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地理课例看新课程改革之变

2022-09-12

新课程改革即将在重庆实施, 在2010年暑假期间, 我们参加了重庆市新课改集中培训及国家网上培训, 在这个培训过程中, 我学习了很多课例, 这些课例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让我很有体会, 也让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就给合北京四中的李京燕老师关于《地壳运动》教学课例片断谈谈我对新课改课堂教学变化的认识。

视频课例描述:李老师所讲的《地壳运动》视频课例, 她首先通过自己动手描绘菊石图, 把学生引入一种课堂情境中, 即“我朋友送我一本书, 并要我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又要老师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呢?接着老师就把着本“书”呈现给学生看 (原来是一本无字书---化石) , 并提出了探究问题——生活在海洋中的菊石是怎么跑到56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上去的?并要求学生帮她回答她朋友的问题。然后, 李老师巧妙地引领着学生去分析、探究:海洋中菊石是怎样跑上山上去的?考虑到时间尺度太长, 空间尺度又太大, 老师和学生都不可能回到以前或捡到化石的当地去考察, 因此只能借助模拟推理来完成。李老师借助该地区不同时期的几个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是打乱了的, 但有图例显示地层年代) , 与学生共同探讨, 恢复地质剖图年代顺序, 进而恢复古地理环境, 然后用动画模拟喜马拉雅山从海洋沉积到经过地壳运动、板块运动, 逐渐形成山地的过程 (动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地壳的水平、垂直运动, 岩层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断层等) 。让学生通过这样一个体验过程, 明白原来菊石是随着海洋物质的沉积过程而埋藏于其中形成化石, 然后随着地壳运动而到达山上一定高度的。最后李老师提出, 能不能刚才的分析、探讨, 从理论上概括一下地壳运动的过程。

后来的教学过程课例视频虽然没有了, 但可以想象, 有了前面的铺垫, 从理论上去概括的话, 只要老师稍加点拨, 学生是很容易得出关于地壳运动的相关理论方面的知识的。

从以上课例对比传统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

1、知识的传授方法上, 逻辑顺序与传统的教学相反。

传统教学中, 对于地壳运动的知识传授, 首先是教师先讲地质作用概念, 然后给学生讲明地质作用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有流水、风力、冰川、生物等作用;内力作用有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等。然后才引入地壳运动, 讲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辅。然后才讲出地球上的地表形态比如山脉之类的主要是地壳运动使之形成的, 再以一系列的山脉事例来印证。而在新课改后的教学中, 先从一个古代海洋生物菊石化石谈起, 由菊石为何在喜山这么高的山上都有谈起, 引导学生悟出地壳在运动、上升而形成了高山, 再以一系列该地不同时期地质剖面图通过动画来模拟山脉的形成过程, 从而使学生轻松地就能得出地壳运动的方式及结果, 然后得出地壳运动的相关理论。对比两都者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后的教学重在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让学生在重现这个过程的过程中去探索、分析、理解并掌握知识, 这样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这也许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吧。

2、新课程教学中, 提倡创设情景, 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这也是与传统教学不同的。

从本课例可以看出, 李老师首先从菊石化石谈起, 提出为何在海洋里才有的菊石怎么会跑到山上去?要同学们帮她回答她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 一下就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学习中,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再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得出通过模拟的方法来解决。然后展示不同时期喜山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探究、合作, 重现了喜山的形成过程, 也解决了为何在5600米高的山上也会在菊石化石的原因——地壳运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相互间的合作及与老师的合作, 最终得以解决问题, 可以有一种成就感, 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也会保持得很好。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共同探究、合作,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这也会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培养学生能力与方法的目标。

3、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了改变。

在本课例中, 可以看出, 李老师并非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 而已以一个“导演”的身份创设情景, 以“向导”的身份去引领学生, 以“学生”的身份与学生合作, 共同探讨和研究。

上一篇: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初探下一篇: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