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2022-09-11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十分大, 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中, 由于母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使体内各种激素的过多分泌,以及生乳素的存在使母体中存在较多的抗胰岛素,在此期间母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是平日的一倍有余, 这时合并糖尿病的母体如果胰岛素摄入不足, 产生的高血糖反应容易导致胎儿巨大,增加了剖腹产率[1]。此外 ,合并糖尿病的妊娠期妇女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并发症,容易致使流产、死胎等状况,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对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必须进行细致的护理照料,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患者44例与非糖尿病孕妇44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孕妇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6.71.5)岁,其中初次受孕27例,有受孕经验的17例 ,根据我国妇产医学相关方案进行诊断 ,血糖量异常的孕妇9例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1例 ,妊娠期糖尿病24例。

1.2方法

1.2.1产前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个月以期的孕妇应嘱咐对方每周定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控制孕妇的血糖量,6个月以后的孕妇尽量将其安置在高危病房,每日给予孕妇吸氧、血糖检测、胎儿检测等检查,时刻注意孕妇症状,并向孕妇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讲解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手段,尽最大可能的消除孕妇的心理顾虑,保证孕妇的心情舒畅。

1.2.2产时护理产时应每15 min检查一次胎儿心跳 ,注意孕妇是否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导致的低血糖现象, 因合并糖尿病孕妇易出现胎儿巨大的现象,多需要进行剖腹产,因此要注意剖产过程,避免对新生儿及孕妇造成过大伤害。

1.2.3产后护理关注孕妇产后症状变化 , 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和出血量,并做好卫生护理,保证床单干净无菌,以防出现阴道感染等症状,并嘱咐孕妇注意会阴清洁,合并阴道炎的孕妇应每日坚持涂抹克霉唑等消菌用软膏。

1.2.4产儿监护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前停止妊娠期时可选择静脉推注赛米松防止胎儿呼吸窘迫, 并应做好对新生儿的相关抢救工作,产后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表现,防止吸入性肺炎的产生, 并根据各新生儿的实际表现进行仔细护理。

1.2.5用药和饮食护理此项护理为控制孕妇产前与产后血糖量的主要方法, 产前根据孕妇每天检测的血糖量调整胰岛素注射量,控制孕妇血糖量,症状较轻的孕妇主要采用饮食控制方法,孕妇每日的进食量需根据个人体重计算, 保持每日摄入每千克150焦耳的热量 ,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的平均摄入 ,保证孕妇少吃多餐,多食用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并根据需要给予孕妇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的摄入[2]。

2 结果

观察比较糖尿 病组与非糖 尿病组的 妊娠对孕 妇身体的 影响,并对比新生儿身体条件。具统计,糖尿病组孕妇妊娠期合并血管病变为11例,羊水过多5例,巨大胎儿26例,其它不良症状2例,剖腹产率为94.63%;而非糖尿病组仅有1例合并血管病变,羊水过多3例,巨大胎儿0例,其它不良症状1例,剖腹产率仅为34.89%。而两组新生儿的对比中,糖尿病组新生儿不良状态率为77.23%(包含低血糖症、低钙、红细胞增多等症状),而非糖尿病组新生儿的不良症状率为31.35%。可见合并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是巨大的。

3 讨论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一般常发于妊娠中晚期,诱因多种多样,一般认为是因为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物质的增加,导致糖分代谢失衡,致使糖尿病的发生,或使原带糖尿病症状的加重。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经常造成母婴的患病率增加, 对母体可能会导致血管病变、早产、流产、羊水过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胎, 巨大胎儿为常见症状, 使母体的剖腹产率远远大于一般孕妇,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新生儿更是有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妊娠期孕妇一旦被确诊为合并糖尿病症状, 应该尽早进行血糖控制治疗, 增加胰岛素注射量或进行饮食控制, 保持血糖量的稳定,以减少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3]。原带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保持自身的血糖量处于正常状态,并坚持定期进行检查,配合护理人员进行饮食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摘要:目的 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44例,对其进行糖尿病妊娠针对性护理,并与44例非糖尿病孕妇组对比孕妇的身体状况与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结果 糖尿病组孕妇与新生儿的身体条件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可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是巨大且是有危害的。结论 因此妊娠期孕妇一旦被确诊为合并糖尿病症状,应该尽早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增加胰岛素注射量或进行饮食控制,保持血糖量的稳定,以减少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母婴,护理

上一篇:开展兼职体育教师和新上岗体育教师培训提升我县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下一篇: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错误与纠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