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文化多样性范文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比保护古建筑、古民居、古老手工技艺更急迫的是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那些只存在于村民头脑中的碎片化历史记忆是重新凝聚村庄、确立他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纽带。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的积极意义是( ) ①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②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与表达民族情感

③促使乡村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④研究乡村文明演进和展现乡村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仁川亚运会上,卡塔尔女篮队员坚持佩戴头巾参赛,被直接判负。卡塔尔队愤然离场,表示:“我们不能摘下头巾,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处于安全考虑,国际篮联禁止球员佩戴头巾上场。而在国际体坛,足球、板球等项目为尊重宗教习惯,近年先后取消了运动员不得佩戴头巾的禁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③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抵制、改造落后文化

④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西南首秀上,有“威尔士民谣王子”之称的音乐家The Gentle Good专程来蓉,与本地音乐家同台,用威尔士语和中国传统乐器演绎以李白生平为主题的专辑《不朽的诗人》,为成都市民献上一场中英文化碰撞、融合的盛宴。这说明 ①文化逐步融合,走向同一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5、目前,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产品中,“送出去”(政府性质交流)的多,“卖出去”(商业性质)的少。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度,不仅要提高“送文化”的质量,更要探索将文化“卖出去”的经营之道。为此,我们应该( ) 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力,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③挖掘国外文化资源,凸显他国文化特色 ④选择恰当表达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1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D.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7、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

8、“八闻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这有利于

①闽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③繁荣闽南文化,推动闽南文化走向世界 ④文化在相互借鉴中消除差异,渐趋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互联网

①改变文化资源传递的手段,催生社会变革 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 ④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年7月4日,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植入国际理念,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②研究人类文明,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保护文化资源,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④获得国人认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材料一: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材料三: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为了在国际、区域和国家各个层面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法律体系的骨干公约。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

D %初中物理czwl.cooco.net.cnd 【解析】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有利于研究乡村文明演进和展现乡村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乡村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选D;①强调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与材料主旨无关;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考点定位】文化多样性 C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文化创新,故排除。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强调传统文化的特点,故排除 b初中Net化学czhx.cooco.net.cnb 。

【考点定位】尊重文化多样性 D @c oo co .ne t.cn组 卷% 【解析】

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取消运动员不得佩戴头巾的禁令,说明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的重要途径,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让步,故排除。③选项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而不是抵制、改造落后文化,故排除。 【考点定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 D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具有多样性,故①中的“走向同一”错误;英国音乐家与我国音乐家同台演绎以李白为主题的专辑《不朽的诗人》,“为成都市民献上一场中英文化碰撞、融合的盛宴”,说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交流,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故④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D。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B 【解析】

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探索将文化卖出去的经营之道,我们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探索将文化卖出去,我们应该选择恰当表达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探索将文化卖出去并不是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故排除。

3 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探索将文化卖出去与挖掘国外文化资源无关,故排除。 #免费Q.cOoco.Net.cn提问中心f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交流 C g可圈可点组卷cooco.net.cn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C当选;A不选,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属于无关选项;B不选,材料不涉及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D不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C当选;A不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属于无关选项;B不选,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观点错误;D不选,不属于根本原因。故答案选C。

考点: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ooco.net.cN& A 【解析】

acooco.net.cn@

试题分析:“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说明闽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同时这也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的“消除差异,渐趋融合”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文化交流 D 【解析】

试题分析:“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说明互联网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文化资源传递的手段,排除;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文化传播 d可圈可点组卷网cooco.net.cng C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研究,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保护文化资源,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各国的文化差异应该尊重而非消除,排除;④夸大了“土司遗址”申遗成功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初中Net化学czhx.cooco.net.cnf

4 考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分)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我国之所以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是由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所以学生可以从文化多样性地位角度,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角度分别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e可圈可点组卷网cooco.net.cnf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篇: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必背知识】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什么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世界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重要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必要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传播

1.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其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2.传播手段和特点

①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②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包括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

③大众传媒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①既有利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增进了解、互相沟通、求同存异;(相互之间)②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本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对本国)③有利于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对世界)﹜

(2)做法: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强化练习】

1.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2.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1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这有利于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4.自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的几乎所有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说明

A.中华文化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优秀 B.世界上各国的文学都继承了《诗经》的风格 C.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只属于自己的民族 D.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5.在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时,韩国由组委会向与会代表赠送了两张光盘,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 ②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 ③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汉语,即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是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B.不同的遗传因素 C.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7.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9.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研究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

①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重要贡献 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③会决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11.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3.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是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2 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 ②③④ B. ②③ C.①④ D. ①②③④

15.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于2011年10月1日以“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这样做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D.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16.《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 A.继承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7.“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逢春节,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这说明,作为节日文化,春节

①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②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④创新了文化交流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面对赞扬西方人往往爽快接受并致谢,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谦虚,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大会表露出来。这种差异反映了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差异实质上是种族的差异 C.文化差异使东西方的人们难以交往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才能和睦相处 19.“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20.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如美国人随意、好胜、敢冒险;俄国人深沉、内向,显得有文化底蕴;英国人矜持、文雅,富有绅士风度;德国人认真、刻板,有 组织纪律性;西班牙人热情、豪放,充满探险精神;法国人优雅、浪漫,富有艺术气质„„差异分明的民族性格背后,影射出的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的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

A.各民族间的文化水平 高低不同

B.各民族间所处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C.各民族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不同

D.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21.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23.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5.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主要表明

3 A.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 文化

B.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尊重文 化多样性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D.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6.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7.温家宝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 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28.辨析:“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参考答案

1-5 BBCDA 6-10 DBCBD 11-15 DDDBB 16-20 DAAAD 21-25 AACCD 26.(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7.(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 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8.答案之一: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无法准确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并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

答案之二: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但是有思想的人假如没有表达能力、不能准确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不能表明他没有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做答,或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所用原理正确,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可得满分。

4

第三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巩留县第二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年级:高二

目: 政治

模块:必修3 主备教师: 王芳兰

授课教师:

课型:新课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

上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能够正确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教学资源:教材

学生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活动探究法。

3、讨论归纳法。 教学用具: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教师提问:你喜欢旅游吗?为什么要去旅游?你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不同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整个世界

1 的文化具有多姿多彩。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来更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一):民族节日

展示:

1、春节前夕,农民工从各地返乡 、春节时,贴春联,放烟花等;

2、端午节,报粽子,赛龙舟等

教师提问:在这些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种种现象当中,有两个是特别显著的标志,其中之一就是各地不同的民族节日,同学们知道各地有哪些节日呢? 为什么要过节?华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

教师总结:从以上两个节日,我们可以感知中西方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的差异,可以领略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并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知识点:

1、民族节日的含义、形成: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凶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民族节日的作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民族节日的功能: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二)文化遗产

展示; 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教师提问:除了民族节日以外,区别不同民族及国家间另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文化遗产,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代表什么吗?什么是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各地还有哪些文化遗产呢?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呢?有必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吗?

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和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含义:

文化遗产即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神学、人类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2 (2)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保护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然而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文化会呈现出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首先我们通过两首不同的曲子来了解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

同学回答:

探究提示:(1)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

教师总结: 1.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示文化的内容及形式都各具特点,包括观念形态上的差异与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教师提问:文化具有多样性,那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探究活动2:由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的特点,通过比较这两首曲子的异同点,那如何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

学生讨论:

3 教师总结: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原因: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

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感恩、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是善,都认为伤人、杀人、欺骗是恶。

(2)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如我国藏族、新疆各民族、与广东的服饰文化与饮食文化的不同的原因。

(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提问:既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只有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才会更具有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3:世界文化的多元趋势不可逆转,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千万条小溪汇入河流,奔腾入海,成就了海洋的丰富,由于文化的不同,才能使世界显的博大精深。

总之,我们从东方走到西方,从远古走到今天,对人类社会来说,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导入:既然文化多样性如此重要,那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每天都有大量具有古老文化、蕴涵独特文化特性的遗产正在消逝。因此,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其重要。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探究活动3: 教师提问: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情况。面对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与原则:

①要坚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其他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其他文化的观点。

②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对待不同的文化坚持一律平等的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各民族人民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各民族的平等是实现世界文化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同时,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更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会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观,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5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综上所述,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

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古代印度人民在宗教和数学方面的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课堂巩固:学生练习册

课堂小结:

1、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较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发言,大部分学生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参与其中讨论,适时地点拨引导,课堂气氛既热闹又和谐。

3、教学不足: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环节连接不够紧密,没有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言时间。

作业布置:学生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何文化价值和意义?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个性): 1原因:

2内涵:

(2)文化是世界的(共性):

1原因:

2内涵:

3、态度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5、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态度:

(2)原则: 教学小记:

第四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华池一中 思想政治教学案 主备人:张明星 审核人:李成汉、封富祥 【追问深思】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体会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能力。运用所学的道理分析说明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教材解决教学案预设问题,教师通过教学案素材及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入理解深掌握本课重难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易错混淆的知识点及练习题,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巩固提升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自问引思】 阅读教材P28-P33完成下面问题: 1. 如何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 怎样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你是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的? 4. 你是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性又是世界性的? 5.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6.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互问明思】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或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8-P29,思考下面的问题。(初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 探究二:你知道我国和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选择其中一个传统民族节日从其形成、作用方面谈谈你的认识?(国人过“洋节”你怎么看?)

探究三:说一说你知道那些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 思考: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辨析: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吗?”

材料一: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首领奥马尔2001年2月27日下令摧毁全国所有佛像,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高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塔利班的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巴米扬佛坐落在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230千米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由两座分别高达53米和58米的石雕佛像组成。这两尊佛像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后来,根据2001年3月的消息,佛像已全部被毁。 议一议:塔利班政权炸毁本国佛像,为何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材料二: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思考: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切问成思】

【作业布置】学业分层测评

(三)

第五篇:讲课稿2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与差异

(2)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与表现,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明确对于不同的文化应当予以尊重、借鉴,共同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4)理解文化交流的作用

(5)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6)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2、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等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独立存在,但和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就有了很大的差异,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这节课我们分两个课时来讲,

今天讲第一个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板书)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理解这种多样性?怎样正确对待这种多样性?这是我们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三个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板书)

(一)多样性的表现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相比,都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烙印。是这些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文化遗产,则是国家和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比如民族节日:在我们国家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等一系列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西方国家有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在圣诞节,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装饰品,放置圣诞树等。这些节日反映了个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再比如各种文化历史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遗产。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如中国的长城,故宫、莫高窟,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等,是国家和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这些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共同体现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多样性呢? (板书)

(二)多样性如何理解?

首先,文化是民族的(板书)

1、文化是民族的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既然这样,那么由于各个民族间政治的和经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必然的存在着差异,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比如:

德国民歌纯朴、严谨,反映出德国人坚定,稳重的性格。

俄罗斯民歌深沉、质朴,体现出这个民族豪爽,乐观的性格。

就世界范围而言,存在着中国的儒家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中东的阿拉伯文化。

而就某一国家和地区而言,如在中国,存在着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这些各具特色的的文化,都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特点。是这些民族特有的产物 所以,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 同时,文化也是世界的!

(板书)

2、文化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存在着大量的文化遗产。

比如说,(学生举例):

这些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假如说,世界文化中缺少了中国的文化,或者缺少了其他民族的文化,都不能体现出世界文化的完整性,也体现不出世界文化多种多样的色彩。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一样必不可少。

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共存,这才是多样性的应有之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多样性呢? (板书)三 如何对待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板书)

(一)尊重

尊重有两方面的含义,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精粹。 比如我们中国的儒家文化中的道德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朝闻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国民族衍生出的宽恕、节俭、礼让等美德等。 所以,我们要首先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我们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盲目自大,贬低他国文化,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其他文化,都是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西方殖民者对于非洲文明的怀疑;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等,都是错误的。

总结:因此我们说,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努力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个才是尊重的全部涵义。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有其精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的不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缺陷。对于好的、积极的,我们要学习并努力发扬光大,不好的、消极的,我们要给予批判并坚决摒弃。 (板书)

(二)借鉴

上面讲到我国儒家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值得我们不断发扬光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等,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要坚决予以摒弃。

同样,在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中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有明显的消极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今天,必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

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文化,应有的态度应该是吸取其精华,吸收他们合理的,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同时又要将这些文化中消极的思想坚决予以剔除。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分析文化,做合理的选择。积极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尊重、借鉴很重要,但我们更不能忘了努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板书)

(三)共同发展

我们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其目的是为了共同发展。在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关于一种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重要智慧。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西方国家对自己的文化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与标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宣传、传媒上的优势,将非西方文化作为异端进行打压,严重阻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这是极端错误的!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

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只要我们以更大的真诚与热情,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世界必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我这样几个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多样性? 怎样正确对待这种多样性?

回答的非常好,其他同学是否还有要补充的?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我们对待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尊重,借鉴,共同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去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呢? 请大家预习下一部分,这是留给大家的作业。 (板书)作业:

1、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我们怎样去促进文化的交流

六、板书设计

民族节日多样性的表现文化遗产文化是民族的如何理解多样性文化是世界的尊重如何对待多样性借鉴共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上一篇:我爱你说说范文下一篇:太空旅行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