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过程教案

2022-06-23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标志设计过程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标志设计过程教案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过程[大全]

27、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

1、

2、

3、 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积累“寓言、揠苗助长、巴望、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等词语。 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准备:小黑板2块 挂图一幅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板书:做事

师:这个词谁会读?说说它的意思?举例说说。

是啊,每个人的工作不同,他每天做的事就不同。例如我,当老师的,每天做什么事?(教书)。再比如说你们,做学生的,每天做什么事?(学习:听课,写作业„„)。还比如医生,每天做什么事?(治病救人)。歌唱家呢?(唱歌)渔民?(打渔)„„

不管我们每天做的事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追求?(把事做好、做成功)

板书:求成

师:医生想把病人治好;交警叔叔想把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园丁们希望自己花圃里的花儿竞相开放;接下来颜老师也想把这节公开课上好,不过需要你们的配合,成吗?„„那好,咱们开始上课。

一、识记生字词,书写生字

师:刚才咱们说了做学生的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可多了。听老师讲课、写生字、读生词、有感情朗读„„现在有件事要你们做了,看谁做得好。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巴望、焦急、喘气、总算、一大截 .....谁来读一读?(这件事你做得很好)谁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带点的生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件事你也做得很好)谁来说说哪个带点的字最难写,你要提醒大家写的时候注意哪些笔画。(这件事你做得特别好)看我写得怎么样?

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在书上的田字格里书写这四个字,特别要把刚才同学提醒过的笔画写好。

学生在课文后的田字格里写生字,师巡视。

师:这几件事大家都做成了,做成事情的感觉特别好。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想做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位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也想把他的事情做好。那么他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的?谁预习了课文告诉老师。(农夫,种田)农夫想要的成功是什么?(禾苗长大,粮食大丰收)这位农夫啊,为了求成,为了让禾苗快快长大,用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正音(yà)

师:这个词的意思我不太理解呢,哪个小朋友能解释给我听呢?什么叫“揠苗助长”啊?

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谁也知道?你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的呢? (预设:假如学生都说不来的话,老师:不知道?没关系,等会学了课文保管你们全知道。)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查工具书理解词语也是个好办法;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更是个好方法;联系插图、问爸爸妈妈„„都是好方法。老师不得不夸咱们二(?)班的小朋友真是聪明啊!)

二、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

师: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找找答案。看看哪个自然段写了。

指名说,念第一自然段。

师:因为他种了禾苗后心情怎样?(非常着急,希望禾苗快快长大。) 板书:急

师:请小朋友们从第一自然段里找一找,哪些词语能看出他急切的心情。 巴望:找个词代替它(希望、渴望、)

天天:什么叫天天?(今天去看,明天去看,后天去看,每天都去看。)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想,读到“巴望”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同学们真会想象。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就好象看到书中人的影子了。这就叫读到书里去了。

师:农夫那么着急,你能不能把他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读出来呢? 出示小黑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出示小黑板: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生边做动作边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和他们比一比,你们来当当小评委吧。 师读,故意漏掉“好像”“焦急地”

生发现了,师:“这2个词漏了要紧吗?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 出示小黑板: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他在天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2、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好像”一点儿没长高,并不是真的没长高,只是感觉没长高。去掉后,就表示真的没长高。意思变了。)

(去掉“焦急地”就不能体现农夫焦急的心情。有可能农夫是在田里散步呢。)

三、明白农夫的愚蠢做法违反规律

正是因为他那么着急地想要禾苗快快长大,所以才想了个自以为聪明的办法来帮忙。我们看图:

出示挂图。请大家看这幅图,再读读书,谁知道课文哪一段是描述这幅图的?你能读读吗?

请接着读第三段。指学生读。

16.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刚才这位同学读的和书上的图,谈谈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吗?请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学们,你们也讨论一下,一会儿说说吧!。

因此,揠在这就是—— 师:他是怎么拔的?

(一棵一棵往高了拔、从中午忙到太阳落山、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 生:一点力气都没了。 师;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生:(低头、喘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着腿,两手无力地垂着) 师:谁来带着筋疲力尽的感觉读读农夫说的话? 出示小黑板: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师:请问农夫(刚才扮演农夫的同学),你除了累,还有什么感觉吗?(很高兴)

师:为什么?(因为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师:能把你的高兴表现出来吗? 生:读农夫说的话(第3自然段)

师:这位农夫费了这么大的劲,到底禾苗长高了没有呢?结果怎么样了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禾苗怎么会枯死的?

(禾苗是慢慢长高慢慢长大的,这是它的生长规律。) 板书:规律。 师: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太阳东升西落是规律。人们白天做事,晚上休息是规律。蛇啊狗熊啊青蛙啊到了冬天就要冬眠是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律,事情就会一团糟。

师:我们能不能白天睡大觉,晚上出来活动?你生病了,医生能不能为了让你快点好一着急让你一天把5天的药吃下去?如果违反了事物的规律,有些时候事情会不可收拾,甚至危及生命呢。

师:现在听颜老师读第4段,小朋友们想,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回去会对爸爸说什么呢?听了儿子的话,爸爸又会说些什么呢?

师扮演农夫,指名扮演农夫的儿子。对话阐述道理。 师:俺么这个农夫到底错在哪里呢? 生:违反禾苗生长规律。(板书:违反规律) 生:急于求成。 板书:违反 不能

四、拓展

师:在生活中,有没有揠苗助长这样的例子?

生:有。我家养的金鱼,我总怕他没吃饱,天天给它喂食,结果金鱼胀死了。 生:小学生做初中生的作业。

生:我家养的花还是花骨朵的时候,我觉得太慢,就用手去掰,结果花黄了,后来就掉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违反事物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样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体我们就叫它寓言。

作业布置: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揠 苗 助 长

急于求成

做事 不能

违反规律

第二篇:《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ppt课件教案 人教版(xiexiebang推荐)

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

甘肃永登县第五中学 李祖全 730311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要求体现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这表明: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需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继而引发自觉的信息行为。

本节将这种自然意识转化为线索:“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是通过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活动,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和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本节采用了“提出问题→问题求解→练习→拓展”的线索组织内容,具体如下:

“提出问题”:围绕案例“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了完成该主题活动,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那么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呢?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经过如下工作流程: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进而确定这些信息的来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下来。

“问题求解”:教材把问题求解的过程融合到“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和“存储信息”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当中。

“确定信息需求”:试图让学生运用在其他学习领域中经常使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本节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确定问题所包括信息的内容、类型等,从而明白信息采集的方向。

“寻找信息来源”:通过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即媒体、他人和事物本身,让学生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明白为了准确地获取信息,应对各种来源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

“采集信息”:通过两部分内容“采集信息的方法”和“采集信息的工具”,让学生明白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采集的方法和工具也各不相同。

“存储信息”:让学生利用“信息采集卡”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保存,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

正文内容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及归纳、总结。

“练习”:该栏目设置旨在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体验。

“拓展”:该部分归纳了几种类型信息的保存格式,是对教材中正文学习的一个必要补充。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已经了解或运用了这些文件的存储格式,但缺乏一个整体认识。拓展部分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高效地对信息进行存储。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要让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多样有一个彻底的认知,并能够明确可从多种信息源获取同一类信息,这样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3)初步学会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整理。在第5章学生将更深入的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但作为获取信息的一个最后环节,我们仍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对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这将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在本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采集卡”将信息进行登记,同时能用计算机保存信息。

教学难点:

学生之前的学习通常关注如何获取到信息,而对于前期工作中的如何分析信息需求的方法及后期将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的方法,学生的意识是相对薄弱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方法的应用,通过让学生列“信息需求清单”及“信息采集卡”,使他们能将信息需求分析及信息整理这些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的良好素养。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案例并准备好光盘资料,也可搜集相关资料,另选案例。可考虑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上课。

2、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为了解决问题,一般必须遵循如下的过程模式:获取信息、对信息分类和评价、创造并交流思想作为问题求解的结果。获取信息,其工作流程可归纳为:“确定信息需求”→“寻找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采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要朝着成为一名信息的有效使用者而努力,即能够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对问题有了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把一些更加广泛的相关观念整合进来,在参考别人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并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查找相关的信息。而这些技能的优化和发展依赖于以下活动:不断限定主题范围,提出具体问题和论题,计划好要使用的搜索策略。信息的有效使用者应当能够合理利用以下资源:家庭电脑、教室中的信息技术资源、图书馆媒体中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学术专业图书馆、特殊图书馆、社区资源等。

这一节要求学生能经历广泛意义上的信息获取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开阔的社会生活当中去。

3、问题考虑

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问题分析,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分析问题的方法有观察、比较、综合、评论、抽象、推理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学过程可能因为学生无法很好地分析问题,而无法明确问题的信息需求,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本领,它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基础以及对知识的自我消化、吸收和运用的过程,因而,我们应该阅读大量资料,开阔视野,涉猎更多的学习领域,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感,锻炼敏锐的洞察能力,这样才能对问题中所蕴含的信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准确把握所需要得到的信息。

三、练习说明

本节练习共设置了两个题目,其性质是一致的,都是要求学生能分析经历信息获取过程的方法。因而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一个来完成。第1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到要走出校园走访与市场策划相关的人士,第2题要求学生能在生物教师那里寻得帮助。

四、教学案例

(一)课题名称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 认知:

(1)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

(2)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3)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内容、类型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

(4)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技能: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3)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情感:

(1)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3)养成规范分析问题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整理的良好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3)能利用信息采集卡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和整理。 教学难点

能从包含的问题中分析信息需求,能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地点

多媒体电教室或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以“提出问题->问题求解->归纳->练习->拓展”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引入 学校开展一个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在假如我们也来参加这个宣传活动,该怎么作呢?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

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名为“爱鸟报”的作品,分析里面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那么怎样搜集资料,从而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呢?以你的以往经验,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 学生观摩电子作品“爱鸟报”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

1、 确定信息需求。教师利用前面所提到的“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活动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分析问题,从中确定信息需求的过程:

(1)制订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需求清单。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阅读教材了解如何确定信息需求。以小组讨论和大家共同观看填好的信息需求表,感受分析信息需求的过程。

2、确定信息来源。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的表2-1了解信息的几种来源。讨论要获取其中所需的信息可以有哪些信息源。

3、 采集信息。

(1)根据信息的不同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教材表2-2给出信息采集的一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表2-2,了解采集信息的一些方法。

(2)采集信息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社会,采集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我们应善于借助工具来采集信息,同时还应该注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采集,图2-2和表2-3中给出了采集信息的一些工具,学生们可以从表中进行了解。

a、学生阅读教材表2-3 ,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采集信息的方法。

b、小组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在采集信息方面的经验。并讨论如何从刚才所选择的信息来源获取信息。

c、 教师邀请不同学生说说对曾使用过的不同信息采集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4、 存储信息

(1)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杂乱,需要进行整理。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整理,将有利于日后的使用,从而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信息整理和分类,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关于数据库我们将在第五章有更多的介绍。

a、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学会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保存的方法,理解信息采集卡的意义。b、小组讨论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方法。

课堂实践 快到国庆节了,你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准备出去旅游,缓解学习压力,那么在开始要先做个计划,确定清楚出游地点、行程安排、所需费用,还有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要,请参考上面介绍的信息的获取的过程和方法,讨论并写一份报告。

1、准备本次的旅游需预先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2、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这些信息?并且分析一下各种途径的优缺点。

3、用什么方法和工具获取?

4、获取了信息之后,保存在哪里?

归纳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练习 教师布置学生运用本节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各小组搜集与所选主题相关的信息,并整理、保存。 学生利用两周时间,运用接下来两个课时学习的网上信息搜索的知识,及课后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等方法完成信息需求清单和信息采集卡,并将搜集到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中。

拓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拓展”。 阅读教材中的“拓展”部分,思考所搜集到的各种类型信息的保存格式。

第三篇: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各环节要求

(一)教学原则

本课程是天津电大在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中开设的一门非统设选修课,课程内容以创新思维方式为主,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方法,并能够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思维方式与方法是本科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一方面了解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方法,并通过训练从而锻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二)教学方法及各环节要求

1、自学

学生应根据文字教材,天津电大在线平台上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辅导、练习进行自学。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每一章的学习提纲。学习提纲应包括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练习题和思考题、网上资源和音像资源的使用、自学时间等项内容。对学生的自学(包括小组学习)应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了解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也要自觉地重视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协作学习

学生要根据独立位置、工作关系、互联网等方便条件自愿结成协作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弥补工学矛盾给学习带来的不足,互相讨论问题,互相请教问题,进行教学信息、学习信息、作业解答和考务信息的沟通。共性问题可以请教师给与解答。

3、网上辅导和答疑

辅导 辅导课是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的重要环节。辅导课依据教学大纲,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训练式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培养。总的来说辅导共计3课时,基本上将全书的七章内容的主要部分讲解清楚即可。主要采取串讲的方式。

答疑 个别答疑一般通过在线“课程讨论区”答疑、电话答疑和电子信箱几种形式进行,“课程讨论区”根据课程进度,采用实施或非实施答疑。实施讨论主要根据课程学习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设问,实施讨论,学生要密切注意实施讨论时间。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答疑。辅导教师答疑电话、电子信箱地址和定时答疑时间表会向学生公布。

4、小组学习

每个月给学习小组留任务,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包括学习方法、答疑解难、心理咨询等,还要指导协作小组如何开展活动,怎样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进行助学。

5、实践教学

将在学习期间,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有关哲学问题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明辨是非。对道德实践中的诸如:“安乐死”、“同性恋”、“自卫”、“影视暴力”等问题,邀请有关

方面的专家通过讲座或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哲学思想上的深化。

6、网上学习

天津电大的网上有三分屏课件,引导学生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浏览网上的学习资源。

7、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全书的重难点给学生明确的分析;二是对形成性考核中的4次作业进行讲评;三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给与解答。

二、教学策略和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以辅助学生联系实际开展自学为主。

2、 可运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时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 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情思路与方法。

4、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案例导入、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采取学习过程性测评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第

一、学习过程性测评

成绩满分为50分,通过5次章节或单元学习效果测评(在线测试)计分,测试形式为开卷。每次测评题量不少于20道,满分10分,测试完成提交后自动显示成绩,不足8分须重新测试,并要求重新学习相应内容;

参加测试的最低条件:平台登录次数5次;浏览资源数5次;在线时间30分钟;

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参加教师在教学讨论区安排的实时与非实时师生交互活动交流解决。

截至第16周,各分校务必督促学生完成平台的所有过程性测试及其他各项学习要求,未达标的将不能进行终结性考核;

第二、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采用与单元测试同样的考核系统闭卷形式进行,由分校、工作站按照教务处公布的时间段组织集中考核,考核成绩满分50分,考核完成提交后系统自动显示成绩,不足30分须重新学习重新考核。

参加终结性考核的最低条件:平台登录次数20次;浏览资源数30次;在线时间200分钟。 终结性考核将于第18周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各项测试完成后平台自动关闭,成绩由市校教务处导出并录入。 第

三、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由学习过程性测评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相加形成,最低合格成绩70分。

第四篇:【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大家熟悉的《好汉歌》中有这么几句:“路风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林教头”。(板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 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ráo)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章回体: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则。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章回体是为方便读者阅读,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借鉴史书“纲目体”叙事体式,并吸收诗词、戏曲的艺术营养,综合创制而成的。因符合民众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本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是: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尚且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第五篇:教学过程设计

山美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课《指南针的故乡》教学设计

(一) 课前课件播放《爱我中华》。

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课堂,走进本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二)谈话导入

播放课件,灰太狼去捉羊,但是却在草原上迷路了,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该怎么办?让学生来想办法,学生会提到指南针,那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三) 展示资料,交流探究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引出航空,旅游,南极考察都要用到指南针。

(1)学生展示资料、集体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 (2)教师展示资料,播放课件。让学生从资料中又了解到了什么?

2、谈话。

我国古代有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你知道那些四大发明的知识?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发明,自愿结合分为几个小组,成立“活 字印刷术小组”、“火药小组”、“造纸术小组”,“指南针小组”每个小组可以针对这项发明的时代、条件、原理、贡献等进行研究。

3、小组共同研究。

4、集体交流,播放课件。

5、小结: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四)小组探究,激发情感。

1、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情况,分类结合为各种小组(如医学小组,数学小组,天文小组),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

2、让学生畅谈感想。经过交流,你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出自己的感想。

3、教师小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创造了光辉 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五)提出问题

在古代,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国家对世界做出了贡献?这时引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展示“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位置图” 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孕育四大古国的河系。 板书设计:

4、指南针的故乡

指南针

四大发明: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四大古代文明古国: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上一篇:成长心连心主讲稿下一篇:财产保险合同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