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用药主观心理浅析

2022-09-11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病及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被社会科学重视。如何科学细致地分析探测和把握他们的心理共性与特性,尤其细探他们在求医用药过程中的心态予以指导,对症合理用药,从而有效地调摄心境,提高生活质量,最后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的是我们临床医师尤其是门诊医师需要掌握的一门科学手段。以下就门诊过程常见老年病人的心理作一分析。

1 自套广告指名点药

点药求医是当前很多老年人上医院的目的,他们多半都是在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中获得的不尽全面的信息,自认为对症下药了。殊不知不少广告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只讲药物治病的效果,不谈药物的毒副作用,这种现象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尤其是老年人群,由于他们脱离岗位多年,缺少国家政府直接的导引,会过分相信广告宣传,认为这些药对自己的身体有益,于是便上医院点名要药,或自己到药店买药自服。从医生专业角度讲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的危险性:(1)剂量把握不准;(2)缺乏对自身的疾病的整体了解,有时还可能发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之分,病人自身很难辨别;如关节疼痛,有的是由于骨质增生(骨刺)引起,有的则由炎症导致;用错了药,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2 慢性病不规范服药

2.1 不按医嘱服药

老年人多半有慢性疾病,尤其那些老病号,自认为对自己的病情比较了解,于是就擅自更改药次和药量,不按医嘱用药。还有不少人视病情稍缓解就停药。例如:有些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刚达到正常或一、二次自测血压正常就立马减药或停药,而不知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则应终身服药,随意停药易引起病情变化或加快病情进展。临床上很多药物是不能随便减量或突然停服的。再如,有些患慢支的老年人,症状比较重时,便随意加大药量,岂不知这么做轻则会引起不良反应,重则或可导致恶性事件;有些患感染性疾病的老人用了抗生素后病情刚刚缓解,就擅自停药,结果造成病情复发。

2.2 不按时间服药

药物在体内产生浓度的时间和效力是不同的,要想使机体对药物能较快而完全地吸收,并达到适当的血药浓度起到最佳治疗效果,就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恒定剂量,即服药的时间性。实际上,用餐的前后服药对药物的吸收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品应在饭后或饭中服用,胃动力药宜在饭前服用;根据疾病的特点给药的时间也有不同要求;如降压药一般应在晨间第一个血压高峰段服用,对降血脂药又宜在睡前服用。而有些老年人不遵守这些用药规律,随意性较大,这样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实效而导致治疗效果的不完全性。

2.3 重复多品种用药

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的人占大多数,通常在大医院求医诊治时,看的是专科医师,他们一般则是针对你的某个疾病开具处方。有些疾病的用药具有一定的相同性;比如感冒,咽喉炎,肺炎以及泌尿系统的炎症均可以应用抗生素。有时老人在不同科室就诊就会发生抗生素的重复使用。还有的药物在配伍上存在排斥和降低药效的禁忌范围,在不同专科开出的药物有时会出现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严格的规范用药,专科医师之间的沟通能保证科学严谨的用药,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老年人用药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2.4 主观仿效用药

仿效性用药是老年患者身上时常见到的现象,有些老年患者听到别人同样疾病用的药好,就自说自话地拿来应用。殊不知,症状相似而疾病不同的有很多,比如同是中风偏瘫患者,有的是由脑出血引起的,有的却是由脑缺血(血栓或栓塞)引起的,治疗方案就完全不同了。即便是同一种疾病,也有一个轻重缓急及病程长短的问题。再说,人与人还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尽一致的,某种药在别人身上效果好,在自己身上却不一定管用。例如,同是冠心病患者,有的用通心络好,有的用丹参滴丸好,而有的则用地奥心血康好,故,治疗上也是因人而异的。一味仿效别人会造成治疗延误。

2.5 偏爱保健补药

滥用补药是当今有些老年人非常普遍的情况,他们误认为年纪大了需要补一补,补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强身益寿;实际上,补药也有它的适用范围,绝非适合每位病人。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分,例如:有的体质偏热的人服用人参会出现过度兴奋、烦躁、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等症;更何况人参还有红、白之别,补益作用有侧重。即便补药也是要在医师的辩证指导下才能正确应用。有的人还将维生素当补药,殊不知,维生素随意多用可以引起中毒。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中比较流行的服用蛋白质粉,盲目的大量吃蛋白质而造成的老年人肾功能受损的列子也不在少数。总之,不经医师的辨证论治,没经医师的建言乱吃补药,有弊无利。

3 中草药无毒

历来大多数人认为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的观点很普遍。实际上,所有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滥用中草药也会中毒。目前因为中药产生的临床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比如服用治疗甲状腺病的黄药子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报道很多,用木通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也不少;就是服用中成药引起副反应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六神丸服用过多,会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附子、草乌经常见到在治疗关节炎的处方中,但可见到引起心律不齐,甚至心脏停搏的严重副反应。少数中药的毒性还很大,比如川乌、南星等,用之不当均可引起严重后果。“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即使正常服用剂量内,由于个体的差异也有可能引起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耐药性或药物依赖性。

总之,上述用药心理在老年人中有很大的普遍性,这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给老年人用药起到了误导作用,只有正确而客观地认识药物的治病正作用和致病副作用,合理合情的应用才能走出用药的心理误区。老年人应当科学、宽心地对待疾病,针对性、严谨性地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摘要:我们日常门诊中发现.老年人在用药问题上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比较常见.为更好地掌握正确用药依据,对老年患者就诊时常见的一些主观现象,进行了一般的心理分析,从中归纳总结了比较集中的几方面心理表现,以提供临床医师,尤其门诊医师以及基层的医师在日常工作中获取参考信息和临床指导。

关键词:老年患者,用药,主观心理,分析

上一篇:浅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下一篇: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