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电子期刊的类型与特点

2022-09-11

1 电子期刊的定义

电子期刊 (Electronic Journal, E-Journal) 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包括出版者、图书馆员、研究人员以及其它的使用者。有关电子期刊的定义很多, 而这些定义之间可能还存在着歧异。

Garson与Howard (1984) 将电子期刊定义为:[一种以数字形式加以利用的期刊] (A journal that is available in digital form) 。他们解释电子期刊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在八十年代初期, 大部分的电子期刊是储存在商业数据库系统公司 (包括:D I A L O G, BRS, SDC, STN international等) , 读者可以透过终端机与调制解调器并以电话线来检索这些数据库。另一种呈现的方式则为将这些电了出版品以磁性媒体 (如:磁盘、磁带等) 提供给区域性的计算机中心来服务读者。这个解释较为狭义, 并不包括在CD—ROM中或在网路上的电子期刊。

Shackel (1983) 给电子期刊下的定义为:[利用计算机去支持一篇学术文章, 从撰写、评审、被接受到出版的过程。通过适当软件的协助, 一个作者可以输入其文章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 期刊的编辑者、评审者、读者乃至于作者本人均可以在他们的计算机终端检索到这篇文章]。这个定义相当适用于现今网络上的电子期刊, 虽然有些狭隘, 不能包含电子期刊的所有类型, 但Shackel (在十多年前即有此先进的想法, 实在难能可贵。

Brandt (1992) 将电子期刊定义为:[电子期刊是指一些信息的组合, 每隔若干时间即以电子形式送出] (An e-journal is some grouping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sent out in electronic form with some periodicity) 。依此定义, 电子期刊可以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送出的信息——电子论坛 (1istserv discussion) ;或是一个与纸质期刊平行的电子期刊, 通过磁盘或网络送出;电子期刊也可以是单独以电子版本发行的期刊。Bran&认为最后一种形式的电子期刊即是指学术性的电子学报, 每期文章均经过评审, 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期刊。

还有人认为, “电子期刊就是以连续性方式出版并通过电子媒体发行的期刊”;“电子期刊就是数字化期刊, 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并通过计算机读取的连续出版物”。

以上提供一些电子期刊的定义, 供读者参考。

2 电子期刊的类型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电子期刊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2.1 按出版发行形式划分

可分为期刊电子版和纯电子期刊, 具有印刷期刊版的电子期刊称为期刊电子版电子期刊;投稿、编辑、发行、订阅、阅读全过程直接在因特网 (Internet) 上完成的称为纯电子期刊。

2.2 按收费方式划分

可分为免费型电子期刊和收费型电子期刊。免费型电子期刊是指登录该期刊所在网址, 不收取费用、可阅读、拷贝和打印;收费型电子期刊是指登录该期刊网站时, 先建立自己的账户或提供给服务商IP地址 (也就是付费) , 才可阅读、拷贝和打印。

2.3 按组织方式划分

可分为集中型电子期刊和分散型电子期刊。集中型是指期刊内容集中在某一网站上;分散型是指期刊内容分布在各网站, 利用网站的链接功能来实现期刊的阅读。

2.4 按加工深度划分

可分为一次电子期刊、二次电子期刊和三次电子期刊。一次电子期刊是指原始文献的电子期刊;二次电子期刊是指索引、题录性电子期刊;三次电子期刊是指文摘、综述、评述电子期刊。

2.5 按提供服务的方式划分

可分为网络电子期刊和综合型电子期刊。出版商直接将其出版的电子期刊放到因特网 (Internet) 上发行, 即称为网络电子期刊, 如:“N a t u r e”、“S c i e n c e”、“神州学人”、“今1 3中国”等。综合型电子期刊是由电子期刊集成者提供的服务, 该服务方式为电子期刊出版者将他们的电子期刊委托给电子期刊集合者的中间商提供服务, 这些集成者的W W W站上藏有不同出版者的期刊, 数量多、涉及学科面广, 可在许多来源不同的期刊中检索、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如:Ebsco公司的ASP、BSP全文期刊数据库;国内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也都是采用了此方法。目前, 该种服务方式已成为发展的主流。

3 电子期刊的特点

3.1 电子期刊的优势

(1) 获取方便, 可随时随地获取。

(2) 及时和迅速——无需通过邮政投递。

(3) 通过超级链接和检索引擎的方式检索内容。

(4) 体积小、信息存储密度高、易于存放管理。一张直径5英寸容量为650MB的光盘, 可存储一亿多文字, 相当于《人民日报》印刷型版本十几年的信息量。电子期刊的收藏体积至少比印刷型期刊收藏体积缩小90%以上, 节省物理空间和架子, 且易于存放管理。

(5) 无需接收和索取。

(6) 不像纸质期刊那样需按序保存。

(7) 检索途径多、方便快捷, 既可随时拷贝、打印, 又能使文献的查准率提高, 尤其在联机检索中, 大大缩短了文献传播的周期。

(8) 资源不受时空、数量限制, 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捡索、阅览同一张光盘, 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

(9) 不受环境影响。读者查阅期刊, 不必到固定的阅览室或图书馆, 可“足不出户”地在办公室、家庭等场所检索自己所需期刊论文, 提高了效率, 方便了用户, 无形中扩大了阅览空间。

(10) 省去期刊装订程序。纸质期刊由现刊转为过刊, 进行装订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期刊的装订时间一般在第二年的4、5月份, 这段时间正是期刊利用高峰期, 这时进行期刊装订读者意见很大。电子期刊不存在现刊转为过刊的问题, 不需要装订, 从而克服了纸质期刊装订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3.2 电子期刊的局限性

(1) 条件制约O主要是指受设备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在我国计算机还未普及, 而电子期刊的利用必须有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 才能阅读数字化的期刊信息。利用网络期刊.首先必须上网, 目前上网费用较高。

(2) 费用高。预订纸质期刊时常“免费”赠阅电子版, 而真正费甩会迅速上涨。

(3) 所有权。你购买和得到的是什么?可以使用多久?当出版商或制造商破产或倒闭时, 你“拥有”什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4) 使用许可权的谈判、协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且费用高, 还有, 设置个人用户口令不适用于图书馆。

(5) 电子格式的多样性, 有效性——目前尚无产业标淮。

(6) 用户必须掌握软硬件知识和软件使用技巧。

(7) 卸载或打印论文因难, 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8) 版权向题。电子格式会引起更难解决的版权问题。

(9) 出处, 所有权常常不清。特别是在web网址上, U R L变化频繁。

(10) 逐渐废弃, 长期贮存仍存在问题。电子格式会逐渐过时废弃, 如, 磁带、录像带、磁盘、胶片等, 时间久了可能会读不出数据来。用数字化方式贮存的信息易受到病毒、磁场、电磁脉冲等的侵害, 其对计算机可造成灾害性损失, 加之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更新换代频繁, 必将为数字化贮存的电子期刊在若干年后还原 (读取) 带来困难, 利用起来也将会遇到不少障碍。

电子期刊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尤其是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 使图书馆引以为荣的不再是入藏期刊量的多少, 而是广泛的电子信息资源和众多的信息获取途径, 读者面对的也开不再只是印刷型期刊, 传统的以借还图书为主的服务模式必将得到彻底改变。电子信息服务水平, 主要是为读者查找电子期刊、特别是网络电子期刊资源的能力, 将成为衡量图书馆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 图书馆应加强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从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期刊的优势和功能。

摘要:1988年11月24日, 13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给期刊下的定义是: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 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其特点是定期出版、前后连续、出版周期短、报道及时、信息传递快、内容新颖广泛, 并能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动向。据统计, 期刊包括了文献情报信息总量的70%--80%, 位居十大文献信息源 (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之首。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因特网 (Internet) 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资源--电子期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电了期刊越来越展现出其自身固有的优势, 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以及其它生产活动越来越依赖电子期刊。

关键词:电子期刊,定义,类型,特点

上一篇:基于ERP的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下一篇:宏观经济学中理论的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