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评价与反思

2022-06-23

第一篇:备课的评价与反思

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无效现象与反思

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无效现象与反思 [日期:2011-04-07] 来源:作者:许燕燕 [字体:大 中 小]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度,实施“有效教学”悄然成了一线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热门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无视无效教学现象的存在,只有正确到位的认识反思并摒弃“无效教学”这个绊脚石,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本文中,笔者主要总结了一下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无效现象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集体备课的无效现象与反思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这在集体备课中应该有着贴切而具体的体现。集体备课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然而,由于有些一线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有偏颇,在集体备课中出现种种无效现象。

1.将集体备课等同于轮流备课。许多教师把集体备课当成分工备课,即教研组各成员进行分工,你备这个单元、我备那个单元,最终资源共享。

2.将集体备课等同于分头备课。有些教研组把集体备课理解为分头备课,即将一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每人解决一个或几个部分的备课内容,最终资源共享,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教案。

3.将集体备课等同于主讲人备课。在集体备课时,很多教研组习惯选择主讲人,由主讲人将单元的重难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

4.将集体备课等同于统一教案、统一备课。有些学校或教研组为了体现集体备课,要求所有教师使用统一打印的活页教案,要求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突破和课堂检测、课堂作业必须一致。

5.集体备课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很多集体备课就像是开“碰头会”。只是各自把自己准备的内容汇报一下,表面上看发言踊跃,实际上却没有实质问题疑义的讨论交流,在方法上没有进一步的改进,在认识上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成了纯粹的走过场。之所以笔者视上述现象为集体备课的无效现象,有自己的肤浅认识与反思。

第一,集体备课是建立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的。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记录下自己在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以便在集体备课时与其它教师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只有以“个体”促“集体”,才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 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如果将集体备课等同于轮流备课或者分头备课,也就是说,教师只要把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备课内容认真钻研、整理一下,以备自己和同伴使用即可。对于其它部分的教学设计,可以共享同事的劳动成果。可以这样理解,教师的个人备课资源共享成集体备课,而所谓的集体备课又代替了个人备课。其实只是“集众人之力”制造“模型”,以共“克隆”。这样就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忽视自身特点、学生实际和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和自我实践进行反思,用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照本宣科的执行集体方案,不把心思放在教学研究上,致使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突破课堂检测、课堂作业如出一辙。久而久之,助长了有些教师“等”“靠”思想,等学科带头人主讲人人提供教学资源,靠他人的经验、教学设计应付教学,这样就为自己的懒惰敞开了大门,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如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专业怎会得到发展?集体备课水平又怎能提高?

同样,在集体备课中,如果只让主讲人去对该堂课的教学作深入的构思,其它教师不去深入研究教材、搜集资料、选择教法,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看客”和“听众”。整个集体备课就不能产生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每位教师是否落实好个人备课这一过程,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第三,集体备课不能埋没个性教学。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教师只有把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采纳集体生成的智慧来解决个人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对原先的教学思路进行二次修改设计,并撰写属于自己的教案,进行个性化教学,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绝不能简单地将集体备课等同于统一教案、统一备课,要求所有教师使用统一打印的活页教案,要求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突破和课堂检测、课堂作业必须一致。

第三,集体备课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同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碰头会”式的集体备课没有实质意义。究其根本原因,教师没有把集体备课当成自己改进工作、提升专业水平的必需,没有全身心参与,因此参与集体备课的热情不高、交流不深。有些老师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担心如果把自己好地想法说出来,就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还有的认为自己的想法不成熟、幼稚,说出来可能会引起同事笑话而不敢交流。

二、个人备课的无效现象与反思

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应该很容易发现自己或者同行的个人备课无效现象之一----“备课”、“上课”两张皮。

备课是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无疑,其形式——写备课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领导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为了领导“周查月评”教师的教案更有根据,对教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详细。教案要求课型齐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项目要写齐全,每节课后要写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衡量教师备课质量无非是,看教师书写是否工整,备课字数或者每课时备课的页数多少。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用心可谓良苦,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教师在上班期间要上课、批改作业小测、研究教材教学资料、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搜集教学资料、制作课件等等,百分百到位处理好上述事情之后,剩下的时间可以想象。大多数教师没有精力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写备课,一些教师往往对备课本应付了事,甚至抄袭旧的或者别人的备课教案。很显然,这样的教案只能是摆设,形成了“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笔者认为,想从根本上消灭这一现象,首先应该认可备课形式的多样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让教师们既能够保证备课的质量,又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呢?其实,备课的方式可以多样性 ,备课并非要整齐划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配。

1.备修改案。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学校应该允许他们在旧备课本上以添减、增补的方式备课。

2.把教科书 “备厚”。一些教师习惯于在教材上写上重点问题,进行勾画、圈点,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3.剪贴式。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优秀的教案,书店也有许多优秀的教案集出售,还有很多相关学科资料。教师可以将其中有用的资料剪下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拼接粘贴。

4.将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共享。大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成果打印后复印,大家统一使用。当然,自己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与修改。

笔者认为,认可备课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为教师节省下大量时间用于问题思考、教学设计、教研讨论、读书学习,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种备课现象,笔者认为也存在无效性----单纯“复印”名家教案。

“复印”名家教案或优秀教案为我所用的备课,固然暂时会有表面上的提高,但是如果长期依赖于“复印”,就会丧失创造力和独立意识,体现出“无效”二字。教师必须经过自己深钻教材的磨炼,才能在借用名人教案中真正领会名人专家的教学精髓所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在引用名家教案时,应该根据学生和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不能完全照搬。

在有效教学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教学中的无效反思,只有认识到无效,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0 顶一下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其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

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待能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合理的预案、拓展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但是据我了解,目前的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案例一】很多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课本的重点,很多人都对课本熟烂于心,觉得没什么可讲的,象征性的三五分钟就完事,更别说事前看看备课的内容,更有甚者认为这是聊天的时间。可见作为活动缺乏必要的程序,个人不重视,初备不充分,缺乏对内容的研究(把握教材、学生和教法),缺乏真正的碰撞,导致了集体备课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不强流于形式。

【点拨】通常备课小组是一个级部同学科的老师组成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增进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科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科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集体备课能使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论中深化认识,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集体备课,重视集体备课,主动参与备课,而不是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

【解决策略】提倡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行探讨。在准备的过程中,老教师要想是否可以有新的突破;年轻教师要以自己的年龄优势尽可能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准备预案。这样集体备课就集中多人的经验与智慧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就真成了主讲人的独角戏了,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在集体智慧碰撞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为解决具体问题而促进个性化备课。

【案例二】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如今,集体备课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时尚,备课时挑选一位教学中的骨干教师做主讲人。由于主讲人往往是年纪较长,并且是学科教学中的“元老”,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主讲人说了算,成了主讲人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多“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点拨】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的一种备课形式。经验多寡、教龄长短不应成为集体备课交流的障碍。我们年轻教师要本着学习讨教的心理,大胆开口,不怕说错;年长者要摒弃优势心理,将自己的观点方法作为交流的内容,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并非一定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所以我们要积极完善集体备课方式。

【解决策略】关于集体备课的方式我认为可以不拘一格,形式灵活一点,内容丰富一点,比如:

1、积极交流,在讨论中成长

集体备课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便是讨论。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知识状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等展开讨论。在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相对较好的教案,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围绕单元组的教学内容,让不同教学风格、教学个性的老师谈一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具体操作策略,哪怕小到如何指导读好一个句子,如何点拨引导解决一个问题都可以。这样的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和谐融洽的氛围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创新的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2、实例法:

集体备课时也可以观看该节的优秀视频,然后整个小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在关注别人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学会用审视的眼光对他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判断,期望理解其背后的用意,从而获得灵感。对别人有价值的“遇”不是守株待兔,而是主动转化为自己的“预” ,从而纳为“备”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思考学生的实际情况离目标有多远,将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让学生走近目标,如果学生这里出现问题,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整等教学变数。

3、实践法

(1) 事先通知某教师要听他已经讲过的某节课,听完说课后再进行研究。先让这位教师谈是怎样准备这节课的,怎样钻研课本,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怎

样设计教学过程,然后与他以前的备课相比较,看到底有哪些不同,最后大家自由发言。

(2)采用“多人同课循环”的研究模式。其具体做法是组织备课组的老师同上一节课,第一个教师上完课后,再次组织集体备课,然后由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如此循环,直至达到目的为止。

【案例三】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过分看重集体备课,认为集体备课完美无缺,或者懒得备课,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集体备课稿全盘拿过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点拨】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的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但是过分看重集体备课,甚至认为可以取代个人备课那就是不恰当的。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达成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共识,是一种教学思想、理念的普及,只能解决一节课中“粗枝大叶”的问题,具体的细枝末节还得靠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精耕细作”。

【解决策略】建议我们在集体备课后充分考虑各个班学生的“学情”是千差万别的,然后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造性的再修改,加工,完善,提升,甚至再创造,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

【建议】关于集体备课我认为要:建立集体备课反思制度,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完善自身。我们经常强调个人备课时要注视反思,而反思同样适用于集体备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时对之前的上课内容进行教学反思,提出上次集体备课的修改意见,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备日后参考。

集体备课是团队合作的基础,相互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前提。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学科组间只有相互合作和沟通才能有助于托起整个学科的优势。团队精神是一个学科走向高质量的取胜之道。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只有把集体备课这项活动认真做实,做好,才能让我们能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第二篇:通用技术学科有效备课的实践与反思

天津三十二中学刘宏丽

一、纠正几种错误观念

1.备课等于写教案吗?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有人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这种认识当然是错误的。备课至少应包括:备“教材”、 备“教法”、 备“学生”、 备“教学语言”。

(1)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备课的前提。研读教材不仅仅是研读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重难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有许多教师备课不仔细,也不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以致在课堂教学中抓不住重点、教学目标落实不好或是出错。比如,曾听过一节信息课,教师在介绍信息特征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播放了一段马岭之战的视频,看得出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可令人遗憾的是视频播放完了教师就直接给出了信息的几个特征,完全没有引导学生针对视频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让听课者感觉视频的应用好像就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没有丝毫关系,设计的亮点也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反复阅读教材内容,因为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所设计选用的,每个教师在认真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反复通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纵横联系、地位和作用,使自己对全册教材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真正做到“心中有书”,为适当选择教材和合理安排教材做好奠基工作。

(2)教学方法的准备和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许多教案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对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均做比较详细的阐述,但对于教学方法确是一带而过,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备课时没有对教学方法作充分的、全面的准备,没有把“备教法”当作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一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宜过多。有一次听某位教师说课介绍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时,这位教师竟罗列了十余种,不禁使人疑惑,这节课会不会上成教学方法的“走秀”。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用而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自己的特长去确定。在通用技术课上我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我想不管是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方法,应把启发诱导贯彻到教法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鼓励创新;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动口、动手、动脑。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备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充分了解,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由于学生的素质可能不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则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同一节课,在不同层次的学校、班级,其具体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从班级学生来源、特点及学生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易出现的问题等。一些教师由于对学生情况不熟悉,又缺乏经验,课堂上往往“卡壳”,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无法推进,目标达成率低。有的教师认为某些知识已讲过,学生懂了,所以不再讲或提示,却不知这正是学生的薄弱点。这些现象都源于没有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正确的分析。

(4)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也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虽然教师不可能按照事先写好的教案一字不差的讲课,但还是建议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从写详案开始,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平时讲课不注意的细节,比如罗嗦的话、口头词、甚至废话。总之,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达到以下要求:(1)准确无误;(2)通俗易懂;(3)简明精炼;(4)生动形象。同时还要注意老师的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或幽默感,要将教案的书面语化为口头语;清晰、洪亮、简炼,尤其是要设计讲课的语调,注意起伏相间,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2.优秀教案可以随意借鉴吗?

现在教案资源非常丰富,随便上网一敲就会有收获,我们手边也有一些专家整理的优秀教案集,但别人的成功案例未必适合你。就好像别人脚上合适的鞋你未必能穿,为什么?因为脚是不一样的。那是不是绝不能参考别人成功的案例呢?下面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讲完就知道我的观点了。2004年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微软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给我们上课的都是一些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知名教授,比如祝智庭、王吉庆,任友群。在这次培训中让我获得了许多新理念和教学设计案例。其中在第一节课上的昵称接龙记忆尤为深刻。我们一共有20余位培训教师,教授让我们围成一个圆,每个人给自己起个昵称(这个昵称用在整个培训期间),然后从教授开始,她先自报昵称,她一侧的人接着需要从头将说过的昵称重复一遍再连上自己的。直到最后的人需要把所有人的昵称全重复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大家可以快速认识,直到现在我们见面还都是称呼对方昵称。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所以开学第一节课我使用了,我让一组学生来做这个游戏,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课后我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一是受空间的限制,教室太小根本站不开这么多人;二是我只请一组学生参与,坐在位子上的同学根本不知我们所云,活动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三是整个培训的所有活动都是彼此联系的,单独使用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还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活动设计的用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的照抄照搬。再说一个成功案例,在信息技术双优课比赛中我抽到的课题是初识人工智能,要求借班上课。这节课的情境导入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我花了一天时间上网看案例,有一个设计对自己启发很大,就是利用在线翻译来译歌词,于是我把这个设计稍加改造用到了课中,先用一段英文歌曲导入,接着抛出问题,如果想知道中文歌词有哪些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应用。学生积极呼应,查词典、搜歌词等等。我说可以在线翻译因而引出人工智能。那次课效果非常好,评委也对课的导入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次成功的借鉴。从两次借鉴效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有些现成教案固然优秀,但是教师如果不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那么即使是特级教师的成功教案搬进我们的课堂也于事无补。因为每一位设计者有他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教学风格,所

教学生又有他们特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风格,任何一份教案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都不可能成功。所以现成的教案决不能盲目的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并且一定要有二度开发,这就是我的观点。

3.案例越多教学的效果就好吗?

我们平时听课时发现,通用技术课上有些教师为了增加上课的趣味性,每节课都呈现大量精彩的案例,课件中的案例一个接一个,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上课是在讲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初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会感叹教师下了功夫、教学资源丰富。但课下询问学生他们所能回忆的案例仅仅是一两个。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只注意了案例可以吸引学生而忽视了对其深度的挖掘。没有深度分析的案例的呈现,一时吸引了学生,却很难触动学生,知识、思想方法难以内化,也不是真正地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而对于备课来说,大量的案例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大量的时间用于查找素材,教师就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所以还是提倡案例要精选,一定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能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比如我在讲合理人机关系这课时选取了麦当劳产品设计的案例。

这个案例是教材上没有的,我之所以选用它,一是学生熟悉麦当劳产品,通过他们平时的观察可以总结归纳出我所需要的内容;二是因为它符合课程内容;三是有一些课外的知识可以拓展进来,一举三得。讲完这节课,每当我提起合理人机关系学生马上想起麦当劳这个案例。所以说案例不在多而在精,在课上将使用的案例分析清楚分析透彻,让学生从案例中真正理解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是最关键的。

二、几点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 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教师备课之真谛。应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

1.平时多读书。

教师备课前应该认真地做好知识的储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给自己定一个规矩,每天定时间看书,看一些专业类书籍,当然还应该读一些非专业的书。读这些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滋生灵气。我认为教师不应是“教书匠”,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学家。

2.课前广“博采”。

一拿到课题,就从网上找到不错的教学设计,为我所用,效果往往是不理想。我们要怎么做呢,针对一个课题我们尽最大的可能找到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博采众家之长后,再开始自己的创新之旅。这样在博采的基础上只要我们明确了设计的方向,天天想,时时刻刻地琢磨,“灵感”必定会展现。当然我们平时备课不可能节节都像参赛课一样想得那么细,那么深,但我们可以尽量地想得周全一些,因为想与不想绝对是两个样,想得深刻与否也绝对是两个样。

3.备课要充分考虑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灵活应变。

我们讲备课要充分,到什么环节教师说什么,学生有可能回答什么,提出什么问题,这

些在备课时都要充分考虑进去,准备好几套预案,谁在备课时考虑的越充分谁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当然,有时上课会莫名其妙的出一些状况,这些信息和通用教师经常遇到,比如:投影不亮了、计算机启动不了、课件播放有问题等等。我想除了刚才讲的那些环节我们备课还要备设备、备教具、备环境。将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都考虑充分了,这样就不至于手忙脚乱。当然我们上课时还会遇到一些事故,这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应对,一定要镇定、别慌张,特别是公开课上你遇事不慌,应对自如,就一定会给评委留下好印象。

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伟大的设计师设计的最经典、最时尚的服装,而能否穿出风采和神韵,关键是模特的条件和素养,教师就相当于模特。因为要备好一节课,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备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能达到的,那仅仅是基础,它还需要备课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一节好课的诞生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备课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综合体现。让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吧!

第三篇:对电影《孔子》的反思与评价

认识作为“人师”的孔子——对电影《孔子》

的反思与评论

孙艳飞

摘要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电影《孔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孔子的儒雅,孔子的气度和仁爱,特

别是他作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精神世界,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解读

一、介绍

孔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古代,他被统治者尊为圣人,说他“前知千岁,后知万世”,“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到了近现代,他却变成了古代反动思想的集大成者,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再到“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孔子儒学被全面否定。很显然,无论是古代的被尊崇还是近现代的被贬斥,孔子的形象均极度失真,并非其本来面目。因此,客观真实地还原孔子的形象相当必要。正如国学大师张岱年所说, 盲目批判或盲目崇拜孔子的时代都过去了,现在是科学研究孔子的时代。近10 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研究有深入的进展,对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历史活动,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这些都成为电影《孔子》的创作底本和思想来源。

文献上的孔子是神,而影片中的孔子是人。电影一开始就把调子定得很好,恢弘古朴的配音、高山宏宇的背景,老年的孔子感叹着世事变迁,思辨着伟大梦想与残酷时代之间的矛盾。然后开始倒叙孔子的人生经历,跳过他的童年少年时期,他一出现就是一个成熟、宽容、具有大智慧的男人,在他的从政、领军、流放的过程中,穿插其著名语录,渗透其思想气度,孔子护主、重民、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 争鸣的新局面,表

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 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 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 “大教育观”。

2、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很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三、对孔子仁、义、礼、智、信的解读

1、礼的解读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在重礼方面,电影用的是很简洁的手法,孔子拜了三次,回国的时候是大拜:以特写方式展示了孔子见鲁国公时候的礼仪。电影结尾,涵养风度极佳的孔子,终在晚年得以回国,在鲁国城外,仍循周朝古礼叩拜。电影把对“礼”的阐释凝结于这几个点,突出了孔子的“敬”。“敬”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情感和状态,是人性的自觉。如《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阳货》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八佾》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种不诉诸神而诉于人、不诉诸外在规约而诉之于内在情感, 在影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展现。

2、义的解读

电影开始和结束时,白发苍苍的孔子坐在阶前,捧着竹简昏昏欲睡, 回忆自己波澜壮阔又悲凄孤独的一生:做过春风化雨的精神领袖,也曾在矢石如雨的战场擂鼓应战。“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他一条道跑到黑,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对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自认“斯文在我”,一生都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而这也是电影导演乐于展现的部分。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仍然保持高洁风骨;在饥饿困乏的绝境中,仍然弹琴作乐,弦声代饭。而当他重回鲁国,面对城楼颤颤巍巍老泪纵横, 一个充满悲情的孔子跃然而出。《孔子》主创说:“孔子的一生今天看来是有美学意义的———那是一种凄楚的美、孤独的美,但他也是一名不屈的斗士、悲情的英雄。孔子是圣人,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他作为圣人时所需要承受的。”孔子是作为那个黑暗时代的伟大思想者存在的, 他也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悲剧英雄而终结的,这是一个“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儒者形象。

3、仁的解读

鲁国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 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与孔子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的礼仪之道相违背。孔子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 不惜以死相谏,展现了极佳的辩论术。论语中说,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于风险处泰然自若,于争伐时不怒而威,于动荡中睥睨天下,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可以去做。仁是一种事无巨细的生活态度,在这些戏中渗透了孔子的所追求的“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 (《论语·学而》)、“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为仁由己”(《论语·颜渊》) 等等仁学的诸要求。

4、智的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依然未放弃他对仕途的理想,依然在游说国君。但是到了鲁国人请他回去后,他就开始说不要拿政事来求我。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梦想接二连三破灭以后,回归到了自己心灵的深处。这更多是一个个人的成长和个人自我救赎的过程。”《孔子》选择了一个很难表现的题材, 力求从中找到更多贴近现代人的东西,以孔子的悲剧折射现实,所以令现代人亦“心有戚戚焉”。“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的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但他能够改变内心, 用于应对世界的不公与纷乱, 但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年轻的孔子有一身鸿图抱负, 不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但迎接他的却是其后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几近丧家之犬,理想主义要被挖空殆尽。但他领会到“不参政事”以及“无为而治”:“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孔子》从入世到出世,最后希望逃避政治与争端。“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5、信的解读

“夹谷之会”是齐、鲁两国国君的一次重要的双边会谈,发生于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 年)的夏天。其时孔子年52 岁,任鲁国司寇。齐、鲁是邻国,当时已形成齐强鲁弱的态势。鲁定公八年,陪臣阳虎劫持定公,攻打鲁国世卿三桓,事败出逃,第二年投奔晋执政赵简子,晋、鲁关系由是出现裂痕。正是趁此机会,齐、鲁重新修睦,但双方互信度很差,齐国总摆出一幅持强凌弱的架势。“夹谷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孔子临危受命,担任鲁方的相礼。他精通礼法,有勇有谋,不但面对强齐保全了鲁君和鲁国的名誉, 而且收回了长期为齐国占有的汶阳之田。“夹谷之会”中,孔子面对以强凌弱的齐国君臣,始终采取晓之以德、据理力争的方针。齐人欲以莱兵劫鲁侯,孔子正告齐侯:你这样做,“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齐侯节外生枝,要设享礼,孔子指出:这是“弃礼”。礼,或者说,

周礼,在周代是一种共同的准则,也是处于最上位的法律规范, 诸侯国之间通过会盟来立誓立约,从实体到程序亦都应受到礼的约束,即要“合礼”。春秋以降,礼坏乐崩。春秋之世,没有人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国与国的会盟与和谈那样的场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宣布毁弃周礼。顾炎武有云:“春秋时犹尊礼重信”。“犹尊礼重信”,是孔子在“夹谷之会”中据礼力争的前提。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从中获得启示,得到启迪,合理的吸收;对于其中还不成熟的过于保守的部分,我们要加以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孔子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社会理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孔子为实现其社会理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以教育为手段,传播其仁爱思想,最终达成人人受教育,社会高度文明,从而实现其理想社会目标的精神诉求。《孔子》这部电影对孔子思想的合理解读。这种解读传递了一种追思先贤、回归传统的文化内涵, 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重构价值体系和文化模式的契机。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思想的再次发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

[2]司马迁.《史记》.

[4]于丹.《论语》心得.

[5]《孟子·尽心下》

第四篇: [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思考题:教学反思能结合教案进行吗?教案反思有什么作用和价值?特别地,教案反思会不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以至于影响教师的发展?

一、教案的基本含义

1、教案含义

也称课时教学计划或课题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状况、教学条件、环境和自身因素,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又称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因它通常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通晓教学内容全局的基础上,考虑要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如何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步骤,布置哪些课堂练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教案的现代特征

(1)反思性:能体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2)针对性: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体现出层次性,在问题的设计上有梯度性,在练习的设计上有选择性,在学习策略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3)创新性:

(4)深刻性:集中表现出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能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预见教学的进程。

(5)发展性:教案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6)动态性:它不是一个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象是一部永远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既需要精心预调设,更需要课堂动态生成对其加以充实。

(7)开放性:从备课内容的角度讲,新教案应从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讲,新教案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讲,新教案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

3、教案的地位与作用

(1)指导性: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想,如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要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案中。

(2)操作性: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都作了具体明确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3)预演性:教师备课、写教案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

(4)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5)代表性: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授课者对课程实施的具体认识,教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授课者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

(6)实效性: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虽当前大力倡导课堂生成,但是,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预设,源于授课者丰富的教案设计经验和课堂把握的实际艺术水平,没有教案设计、课堂操作把握的长期经验和体验,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信手拈来、精彩生成。因而教案设计的功夫能够很好地在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中体现出来。

二、教案反思的基本意义与基本作用

1、教案反思的含义

教案反思又称教案反思与研究,更准确地说是教案的反思与再研究,是指教师围绕教案的设计、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反思性活动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教案的自我回顾、评价及进一步调整,旨在积累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完善,提高教案设计水平,进而增强教学能力。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校本研究中“反思”、“互动”、“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连接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案反思的几个阶段 (1)教学反思的基本环节

第一阶段:具体经验阶段(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

第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特别是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三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重新审视已有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

第四阶段:积极的验证阶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以上阶段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是否能更适应教学活动的要求,更充分地体现教学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教案《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检验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经验、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又进入具体的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2)教案反思的三个阶段

教案反思符合教学反思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其特殊规律

课前的教案反思,旨在两再次明确目标,确定教学起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教案编写,或编写中的教案,或即将上课的教案,反思以往的同类教案及其经验教训;二是反思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对自己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再次进行查缺补漏、吸收、内化,重新审视这个新教案的利弊得失,预测可能的效果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案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中的教案反思,旨在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边教学边反思把反思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调整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课后的教案反思,旨在提升经验,凝炼智慧,形成共性规律,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能使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念水平。

(3)教学反思的一个模式--- alact反思模式

alact反思模式:行动(action)——教师的实践活动,如进行一堂课教学; 回顾行动(looking back on the action)——即在行动结束后,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找出尤其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 of essential aspects)即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分析,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创造别种行动方案(creating alternative methods of action)在上一步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 尝试(trial)重新尝试,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行动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就构成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连环套。

3、教案反思的基本作用 (1)课堂上的教案反思可以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确保预期教学目标和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2)课后对教案进行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对于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凝炼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十分有效。

围绕教案及其相关活动的反思,一是反思教师个体参与教研室或年级组诸如集体备课等活动的态度,比照身边的专家型教师、名师们的相应经验,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二是反思自己进入课堂前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准备,诸如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课程研究,是否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课堂,必要的课程预设是否成形,这些内容实际上构成了隐性教案的主要内容。

三是反思自己对学校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自己是否有效利用了学校软硬件资源(包括场所、设备、学习材料等)和其他物力和财力,使其服务于课堂,以及自己在获取这些资源过程中实施的策略。

四是反思是否有效地利用了非教学时间,强调在有限的非教学时间里如何有效地放松自己、释放心情,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3)对教案的反思,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 (4)教案反思可以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5)教案反思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在已形成的教案,即将上课之前,教师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预设的弹性的空间是否合适,预设的教学内容能否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随机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是否同步„„

教学结束后不妨反思一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没有进步和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如何„„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既要走近学生(缩短空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拉近心灵的距离),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

三、教案反思、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教案、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

1、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其内部的特定规律

教师成长呈现阶段性,其中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激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在成长过程中,教案是伴随教师左右的重要内容,只有承担课堂教学,就必然与教案打交道。

2、外在理论内化与物化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一般而言,教师成长,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影响两方面:外在因素主要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在职培训,源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内在因素主要指教师的自我完善、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求以及实践和追求。无论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如何,教师最终都要将外在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教学风格,物化为教案设计及课堂教学行为,这种内化和物化的实际效果,决定着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而对外在理论、知识、方法等的内化、物化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3、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是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一名合格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三种知识:

首先是原理知识。其中既包含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知识,也包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其次是案例知识。即教师对有关学科内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进行具体化之后形成的特殊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

最后是教师的策略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从未见过的新问题、新情况时,创造性加以解决的策略、智慧等内容的复合。

新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差异尽管非常微小,但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案例知识上的上的优势最为明显;相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经验型教师的弱势集中体现为其策略知识十分欠缺,而策略知识的核心恰恰在于反思。 丰富教师的案例和策略知识,就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内容,而围绕教案的反思与研究,其核心目标正是为了丰富教师的案例和策略知识。

(二)教学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表现为

1、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教师在任教的最初几年,在适应角色转换的同时,要反思教学技能的掌握;在迅速发展和稳定阶段,为适应教学的需要,要不断反思教学理念并对其加以更新;而在经历一段停滞期后,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反思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总之,通过反思 可以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智慧,进而促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实际能力不断提升。

2、教学反思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可能和内在动力。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并将其升华为实践智慧;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重构,教学反思应该作为信仰、态度和德性来追求。

(三)教案反思在教学反思中的特殊作用

1、深入学生中,与学生换位,反思教案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课后及时地深入学生,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谈,是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案的客观依据,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在与同行的教案比较中反思自我

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渠道。

3、在与专家、名师的针对性交流中反思自我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渠道。

4、在教案的课后反思中质疑教科书,提升自己的教科书评判意识和能力

第五篇:关于“高效课堂”实践的评价与反思研讨

今天上午第二节在学校集体办公室召开了全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全组成员发言积极踊跃、针对性强。现对老师们的发言做一个概括和总结。

我校强调课堂有效、有趣,老师们非常同意“注重课堂在有趣的基础上有效”。要灵活运用“学、探、测”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 第一:采取多种手段。应经常采用媒体资源。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单方面的听,视觉感官的刺激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们的教室比较单调,移动多媒体也少,这让老师们无法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给教学带来了很大不便。 第二:关于导学稿。

大家一致肯定了导学稿的好处:1.设置的预习填空题,上面的基本观点或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对基本知识的预习,便于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发言更有价值。设置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可以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处理导学稿应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班级的情况作适当的变化和灵活的调整。可以规定一两个环节,其他的自己去操作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备课。 同时老师们也提出:1.不一定是一课一案。2.导学稿的编写,如果长时间一个模式,就会扼杀教师的个性,课堂活动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第三:关于小组合作。

大家也肯定了小组合作的好处。但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时,每个组员是否都在参加? 2.是不是要贯穿课堂的始终,有没有必要性? 3.如何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 4.怎样让更多的人展示?

5.一味强调小组合作,也容易形成一种枯燥的模式,怎么办? 6.怎样的位置编排更好、更有利于小组合作? 第四.应与生活多联系。

初三应该多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要多与生活相联系,应在拓展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视野上多下功夫。

同时大家也有困惑。比如赵老师说:“有趣应有一定的条件”。初三的教材里思辨性的问题多,专业性强,该如何突破需要探索。 总之,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高要求培养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展示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在实践”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不要太着急,要静下心来多思考、多想办法,这样总会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的阳光大道。

二中理化生教研组

年 月

上一篇:部落冲突搜索部落下一篇: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