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法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篇分析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语篇分析除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外,还对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集中讨论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语篇分析的理论,阐述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分析文章的体裁;分析文章的句际关系,概括主题思想;处理语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赏析课文。

第一篇:语篇分析法论文范文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功能语篇分析,功能语篇分析主要是对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教育范围进行分析,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使人们对英语语言、语域、语篇题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英语教学功能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目标方法

在很早以前,就有不少学者对语篇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语篇分析都没有一个定性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概述,利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也被称为功能语篇分析,其具有操作性强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 对功能语篇分析的目标进行探讨

针对语篇分析,不少学者认为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英语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即属于说明性活动,而功能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该语篇表达的意义进行解释,其属于一种解释性活动,但是,有学者指出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表达某一事物进行解释,而不是说明,例如分析解释与说明之间所表达的意义,如“Lily is a Chinese teachers”和“Lily teachers Chinese”,从说明语篇角度分析,可以知道,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前一句表示的状态,而后一句表示的是动作,如果从解释语篇分析角度来分析,则可以表示前一句是通过一个归属性关系过程来表达某一意义,而后一句是通过一个物质过程来表达某一意义,因此,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篇分析是一种解释性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语篇表达的某一意义进行解释,例如“Lily:I am wondering whether you want to see a movie with me. Halliday:Yes,I do ”,在进行语篇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两句所要表达的意义,然后分析句子的结构,如时态结构等,第一句话主要采用陈述句语法来进行对话,但实际上在语篇意义上该句属于疑问句。功能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语篇评估,在语篇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一些语境因素,如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因此,该句回答形式还可以说成“Yes of course”、“No problem”等。

二、 对功能语篇分析的范围进行探讨

(一)语篇分析中的文化语境

所谓文化语境,是指语篇在社会交际文化活动中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交际步骤、交际形式和交际内容等,以语篇体裁为载体,但是,从而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语篇题材在社会交际目的中是特定的,其可以通过刚要式结构、体现样式来体现语篇题材,例如进行食谱烹饪的英语教学,其纲要式结构可以分为名称、简介、原料原配、烹饪方法等步骤,对于体现样式的语篇体裁,其主要通过特定的语言结构(即用陈述句和不带意态成分的祈使句)来体现。

(二)语篇分析中的情景语境

情景语句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来进行语篇交流,情景语境主要由语场、基调、语式组成,语场、基调、语式等三个组合起来也被称为语域,与文化语境相比,文化语境主要是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抽象化形式,从层次关系角度分析,文化语境比情景语境更高一个层面。对于语篇体裁,其主要是通过语言体现和语域协调来实现的,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分析语言的使用功能,就可以知道该语言属于哪一种语篇体裁。

(三)语篇分析中的语言

语言即是英语语言,主要由语义、语法、词汇、音系、字系等组成,有学者提出语言主要包括三中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其三中功能都是通过语言中的词汇、语法来体现的,例如可以用can、certain来表示人际功能,可以用whether、and、never来表示语篇功能,可以用名词来表示主语等,如Henry。所谓语篇,其是一种交际活动中的语言使用单位,其具有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前景性、互文性的特点,语篇的意义主要通过小句来体现。

三、功能语篇分析

对于语篇功能分析,将语篇功能分析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大多数院校主要采用讲解语言点、翻译句子的形式来开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但是,这种教學模式不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加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通过结合语言、语境、语言体裁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英语情景语境教学, 如学习“A Good Heart to Lean On”,其属于夹叙夹议的英语文章,在语篇分析中,通过加强语篇的情景语境分析,该篇文章的情景语境主要描述了一个,儿子非常不愿意和父亲走在一起,但是父亲却非常积极活跃,当父亲去世后,儿子才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愧,才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重要性。对于该篇文章的分析,不能从表面语义上进行语篇分析,而需要通过情景语境来分析解决,通过语境分析,才能加深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另外,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体裁教学,语篇体裁教学主要是通过形成一个循环圈来进行阅读教学程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构建模式化体裁语境和构建师生共同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的语篇,从而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总的来说,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篇体裁教学,通过分析语篇的社会交际活动,并注重语篇的主体结构思想,建立语篇场知识,使学生充分掌握语篇中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语篇分析中掌握一定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由于英语语篇与其他语篇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语篇分析中结合其他语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的能力。

总结:

功能语篇分析属于一种解释性活动,其主要由语言、语境、语篇体裁等三部分组成,分析语言、语境、语篇体裁的意义,并将语言、语境、语篇体裁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语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巧莲. 功能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嘉应学院学报,2011,03:89-92.

[2]王萍,李艳辉. 功能语篇分析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68-70.

[3]邹皎.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能语篇分析[J]. 海外英语,2013,01:88-89+94.

[4]罗丹. 功能语篇分析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2:63-65.

[5]王艳丽. 功能语篇分析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0,06:121-122.

作者:吴莉莉

第二篇: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 语篇分析除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外,还对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集中讨论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语篇分析的理论,阐述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分析文章的体裁;分析文章的句际关系,概括主题思想;处理语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赏析课文。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实施步骤

1.引言

语篇理论自诞生以来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研究和教学,许多研究者也做了很多把语篇理论引进外语教学的尝试,如语篇理论在英语写作、英语翻译、英语阅读中的运用等,笔者把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语篇分析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

2.语篇分析的含义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text linguistics)理论的问世和兴起扭转了过去将语言作为认知系统而脱离社会文化和交际环境的研究方向。因为对语言本质的研究,离不开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1)。它既是语言单位,更是语义单位;它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是书面语言;它可长可短,长可以是一部小说、话剧,最短可为一个词。它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集形式与功能意义于一体,并与一定的语境紧密相联。语言存在于语篇之中,而不是句子之中,人们要研究语言问题,必然要把语篇作为研究对象。语篇分析是指针对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进行的分析。也就是说,语篇分析是立足于整个篇章,着重分析篇章的建构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还原作者组织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原始过程,实现理解的目的。

3.语篇分析对阅读教学的理论指导

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种语境的符号组成部分分别涉及语言三大功能,从教学角度看,就是把课文作为整体,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入手,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语篇层次的内部分析,是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不仅要分析小句即语义的基本单位的功能,而且要分析语篇的“主位—述位”,分布“衔接”和“连贯”手段,修辞文体手段及信息结构等方面,侧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体分为记叙文、描述文、政论文、释义文等。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阅读理论模式有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如果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化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教学法的探索,效果会更好。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在语法翻译法理论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词汇与语法,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深层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阅读速度上不去,交际运用能力也跟不上。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理论强调从音素到字母对应,词组到句子对译关系着手,语言点讲解往往不能紧扣上下文,即紧扣语篇语境作全面的分析。自从心理学家Nuttal提出,阅读是交流的互动过程,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对语篇的积极询问,人们才逐步认识到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语篇将其信息编码,而读者通过译码获得语篇的含义,在此过程中,读者即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

4.1引入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并非可有可无。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并且很复杂的技能,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译码过程,仅仅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是不够的。外语阅读既有语言方面的因素,又有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指的是语言水平;非语言因素指的是与阅读有关的背景知识和阅读策略。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把阅读理解形象地称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桥梁”。这个解释着重指出了在阅读过程中“已知信息(prior knowledge)”的重要性。国外许多语言学家都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作了研究。Steffenson(1981)比较了两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对于两篇文章的理解程度。一组来自印度,另一组来自北美。结果显示北美学生对其中一篇描写北美婚礼的文章理解得更好,而印度学生对描写印度婚礼的文章理解得更好。对于语言难度相当的文章,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关于本国文化的文章和主题内容熟悉的文章。由此可见,不了解和熟悉目的语言的有关背景知识,光凭词典弄清每个单词的意义是无法正确理解篇章内容的。例如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英语》第一册“Why We Have Pets”一文中“somewhere between Adam talking to the serpent and King Kong climbing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human beings decided that animals were important to them.”面对此句,学生看完后不知所云,这时教师就必须辅以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圣经》,亚当是上帝造的第一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亚当受到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于是受到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以后,罪恶就与人类相伴,在这个句子中“Adam talking to the serpent”指人类的开始。好莱坞第一部《金刚》是1993年美国一战结束后经济大萧条时期拍的,那时帝国大厦刚刚建成,是美国两个标志性建筑之一。《金刚》影片中金刚是一只巨大的非洲猿猴,被拍电影的卡尔逮住并带到纽约。在那里,它成了供人观赏的怪物,但它却爱上了一个美女。为了追她,它逃脱了主人的牢笼,横穿纽约的街道,最终爬上了当时刚刚建成的帝国大厦的尖顶,葬身于飞机的枪林弹雨。在句中“King Kong climbing the Empire”指的是人类现代。所以如果学生熟悉了这两个背景知识,整个句子就不难理解了。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读者阅读文章时,没有与主体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理解将很困难。

4.2文章体裁的分析。

体裁框架虽然是较抽象化的篇章模式,但它揭示了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了解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有助于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语篇的含义和文章的主题。综合英语教材不仅涉及的话题广,体裁亦丰富多彩,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面对不同的体裁,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介绍文体和篇章模式,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对课文结构进行分析,熟悉各种写作体裁和组篇方式,为多种体裁的写作打好基础。

4.3语篇的衔接、连贯及语言知识的重、难点讲解。

在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绝非一个个孤立的单位,它们在语义上是连贯的。这种连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的运用才得以实现。这些衔接手段主要有:语法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时体配合、排比结构等)、词汇手段(包括词的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等)和逻辑联系语。这些衔接手段是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主要手段。熟悉和掌握这些手段,能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抓住语篇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量的扩大仍然是学生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实际词汇教学中,一般不会把新词汇单独进行讲解和记忆,而是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首先根据新单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先确定它的词性,然后根据上下语境内容推测这个单词的意思,再用英文表达出来它的意思,最后用构词法,或同义词、反义词等方式记忆新单词。这样学生就不仅掌握了新词汇含义,而且知道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新词汇。

4.4放眼语篇、抓住主题。

主题(theme)给语篇以存在的目的,给段落以发展的方向。目的是可以告知、定义、解释、说明、叙事、劝导、比较、对比等;而方向(orientation)只有一个:一切指向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在哪里?我们如何抓住它呢?这就需要弄清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通过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确定一段话的主题,把握其大意。语篇中往往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起到衔接语篇的作用。绝大多数语篇都有主题句,它出现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段首、段末、段中;有些语篇没有主题句,它的主旨大意隐含在字里行间。

4.5篇章赏析。

阅读文章体裁多样、丰富。而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可以从思想内容上分析,有的是从写作和修辞上研究,有的则从作者的笔调、语气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研究。所以针对综合英语课文学习的更高一层要求就是对篇章的赏析和评价。

5.语篇教学的优势

通过实践,我们初步感到语篇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优点,值得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第一,以语篇为起点,自上而下地处理课文更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我们面对一篇文章,就像站在一幅画前,首先看到的是画面整体,只有在我们分辨出这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之后,才能研究画家用了什么色彩、什么笔法来完成这幅画。如果我们把课文肢解成单句,逐句进行详尽的语法分析和词义解释,就像我们只看见画家作画的颜料和笔法,而没有看见画本身一样。当然,像画家绘画需要颜料一样,作家也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经过构思选择,才能编织出千变万化的篇章。然而,读者只有从语篇入手,才能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课文。

第二,语篇教学集中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的长处,弥补了两者的不足,是目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的致命弱点在于忽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课文讲解脱离语言使用的特定情景,词汇讲解集中在重点字例句上,其结果是学生脱离单词原意,脱离上下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交际法则完全背道而驰,片面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或排斥语言教学。两种倾向均有失偏颇。语篇教学认为语言功能是第一位的,而同时又不忽视语言形式,这样,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法重语言形式而轻语言运用的极端,又克服了交际法重语言运用而轻语言形式的另一个极端,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在实际交际中恰当地、灵活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三,语篇教学能较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语篇教学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把课文看成是作者对语言形式进行的选择,各人可以有各自的不同理解,就像欣赏一幅画,各人可以有各自不同的欣赏角度。这样的语言教学把语言看成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因此,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第四,语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由于语篇教学强调社会环境对语义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实践也证明,只有在语篇中才能真正理解语言形式怎样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语篇教学也有其潜在的一些限制因素:语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能力,善于在课堂上把握时机和方法,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与语言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及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即教师教学中应以英语为主体,兼容其他学科知识,既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教学,既重视语言形式,又重视语言的功能,同时还注重语篇所涉及的语言文化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既快又准地弄清语篇的整体结构与主旨大意,以及为说明该主旨大意的重要事实,进而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作出合理的推论与判断,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我们强调语篇能力培养,并不排斥对句子结构、短语和生词等个别语言现象的分析理解。相反,还能弥补语篇教学的不足。语篇教学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将其综合应用,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寄影.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1).

[4]无鲁霞,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5]贾芝.语篇分析在研究生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作者:彭 娟

第三篇:语篇分析、图式理论和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在英语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图式理论以及语篇分析的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强调阅读者的背景知识对理解文本的重要意义,因为背景知识对激活阅读者理解文本所需的相关图式是必不可少的。语篇分析侧重语篇的高层次结构,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衔接、连贯与语境,强调将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相结合,才能确保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文中分析了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理论背景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并举例说明了这些理论成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提出以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相结合,对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

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领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学英语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获取信息,而且阅读能够提供最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呢?显然我们不能走语法—翻译法为主的传统老路,因为这是一条已经证明行不通的路。总结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篇分析和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两种理论的配合使用将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与英语阅读相关的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理论

图式即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是人们对于某一客体、事件、行为的许多种属性组合的知识建构。图式是一种包含了有关客体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图式的种类又包括: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故事图式等。图式理论认为,新的经验只有同记忆里相同经验的模式相比较才能被大脑理解,因此,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表征及对知识表征有效应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石,一切信息加工都要建立在图式的基础上;阅读理解是个相当复杂的、积极的心理语言过程;读者头脑中的图式通常有六个作用,即帮助吸收课文、帮助推论、调节注意力对重要信息的加工、有条不紊地搜索记忆、进行信息概括和通过推论重新组织原始信息。

语篇分析(Text Analysis)是对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所做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理解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语篇分析理论的基本范畴包括衔接、连贯和语境等。

1. 衔接(Cohesion)是指一段话中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衔接手段可分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Halliday & Hasan,1976)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2. 连贯(Coherence)是指语篇中语义的关联,是语篇的深层结构,它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例如:

A: What time is it?

B: Well, the postman’s been here already.

这个对话没有采用上述诸衔接手段,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A与B两人都知道邮递员每天来的时间,A通过B的回答可以推断出现在是几点,因此可以说,这个对话实现了语义连贯。

3. 语境(Context)是语篇分析的基础,任何语篇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语境可以分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指语篇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则指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这三种语境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

二、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文章的体裁结构或篇章框架其实就是图式理论所说的形式图式,以及语篇分析理论中所说的语篇类型,讨论的都是各类语篇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图式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内容图式对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催化作用,侧重于从内容角度促进阅读理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阅读之前,图式起到预期作用;在理解过程中,图式成为意义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之后,图式对信息的储存提取起到组织的作用。阅读是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过程,如果具备较多的背景知识,在理解加工课文时这些背景知识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尽管图式的内容因人而异,因社会群体而不同,因文化差异而相差很大,但图式与图式之间的关系构成语义的连贯性,即理解的线索。

较之图式理论,语篇分析理论主要侧重于从语言因素的角度来研究阅读理解。语篇分析要求读者将课文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要对语义的基本单位即小句的功能进行分析,而且要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语用功能,应用篇章中的组织结构模式及话语标记去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章中的意义。

上述分析表明,图式理论与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根据具体语篇特点去分析,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使用。一方面,发挥内容图式的预测内容、表征知识、搜索提取记忆、通过推论重组原始信息等功能,帮助学生同化吸收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利用语篇分析理论理解结构的衔接、语义的关联,把握篇章结构框架,借助语言进行语境的再组织,从作者如何构篇的角度去解读用于交际中的语篇,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动态交流与合作。

对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的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可以使我们阅读教学的视野更为开阔。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二是丰富学生的外国文化背景知识和其他学科背景知识,三是从语篇层次进行阅读教学。

1. 对于刚入校的学生,应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为主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两大类。一般而言,语言知识的丰富程度与所读文章的理解是成正比的。一个词汇和语法知识十分贫乏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语言解码,无暇顾及其他的信息处理,更无法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此时的英语教学要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为主要任务,教师要督促他们多读、多写、多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巩固教学内容;同时传授一些记忆法,引导学生结合语音、情景,并利用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联想复习原来所学到的单词;引导学生掌握构词法的基本常识,通过辨析和归纳整理,建立起便于其记忆和应用的新图式,有效扩大词汇量。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词义,即词汇的宽泛性,包括内涵、外延及其习惯用法。

2.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教学中应当逐步加大背景知识的分量,培养学习者运用已具备的相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猜测、推断、概括等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调动和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即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学生头脑中已存在各种各样的图式,只是在理解阅读材料时没有意识到要调动这些知识去理解。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阅读不能只看语言,还要充分调动已经存在于脑海里的图式知识。就具体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例如在讲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出版社)第1册第四单元American Dream的课文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对所谓“美国梦”以及近几年热炒的“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并就这个论题展开讨论。由于问题和论题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非常熟悉并有自己的看法,讨论起来很感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图式知识被激活,并与输入的新信息产生了呼应,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介绍和讨论关键词也是激活学生已有图式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在阅读前有意识地仔细选出关键词语,在上课时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并因势利导,把他们的思维引到文章的脉络上来。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花几分钟对课文进行快速阅读后将关键词语找出来。还是以上述单元为例,与“American Dream”的憧憬和实现有关的词汇,包括poverty, education, skill, money, work hard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回答“Why does Dr. Hertz say the American Dream is in one’s head and in one’s pocket”,从而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总体的了解。

加强背景知识的教学,构建新的图式知识。对于学生尚未具备的图式,教师应设法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图式,以求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由于一种图式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空缺的,学生若不具备这种背景知识,就必然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例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出版社)第4册第四单元“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如果学生对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起源没有任何了解,对美国的主流文化等知之甚少的话,就不能进行流畅地阅读。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应尽可能地介绍一些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主题有关的有目的的讨论来导入背景知识的讲解。

3.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加强语篇水平上的阅读教学

语篇是指连续语段或合乎语法语义连贯的有一个论题结构的语言整体。在此阶段,老师应重点教会学生对文章内部篇章结构的理解以及对文章整体信息的获取。通过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文章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意图,实现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最终达到交际理解的目的。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对课文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上。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意义而非形式,其主导思想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不需要准确地识别每一个单词或句子,重要的是寻找最有用的语言线索去理解、评价、重现作者的思想或观点。显然,在泛读教学环节,更需要进行篇章水平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学会抓住课文材料中最重要和最有用的信息,从而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确定课文中每一个段落的主题思想,从而确定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难句,学生要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和理解句子意思,并因此掌握一些短语、词组和单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教师若能将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并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上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第一单元“Learning, Chinese way”,学生根据已有的图式,不难推出本文一定还会讲“Learning, American way”,再根据篇章结构推理,本文至少有三部分:Chinese learning style, American learning style and my way。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所给的提示,就能进入互动模式的阅读。“Chinese learning style”意味着学生依赖老师,而老师会“把着手教”,这样就忽略学生们的创造性。“American learning style”则是一种很放手的学习风格,学生虽然有了创造性,却少了自控性和技能水平。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通过与自己已有图式的比对和语篇分析,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语境猜测生词的意思,同时也可充分体会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深层语义的连贯,从而使逻辑结构更加清晰明了,达到深层次准确理解的目的。可见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具体阅读材料的特点将此二者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语篇分析和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语篇所具有的不同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并在阅读过程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完整准确地理解语篇含义。

参考文献

[1] PB Gough, LC Ehri, R Treiman. Reading Acquisition [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17-65.

[2] KS Goodman.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1986: 1-100.

[3] 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M]. Florence, KY: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1999: 1-28.

[4] 李荫华等.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9-118.

(编辑:王春兰)

作者:戚莉燕

上一篇:企业竞争力论文范文下一篇:行业竞争力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