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范文模版)

1. 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 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亦即教学目标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通常需要分析和设计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

(2) 设计教学策略(如何教),亦即教学策略设计。在设计时,从整体把握教学策略,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背景的教学策略。

(3) 进行教学评价(教的如何),亦即教学评价设计,主要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教学评价模式:决策性的评价模式,研究性的评价模式,价值性的评价模式,系统性的评价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

第二部: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 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

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 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

(2)选一节初中数学课,进行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并做简要评析。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思考

湖北襄阳四十四中 程远顺

作为一名基层英语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全省农村英语教师国家培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们大开眼界,看视频、听讲座,拜读各地精英论坛发言。通过国培研修学习,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上的增长。结合本次培训,我从如何理解与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PWP教学过程、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过程来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如何理解与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 1. 任务型教学的概念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和要求,强调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而来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基于交际法的理论,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这和我国有些专家所倡导的“加大语言输入,加强语言实践”“大量输入及时输出”的教学观点是相通的。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语言的交际应变性和得体性,机械划一的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学生依赖性变得日益明显,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成了死记硬背词语用法和语法规则,结果出现“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学生学习被动,习得语言的潜能受到压制。为此,语言专家提出“让学生通过语言使用(即用英语进行各种活动)来掌握语言,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语言,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2.任务的设计设计任务的原则: ①趣味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②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③交际性(真实性)。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中,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因此,设计任务时要创设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交际。 ④可拓展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华。如组织英文歌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3、设计任务要注意的问题:

①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结构组成。交际任务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任务由目标、输入、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环境五个部分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任务的这五个方面着眼组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②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在设计任务时,要针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课堂上受益,取得进步。

③构成任务的内容就是输入材料。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输入内容的多样化,要根据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性的选材,对学生进行任务的输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报纸杂志、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畅销小说、影视剧、歌曲、学生自己的作品等都可以作为素材进行任务设计。

④输入材料的多样性决定了任务活动的灵活性。设计任务时要针对不同的输入材料,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活动的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对话、角色扮演、演讲、采访、辩论、小组讨论、游戏、竞赛、演唱英文歌曲等互动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

⑤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在设计任务时要将任务的评价方式考虑进去,让学生将完成任务的结果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⑥在设计任务时,还要根据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不同话题,适当地选择任务的类型。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任务会有不同的分类。

4、任务的实施. 1)、任务实施的条件 实施任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并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做的事,这里的“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而这一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2) 实施任务的环境,也就是教学环境,或者说是课堂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和任务时间的分配等,不能像传统的外语课堂那样,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授课,搞满堂灌。任务型教学通常采用二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个人操作,独立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最好采用小班制。

3)、实施的步骤 任务型教学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1)任务前教师设置情景,介绍话题,引入任务,并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支持,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并准备执行任务。具体操作包括:热身活动(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巧妙地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呈现、介绍、操练与任务有关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 (2)任务环要做到 ① 任务:学生通常以双人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② 计划:各小组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③ 报告:各小组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包括他们怎样完成了任务,他们决定或发现了什么等---展示成果(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3)任务后要做到 ①分析: 学生分析课文或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并分析其它组执行任务的情况(任务的评价:自评、小组评、教师评);②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包括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等(完成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拓展性的作业)

二、如何理解与实施初中英语课堂的PWP教学过程 1.PWP 教学过程的含义。

当教师关注学习过程时,教师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 While-learning,

Post-learning 三个阶段,这就是 PWP 教学过程。

1)Pre-learning (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自我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形成新的语言运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的阶段,其目的是为新语言内容的学习进行准备。这一阶段包括是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

2)While-learning (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进行,但也可以是学习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

3)Post-learning (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活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

2. PWP 教学过程的实施。

PWP 教学过程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每一项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在技能教学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例如,听力中的 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和 post-listening ,口语中的 Pre-speaking, while-speaking 和 post-speaking ,阅读中的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和 post-reading ,写作中的 Pre-writing, while-writing 和 post-writing 。

再如: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PWP模式,就是把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强调“问题的导入、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学习、问题的训练和问题的应用”。 1). Pre-reading(阅读前)。在pre-reading部分主要目的是做一些准备活动,包括知识的准备和文化背景的准备,为后面的阅读活动做铺垫。 Pre-reading的活动设计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问答、讨论、小测验、游戏等,复习相关的词汇和语言结构,或从标题和图片入手,猜测故事的主题,使学生适度了解文章内容等。 Pre-reading在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2). While-reading(阅读中)。 While-reading是学生自己阅读的环节。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关键信息、获得主要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让学生在阅读. 3)Post-learning (阅读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活动也是促进学习的运用活动。

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过去我们经常说:学习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语言技能才是真正目的。因此在新课标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侧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在教学内容中则列出各种语言知识。其实这是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包括掌握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故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我认为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去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方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1)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2)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上述过程之中,以便他们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得到锻炼。语言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范围、深度、方法、时机要由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作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有意义的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4)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即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真实读写实践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用法、真实交际中的语言知识。

2.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的理论。“习得”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起到无可置疑的作用。但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比较多的东西。其次,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的实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安排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地重复,缩短了学为此。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以及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

3)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语言知识不单是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要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景性、社会性及问题定向性等内在驱动的学习。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上述内容牢牢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过在国培中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观念上我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观摩教学案例,接受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对任务型教学、语言知识及技能和PWP教学过程有了全新的认知。这将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会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初中英语教学添砖加瓦。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思考

马桥中心学校肖安婳

通过这段时间对专题十二和专题十三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知识做支撑,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进,并对 教学过程也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 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建一个有层次的连续活动,并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

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情境,给学生 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 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 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 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 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 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 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 获得自主地发展。

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都是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 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语境和语言材料。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 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完成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5P”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对话教学。即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和Progress五个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 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

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 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5P” 教学过程可以用于英语教 学的每一项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在技能教学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要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掌握外 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等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用 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要选 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 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 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 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语言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 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 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十 分重要。

1、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 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 行为方式。这一行为大多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 计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指导学 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 讲授必须运用语言, 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 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传授为教 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3、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是主要、最常用的 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从教学的实践看,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教师集体致问,师生共同解答,还有就是学

生自发地提问。提问技能是教师 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 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交 流的最长用的手段之一。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同样是在练习的训练中,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就太显单调,“OK”、“Good”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 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 会是有限的,他们很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 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 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 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 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 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就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 我、建立自信的空间。通过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在今后的就教学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参与过程研究

摘要:数学教学是指由数学的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数学科目的教学活动必然与数学,教师,学生这三个对象都有密切的联系。参与式教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探索,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参与式教学

课堂教学

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开始的简单模仿到逐渐形成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课改下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保障机制使学生的主体性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与教师的指导同步发展,使师生的积极性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形成教育合力,达到知识增长、能力增强、情感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活动应符合如下层次:

学生参与过程:寻求参与—尝试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 教师指导过程:启发诱导—激情授李去一一鼓励点拨—拓展升华

上述两组对应关系,对于我们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好的作用,但步骤不是绝对化的,模式也不同等于定式。学生参与四层次与教师指导四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它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活动时间和独立思考空间。

一、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指导活动的四层次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征: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是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在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各种适当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1、启发诱导:它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育活动。如:由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出基本概念,它和学生寻求参与层次相对应,它也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2、激情授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来实践以探求更大的发展。这个环节的实施一般应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先让学生尝试,教师结合尝试情况,归纳出所学知识的精髓,让学生反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形成的学习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3、鼓励点拨:对学生在参与学习中的“惑”给予适当点拨,这即为学生参与学习扫清障碍,又将鼓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法而是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学生踞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以搭桥铺垫,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常用的方法有联系已知,对照比较,变换角度等等。

4、拓展升华:学生通过活动练习等操作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以学生为主进行总结,并转化为多种学习形式的综合性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属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二、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四个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

1、寻求参与:通过教师启发作用,学生在开课3-5分钟内表现出求知欲望和参与学习的强烈意识,各种感官都积极活跃。这种情绪的持续发展应贯穿于整个课堂学习中,其形式应多种多样。如主动质疑,积极回答,认真完成作业,小组间相互协作讨论等。

2、尝试参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完成某项活动,对于获得的成功进行过程反思,揭示规律,对尝试过程中的困难,请求老师指导,然后再尝试,直到成功。

3、探究参与:这是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的体现,属于学习的展开阶段,主要应表现在学生敢于大胆向老师提出问题,而且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小组讨论,学生问老师答,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并且见解独到有创意。

4、创造参与:学生不能满足于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能独立思考问题,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深入,不断激发创造欲望,让“顿悟”和“灵感”不断涌来。 参考文献

[1] 刘康宁.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初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Z1) .

[2] 刘坤. 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8,(Z1) .

第五篇: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方法的

探索与实践

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要求。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发现:课堂表现评价、数学日记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已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颇多关注初中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越来越认识到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学生评价中存在很多的局限和不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总结如下:

(一)课堂表现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采取“课堂表现评价表”与“课后访谈”形式对学生的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以用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同桌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评价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课下对学生进行访谈。

通过 “课堂表现评价表”与“课后访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信心等。这种评价方式获得的 1

评价信息更真实,并能够弥补传统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这种评价活动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二)数学日记评价

数学日记是一种过程性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收获以及各种心理感受,教师对学生的日记进行一定的指导,并挖掘数学日记对数学学习的意义。因为数学日记是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感受,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进而使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从而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全面了解,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

我们每两周的一次评价是以学生自评为主,他们根据自己积累的资料及实际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在自评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每月的评价是以学生互评为主,每个学生介绍完基本情况后,由同组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们根据被评人课上的表现、

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并善意地提出希望,使学生在互评中增进了解,共同进步。

我们采用成果展示会的形式,做好每一次评价。本学期共召开过两次成果展示会,成果展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次是在全班召开,目的是在全班推广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次是在家长会上,我选出代表在家长会上介绍自己参加实验所取得的成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进步,并在会上进行“我能行”展示,感到由衷的高兴,表示要配合学校评价工作并促其提高。

一学期的实验,师生对档案袋评价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利用它收集成功资料,记录反思内容,制定近期目标,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教师通过它培养学生自信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它看到学生成长的轨迹。

1、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由开始的不感兴趣、被动参与到后来的主动参与,积极评价,并在积累的过程中懂得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持之以恒才会见到成效的道理。学生在成果汇报会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同学、教师的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2、成长记录袋评价使学生看到了希望。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记录了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省。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

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这段时间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怎样,有进步就用实例说明,有不足就分析原因,定出近期目标。学生正是在这种不断肯定、否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种评价具有实效性,学生能从中看到前进的方向。

总之,通过过程性评价,真正做到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评出了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动力,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教育和反馈的功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为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上一篇:初中生假期学习计划表下一篇:财政所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