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欣赏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影音乐欣赏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电影散场,音乐留步。”①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观影结束后,电影里的画面会萦绕在脑海中许久,有时一段好的电影音乐也会成为“经典咏流传”。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经过一段漫长而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电影音乐形式与类型逐渐形成了三种模式,即经典音乐体系、试验(自由)音乐体系、罐头音乐体系。

第一篇:电影音乐欣赏论文

“电影音乐”欣赏要点

摘要 电影音乐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影音乐有着“与画面结合”“独立成章”的双重性,电影音乐欣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电影音乐的效果是由剧情发展、画面渲染等条件下直接察觉并吸收的,因此电影音乐欣赏是人们通过图像的感知,音响的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最直接的手段和最直接的一项心理活动,如何欣赏电影音乐,也成为了一门课题。

关键词 电影音乐 欣赏 作用 关系

一、电影音乐概述

欣赏电影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这就使得电影必定要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被称为“默片”它只有流动的画面,是单纯的“电影”。音乐是最早加入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的成员,现在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已成为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因此在写作或欣赏电影音乐前必须明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电影中恰当的时段响起恰当的音乐。对电影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是画蛇添足成为败笔。

1.描绘作用

这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手段。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和气质,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汽车、火车的奔弛,人物间紧张地追逐,风啸雷声、海浪汹涌等,还可以对自然景象加以描绘,比如草原、海洋、科幻片中的太空景色等。

2.表现作品主题思想作用

不少影视作品采用“片头曲”“片尾曲”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思想,在剧情发展到关键时刻。在规定的情景下,用音乐来点题。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由田汗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

3.抒发情感作用

音乐是一种最细腻、最直接地表达情感那的艺术形式。抒情也是影视音乐的突出功能。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当人物感情世界发生剧变时,需要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情冲击时,影视音乐便会出来渲染一下,增添一种推波助澜的力量。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中那首《过去的好时光》将剧中有情人的生离死别表现得令人柔段肠寸断,久久不能忘怀。影片《红日》中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唱出了解放区军民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通常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背景气氛作用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乐、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这时电影音乐加强了它的认识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5.结构贯串作用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穿的感受。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

由于电影是电影综合家庭中的一员,所以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有四种形式。

1,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这种形式类似美术中的素描,即音乐与画面的内容完全相同,音乐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片头音乐的处理就是如此。影片开始后的第3分12秒钟,音乐进入。这段音乐长达7分3.3秒,在这个长度中电影画面有这些镜头:酒吧、酒吧的另一角、酒吧里众人合唱(此段需做前期录音)、军队行进的合唱。在这7分3.3秒钟的音乐中,节奏及情绪都和每一次镜头的转换保持同步。

2.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穿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比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表现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又比如,影片中的人物开始回忆往事。时间跨越几十年,画面中出现回忆者的各种时代各种不同情绪的场景,而音乐只是刻画“回忆”这一情绪,并不顾及各个时代,各个场景。不管画面如何变化。音乐似乎在独立地走着。

3.音画对位

“对位”是音乐的术语,指两条旋律同时出现,时分时合,似乎各自独立,但是关系极其严谨。在这里指的是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含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感受。有时候音乐与画面紧密相关(跳舞时),有时又有所分离(夜深人静时)。

4.音画逆行

音乐与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截然相反,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观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不协和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心中的震撼。

5.音画游离

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谛,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

要更好、更深刻地了解与欣赏电影音乐,还取决于欣赏者对各类音乐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一方面,因为欣赏者思想感情、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趣味等方面的不同,也因为一部作品的内容意义往往那个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不同的欣赏者会有不同的欣赏指向。形成欣赏的差异性。在欣赏电影音乐时,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欣赏角度。比如,音乐的写作手法、风格、乐队编制等方面的音乐知识,都直接和欣赏电影音乐有密切的关系。电影音乐欣赏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在探讨与发展之中,在今后的若干年中,这个课题将会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前景。

作者:朱晓燕

第二篇:彼得·拉森《电影音乐》之“电影散场,音乐 留步”

“电影散场,音乐留步。”①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观影结束后,电影里的画面会萦绕在脑海中许久,有时一段好的电影音乐也会成为“经典咏流传”。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经过一段漫长而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电影音乐形式与类型逐渐形成了三种模式,即经典音乐体系、试验(自由)音乐体系、罐头音乐体系。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许多经典的代表作。本人看了彼得·拉森(挪威)的《电影音乐》一书,结合自身多年影视音乐作品的教学经验,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音乐从和声、配器、旋律、曲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所运用的手法和所表现的意图也大相径庭。

一、经典体系的电影音乐特点与运用

经典体系的电影音乐继承了晚期浪漫派的衣钵,是一种较传统的古典乐派形式。其特点就是气势宏大的管弦乐、华丽夸张的旋律、音画同步,大量奢华音乐的运用,这些都是电影音乐最原始的魅力。最早的一批电影音乐人是古典音乐家圣桑,1908年,他给在巴黎上演的电影《谋杀居伊兹公爵》(L'Assassint du Duc de Guise)创作了作品第128号。

经典音乐体系也是在黄金时代(好莱坞的第一个高峰年代)建立并逐步完善的,经典体系电影音乐的发展与两次声音技术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末有声系统的出现与成熟,之后是Max Steiner开创了经典音乐体系;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杜比系统的出现,之后是John Willams复兴了经典音乐体系。经典体系的音乐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和声、配器、曲式结构和旋律作为一首曲子最核心的部分。

和声:遵循19世纪音乐的基础标准—调性和声学规律,在不和谐音的使用上,很少使用超越七度的和弦,但也挑战加七度、九度等大、小调和弦。“就和声学而论,富有半音音阶的音乐风格居于支配地位,强调抒情诗一般意味深长的旋律,通常由弦乐演奏。”[1]

配器:延续着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交响乐的传统,庞大的管弦乐编制,色彩斑斓的和声,织体丰富多变,朦胧、飘逸、铺张而生动的配器编曲。当时好莱坞电影大部分也是仿制、改编晚期浪漫主义的管弦乐特征,冠以电影高品味的标志。但很多作曲家开始强调并利用管乐的特殊音色和性质,尤其是铜管声部和双簧管。如《夜长梦多》柔和的铜管乐,从乐谱和声来看,弦乐中重复的音型和低音铜管中下降的乐句,都不确定;柔和的铜管乐的音型含糊不清的不协和和弦,用了减五度和一个加九度的B小调和弦。

旋律:歌剧和抒情曲在19世纪成为占据中心地位的类型,这也导致了经典体系中更加强调旋律以及对旋律的完美表达。在旋律表达的器乐和手法层面,几乎与传统交响乐完全相同。黄金时期的音乐迎合电影叙事的性质,对于同一旋律改编的其他组曲形式也是一种旋律突出的体现。

声画同步:在经典音乐体系中,电影音乐在使用层面上最突出的就是奢华的旋律和声画同步。在有声电影开始阶段,所以在声画关系上也有着明确的特点—声画同步。厂商体制的缘故,基本都是完成剪辑工作之后才开始配乐导致。《电影音乐》书中提到:“作为一个整体,音乐还是指向了将要成为斯坦纳和其他黄金时代作曲家的特征之一:准确的声画同步。”[2]而在后期,这种特征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曲式结构:经典体系师承于浪漫派交响乐,在结构上自然非常的完整,一个曲调必须要有四个小节、八个小节或十六个小节等,整首乐曲基本都会遵循完整的曲式结构和乐章。例如黄金时代电影音乐《夜长梦多》,整个影片可以看出,马克斯·斯坦纳选用的配器并不太复杂,基本配置依然是传统的庞大的管弦乐编制,与影像声画同步,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但也并非从头到尾的音乐都是晚期浪漫主义交响乐形式和庞大乐队。配乐分别用了木管乐器、柔和的铜管乐器等。电影《夜长梦多》的整个音乐主线全都在于旋律,旋律的格外突出使得音乐对于影像的行进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通过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性的由影像和对话传达的叙事信息来增强观众对情节的理解。而在叙事上,音乐把鏡头和场景连续下来,避免镜头和场景转换的空白。

从《夜长梦多》的音乐可以看出,经典体系中这个“奢华”的概念很明显,影片中经常伴随着大量画外乐运用,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大量的营造氛围作用,这种“奢华”音乐的应用,使得音乐在电影中形成了一定的基调,与剧情走向和故事主题形成了相互呼应。此片不仅是黄金时期的一部巅峰之作,也充分代表了经典音乐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二、试验(自由)音乐体系的特点与运用

在20世纪50年代,传统好莱坞电影音乐显然已不适应电影的发展。初期阿莱克斯·诺斯在电影《欲望号街车》配乐中融入了爵士乐,后来几年其他好莱坞作曲家也受其影响,在电影中把爵士音乐元素作为现代性的一种信号。当时,电影作曲家还试验了各种现代主义风格的音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调性、不同的和声和对于旋律的重新认知使得音乐本身充满了未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Bernard Herrmann是最初动摇经典体系电影音乐的作曲家之一,Bernard Herrmann的方式较为激进,经常打破传统的和声旋律规则,叙事语言也显得与经典体系与众不同。如《出租车司机》开头优美的小号爱情主题突然变为诡异的气氛不和谐音程行进,《西北偏北》中的前奏曲与情节没有叙事联系,这在经典体系中几乎不会发生。

如果说经典体系的电影音乐是伴随着声音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试验的电影音乐则是伴随着电影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运动的激发,越来越多风格的电影故事被拍摄出来,电影音乐作为音乐本身最纯粹的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本质也在不断地的试验各种现代主义的风格。如莱昂纳德·伯恩斯坦的《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卡赞,1954),受到早期无调性试验和勋伯格圈子的十二调音乐的启发创作的《伊甸园之东》(伦纳德·罗森曼Eest of Eden),电影音乐也开始了多样化的尝试,多元理念下的音乐家一直不断涌现并延续到今天。电影音乐作为音乐最本质性的表达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一书中说:“我要重申,做电影配乐的时候,我照样坚持试验精神,如亚金托早期的电影、狄西嘉《半个男人》《例行公事》等。”[3]

在音樂本身的特点方面,与经典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作曲家们试验了不同现代主义风格,标志黄金时代受晚期浪漫主义影响的配乐和弦乐上的华丽旋律,已经伴随着音乐的现代化消失了。

和声:赫尔曼与黄金时代音乐的和声学比较决裂,不和谐音程经常被使用,乐曲充满不定数、跳跃和断裂感,不和谐音程具有更鲜明的内在表达和含义,结束不一定以传统的本调终止式。尤其在一些简短的齐奏乐句的乐曲中,在上下行加乐句,单部和双部过渡乐节段落中,时常会转调,并伴随着大段不和谐音程,使得乐曲在调性上很含糊,有断裂感存在。

配器:配器手法上简单明了并具有创作性,所以,抽象派的音乐也没有感觉乏味枯燥。注重音乐的表达是第一位的。赫尔曼配乐非常注重搭配各种特色乐器,但在结构上又通常较为简单,避免用气势磅礴的宏大交响乐队+唱诗班的现实主义声音。对电子音乐也喜欢利用某一种或一类乐器的特色性来突出某一轨的专注性与目的性,单个乐器的选用立于情绪或意图的表达,交响乐队的使用过于气势庞大,恢弘配器很容易使明确的气氛表达过于笼统化,所以更喜欢某一乐器专注的表达,赫尔曼在《西北偏北》中的电影音乐构建,如表1。

旋律:在赫尔曼的作品中,旋律的特点是怪异的、不和谐的旋律,很多时候还会不确定性旋律,旋律通常是短小的模块构成旋律的基本单位,作曲家可以自由“打断”音乐。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但紧跟叙事的发展,短小音乐模块可以自由组合,各个音乐模块之间没有承接关系,所以灵活性大,“片段性”音乐不影响观众对连续性的音乐联想的破坏。从表格可以看出,赫尔曼喜欢使用单一或单类乐器来演奏旋律,喜欢换用不同乐器不断的变奏旋律,而不是用多种乐器演奏同一旋律,这种呈现“片段性”的旋律是一种风格或情绪,带着鲜明的色彩,这种旋律的色彩性是根据剧中人物内心变化来编写,而不再是追求旋律本身的悦耳程度。音乐旋律在片中取代人物的语言或是内心独白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

在电影音乐的使用层面上,试验的电影音乐在不断尝试全新的侧重点与模式,不断的用更新颖、更现代、更注重音乐本身内在的方式来表达电影音乐语言,试验的电影音乐表现手法和呈现的内容,完全区别于经典体系,是一种自由的全新的具有音乐纯粹本质的电影语言。音乐在电影中开始有了独立的叙事功能,音乐变得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电影音乐》中写道,Bernard Herrmann“他用短小、片段的音乐取代长长连贯的音乐以铺满整个叙事段落。因为他的音乐主要目的—渲染场景,强调一种气氛,或情感张力不是用于叙事”[4]。他的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及表达的方式与经典音乐体系中“奢华”的概念大相径庭。赫尔曼所写的电影音乐,从旋律线条上还是配器上,都较为简约,旋律乐器多为弦乐、木管和小号,在《西北偏北》影片中,画面中困惑的警察,滑稽、笨拙的人物形象,赫尔曼给配上快速断奏的密集和弦,乐器先用小号,再用单簧管、低音单簧管,给影片营造忙乱、鲁莽气氛。

《西北偏北》中的配乐是试验电影音乐体系经典代表作品,在音乐本质上和音乐表达上,与经典体系的电影音乐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但多样化和“片段性”的音乐不会影响观众的欣赏,因为观众最终是被电影叙述所吸引,而电影里的音乐只是“配角”而已。经典体系中的电影音乐家们,更注重音乐在电影中渲染氛围的功效;而试验体系下的电影音乐家们尝试着通过音乐对电影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表达,音乐可以成为电影生命的语言[5]。

三、“罐头音乐”的特点与运用

“罐头音乐”是指制作完成的版权音乐。罐头音乐最早出现于1909年,在20世纪末,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在电影或电视里,逐步消失的‘罐头音乐’被打造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最早的罐头音乐主要是两个方面用途——广告配乐和电影预告片配乐。从21世纪初起,在好莱坞推行罐头音乐体系的代表人是Hans Zimmer,方便简洁化的商业模式。罐头音乐形成的原因是经济因素。一方面压缩电影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另外一方面美国2007经历的金融危机,很多电影制片厂家面临倒闭,罐头音乐成为经典、标志性的配乐手段。20世纪初期的香港电影采用惯用手法就是用现成的乐曲配乐,在电影音乐中直接把经典的乐曲融入电影音乐中,目的是为了迎合特定的场景和画面,这种配乐方式被称为“罐头音乐”。

和声:绝大部分的和谐音程和调性是确定的,尤其是非旋律声部的循环,基本为整段的和谐音程,在旋律线条上,大部分和谐的行进,偶尔穿插不和谐音程,然后再回到和谐音程上,这种和声的走向使人在生理上有很大满足感,和声旋律基本遵从人耳听觉规律,不协和和声基本不用。

配器:罐头音乐的标准就是情绪功能(Emotional Functions),彼得·拉森对情绪功能的表达具体有三:电影音乐给电影叙述场景营造气氛、烘托场面、表现情绪的效果。从广义上来说,三者有一定关联,即统称“情绪功能”。

如上图所示[6],一般的通用模式就是“主旋律”+“弦乐ostinato”,这种手法最开始运用在电影《谍影重重》中,后来这种技法被HZ应用到了《达芬奇密码》《雷神》《哈7》《盗梦空间》等商业电影之中。

旋律:旋律气势磅礴,很容易让普通观众接受。具有浓重的时代感和史诗感;在音乐的使用上,罐头音乐非常零碎,跟儿童积木玩具一样,可以随便拆卸,随意组合并随着画面叙述的情节需要进行变速变奏的改变。经典体系的音乐是为电影营造一种基调和氛围,试验体系的音乐是在电影中有着独立的走向和思考,那罐头体系的音乐是对电影画面本身一种最好的衬托,遵循了每一个画面的内容变化和镜头运动。

曲式结构:罐头音乐的曲式结构需要结合原声带来论述。一般收录在电影原声带中的曲目,曲式结构都相对完整,但有的电影配乐由于选择了民族乐器和某些特色乐器,使得这一轨的结构处于零散位置;收录好的轨有时候在不同的电影实际应用中会被重新的修改和编排,于是电影中的曲式结构又出现了新的曲式结构形式。罐头模式制作的电影音乐特点——转瞬即逝、不确定性,在音乐上几乎不存在结构一说。

结语

综上所叙,三种电影音乐类型,本人认为试验音乐体系下的电影音乐是最适合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来源于生活本身,艺术高于生活,但比较是客观生活的一部分,电影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包含道德教化功能。经典体系下的电影音乐,奢华的旋律,赋予了人民美好的享受,但在电影里配上古典音乐,人们无形之中就会联觉到“上流社会”“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代名词。但每个人的生活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之中,不是所有都适合欣赏高雅音乐。罐头音乐不应该束缚电影音乐本身。专家们也批评电影音乐缺乏内涵和创新,罐头音乐让电影音乐失去独立思考和包罗万象。《电影音乐》写道:“黄金时代的音乐是一种教学说明,平行于电影,指出叙事中最重要的时刻。而赫尔曼证明,音乐可以与情节本身合为一体,就像灯光、镜头的运动和剪辑一样,富于弹性。”[7]电影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美好的音乐可以引导观众去思考,音乐应该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和发展,电影音乐也应该跟电影一样需要在运动中不断审视和深远的思考。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只有试验(自由)音乐体系下的电影音乐,是独立于影像但又比较客观的融为一体。各种不同类型乐器音色的试验,不协和音乐的使用,这种试验方式都不止是音乐本身,更多需要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去感受,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4][7][挪威]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译.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86,87,138,138.

[3][意]安东尼奥·孟达·莫利康奈: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M].倪安宇,译.台湾:夏日出版社,2011:196.

[5]范宏.电影音乐的功能、历史与分析——彼得·拉森的《电影音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4):44

[6]杜晓淼.论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在电影中的运用[D].中国传媒大学,2012(5):18.

作者:黄健君

第三篇:论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摘 要\] 电影音乐在有声电影后问世,影片中优秀的主题曲可以使观众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感触,使得剧情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本文通过概述《芳华》电影背景,围绕电影情节、影片背景、影片情感等方面分析《芳华》中电影音乐和电影之间的关联性,不仅能够弘扬歌曲艺术文化,还可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 《芳华》;电影音乐;影片情节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20JK0314)。

[作者简介\] 王元方(1990— ),男,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西安 710126)

电影音乐具有参与文本架构的优势,其属于电影综合艺术中主要有机部分,可以结合影片实际人物、场景、情感、细节,借助暗喻、明喻、对偶等方式描摹人物形象。《芳华》中电影音乐和影片在不同角度实现融合,吸引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注意力。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电影音乐和电影关系,发挥电影叙事功能。

一、电影《芳华》背景概述

《芳华》电影依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冯小刚执导。电影背景是1970年至1980年时间段,其主要讲述我国西南地区某省份文工团故事,涉及到越南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在影片中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动时期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电影围绕文工团生活细节铺开,同时也涉及到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场景,文工团的战友们在时代变迁中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电影歌曲和电影相结合的形式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发展,电影题材与歌曲风格、类型息息相关。音乐可以突出电影艺术性,使得画面生动且便于营造气氛。景安东曾指出电影主题曲需要明示主题,发挥“先声夺人”的感染力,将观众引入特定的文化氛围、历史情境中;将故事情节和插曲充分结合,烘托气氛,完成转场、闪回等过程。同时,电影歌曲属于叙事手段,可以补充影片内容,拓展电影想象空间,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因此,电影歌曲有必要和电影充分结合,使音乐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务影片。在《芳华》中红色音樂是一大亮点,其均属于冯小刚导演精心选择的年代代表曲目和追忆青春的歌曲。影片放映后在社会上掀起一股“芳华热”,说明影片取得较大成功。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电影音乐对于电影内容的影响,探究二者关系,借助《芳华》中电影歌曲研究影片内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蕴\[1\]。

二、《芳华》中电影音乐和电影间的关系探究

(一)借助电影音乐表达影片情感

电影音乐是影片中表达艺术构思的背景音乐,其属于电影艺术的关键组成结构,可以对影片实现完美诠释。电影音乐的选择会受到电影结构、内容的影响和制约。由于电影属于多感官艺术,观众会借助耳朵、眼睛接收信息,满足人们对于声音和动效的需求。电影音乐通过与音响效果、旁白、对白等要素充分结合,与画面相辅相成,充分表达影片情感,突出影片气氛、戏剧性以及抒情性特点。同时,影片中借助电影音乐渲染气氛,当毛主席过世后,配乐借助鼓声重击使原本欢声笑语的气氛转变为安静凝重。《芳华》中战地医院的场景,通过不规律的低音乐器断奏表演,犹如垂死之际跳动的心脏,牵动着观众的情绪。

又如,导演在《芳华》中引入了《草原女民兵》这首经典红歌,邀请蒙古族著名歌手阿木古楞客串,电影中首次排练场景便是《草原女民兵》芭蕾舞\[2\]。后续影片中体现草原风情的情节中也引入了《草原女民兵》这首电影音乐,保证内容前后呼应,将歌曲的曲风和电影内容相贴合,突出电影音乐的特点,增加效果,渲染气氛。《草原女民兵》是北京军区文工团创演舞蹈,借助深沉醇厚的马头琴和优美甜润的歌声,再现边防巡逻民兵的日常生活。在影片中何小萍带病完成《草原女民兵》中射击劈刺、跨马持枪高难度动作,却在正式演出时被删掉,令观众感到惋惜,引发大家的情感共鸣。此外,电影中插入的《英雄赞歌》配乐是《英雄儿女》中有源音乐,通过在《芳华》中进行重现,使观众感受到红色精神燃烧的岁月,加强反思,更加珍惜当前安宁生活,铭记牺牲英烈。通过倾听音乐触动观众心灵,引发共鸣。

(二)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

《芳华》中引入的歌曲均属于传统红色歌曲,如体现青春年华的歌曲、文工团常练曲目、离别歌曲(如《驼铃》《送别》)等。歌曲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唤醒观众对于那一时代的记忆,将电影情节和画面充分结合,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插曲叙事

1949年至1976年是我国红色政治时代,文化活动均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突出为政治服务的特点和意义。红色歌曲的作曲家创作出了赞扬军民一家亲的音乐,如《英雄赞歌》《绣金匾》《洗衣歌》等,其均属于70至80年代文工团编排曲目。《芳华》中上述歌曲均属于故事情节的主要部分,能够充分体现文工团工作场景,表达人物情感。例如,在《芳华》的开场是文工团欢声笑语,文艺兵们舞姿曼妙在排练室内灵活自如地训练,排练过程中陈灿演奏了《那不勒斯舞曲》,将我国民族乐曲和管弦乐相结合,营造出影片中岁月静好的画面。

又如,《芳华》中插曲《英雄赞歌》是文工团向一线士兵给予慰问时所演唱的曲目,体现出对英雄舍生忘死伟大精神的歌颂,可以感染观众继续观看影片了解故事情节。此外,《芳华》中通过插入《洗衣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歌曲,呈现出文工团日常排练生活,凸显影片美学价值\[3\]。

2在故事节点设置音乐

在《芳华》故事节点中安插《驼铃》《送别》电影音乐,可以促进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递进。在影片中刘峰被下放至伐木连,其他人均与其划清界限,而只有何小萍前来惜别。此时电影中《送别》响起,主人公之间无对话,在握手后行军礼,何小萍望着刘峰逐渐远去的背影。《送别》忧伤的旋律体现出主人公不舍之情。同时,电影音乐可以促进情节转向另外叙事空间。比如,《芳华》中越南自卫反击战后文工团解散,战友们在筵席上合唱《驼铃》时泣不成声,表现出战友即将各奔东西需要分离的不舍。电影中《驼铃》作为主要故事节点,将叙事空间向另外区域拓展,昭示着主人公即将各自开始曲折命运。因此,导演在影片中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区域引入歌曲,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想象。将《驼铃》《送别》设置在故事节点中,渲染场景气氛以及人物情绪,实现情节扣人心弦。

3增加戏剧冲突性

电影音乐属于影片听觉叙事因素,其可以促进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借助剪辑将影片画面和音乐形成蒙太奇式效果,提高戏剧冲突性。在《芳华》中刘峰喜爱倾听邓丽君的《依情万缕》,体现出主人公内心对于丁丁深藏的爱意,也昭示着时代变革对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影响。同时,影片中刘峰带领分队运送药品过程中受到敌人埋伏,使得队伍伤亡惨重,其自身也身受重伤。此时电影镜头转向林丁丁在前线慰问演出,正为战士们演唱《英雄赞歌》,其演唱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借助歌声赞扬英勇无畏的战士,此时和刘峰负伤画面相结合,将正反人物聚合至一起,体现影片内容发展过程中的叙事冲突,加强观众对于影片情节的理解\[4\]。

(三)借助电影音乐点明影片主旨

在电影《芳华》中,《绒花》出现在片尾及片头,该歌曲是1980年电影《小花》中的插曲,该歌曲框架精致、旋律优美,体现出青春芳华的绽放,具备抒情及红色革命的相关要素,十分贴合电影中追忆红色革命年代的主旨。此歌曲代表了原著作者严歌苓及冯小刚的青春记忆,因此被选择为电影主题曲。在影片开始部分,《绒花》伴奏响起,电影借助倒叙的方式完成独白,向观众展示那一年代人们的生活。同时,《依情万缕》体现出年轻人对于青春的追求和爱情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规训中人们诉求感情时隐蔽而克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依情万缕》中荡漾起内心对于爱情的向往,扣合电影青春主题。

此外,影片中借助无源音乐实现电影点题造势。当《芳华》中独臂刘峰重回到解散后的文工团时,厅内空无一人。此时电影闪到战友们一起排练《沂蒙颂》时的场景,通过引入音乐使人们在欣赏之余产生两种精神感应:其一是回忆闪回镜头,其二是主人公主观幻觉镜头。此时电影音乐与影片中人去楼空的孤寂场景相配合,凸显出伤感的基调。在《芳华》片尾,被放逐边防的主人公在迟到的拥抱中引入了韩红配唱的《绒花》。该插曲和影片前后呼应,以韩红独特的嗓音和旋律的感染力表现民族风和中国韵味,一代人的芳华在歌曲中悄然落幕。《芳华》这部影片体现出创作者对于时代的反思和青春的追忆,实现音乐介入和观众情感融入,深化思想。借助音乐将委婉、炽热、深沉、悠扬等要素充分结合,为影片谱写华彩乐章\[5\]。

(四)通过音乐突出电影时代价值和艺术审美

若以符号学理论分析电影歌曲内容,其具有“所指”和“能指”两种特点,前者是指歌曲特点、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剧情联系;后者是指歌曲在影片内的实际应用,体现出歌曲意义,凸显电影文化意蕴。将电影歌曲和电影充分融合能够突出思想内核,凸显艺术审美、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具体联系如下:

1体现时代嬗变

《芳华》展现了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红色革命社会背景,作曲家们的艺术创作主要围绕政治内容,在作品内突出歌曲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充满激情地讴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雷锋精神以及英雄人物。文工团所编排的相关曲目主要以赞颂军人、英雄以及军民同心为内容。因此,《芳华》中引入大量红色经典曲目凸显社会政治氛围,通过背景音乐展示文工团每日排练歌曲,并彰显刘峰等角色发扬的雷锋精神,体现出其助人为乐的社会价值观。同时,影片所处历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至改革开放过程,青年一代在时代中出现彷徨和迷茫。歌曲《绒花》体现出青年们在红色政治色彩浓郁年代追忆的浪漫青春。通过将剧情和歌曲充分融合,凸显出时代对于青年人革命理想的追求,表现出特殊时期社会思想及价值取向,借助电影音乐渲染社会背景。此外,影片中《洗衣歌》的引入以及排练被叫停的过程,向观众介绍当时的时代环境。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相继离世,唐山大地震、“四人帮”的粉碎,通过《绣金匾》插曲抒发大家对于领袖的崇敬与热爱,也昭示文工团的训练生活即将改变。因此,依托《绣金匾》插曲,讴歌文工团奉献精神,凸显其一专多能精神,使观众感受到角色情感变化,弘扬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领袖的崇敬。[BW(D(S,,)][BW)]

2引发观众深思

电影剧情及人物命运会引起观众对于人性的反思,通过设置问题:在那一时代是否所有人都愿意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电影给予了答案。在《芳华》中主角林丁丁为求自保,无情指责林峰,当战友刘峰被人诬陷后与其无情划清界限,其性格自私自利却在慰问演出中演唱着《英雄赞歌》。借助电影音乐使观众理解影片中人性的复杂,加强大家对于电影内容的反思。同时,通过插入电影音乐可以渲染影片描绘的场景。《芳华》是关于青春的电影,冯小刚选择大量红色歌曲,体现出那一时期思想文化流行导向,获取中年观众群体对于那一特殊时期的记忆,增加作品丰满度。通过在影片中插入《英雄赞歌》《草原女民兵》《绣金匾》等曲目,彰显独特鲜明的时代印记,通过文工团慰问、排练表达对前线士兵崇敬之情,借助插曲歌颂英雄舍身忘死的精神。此外,《芳华》中最后时代背景定格在海南,中年刘峰与何小萍安静坐在墓地外长椅上,依偎在一起。在影片最后插入歌曲《绒花》与萧穗子的旁白相结合: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通过电影音乐体现出这一代人的芳华结束,引发观众深思,引导其珍惜时光、追忆青春。影片中以《绒花》开场与结尾,实现首尾呼应,向人们展示一代人红色燃烧的岁月。

3刻画电影人物性格

音乐属于情感艺术,其可以表现出主人公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在《芳华》中,角色喜怒哀乐均需要借助音乐完成渲染和抒发,通过插曲变化预示人物前途命运和情感变化。在影片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性格的过程中,音乐的引入可以激发观众的怀旧感,触发其心灵,使电影音乐伴随剧情演进牵动观众的心。例如,《芳华》中何小萍这一角色一生处于悲剧。音乐对于体现其内心情感和命运发展十分重要,如《沂蒙颂》充分展示并衔接了主人公内心变化。在影片中何小萍受到男舞伴嫌弃,刘峰给予援手为其提供了精神慰藉。同时,影片中为了使配乐加强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借助紧促提琴配乐与陈灿出车祸穗子急忙查看伤情的画面相结合,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使观者动情甚至感同身受。

在《芳华》中《沂蒙颂》插曲共引入了四次,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歌曲,穿插了整个电影,每一次出现的价值和意义均不同。在前两次引入时,主要烘托情境的欢快和祥和,在影片中手风琴演奏以及文工团排练均体现出美好岁月的情境,表达战友们相互关爱的情感。在第三次引入时,《沂蒙颂》配乐长达3分钟。当经历了荣誉和战争后的何小萍患上精神疾病,且文工团面临解散,音乐《沂蒙颂》与旁白相结合;当何小萍精神失常后,在剧场草坪独自深情舞蹈时插入《沂蒙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电影人物的内心以及性格特点。此时蓝色背景光中,导演通过穿插何小萍在舞台以及空地翩翩起舞的身影,表达出曾经天真烂漫的主人公经历了悲欢离合后对于生活的向往,此情此景属于其最好的芳华。因此,借助电影歌曲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大家产生共情,见证主人公的芳华与成长。

结 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电影歌曲能够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为电影叙事提供支持。

《芳华》中多种歌曲和电影情节相辅相成,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水准,使得观众对于影片具有较高的评价。因此,《芳华》中将电影音乐和影片充分结合引发观众对美好青春的追忆,进而反思历史,借助音乐抒发影片深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

注释:

[1\] 高 杰论电影音乐的功能——以电影《芳华》为例\[J\]当代音乐,2020(07):164

[2\]王 丽声情并茂,音画合一:《芳华》电影音乐意蕴体悟\[J\]电影评介,2019(10):107

[3\]刘 文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探究——以《芳华》为例\[J\]环球首映,2019(04):16

[4\]舒粉利红色印证,芳华常在——电影《芳华》红色色彩分析\[J\]艺术评鉴,2020(04):161

[5\]李星寰那是青春吐“芳华”——浅析《芳华》电影配乐中的颂揚与绽放\[J\]北方音乐,2018(09):240

(责任编辑:庄 唯)

作者:王元方

上一篇:土木工程地质论文下一篇:土木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