功能要求, 可以布置部分附属库房。此类附属库房是指直接为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服务, 在整座建筑中所占面积比例较小, 且内部采取了一定防火分隔措施的库房, 如建筑中的自用物品暂存库房、档案室和资料室等。

国家及相关行业对仓库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视, 制定了很多规定和标准, 如《仓库防火基本措施》、《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等, 但是这些规定和标准都是针对工业建筑而制定, 对于民用建筑附属库房的消防安全管理, 至今未有明确、系统的规定或标准。如何有效的做好民用建筑附属库房 (以下简称库房) 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

1. 做好库房功能规划

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从设计上就对民用建筑附属库房做了有关规定, 包括对库房用途、储存物品所允许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防火分隔等相关内容。因此, 建设单位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就应做好规划, 依据使用情况明确库房的具体所在。

2. 消防安全责任

2.1 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

库房作为建筑物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应明确其具体的管理人员及相应职责,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员。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的库房, 其产权单位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场所, 当事人在订立相关租赁合同时, 应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库房应确定一名责任人为库房的防火负责人, 全面负责库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2 确定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2.2.1 库房防火责任人应履行的职责

从单位内部管理层面看, 库房防火责任人作为库房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应当对库房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 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

(2) 组织制定电源、火源、可燃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等制度, 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3) 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消除火险隐患, 检查、巡查的频次不得低于所在场所规定频次;

(4) 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演练频次不得低于所在场所规定频次;

(5) 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工作, 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培训频次不得低于所在场所规定频次;

2.2.2 库房保管员应履行的职责

单位应指定一名库房保管员, 以开展日常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该保管员应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质和消防安全知识;

(2) 掌握防火安全制度;

(3) 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 掌握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和程序。

3. 防火检查、巡查

民用建筑中库房一般无人值守, 大多时候处于锁闭状态, 发生火情不易发现, 延误火灾扑救最佳时机, 因此通过定期的防火检查和巡查来杜绝火灾隐患至关重要。

3.1 防火检查

相关法规有对建筑物开展防火检查频次的规定, 库房作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防火检查频次不得低于所在场所的防火检查频次,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3) 库管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4) 库房内是否设置员工宿舍;

(5) 物品入库前是否经过专人检查;

(6) 储存物品是否分类、分组和分堆 (垛) 存放, 防火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存放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等;

(7) 火源、电源管理情况,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8) 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通畅;

(9) 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 消防设施有无损坏、停用、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3.2 防火巡查

同理, 相关法规有对建筑物开展防火巡查频次的规定, 库房的防火巡查频次也不得低于所在场所的防火检查频次,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2) 有无吸烟和遗留火种现象;

(3) 进入库区的车辆有无违章;

(4) 装卸作业有无违章;

(5)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通畅;

(6) 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等设施、器材是否完好;

(7) 门窗封闭、完好情况。

4. 储存管理

储存物品的性质和数量, 决定了库房火灾荷载的大小, 是评判火情蔓延发展的关键指标。做好日常的储存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按GB50016的规定进行分类。

(2) 库房内不应搭建临时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3) 库房内不应设置员工宿舍。库房内确需设置办公室时,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且门、窗应直通库外。

(4) 物品入库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 确认无火种等隐患后, 方准入库。

(5) 丙类库房内堆放的物品, 其堆垛之间、堆垛与屋顶和墙面以及堆垛与照明灯具之间应满足一定的间距要求。

(6) 库房内需要设置货架堆放物品时, 货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货架不应遮挡消火栓、自动喷淋系统喷头以及排烟口。

(7) 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m。

(8) 进入丙类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和其他能产生火花的装卸设备应安装防止火花溅出的安全装置。

(9) 车辆充电应在指定的安全区域进行, 该区域应与物品储存区隔开。

(10) 各种机动车辆不应在库房内停放和修理。

5.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火与电都是火灾三角形中引火源, 对引火源的有效管控, 避免引火源与可燃物接触是防火的重要思想和举措, 具体的管控手段应当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5.1 用火安全管理

(1) 禁止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丙类库房。

(2) 库房内禁止吸烟, 并在醒目处设置“禁止吸烟标志”。

(3) 库房内不应使用明火, 并应设置醒目的禁止标志。因施工确需明火作业时, 应按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动火证, 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门人员进行动火操作, 并设专人和灭火器材进行现场监护;动火作业结束后, 应检查并确认无遗留火种。动火证应注明动火时间、地点、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

(4) 库房内禁止安放和使用火炉、火盆、电暖器等取暖设备。

5.2 用电安全管理

(1) 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 不应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W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 应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确保安全。

(2) 库房的电器设备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0.5m的防火间距, 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应堆放物品。

(3) 库房应在库房外单独安装电气开关箱, 保管人员离库时, 应切断库房的非必要电源。

(4) 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 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保护。不应随意乱接电线, 擅自增加用电设备。

(5) 库房内不应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热水器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6) 库房电气设备应设专人管理, 由持证电工进行安装和维修。发现漏电、老化、绝缘不良、接头松动、电线互相缠绕等可能引起打火、短路、发热时, 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或接线、检修。

(7) 库房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 禁止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6. 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管理

消防工作讲究“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能做到100%的有效预防固然很好, 但是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角度讲, 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为有效应对防不胜防的小概率着火冒烟事件, 做好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工作很有必要, 具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库房应按照GB50016和GB50140的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2) 库房应按照GB25201的有关规定, 名确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职责, 建立消防设施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制度, 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3) 库房禁止擅自关停消防设施。值班、巡查、检测时发现故障, 应及时组织修复;

(4)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应保存通畅, 不应堆放物品或设置障碍物;

(5) 禁止圈占、埋压、挪用和关闭库房内各类消防设施, 并应保证该类设施有正常的操作和检修空间。

7. 结语

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人、料、物、法、环各个方面, 库房作为民用建筑业主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单位必须关注消防安全管理多个维度, 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库房火灾危害。

摘要:近年来, 民用建筑火灾一直居高不下, 其中因对民用建筑附属库房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着火冒烟事故占了很大比重, 本文从职责落实、消防检查、存储管理、用电用火以及消防设施设备等多个方面, 对民用建筑附属库房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力求有效预防和减少存储场所火灾危害。

关键词:民用建筑,附属库房,消防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8.10)

[2] 国家物资储备仓库安全保卫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令第12号)

[3]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61号)

[4] NFPA230仓储消防标准 (2003版)

[5] 库房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令第6号)

[6]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GA1131-2014)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上一篇:高校师范生弹与唱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下一篇: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