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思考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工商所思考范文

对全市工商系统工商所改革建设的思考

市工商局坚持“面向基层、强化基层、建设基层”的工作指导方针,2000年以来先后制定印发了“263”方案、“三制三化”、“关于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工商所工作规程手册”等基层工商所改革建设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工商所改革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全市工商所布局趋于合理、人员结构得到优化、监管模式改革基本到位、执法水平显著提高、规章制度健全落实、所容所貌焕然一新。

一、主要做法

(一)以“两项”改革为突破点,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层执法机构

1、改革工商所设置。为了适应市场监管新形势,我们在调研论证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础上,确定了“小局大所”总的指导原则和撤并所三分之一的具体整合方案,2000年以来,全市撤并工商所队41个,撤并比率35%,目前,全市现有工商所66个,车管所10个,实现了“小局大所”的改革目标。

2、改革选人用人机制。为选拔优秀人才,我们于2002年制定了《承德市工商系统执法人员竞争上岗办法》并在全系统实施。共有327人参加了竞争上岗,有34名原股所长落聘,13名正职改任副职,26名副职晋升为正职,44名一般干部走上副职岗位,岗位交流315人。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树立了有为有位的用人导向,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以“三制”建设为切入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1、市场主体户籍制。我们在总结近年来经济户口建立管理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统一制定了《经济户口建立管理使用基本规范》,按照这一规范,全市66个工商所全部建立了“一档一卡”的书式档案和机读档案。

2、市场监管巡查制。结合近年来市场巡查的实际,我们统一制定了《市场巡查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制。一是采取驻场和市场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各类市场及其主体进行巡回检查,根据巡查结果,将企业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实行两级巡查监管,在各县区局设立经济检查队,建立了县(区)局、所两级市场巡查体系,杜绝监管死角和盲区。三是实行跟踪巡查,对市场主体的违法生产经营苗头,巡查员及时发布“警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并监督落实。四是加强了监督考核,市、县局不定期地对各巡查区履行巡查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巡而不查,查后不认真记录、不认真处理等问题。

3、规费收取交费制。我们总结推广了隆化县韩麻营工商所“三段式”工作法,即每月的前5日为集中交费时间,6—20日为市场巡查时间,下旬为集中办案时间。对偏远山区小户实行一年一定费、半年一收取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各所集中交费比率平均达到80%以上,有的所达到了95%。集中交费制的推广,大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为市场巡查办案提供了保证。

(三)以“六化”建设为着力点,建立与现代工商相适应的基层窗口单位

在完成工商所整合、危房所改造和工商所监管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把基层建设重点转移到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上来,把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作为2005年全系统十件大事之一进行研究部署。于2004年10月,组织编写了《工商所工作规程手册》。2005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确定了4个工商所先行试点,实行局领导和有关科室包所责任制,促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7月19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工商局长、人教股长、基层所长等140人参加会议,现场观摩了试点所,听取了试点所经验介绍,省局李继红副局长、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到会讲话。会议在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提出了“硬件建设分批抓、软件建设齐步走”的工作思路,确定年内重点抓好30个所硬件建设和其它所软件建设,争取2006年底全部工商所软硬件建设达标。12月份,市局对全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评比,评出十佳规范化工商所12个,先进工商所18个,在2006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表彰。

1、环境设施规范。一是统一了工商所标识。按照冀工商[2004]62号文件要求,统一更换了工商所标志,做到了“四统一”:即工商所机构名称统

一、工商所牌统

一、工商所标志统一和窗口设置统一。二是规范了内部设置。在房间布局上,做到了办公区与生活区的分开。三是规范了办公设施。要求有条件的工商所统一办公桌椅配置,其原则是美观、适用,能够体现现代化办公要求。四是统一了窗口建设标准。注册大厅一般不低于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接待区一般不低于注册大厅的三分之二,为管理对象提供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五是加强了硬件建设。按照先撤并、后建设的原则,对原有工商所房屋进行了新建、修缮和改造,2000年以来,全市投入工商所建设资金1800万元,新建工商所34个、改建工商所13个,为工商所配置显示屏5台、触摸屏11台、摄像机27架、执法专用车102辆、微机167台、打印机73台、电视机73台、VCD机70台等必要的执法装备,绝大多数工商所建立了“四室一厅一堂”(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娱乐室、一站式首问责任大厅和食堂),实现了“六机一车”(微机、打印机、电话机、电视机、VCD机、摄像机或照相机和汽车),有的所还配置了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生活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工商所租房、危房、装备落后等问题。

2、服务行为规范。一是推行服务平台,拉近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关系,为前来办事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二是设置了便民设施,在注册大厅接待区设置服务指南、工作人员去向牌、意见簿、饮水机等便民措施,为前来办事人员提供便捷服务。三是实行首办责任制度,树立了“便民服务、公正执法、阳光作业、提高效率”的服务理念,促进了队伍及行风建设。四是落实七项制度(即一站式服务制、首问责任制、延时服务制、预约办事制、跟踪服务制、联系点制和企业联络员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3、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是创建公正廉洁执法环境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在坚持依法行政、促进行政行为法制化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开展了“三坚持三反对”活动。一是坚持依法执法,反对有法不依。工商所依照法定职责对个体工商户及各类经济组织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充分体现适当性,没有违背法律的原则和超越法律的范围。二是坚持公正执法,反对随意执法。工商所实行登记、收费、巡查、处罚等行政行为既严格依照了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程序,又做到了对外公开,增加了执法的透明度,避免了随意性。三是坚持文明执法,反对野蛮执法。通过加强执法人员岗位大练兵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一线人员的文明执法意识,受到了群众的好评,2005年,全市查处经济违法案件和罚没款,工商所分别占全市总数的81%和80%,没有发生行政败诉案件。

4、政务公开规范。按照省局《关于统一工商所政务公示内容的暂行规定》要求,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执法纪律和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登记条件、提交申请材料目录及申请书示范文本进行了公开。有条件的工商所用显示屏或触摸屏公开,没有显示屏或触摸屏的统一上墙公开。

5、工作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政治业务学习、工商所议事规则、政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内部管理、工作考核、“三会一课”等18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去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

6、信息化建设规范。一是加强了网络化建设,实现了省、市、县、所四级联网;二是加强了硬件建设,每个县区局都增配了硬件设施,工商所微机全部达到两台以上。三是全部安装了工商所各类业务软件。建立了经济户口、市场巡查机读档案,对企业和个体户实行动态管理。

(四)以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点,建立与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工商所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全市统一规定每周半天为政治学习时间,各所由支部书记(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38个工商所建立了党支部)或所长组织学习,根据形势发展确定学习重点,开办学习园地。全市统一建立了《干部学习档案》,及时将培训内容和考试成绩填入《干部学习档案》。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接受了教育,得到了锻炼。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按照分级培训原则,市局对股所长、县区局对一般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采取竞赛、讲座、考试、交流等较为灵活的方法,重点培训了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工商所改革建设系列内容和英语、计算机、WTO新知识。2001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33期,培训基层工商所人员2252人次,人均参加培训2次,培训面98%以上,平均成绩93分。

3、加强学历教育。截止到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干部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6%,45岁以下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2%。

二、主要成效

1、人员素质提高了。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了执法办案水平,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在系统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服务行为规范了。通过实行规范化建设,基层工商所改善了生活环境,美化了办公环境,提升了文化品位,规范了服务行为,执法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人人讲学习,事事讲规范,处处树形象的良好氛围。各所在按要求全面实施政务公开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三制三办”、首办责任制、红盾帮扶工程等服务举措,还结合实际推出了一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如建立定期企业座谈会议制度等,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2005年,全市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全系统13个参评单位实现了“满堂红”。市局和7个县区局获免评,3个县区局获第一名,2个县区局获第二名。

3、行政执法加强了。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使执法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所学法用法积极性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有所提高,查办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全市05年共查办案件26375件,案卷质量明显进步,无一例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4、财政收入增长了。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规范了行政收费行为,拓宽了费源,堵塞了漏洞,财政收入有所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收入约7300万,同比增长18.6%;罚没1599万元,同比增长39.6%。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商所缺员严重。我市现有编制1698个,实有人员1239人,空编459个,空编率27%,其中行政空编297个,空编率22%;事业空编162个,空编率49.2%。形成空编原因主要是工商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以来,我市工作人员除接收军转干部和复员兵外,一直是只减不增,导致全市工商所普遍缺员严重。出现了工商所越整合人员越少的逆向局面。目前,全市现有工商所76个,其中8人以上工商所只有25个,7人以下工商所还有51个,除城区工商所外,其他工商所一般为2—4人,工商所不雇临时工已无法开展正常工作。有5个县区局缺员甚至超过三分之一。

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缺乏高、精、尖人才。全市系统公务员队伍平均年龄43岁,30岁以下人员只有62人,51岁以上超过10%。全市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虽然达到80%以上,但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少,只有16人。计算机、法律专业人员更少,有的工商所配备了现代化的执法设备,没人会用。实在是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严重影响了工商职能的发挥和监管到位。

三是基层工作任务多、压力大。所长们普遍反映工商所收费、罚没指标高、规范化建设任务重、行风评比要求严,另一方面,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所里人手又不够,形成忙乱现象,没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认真研究深层次问题,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是装备落后,经费紧张。影响执法办案的效率和质量。目前,虽然规范化建设为基层所配备了一定的执法装备,基本实现了“五机一车”,但有些所的装备还比较落后。导致在查找案源、收集证据等办案环节,往往落于不法分子的后面,甚至面对不法分子日益高科技化的作案手段而盲然失措。

四、几点建议

一是解决人员缺乏问题。尽管今年全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但根据我市实际,24名指标远远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所以06年我们希望省局积极协调省人事厅,为我市解决增人计划200个,其中,招考公务员120人,录用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增加事业人员80人,以解决工商系统委培生及职工子女等遗留问题。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应重点抓好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更新培训。坚持集中培训、岗位练兵和加强自学相结合,切实提高执法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此外,还要为基层干部提高学历层次创造有利条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赴外挂职锻炼等方式,学习外省市先进执法办案经验,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是否借鉴公安系统做法,搞好几个必训:上岗必训、提职必训、新出台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内容必训。适当增加脱产时间和比例。

三是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现行的执法资格考试多流于形式,必须加以改革完善。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工商所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将岗位资格化分为不同的标准和等级,执法人员必须通过考试获取岗位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报考资格应限定学历和专业及岗位年限。使干部业务学习形成梯次,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岗位资格等级,从而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四是应研究开发一套综合的工商系统软件。将红盾9

8、工商所监管、企业信用分类、办照、财务软件等整合在一个软件上,使各类资料信息能共享,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既可以避免基础信息重复录入,减少工作量,又可以使各类资料之间一致、完整、真实,便于查询和操作。

五是建立应对执法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专门机构。近年来,工商执法人员在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中的殉职人数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正当的商业行为获取的利润与违法经营活动产生的暴利差距日趋加大。巨额的非法利润使不法分子不断加大违法活动的投入。而当违法经营活动受到查处时,他们常常又会铤而走险,致使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在维护市场秩序、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时,常有被围攻、殴打现象,查封、暂扣商品时有被围观者转移、抢走现象,使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建立一个专职应对执法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专门机构,具用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篇:基层工商所办案的一点思考

随着工商行政机关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工商所查办案件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工商所做到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我所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基层办案有如下的几点思索,写出来同大家一起商讨。

一、做好日常巡查:巡查制不仅为我们发现案源提供了机会,而且也赋予了我们及时发现违法经济行为并及时查处的义务。不管是常规检查还是上门为商户送执照,都要把巡查体现其中,走马观花和深入查看要互相结合,针对重点商户要重点查看。因此,发挥主观能性开展巡查,是获得案件的主要来源。

二、做好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是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涉嫌违法活动的有关财务及场所进行的查看、清理的过程,其突出的特点是时间性强、客观性强、干预性强。要掌握好第一手证据资料,就要把握好何时进入现场、抓住现行、如何采集到客观真实的证据材料、避免当事人的干预等环节。去年我们在燃灯街道查处四家无照电子游戏室时,考虑到农村街道情况特殊,执法中往往会出现阻挠,一旦消息走漏其他各家就会快速关门停止营业。所以我们在检查前制定了周密检查方案,一定要短平快,抓好证据的同时,要及时对经营工具采取扣留措施。由于人手不足我们从临淮所借调几名同志,当时我们多名执法人员兵分四路,先由穿便衣的一名同志敲门进入,其余人员待情况证实后一拥而进,一人做检查笔录,一人稳定、询问当事人不让其走出现场,一人检查现场、拍照、暂扣工具设备。经过精心准备的现场

检查,短短几分钟就解决战斗。

三、做好询问:询问前一定要制定询问提纲,要料到当事人会说啥、讲啥,做到心中有数,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询问中,可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口气,不同的策略,总之让其能稳定下来如实交待问题。但是,切忌采取逼供、诱供。询问及调查是密切联系的,对当事人交待的话一定要通过调查核实来印证。去年我们办了一个个体户侵权商标案,为了准确计算他的营业额及利润,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其纳税的依据及纳税申报的营业额及所得额,最终验证了他自己说的非法所得和真实情况相差甚远。调查千万不能嫌麻烦,深入的调查往往会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以上是我所执法办案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与体会。借此机会我也说几点办案中的困惑:一是执行难,往往下完处罚决定,当事人就是不交罚款,我们办法很少;二是鉴定难,对于涉假物品明显是假冒的,我们也要鉴定,这样首先会产生寻找、等待鉴定单位,不能及时结案。三是基层工商所经费紧张,也影响了办案的效果。

凤阳县工商局小溪河工商所

2010年3月1日

小溪河工商是2010年“3.15”活动方案为隆重纪念201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广泛宣传中消协“消费与发展”主题年活动,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普及,推动我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按照县消费者协会统一安排部署,小溪河消费者协会分会定于201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面组织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宣传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消费与发展”年主题,进一步宣传《消法》、《产品质量法》,关注消费,关注环境,关注健康,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2010年“3.15”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3.15”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陈文彬

三、方法步骤

(一)活动时间和内容

1、活动时间:2010年3月15日。3月12日至14日我局将在市电视台发布活动公告,届时付局长将发表电视讲话。

2、为震慑不法经营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工商局、市消费者协会将在3月15日活动当天,公布2008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典型案件和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消费

投诉典型案例。

3、3月15日,在市区西广场北门口、行政路、屏峰商场、金林商场门口开展以“消费与发展”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投诉活动,集中受理广大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投诉,组织专业人士回答消费者的咨询,发放宣传材料。

4、向广大消费者展示2009年市工商局打假成果,组织真假商品对比,届时将组织各种商品的经销商和厂家的有关专家向广大消费者介绍真假商品识别知识。

5、组织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市眼科医院、市中心红十字医院、郑煤集团总医院在西广场进行大型义诊活动。

6、组织新联通、移动公司、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业到现场参加业务指导和解答有关知识问答及物资展销活动。

(二)活动安排及分工

1、在市西广场北门口设一个主会场。责任人:崔建东

2、行政路(钟楼门口)、屏峰商场、金霖商场门口三个咨询台。

3、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2010“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宣传材料,材料有郑州市局印制,投诉中心落实。

4、主会场30张桌子,20把椅子,3个分会场每个会场2张桌子,4把椅子,3月15日上午8点以前送到。由经检大队负责。

5、在活动主会场悬挂条幅1条, 12块宣传板块,三个分会场各悬挂宣传条幅1条,局门口宣传条幅4条。条幅和版面的制作与悬挂由

消保科负责。

6、主会场设咨询台4个,由消保科2人、注册科4人、监管科3人、12315执法大队3人、消协2人、共14人组成。负责解答咨询、投诉和举报的分流工作并作好记录,人员有法制科负责和管理。

7、真假商品对比由经济检查大队组织进行。其中真商品由市区所负责提供,经检大队提供假冒商品并组织经销商或厂方专家讲解。

8、主会场桌椅的使用和管理由消协负责。责任人:崔建东

9、活动当天,投诉中心留2人值班受理电话投诉。责任人:周宏州

10、活动现场的投诉和举报案件由经检大队迅速查处和处理。

11、活动当天各所、队12315执法专用车全天候在现场,及时处理举报、投诉案件。

12、参加主会场活动的工作人员于当天8:00在西广场北门口集中。活动时间8:00—18:00。

13、各工商所在辖区闹市区设咨询台1个,悬挂横幅1条。

14、本次活动的录像、宣传报道工作由人教科负责。

15、3.15活动结束后,投诉中心将活动情况及时总结上报。

16、活动场地(包括分会场)及相关部门关系协调由办公室负责。

17、本次活动的经费保障由财务科负责。

四、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制作展板、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要组织指导各大行业、中介组织积极参加。

2、宣传活动要和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以宣传、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重点,推动企业诚信。同时对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行披露曝光。

3、严肃纪律,严格责任。参加活动的人员及车辆,活动结束前不得擅自离开。监察室要履行职责,抓好活动现场督察工作,活动结束后通报督察结果。

第三篇: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现实思考

对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现状的思考

基层工商所处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经常。其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市场法治环境的形成,进而关系到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市场秩序管理、经济宏观调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行依法行政,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逐步朝法治化方向迈进。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体制不顺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阻碍着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若不及时予以解决,将影响到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在此,笔者结合在基层行政执法的一些体会,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人治思想严重。工作上,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办事。定指标、下任务、做决策不注重科学性、合法性,进而以“摘官帽”、“一票否决”等手段强制推行“长官”意志,下级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忽视法律,采取一些非法的行政手段,进而造成工作失误。个别少数领导,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地区违法活动猖獗。如假冒伪劣产品成灾,小煤窑屡禁不止,事故不断,安微“阜阳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把法律赋予的职权当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喜好我行我素。有利就行,无利则推则止;三是有些执法人员对一些法规的处罚条款记得很清楚,其他条款模糊不清,造成执法定位的随意性较大;四是部分群众只要求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不自觉履行法律要求的义务,有利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占”,不利的事就不顾大局地“闹”,我们在开展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2、法制不健全,法制体系不完善。一是我国目前的一些行政法规,大多由中央和省级行业管理部门草拟,在草拟过程中,考虑本部门利益的多,考虑全局利益的少,致使经常出现法规规章打架的现象;二是立法滞后,立法进程与形势发展和行政管理需要仍有差距。一些领域还存在着法规上的盲区,如时下越演越烈商业贿赂行为就缺乏相关较为细致法律法规依据;三是法规粗放。一些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规定幅度过大,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的自由裁量权就过大,难以把握,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虑地行使行政权,导致行政权的滥用。

3、体制不顺畅,执法缺乏严肃性。一是职能交叉,带来工作的推诿和扯皮。工商部门监管的领域广,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由于有的法律、法规不够严密,加上机构设置过多,致使与很多行政机关管理职能交叉。有利的事,几个部门争着管,麻烦的事,部门之间踢皮球,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造成管理相对人无所适从,叫苦不迭;二是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使政府对部门的管理难到位。我们有些地方领导,自认为“垂直”管理后权利大了,自由了,其上级主管部门鞭长莫及管不到,当地政府对其又奈何不得管不了,便可以不服从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在行政管理中我行我素,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三是强制执法难,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措施告知管理相对人后,管理相对人超过法定期限不主动履行的,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由于我们行政执法强制执行案件小而散,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少,往往顾不过来,即使一些案件人民法院予以强制执行,但由于没有达到强制执行的应有效果,反而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使依法行政陷入尴尬境地。

4、执法人员身份混乱,队伍素质不高。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在我们队伍中,有行政编制的,有事业编制的,还有聘用的等人员,他们的经费开支渠道有财政核拨的,有财政拨补的,还有自收自支的。居于这些原因,造成进人渠道混乱,把关不严,进而影响整个队伍的素质。目前我们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素质低,有的工作员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不加强政治学习,宗旨观念淡薄。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甚至个别人在执法中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严重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业务素质低,有不少的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自身又不注重学习,造成不能胜任行政执法工作。如有些执法机构人员连基本的执法程序都搞不清楚,以致行政诉讼屡屡败诉。三是执法水平低。行政执法,既要严格依法办事,更要讲究工作方法,而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野蛮执法

,僵化了同管理相对人的关系,降低了行政效率,引起了社会的不和谐,使行政执法活动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个别单位有个别领导为了解决经费问题,给执法机构和人员下达罚没款指标,致使执法人员为完成指标,而把罚没款作为行政执法的主要目的,这无形当中也影响了行政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加大了行政执法的难度。

5、监督制约不力,行政违法难以追究。一是监督法律不健全,虽然《行政处罚法》、《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我们行政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规定不够系统,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监督责任不明确。对我们行政执法人员监督的渠道虽然很多,有人大的法律监督、纪检监察的纪律监督,还有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但是绝大多数监督都软弱无力,人大的监督实际运用很不够,所发挥的效力极为有限;人民群众的监督名不符实,实际效力极低;舆论监督受制较多,难以放手发挥作用;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和纪检监察的纪律监督,由于受复杂情况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仍不够;三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由于没有明确的行政违法追究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又没有责任权利相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主体,致使许多行政违法案件无法严肃处理,造成行政违法人员有恃无恐,乱检查,滥收费,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

二、促进和完善基层工商所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

1、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法治就是依法治理,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依法治理社会和依法治国的观念。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一要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纠正权力支配法律的错误思想。我们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准则。这样才能做到法大于权,法律支配权力;二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使我们的行政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行政效率,使行政管理走向“法治”轨道。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方面,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执法干部队伍的法律知识培训。只有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行政才能有保障。当前要注重抓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人员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创造一个良好法律环境。

3、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是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因此,立法工作要加强对瞬息万变的新形势、新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修订不相适应的法律条款,使各项法律法规既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又有较强的前瞻性。对行政管理中急需的法律法规,权力机关应及时研究制定,以消除管理中的“盲区”,使基层管理人员有法可依,监督主体有章可循。对于新法律的出台,要加大普法力度,使百姓尽量知晓,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并尽量避免法律条文界定模糊,操作性不强,自由裁量幅度过大等问题,给依法行政以准确、权威的依据。

4、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这种责任制要求行政执法主体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其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力义务;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执法部门、从领导者到一般执法人员,逐步建立执法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行政执法任务,做到责权到人、责权分明,并定期、逐级逐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制度考核挂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

5、深化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法行政,说到底是要靠人去实现,因此,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实现。首先,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地推行依法行政;其次,要努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必学、爱学、勤学良好习惯,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再次,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辞退等具体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改善现有行政执法队伍的结构。

6、强化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机制制约,否则会导致滥用。一是要确立人大监督的核心地位,使监督内容、程度及后果明确清晰,便于操作。二是要加大其他外部监督的力度。党的监督、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我们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在共同服务于人大监督这个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监督合力。(目前某某工商所在当地人大的监督下,开展的民主评议部门工作,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有监督网络的应有作用,保障依法行政的切实推行。

第四篇:关于基层工商所提升市场巡查效能的思考

市场巡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通过巡回检查的方式,依法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监督管理。加强和改进工商所市场巡查工作,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和服

务发展职能,有效防控监管风险,促进职能到位,是推进基层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效能的迫切需要。

一、目前工商所在市场巡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巡查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是对市场巡查的目的及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市场巡查人员把市场巡查工作简单化、形势化、数量化,甚至坐在办公室里填写市场巡查记录,认为巡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时处理辖区市场中发生的问题或巡查时发现的问题,而没有形成对经济违法行为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治理,也没有形成把市场巡查作为维护一方经济秩序的稳定,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及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的正确理念;二是对巡查的对象认识不到位。一般认为巡查的重点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门店等有形市场及其经营主体,而没有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思想意识上及时地将巡查范围延伸到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他无形市场当中;三是对巡查内容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只注重对有形市场中无照经营、短斤少两、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治理,而没有及时将监管重点扩展到打击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虚假折扣、霸王条款等不正当行为,以及其他隐蔽性更强、执法难度更大的执法领域中去。工作疲于应付,流于形式,对市场巡查职责和任务的认识不明确。

(二)干部素质跟不上市场监管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工商部门监管范围大、任务重、责任大、问题新,与自身人员少、力量弱、资源有限、年龄结构老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巡查干部队伍素质跟不上市场经济监管要求。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就数百种,部分巡查人员只熟悉《个体工商户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常用法律法规,而对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商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熟悉,对市场主体行为、商品质量监管技能以及指导、规范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弱,“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少,监管巡查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单

一、能力偏低。队伍综合素质低与市场经济监管要求高形成了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制约着基层市场监管巡查效能的提升。

(三)市场巡查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目前虽然基层工商所都明确了具体的巡查组、巡查人员、巡查区域,但仍侧重于各种专项性、临时性执法检查,日常巡查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目标和方向。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巡查人员不能根据市场主体和从业特点确定巡查内容和标准,因责任落实不明、缺乏有效监督“巡不到位、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情况屡见不鲜。巡查手段相对落后,市场巡查人员主要是靠肉眼和经验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当前市场巡查缺乏统筹安排,日常巡查盲目无序,专项巡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一个部门来综合协调,进行系统科学的安排。

二、提高市场巡查工作效能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认识市场巡查的现实意义,树立科学的巡查理念。市场巡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工商职能的要求,是完成新使命、实现“四个统一”的迫切需要,是基层工商所一项基础性的重点工作,只有市场巡查工作到位,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监管风险就会四处存在,防不胜防,职能不到位、工作落实只能是空中阁楼,无从谈起。因此,要充分认识推行市场巡查制的重要现实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认识到市场巡查制是基层工商机关特别是工商所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切入点,是以建立综合执法体制为目标,运用科学高效的巡查模式,对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动态执法过程,唯有在这种认识下指导巡查理念,市场巡查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进行不断完善创新。

(二)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市场监管队伍。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市场巡查工作,迫切需要执法人员提高业务能力。面对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应及时补充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年轻力量到一线去。此外,应采取开展定期学习法规、专题业务培训、定期轮岗、以会代训等形式,按岗位、知识结构情况对巡查干部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业务技能,着力提升巡查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干部科学监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辖区面积、经济户口分布和地理特点情况,本着统筹规划、科学设置、资源优化原则,在每个工商所科学设置市场巡查组,每个巡查组配置合理人员比例和安排合适人员,形成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文化素质整体优化的力量组合。

(三)制定巡查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制定市场巡查规范,避免盲目巡查。市场巡查规范内容包

括巡查流程、步骤、内容、注意事项、富有行业特点的违法行为、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若干种情况的处理、行业专业知识、风险规避措施等,从具体操作规范上指导巡查人员。在巡查内容和标准上,以市场主体资格、市场行为和商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市场主体情况细化事项,拟制标准,确定内容。例如明确市场主体巡查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前置许可是

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参加年检或验照、是否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等;明确市场客体巡查内容,重点查看产品质量类、商品标识类、制度执行类等;明确市场行为巡查内容,以规范商标、广告、合同、交易竞争等行为,实现市场巡查有的放矢。

为增强市场巡查的可操作性,可将上述巡查内容结合实际统一印制具有提示性功能的《市场巡查手册》,分门别类的将日常巡查中可能遇到的市场经营主体违反登记注册法律、产品质量管理法律、商标广告管理法律、竞争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法律的情况尽可能多的汇集起来并加以规范,形成精炼的巡查事项。使工商人员在市场巡查过程中做到不漏项、不缺项,可有效解决市场巡查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情况下知道市场巡查查什么、怎么查以及巡查的重点是什么等问题。

(四)统筹巡查安排,创新市场巡查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市场巡查盲目无序的现象,可以考虑在县(区)级局设立“市场巡查指挥中心”,对来自上级业务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行政指导等各条线的监管指令集成综合性的巡查指令,或是根据市场巡查的特点,制定日常性的巡查计划下达给工商所执行,让工商所走出上级多头发号施令,疲于应付的困境。同时还要注重将制定巡查计划与落实有关会议要求、专项整治、阶段工作、投诉举报等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创新科学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基层市场监管巡查的强力保障。按巡查任务完成情况、巡查资料整理和辖区监管效果三个主要指标,结合“德、能、勤、绩、廉”标准,制定《基层工商所市场监管巡查考核办法》,量化巡查干部工作绩效。完善工作绩效考评是促进工作的有效方法,如各工商所可结合上级机关有关规定制定本所市场巡查工作绩效考评办法,统一考核指标和管理办法,实行“每月一评”、“每人一档”的工作考评机制,对考核优秀者要通过各种形式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者、工作造成重大失误的人员要进行惩戒。在巡查监督上,实行所与所之间交叉检查、区局定期督查、社会网络随时监督,确保监管巡查工作做实,着力于长效激励,形成基层市场监管巡查的强劲动力。

第五篇:关于基层工商所加强规范划建设的思考

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就是要以工商所执法管理为核心,以队伍管理为关键,以行政管理为保障,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真正把工商所各项工作纳入规范有序的运转轨道,逐步实现执法权责具体化、业务工作程序化、队伍管理科学化、内务保障制度化。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是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1、建

立科学规范的行

政执法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规定工商所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围绕基本任务开展的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使工商所在设施装备、队伍建设、职能发挥方面得以全面提升。但工商所的规范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工商系统的中心工作就是要以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市场主体监管后延;以实施商品准入制度为重点,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这对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实际看,目前工商所行使的管理职能从原有的、较单一的依法实施对辖区个体工商户收取管理费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依法实施确立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资格的行政许可行为;依法实施对管辖区域内市场经营行为监督的行政监督行为;依法对管辖区域内市场经营者的违法违章行为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为。面对工商职能由“收费型”向“监管型”转变的趋势,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公正与效率,必须建立规范科学的执法管理制度。虽然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从实体和程序上都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从工商所内部运行机制来看,还存在着权责不明晰、运行不通畅的问题,对工商所的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配合和有效的制约,导致工作内部脱节,影响行政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商所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就是要从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出发,建立并完善工商所执法管理制度,使每项职能得以顺畅、有序、高效运行;努力使工商所行政执法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转变。

2、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形成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工作格局。因此,必须将制度建设置于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加强制度建设,要注重“四性”:一是制度的先进性。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制度,使制度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相协调,保持一定时间的超前度,能够推动工作而不能束缚工作。尤其要强调,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来完善制度、修订制度,使制度日臻完善,使制度在动态发展中加以规范。同时,制度必须体现出上级精神与本局实际的结合,对那些不合时令的“土政策”或者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东西要坚决摒弃,充分体现出制度的引领作用。二是制度的连续性。制度的先进性和连续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所谓连续性就是要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和继承发展。在制度的执行上,如果朝令夕改,张三一个号,李四一个调,则使制度庸俗化,在执行时也会跑题走调,丧失其约束力。对某项制度的修改完善也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讲清合理的依据,得到受制度约束对象的认可,这样,规范化建设才会抓得顺乎人心,合乎众愿。三是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上、原则性的要求,更要有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有具体的定性要求。四是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经出台,对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性,无论领导成员还是一般干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下不为例,不搞迁就照顾,这样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和保障。

3、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关键在落实

制度落实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际效果。制度不能得到严格贯彻执行的原因有多种,有制度本身质量不高、缺乏可操作性的因素,也有工作人员对制度重视不足、没有严格遵守,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严密的配套执行措施和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或者是这些执行措施或监督机制本身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虽然制定了《末位警示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类似制度,用以约束干部业内业外行为,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其条文均属于训告性规范,缺乏配套的执行措施和严密的他律机制,因此发挥不了预期的效果。此外,有的在制度出台以后,没有对制度执行进行跟踪检测,致使在贯彻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到领导层或执行机构。再有,部分单位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度的制定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或无暇顾及制度的执行环节。上述种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减损了制度落实的效果。尽管想方设法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规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制度落实力度不足的问题。

上一篇:古诗风教案范文下一篇:环保的感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