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学习心得

2022-07-20

第一篇:西方哲学学习心得

创业哲学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创业哲学》是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给我感触很深,也给了我很多我的帮助和启发。说它与众不同,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老师与众不同,与其他老师的照本宣科不同,老师总是用自身经历来启发我们,老师待人和蔼,愿意与同学交流;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是老师的亲身经历,所以同学们也有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到课人数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也更多。我想这些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很庆幸在这个学期选择了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专门花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了考试,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包括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关员考试,金算师考试等。老师曾说过:“我们要学会考试”,因为人生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考试。或许我们就是因为不会考试,才到了三本院校。但我相信,我不可能永远都不会考试,有过失败之后,我会引以为鉴。我也相信,在众多考试中,总会有一个我能通过。我们要战胜考试,只有战胜考试,我们才能战胜自己!

老师还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讲了商业模式。有成功的商业模式,也有失败的商业模式。相对于要创业的人来说,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但是要自己创造一种商业模式很难很难,所以一般人们只能走现有的商业模式,但是真正成功的又没有多少。所以,这样就有了矛盾,老实说,我也不是很明白该怎么做。但我想,在创业之初,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商业模式,但当自己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学会转型,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样别人就很难模仿自己。最后我想到了一句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管是走自己的路,还是走别人的路,都要做到最好!

要创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综合的评估。包括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自己拥有的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还要有详细的创业计划书,创业人员以及资金等等。因此,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记得老师

第一节课就跟我们说过,创业不单单指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就业也是一种创业,我们要在就业的时候,树立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计划,为今后的升职或者自己创业做好准备。我们在就业的时候,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自己要思考:如果这是我的公司,我会怎么管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我最震撼的一次是老师讲银行的时候。可以说我以前是愚昧的,因为我不

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不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国际银行家控制的。我相信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我要感谢老师,是他让我知道了世界的真相,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改变不了什么,但我想避免中国成为他们的奴隶,不想中国人民成为他们的奴隶!这是中华儿女应有的民族意识。因为老师的讲话,我现在也在看《货币战争》或许上面讲的不全是真的,但至少让我们认清了真相。有时候我在想,面对他们的强大,我到底能做什么?面对中国前进的道路,我迷惑过,憧憬过,但我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生活中处处都有博弈,博弈论与我们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学习一些博弈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其实每一个博弈的例子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可以从中举一反三,甚至是举一反十。从囚徒困境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知道人们的心里在想什么,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你都能获得成功。但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也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攻破,因此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就要培养坚强的心理素质,要有自己的信仰。可能当我们看到囚徒的表现会鄙视他们,但是我想,但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像他们一样。所以我时时刻刻都在告诫自己,心中不要有太多的杂念,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对于我来说,博弈论的作用可能更大,因为我是学对外贸易的,可能将来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学会了博弈论,我们就不会在谈判的时候,丢失了民族的尊严,丢失了自己的尊严。也能为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老师也和我们探讨过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问题,老师认为是人性本恶,但我认为人性本善。的确,在现实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有些人甚至是贪婪成性,但是任然有些人大公无私,默默奉献。有些人自私成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心中没有信仰。说到信仰,大家都觉得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它的确有这种力量是人们忘记一切个人的东西,专注于为人民服务。但我想不可能人人都有这种信仰,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因为我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但我必须认清现实,中国社会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时期,只有通过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中国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或许在这里讨论这些有些不切实际,但作为国人,有必要为祖国的明天担忧。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对职场中的人更加重要。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会为之奋斗,相信我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总之,要感谢徐老师对我的帮助,谢谢!

肖锋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年5月20日

第二篇:自然科学哲学学习心得

学习自然科学哲学这门课程,使我获益匪浅,从更深的理论方面认识了人类史中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与其同时期的哲学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我在原以为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桥梁,纠正了我许多以前错误的哲学认识。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用哲学自己的方法分析了史上的几个学科的发展和当时的哲学,锻炼了我的哲学思维能力。期间又举出了马恩科技思想的形成,以及马恩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断,进而扩展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异化及其影响。最后,在之前学习基础以及分析历史的基础上,并根据科学哲学的前沿,评论当代科学,推断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感兴趣的部分——三次数学危机与数学基础。第一次由无理数的发现和芝诺悖论引发的危机,第二由次贝克莱悖论引发的危机,第三次由集合论的悖论引发的数学基础的危机。教员在授课时,极为生动的再现了危机出现、发展,解决的过程,让我看到了科学道路的前进是艰难地、曲折的,同时又是顽强地。在解决这三次危机时,数学家们面临的不仅有技术问题,又有哲学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就产生了不同的哲学观点,在不同观点的支配下又产生了不同的逻辑解决方法,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同的数学基础研究学派,学派之间在激烈的大论战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互借鉴与相互促进的作用,各个学派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整

个数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之后学习的牛顿力学及其哲学影响,量子力学及其哲学影响等某学科的历史发展,也都是讲了科学的发展引发了哲学问题的产生,进而哲学的思考又促进解决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甚至是引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接触到了当今社会的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克隆人、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并对其涉及的哲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意识,坚持主见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论点寻找理论及现实依据的能力,对我个人的启发意义非常大。

学习自然科学哲学这门课,让我学会用哲学的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让我的世界观有了很大的成长,最后再次感谢教员们的精彩授课!

第三篇: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

很多的大学都没有单独开设哲学这门课,而仅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通识必修课中,讲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然而,这样学到的只能是一家之哲学。实际上,违背了我们学习哲学的初衷。学习哲学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独立、自由的思考,并不是为了强加给我们一种信仰,一种狭隘的信仰,一种具有排他性的信仰,且不论这信仰是否正确。值得庆幸是,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把哲学单独开课,这样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站在更高角度,立于更广阔空间研究世界哲学的机会,换言之,我们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百家哲学,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唯物的与唯心的,追求的是一种哲学精神,而不是应付期末考试的标准答案。从这一点来看,开设哲学课是我们学校教学理念的一个进步。

"哲学‟在希腊语中是”爱智慧“的意思。早在高中的政治课中就已接触到了哲学,不过那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但哲学,究竟是什么?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结论的程度。这话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一门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学科,竟然直到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但事实就是如此。

有人认为,哲学是科学;有人认为,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还有人认为,哲学史讲道理的学问。其实,哲学是什么并不重要,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答案,正是因为哲学界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历史上那么多的思想家乐此不疲的、穷毕生之力致力于哲学的研究。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而只会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那么在这个解答方式之间就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了,它们都超越了时间和历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供后人选择的道路。也就是说:由于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而且“万古常新”的难题,所以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可以说“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黑格尔也不可能动摇康德的历史地位。但无论如何,哲学与智慧相关,这是公认的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惟有哲学才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中国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哲学,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上哲学课,还没开始思考哲学,便被告知这就是哲学,记住了,期末考试会考的。他们对于哲学的兴趣,一开始,就被扼杀了。另一个原因, 社会上很多人都怀有“哲学无用论”,认为哲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扯不上关系。于是,他们的父母告诉他们,不要迷上哲学;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填志愿一定不要选哲学。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哲学无用,要远离哲学。

还记得,我们学院的院长在礼堂大会的时候都曾给过我们„忠告‟——“你说你考个哲学研究生有啥用!日后,能找到工作吗? ”„谆谆教诲‟尚在眼前。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哲学并非无用,而是“无小用而有大用”,大脑是统帅人的行为的,而哲学则是指导人的大脑的。去年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李小龙功夫了得,被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师之一。当年在美国上大学时,李小龙选的就是哲学专业。他认为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思想能够很好地解释并指导他的武术思想。哲学并不能教会你某一门具体的职业技能,然而哲学却能教会你如何思辨的思考问题,如何理智的看待人生,它能充实你的精神世界,所以,哲学的益处不在眼前,而在长远。现在大学里,哲学类专业遇冷,经济类专业遇热,正是人们目光短浅的体现,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一种浮躁心态,都忙着挣钞票,而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搞学问。可谓,我们社会的悲哀。近几年,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增强文化软实力,但,现在看来,我们还仅仅停留在挖掘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那“五千年华夏文明”,文明的继承固然重要,但如果因为沉醉于过去而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前进的勇气,那就得不偿失了。一定程度上说,古代文明带给我们的优越感已经成为了我们前进的负担。有人说:中国大师尽出民国。确实如此。在那样一个**的年代里,诞生了数不尽的大师级人物,现在社会稳定了,生活富足了,反而出不了大师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哲学其实是一种境界。境界有多种类型,这是由哲学类型的多样化所决定的。哲学作为根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不同,就会产生相应的不同的境界,同样,每个人所信奉的哲学不同就会追求不同的哲学境界。儒家哲学认为,‘仁’和’义’是天下安定的根本,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道家哲学认为,无为而治。所以,他们提倡,绝圣弃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佛家哲学则认为,一切皆空。人应该忍受苦难,看淡名利,以普渡世人为己任,于是,有了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

境界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有点类似于佛学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种心灵的感悟,让我们学会敬畏自然,关爱生命。这种心底的感触,不自觉中赋予了我们一种精神的力量。我从来都认为,无论物质有多么重要,精神力量永远都是人活下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同一种哲学条件下的境界,它的境界高度与精神力量的大小之间是相互决定的,精神力量的大小与对所信仰的哲学的忠诚程度的深浅之间也是相互决定的关系。所以,哲学境界越高,精神动力也就越大,为人处事也就越是淡定。所以,张巡的哲学境界是高的,面对力量数倍于自己的安史贼佞,毫无惧色,慷慨殉城。这是出于对封建纲常的忠诚;所以,谭嗣同面对变法的失败,不躲不避,言道:“无有往者,无以图将来,无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出于对读书人的社会担当的忠诚。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任汪洋的物质之海淹没我们的思想,淹没我们的心灵。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哲学境界,这样做有利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定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在精神动力的支撑下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动摇从而使使我们活得更加坚定,更加清醒,是我们的人生更加的有意义。

在这短短四周的哲学课里,我们采用了多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上了课形式,每次课前,我们都会写下自己的人生格言,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理解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与大家分享,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一过程,有趣且有意。同时,我们还观看了各种,大家名师的哲学讲座视频,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我们对哲学内涵的深入理解。总之,这四周的哲学课,虽然没有交给我们太多具体的知识点,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思考的平台,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辨地看待问题,理智的面对人生的中跌宕起伏,也启发了我们更多的对自身、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思索,不得不说,我获益匪浅,受益良多。以上,就是我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史诗。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史》,着实让我获益匪浅,感触也是良多。在这本新颖而权威的著作中,罗杰E巴克豪斯教授向读者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不但在历史的背景下论述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凯恩斯、瓦尔拉斯等经济大师的思想,还论述了人们常常忽略的很多重要的主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相辅相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美国经济学是如何兴起的,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影响、20世纪晚期经济学领域的扩张这些深奥的问题。

读过这本书,我深知了经济学是一个专门的科学体系,而且它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建立的,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尔萨斯也为此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之中而名垂青史。而其后的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更是将经济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这似乎是当时西方人公认的,在原有的宗教主义的压抑人性的教条下,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相比于压抑人性的主张节俭,克制欲望的宗教主义,追求人之本性并没有错,因此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为盛行,当然享乐主义后来使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马克思主义随之产生是后话了。而亚当斯密认为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也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原因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自发调整供给与需求,使整体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本人也成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

在自由主义的指导下,人们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引发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的《通论》就在这时产生。《通论》一经出版,立即风靡世界。人们把它作为拯救世界的良药。《通论》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需求的降低造成的。需求为什么降低呢?他指出就是因为追求最大利益的人在财富增加时,将财富更多的储蓄了起来,而不是像自由主义者认为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大量的财富未转化为消费或投资,最终造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所以他提出消费才能使国家富有,通过扩大消费,增加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有了投资,就增加了就业。而自由主义者一直以来都提倡储蓄,通过储蓄实现资本累计以扩大生产。凯恩斯提出既然个人喜欢储蓄,就应有国家出面扩大消费,国家通过增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建立公共工程,来增加消费,扩大需求。扩大货币发行量,会引起通后膨胀,物价上涨,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就会扩大生产,而人民为了不使自己的钱贬值,会自发的将钱其消费出去,因而通货膨胀有利于国家的富裕。

虽然凯恩斯理论使经济危机后的西方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繁盛,但各个国家后来都深受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理论也站不住脚了。今时今日,自由主义经过改良已发展为新自由主义,凯恩斯理论也发展为新凯恩斯理论,一时间百家争鸣,但都还存在缺陷。放眼看来,我们耳熟能详的经济理论似乎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时期,亚当斯密带来繁荣的之后,也带来了产能过剩,凯恩斯带来繁荣的之后,也带来了通货膨胀,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学的发展的确是与时俱进的。看看西方经济学发展史,首先是由马尔萨斯发表文章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接下来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促进了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经济时代,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到了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资产阶级一片恐慌。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提出国家要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至此凯恩斯挽救了资本主义使它垂而不死。

时间又过去了40年,到了60年代末,随着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又破产了。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又把垂死的资本主义救活了一回。弗里德曼是现今最后一位既家喻户晓又拥有最高专业成就的伟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三大理论贡献:现代货币数量论、消费函数理论、“自然率假说”理论。

时间又过去了20年,那个被列宁预言必然灭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倒是列宁所创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崩溃。纷纷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经济学理论象马克思主义那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经济学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后人并不是全盘否定前人创造的理论成果,而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

人类已由实物经济时代,经过货经济时代进入了虚拟经济时代,同样将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不,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人们对经济泡沫忧心忡忡,预感当经济泡沫破裂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到那时又需要一个新的与时俱进的神奇经济学理论来化解危机。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心得

——广州大学2011级工程管理 卢文浩

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从而得出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可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关键性转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其时代性上,而且表现在其人民性上。马克思指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与有史以来的任何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人民的解放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或者抽掉人民、人民的利益,就会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地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上一篇:消防知识专项培训下一篇:写给员工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