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时态

2023-05-10

第一篇: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时态

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景涛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记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这些环节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激发兴趣化解难点

我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预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例如,在进行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语法教学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收集关于一般现在时的定义、主语是单三谓语动词的特点、时间状语标志等资料,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要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些工作都促进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学习。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梳理知识把握重点

在课堂上,我再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从各个小组中随机选择一些思维导图,请各小组谈论点评,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将一般现在时的时间状语once a day,on Saturdays这一类的短语遗漏了。还有主语是单三的一般现在时,怎样辨别单三,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并没有完全弄明白等等。通过各组的点评,使学生们知道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般现在时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此时,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在各小组点评以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我所绘制的一般现在时的思维导图,请学生们对比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层次性与我的相似度。最相似的同学会为本组赢得5倍积分,师生对比出来的结果会使学生们对自己的课前预习更加自信,更加认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后,请各个小组利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网络,结合教材内容为其他小组编制课堂考查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句型转换等等,

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整合知识发散提高

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使是一些学困生也积极投身于导图的设计中,他们的绘画和设计能力甚至高于优等生,他们的长处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了学生积极思考,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元化,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

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又将思维导图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要求学生课后将所学的知识重新整理,绘制新的思维导图,要求用绘制的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交际,用五句左右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或朋友的日常生活。并将这个口头作文绘制成思维导图,在每节课的课前一练中为同学们展现个人风采。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知识,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适当地去学习它,去理解它,挖掘它,去运用它。但凡事都不能盲目追从,还要根据具体的课型,采用具体地、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二篇:英语语法思维导图(口诀_讲义_精髓_入门_详解_复习_总结)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2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3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4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5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6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7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8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9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0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1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2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3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4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5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6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7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8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19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20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21 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22

第三篇:例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中学情景语法教学

摘要:传统讲练式英语语法教学低效、枯燥,学生参与度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一节语法复习公开课为例,阐述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法之后,自主探究语法的形式、意义、用法,并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其思维的过程,之后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有效运用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法教学真实情景英语时态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英语,就必须掌握基本英语语法知识”(程晓堂,郑敏,2002)[1]。“语法通常指语言正确性与规范性的使用规则,是人们正确表达思想的规则和依据。语法能帮助学生准确、恰当地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李宝荣,2014)[2]。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准确、清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然而,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或者要求学生死记语法规则,或者教师讲解规则后,学生反复做题操练。传统语法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而且教学效率极低。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03)[3]。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转变语法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讲练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语法规则并在情境中有效运用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认真研究思维导图的运用之后,尝试将思维导图介入英语时态教学,并在市级公开课上做了尝试。现笔者以这节公开课为例阐述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中学情景语法教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节课的课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课型:语法复习课

2.教学内容:复习动词的三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

3.教学目标:自主探究时态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e),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在真实情境中恰当运用这三种时态。

(二)学情分析。

动词时态在英语教学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汉语中没有时态一说,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几乎每个英语句子都离不开时态。本节课是九年级复习动词时态时的公开课,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已学过这三种时态,因此对这三种时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习时间间隔已久,不少学生已经有所遗忘。另外,由于这三种时态是分别在不同阶段学习的,因此到了九年级复习时态时,学生很难达到有效区别这三种时态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的境界。

(三)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遵循“旧知检测、规则探究、情境活用”的教学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笔者设计了如下三大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情境中检测三种时态的掌握情况,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归纳这三种时态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学生探究规则的思维过程。本环节,执教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勾画重点、小组讨论归纳这三种时态的规则,绘制思维导图。第三个环节是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训练反馈,并将课堂所学目标语言延伸至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化的、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层次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记忆效果(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09)[4]。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东尼?博赞,2005)[5],借助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特点,学生可以清晰地展现其探究归纳三种时态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大脑的思维状态,有利于捕捉学生的问题,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教学实例及评析

(一)在情境中感知三种时态,检测旧知,激活学生的语言图示。

教学活动1:完成填空,感知规则。

学生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这是有关一般现在时态的六道填空试题,完成后,教师抽个别学生告知答案并简单陈述理由。教师请学生勾画时态的构成,圈出提示性关键词,如表频率的副词often、always、sometimes等,表时间或频率的短语如:on weekend、every year、once a month等,通过翻译部分关键信息理解时态的意义。

分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视母语与目标语有差异的语言形式。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目标语言结构和表时间的词或短语的关注,进而使学生感知理解时态的结构、时间状语与时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本活动还为接下来制作思维导图做了铺垫、搭了台阶。

(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般现在时态的规则,绘制思维导图。

教学活动2:制作一般现在时态的思维导图。

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态时,主要关注时态的哪几个方面?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形成思维导图主线。在前面的练习中,学生通过勾、圈、画和翻译已经能确定时态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表述出来。因此,通过小组讨论让基础好的学生引导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探究,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讨论后,教师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带着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先在中央位置写一个主题词:一般现在时态,代表思维导图的主题;再选择合适的有关一般现在时态的分类概念:形式(form)、意义(meaning)、用法(use)及特殊用法作为主要分支;然后依据练习归纳出下一级分支的主要内容,制作出有关一般现在时态的思维导图,具体如下:

分析:思维导图可以充分体现语法的层次和脉络关系,位于图中央的是主题词,即每一种时态的名称,主干位置的关键词体现了每一种时态必须关注的三个方面: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e)。分支下的关键词或词组是形式、意义和用法的具体表现。

思维导图以图形形式存在,图形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有助于学生联想与想象。“思维导图中的主题词和关键词是记忆的激发器,每个记忆激发器是揭露事实、思想和信息的关键(东尼?博赞,2009c)”[6]。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更有助于学生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储存。通过思维导图分层处理信息,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大脑中构建有关时态的知识网络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加工、内化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这三种时态的语法知识,有助于在情境中灵活运用。

在这一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中发现时态的规律,逐步掌握时态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以一般现在时态作为制作思维导图的示范后,学生依照示范分组完成有关一般过去时态、一般将来时的对话和语篇填空练习,在讨论、归纳、总结后制作思维导图(说明:由于活动过程相似,因此不再赘述。)。

教学活动3:制作三种时态比较的思维导图。

分别归纳总结了三种时态的意义、形式和用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其区别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具体如下:

分析: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把前面刚学过的绘制思维导图及归纳总结的有关时态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学生能独自掌握某一种时态并不意味着能把这种时态与其他时态区别开,引导学生对语法项目进行比较和归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辨别、分类和概括能力的过程。

(三)以情境为依托,在情境中活用语法知识。

教学活动4:笔者在PPT上呈现如下图片,这些图片是有关笔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真实生活场景。要求学生分组谈论图片准备问题并向笔者提问。在提问过程中,学生灵活运用这三种时态。提问之后,学生了解每张图片的内容,接下来进行小组谈论图片接龙活动,即小组每人依次谈论一张图片,组成一篇有关笔者过去、现在和将来生活的口头作文。

分析:“语法复习不应只讲规则或只做练习。语法教学可以建立在以口头操练为基础的训练模式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输出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既运用了语法知识,又培养了交际能力,并在交际中感知和理解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实现有效交际”(任李燕,2011)[7]。

本活动不仅有效而且有趣,学生对教师的生活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学生非常踊跃地提问,不仅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还为后面学生描写自己生活的语言输出搭建了脚手架。

教学活动5:笔者在PPT上呈现活动要求:班级制作一本英语作文集,需要每个学生给笔者发一封电子邮件,介绍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下面是写作的具体要求和指导。

1.Write an e-mail to me to talk about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your own life.

2.Before writing,discuss the structure of the e-mail and think more details about the contents.

3.After writing,check your e-mail alone first and then check in pairs.

评析:通过上一活动的口语交际,语法知识得到反复再现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写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的能力,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而能用”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6:借助评价表评价学生的习作。

分析写作要求后,教师呈现习作评价表。学生完成后,教师抽一个中等基础学生的作文展示评价,为学生提供评价范例,之后小组互评并写出评语。

评析:学生是否掌握所学语言知识需要检验标准进行评价。笔者提供的评价表规范了学生习作的基本标准,使学生的成果展示有了明确的评价依据和评价目标指向,为学生反思自己的习作提供了依据。

四、感悟与反思

(一)思维导图的介入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和层次,便于学生观察、理解、联想,为学生探究语法规则、呈现思维过程提供载体。思维导图简洁、美观的视图效果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题词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创造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

(二)“语法复习教学的重点是语法知识的运用,教师不能过多强调语法的形式,而应该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不同真实语境,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通过听、说、读、写、做反复不断地感知、体验、实践,最终达到能正确运用目标语法知识的目的”(任李燕,2011)[8]。语法学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要因课型而异、因学生而异。

(三)根据Swain & Lapkin(1995)的输出理论,“可理解的输入在习得进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是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二语水平的好方式,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输出可以促进二语习得,方式不同于输入,却可以增强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因为输出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语言表达和反馈的机会”[9]。语法教学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语言输出的环境和机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运用语言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四)语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法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和用作为中心工作。教师的中介作用体现在下列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情境创造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认知过程的帮助者,运用语法知识的促进者和评价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在学生学习的盲区搭建平台,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与语言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葛春生,2013)[10]。

五、结语

本节课笔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复习旧知,激活学生有关三种时态的语言图示,借助思维导图探究呈现语法规则,结合真实生活情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并将课堂所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本节课另一个亮点是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学生探究语法规则的思维过程,并把思维导图与情境语法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探究语法规则的思维过程可视化,使语法规则形象化,使语法教学生动化、生活化,无疑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从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情况来看,这节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李宝荣.提升中学生英语语法知识运用能力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5):1-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叶刚(译).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东尼?博赞(著),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东尼?博赞(著),丁大冈,张相芬(译).博赞学习技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8]任李燕.立足语境设计语篇强化语用――对一节语法复习课的分析和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7):28-32.

[9]李涛.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研究综述[J].外国语文,2013,76.

[10]葛春生.三维语法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的实践――从第八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课语法教学案例说起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5):14-19.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课题“英语教学中学困生问题研究”(MBEB1022)

第四篇: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本由金浪、夏孟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它的使用要求先写下基本概念,然后再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想法和思维动向。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他通过让使用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关注中心,然后再慢慢地找出并画出与其相关的分支。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用分割知识框架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并且记住信息的一种方式。非常符合人脑思维特点,对英语学习有显著作用。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

《Go For It》教材的每个单元是以话题来编排的。这种以话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以主题为单位构建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板块中,思维导图的即时制作与临时生成,都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的每一个单元里,思维导图共有三张,基础导图、拓展导图、作文框架。对应的中文是放在后面的,学生可以用来预习和复习。

本课题旨在活用《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地利用,培养他们积极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借助思维导图,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时间单位,指导学生活用思维导图,对英语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预习的工具,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要求学生熟读英语版的思维导图并说出中文,对不认识的用红笔做好星级标记,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

(2)要求学生借助中文版的思维导图说英语并翻译成英文,然后根据英语

1 版的思维导图自批自改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3)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对话指示图,自问、自答,练习英语口语。 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课堂笔记本,课内合作编对话的学习工具。

(1)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与同桌练习对话、与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搭建英语写作的框架,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词汇。

(3)要求学生将老师课堂内所说的重难点直接补充在思维导图的相关词汇或句型旁。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思维导图用作复习的工具,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扩展所学知识。

(1)要求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再创造,用彩笔画出个性化的、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手抄报。

(2)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循环英语听写、扩展英语写作等。或者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在图上添加新的词汇和句型,优美的句子和谚语。

(3)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画出自己认为最难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并整理成一本错题集。

为了确保本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针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思维导图理论、脑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思维导图的有关研究:

(1)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ozan )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导图的特点:

①形象性、直观性。思维导图的形式是形象、直观的,它的表达不仅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画或符号。

2 ②层次性。思维导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层次性,围绕一个中心概念或任务,可以生发与其相关的多个概念,概念间的隶属关系、大小范畴等,都可利用图的层次结构表现出来。思维导图的层次性是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体现。

③关系性。思维导图除了表明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之外,概念间互相连接的指向与其连接词语,更能表明概念间的因果、递进、转折、假设或者是并列,条件、选择、是非等等关系。

④可扩展性。思维导图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的特点,一幅思维导图可大可小,外观的设计也不固定,全凭绘制者的才智和灵感。

⑤广泛性。思维导图可以做报告讲演、流程设计、知识管理,还可以用于各类业务测试和评价等等,目前在教育领域已有面向师生的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

2、脑神经科学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里有大约14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形成功能网络。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央向外部发散的网状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

思维导图是一种和大脑思维在表现形式、语言逻辑高度一致的思维方式,它还原了大脑思维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带来了一场思维的革命。它结合了大脑思维方式,采取和大脑思维方式对应的独特的画图方式,在图中清晰地呈现出思维重点、思维过程和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和思考,很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思维导图是把思维在纸上用图片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的呈现。这种方式在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理清层次,让你很容易掌握重点,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进入9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它是在继承和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流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积极的交流合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3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先前知识、情景和学习共同体是影响主动建构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性学习和思维导图都吸取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精华,体现为以“问题”或“核心主题”为线索,让学习者个体或者小组围绕真实性的问题或主题,主动获取各种有助于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并在同伴之间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应从做中来,最有效促进学习的方式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及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伦理问题等等。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与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合作者。

(2)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同时要看到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因此,教师应当公开、坦诚、充满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体验学生情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愉快的、有效的。

(3)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有进步。家长和教师在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应依据一定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个性化评价,使学生审视有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反思今后应怎样努力,并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

4 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每一个个体都渴望从周围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私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渴望关爱的心理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然后指导其以这一问题情境为中心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他们可以更积极、更主动地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有了新的想法和构思,他们就会大胆地发表评论,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另外,学生之间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共享,不仅是获取学习资源的良好途径,还能增进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念。

第五篇: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改善现状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一、前言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2.思维导图概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3.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又称概念地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 TonV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创造性地用文字将人脑的想法展现出来,并把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片。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正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合理利用这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4.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之上,体现在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框架。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人们还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推动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重构与发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最近发展区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持,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有力的教学支持。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比如针?Α?Visit my school》,教师可以制作以下思维导图:

2.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完《Food》这一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新食物单词,和以前学过的表示事物的单词,一起综合起来制作一张表示“food”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课外,一是学生要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二是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一些课外辅导材料,以此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Singapore》的英语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针对这篇阅读材料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学生很快对新加坡国家形成整体认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

三、结束语

目前,初中生对阅读教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教学工具,体现教学和学法的统一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博赞.周作宇,张学文,译.思维导图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博赞.超级记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丁蔓(1989.4-),安徽宿县人,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上一篇:医院消防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英语学习的五个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