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022-12-27

第一篇: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监利支公司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

关于加强“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

(人保财险监利支公司) 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1]42号文件关于《湖北省农村全能服务“十二五”全覆盖规划纲要》的通知精神,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水稻、奶牛、能繁母猪、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达到50%,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面达到80%,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保险营造绿色保险环境。为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规范执行落实政策的行为,使“三农”保险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针对当前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基层网络不健全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责任共担。把政策性三农保险作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项政治任务,严格遵循“政府引导、商业运作”的运行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深度参与和协同配合职责,着力形成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经办机构对政策性保险责任共担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2.坚持依法合规,长期有效。通过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和服务队伍,着力解决农业保险收费难、理赔难等症结问题,建立农业保险规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3.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效率。考虑我县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在完善健全现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控制成本,

1 注重效率,合理选择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办法和途径,确保 “四到户、两公开”落实到位,即:承保收费到户、保险凭证到户、保险理赔到户、保险赔款到户;保险承保情况公开、保险赔款公开。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组织机构。在完善县政府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成立乡镇(管委会)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村级农业保险工作辅助网络,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2.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保险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落实政府对农业保险机构和网络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

3.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服务措施。依托乡镇(管理区)、村行政力量,加强农业保险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补充完善农业保险信息采集、承保收费、凭证发放、损失核定、赔款支付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二、组建工作专班

(一)成立由分管县长为组长的三农保险领导小组, 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气象局、保险公司等单位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由政府金融办牵头负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二)乡镇(管委会)组建乡镇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乡镇分管领导、镇农办、财管所、农技站、兽医站、保险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人员各一名。

(三)、组织镇、村保险站、点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各级政府

2 关于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工作步骤和试点

(一)、步骤:

第一步,成立乡镇(管理会)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具体工作. 第二步,选聘合适的站点负责人和协保员

各乡镇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除了由一名乡镇领导担任主任外,还可选聘一名站点负责人,每个村选聘一名协保员,建议以村会计为主要人选在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站点负责人主要职责为:

1.统一协调乡镇涉农部门间的保险事务,完成农业保险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工作;

3.负责向各村农业保险负责人员收集农业保险费,核对整理各村分户清单上报县区支公司;

4.负责从县支公司领回保险凭证并分发至各村农业保险协保员; 5.负责受理各村农业保险协保员或农户的报案并向保险公司转报案;

6.收集各村受灾损失清单,核对无误后,汇总上报县支公司; 7.组织开展本乡镇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等。 村级农业保险协保员主要职责为:

1.负责本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切实做到宣

3 传到户;

2.负责向投保农户联系收取农业保险费,采集投保农户基本信息,填写投保单与分户清单;

3.负责将保险凭证逐一发放到农户;

4.接收农户报案并到现场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转报案; 5.负责填写受灾农户损失清单,上报乡镇农业保险负责人员,并协助落实公司损失确定和赔款到户工作;

6.按照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的统一部署协助做好本村防灾防损工作。

(四)工作经费: 1.依据承保规模,站点负责人基本工作经费300-500元/月,浮动工作经费根据保费任务、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等量化指标考核确定。2.村级协保员实行浮动工作经费,根据保费任务完成、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等量化指标考核确定。

为加强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站点和服务人员的管理,事先以委托协议等形式明确工作内容、各方权利和义务关系,建立综合考评制度,并对其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鼓励支持乡镇和村级农业保险协保员参加保险监管部门组织的营销员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营销员资格之前,只能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其他商业保险业务。

中保财险监利支公司

2011年六月二十日

第二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106号文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意见

鄂政办发„2010‟10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主产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农业对天气变化的依存度仍然很高。尤其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省天气变化起伏大,突发性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把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部署,抓出成效。

二、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一)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完善提升现有农村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水平,是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的基础条件。各地要完善监测功能、增加监测密度,逐步将每个乡镇的自动雨量站升级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行政村增建自动气象站,在雷电多发频发地区开展农村雷电灾害监测,推进乡乡有站、预报到乡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实现局地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预警,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省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率接近城市水平。今年要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组织试点市、州开展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业务试验。

(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要做到需求属地化、产品特色化、服务精细化。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气象部门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布局特点,选择重点基地,建立农村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详细分析需求,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做好做深“一县一品”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针对每个产品建立一套需求分析表、一套服务指标、一套业务流程和一个业务平台,针对不同农事季节开展精细化服务。要按照一年建一品的服务要求,到2012年,每个市、州要有3-4项重点

2 服务产品。今年各市、州要选取1个县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试点,直接面向县乡政府、村委会及农村种养大户开展专项农业气象服务,并建立规范的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

(三)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地要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重点区域建设一批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示范基地。改进作业设备,有计划地配备新型作业火箭架和车辆。建立省、市、县三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各地要建立抗旱、增雨、防雹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抓住有利天气条件,根据农业农村需求及时组织抗旱增雨作业。各地要切实做到人工影响天气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

(四)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宣传。气象知识在农村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是农村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身安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扩大气象防灾知识普及面,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气象科学普及宣传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尤其要在农忙季节和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加大密度广泛进行宣传。要利用挂图、小册子和明白卡等多种渠道,将气象防灾科普知识送进农村社区和乡村学校,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

(五)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各地要加快促进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针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细农业、订单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集中科技攻关,大力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要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气候资源。组织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加强农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普查和区划,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三、大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一)抓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编制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前提。各市、州、县要精心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大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今年各市、州至少要有1个县编制出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有1个县完成县级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

(二)加快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要在全省所有乡(镇)政府、涉农街道以及村委会加挂气象信息服务站牌子,并配备1名

4 兼职气象协理(信息)员,把气象信息服务纳入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气象协理(信息)员工作由所在乡镇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及村委会考核,县级气象局协助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到2015年,要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今年每个县要选择5个乡镇或村进行试点,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

(三)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工作。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有利于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应对效率。要加强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行政村村委会主任为本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要清楚全村的危险户所在。村级组织要在气象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并清楚标明转移路线。今年通过抓试点县工作,努力推进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每个乡镇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每个市、州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建设工作。

(四)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络。各级政府要针对气象灾害具有突然发生、影响面广的特点,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要加强乡镇、村组高音预警广播、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载体建设,确保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通知到每

5 户居民。各市、州要加大组织协调社会多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的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地区高音预警广播、电子显示屏的建设,使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有明显提升。

(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工作。雷电灾害是农村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防雷安全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以及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同时做好农村防雷安全技术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对农户新建建筑自愿安装防雷装置的给予适当补助。各地要创造条件开展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工作,努力减少农村因雷电引发的伤亡事故。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明确责任主体。气象工作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发展农村气象事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气象部门要结合我省实际,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

(二)落实经费保障。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是公共服务产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及运行保障经费的投入,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

(三)健全工作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层气象组织体系建设。要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建设的合力。各级气象、农业、水利、民政、国土资源、林业、公安、广播电视、通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推动农业农村气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检查督促。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融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积极推进。气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技术服务,并及时进行检查督办。

二○一○年十月十三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在科技兴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研服务生产不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研究经费缺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较少。

2、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定位不明确,主体力量分散,管理体制不顺;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占66%;乡镇推广机构20%以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60%以上没有专用电话,80%没有计算机,90%没有交通工具,91%没有试验示范基地。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机制不活等,严重影响职能发挥,导致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贡献不够。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少、素质低。由于基层条件差、任务重、待遇低,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还有“一部分人跑了、一部分人转了、一部分人退了”,导致基层农技队伍很不健全,加上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知识陈旧,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民科技普及和素质较低。提高农民素质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5、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供给不足。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实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形成气候;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农业企业覆盖面狭窄;国家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功能弱化。另外,服务渠道少、服务内容单一,导致农业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因此,从全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围绕粮食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抗旱节水、防灾减灾、加工转化等方面设立课题和项目,开展研究与开发,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2、增加对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我国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设备落后,研究成果不

实用,基层推广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现象。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技三项费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其占三项费的比例,省级不低于40%”的规定,以提高农业科技和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

3、建立引导农业科研服务生产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从立项上解决科技服务生产问题。要立足粮食生产发展需求,以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线,按产品和环节梳理提出解决技术难题的研究课题,完善科研的立项导向,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其次,从成果评价上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鼓励农业高等院校招收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或提供贷款优惠,毕业后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基层农技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数,招聘农科大学生;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设立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从根本上探索农技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

5、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种粮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6、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技、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经济合作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等各项服务,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法律保护、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承担载体。

关于促进我国油料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植物油人均占有量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70%,外向依存度50%以上,进口总量居世界首位,油脂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偏低、生产用工量大等影响,我国油料生产出现了明显滑坡,面积持续减少,产量徘徊下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部在2008年提出振兴我国油料生产计划,目标到2008年油料面积恢复到2006年水平,到2010年,面积比2006年扩大2080万亩,亩产提高10公斤,总产提高14%。但是,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还存在不少问题。

1、面积恢复难度大。尽管近两年来油料价格上涨,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紧张矛盾仍比较突出,加上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种油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油积极性,导致冬闲田面积反而增加。

2、机械化程度低。油料生产手工劳动比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情况下,已成为影响油料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生产成本较高。油料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大;加上近年来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导致油料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4、价格波动大。自2006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飙升、国内油料供小于求的影响,油料价格大幅攀升,拉动油料生产收益较大。但由于油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为此,提出以下振兴我国油料产业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油料面积。主要通过增加油料生产补贴、提高油料保险标准、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调动农民种油积极性,逐步恢复油料生产面积。重点开发南方冬季休闲耕地,推广间作套种技术。

2、落实国家振兴油料计划的配套资金。振兴计划要求:培育油料优势产业区;依托科技项目选育与推广新品种;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油料机械研发和推广,建立油料机械示范基地等措施的实施,均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作保障。

3、提高油料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扩大大豆和油菜良种、机械推广等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加大油料生产基地投资和补贴力度;对油料生产大县和种植大户进行奖励政策。

4、稳定农资和种子价格,减小市场影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给予农资生产厂家各项优惠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流通环节管理要落实差率控制办法。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作业价费的行为,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5、加强油料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优先扶持一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建设,面向生产者和加工者提供技术服务、规范栽培技术,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及专业化防治服务等。

关于尽快出台《粮食法》的建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现行国家粮食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管理的体制。而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相对应的管理法律依据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通过近5年来的实践,《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2009-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原则、最严格土地保护制度、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保障居民基本消费承受等以法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效体制机制。二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和完善强有力的粮食生产政策保护体系。依法落实最严格土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依法健全和完善用地管理办法,严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多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依法确定若干个区域性粮食生产核心区,依法并规定其特殊扶持政策及权利和义务。总结近几年各项强农惠农经验,依法固定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综合补贴政

策、粮食科技丰产政策等在内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三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储备充足、调控有力、流通顺畅、运转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要依法明确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科学确定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界定中央和地方储备管理权事,完善吞吐调节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依法建立粮食预警应急体系,依法规定大中城市必须落实确保当地10天以上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四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家宝总理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后果不堪想象。依法支持加快中央和地方粮食企业整合步伐,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大粮商,支持多元主体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每个粮食主产县至少保留1至2家国有独资粮食储备或购销企业和必要的粮食供应网点,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粮食应急载体。

五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行政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对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依法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特别是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粮食质量安全等的监督检查,依法赋予其依法处罚职责,打击粮食流通和粮食质量等违法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粮食综合补贴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其中实施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战略意图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但实践效果证明,部分惠农政策设计不够缜密,导向作用不明显。突出表现在:

一是按计税田亩的“普惠制”粮食直接补贴对调动粮农的积极性作用并不大,粮食增产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农民“一手拿着粮食直接补贴,一手提着树苗花苗”,甚至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是良种补贴没有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完全挂起钩,对促进粮食实际增产的作用有限。三是农机补贴资金主要用在农民购买环节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用补贴买农机后再转卖的现象。

四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机制未能综合体现生产成本、农民合理收益及市场供求变化,出现有些品种托市价形同虚设。同时该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承担托市任务的基层粮食企业不同一,难免存在责权分离、相互扯皮,企业争利、监管失缺等问题。

五是国家面向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发放依据、要求和时限不一,操作程序复杂,行政运行成本高,影响惠农效果。

尽管上述政策实践的效果不一,但提升了农民对政府的信心指数,可以说深得民心,必须坚持。改进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在增量上做文章,提高补贴质量,放大补贴效应。为此建议:

一要改进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现行普惠制按计税田亩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量

把粮食直接补贴与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和提供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既可以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可为国家掌握充裕的粮源。具体操作可实行“磅头补贴”,匹配完善的统计、公示、监督保障机制。

二要改进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实施办法。综合种粮成本和粮农合理收益,构建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并于下季作物播种前发布。

三要改进和完善良种补贴方式。将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挂钩,实行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优质化率。

四要改农机具购买补贴为农机具作业补贴,通过政府购买农机服务解决农机作业推广问题。

五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适度提高政府承担保费比例和保险公司赔偿额度,扩大粮食作物和农村饲养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增强农民规避自然和市场的风险能力。

第四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系部名称:食品系专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年级:2011级班级:02班姓名:高小云

学号: 113470204

实践时间: 2012年8月4日 至 2012 年8月6日 共 3天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

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2、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3、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

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体系建设得到领导重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管、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各地主导型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科站为基础新组建的跨乡镇中心区域站为辐射,以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为带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办公场所和人员得到落实,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了保障。许多基层服务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逐级咨询解决,还可通过“农业信息网”和拨打“农业118”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使服务质量有所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三)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许多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典型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黄牛冻配改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新技术推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传统饲养向新技术饲料饲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饲养规模、配套技术、品种质量、安全水平的“四个提升”。全市粮食和畜牧良种利用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

(四)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干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由于受季节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作物种植面积广、养殖户分散的客观条件限制,县、乡两级服务机构为广泛开展新技术推广,采取优先培训基层干部,由基层干部分区包片带领群众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既抓住了季节又保证了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人员少、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难题。二是大户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同类产品及技术的产量、质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度进一步加深。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三、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中心(区域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区域站,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有些检测检验必须依靠市级,有的甚至要依靠省里来完成。有些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报酬也未得到落

实。

(二)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农技部门都存在编制空缺现象,主要是受到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限制,新人进不来,农业科技人员断档较为普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够,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村一级除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会员服务以外,大部分村没有服务网点和信息网络服务。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一)创新服务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单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政府要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拓展经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要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但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组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为此,要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组,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

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和“农业科技118”服务热线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的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四)转变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

(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年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化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建设上的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鼓

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四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经营为格局的新模式、新机制。

第五篇: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绵阳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业张 韬

(指导老师:王华兰 高级农艺师)

摘要: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绵阳市作为西部的科技城,也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 现状 问题 建议

农业信息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受益面广、公共服务性强的特点。需要政府支持与引导,各农业信息使用者共同参与。我市农业系统经过这几年上下的共同努力,市县两级网络硬件配备齐全,局域网、网站均已建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加速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本文结合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实际就如何继续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做点探讨。

1、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现状。

1.1 市局农业网络全面完成。我局于1996年开始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联网收集农业信息,98年拨号上网,联通国际互联网收集信息。2000年10月建成局域网和“绵阳农业网站”。2003年我局又对原局域网进行全面改造,局域网(包括党政网)与互联网物理上完全隔离。与此同时,又对“绵阳农业网”进行了第三次升级改版,改版后的版面更清秀,栏目更多,内容更丰富,网站设有绵阳农业、农业新闻、 1

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专家在线、农业工作、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劳动力转移等十大栏目。为绵阳市各级行政部门了解农业情况,农业资源,提供了方便,为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分析预测,价格行情和技术服务信息。从“绵阳农业网”开通以来,据统计,访问者迄今已达10万余人次,“绵阳农业网”建成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内部工作平台,市农业系统邮件服务器,基本实现了局机关与各县(市、区)农业局信息传递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与市委、市府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1.2 市局信息发布渠道比较畅通。目前,我局对外发布信息,集现代信息网络和传统媒介于一体。概括为“两个刊物”和“三大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发布与服务体系。“两个刊物”为《农业简报》和《农业信息网刊》。《农业简报》主要面向省农业厅、市委、市府、市级有关单位和各县农业局;《农业信息网刊》主要面向基层农业部门广大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三大网络”为局局域网,市党政网和国际互联网。在三大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一是市局建立了全员信息制,局18个单位为信息站点,初步实现了局内信息资源的整合。二是党政网农业局信息站点,是我局与市委、市府及市级机关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三是互联网“绵阳农业网”站点,是我市与各县(市、区)农业局、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也是我市农业部门宣传农业政策、传播技术、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

1.3 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向县、乡、村延伸。我市在搞好市级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近两年来,我市已投资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市9个县(市、区)166个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都全部注册了自己的域名,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并建立了局域网, 9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网全部托管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全市293个乡镇,已有166个乡镇按农业部“五个一”标准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9个县(市、区)实现了与166个乡镇以及49个龙头企业、53个专业大户、14个农村

合作及中介组织、11个专业市场的联网。

1.4 农业信息队伍基本健全。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初具规模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全市9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机构。市、县农业局信息工作人员共计204人,其中市级6人,县级32人,乡级农业信息人员166人,信息工作人员都具备大、中专以上学历。

1.5 重点推广“一站通”,取得较好成效。我市把推广应用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上联播(简称“一站通”)作为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底开始推广应用“一站通”,我局便专门组织了“一站通”使用培训,受到用户好评。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站,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大力宣传“一站通”的优点,并组织上网注册会员,利用“一站通”平台查询、发布供求信息。一年多来,我市已有县(市、区)农业技术服务机构、镇(乡)农村信息服务站、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经营大户等145个单位或个人申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380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游仙邦田公司在网上发布出售银杏树苗后,江苏一客户就来电来函洽谈,初步达成协议,成交额10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江油西屏乡今年种植西瓜200多万斤,通过“一站通”发布信息后,仅销往成都一公司就达50万斤。“一站通”已成为互联网上人气旺盛的农产品供求大市场,在农产品产、供、销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领导对信息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我市部分地方对农业信息工作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的问题。县以上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但镇乡、村、社、农户由于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化意识不强,一些中小龙头企业也对信息认识不足。

2.2 综合性信息数据库和系统还不够健全。目前市县(区)农业信息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农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但网上交易的电子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农业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未起步。绵阳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还不健全,尚未建立英文版本的网站,无法与国际进行信息交流。

2.3 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延伸还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在农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受经济条件制约,大多数农村家庭还买不起计算机,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尚无法接入计算机网络,还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农户家中,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2.4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匮乏。市(县)农业局目前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信息人才,乡(镇)由于机构改革,机构和人员的变动,信息员队伍不够稳定,导致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咨询服务滞后。

3、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市农业与全国形势一样,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农业不但自身面临着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路只能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手段,大幅度提高我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提高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认识,加强领导,由政府牵头,制定绵阳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农业信息收集发布标准与规范,加强对信息化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坚持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抓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2 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绵阳市农业综合信息系统,在农产品价格、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农业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农业、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数据库,逐步开发农村经济分析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地理信息等系统。

3.3 进一步加强对市、县两级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站作用。目前市、县信息网站基本建成,应充分利用网站加强我市农业的对外宣传,并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加强与本市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大户的联系,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一站通”,进一步利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经站,建好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不断发展农村信息员。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广播、快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到村,由村传递到农户,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建立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形式不断发展,我市农业和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欧亚农业合作项目专家2003年已两次来我市考察、调研,建立、实行联合信息系统,开发绵阳的农产品,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交换系统。

上一篇:教你三招破解选题困境下一篇:济宁市吃空饷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