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在循环内科中的应用与管理

2023-02-06

随着医学的发展, 微量注射泵 (以下简称注射泵) 以其输液速度恒定, 精确地控制输液量、维持体内一定药物浓度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并且已成为循环内科治疗中的常规仪器[1]。我们常用药物包括各类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溶液等, 稍有不慎都将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注射泵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我们做了严密的观察和统计, 并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对策, 确保医疗安全。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使用注射泵的患者180例, 其中冠心病54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 MODS36例, 年龄15~76岁, 平均52.1岁。入选标准:使用注射泵持续时间超过24h, 使用过程中更换注射器1次以上, 心肾功能衰竭严格限制液体入量的, 泵入速度在5m L/h以下。所有病例均用监护仪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监测。其中使用异舒吉56%, 硝酸甘油36%, 其它占9%。

1.1 使用方法

接通电源, 检查仪器备用状态, 用50m L注射器抽取药液, 接延长管, 排气后其放置注射泵原体夹内, 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调节速度 (m L/h) , 连结静脉留置针, 按泵的启动 (START) , 即开始输注;当注射器中药液注射完毕报警指示灯亮 (EMPTY) , 并发出连续报警声, 此时输注完毕, 按停止键, 取走注射器, 关闭电源。

2 目前存在问题

采用注射泵在不同速度下泵入药物 (一路泵入) 时, 我们发现速度直接影响静脉通畅情况。下面这个对照表是我在临床工作中观察总结出的数据。 (表1)

2.1 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意识淡薄

临床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2~3个通道, 减少患者穿刺痛苦现象十分普遍, 但如果药物配伍禁忌意识不强, 特别是对一些新药、特殊药的配伍禁忌了解不够, 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 会犯药物配伍禁忌的错误, 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2]。

2.2 微泵故障

常为速度不准确、蓄电池耗光, 另外与保养不当, 不注意泵的清洁有关, 特别是高黏度药液黏附在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影响速度的准确性。

2.3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微泵给药时, 一般均进行留置针穿刺。不但用药时间长, 并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 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也较高。

2.4

护士的责任感不强, 对使用中无报警提示的非正常使用观察不够细致。

3 对策

(1) 从表1来看, 当一路泵入药物时速度低于2.5m L/h时, 由于血管压力作用, 很容易发生回血, 回血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发生凝集效应, 致使药液不能进入体内, 起不到治疗作用, 而对于某些药物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不能随意调整速度, 因此我们采用根据患者病情随静脉缓慢输入0.9%氯化钠或者5%葡萄糖液起到干预作用, 这样既可以维持通畅又可以防止回血。 (2) 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用药的局部反应, 有无回血、外渗, 尤其从中心静脉输入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颜色, 有无肿胀、针管脱出,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 应立即停止泵入, 重新选择静脉, 做好局部处理。 (3) 严格无菌操作:在药液配制过程, 注射器与延长管24h更换一次, 挂注射卡, 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剂量、速度及开始时间。 (4) 选择血管:一般选血管较粗、直、易固定并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如果是血管活性药物一定要选择中心静脉泵入, 以免引起局部坏死。 (5) 应用微泵注射药物时, 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如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血压、心率较大变化时, 应将微泵延长管部分的接头处脱开, 观察血管是否通畅, 切勿在延长管部分折叠, 向血管内挤压, 以免加重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 (6) 加强机器的保养, 使用后要及时除尘, 特别是推进器与轨道及注射器夹。定期测试注射泵的性能, 发现显示不亮, 调速不准, 报警失控, 严禁使用。

应用微量泵能按需要随时调节药物输入速度和剂量, 使血药浓度稳定, 避免了由于外界干扰造成输液速度时快时慢难于控制的现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保证微量泵作用的正常发挥意义对于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用注射泵可以使硝酸脂类药物匀速作用于病人体内, 利于血压、心率的控制和监测, 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 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 同时方便护士工作, 保证了微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它的临床使用意义。

摘要:微量注射泵 (以下简称注射泵) 以其输液速度恒定, 精确地控制输液量、维持体内一定药物浓度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对策, 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注射泵,循环内科,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娅萍, 刘芳, 使用微量泵注射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J].九江医学, 2007, 22:55~57.

[2] 谷瞿.微量注射泵使用中不安全因素现状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 2006, 3:3~4.

上一篇:传统化妆品品牌的市场分析与定位——以百雀羚为例下一篇:一种经济适用连续梁桥挂篮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