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2022-07-06

第一篇: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助推计生工作和谐发展 ——关于石界河乡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的调查报告 推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协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作用,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计生部门依法产生的民间组织,是从更深层次上对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和创新,对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农村薄弱环节,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创建农村生育文明新风,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石界河乡地处西峡县西北部,距离县城67公里,33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现辖9个村委会,总人口1.1万余人。目前,该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设有会长1人,副会长3人,秘书长1人。全乡9个村委会都建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领导,确保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统一认识,牢固树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要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坚持从群众需求入手,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进人口

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及新措施。依法选举产生政府乡长为计划生育协会会长,乡人大主席、乡党委副书记、乡纪委书记为副会长的协会组织机构。多次以协会组织形式总结人口和计生工作实践与经验,分析研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石界河乡计划生育协会章程》,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要求。并适时召开全乡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会议,把协会组织活动与工作目标考核同安排同部署。逐级明确协会工作重点和任务,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各自职责,初步形成了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

(二)注重实效,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作用协会组织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基础,营造有利于“有位更有为”的舆论氛围。乡协会组织把宣传教育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推动手段,坚持城乡抓宣传媒体,农村抓宣传阵地。在宣传面上求广,在宣传内容上求新,在宣传方式上求活,融宣传教育于优质服务之中,做到了四个融入:即把宣传教育融入生殖健康系列服务之中,通过在全乡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咨询、节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检查、艾滋病防治、孕期保健等系列服务,使广大群众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把宣传教育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建设小康村、示范村、文明村、文明户、等活动,引导群众逐步建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三)狠抓落实,逐步提高计划生育协会地位

协会组织是一项多功能的服务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按照省、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有关要求,该乡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从2006年起重点突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节育措施知情选择;2007年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等活动;2008年以开展生育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健康发展;2010年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狠抓各项工作和创建活动的全面落实,推动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全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质量。一是改进工作方法。近年来,在全乡9个村开展了村民自治工作。具体工作

中,狠抓“五个环节”,强化“五大服务”,力争达到“六个到位”。二是实现基层管理新突破。逐步建立了“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民自治”的计生协会工作新机制,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真正把计划生育落实到每个家庭,推动了计划生育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协会作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体现群众意愿与协会组织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积极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工作,并在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做到了“四个关注”,逐步在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四个关注”:即一是关注群众意愿,开展群众需求调查。坚持把群众需求与意愿作为优质服务的导向,把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生育需求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征求各界和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需要重点开展了生殖健康咨询检查、致富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今年,该乡为农民举办花豆种植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群众3000多人次。二是关注贫困群体,开展上门服务。针对全乡、群众居住分散、计生政策和致富信息宣传渠道不畅、绝大部分贫困群众缺医少药的现状,以健康服务进村入户活动为主题,深入各村组农户,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上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系列咨询服务,全乡贫困育龄夫妇免费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服务,落实率达到了100%。三是关注妇女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针对全乡广大妇女群众,全面开展健康检查工作,为全乡“两户”子女和育龄妇女建立了健康档案,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妇女病普查普治,今年以来,已为2000余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查出各类疾病128例,治疗115例。四是关注流动人口,拓展服务项目。在优质服务工作中,突出了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宣传和优质服务,建立完善了流动人口相关管理制度,每年都要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进行两次检查和 “三查”服务,随时掌握全乡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针对流动人口生育需求及时开展各项服务,扩展了服务项目,满足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需求。

(五)农村生育观念转变取得成效

生育观念发生转变:一是生育观念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六个新变化,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多层次、长期有效的人口计生工作宣传和相应的工作措施,人口生育观念实现了根本转变。普遍做到由多子多福向少生优育转变,连续多年符合政策生育率在90%以上;由重男轻女向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转变,杜绝了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由早生儿子早享福向生育文明新风转变,晚婚率达50%,基本杜绝了早婚现象;由家庭传统分娩向进医院科学分娩转变,孕妇入院分娩率达到百分之百,母婴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石界河乡计生协工作近几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协会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不健全,工作运行效率不高 具体表现在:一是组织涣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政治和业务能力不强,对工作程序掌握得不全面、不具体,工作质量不高,二是活动不正常。乡、村基层协会大多数有组织、有制度,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有些地方只是挂块牌子,并没有具体办事人。

(二)基层协会发展不平衡 目前,基层协会组织建设仍然有薄弱环节,合格协会甚少,协会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目前该乡有10多个基本合格的村级协会,但是企业协会的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近两年,石界河乡大力招商引资,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引进多家大型企业,而其中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建设计生协会组织,即使有计生协会组织的企业其协会组织质量欠缺,不能很好的发挥计生协的作用。

(三)协会建设经费不足,活力不足 协会领导成员的工作报酬以无偿为主,靠的是对工作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工作经费来源单一,仅靠本级财政投入。生育关怀仅靠送一点温暖和爱心,达不到“关怀”的目的。

(四)协会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 随着乡镇机

构的精简,人员的减少,乡级协会出现了无专人抓的状况,对基层协会的指导功能差。在村级协会队伍中,不少协会骨干和会员小组长外出打工,而新选拔的会员小组长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会工作的开展。

(五)部分协会干部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目前存在部分基层协会工作人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今后协会工作的发展没有新思路、新方法、如在协会工作如何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找不到结合点和切入点;在帮扶、服务工作上缺乏创造性。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提高认识,优化结构,抓好队伍,上下协调 协会是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有效载体,工作常抓不懈的标志是协会活动经常化,群众配合密切化。协会活动正常取决于有一个好的班子,党委政府要从讲政治高度,选好人用好人,充分发挥协会领导班子的作用。让拥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和敢于宣传、带头的各类人才充实协会组织,增强协会活力。要全面提升计生协会管理层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计生协会的职能作用;基层协会要多向上级请示,上级也要多向基层走,手把手、面对面指导。要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资金,动员社会献爱心。协会要加强对帮扶基金的管理,建立协会会员联系户和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做到资金发放安全,服务到位,帮扶一户、成功一户、影晌一方,总结经验,带动帮扶其它对象,逐步形成计生光荣、计生先富的社会风尚。

(二)进一步解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协会工作的再认识问题 计生协自成立以来,经过发展、提高、巩固,不断壮大,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这充分说明了计生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但是,仍有一些人甚至领导干部对协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因此要加大我们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宣传计生协的性质、作用、任务、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计生协要多干出成绩来,“有为才能有位”;再一

方面要多向有关领导请示汇报,引起领导重视。另外,还要协调新闻部门加强对计生协,特别是基层计生协会先进事迹、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为计生协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狠抓协会的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协会开展工作的基础,广大会员、理事是协会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协会基础是好的,下一步重点是巩固、提高。要不断优化协会组织形式,优化队伍人员结构、优化协会领导力量,配齐配强专职副会长、秘书长、会员小组长,把现有的会员加以审查,不能一入会就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对不合格的会员予以劝退,同时及时吸收一些年富力强、有奉献精神、会技术、能致富的能人加入协会,提高协会的整体素质和帮扶能力。协会人员可以突破总人口数的15%以上。

(四)协会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农村,服务群众 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我们计生协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把基础夯实,要提高会员素质,加强培训;其次,要创新服务形式,并随着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不断创新,要选择好活动载体,开展有创意、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重要的是要创造品牌,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协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第二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加强基层建设锻造高效执行力 ――石嘴山市工商局大武口一分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纪实“改革的动力来自基层,创新的智慧源自基层,成功的经验出自基层。抓住了基层建设这个关键,工商行政管理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2010年4月8日,周伯华局长在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近年来,石嘴山市工商局大武口一分局领导班子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努力探索、敢于争先,开展了以文化建设凝聚力量、以人性化管理促进队伍和谐、以大规模培训提高素质、以强化责任提升效能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全力提高队伍的执行力。

――文化渗透于心。近年来,分局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加强分局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工商文化。把唱响《宁夏工商之歌》作为增强廉政文化感染力的内容,唱出了我局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分局还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搭建文化建设大舞台,着力营造浓厚的工商文化氛围。据统计,在工商文化建设过程中,共制作廉政风险点警示牌、宣传牌1000多个,参加各类书画展20多次,在“七一”、建国六十周等重大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红盾之星”评选及恳谈会等活动,有力地凝聚了人心。 ――管理贴近人心。由于历史原因,分局部分基层工商所存

在脏、乱、 差的现象。无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简陋,既影响了基层执法队伍的稳定,也有损于工商形象。为此,分局在开展星级工商所创建工作的同时,解决了3个基层工商所的办公场所问题;投入17万余元,改善工商所的基础设施,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统一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标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更新工商所标识,规范了公开的制度;为工商所购置微机、空调等办公设施。现在,分局的4个基层工商所全部建立了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拥有了会议室、档案室、食品检测室、衣帽间等工作和生活设施。

分局还实行干部岗位轮换制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建立起知人善任、充满活动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培训打牢基础。分局不断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引导教育干部自觉提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干部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干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督查、学习考核制度。中心理论组学习按照每周集中学习,每月读一本书、每季度交流一次学习体会,中心组成员每半年汇报一次学习成果的方式有序开展。继续开展“一月一法一讲一考”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制订下发《干部培训计划》。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的安排,将讲课内容制作成课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达到了教育培训的效果。据统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80多期,培训人员达4万余次。与此同时,分局还把干部教育

培训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是,推行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定期通报制度。

――责任推动落实。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必须有完整配套、科学合理、运转协调、规范有序、政令畅通、奖罚分明的责任体系作保证。2009年,分局对各项制度规范进行了梳理,并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首办责任制、公开承诺制、执法评议考核等工作机制。每季度,按照各部门工作职责分别制定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办法,细化到学习、工作、作风、党风廉政等各项内容,将的工作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季,采取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以平时为主的办法,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重点突出对干部的奖励,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开展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活动,使每名基层执法人员都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责任督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对不履行岗位职责或者履职不到位、不当者及时进行处理。

石嘴山市工商局大武口一分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自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以来,每年都名列前茅,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为免评单位。(刘彦琴)

第三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大批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员,教育和引导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党的先进性意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贯彻落实能力,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当前尤其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党员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使他们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一要精心选育农村干部,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坚持多渠道选人,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录用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中来,配强农村基层班子。积极稳重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平时注重让他们参与村委工作和其它群众自治组织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把具备先进性的农民纳入党内,有效拓宽村干部的选人视野和用人范围。同时,积极培养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造就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

二要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积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定岗设责活动,科学设岗定责,为“无职”党员提供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切实让农村党员“无职”变“有责”,“无位”变“有为”。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农村党员。三要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者。广泛实施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开展“科技标兵”、“科技示范户”竞赛评选活动,塑造一批“田秀才”“土专家”。

二、强化理论武装和政策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和政策教育,把农村党员的精力和智慧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共同意志和强大合力。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加强农村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应进一步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对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教育,坚持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使之转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大力发展党员和改进组织设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年轻党员,为基层组织提供后备力量。要注重挖掘农村人才,在农村致富能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党员。特别是要选择思想觉悟、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作为培养对象。通过组织培养,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新的共产党员,以壮大农村党组织的力量,有效地改变农村党组织的年龄结构,使农村党组织年轻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是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这使得传统的单一按村组分“块”设置党组织方式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要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入”的新路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依托不同产业建立党组织,将同一产业中的党员统一管理;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相对应的“公司党委+基地支部+党员”的党组织设置格局;由大型专业市场管理机构牵头,联合从事生产、加工、流通的农村党员组建新的党组织;依托乡村种植、养殖和加工开发园区,把园区内党员联合起来建立党组织;依托规模较大、会员较多、具

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在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三是党内管理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党内管理制度,主要有党员的管理制度、党员学习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和党员的谈话交流制度。

四、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按照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发挥农村党组织协调农村社会的功能,积极稳妥推进“管理民主”,健全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制度体系。

一是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化。从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出发,按照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对农村党建、村务管理、经济管理等制定具体操作办法,以“文字+图表”的形式统一制作“流程图”,要求党员干部遵照执行。同时,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学会与群众平等协商办事。二是村级重大事项公开化。坚持透明运作,把事情办在明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求对涉及全村发展和多数人利益的一些重大事项,必须吸收农民参与,保证他们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借鉴实施“阳光村务”、建立“村务超市”等做法,探索深化党务、村务公开的办法和途径,实现党务、村务的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全方位公开。

三是村级工作运行效能化。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决等形式,对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具

体明确的思路目标、规划方案、工作重点和标准要求;将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的目标、重点分解量化、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建立符合村情民意、真实反映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和办法,实行群众监督评判,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检查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要使村党组织“有钱办事”,必须要发展状大集体经济。

一是要用好土地。坚持“以土地谋发展”的理念,盘活现有的土地存量,节约村里的每一份土地,通过留用或节约土地建造标准厂房、营业用房、多层公寓出租等形式,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要用好资产。要深化完善农村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行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的“三合一”量化工作。要积极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对公益性资产,可以探索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来转换经营机制。

三是要用好资金。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资金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资金的安全运作;要引导村民群众力所能及地增加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

第四篇: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无信必颓”,这里的政就是指政府——政府无信,社会必定衰败。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政府建设不断进步,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起色。但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敷衍塞责、表里不

一、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仍占有一席之地,更有甚者,滥权、越权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是什么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究其原因,体制性缺陷是信用缺失的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良好的政府信用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树立良好的政府信用形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行政许可的权限和范围,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废除不允许设定的行政许可,减少可设可不设的行政许可,健全和规范关系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行政许可,使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加强行政审批大厅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第二,完善问责制度和监督机制。针对一些政府部门重权力、轻问责、责任意识普遍淡薄的事实,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各级政府要制定具体可行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程序、责任追究措施,对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认真检讨责任、追究责任,并向公众道歉。自觉接受人大、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行政规范化,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推行政务公开和听证制度。据统计,我国大约60%的信息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一般未向社会公开,信息资源富集政府一身,往往无法充分利用,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部门应在保证经济社会安全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加快解决公共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要通过听证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后方能出台。

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的保证,事业呼唤,民心所系。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党和政府就一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是我们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州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部署,各级党组织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力,聚力“五项建设”,开展“五项行动”,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谋突破,着力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一、背景及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针对**年省委点评和在日常工作中查找发现的机关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不规范,农牧民党员比例低,党内生活不规范,部分党支部虚化、弱化显等实际,**州委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巩固拓展近年来**州全面开展“支部建设年”和党支部“四化”建设成效,通过聚力“五项基本建设”,开展“五项行动”,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从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从局部发力向整体提升转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提升、政治功能更加凸显,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王建军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履职尽责上更严一筹,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纪律推进党建工作,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州委高度重视,积极对标省委“组织体系三年行动”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及时提出“持续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的工作思路并申领省级重点党建项目。州委书记亲自谋划、重点督导推进,州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等多次部署相关工作,各常委积极参与,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通过聚力“五项建设”,开展“五项行动”,全力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并结合农牧区村、城镇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系统、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7个领域基层组织实际,从党的组织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便民服务、场所建设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基本经费保障8个方面、30多项具体内容制定了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标准。

(一)建强基本组织,持续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一是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各级党组织在**年全州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50%的村(社区)党组织和4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基础上,在机关围绕州县机构改革,集中开展党组织撤销、设置和调整工作,对机关党支部全部进行统一换届选举,彻底解决个别党组织不按时换届的问题。在农牧区围绕村集体经济和村级产业发展,探索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等组织中设置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

“两新”领域重点做好党组织关系理顺、党组织应建全建和规范党组织建设工作。祁连县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推行路街长、巷长、楼宇长“三长制”,依托辖区内24条路街巷、221栋楼宇以及54个基础网格,由24名县级领导干部任路街长、24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任巷长、221名党员及群众担任楼宇长,开展联帮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协调解决600余名群众诉求。二是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建,以落实党支部堡垒指数考评为重点,在前期摸底排查整顿基础上,主题教育期间100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全州214个村和23个社区进行全覆盖式摸排调研,全州先后共排查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4个,占全州村党组织总数11.2%。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按照“四个一”整治措施(每个软弱涣散村由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做到“一乡一案、一村一策”,建立整改台账,全力推进整顿建设。**县召开“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动员部署暨村(社区)组织“星级化”表彰会,对全县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中18个优秀村(社区)组织表彰奖励,兑现奖金50万元。三是深入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对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摸排自查,对5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调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7名。严格落实“无黑恶势力”承诺制度,签订无黑恶势力承诺书

3120份。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县乡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对2216名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式“政治体检”。**县从县直机关选派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各乡镇选派29名优秀干部担任“包村指导员”,并将村党支部书记和“包村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规划,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二)建强基本队伍,持续开展骨干力量培育提升行动。

一是持续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实施以百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百名村级能人培育和村级组织优化提升为主的“双百一优”培育工程,持续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在选派人员参加省级示范班的基础上,举办了全州党务干部、乡镇组织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后备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党员能人等培训班,培训300余人次。同时依托“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州县委党校和“一县一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等,用好用活远程教育、“学习强国”、**智慧党建云平台等网络平台,打造“指尖上的课堂”,使所有村干部和党员接受“普惠制”教育。伊克乌兰乡亚秀村党支部书记尕桑本参加完在北京举办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后说,通过培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回村后用实际行动团结带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做好带头人。仙米乡大庄村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部分党员、致富能人等60余人,赴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村进行观摩学习。二是严格发展党员,落实《**州发展党员五项制度》,严把政治关,把涉黑涉恶涉乱、近亲繁殖、宗族家族势力干扰等作为政治审查的重点,开展农牧民党员

“选苗、育苗、墩苗”培育提升行动,每个村培育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平均每村发展1名以上优秀年轻农牧民党员。截止10月底全州发展党员442名,年底将全部完成发展指标任务。针对青石嘴镇红山嘴村党员少的实际,把红山嘴村党支部作为**县委组织部发展党员工作直接联系点,强化跟踪指导;青石嘴镇党委具体负责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并指导落实,镇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米林负责抓落实,截止目前共有正式党员10人,预备党员2人(年内转正),发展对象1人(年内预备),入党积极分子4名、入党申请人6名。三是严格党员经常性教育。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两弹一星”精神、“新青海精神”和学习尕布龙、廉福章、宽卓太优秀党员活动融入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认真贯彻落实王建军书记在**调研指导主题教育的讲话精神,在农牧区积极开展“共同学好一篇文章、讲好一次党课、讲好一个领袖守初心的故事、做好一次专题调研、给群众编一台好戏、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为发展提出一个好建议、在村规民约上出台一个好章程、调解好一起矛盾纠纷、开好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并区分机关、“两新”、中小学校等5个领域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深化“一名党员一面旗”“双百一千”先锋选树、“党员守承诺作表率”“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等活动,通过戴党徽亮身份、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教育中心展馆、西路红军二军纪念苑、尕布龙德园广场等本地党性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依托

“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一县一基地”加强党性教育,对标尕布龙、廉福章时代楷模,涌现出宽卓太、仁青、龙布、马金莲等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身边典型”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模式。

(三)开展基本活动,持续推进党内生活规范提升行动。

一是从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过“双重”组织生活,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认真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抓住要害和实质,不回避矛盾问题,严格民主评议党员,达到了红脸出汗、整改提高的目的。二是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重点工作,积极丰富拓展“三会一课”内容,在年初州委书记示范讲党课的基础上,发挥宣讲团、党校教师和“高原先锋师资库”作用,送教下基层、巡回讲党课,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推进“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三是组织好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五统一”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员政治生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建、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作为规定动作,把涉黑涉恶涉乱等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追授宽卓太同志为全州优秀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对“双百一千”先锋群体中的24个先锋队、51名同志命名为州级共产党员先锋队、示范岗。**县探索开展农牧民党员“三色生日”活动,通过有意义的方式为党员过“红色生日”“蓝色生日”“绿色生日”(分别代表农牧民党员的入党日、出生日和当选为村干部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牧民党员党性意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完善基本制度,持续开展执行固化提升行动。

一是注重健全制度,各级党组织把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科学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州委抓基层党建工作“2+10”文件体系,按照州委《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及党组织建设标准,全面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持续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在持续推进各县委书记、各党工委书记向州委述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对上述职和对下工作报告,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议工作,几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对各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持续推进项目化党建工作,把重难点转化为党建项目,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力,持续推广“德瓦尕宝”“党员星级化评定”“党员好事坏事计分”“能人议事会”“机关党建联盟”“党群一体化区域党建”“监评会+”等有效认可的党建品牌,以项目化党建方式解决基层党建难题。

(五)强化基本保障,持续开展强基固本提升行动。

一是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报酬提高至上当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3岗17级报酬体系。每年为1000名左右农牧民老党员按照每人800元、600名左右卸任主要村干部每人14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在全面实现阵地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州县筹资

395万元,实施县乡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后续建设项目,已建成1个县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占25%;建成25个乡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占83.3%,力争三年内实现全覆盖。规范提升“一县一基地”党员教育基地,立足基层党校平台,推动有主题教室、有特色课程、有师资队伍、有管理团队、有培训计划、有现场教学的“六有”党员教育基地标准化建设。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认真核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推进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利用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根据省委组织部部署基本完成远程教育上IPTV工作。用好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的同时,以**智慧党建云平台打造功能丰富、学用结合的网络阵地,探索开展“点对点”学习内容推送。三是持续实施“破零”“复壮”工程,**年全州214个行政村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目标的基础上,抓好中央财政支持的35个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截止10月底年收入5-10万元的村43个、占20.1%,10-50万的154个、占72%,50-100万元的12个、占5.6%,100万以上村5个、占2.3%,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有钱办事的能力。祁连县八宝镇依托旅游业发展,实行以“公共民生、后续产业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村民红利”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四分法”,组建村集体经济实体19个,实现村村有实体,集体经济年收入658.85万元。

三、经验启示

结合近年来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看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要做到五个下功夫:要在政治引领这个先导上下功夫,从决策、推进、落实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要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首要、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来推进,推动形成党委抓,书记抓、班子成员抓,用心抓、深入抓、持续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在抓实基础这个根本上下功夫,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最原始、最基本的设立组织、配齐班子、健全制度、发展党员、开展活动、加强保障做起,抓实基础工作,才能从更高起点、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要在补齐短板这个导向上下功夫,要始终把问题导向贯穿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建立清单,制定措施,明确时限,靠实责任,抓好落实,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来不断补强短板,破解难题,才能全面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在创新方法这个手段上下功夫,真正找准抓住新形势下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而动,把握规律性,找准切入点,从改进方式方法、创新活动载体、破解发展难题做起,有针对性地研究部署、指导实践、推动落实,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建与经济工作的高度融合,互促共进。要在完善机制这个保障上下功夫,积极适应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的现实需要,建立完善基层党建研究推进、督查调度、观摩评比、考核考评、奖励惩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推进工作落实、破解瓶颈制约、明确工作导向,激励各级干部自觉抓党建、主动抓党建。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虽然在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农牧民党员比例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和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部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州委《关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五项”基本建设,开展“五项”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全力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新高地,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坚持不懈夯实基础抓基层,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强化各级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织密组织体系,加大党建薄弱领域指导力度,着力使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覆盖到各领域、各层级。二是持续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实施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农牧区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优化农牧民党员结构,从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以培育工程提升农牧民党员素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四是落实基本制度,认真梳理分析现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继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五是强化工作保障,继续探索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向基层投入

“真金白银”。

上一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下一篇:加强政治纪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