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艾滋病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人群艾滋病范文

绵阳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本站推荐]

绵阳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 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400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吸毒人员400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为海洛因占96.01%,静脉注射吸毒占69.33%,最近1个月未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2.82%;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5%;最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7.26%;HIV抗体阳性率为1%,HCV抗体阳性率为66.8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1%。结论

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低,但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绵阳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12-31,在全市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占44.95%,经性传播占44.06%,注射吸毒和经性传播是绵阳市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解目前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现状,为评价各项干预措施效果提供依据,于2010-04/07对绵阳市的吸毒人群开展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及生物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的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口服、吸入和注射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大麻、吗啡、冰毒、摇头丸、K粉、麻古等毒品的吸毒人员400名。 1.2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1〕设计的吸毒者调查问卷,由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毒品滥用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等。同时,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2〕的相关要求,采集静脉血3~5ml,由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统一招标的艾滋病哨点监测试剂进行 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在监测中发现的既往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也应纳入到监测对象中,并完成采血和相应的HCV抗体、梅毒抗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1.3.1 HIV抗体检测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使用酶免试剂(ELISA-1)进行筛查,所有初筛阳性的样品使用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酶免试剂(ELISA-2)进行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IV抗体阳性。

1.3.2 HCV抗体检测

使用酶免试剂(ELISA-1)进行筛查,所有初筛阳性的样品使用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酶免试剂(ELISA-2)进行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CV抗体阳性。

1.3.3 梅毒抗体检测

采用特异性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检测结果的初筛; 采用非特异检测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或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TRUST)检测ELISA阳性血清中梅毒反应素进行梅毒复检。 1.4 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及生物学检测结果录入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统计分析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注射吸毒比例、共用针具比例、安全套使用比例、接受干预服务比例、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出率等指标。

2 结果

调查共招募吸毒人员401人,完成问卷调查400人,有效问卷400份,采集吸毒人员静脉血398份(有2名既往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未采血)。 2.1 一般人口学信息

被调查的400名吸毒人员中,男性296人(74%),女性104人(26%)。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20岁以下4人(1%),20~30岁46人(11.50%),31~40岁207人(51.75%),41~50岁123人(30.75%),50岁以上2人(5%)。已婚225人(56.25%),未婚119人(29.75%),离异53人(13.25%),同居3人(0.75%)。本省户籍395人(98.75%);外省户籍5人(1.25)%。汉族399人(99.75%),其他民族1人(0.25%)。小学及文盲83人(20.75%);初中211人(52.75%);高中及以上106人(26.50%)。有固定职业和收入40人(10%)。

2.2 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涉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问题8个,全部问题均回答正确有31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9.55%。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能否看出来、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2个问题回答正确率低于90%以外,其余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超过90%(表1)。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367 91.52 2.3 毒品使用情况

被调查对象当前使用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冰毒、K粉、摇头丸、麻古等8种毒品,其中,使用海洛因385人(96.01%)、冰毒19人(4.74%)、K粉15人(3.74%)、摇头丸5人(1.25%)、麻古5人(1.25%)、可卡因2人(0.5%)、杜冷丁1人(0.25%)、大麻1人(0.25%)。吸毒方式中,静脉注射吸毒278人(69.33%),口吸123人(30.67%);最近1个月注射过毒品130人(32.42%);与他人有共用过针具史17人(6.12%);但最近1个月均未与他人共用过针具。

2.4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最近1个月有过性行为156人(39%),最近1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98人(62.82%);最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180人(45%),坚持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14人(7.78%),最近1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98人(54.44%);最近1年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20人(5%),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8人(40%),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15人(75%)。

2.5 接受干预服务情况

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363人(90.75%),知晓检测结果350人(96.42%);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322人(80.50%);接受过同伴教育339(84.75%);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367人(91.75%);接受过上述预防服务措施之一项390人(97.50%)。

2.6 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情况

被调查的400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4人,其中,既往HIV抗体阳性3人,采血检测出HIV抗体阳性1人,HIV抗体阳性率为1%。采血检测HCV抗体398人,阳性266人,HCV抗体阳性率为66.83%。采血检测梅毒抗体398人,阳性6人,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1%。各年龄组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情况见表2。 3 讨论

调查的400名吸毒者中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低,离异率高,90%无固定职业和收入。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0%,但仍有部分吸毒者对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有限,针对这类人群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应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平台,利用门诊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者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注射吸毒者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3〕,降低共用针具率、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及宣传干预已被证明是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的有效措施[4〕。2006年绵阳市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基线调查显示,吸毒人员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为6.35%、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3.81%[5〕。2009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显示,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为0.33%、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8.76%[6〕。调查的400名吸毒者最近1个月注射毒品时均未共用针具,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82%,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5%,表明绵阳市在吸毒人群中实施的清洁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于促进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改变已见明显成效。但安全套使用率仍然较低,特别是在与配偶的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商业性伴,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或性病很容易传染给配偶。因此,在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同时,如何降低共用针具比例、提高安全套正确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将是对吸毒人群开展干预工作的核心内容。 调查吸毒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1%,但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中未检出新的HIV抗体阳性者,表明绵阳市开展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在预防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应积极稳妥地对海洛因成瘾者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由此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吸毒人群的感染状况不容忽视,直接或间接共用污染了的注射器具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重要危险因素[7]。调查的400名吸毒者HCV抗体阳性率为66.83%,明显高于绵阳市的暗娼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8,9],应继续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咨询检测等综合干预,降低因注射吸毒引起的HIV、HCV感染等公共卫生问题[10〕。 4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3]陈世海,石健,莫巨聪,等.南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HIV抗体调查[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9):712-714. [4]张灵麟,刘建波,赖文红,等.不同时间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知识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5):378-384. [5] 廖克坤,赵西和,刘定春.绵阳市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 疗基线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7):563-564. [6] 廖克坤,赵西和,苏俊,等.2009年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2):94-96. 〔7〕卫大英,尹潞,秦光明,等.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转随访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4):377. [8] 罗磊,周硕,王毅.绵阳市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行为学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0):3972-3975. [9] 赵西和,杨宏武,何静,等.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监测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11):876-878. [10] 赵西和,廖克坤,张光,等.绵阳市海洛因成瘾者HCV和HIV抗体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90-3792.

第二篇:艾滋病哨点暗娼人群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相关行为现状;为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1版》的要求,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结果

①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75%、6.00%和4.38%;②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3.88%;③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89.75%,最近一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1.75%;④艾滋病相关服务接受率为95.13%。结论 攀枝花市暗娼人群的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率不容忽视;文化程度、艾滋病知晓率和相关服务接受率是影响暗娼安全套使用率的重要因素。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75%的艾滋病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其中高危性行为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和控制经性接触传播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1]。国家哨点监测数据结果也显示,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呈增长趋势,1995年以来暗娼人群中HIV感染率上升了60倍[2]。

攀枝花市自1994年报告首例艾滋病(HIV)感染者以来,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累计报告疫情居四川省前列。自2009年起,攀枝花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再是以注射吸毒为主,而是以异性性传播为主,且异性性传播单年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由2005年的43.90%逐年上升,2009-2011年维持在61.83%—66.37%。提示攀枝花市的艾滋病正在通过高危行为人群与他们的性伴侣之间进行传播,艾滋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疫情防治形势严峻。

为了客观、真实的了解暗娼人群HIV感染状况和艾滋病有关行为的现状,为干预措施制定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 2011年对攀枝花市东区和仁和区暗娼人群开展了艾滋病哨点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暗娼,即指在东区和仁和区范围的桑拿/洗浴中心、夜总会、卡拉OK厅/歌舞厅/酒吧、宾馆/酒店、洗脚屋/发廊、路边店/小饭店等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 1.2 调查时间

2011-04/06

1.3 抽样和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1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将发生高危行为的场所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 ,严格遵循低等层次、中等层次暗娼分别不得低于监测样本量的10%、40%的原则,通过绘制场所分布图、抽取调查场所和抽取监测人群3个步骤进行抽样,采用比例抽样法对场所进行分层抽样,再对其内的暗娼抽取方便样本进行监测。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向调查对象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 1.4 调查内容

人口学指标、血清学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服务等。

1.5 血清学检测和阳性结果的判断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下发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样本HIV、梅毒和丙肝血清学检测和结果判断。 1.6 统计分析

采用全国统一的哨点监测客户端软件进行数据的离线录入和在线上传,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7 质量控制

采用统一方法和统一标准进行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方案抽取样本;现场交叉检查当天收集问卷,对错项及漏项及时纠正补充;督导员按照比例再次抽查核对问卷;质控员随机抽查20%的原始问卷核对录入数据,做到无差错。 2 结果

2.1 血清学检测结果

问卷调查800人,采集血液800份。其中,HIV抗体阳性率为0.75%(6/800),梅毒阳性率6.00%(48/800),丙肝阳性率4.38%(35/800)。

2.2 人口学特征

此次调查东区400人、仁和区400人;最小15岁,最大57岁, 中位数28.00岁,平均年龄为29.81±8.61岁,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75.76%;以汉族为主(89.38%);以初中文化为主(50.38%);以在婚和未婚者居多,分别占60.25%、31.75%;户籍以本省为主(92.63%);本地工作时间以半年或以上为主(69.00%);场所档次以中档和低档为主,分别占49.63%和33.75%。

2.3艾滋病相关知识

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8个问题,其中问题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为“知晓”。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3.88%(751/800)。单项知识知晓率为86.63%—98.38%,其中问题“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否从外表看出”和“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8.38%和86.63%。(详见表2)

通过地区和场所档次分层分析发现,仁和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明显高于东区,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档、中档和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晓率无显著差异(P>0.05)。 2.4 相关性行为

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9.75%(718/800)。其中,仁和区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高于东区,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档、中档和低档暗娼的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4)

最近1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1.75%(494/800)。其中,东区和仁和区暗娼人群最近1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档、中档和低档暗娼的最近一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

2.5艾滋病相关服务

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接受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单项服务接受率依次为95.13%、2.13%和59.75%。将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接受了三项服务中任一项视为接受过艾滋病相关服务,则最近一年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服务接受率为95.13%(761/800)。

2.6 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将“暗娼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 暗娼最近1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是否坚持使用安全套”作为应变量(是=1,否=0),将 “年龄”、 “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民族”“文化程度“、“本地工作时间”、“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最近12个月是否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最近一年做过HIV检测且知道结果”和“档次”作为自变量,引人Logistic回归模型,并应用SAS 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和“最近12个月是否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均被引人回归方程,其余因素均未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文化程度高、艾滋病知晓率高、相关服务接受率高的暗娼人群,与客人最近一次性行、与客人最近一月性行为更倾向于使用安全套。 3 讨论

1 攀枝花市暗娼人群的性病艾滋病感染率不容忽视

梅毒患者对HIV的易感性较正常人可增加2~10倍,而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生殖道排出的艾滋病病毒量远高于单纯HIV感染者[3]。暗娼的高危性行为使她们成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脆弱人群,同时也是病人与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其感染率和行为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流行强度。

监测结果显示:攀枝花市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0.75%,梅毒阳性率6.00%、丙肝阳性率4.38%,说明性病艾滋病在攀枝花市暗娼人群中有一定的流行强度,暗娼人群仍然是感染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

2 针对影响因素,暗娼人群的干预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在暗娼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是防治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措施[4]。对于暗娼来说,安全套使用率必须达到90%以上,才能阻止艾滋病的传播[5]。调查结果显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93.88%,但是安全套使用率和相关服务接受率仍然不尽如人意,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89.75%,最近一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1.75%,同伴教育接受率59.7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艾滋病知晓率和相关服务接受率高。暗娼人群的文化程度被改变的可能性甚小,因此提高干预工作效果,提高暗娼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关键在于提高她们的艾滋病知晓率和相关服务的接受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有效干预”的原则,攀枝花市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扩大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质量,促进暗娼人群危险行为的转变。一方面深入开展梅毒、丙肝和艾滋病等性病知识的宣传,倡导健康意识,提倡安全性行为;同时,继续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干预模式,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工作,大力推广安全套,促使暗娼人群自觉、主动、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而降低暗娼人群感染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有效减缓艾滋病、性病的蔓延。

3 认真做好暗娼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控制传染源

暗娼人群的性伴众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暗娼,很容易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性伴,一旦结婚生育,容易导致其胎儿及婴儿的感染,因此,暗娼感染者具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性,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暗娼感染者人群本身的双重身份,即暗娼身份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份使得该人群在社会中更边缘会,更加脆弱,导致其流动性更强,难于管理[6]。

因此,哨点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收集暗娼人群详细关键资料(身份证、电话和详细住址等),以便监测发现的暗娼感染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跟踪随访和关怀救助等,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该人群的危险行为,尽可能的避免新的感染病例的发生。

第三篇:彝族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管理

[摘要] 目的

探索在少数民族地区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方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高流行区B县,对2个乡的全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测、问卷调查等。 结果 全人群调查进展顺利,92.0%的人群接受了调查。得到了当地全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等疾病的感染率数据,加大了对发现的感染者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 结论 开展此类调查应该做到周密的前期准备,大力开展群众动员,严格现场操作和质量控制,分阶段调查以实现全覆盖,对查出的疾病及时转介治疗。开展类似的调查还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1986年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逐渐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在局部地区呈高流行态势。[1- 2]艾滋病疫情大多通过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得。[3-5] 在高流行地区开展全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病学普查可以准确了解疫情形势,为制定科学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此类普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加不易。“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示范区项目属国家“十一五”期间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B县属艾滋病高发地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被选定为“四川乙肝结核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调及协同综合防治一体化示范研究”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B县2个乡的全体人群,其中98%以上人口为彝族。

1.2 方法 开展了现场体检、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现场体检包括内外科检查、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血样采集、小便常规检测;实验室检测包括肝功能、HIV、梅毒、丙肝检测;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相关知识、高危行为等。 2结果

2.1 组织措施

四川省、凉山州、B县分别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省州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省州县乡政府、卫生部门的工作机制、措施与方案。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由省卫生厅、凉山州政府领导亲自召开项目推进会,强调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工作任务,逐一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就人员、物资配置做了安排、部署。在中央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及时落实配套经费用于现场工作。 配备必要设备,加强人员培训。B县地处高寒、高山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域面积广,人口居住分散。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本研究选中的两个乡卫生院分别仅有5名和7名工作人员,不能从事任何一项实验室检测。如果仅依靠当地的条件,将无法完成现场调查所要求的内外科、B超、心电图、采血化验(含HIV抗体检测)等9项检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对2个乡卫生院X光透视室房屋改造,配置了B超、心电图、X光透视和三大常规检测设备。从凉山州和附近的会理县、盐源县、B县等医疗机构抽调的80多名优秀医生参与调查工作,并对他们分别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信息收集等内容培训。在正式调查前,在2个乡分别进行了30人的现场预试验。预试验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心电图、B超检查、静脉血采集及问卷调查等项目,对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采用先进技术,避免意外事件。彝族群众的姓名由于发音、一人有多个名字、身份登记不全等原因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多年困扰的问题,首次引进虹膜身份识别仪对目标人群进行身份识别登记,避免了重复登记,同时为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平台。既往的经验表明,当地群众对采血有恐惧心理,容易造成晕针晕血甚至由此引发群体事件。本次抽血操作根据这一情况,特制了有挡板的抽血台,被抽血者看不到针具、血液和医务人员,有效防止晕血事件的发生。

2.2 实施情况 经过近1年的努力和实践,完成了2个乡10 067名居民的调查,占登记在册人数的92.0%。首先根据乡、村登记在册人员进行造册,核实实际居住人口。2个乡的干部自项目实施以来,分成几个小组,每天很早就进村入户的组织、动员,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根据时间安排各个村组的群众到乡卫生院。乡村干部采用了很多方法动员群众,比如,发动村组里的关键人物、退伍军人、教师等入户动员;结合参保新农合工作进行动员;对没有上户口的小孩承诺上户等。 由于有大量群众到外地打工,在短期内无法做到全人群都被调查。项目采取了分阶段调查的方法,首先是2010-04/05集中1个月的时间共完成在家的7 645人健康体检和基线调查工作。然后,利用彝族年前后,大量群众返乡期间进行补充调查,分别在彝族年(11月)前集中1周,彝族年后集中1周,完成了2 422人健康体检和基线调查工作。剩余外出人员由乡政府组织随时掌握其回家信息,及时做好补充体检工作。尽可能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普查。

现场体检和问卷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完成,省和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现场资料收集的质控工作。现场完成个人基本信息录入、内外科检查、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血样采集、小便常规检测和问卷调查等工作;县医院完成血液样本处理和肝功能检测:现场采集到的血样,每天有专车负责及时将血样送往县医院进行样本处理、分装和相关的检查;州疾控中心完成HIV、梅毒、丙肝检测;省和州疾控中心均建立了全部目标人群的血液样本库。

2.3 查出疾病后进行转介

抽调县医院各科专家,对所有体检结果进行评定,对体检结果有异常者进行反馈。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新发现HIV感染者均纳入常规管理。HIV阳性孕妇均转介到县妇幼保健院开展母婴阻断工作。对疑似结核患者转介到县疾控中心进行确认,阳性进行结核免费治疗。对肠蛔虫患者进行免费驱虫治疗。对感染者、感染者家庭和遗孤遗老进行关怀救助。为了减少感染者流动,对HIV感染者及其家庭发放生活补助。

当地医务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范围窄,群众看病就医十分有限。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先进仪器设备留下,而且带出了一批不走的医生,拓展了医疗服务范围,极大满足当地群众需要。群众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切实得到实惠,都愿意参加这样的调查。

2.4 初步探索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大规模全人群艾滋病调查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比较准确掌握了当地艾滋病流行现状,加大了感染者随访管理力度,有效控制传染源,逐步控制疫情蔓延。B县以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有效整合当地各种艾滋病防治资源,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将艾滋病综合防治重心下沉乡镇,对艾滋病感染者实行属地化管理,建立“人盯人”的感染者管理模式,并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3 讨论

研究所涉及的地区是艾滋病高流行区,当地以前开展过艾滋病筛查,但由于前期宣传、组织工作不到位等原因,群众出现抵触情绪,现场组织实施困难,无法做到全人群的普查,所得到的数据存在偏倚。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人员能力非常有限,广大群众对艾滋病调查的接受程度不一,组织管理工作对于这次大规模基线调查至关重要。该研究顺利完成了彝族地区大规模全人群的艾滋病流行及相关健康情况调查,主要经验是:①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各级干部意识到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层层落实,将任务落实到人,积极推进;②强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支撑。来自省、州、县的专家组在现场随时提供支持和指导,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③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是完成全面普查的前提。动员群众难度大,工作细,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动员,才能让群众相信并参与;④采用适合当地的技术措施是调查质量的保证。虹膜识别技术、有挡板的抽血台等措施提高了调查的效率,保证了调查质量;⑤实施单位齐心协力通力配合是保障。本研究涉及的实施单位较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单位必须在一个有效的管理框架下共同开展工作,相互支持、通力协作,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的做法。同时,整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当地乡村卫生服务能力严重不足;②部分吸毒人员不愿说出真实的高危行为;③群众卫生意识淡漠,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短期难以改变。今后开展类似的全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应注意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四篇:关于加强艾滋病病患者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

作方案

为加强我县艾滋病患者特殊人群的管理工作,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和河南省有关艾滋病防治法规文件精神,按照县综治办《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长垣为目的,以服务平安长垣建设为核心,已全面准确掌握全县艾滋病病患者的基础信息和动态变化,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为重点,为艾滋病患者特殊人群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提供科学决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和教育改造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艾滋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管理服务机制日益完善,社会危害性显著降低,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的管控机制进一步常态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以长垣县艾滋病患者信息库为基础,强化对重点人员管控,建立艾滋病患者重点人 1

员数据库,完善帮扶措施,减少脱管失控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患者违法犯罪率。

(二)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关怀关爱。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或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加强对生活困难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艾滋病患者的安置,解决艾滋病患者在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三)强化队伍建设。鼓励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艾滋病患者帮教志愿者队伍,丰富和发展艾滋病患者帮教工作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艾滋病患者帮教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艾滋病病救治知识,使全社会了解艾滋病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掌握预防、救治知识和方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遏制艾滋病病的传播。

(五)加强对违法犯罪艾滋病患者的管控工作。对违法犯罪的艾滋病病患者,由公安、卫生、综治部门协同,加强治疗和教育改造,防止其危害社会。

第五篇:西宁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及HI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马 小 丽

(西宁市城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和女子戒毒所羁押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HIV、梅毒感染状况,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知情同意后对西宁市406名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和青海省女子戒毒所458名羁押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艾滋病(HIV)抗体、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864名调查对象主要以未婚低龄为主,20~30岁年龄阶段占:70.2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7.48%。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体知晓率为:77.56%,但对一些问题仍存在误区。864名调查对象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0.46%,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74%。结论: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及吸毒女性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存在HIV传播危险因素。对这些人群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力度,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大力宣传针具交换政策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控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性服务小姐;吸毒女性;艾滋病;梅毒;感染;调查 【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miss woman detoxification of custody staff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HIV, syphilis infection situ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 In the informed consent of the eastern area of Xining City 406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miss Qinghai Province female rehab 458 detention officers wer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and AIDS ( HIV ) antibody, syphilis antibody detection. Results: 864 subjects to unmarried young, 20 ~ 30 years old age accounted for: 78.32%,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ccounted for: 67.48%. Survey on AIDS related knowledge to a certa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general awareness rate : 77.56%, bu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error. 464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HIV antibody positive in 4 cases, the positive rate was 0.46%, the syphilis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1.74%. Conclusion: Entertainment sex workers and drug use among female knowledge of AIDS was not complete, the presence of HIV transmission risk factor. For these populations to strengthen AIDS prevention and awareness and behavior intervention, vigorously promote the use of condoms, needle exchange policy advocacy and AIDS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IDS in this population prevalence and spread of important measures. 【Key words】Sex workers; Female drug addicts; AIDS; syphilis; Infection; Investigation

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在性途径传播艾滋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而注射吸毒女性是通过血液、性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也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1]。为了解这些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高危行为和性传播疾病(STD)/艾滋病(AIDS)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于2011年1月~10月对西宁市部分娱乐场所中的性服务小姐和青海省女子戒毒所羁押人员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城东区KTV、桑拿洗浴中心、足浴按摩中心等部分娱乐场所中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女性服务人员和青海省女子戒毒所羁押人员。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和戒毒所吸毒女性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高危行为信息(性乱史、吸毒史、采供血史)等。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使用一次性5ml无菌真空采血管,核对编号无误后抽取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中备检。HIV抗体初筛检测采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珠海丽珠、北京万泰);梅毒(TRUST)用上海荣盛试剂盒检测,梅毒ELISA用厦门英科创新试剂盒检测,两次梅毒抗体阳性者判断为阳性,Anti-HIV初筛阳性者需经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确认方判定阳性,上述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同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阴、阳性结果判断。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用Spss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864份。其中桑拿洗浴中心占13.89%

(120)人、KTV占23.61% (204)人、足浴按摩中心占9.49%( 82人),吸毒女性占53.01% (458人)。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为45岁,平均年龄为(25.6±4.5)岁,年龄只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占70.26%(607/864)。民族以汉族居多,占88.77%(767/864)、藏族占6.02%(52/864)、回族占3.94%(34/864)。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56.25%(486/864)。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多数来自外省,占80.79%(698/864),主要来自四川、甘肃、河南、安徽等地。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文化居多,占57.18%(494/864),小学文化程度占10.30%(89/864),高中或中专占27.32%(236/864),大专以及以上者占5.21%(45/864)。

2.2 对艾滋病、性病知晓情况

从调查对象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分析,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总体知晓情况较好,总体知晓率为77.56 %,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超过80%,明显高于非传播途径。对“保持一个未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回答正确率较低,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仅为 55.99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及吸毒女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n=864)

小学 (n=89) 74.35 88.23 86.64 76.38 61.22 87.76 62.07 53.67

初中 (n=494) 60.57 93.13 90.33 81.29 68.53 90.11 76.64 56.29

高中及

合计

以上

(n=864)

(n=281) 70.12 94.26 96.07 90.71 70.92 94.80 79.23 58.01

68.35 91.87 91.01 82.79 66.89 90.89 72.65 55.99 外表能否识别HIV感染者 输入血液或血制品是否感染HIV 共用针具是否感染HIV 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降低传播HIV的危险 保持一个未感染的性伴能否预防HIV 感染HIV的孕妇能否传给胎儿 与HIV感染者共餐是否会感染HIV 蚊虫叮咬能否感染HIV

2.3 被调查人员梅毒及HIV抗体阳性年龄分布情况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5.6±4.5岁(16~45岁),其中梅毒抗体阳性和HIV抗体阳性年龄分布以 20~29岁为主(表2)。

表2 被调查人员梅毒抗体及HIV抗体阳性年龄分布情况(n=864)

年龄(岁) <20 20~29 30~39 40~49 合计 受检人数 86 607 115 56 864

梅毒抗体阳性 阳性人数

2 10 2 1 15

HIV抗体阳性

阳性率(%)

0 0.33 0.87 1.78 0.46

阳性率(%) 阳性人数

2.33 1.65 1.74 1.79 1.74

0 2 1 1 4 3 讨论

3.1 科学监测与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对策

本次调查与检测表明近年来艾滋病感染在娱乐场所高危人群及吸毒人群中呈现上升趋势[2]。娱乐场所的高危行为和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行为为艾滋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些高危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阶段,是处于性活跃期的人群,文化程度低,缺乏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有许多性伴侣处于无保护性行为中,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核心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造成高危个体自身防护意识薄弱及易感性。因此,在娱乐场所及戒毒所加强对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3]。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及吸毒女性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77.56%)。这表明近几年通过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使该人群的整体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调查也发现,一定比例的性服务人群和吸毒女性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预防措施的某些方面还存在误区,而且她们文化水平低,社会教养差,心理不成熟,缺乏认知能力,流动性强,是性病和艾滋病的易感高危人群,加强对这些人群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利于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4]。 3.2 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当前性乱行为和性病有上升趋势,其为

HIV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性传播疾病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一个协同因素 ,加大娱乐场所监管力度以及为吸毒人员提供针具交换措施,是行为干预的重中之重。对暗娼,通过外展和同伴教育等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促进安全套使用和鼓励接受性病诊疗与生殖健康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为性病患者及时提供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免费发放安全套,并提供转介服务;可鼓励和支持同伴教育者在同性恋较为集中的场所,已同伴教育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建筑工地、劳务市场以及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居住地区,以宣传册、宣传画、以及面对面的方式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免费为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极其配偶(性伴侣)提供优质安全套;此外,还要为艾滋病资源咨询检测的求询者提供规范的咨询检测服务以及相应的转介服务,并经常而持久地进行。这将有力地遏制性病、艾滋病在娱乐场所及吸毒人群中的传播,使卖淫者及吸毒人群产生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 1 ] 凤翀,计国平,王华东,等. 安徽省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J ]. 中国公共卫生,2007,(12):27-28. [ 2 ] 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178-182. [ 3 ] 樊丽蓉,方卫华. 2005~2009年江西省抚州市暗娼人群HIV及相关知识变化[ J ] .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4):425. [ 4 ] 罗可天. 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抗体筛查报告[ J ],浙江临床医学,2008(8):1082-1083.

上一篇:人如何不老范文下一篇:荣辱观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