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文写作提纲新

2022-08-12

第一篇:关于公文写作提纲新

关于公文写作中的若干问题(提纲)

一、

四个词语概念解读

二、 公文中简称与统称的正确书写

三、 公文中公文中职务与姓名的表述

四、 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语的书写

五、 公文中引文的表述

六、 公文中上下文表述一致性的问题

七、 公文中数字的正确书写

八、 公文中“以上”“以下”的用法

九、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书写

十、 公文标题问题

十一、 公文写作要力求“简、短”

一、四个词语概念解读 1. “红头文件”

人们对党政机关印发的发文机关标志及间隔线套红标注并加盖红色印章的规范化文件的形象化称呼。

2.文山会海

《新华成语字典》中诠释:文件多得象山,会议多得象海。

3.党政机关公文

见新《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的定义。 4.党政机关

见201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按语中表述的三个范围。

二、公文中简称与统称的书写 例:

“两办”,中办、国办,省委办、省府办 省委、福建省委、“双拥” 语委 党和国家领导人 党员领导干部

三、公文中职务与姓名的表述 中共××党委×××书记 x委书记×××同志

2 ××省×××省长 ××省长×××同志

四、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语的正确书写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1.2.3.4. (1)(2)(3)(4)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A.B.C.D.

五、公文中引文的正确表述 1. 出版物中的引文标注:

如:许慎:《识文解字》,影印陈昌治本,1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公文中的引文:公文标题+发文字号

如:《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闽委发〔20xx〕xx号)

六、公文中上下文表述一致性问题

如:福建省省长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2016年1月14日 二○一六年一月十四日

又如:六根木头 6根木头 四分之一 1/4

3 500多元 五百多元

七、公文中数字的正确书写

(一)关于公文中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

1.关于“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的规范写法,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的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8年×月×日。若用公元纪年的写法,应为公元二○○八年×月×日。公元即公历经年的简称。“公元”的代号为A.D(拉丁文缩写)。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我国于1912年1月1日起采用公历纪年。在拟写公文时,应避免使用时间代词,如“今年”、“明年”、“今天”、“上月”、“上半年”、“下半年”等,而使用具体日期;公文中第一次出现日期时,年月日要完整书写;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交代不够清楚的时间概念,如“上月以前”、“前年以后”等;还要注意准确使用时态助词,如“了”字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着”字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等。

2.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要求:“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2008年”不能简写成“08年”。

3.以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可移行,如:“2008”不能在上面一行写“20”,另起一行再写“08”。

4.百分比,量词等使用不能移行断开。

5.数字前“0”占位的几种情况:一是打印公文的份号

4 时是允许的;二是车辆牌照;三是邮政编码;四是电话号码;五是专业代码。

6.人类社会生活时时刻刻都与数量有关。公文中数量概念的表达有其特殊的规定和要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在“非物理”定义一节中说:“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量,使用的是一般量词。”

①表示数量、长度、重量等各种计量数据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0元、45天、48人、50根、58公里、100万吨等;

②表述事物的数量时一般名词在前、量词在后,如:重大交通事故6起、商品房5幢;

③当人或物数量较大时,通常还列出一个代表者 如:甘龙芳等20位同志为2006年全省防抗台风抢险救灾功臣;73301部队70分队等129个单位为2006年全省防抗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④百分比的表示应用阿拉伯数字,如:比增48%; ⑤除特殊情况使用约数、概数外,公文中的数量概念应使用确数。

⑥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则只用分数不用倍数。如:增加了5倍,但不能表述为“减少了5倍”。同样,不能用“降低×倍”或“减少×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了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二)关于公文中使用汉字小写数字表述

1.我国夏历日期应用汉字数字表示。如正月十

五、十二月初四,不能写作正月

15、12月初四。假若将夏历七月二十三写“7月23日”,就会使人误为公历日期。例:2008年元月。

星期几,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应当用汉字数字表示。如星期六。

2.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当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四五天,十三四岁,五六十年代,十之八九等。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不能写十

三、四岁。

3.用日期表示的历史上形成的事件、节日、纪念日等,应当用汉字数字表示。如“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三八国际妇女节。

4.由数字作的词素之一构成的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词和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应当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六旬、五好生、好八连、十来年、十二五计划、第三人称、党的十八大、三百六十行、白发三千丈、相差十万八千里等。

5.“二”与“两”的用法不同。如果用作序数,应当用“二”,例如“第二”、“二月”(即二月份)、“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如果与量词连用,应当用“两”,例如“两个”、“两次”、“两回”等。

八、公文中“以上”“以下”的用法

我们在写作公文时,常常用“以上”“以下”这两个词来对位置、次序或数目等进行范围界定。例如:“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以下就要谈谈具体办法”等。有时还把“以上”与“以下”连起来用,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例如:“投敌叛变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上认为“以上”包括本数或本级,“以下”则不包括本数或本级。例如:

(1)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章程》)

(2)身高在1.2米以下,可随大人不用购票。(北京火车站《火车票购票须知》)

例(1)中的“以上”一般认为包括本数和本级;例(2)中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但是,从逻辑意义上讲,或者精确地讲,“以上”和“以下”都不包括本数或本级。“以上”表示高于或前于某一点(《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表示低于、后于某一点(同

7 上)。由于存在宽泛意义和精确意义上的差别,有时出现范围界定含糊不清的现象。

因此,在需要精确表述语义时,都应采取适当的办法尽量避免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种办法:

(一)以“以上”“以下”前后加括号,并在括号中注明“含”或“不含”。

(二)在“以上”“以下”后加括号,并在括号中注明“含+数目(级、职)”或“不含+数目(级、职)”。

(三)在“以上”“以下”前后加括号,并在括号中注明“含本数(级)”或“不含本数(级)”。

(四)对文中“以上”“以下”的语义范围进行总括说明。

(五)改用其他的表述方法。

总之,“以上”“以下”是否包括本数或本级(职)是不确定的,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在不引歧义或并不需要精确表述时,“以上”“以下”可以单用。如需精确表述,应对“以上”“以下”的语义范围进行限定,或采取其他表述方法,以避免不必要误会。

九、公文中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8 1919年4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6名教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法》(GB/T15834-1995) 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正误之分与优劣之分。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的地方,可用这种标点也可用那种标点的地方,一般属于优劣之争,可不予计较。应该用标点而没有用,应该用这种标点而用了那种标点,应该把标点放在这里而放在了那里,则属于错误,必须纠正。

1.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位,在字位的居左偏下位置,且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位,中间不能断开。破折号不应排作2个一字线(--)、4个半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位。这四种标点符号均上下居中排布。

9 2.序号的标点

“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一”、“二”、“三”后面用顿号;“1.”、“2.”、“3.”和“A.”、“B.”、“C.”后面用齐线黑点。带括号的序号后面不得再加顿号、逗号之类的标点符号。

3.逗号与顿号的用法:

 标识独立词语时用逗号,标识并列词语时用顿号。  标识同一层次的并列词语时用顿号,不同层次的并列词语用逗号。

 标识同类型机关的统称时,表示该机关所属行政区域或所属单位的并列成分之间应用顿号,不应用逗号。 表示统称的“各”字后面用顿号标识的统称机关中,不得直接使用单位名称。

4.“跳动的”标点符号

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标点符号,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标点符号中也包含着许多奥秘。

十、公文标题问题

(一)公文标题的作用 1.传神

2、显性

3、好记

4、便用

(二)公文标题中常见的错误

1.滥行省略。一是随意省略发文机关;二是随意省略事由;三是随意省略文种。

2.乱用文种。一是文种混用;二是错用文种;三是生造文种。

3.叠床架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公文标题中的“发文机关”要素因简省不当而造成重叠。二是公文标题中的“行文机关名称”、“介语‘关于’”、“文种”要素因转发或批转环节过多而造成重叠。

4.隶属不清。分不清“批转”、“印发”、“转发”三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词性。

5.明而不简。即指因过分追求标题表意的明确、具体而导致繁冗累赘,拖沓冗长。

6.简而不明。此种“病误”是指因过分追求表意的简练而造成语意不清,含混模糊,令人费解或误解。这与前文所述“滥用省略”在病因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7.题文不合(题不对文)。一是事由偏跑;二是题大义小;三是题小义多;四是题义不清。

8.不合语法。一是成分残缺;二是搭配不当;三是成分多余,提炼不精。

9.乱用标点。

11 10.排列不美。 11.位置不当。 12.体号混乱。

标题是公文的“眼睛”,拟制时必须精心对待,审慎为之,切不可草率造次。这里所列诸种“病症”,仅就常见现象略作分析,以期引起公文工作者的注意,从而使公文标题的拟制不断臻于规范。

(三)公文标题拟写时的“八字”要求 1.准确 2.简洁 3.齐全 4.美观

(四)拟写公文标题的形式

一是“标准式”公文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名称三要素组成,通常称这种为完整的公文标题。 二是三种特殊形式:

(1)“双项式”公文标题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2)“转文式”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的标题、文种名称而组成的公文标题,一般称这种标题为“转文式”标题。例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12 (3)标题下方附加括号式。例如《××市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006年3月25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五)转发性公文标题的拟写 一是转发法规、事务性公文的标题。 二是转发“通知”的通知标题。 三是采取多种技巧来转发。 (1)替代法 (2)概括法 (3)直转法

(4)直接表述法(或者省略法)

(六)公文小标题的拟写 1.看是否准确恰当 2.看是否明确集中 3.看是否照应总题 4.看是否合乎逻辑 5.看是否有艺术性

(七)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公文标题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五种,即书名号、双引号、顿号、圆括号、连接号。

(八)公文标题排列标印

一般有三种形式:一字排;上或下梯形(宝塔形);菱

13 形,中间长上下短;不宜长方形排印,不能沙漏形排印。

十一、公文修改要一字不苟

常言道:“一字人公文,九牛拖不出”。 “惜字如金”

第二篇:关于“五个功夫”的写作提纲

1.下好五个功夫 努力实现主题教育目标

在理论学习有收获上下真功夫

在思想政治受洗礼下下深功夫

在干事创业敢担当上下实功夫

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细功夫

在清正廉洁作表率上下硬功夫

2.下足“五个功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一是在监测预警上下功夫,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准备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三是在稳岗就业上下功夫,提高贫困人员务工收入

四是在兜底保障上下功夫,保障贫困人员基本生活

五是在防疫根基上下功夫,落实疫病救治保障措施

3.做好“五个功夫”努力打造审计铁军

一是在树牢政治导向上下功夫

二是在强化责任担当上下功夫

三是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

四是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功夫

五是在严明政治纪律上下功夫

4.下足“五个功夫”,在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中贡献发改力量

要在项目服务推进中下功夫

要在产业融合发展中下功夫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下功夫

要在社会民生事业中下功夫

要在重大规划谋划中下功夫

5.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下好“五个功夫”

把握风向标,在严明纪律上下功夫

牵住牛鼻子,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

敲醒警示钟,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

预防源头腐,在防控风险上下功夫

勿碰高压线,在监督执纪上下功夫

6.下足“五个功夫”扎实推进巡察工作

在推进有效覆盖有形覆盖上下功夫

在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点上下功夫

在强化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上下功夫

在巡察监督其他监督融合上下功夫

在加强巡察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7.坚持五个“下功夫”追寻初心使命

未启先动,在谋划部署上下功夫

学习入心,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

问题导向,在调研整改上下功夫

创新载体,在实践动员上下功夫

三线联动,在组织督导上下功夫

8.下足“五个功夫”推进沿边小康村建设

规划先行,在科学引领上下功夫

瞄准靶心,在公路建设上下功夫

党建引领,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提升环境,在改善村容上下功夫

发挥优势,在兴业富民上下功夫

9.下足“五个功夫”促巡察机构“组办融合一体化”

在“学”字上下功夫,抓思想融合

在“商”字上下功夫,抓工作融合

在“沉”字上下功夫,抓队伍融合

在“建”字上下功夫,抓机制融合

在“情”字上下功夫,抓情感融合

10.下好五个功夫 促进民族团结

一是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促进民族团结

二是在营造和谐氛围上下功夫,促进民族团结

三是在夯实发展基础上下功夫,促进民族团结

四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促进民族团结

五是在解决困难问题上下功夫,促进民族团结

11.下好五个功夫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要在学习贯彻宪法上下功夫

要在提升立法质量上下功夫

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上下功夫

要在推进公正司法上下功夫

要在建设法治社会上下功夫

12.下足“五个功夫”全面推进法律专项练兵活动

一是筑牢执法理念

二是夯实法律基础

三是规范执法行为

四是提升执法水平

五是强化制度激励

13.下足“五个功夫”推动全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抓好落实上下足功夫

二是在考核评比上下足功夫

三是在督查问责上下足功夫

四是在提高素质上下足功夫

五是在推广经验上下足功夫

14.“五个下功夫” 锻造审计新青年

一是在“定方向”上下功夫

二是在“引进来”上下功夫

三是在“走出去”上下功夫

四是在“搭台子”上下功夫

五是在“压担子”上下功夫

15.“五个下功夫”着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师德为先,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坚持人才强校,在拓展引才格局上下功夫

坚持培育为重,在搭建发展平台上下功夫

坚持深化改革,在破除发展障碍上下功夫

坚持筑巢引凤,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16.坚持“五个下功夫” 加快争创“世界500强”

一是在做强做大做优主业上下功夫

二是在优化产业整体布局上下功夫

三是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上下功夫

四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下功夫

五是在强化党建引领发展上下功夫

17.“五个下功夫”贯彻落实全国 “两会”精神

在学透“两会”精神上下功夫

在推进脱贫攻坚上下功夫

在污染防治攻坚上下功夫

在乡村振兴战略上下功夫

在保障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18.“五个下功夫”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一是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

二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三是在资金监管上下功夫

四是在问题整改上下功夫

五是在资金效益上下功夫

19.围绕“五个下功夫”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要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三是要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

四是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五是要在惩治查处上下功夫

20.下好五个功夫创先争优

党员促项目,在加快发展上“下功夫”

党员保平安,在化解矛盾上“下功夫”

党员讲政策,在服务工作上“下功夫”

党员提素质,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党员送温暖,在扶持帮助上“下功夫”

21.新时代干部工作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在“过得硬”上下功夫

在“该用谁”上下功夫

在“补什么”上下功夫

在“干成啥”上下功夫

在“抓全局”上下功夫

22.突出“五个找准” 坚持“五个下功夫”

找准结合点,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

找准突破口,在民生司法上下功夫

找准切入点,在督导落实上下功夫

找准着力点,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

找准闪光点,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23.“五个下功夫” 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

一是在落实总目标上下功夫

二是在“当好参谋”上下功夫

三是在“作好导向”上下功夫

四是在“搞好联结”上下功夫

五是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

24.下足“五个功夫”开展建档立卡数据信息核查工作

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

在人员培训上下功夫

在分工配合上下功夫

在严肃纪律上下功夫

在结果运用上下功夫

25.以“五个狠抓”、“五个下功夫”扎实开展“大调研、大排查”活动

狠抓组织领导,在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狠抓工作推进,在明晰责任上下功夫

狠抓协作配合,在同频共振上下功夫

狠抓工作实效,在突出成果上下功夫

狠抓督导检查,在严守纪律上下功夫

26.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要从理论学习上下功夫

要从坚定理想上下功夫

要从遵规守纪上下功夫

要从转变作风上下功夫

要从真抓实干中下功夫

27.聚焦“五个下功夫、五个不放松”

一是在巡前动员上下功夫,做到健全机制不放松

二是在工作纪律上下功夫,做到制度执行不放松

三是在明察暗访上下功夫,做到了解情况不放松

四是在抓好细节上下功夫,做到深挖根源不放松

五是在成果运用上下功夫,做到整改落实不放松

28.在“五个善于”上下功夫 锻造“五个过硬”领导班子

善于学习,培育信念过硬的底气

善于修为,培育政治过硬的傲气

善于创新,培育能力过硬的朝气

善于担当,培育责任过硬的锐气

善于修身,培育作风过硬的正气

29.“五个下功夫”扎实有效推进主题教育

在“学习”上下功夫,把稳思想之舵

在“调研”上下功夫,找准突破方向

在“检视”上下功夫,全面找准问题

在“落实”上下功夫,务求整改实效

在“领导”上下功夫,精心组织部署

30.人大监督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要在反映民意上下功夫

要在会议审议上下功夫

要在跟踪反馈上下功夫

要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

第三篇:2021关于新任职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提纲范文

同志们:

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系统规划和实际工作需要,前段时间,我们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多名同志得到提拔重用,这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走上新的岗位,在更重要的平台上干事创业,是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对新提拔任职人员开展廉政谈话,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党委(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举措。下面,我着重就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主动担当作为等方面,谈几点希望和要求,与同志们共勉。

一、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新岗位要有新站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职务提升不代表能力素质就会自动提升,大家首先要从思维的转变,看事情、想问题、谋思路要从更高的角度出发。对上级提倡的要坚决响应,上级决定的要坚决照办,禁止的要坚决杜绝。要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推动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大家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自觉奉献,从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当前,针对疫情防控要有更深、更细防控措施,作为新提拔任职的同志,要冲在一线、率先垂范阻击疫情,认真履行管控职责,带队值守重要关口、重点区域,带头深入前线、指挥作战,及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新岗位要有新追求,要一心为民谋发展。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出发点,努力做到尊重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岗位、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是接受人民监督的,只能用于造福人民、造福一方百姓。我们选择了为民服务,就意味着选择了担起为民造福的重任,选择了履职尽责,就需要吃苦和受累、牺牲和奉献。如果当官为了图名、发财,就会利用职权谋私牟利,就会干出急功近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最终便会滑倒摔跤,甚至走向犯罪深渊,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因此,我们要保持高昂的奋斗态势,提高斗争本领,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充满激情的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矛盾和艰难形势,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当先锋、扛大旗、打头阵,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与人民群众一起苦干实干,以对事业“久久为功”的韧劲,肩扛“舍我其谁”的担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新岗位要有新作为,要牢记使命勇担当。新提拔的同志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和新任务,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首先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其次,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革命传统学习,坚持不懈学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其三,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重点学习经济、科技、金融、管理等业务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职务的晋升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每一位新提拔和新调整的干部都必须要把群众的期盼、组织的信任化为勤奋工作、为民服务的动力。当前,我市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期,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增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未彻底转变,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面对“争当表率、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追赶超越”的重要任务,更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增强担当意识。

四、切实加强团结协作。新岗位要有新气象,要团结奋进聚合力。团结协作是一种责任,新调整提拔的同志面临新的工作分工,在新的岗位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握指成拳,做到同心发力、同向发力。维护团结也是一种义务,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家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一切着眼全局、立足全局,以集体为重、决策为重,把工作放到全局中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坚决克服本位思想,杜绝推诿扯皮、相互拆台的现象,要以坦诚相见的气度、闻过则喜的坦荡、从谏如流的胸襟,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团结协调、和谐共事。前些年,我市个别单位领导班子在团结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不够协调一致,影响到工作,最终受到组织的严肃处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团结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搞好团结意识不强。因此,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从大方面讲,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讲就是要与市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当前,我们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问题,这就更需要每名同志充分认识团结对于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良好的作风维护团结。

五、时刻做到廉洁自律。新岗位要有新作风,要清正廉洁作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大家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要求,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带头廉洁自律,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分管业务工作的双重责任。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前途,始终怀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时刻牢记负面清单,自警自省,绝不突破法律红线和纪律底线。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在小节上也要经得住考验,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打折”心理,不能以“不是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以“一点无所谓”来放纵自己,否则一次次思想和行动的“缺口”,最终会导致人生堤坝的“决口”。在管好自身同时,要教育、管理和监督好亲属,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时,要时刻绷紧廉洁弦,坚决不碰“高压线”,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鼓励阳光交往,守住清廉底线,永葆务实为民清廉的政治本色。总之,希望大家在新的岗位、新的起点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从严要求自己,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干净干事不出事,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与重托。

第四篇:公文写作培训提纲

第一部分 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 3 点:第一,行政公文的制作主体(作者) 是行政机关,一般公文可以扩大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第二,行政公文的形成环境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其他活动被排除在外。第三,行政公文具有特定的性质——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我们平常所发的公文就属于这个范畴。

二、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 13 类 13 种。这些公文是: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例如“国家主席令”、嘉奖令)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比如关于表彰先进的决定等)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发布的规格最高,一般得省级以上权力机关发布,现在公告有用滥的情况)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安机关经常发布通告)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提请审议事项。(不同于提案,提案是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审议事项,议案是政 府向同级人大提请审议事项,程序)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批准。 10 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如果按照行文方向则分为三种:上级→下级(下行文)包括命令(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批复。下级→上级(上行文)包括请示 报告。平级、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平行文)包括函 议案。不明去向:会议纪要 意见。公文的种类和 1 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因此,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

三、公文的特点

行政公文写作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学术写作等虽有共同之处,即都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但区别又是相当明显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只有准确的认识它的特点,把握它的规律,才能较好的掌握写作要领和方法,写出高质量的行政公文。行政公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1.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行政公文是社会政治的产物,是发文者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政党和国家,有着不同的为政治服务地公文。在我国,行政公文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指挥意图,行政意向,是公务往来活动情况的系统记录。因此,任何公文的内容不能由个人意志决定,必须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否则,公文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2.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束力。行政公文的权威性是由公文法定作者的权威性决定的。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担当义务的组织。由于公文是法定作者制发,代表一定机关的法定职能,凡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发的公文,就代表制发机关的发言,具有法规和行政的强制性,受文机关必须严肃对待,认真理解,严格遵照执行。

3.规范的格式和处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确保公文的强制性、充分发挥公文效用,国家对公文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文体格式都作了严格规定。任何机关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定,不能随心所欲的拟写印发。因此,行政公文比起其他文体来,无论制作还是处理,都更严格、更规范。公文的这个特点,是保证公文正常运转,保证国家机关之间按照一定组织关系有秩序进行活动的需要,也是公文适应现代社会发发展,走向国际化、自动化、标准化办公的需要。

4.一定范围和使用时间。一份公文对应某一方面的工作、发给一定的受文对象,这就限定了公文的空间范围,超出该范围,公文便失去其效能。此外,公文的效能还受一定时间的限制。公文皆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制发,一般要求限期传达执行,紧急公文更强调了它的现实执行性。公文总是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时间效力范围内生效,一旦工作完成了,问题解决了,或新的有关公文制发出来了,原公文的效用也结束了。

5.准确庄重的文风。撰制公文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公文要维护其政治性和权威性,就必须保持准确、严肃、庄重的文体特点。这就要求反映事物客观实际,表达意见态度明朗,选词用语严谨准确,从而形成理正辞严、简练明达、庄重有力的公文风格。

四、公文的作用

2 公文的具体作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二是行为规范作用。相当一部分公文,体现了政府机关对人们行为的要求,要求人们坚决执行。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三是联系知照作用。有关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与联系作用紧密相联的是知照作用,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等知照性的公文,主要是告知对方有关事项。四是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因此,公文都具有依据作用。有些公文,如会议纪要等,还具有某项活动的凭证作用。事实上,应该说所有的公文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凭证作用。因此,公文不仅仅是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第二部分 公文写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因此,在撰拟文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达到特有的质量标准。《条例》第十六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办法》第二十五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归纳起来包括几方面:合法、属实、 (内容)准确、规范、有序(表达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公文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能够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文种使用和行文结构合乎规范,文字表述准确严密、精炼得当。

二、内容和结构要求

从公文内容要求来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要干什么、二是这样干的依据、三是怎样干。这就是公文内容的三要素:主旨、依据、分旨。主旨是指一篇公文最主要的意义和目的。回答公文要“干什么”的问题。任何一篇公文,无论篇幅长短,总应该有它的某种目的和意图,这就是公文的主旨。依据是指一篇公文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及根据。回答公文中“为什么”的问题,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可细分为

1、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文件会议精神,

3、领导指示,

4、发文主体自发的议论等;事实依据,可细分为

1、现实状况,

2、过去事实等。其中来文来函、会议通过等是经常使用的事实依据。分旨是指一篇公文中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要求或补充详述的具体事项,它回答的是一篇公文中“怎么样”的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 (1963 年 3 月 30 日公布) 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依据),对于确实改 3 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实行特赦。(主旨)具体如下:

一、蒋介石集团、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一、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战争罪犯,缓刑时间已满一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和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战争罪犯,服刑时间已满七年,确实有改恶从善的表现的,可以减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个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分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明确了公文内容的三个要素,还要明确三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与主旨之间是因果关系,依据是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和根据,主旨是依据产生的结果。主旨与分旨之间也是因果关系,分旨是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或分述的具体事项,分旨是产生于主旨的结果,按照前因后果的逻辑,自然应当主旨在前分旨在后。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公文的结构安排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无非是要么三要素齐全,依据—主旨—分旨,要么省略依据或分旨,要么由主旨单一组成。当然,具体来讲还要明了行文过程中公文结构的一些基本要求。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头有尾,首尾对应,通篇一体。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要适当搭配,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三是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四是要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作为我们行政机关,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三、语言和表述要求

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执行。

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

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4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 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臵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讲一玩笑)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要达到庄重,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公文的用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一般不要使用口语、方言、土语。如“改革开放后,农民的钱包一年比一年胀,日子越过越好,就像吃甘蔗由尾吃到头越吃越甜”。这是口语,要把这样的意思写入公文,得改为:“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过越幸福。”这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虽然没有什么差别,但后者要比前者来得端庄、郑重。二是恰当地使用专用语。在长期的公务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语,即公文特定用语。如,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最近、为了、按照、遵照、当前、目前等等;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责成、同意、拟同意、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等;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盼、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等等。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四、行文格式要求(具体不讲,可参看相关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专门谈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公文用纸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部分 机关常见公文的写作

一、通知的写作 (一)通知的基本格式

标题、收文单位 、发文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结束语、发文日期 (二) 通知的一般写法

1、通知标题的写作。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因文件版头已印明发文机关,故有一些单位省略了发文机关,直接写发文事由和通知。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和强调所发通知的某种性质,往往需对标题中的通知加以点注和说明。“××联合通知”、“×××紧急通知”、“××重要通知”、“××补充通知”

转发通知,事由自拟。转发上级机关文件,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题目摘要转发。 在通知标题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修饰事由的定性用语。如“印发”、“转发”、“批转”等。

2、通知正文的写作。一般来讲,通知正文的写作内容主要由拟发缘由、通知事项和通知要求三项内容组成。

拟发缘由。要写明拟发通知的起因或背景,阐述拟发通知的目的或依据。在写作拟发缘由时,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切忌拖泥带水。

通知事项。通知事项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是通知的核心。通知拟发缘由和通知要求都必须紧紧围绕通知事项来写,为通知事项服务。书写通知事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用词用语要准确达意。

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表明了发文机关对下级执行通知事项的态度,并以此作为通知的结语,结束全文。

以上是通知正文的一般写法,根据通知种类的不同,写法上要有所区别。通知的种类包括:会议通知、发布性通知、部署工作的通知、政策性通知、解释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不再一一叙述。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

6 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

(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 7 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

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

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

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

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

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

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 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

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 8 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臵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臵。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 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四、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

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 9 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 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

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信息写作

政务信息基本上有四个定位。一是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二是宣传工作,展示自我。三是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四是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一、写作的要求

第一是时效。信息写作一般要求短平快,没有时间观念,再好的素材也是昙花一现,再好的写作也只能成为马后炮。必须要做到:不过夜,就是当天发生、发现的工作和素材,必须当天写好,不能推到明天;不转移,就是这项写作任务在完成之前,要一直停留于自己的脑海,不能闪转腾挪;不跟后,不要等到别人相同的题材都发表了、见报了,你还在写作之中。第二是思考。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写这篇材料,领导通过这个材料最想反映什么问题或者传递什么信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形形色色的资料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在资料信息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上、在领导要求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上进行思考,力求有真知灼见。第三是不断修改。就是针对通读时发现的问题实施初步设想的修改方案,包括对原稿的内容、文字结构、标题进行修改;对原稿中不准确的内容核实后进行更正;对原稿中残缺的内容经调查了解之后予以补充。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信息写作也是如此。

二、信息类型

从主体各部分反映的内容看,信息基本类型有四种:

(1)动态信息。包括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机关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工作动态、敌情、社情、灾情、突发事件等,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况—处理结果”。

(2)经验信息。即介绍可资借鉴、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成果—做法—经验”或“做法—经验—成果”。也可把“经验”和“做法”揉在一起,使主体成为成果—做法(经验)两个部分,或是把“成果”写进导语中,主体就是“经验”或“做法”介绍。

(3)问题信息。即反映领导机关需要关注或加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信息。这类信息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问题—原因—建议(意见)”,或“问题—原因”,或“问题—建议(意见)”。

(4)意见信息。是指某地(单位)或某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见解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意见—理由”或“事由—意见”等。

三、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五点”:

一是抓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党委、机关某个阶段举足轻重、影响大局的工作。二是抓难点。所谓难点,是指长期难以解决而又影响整个工作的主要问题。三是抓热点。所谓热点,是指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单位领导又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四是抓新点。信息跟新闻一样,不新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不新就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 不但事实要新,观点要新,分析问题角度要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新,站的角度更要新。角度很重要,一部《红楼梦》古典名著,养活了方方面面的人。红学研究会中的文学家们从中看到了诗词的韵味;社会学家们读到晚清的兴衰史;医学家们从中发现了不少的民间秘方;青年学者从中发现了爱情原理;管理学家总结出了均衡管理的法则等等。这也给我们写作信息带来了很多启迪。五是抓高点。就是立意要高,层次要高,能对具体工作起指导作用。

四、信息采编

一是定期报送法。就是对一些相对固定的题材定期向上级部门反馈报送。

二是文件提炼法。就是从本单位所发文件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单位无论是下发还是上报的文件,一般情况下,不是对全局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就是一个时作总结。这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横向沟通法。就是经常与业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信息线索。

四是由点到面法。就是发现点上有价值的信息后,进一步了解面上的情况。

五是会议快报法。就是快速地将本单位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的情况反馈上去。一般来说,哪里信息报送的早、报送的快,哪里的信息就容易被采用。

六是连续反馈法。就是对比较有影响的、重大的突发事故、上级挂号的重要事件进行不间断地连续反馈。不仅要反馈初始的情况,而且也反馈各个阶段具体进展情况和最后的结果。

七是政策跟踪法。就是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及时将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上去。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利于上级对新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也容易被采用。

八是借鉴参考法。就是每月根据上级部门的信息通报,并参考信息反馈要点,借鉴其他兄弟单位上报信息的经验,从中受到启发,得到灵感。

九是重点调研法。就是围绕中心工作和局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调研重点,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第五篇:党建公文写作提纲

党建提纲52-107

1.

“点线面”结合,构筑红色“立体式”党建新格局

精益求精抓“点”,试点变示范。

整体推进连“线”,盆景变风景。

提质增效扩“面”,势能变动能。

2.

“星火计划”为基层烹制党课大餐

“星火课堂”重结合,七大环节有“党味”。

菜单教学重互动,专题党课有“鲜味”。

量化考核重实效,服务基层有“真味”。

3.

“四链”助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强化识别链,实施精准化筛选。

完善培养链,实施个性化调训。

延伸监管链,实施动态化更新。

突出使用链,实施科学化选拔。

4.

打通“党课”的“任督”二脉

创新“党课”形式,打通“线上”和“线下”。

创新“党课”内容,打通“天线”和“地气”。

创新“党课”制度,打通“常态”和“长效”。

5.

以“服务功能”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各地大力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

加强统筹,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布局合理化。

明确标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

整合资源,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综合化。

6.

做实小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建支部、配班子——小区治理体系更健全

沉下去、建起来——小区服务力量更充实

做好事、得实惠——小区活动载体更暖心

7.

突出“三个三”创新工作目标考核

聚焦“三重”,压好工作“千钧担”。突出重点任务、岗位重点职责、重要节点目标

走好“三步”,用好考核“指挥棒”。一是差异化制定考核方案。二是强化平时考核。三是抓好考核。

实行“三挂钩”,树好实干“风向标”。全面推行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待遇兑现挂钩。

8.

“四库全书”打造党员教育新矩阵

建“实境基地库”,让基层“学有阵地”。

建“先锋师资库”,让基层“学有支撑”。

建“乡土教材库”,让基层“学有辅助”。

建“优秀案例库”,让基层“学有示范”。

定“全方位教育任务书”,让基层“学有计划”。

9.

创新“直播党课”赋能党员教育

推动从“台上说”到“线上看”转变。

推动从“会场听”到“现场悟”转变。

推动从“听师讲”到“跟师学”转变。

10.

三举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逐村摸排,确保应整尽整。

齐抓共管,上下协力整顿。

抓住关键,强化分类施策。

11.

本土课件让党员教育“乘风破浪”

明确问题导向,找准“发力点”。

选树身边榜样,奏响“共鸣弦”。

坚持多元开发,提高“覆盖面”。

12.

“建管用”并举推动党建读物学用

五级联动抓覆盖,打造“红色充电站”

健全机制抓管理,实现高效运行

注重融合抓学用,提升能力素质

13.

建强“四大体系”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全域联动的指挥体系。

全面建强基层堡垒,打造带动有力的组织体系。

全面突出群众主体,打造干群合力的推进体系。

全面激发干部活力,打造空前高效的作战体系。

14.

建立“四联四培”机制

书记联系培养支部书记,选好“擎旗手”。

书记联系培养农村党员,储足“源头水”。

书记联系培育集体经济,打造“增长极”。

书记联系培育示范工程,树好“硬标杆”。

15.

特色党小组激发干部群众活力

打通“毛细血管”,让支部“转起来”

激活“神经末梢”,让党员“干起来”

抓实“一线力量”,让群众“跟上来”

16.

激活党员教育“神经末梢”

抓好阵地建设,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

建强师资队伍,提升教学培训质能效

创新教学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主力军

17.

“四责模式”推进“四抓两整治”

全链条“明责”,让推进工作有高度。

全域化“履责”,让推进工作有广度。

全过程“督责”,让推进工作有力度。

全方位“强责”,让推进工作有深度。

18.

“三条途径”做实在职党员双报到

党员干部进基层,为民服务心连心。

网格管理精细化,为民服务有关心。

社会资源齐汇聚,为民服务更顺心。

19.

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迅速动员,吹响集结号。

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

强化保障,畅通补给线。

20.

派最能打的人打最硬的仗

领导干部下沉,点对点推着干

选派精兵强将,一对一盯着干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

激活基层动能,肩并肩一起干

21.

探索“党建+”模式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党建+产业坝区”,助力产业革命

“党建+劳务输出”,开通致富专列

“党建+基层治理”,绘制幸福底色

22.

“云”上支部风景独好

网上党校“不打烊”

组织生活“不掉线”

实时考评“不松劲”

23.

举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

“战时标准”——配强决战攻坚骨干力量

“战时要求”——筑牢长效脱贫过硬堡垒

“战时机制”——激发全民作战内生动力

24.

“共享阵地”活了资源强了教育

共享阵地,让红色资源“用”起来

共享阵地,让党内生活“活”起来

共享阵地,让经济发展“热”起来

25.

干部争先锋苦干惠民生

有为方有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有奖亦有惩,苦干实干、懈怠庸碌不一样

舍小家顾大家,齐心协力打赢打好收官战

26.

“一对一”促“实打实”

组织共建,结成党建兄弟连。

活动共联,根植党群鱼水情。

资源共享,打造小区大支部。

27.

凝聚组织之力筑牢决胜之基

拉紧政治担当责任链。

拧紧干部队伍落实链。

全面优化提升产业链。

激活尽锐出战动力链。

建强基层组织保障链。

28.

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小区建支部,下活城市党建“一盘棋”

治理精细化,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

责任进楼院,担当服务居民“主心骨”

29.

全链条激励干部——中流击水敢拼敢赢

树好干事风向标

教育管理双用劲

激励焕发精气神

30.

“三不唯”解出公务员遴选题

遴选考试不唯“分”,解出“会考不会干”难题。

注重适任不唯“优”,解出“人岗不相适”难题。

差额试用不唯“一”,解出“一考定胜负”难题。

上一篇:关于表扬某人的通报下一篇:关于高二英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