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

2023-03-13

第一篇: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

有茶的地方是故乡散文

喜欢喝茶,却并不精通其中的奥妙,只是隐隐地贪恋着茶中的滋味。喜欢在周末,午后,没有任何心思的一觉睡醒,自由自在的烧上一壶自己亲手从山涧提来的泉水。茶是当地的山茶,在静静的书房里,温水慢煮。无需太多的繁杂,无需过多的心思,一桌一椅一卷书,把滚沸的清水倒进清澈的杯子里,望着鲜绿的茶儿在水中展示着她的优雅和舒展。轻涩,微苦,甘绵,醇厚,最后是清清的淡香混合着幽幽的墨香就这样融进书卷里,飘进屋子里,也静静地融进了心里。也许,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东西,特殊的生命过程经历了特殊的雨露风霜,静静地品起来,不同的环境总有一些不同的滋味,一品生命的清苦,二品岁月的艰辛,三品风土人情,四品人生甘醇,再品清淡而绵长的生命况味。渐渐地,淡淡的况味中,便有了心灵清净凡尘出壳的感觉。一杯清茶,涤去的是滚滚红尘中的历经

有一次一个人下江南,办完公事,正值傍晚华灯初上,散漫的脚步就不知不觉地溜进了一间老巷,寻了一间古朴的茶馆走了进去。沉沉的古旧色和深深的青紫色氤氲着一派平淡祥和华贵厚重和神秘,精致秀巧的红木格栅外是江南所特有的那种潺潺的流水。寻一张靠着轩窗的桌子坐下,从古朴隆重自然天成的纹理中,就不知不觉的吸允到了历史的气息,似乎还隐约地曼妙着时光的声音。

几道石栏,几道格栅,几溪流水,几重拱门,就这样轻易地把人在一片黯灰色的格调里温馨地裹进了深深邃邃的历史甬道中。岁月的轮回,日月的更替,历史的兴衰,前朝后世的荣辱都已经无关紧要,紧要的只是眼前这些浓浓淡淡地显影在这深紫色的雕梁画栋中的风景和心情。心思可以随意地游走,弥漫着灵魂周围的却是那些历经经年的清苦干涩而又有些甘甜的滋味。

凭窗而望,倚栏把盏。耳边是“哗哗”的水声,眼前是飘移的乌蓬,轻纱帷幔,闪闪红灯的朦胧中,一个身着白底蓝花的青衣女子手撑船竿,嫣然一笑半遮面,就这样消失在眼前这一片恍惚的怅惘中。

茶是熟悉的江南老茶,却没有了往日的繁琐,一把粗糙的陶壶,两只笨拙的瓷碗,带着随意的慵懒和松弛,随心所欲的望着这房子,还有这窗里窗外,品着这南国他乡的时光,缭绕在这淡淡的茶香中。原始,故旧,朴拙,简约的感觉,却总让人有一股蒙着一层往日的情愫和风尘,有种深沉的沧桑和岁月的回味在里面。

“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几点婉约,一种经典,千点随意,万般滋味。只有耳边流水合着淡淡清茗,把那些零零碎碎的心思抛洒在一壶香茗满口流芳的岁月里……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千年古刹。那年夏天,有缘去到千年古刹万年寺。进去时东张西望,在一个静幽处看见一间禅房,见方有五六平米,两位高僧席地而坐,前方放一面柴桌,高僧面无表情,无声无语,只一壶茶,静静的你一杯我一杯,半天轻呷一小口,走了近五个小时出来,路过禅房一瞧,禅房平静如初,来无声去无语,只有一壶老茶默默的做媒,我等甚是不解其意。方寸茶壶,也许对高僧来说已经尽纳了天地苍宇。而其中禅意,当然非我等闲之辈晓得。

也许这就是缘吧?古刹的茶道使我平添了生命中的一份禅心,江南的一夜茶情又使我从此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忙碌或者清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茶,想起了千年古刹的那份静谧的茶道,想起了那个弥漫着江南古色古香的茶馆之夜,那条条轩窗,那道道格栅,那哗哗流水,那柔情似水软语缠绵的女子,还有那像茶一样飞扬了一夜的心思。在工作之余,在休闲假日,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时时刻刻的萦绕在心里,成为生命旅程中的一个无法忘却也无法割舍的嗜好和习惯。

生活在小城市里,庸庸碌碌凡事缠身又不易远行。就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遇上一个周末,就会悄悄地关了手机,登上回乡的班车。故乡在一个安静的半山之间,海拔有点高,山回路转,故乡就隐藏在半山之间月亮之下的一个“俏江南”的地方。要说养心,故乡其实就是最宁静心灵的地方。那一湾清清的水,那一抹蓝蓝的天,那一汪静静的格子稻田和鱼塘,那一脉脉依偎在河边的老柳,一座栖息的水牛似的牛背山梁静卧在老家的屋后。房子还是那座熟悉的老房子,有点破旧,土墙乌瓦门前是一道弯弯曲曲的田埂,对门的阴坡是熟悉得一闭下眼睛就展现在眼帘下的残垣破壁的老院子,随着时光的变迁,有的外出工作,有的他乡谋生,心里不敢再去想象这生我养我的老院子的落寞,大房的大伯二伯去了,二房的大哥也去了,邻居家贤惠的表姐去了,故乡的熟人一年比一年少,但这里的一草一木却依旧是那么亲切而熟悉。故乡,乡村,祥和而静美,一天三道的炊烟总能勾起少年那许许多多的往事,还有那无法屏蔽的遐思,偶尔的雀声蛙鸣,总能掀开那无限恬淡的记忆。故乡,是滋养生命的地方,也是滋养心灵的地方。提上老祖宗遗留下的那只老木桶,到阴坡的老龙眼去打上一桶龙泉水,用土灶轻烧慢煮,再打开小背包,拿出一盒叶厚性犟的象元雾尖茶。还是那张小时候坐了无数次的小柴桌,还是那条已经被时光打磨得溜光溜光的小木凳,那被风霜岁月和烟尘摩挲得花花白白斑斑驳驳土墙的屋子,岁月浸蚀和狂风肆掠得已经有点关不严的木板门和木珊窗。家里的老茶罐早已找不见了,满目昏花的老母亲蹒蹒跚跚地拿来一个洗得透亮透亮的玻璃茶壶,洗茶,加水,冲泡,望着卷起的茶叶慢慢地翻转,绽开,跳跃地轻歌曼舞,再沉沉浮浮。就这样轻呷着一小段一小段宁静的时光,看着夕阳慢慢地从对门的山寨一点点沉下,老屋的竹园上空冒起淡淡的炊烟,门前的乡村路上,一群群刚刚上岸的鸭子还在甩打着身上的水珠……自然随意中,一壶淡茶浮生半日,点点凡尘从心底渐渐消失,清茶旧舍中,是一道道纯净的乡情,一滴滴清澈的往事,一丝丝暖暖的记忆,一节节犹新的故事,一声声清脆的蛙鸣。已逝的长辈,久违的邻里,天涯的好友,辗转的兄弟,流失的岁月和时光,走了,又来了。

故乡,是一个适宜轻呷慢品的地方,是一个适宜回忆的地方,是一个让游子歇脚的地方,也是一个栖息身体放牧灵魂的地方!

这个时候,往往才感到过往时常常不解无数次念叨过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才觉得原来喝茶于少年而言是太淡太淡的味道了。一个人只有在岁月中经历了太多的浮躁烦恼沉浮和喧嚣,才能静下心来慢慢的感受这清淡白水里的几寸光阴几分禅意,还有这细呷慢品中的隽永悠长。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人生如茶,茶似人生。

茶是木板柴桌上面的一株幽兰,是断壁残瓦间的一抹初春,是打在青布棉衣上的一朵素梅,是富丽堂皇宫殿角落里的一芽淡绿,也是一片汪田中冒出的一支沁满珠露的清荷。茶是春天的一枚娇嫩使者,夏天的一缕淡淡幽凉,秋天的一抹浓浓香雅,冬天的一盏静静暖阳。

漂泊,流浪,为了谋生,总是要在外面游荡。出门久了,忽然又觉得,有茶的地方是故乡。浪迹天涯,命运难测,心情不定,机缘自定,而幽幽的岁月却在慢慢地游走。茶是可以引着自己回故乡的东西,也是带着故乡可以浪迹天涯的物什。一杯泉水两叶绿,放下心思回故乡,在荒漠,亦在闹市,在海边,亦在乡隅,有躯体,亦有灵魂。

也许,今生,生命之于我。有茶的地方是故乡。

风淡,云轻,天远,地静。海阔天空,红尘滚滚,茶语禅心,有茶的地方是故乡。

第二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特邀嘉宾: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光明日报记者:袁祥 曹建文

记者:9月15日,我们就要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50年前,您大学刚毕业就有机会到宪法起草委员会参与五四宪法制定的工作,而正是这部宪法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个亲历者,你能否给我们谈一下当时是怎样确立这一制度的?

许崇德:要谈五四宪法是怎样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则必须从《共同纲领》说起。1949年建国的时候,《共同纲领》就确定我国要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五四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来制定的,因此在讨论制定五四宪法的时候,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无论是在《共同纲领》还是在五四宪法中都没有直接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词,但已经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内容作了规定,当然在具体的提法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譬如,在《共同纲领》中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五四宪法则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四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共同纲领》中有关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的一种延续与发展。这种延续与发展,使得从宪法的层面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记者:建国初,我国正处于百废待举的时期,我们也在制度建设方面多向当时的苏联学习和借鉴。当时为何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

许崇德:我们和当时苏联的国情不同。向苏联学习,但不能照搬,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我国具体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又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果断决策分不开。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其苏维埃宪法就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其下设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这可以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抗战时期,我们在边区实行的实际上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过当时不叫人民代表大会,而是叫边区参议会,也是选举产生的。不管是苏维埃代表大会也好,边区的参议会也好,它实际上是一种人民的代表机关。

后来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贫农团和农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区村(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是一项极其宝贵的经验。只有基于真正广大群众的意志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会议,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会议。这样的人民代表会议一经建立,就应当成为当地的人民的权力机关,一切应有的权力必须归于代表会议及其选出的政府委员会。

建国以后,我们实际实行的也是人民代表会议。只是我们刚建国,还没有条件实行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所以就用了个过渡的办法,就是召开各界的人民代表会议来逐步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中央,则以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立国的基础,我们的一切根本制度都由这部宪法来规定,所以这部宪法非常明确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正式确定在全国实行,并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是属于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记者:这样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根本不同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也与苏联的

苏维埃制度存在着差别。它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在自己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来的符合自己现实发展需要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许崇德:是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长期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中的伟大创造。因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在我国,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是在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选出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大事。实践表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特殊利益,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共同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记者:您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就参与了会议的工作,可以说,您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发展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您怎样看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50年的发展历程?许崇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50年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首先必须肯定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现实发展需要的好的制度,但是实行这一制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发展过程、缺乏民主与法制传统的大国,真正实行这个制度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阻力。特别是在一些地方,人们在观念上一般对行政机关的作用看得比较重,而对人民代表大会看得比较轻。这些都成为阻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的因素。

回顾这50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对这一进程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在发展的进程中正面的经验、反面的经验都是需要的,经过“文化大革命”,人民的国家主人意识,权利的意识都有所提高,人民的观念也有所转变,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恢复、健全并良性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人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没有人说人大是橡皮图章了。人大的各项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挥。这些都是人大5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记者: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法制讲座时,作为主讲人,您讲授了《我国宪法与宪法的实施》,其中特别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不断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许崇德:完善并不是说要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变,而是应该在巩固的基础与前提下来改进和完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认识,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至于应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我想应该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重视法制秩序的建设,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有关民主的法律,这涉及到很多民主的形式与民主的秩序的建设。我们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必须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遵循法定的形式和程序,民主就体现不出来。因此,我们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从举行会议、提出议案到审议议案、作出决定,都必须有一整套的完善的法定形式与程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二是要努力完善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当然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过去我们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一些人往往把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看成是安排照顾性的荣誉机构。因而在人大的组织架构中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人大要多办实事,真正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的意识,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意识上、思想上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充分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制度的完善与民主意识的宣传上下功夫,要真正做到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与积极性。总之,充分发挥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光明日报 2004年9月10日

中国人大网 2004年9月10日责任编辑 崔丽霞

第三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和深入。我们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完善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职权;立法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完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挥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层选举得不到保障。很多人从来就没参加过选举。

2.选举程序”暗箱操作”不透明。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投票,当时有组织投票者告诉要求我们必须选谁,另外两位可以任意选一个。

3.间接选举导致官员代表比例畸形高。华东某省的人大代表中官员占90﹪,官员代表很大程度上只能代表官员的利益,民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4.群众对候选人不了解,存在盲选。根本不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人品和才干,只能使那些无才无德之人窃局代表职位。

5.多数代表属于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代表工作。

6.不少代表缺乏才干在人大会期间一言不发,不能为民谋利。

7.大会期间缺少对官员的问责与咨询。缺少对群众生活的关心。

8.一年开一次,其余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对政府机构实行常态监督。

第四篇:乌龙茶茶艺表演(新)

铁观音茶艺解说词

第一道: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借这道程序为大家介绍今天所用茶具。

紫砂壶:造型古朴典雅的紫砂壶用来冲泡乌龙茶,能使乌龙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

公道杯: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 闻香杯:细长的闻香杯用来聚集茶香。

品茗杯: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品茗杯,内有白色釉层,可用来观赏汤色。 茶道组合:为泡茶的辅助用具。

第二道:鉴赏佳茗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产自安溪县西坪的铁观音,其外形卷曲,壮结重实,色泽砂绿乌润。有“美如观音壮如铁,七泡留余香”之美誉。

第三道:孟臣沐霖

孟臣是明代人,他制作的紫砂壶令后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孟臣壶。此道也称热壶烫杯,即用开水再将壶杯烫洗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清洁茶具,祛除异味,还可以提高壶温,冲泡铁观音需用100摄氏度的开水,进行温壶能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四道:观音入宫

将茶叶置入壶中,冲泡铁观音一般以投入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佳。

第五道:温润乌龙

又叫泼茶洗尘。往壶中注入沸水,随即将茶汤倾入公道杯中称之为温润泡。这样不仅可以使茶叶得到充分的伸展,更有利于正式冲泡时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悬壶高冲

茶叶一经温润泡后,茶汁呼之欲出,既而以开水高冲入壶中,冲之与壶口相平。水流不急不慢,合乎中庸之道。 第七道:春风拂面

随即提起壶盖,轻轻的绕壶一圈,刮去旁边的泡沫,这样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八道:重洗仙颜

即淋壶。将一泡的茶汤从壶顶浇淋,以来可以使壶内外温度一致,更好的散发茶香,二来可达到养壶的作用。 第九道:若琛出浴

冲泡乌龙茶需等待一段时间,借此时间我们用来清洗茶具。若琛为清朝制茶大师,其制作茶具的技艺高超,借这道程序我们来缅怀对这位先人的纪念。 第十道:观音出宫

在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将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使茶汤的色、味一致。

第十一道:祥龙行雨

民间也称关公巡城。就是将茶汤从公道杯中依次均匀的斟入闻香杯里,斟茶时应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谊。 第十二道:龙凤呈祥

将平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借此我们也预祝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第十三道: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即可化龙升天而去,借此程序我们预祝在座嘉宾步步高升。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

茶艺师将泡好的茶奉给各位嘉宾,同时奉上我们真挚的祝福。 第十五道:耳边听涛

将对杯置于耳侧,轻轻的旋出闻香杯,我们可以欣赏到耳边的叮咚水声。 第十六道:喜闻幽香

好的铁观音具有天然的兰花香,深深吸一口,香气馥郁。 第十七道:初品奇茗

铁观音汤色黄绿明亮,三口为品,徐徐下咽,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第十八道:重赏余韵

再次嗅闻杯底的余香,请大家慢慢品尝,去感受这无比美妙的茶韵,这徐徐两腋清风生的神奇意境。 第十九道:收杯谢客

今天我们的乌龙茶茶艺表演就到此结束了,愿各位伴随着这袅袅茶香去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

第五篇:乌龙茶茶艺十八道

各位嘉宾你们好!

首先,欢迎光临****茗茶。我很荣幸能与各位相聚在这幽雅的茶室中品茶论道。下面由我为大家演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乌龙茶“铁观音”的功夫冲泡法。

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就是向大家介绍泡茶所用的精美功夫茶具。 茶盘:用于置放茶具; 盖碗:用于冲泡茶叶;

茶海:又名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 品茗杯:杯小如胡桃用于品茶;

闻香杯;杯身细长容易聚香,顾名思义用于闻茶香; 茶隔;用于过滤茶汤;

其次辅助用具有杯托、随手泡、茶巾、茶罐、茶道组(它细分为 茶夹:用于夹取品闻对杯 茶则 用于度量茶叶 茶针 用于疏通壶嘴 茶漏 防止茶叶外漏

茶匙 用于拨取茶叶)

温泉涤尘:茶乃至清至洁,天地涵育之灵物,所以在冲泡前用开水进行温杯,目的在于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至于冷热悬殊。

叶嘉酬宾:请大家观赏这产于福建南部安溪一带最著名,品质最好的安溪铁观音。铁观音因身骨重如铁,形美似观音而得名。采制技艺十分精湛,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其品质特征为:条索圆结匀净,多呈螺旋形,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香高馥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兰花香,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评茶上称为“观音韵”。

乌龙入宫:人们常把茶比作龙,茶壶比作宫,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堂生香。

高山流水:泡茶有高冲低斟之说,高冲可使茶叶上下翻滚激发茶性。

春风拂面:轻轻刮去白泡沫,使茶叶更加清新纯洁。俗话说,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故一泡通常不喝,我们将它用于再次温杯。

再注甘露:即将开水冲入杯中。作为茶艺:功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技艺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物质与精神的融洽。在这里人们也不难看出,功夫茶形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前提:即上层的乌龙茶,优质的功夫茶具以及精绝的悦饮法。

玉液回壶:将二泡茶汤斟入公道杯中。

祥龙行雨: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入闻香杯中,每杯皆斟七分满,如观音普度,众生平等。

鲤鱼翻身:俗话说鲤鱼翻身化作龙,故此手法称之为鲤鱼翻身,也借此程序预祝在坐的各位年年吉祥岁岁平安。

敬奉香茗(双手奉茶,并微笑示意其品茶。)

喜闻幽香:轻轻的抽出闻香杯闻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顿觉芳香扑鼻精神振奋。

三龙护鼎: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品茗杯,中指托住杯底,这样端杯既稳当又雅观。

鉴赏汤色:好茶茶汤汤色橙黄泛光,香气独特高压如兰,犹似玉兰吐芬芳。 细品慢啜:品茶应分三口为宜,第一口:用舌品体会茶的质感;第二口:在齿额之间来回轮转,使齿额之间留香:第三口:则是用喉品,慢慢咽下用心感受茶的美。 静坐回味

领悟茶韵:如此功夫茶,“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已得功夫茶三味。”

正所谓“一杯清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在此我祝各位身体健康,福禄安康,今天的乌龙茶冲泡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物流服务质量调查问卷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