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2022-07-04

第一篇: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指导基层 服务基层 全面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

XXX妇幼保健所

近年来,我们贯彻“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以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妇幼保健所职能,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培训与指导,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应用,全面贯彻实施妇幼卫生各项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我们的做法是:

一、成立基层工作指导组,加强妇幼卫生业务指导 群体保健科是基层业务指导的职能科室,由于项目工作的大量增加,人员严重不足。为了做好培训指导,加大指导工作力度,我们分别从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检验科、影像科抽调了具有一定保健与临床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较强的业务人员X人,与群体保健科成员共同组成三个基层工作指导小组,三位所长分别任组长,实行分片包干,加强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在接受所内基层工作业务规范化培训后开展工作。通过基层工作指导,一方面对基层规范了技术操作,拓展了服务项目,促进了工作实施,提高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我所有更多的业务人员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情况,不断结合上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创新,提炼指导能力和水平。实践证明,成效显著。

二、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因素。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工作标准是保证各项工作质量的更重要因素。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各级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是组织召开各医疗保健机构主要负责人、防保所及妇产科负责人会议,介绍讲解妇幼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各项政策等,提高对妇幼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熟悉掌握妇幼卫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1

和要求,进一步保障落实好妇幼卫生各项工作。二是定期召开妇幼卫生工作会议,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全年与阶段目标任务,突出当前工作重点,及时交流工作经验,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工作实施和加快进度打下基础。三是举办妇幼卫生年报、“三网”监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等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及数据的收集和上报要求,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四是举办助产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班、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防治培训班、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班等,全市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接受了相关技术培训,业务水平尤其是产儿科急救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由XXX医学会主办,我所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承办,举办了XXX市妇产科应用技术学习班,邀请上海、南京等地的多位资深专家授课,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市各医疗卫生机构一百多名妇产科医护人员参加听课,受益匪浅,对提高我市妇产科医疗质量起到较大作用。六是多次举办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操作培训,进行电化教育与操作演练、考核,提高了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工作质量,也便于各层次的绩效考核。七是利用每月一次妇儿保医生例会,对妇儿保医师进行妇幼保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组织安排他们进行短期进修轮训和考核,增强了妇、儿保医师的基本服务能力。八是开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班,对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制度、儿童营养、食堂卫生、传染病防控等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水平。通过上述措施,我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成效逐年提升。

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指导,规范保健服务

我所建立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包含了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住院分娩补助、叶酸 2

发放、两癌筛查、《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等工作,为全市妇幼保健服务提供了科学、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同时也是指导基层医院规范进行妇幼保健服务的工具。另外,为了工作方便,我所建立了妇幼保健网通,为每个妇儿保医师配备了工作手机,可以用工作手机进行孕产妇和婴幼儿信息核对、产后访视、叶酸服用随访等,也便于妇儿保医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我所对口科室、人员联系交流,省却城乡往返的麻烦,节省了时间,节约了经费。

四、开展专项检查与督导质控,促进工作实施

为了规范化开展妇幼卫生各项工作,我们除日常工作指导外,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项工作检查,包括助产技术、爱婴医院、“两禁止”工作、重大项目、《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三网监测等工作的专项检查。目的是通过检查,找出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我市妇幼卫生工作的整体平衡发展。同时,我们突出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狠抓督导质控,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流程,优化信息管理,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特别是两癌筛查工作,质量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除了集中培训外,我们还组织了B超和宫颈细胞学检查人员到所内短期进修,掌握技能,且根据各院情况逐个培训,重点指导,就检查人员、场所、仪器设备等准备工作作事前指导,过程中加强现场各环节的督导和分类质控,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五、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项目,推广适宜技术应用

妇幼保健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高我市妇幼保健总体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医院提升服务能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妇幼保健生命力才会更强。因此,我所在不断拓展自身服务的同时,积极帮助乡镇医院推开妇幼保健适宜技术。

1、结合两癌筛查项目的实施,辅 3

助大部分卫生院相继开展了宫颈脱落细胞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乳腺彩色B超检查、妇科电子阴道镜检查和利普刀手术;

2、组织儿保医师进修和免费发放智力测定包,帮助各卫生院开展了单佛儿童智能发育筛查、骨碱性磷酸酶和微量元素的检测等。

3、推广规范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提高了医务人员相应的筛查与技术咨询水平。

4、制定并执行我市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等,推动了医院成熟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相关新服务项目的拓展。近年来,我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六、规范医院产科建设,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为切实加强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和管理,依法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根据《江苏省助产技术评审标准》,依法加强助产技术的准入管理,对基层医院产科人员、房屋设置、器械配备、急救措施提出指导意见,尤其是在医疗机构新建或改建产房时,我们会因地制宜,到现场帮助医院设计产房流程与布局,用尽量少的建设经费达到规范产科建设标准。目前,大部分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房设置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逐步实现了房屋、设备、技术、人员四配套。在指导下,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产科急救小组,完善了急救措施和制度,形成了以人民医院为抢救中心的产科急救“绿色通道”,提高了急救的应急能力,保障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有效提高了孕产妇、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妇幼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将始终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基层,依法管理,规范服务,以科技为先导,努力提高我市妇幼卫生工作水平。

第二篇: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现就我省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对口支援的工作内容

(一)确定对口支援关系1.省和苏南五市对口支援苏北五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和镇江市卫生系统分别对口支援淮安市、徐州市、盐城市、宿迁市和连云港市的卫生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关系如下:(1)省属三级医院对口支援苏北县级医院。苏南、苏中省属每一所三级医院都要对口支援苏北五市的一所县级医院。苏北省属三级医院都要对口支援本地区一所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关系见附件1).(2)苏南五市市属三级医院都要对口支援苏北五市的一所县级医院。苏南五市市属、县属每一个二级医院都要对口支援一所苏北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关系由支援市与受援市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研究确定。(3)省和苏南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对口支援苏北县级机构。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和省妇幼保健中心 分别对口支援苏北1个县级机构;苏南五市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分别对口支援苏北挂钩地区的县级机构(对口支援关系详见附件2和附件3)。2. 苏中、苏北地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本地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苏中、苏北地区市属每一所三级医院都要对口支援一所本地区县级医院,每一个市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都要对口支援本地区一个县级机构。对口关系由苏中、苏北各市卫生行政部门研究确定。3. 全省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所在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一所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与一个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给予技术指导。具体对口支援方案,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属地化原则确定。

(二)明确对口支援内容1.苏南各市和省属医疗卫生机构要以提高苏北地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技术、队伍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制定并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对口支援的内容包括卫生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苏北农村服务,接受人员进修,派出医疗卫生专家队伍进驻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领导上岗之前到苏北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挂职锻炼,给予设备支援及经费扶持等。2. 各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统筹安排城市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支援的内容包括卫生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组织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诊,开展专题讲座,接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进修等。支援医院要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确保支援工作的有效性。城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也要结合本机构的功能和任务,积极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属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将其作为卫生工作的任务重点,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狠抓落实。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卫生厅成立江苏省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与农民健康工程领导小组合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厅医政处,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各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和其他相应卫生机构要把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抓好落实。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属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受援地区和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明确受援方需求的基础上,细化对口支援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序时进度安排。今年5月各市卫生行政部门、省属医疗卫生机构要完成对口支援方案的制定工作,6月全面组织实施,12月进行初步总结、评估。以后,每年初动员部署,第一季度启动,年底总结、评估。

(四)建立考评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建立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卫生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考核评价的内容,并将其纳入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要明确奖惩措施,把帮扶工作的成效与单位及其领导同志的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口支援的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及相应卫生机构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医务卫生人员充分认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内容和预期成效,树立卫生部门和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制定相关政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制定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相关财政、人事(职称)政策,以促进这项工作的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支援苏北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省财政将根据相关规定予以适当补助。

(三)加强沟通协调。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及相应卫生机构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开展督导检查。 各市要建立督查制度,明确督查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省将对各地和省属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情况在全省通报。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进一步做好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方便农村患者就近得到较好医疗服务,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一、项目目标。提高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在三年内,组织城市万余名医师对口支援农村县医院,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

二、实施原则。

(一)中央指导、地方实施。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安排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各项目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管理及落实地方补助经费。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将项目实施与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卫生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派锻炼和新毕业学生下乡服务结合起来,统一组织,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和县医院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派出医院专业特长,选准学科,派出骨干,专业对口,保证条件,确保派出医生发挥作用。

(四)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准备,稳步推进,保证实现工作目标,杜绝形式主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项目范围与内容

(一)项目范围。

1、中央财政2004年安排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医院、西藏自治区4所县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所团场医院,共计600所县医院(其中含10%的县中医院)。

2、东部各省、直辖市和其他省(区、市)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组织三级医院开展对本省、市卫生工作基础较差的县医院的支援工作。

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第

二、三年逐步扩大到其他县医院。

(二)项目内容。

1、中西部各项目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三级医院(综合医院为主)每年向本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每个县医院派驻5名(中医院派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根据需要也可以派遣一名护理管理人员。每名派驻人员连续工作一年后可以轮换。

2、派驻医师条件: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县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工作。

3、主要工作内容: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提高县医院的技术水平;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培训县医院医务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对县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四、经费保障与管理。

(一)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所需工作补助经费的标准,由各省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支出水平以及财力情况等合理核定。所需补助经费由中央、省、市(地)财政共同负担,列入卫生经费预算。中央财政2004年按照每名派驻医师每年2.4万元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以后年度补助标准,根据实际考评情况核定。东部地区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研究安排。

(二)各级财政安排的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补助支援医院为派出医师支付的工资、津贴和适当的工作补贴等。支援医院要保证派出医师原有的工资、津贴福利待遇不变,派出医师不得收取受援医院的任何补贴和奖金。

(三)省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开展此项工作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包括补助资金来源、标准、使用范围、内容、要求和绩效考评办法等。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应严格执行项目方案及有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得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省级卫生、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考评。

五、组织领导

(一)明确部门职责。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定、提出工作目标、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财政部负责安排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省具体执行方案并组织实施。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补助经费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项目省(区、市)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讨论项目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实。

(三)制定方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支援医院及各支援医院派驻地点、任务和目标;明确支援与受援医院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既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又不影响支援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项目省(区、市)制订的执行方案,应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

(四)签订责任书。各项目省人民政府应与卫生部签订项目责任书。

(五)签订支援协议。支援医院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组织安排下,由院领导带队到受援医院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与受援县医院签订支援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支援医院负责保证派驻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解决交通等费用;受援医院要协助为派驻人员提供生活便利,统一安排派驻人员的业务工作并对派驻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六)启动时间。各项目省(区、市)应于2005年6月底前向受援医院派驻人员。

(七)参加对口支援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在县医院工作时间作为晋升职称时在农村服务时间计算。

(八)支援医院派驻人员应把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发扬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业不正之风。

六、监督管理与总结评估

(一)监督管理。受援医院对派驻医务人员要严格管理。支援医院对拒绝参加支援工作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支援工作结束时,受援医院要对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派驻期间违纪的人员,受援医院要通报支援医院,由支援医院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处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对各项目省(区、市)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考核评估。2005年底,受援医院和支援医院要共同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报送书面总结。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对全省项目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内容以项目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受援医院的评价和政府、社会及群众的评价反映为重点。考核对象包括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和派出医务人员。具体内容包括:派出人员到位情况、职称情况、相关待遇情况、派出人员在受援医院工作时间情况、临床工作开展情况、在受援医院开展培训教学等工作情况、受援医院对派出人员的评价、受援地区患者对派出人员的评价等。各项目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第二年3月底之前将考核结果形成年度评估报告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三)卫生部负责汇总各地的年度总结和评估报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并总体评价。

(四)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发现并树立一批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梅河口市城镇医疗机构支援农村医疗机构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通化市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市卫生局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支援和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李储杰(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王长有(卫生局医政科长) 成??员:高春林封延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医政科。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首批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

我市被省卫生厅和通化市卫生局确定的支援和受援单位: 省卫生厅确定:

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支援梅河口市医院 通化市卫生局确定

通化市中心医院支援梅河口市水道镇卫生院; 驻军五三一医院支援梅河口市吉乐乡卫生院; 通化钢铁集团职工医院支援梅河口市杏岭乡卫生院; 梅河口市医院支援梅河口市一座营镇中心卫生院。

以上支援和受援单位的具体工作事宜由省卫生厅和通化市卫生局组织实施。 希望我市各受援单位要主动做好与支援单位的衔接工作。 梅河口市卫生局确定的支援和受援单位: 梅河口市医院支援双泉乡卫生院; 梅河口市二院支援中和镇卫生院; 梅河口市三院支援野猪河镇卫生院; 梅河口市铁路医院支援义民乡卫生院; 梅河口市中医院支援李炉乡卫生院; 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支援新合镇中心卫生院

三、时间安排

2003年3月底前,召开各有关单位会议,具体布置支援和受援单位的具体工作和有关事宜。

2003年3月21日—31日支授单位和受援单位要协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要签定协议书,明确对口支援的目标、任务、方式、时间、项目和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报卫生局备案。

2003年4月份开始,启动对口支援工作,支援单位派出首批工作人员和援建设备赴受援单位开展工作。

2003年8月上旬,卫生局对对口支援和受援单位的工作进行检查,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2003年11月份,接受省卫生厅和通化市卫生局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检查和评定。

四、支援方式与工作要求

??

(一)、支援单位要分期、分批选派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受援单位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工作。人员支援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每人在受援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月。

??

(二)、有计划的根据受援单位人员具体业务需求,每年免费接收受援单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的人数不少于2—3人。

??

(三)、利用各种形式到受援单位所辖村、屯开展巡回医疗,对村民开展健康教育。

??

(四)、根据受援单位的具体情况,以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援为主,以设备、资金支援为辅。对口支援工作三年为一个周期,各支援单位要在一个周期内为受援单位培养出一批适应农村医疗工作需要的人员,要使受援单位的各种常规检查能够运行(X光线、常规化验、心电、B超等)。

??

(五)、双方要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支援单位要有一名领导主抓这项工作,要经常深入受援单位,了解情况,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使这项工作扎实的开展下去。

??

(六)、各支援单位要注重工作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要增加受援单位的经济负担。

??

(七)、承担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任务的管理人员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由派出单位发放,福利待遇不变。

??

(八)、梅河口市医院要以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对口支援我市为契机,聘请上级专家,每年要组织两次以上全市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的专题讲座。

第三篇:市基层卫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市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农村卫生工作督查活动通知》(卫办农【2011】10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市基层医改巩固完善情况、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状况、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进展以及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等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层医改巩固完善情况

(一)乡镇卫生院及其人员绩效考核分配“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

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方面,首先,制定了《市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方案》(明医改字【2010】14号)和《明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明医改字【2010】8号),明确了绩效考核工作的主体和考核程序;并按照“两级考核,两级挂钩”分配原则,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将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90分及以上为优秀,分值8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2010年底,我市组织对全市医改后9-12月份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落实医改各项补助经费。2011年5月,根据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农秘【2011】235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并于6月底完成了全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绩效考核工作。从考核结果看,

1 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其单位医务人员对基层医改政策认知度,从开始的不理解、消极,逐渐转变为理解支持,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与激励措施完善落实情况

为激励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明光市《关于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测算方案》(财社【2010】202号)文件精神,一是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经费包干,超支不补,超收全留”政策,鼓励各医疗基层机构合理合法力争创收;二是对超收结余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年末可进行二次分配,其中,结余部分的30%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或用于化解债务,40%用于单位集体福利,30%用于对业务骨干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奖励。三是对年未完成当年工作任务的基层医疗机构,扣减机构主要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特点,确定了不同的系数,实行分类考核,按月考核发放。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倾斜,并拉开分配差距;并采取奖励先进,惩戒后进的方法,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机构扣发的补助经费,奖励给考核得分位列全市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连续3次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市前三名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并在提拔重用上应优先考虑。对得分位列全市后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市后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去负责人职务;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晋升、聘用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增减变化情况

从2011年上半年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收入和服务能力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按照《市基层医疗机构2011年度收入核定标准》(明卫【2011】26号)文件要求,积极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服务能力和业务收入与医改前相比稳中有升,全部能够实现年初下达的收入核定任务。

(四)村卫生室财务补助考核发放情况

为激励村医工作积极性,巩固医改成果,2011年1月,我市向各村卫生室拨付2010年9-12月医改补助资金118万元;5月底,又向139个行政村卫生室预拨付2011年上半年公卫补助经费177万元,室均1.5万元;6月底,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经费将于7月上旬拨付到各村卫生室。同时,为逐步解决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报酬低问题,加大对村卫生室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从2011年起,我市对实行一体化管理且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室按每服务1200人口,在省年补助8000元基础上,市财政年增加公共卫生补助经费2000元。

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状况

(一)村卫生室人员准入管理情况

我市总人口65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现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截止2010年12月底,已组建139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市登记注册乡村医生人员703人。其中,取得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95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618人。为加快推进乡 3 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合理解决村医队伍存在的问题,维护乡村医生队伍稳定,让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市制定了《“非一体化管理联合村卫生室”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联合村卫生室”)。联合村卫生室的组建,采取个人申请,设置地点仍在原村属地,且与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保持一定距离,人员由富余村医2人以上自主联合执业,基本条件符合村卫生室的设置标准,执业范围严格执行村卫生室设置要求。联合村卫生室不承担该村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模式,药品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允许联合村卫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定点,但必须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并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对守法执业,且群众满意度较高的联合村卫生室,卫生局将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设备和物资方面支持。联合村卫生室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目前,我市已在6个乡镇开展“非一体化管理联合村卫生室”试点工作,批准设置非一体化管理联合村卫生室7所,运行效果良好。

(二)基本药物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从2010年9月1日起,我市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139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为确保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到位,与物价等相关部门配合,先后7次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各行政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较好,所有药品一律按进价销售,且进行了公示。同时在各行政村主要路口和医疗机构醒目位置统一悬 4 挂药品零差率销售宣传横幅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牌。据统计,我市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降价幅度为42.2%,其中常用药品降幅为60%以上。截止目前,我市共采购药品14104757.91元,配送率达94%。新医改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欢迎和赞同。

(三)财务收支制度建立落实情况

为加强对村卫生室财务收支管理,我们首先制定了村卫生室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对村卫生室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收统支,并按照国家医院会计制度,为各行政村卫生室统一建账、统一分户核算,其法人主体和归属权不变。二是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分别设立账目进行核算。三是实行统一购药、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四是实行定期报账制。五是实行备用金制度,乡镇卫生院每月支付一定备用金给各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持发票到卫生院报销后,补齐备用金,药品采购款由卫生院直接划拨。六是实行固定工资和绩效考核工作分配制度。

三、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进展

(一)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进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制定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成立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领导组织和技术指导组织,对任务实行再分解,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截止2011年5月,我市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7673份,其中,农村建档119788份,建档率22.4%。完成农村21554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和一般体格检查、疾病预防、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对农村15920人确诊高血压患者、489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

5 登记管理,定期随访、体格检查,提供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对农村575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230块,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共计650次,参加人次达32300人,有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质量及经费拨付使用情况 从6月份督查情况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质量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逐项填写、登记,对每一份档案进行统一编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目录,有效提高健康档案的查询和使用率。目前,我市已有3个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室开展电子化建档试点工作。自2009年9月1日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以来,我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的居民健康建档任务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截止2011年3月31日,已完成居民健康档案174634份,其补助经费已按照项目要求及时拨付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四、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

(一)2010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评价 2010年,按照《2009年中央财政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顺利完成2009年中央财政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及乡镇卫(中心)生院管理等人员培训培训任务。

1、完成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项目培训。安排6名中心卫生院和28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分别到滁州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我市的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进行为期130天的进修学习。通过学习培训增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2、完成全市34名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5天半集中学习,使他们对宫颈癌、乳腺癌的检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3、完成全市村卫生室277名乡村医生对九项公共卫生项目、麻风的防治、合理应用抗菌素、依法执业等知识培训。通过5天的集中培训提高了村级基层公共卫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4、完成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选派6名中心卫生院、28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分别参加省级和滁州市管理人员培训,通过5天的培训使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知识以及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病案管理、合理用药与诊疗规范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我市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从6月15日正式实施。一是委托明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对34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开展130天的妇产科临床进修培训;二是在7月中旬,通过双卫网对全市277名乡村医生开展妇产科基本知识培训;三是在7月上旬,通过双卫网对68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心电、B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

1、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3、建立和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职工积极性。

4、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电子化信息建设工作。

5、加快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定向委培工作。

6、加大村卫生室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巩固村卫生室医改成果,积极探索制定乡村医生退出政策,协调有关部门为乡村医生建立养老保险机制等。

7、在开展联合村卫生室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并给予设施、物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8、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人员选聘工作,加强乡村医生队伍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市卫生局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

第四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考核方案

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选拔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通知》(豫卫人〔2009〕25号)和《南阳市卫生局关于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考核工作的通知》(宛卫人电〔2009〕4号)精神,为确保考试、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选拔计划

根据豫卫人〔2010〕25号文件规定,本次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21名。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11名(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名,限接收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心卫生院以外的乡镇卫生院6名);专科生9名聘用到中心卫生院以外的乡镇卫生院。

二、选拔程序

1、资格审查 依据豫卫人〔2010〕25号文件规定的选拔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符合选拔条件的凭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原件核发准考证,不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原件或不按时领取准考证的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审查工作贯彻整个选拔工作的全过程,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人员,一经查出,取消考试、考核、聘用资格。

2、笔试 ①研究生及211高校毕业生实行绿色通道,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就业手续。②其他本科毕业生采取考核的形式进行选拔。③专科毕业生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选拔,对于参加“三支一扶”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笔试内容为基础医学知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解剖学),考试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为准。

3、考核 主要考核在校表现和社会表现情况,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情况。

4、体检 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按照选拔名额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若有体检不合格的,按照考试、考核结果依次递补。

5、公示 根据考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南阳卫生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三、审核备案

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聘用人员名单和工作单位,以正式文件上报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审核备案。

四、组织领导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确保考试、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县政府决定成立以副县长吕秀武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付栓柱、卫生局局长王文峰、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永成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考试、考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人才中心主任张平浩同志兼任。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工作,要在县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开展,要严肃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切实保障选拔人员的质量,同时,要增强工作透明度,做到政策公开,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五篇:社区基层爱国卫生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市爱卫办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XX年确定的爱国卫生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狠抓“四害”防治工作,不断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新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XX年我区爱国卫生工作受到了全国爱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建设健康城区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首席代表的高度评价,除“四害”工作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达标先进城区”称号。

一、领导重视,爱国卫生组织机构不断加强

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根据我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重新调整了区爱卫会组织机构,由区长任爱卫会主任,主管爱卫工作的副区长任爱卫会副主任兼爱卫会办公室主任。二是年初及时召开全区XX年爱国卫生工作会议,对爱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安排和部署,区长与28个成员部门一把手签订了爱国卫生目标责任书,并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三是全面实施了“一把手”工程,区属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形成了强有力的爱国卫生组织领导机构,完善了区、街、社区三级管理体系,使爱国卫生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从而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四是充分发挥爱卫会组织协调作用,每月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例会,对每个时期、各个阶段爱国卫生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和部署,及时研究分析、协调处理爱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五是为加强对城区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今年以来,我办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XX区xx年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暨XX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二十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关于转发市爱卫会〈关于做好XX年春季灭鼠灭蟑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市爱卫会〈关于评选表彰xx—xx年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对城区“五小”行业鼠、蟑进行统一消杀安排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二十一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爱国卫生整改提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我区第三季度爱国卫生整改提高工作的通知》等8个文件通知,一年来,我办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例会、协调会10次,编发爱国卫生信息简报4期,组织开展全区爱国卫生大检查4次,协调解决爱国卫生方面的各类问题94个,受理办结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电话14个,办结率达95%以上。

为巩固和发展我区创卫成果,XX年,我区先后负责接待了全国爱卫办白呼群副主任和自治区爱卫办道尔吉主任对我区爱国卫生工作的检查指导,世界卫生组织驻华首席代表韩卓升博士一行,对我区建设健康城市进展情况的考察调研,我区还接待了疆内外不少兄弟城区的领导对我区的考察交流。有效地推进了我区爱国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城区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

(一)春秋两季灭鼠灭蟑工作取得新成绩

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为切实有效地做好今年春秋两季灭鼠灭蟑工作。

一是组织动员五个街道52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按照市爱卫办统一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将政府招标采购免费提供的14万包灭蟑方便贴,16万袋杀虫饵剂,580公斤灭鼠药品及时发送到城区近7万户居民家中,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了统一灭杀,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是春秋两季,委托我市两家专业消杀队伍,对城区“五小”行业的978家经营场所的鼠蟑进行统一的灭杀防治,放置毒饵盒2457个,消杀面积达11万平方米,鼠蟑密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三是为了准确掌握城区目前鼠蟑密度及其侵害率状况,我办先后聘请了自治区疾控中心的专家和市爱卫办有关专业人员,对城区蟑鼠灭前、灭后进行了调查检测评估,结果为:“五小”行业蟑螂密度为26%,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灭

蟑形势不容乐观。居民区:蟑螂和老鼠密度分别为%和1%,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和5%的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夏季灭蚊蝇工作取得新突破

有效灭杀蚊蝇,是减少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从今年五月开始,我区组织两家专业消杀队伍,连续6个月对城区48条主要道路,52个居民小区,辖区机关、学校、单位院内外的树林、绿地、花草及穿城河两岸绿地进行了5次以上大范围、大面积的人工地面打药灭蚊蝇;对居民休闲、娱乐的世纪公园、步行街、九龙潭等景点景区,根据蚊蝇侵害密度进行重点灭杀防治;对蚊蝇孳生繁衍地的生活垃圾场、金龙镇养殖基地、城乡结合部周边芦苇湿地、水塘及外来人员居住地等,每月都进行了两次以上的灭杀防治;对迎宾路、游泳馆、高尔夫球场、新行政办公区域环境、驻军营区及南泉、南苑、南林和泽福、汇福、润福和雅典娜等蚊蝇密度较高的区域,也加大了灭杀力度,始终把蚊蝇密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今年我区除“四害”所使用的药品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的高效、低毒、安全、无污染,环保型药品,对人体、鸟类、环境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和影响。

三、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

XX年是我市被全国爱卫会重新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的第一年,也是我区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全面建设健康城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最为关键的一年,我区结合每年四月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和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大力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针对市容环境卫生状况,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城管、环卫、园林及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对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员居住地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并清理了防风林带树沟内各类垃圾、废弃物和吊挂物,环境卫生面貌大为好转。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沿街“六乱”现象,整治规范早、夜市经营管理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三是不断加强了道路清扫和门前三包责任内卫生保洁,不断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及时清理

了城区白色污染及其它一切张贴物、悬挂物和污染物,

使城区环境更加整洁。四是加强了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协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居民区内的建筑、装潢垃圾及其它堆放物的清理,并对小区管理的公厕、垃圾房墙体、地面卫生及环卫设施不定时的进行刷洗和保洁,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五是在小拐乡开展了新农村“五清五洁”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抗震安居房工程及其标准化卫生厕所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卫生面貌不断好转。

据统计,我区今年在环境卫生整治中,清理各类垃圾8156吨,卫生死角254处,清除各类违法广告张贴物6400

处,喷涂物3168处,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使我区市容环境卫生整体面貌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状态,是历史最好时期。

四、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健康教育是爱国卫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我区今年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向。

为提高城区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营造一个无烟、清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5月31日第21个“世界无烟日”活动中,我区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各单位、各部门要以建设健康城区为目标,积极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社区,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公众控烟意识。

一是在中学举行了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活动,在小学举行了拒吸第一支烟,小手拉大手,做永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签名活动。

二是园林、客运等单位,利用人民广场、文化街、客运站候车大厅等电子屏幕,对控烟、禁烟进行了滚动式播放宣传,达到了“倡导促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吸烟对大众危害”的宣传效果。

三是各街道利用社区文化宣传阵地的橱窗、板报、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义诊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了控烟宣传。

四是在全区开展了以健康教育为内容的黑板报比赛和健康知识答卷活动,对五个街道参展评优的板报进行奖励,共发放健康知识答卷500份,收回有效答卷450份。

五是在全区组织开展了戒烟烟民基线调查,在50个社区,有1200名自愿戒烟者报名参加了“XX中国戒烟大赛”活动。天山路街道城西古北社区作为XX市第一个“无烟家庭契约签定”示范社区,5月16日在该社区开展了油城首批30户无烟家庭签约活动。

据统计,在今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期间,全区共悬挂宣传横标40条,发放宣传品2800余份,制作展板12块,举办讲座2期,开展义诊服务2场,张贴宣传画136张,制作黑板报42块,促进了我区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五、建设健康城市工程全面启动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而提出的全球行动战略,建设健康城区、健康社区、健康人群,不仅是爱国卫生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今后爱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长期任务,为全面落实“五大健康工程”,我区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5月6日迎奥运倒计时100天,我区配合相关部门在市体育局运动场,正式启动了城区 “一二一”数千人参加的万步走健身活动。

二是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内容的知识答卷活动,发放知识答卷485份,收回答卷520份。

三是为加深社区居民对建设健康城市的认识和了解,在五个街道和社区制作了建设健康城市知识宣传栏10块,编印建设健康城市折页5000份,发放到了52个社区部分居民手中。

四是不断加强熟食品加工基地食品卫生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对于以暗转明进入熟食品加工基地的118家经营户,实行了集中统一监管,从而改变了过去食品加工分散,经营难以监管,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的局面,各项量化考核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

六、开展村容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XX年,以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推进五清五改为目标。

一是在小拐乡开展了3次以上全民性村容环境整治活动,乡政府动员组织各村村民,利用农闲之机,对村间道路、自家门前、周边遗撒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进行了大清扫,对道路两便树沟内的杂草、干死树枝进行了全面的清除。全年共清除各类垃圾60余吨,清扫整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参加环境整治人数达500人次以上,村容环境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

二是小拐乡抗震安居房工程建设及其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抗震安居房建设的完工和村民的全部入住,303座无害化卫生厕所随之投入使用。

XX年,我区爱国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承认,一些工作还做的不够扎实到位,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以“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xx大精神为指导,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采取有效措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上一篇:家长会邀请函内容下一篇:家长学校讲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