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2022-06-25

第一篇: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以往的城镇化注重粗狂式的用能、用地,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对于城镇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就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上,通过很低的价格从农民或弱势群体上获得土地,利用招商引资吸引外界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来投资从而增加经济总量,哄抬了房价增加了政府税收,在通过城镇化吸引农民向城市移民。在旧城镇化中,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的群体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成为了最大的获利群体,进一步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的矛盾,成为了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的阻碍。

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会产生一部分净利益增量。比如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济,农村农民身份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化带来的收入增加,都可视为净利益增长量,这部分要确保让农民能得到,防止农民利益受到伤害。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汪德华指出,土地财政加地方融资平台的 融资机制,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魔法杖”。这种融资机制是“成就”与“争议”的结合体,它既给城镇建设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使得以房价高企为代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难以承受。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经营土地获利,政府成了市场主体,以管理手段实现经营目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土地储备融资要严格执行融资规模控制卡管理;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不得用于城市建设及其他与土地储备业务无关项目。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口。产业集聚有效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吸纳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产业集聚道路的方式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模式,或者走传统的道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尤其要考虑到河中国是举足轻重的农业粮食大国的国情,要在保障“两不牺牲”和“新四化”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选择适合的产业集聚道路。世界因多样化而精彩,城镇化亦然。各地必须以个性化和城镇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开拓新型城镇化的广阔前景。

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作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在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依照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方针推动新型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结语

与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中国为31%,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 到200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十六大报告”语),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自建国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53—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是城镇化稳步进行的时期。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第2个阶段从1958—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指导思想摇摆和一度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率20年至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02年提高到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1998年后几年超过1个百分点。这同中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和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中国50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①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又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对城镇化进程有很大影响;③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城镇化的显著特点是:就全国而言,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城镇存在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从19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潮”并非经过组织,基本上是自发形成,至2003年底,全国已形成近1亿人的“潮流”。起初是沿海城市发展“外向型”工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廉价劳力”的巨大源泉;乡镇企业的兴起则是另一个吸引农村劳力的块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离土不离乡”到“乡村城镇化”,从“小城镇战略”到大规模“跨区流动”,都是不同形式的城镇化的表现。当前的情况时,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每年要“吸纳”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口”,其中滞留半年以上的被视为“城镇人口”(按照全国“五普”的统计口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城镇,则是“输出”流动人口,泾渭分明。据有关部门调查,几年来这类流动人口中,只有17%左右在城镇“定居”下来,成为“真正”的城镇人口,80%以上是“候鸟型”的流动人口。他们每年到城市打工挣钱,年终带钱回家过年,这是造成我国规模罕见的“春运潮”的根源。大量农民工愿意去城镇“打工而不久居”是反映了当前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的现实状况,包括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生活居住的“门槛”过高是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当前的城镇化主要是依靠农民的迁移(多种方式),与欧洲某些国家在早期城镇化时期依靠农民破产而进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党的政策保护农民拥有耕地的使用权,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权利,也是中国的特点。但是从长远看,只要农村还存在源源不断的富余劳动力,城乡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近几年还有所扩大),农民流向城镇,“候鸟型”和“留下久居型”都会长期存在。从理论上讲,只有当这种差距基本消失,流动才会停止。总的看来,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除了主要来源是农民之外,还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原农村生源、兵源的留城等,境外移民数量很少。就单个城市而言,城镇建的流动逐年增多。可见,实际上“化”的过程是多种形式的,甚至每个城镇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像有些同志想象得那么简单。至于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盲目主观地“做大”,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其次,中国地区差异很大,情况比较复杂,表现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上差别也较大。总的说来,城镇化率的高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具体分析起来不仅如此。例如,以全国分省(区)2000年的城镇化率做个比较,除4个直辖市外,在27个省(区)中,广东高达55%,云南为23%,数值相差1倍多。这种差距并不正相当于两胜竞技水平的差距。东北三省城镇化率均达50%上下,内蒙40%左右,新疆35%,均高于不少内地省份,但并不正好反映经济水平的相互关系,而是由于各省(区)本身地理、历史、政治、农业结构、人口密度等提点不同所致。国外的城镇化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以1999年世界城镇化水平而言,高收入国家平均7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5%,指数很接近,但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是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的缘故。可见,当前国内一些地区和城镇简单化地在城镇化率的数值高低上搞“攀比”,不如结合自己地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很好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上实实在在地多做工作有意义的多。

最近,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被列为重要专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glitz)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1]。这位学者的论断是正确的。中国2002年的城镇化率39.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8%),全国城镇总人口5亿,总量为世界第1位,大约是美国全国人口1.8倍。21时解除其对我国是一个战略机遇起,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原有城镇也需要发展和提高。从各方面分析,把城镇化看作是中国21世纪(初、中期)最巨大的一项社会工程是不为过分的。专家们认为,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局情态的分析,我国至2020年城镇化率预期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是较为适当的。以此推算,我国至2020年的城镇化率可能达到57%,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800多万人,总共有3亿农民转为城镇人口(比美国现在的全国人口数还要大),如果计入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4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3亿农民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转移到城镇,成为城镇人口,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少学者指出: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还包括从市的产业、生活居住的方式、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变化。这无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变化是渐进的。即使第一步——“身份”的变化,也不仅只是户籍的改变,而是有很多基础性的条件需要准备。经过一定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我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从1978~2020年,全国城镇年均增长就业636万人,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如果加上“隐性”事业,数字将更大一些。如果今后按照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800多万人计,需要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年均800多万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城镇经济,扩大规模,开拓新的产业,在结构调整上注意发展能过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生产链较长的企业。

资源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大部分城镇存在“缺水”问题。有些城市盲目“做大”,往往“盲”在不顾水资源的制约,指望国家来解决燃眉之急(包括远距离调水等)。这是一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不计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片面观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城镇合理的布局和合理的发展规模,把推行“节水型”城镇,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措施。能源问题也是严峻的。每年新增1800多万城镇人口,对电、石油、燃气、煤等能源消耗的增量是很大的。仅以石油而言,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的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已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势头方兴未艾。面对这种态势,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私用汽车“比”便利,“争”客流;从长远看还要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采用“绿色”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比坚决推行“节能城市”战略等。土地是城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我国现有城镇的土地利用与世界各国比较,是属于“中等高密度”的。大量农民成为城镇人口,他们的居住形态将从分散、低层、独居为主变为集约型、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如果原来的宅基地也能转换为城镇居住用地,那么城镇化并不比农村多占土地。城市本来就是一种集约型的居住方式。近几年那种盲目圈地造成的耕地流失和浪费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相信会逐步得到纠正。但是新增城镇人口总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包括耕地。年均新增1800多万人,如果按现行规划用地标准简单测算,则需要2000km2左右的土地(合300万亩)。数字也是很大的,并且超过近几年土地供给的规模。中国的城镇应该提倡和利用低,在合理的基础上节约用地,做到“精明增长”。在空间结构上采取“紧凑发展”的模式,但要保证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合理的密度。项目建设(包括工业、交通等在内)要满足卫生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用地标准。

如何应对我国今后20年左右的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现在仅就近几年学术界和领导层经常关注和讨论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还不清楚。道路不清怎么走?或者说,先把道路搞清楚在开始“化”,这都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在我们的租下,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经济走了20多年,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城镇化就得从农民进城开始,一步一步地“化”。别国的道路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地搬用。

2. 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的倾向之一是,只求“数量”,满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倾向之二是,追求所谓“理想化”的、“正规的”城镇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都是不够全面、不够实际的。从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要把大量农民在较短时期转移到城镇,而且在还存在严重的“瓶颈”和巨额城镇化成本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接受“正规”和“非正规”并举并存的事实。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候鸟型”农民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非正规经济”的就业的等,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长期存在。从城市规划和管理上,不要把这些一概看作“临时”和“不正规”,而是应该妥善的予以统筹和安排。因为它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反映。

3. 中国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空间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到城镇的农民主要向什么样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城镇化”?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在1990年代末作了调整,概括说来就是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协调发展。这种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城镇的发展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往往不是人们主观意志能过左右的。今天全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大动向,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规划、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资源和环境保护,重要的制约的开发引导,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等方面一定要较强宏观的监测和调控,包括做好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城镇规划,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第三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的,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将扩大内需由工作方针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凸显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带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全方位需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城市投入就是产业投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发展动力;缺少城镇化,工业化就失去发展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别是发展小城镇的农村社区加速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需要服务业跟进,这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大而不强,“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的最现实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驻马店赶超发展、加快崛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只有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这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活力的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提高、投资增加、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当前,我省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要实现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步伐,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这为农业大市解决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第四篇:张健关于城镇化建设的专题报告及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张健为市委党校学员作专题报告

2010年4日上午,市委书记张健到市委党校,为2010年春季学期处级班、科级班、乡(镇)长班的学员作《城镇化——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专题报告。张健强调,要规划为先、产业为重,集聚为要、运作为本,努力闯出一条我市城镇化发展新路子。报告会由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陈万里主持,市委常委、秘书长饶作勋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龙岩三级城市体系建设。为加深全市各级干部对城镇化的认识,市委书记张健精心准备讲课内容,从城镇化的空间、城镇化的框架和城镇化的路径三个方面,充分论述了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

张健指出,从全国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从龙岩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龙岩就是加快推进三级城市体系建设。当前,龙岩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加快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交通的改善为加快城镇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都为龙岩城镇化建设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性,让城镇化在推动龙岩转变发展方式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张健指出,龙岩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若干年努力,形成与海西城市群相呼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域城市为纽带,以中心镇为基础,布局合理、规模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龙岩城市群框架。方向是:推进中心城市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县域城关向县域城市转变,中心镇向卫星城转变。围绕龙岩城镇化的目标方向,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按照板块式、集约式发展的思路,持续推进商务、物流、人居三大板块的建设;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注重“拓路、活水、显山、连片”,持续打造适宜创业、创新、居住的海西西部中心城市。要建设各具特色的县域城市,放大山水优势,放大人文历史优势,从一条路、一条街、一个板块、一个社区做起,集聚县域城市功能。要建设众星拱月的卫星城,把中心镇建设成为一个与中心城市、县域城市相呼应的卫星城市,从3个试点镇、2个实验区、10个中心镇开始,按照城市的理念,按照联动发展要求,做好规划建设,为其他小城镇做示范。

张健强调,加快推进我市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要规划为先。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强

烈的规划意识,舍得花钱做规划,全力以赴把城市规划做好;着眼长远做规划,引领中心城市进入一个新时代;凸显特色做规划,发挥好、运用好龙岩神形兼备的优势。要产业为重。继续做大产业,加快发展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做大我市经济总量。推动产业转型,龙岩中心城市要沿着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加快推进物流、商贸、金融板块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催生一批能够产生集聚效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第三产业大项目,以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要集聚为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强化板块式、集约式发展城市的意识。中心城市要依托现有条件和城市布局,策划新的板块;县域城市、小城镇要强化板块理念,循序渐进,建设功能板块。城市综合体是城市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龙岩中心城市要认真谋划,做大块头、做成精品。要运作为本。要更多研究运作程序、运作方式和运作举措,用好用足海西政策、苏区政策和老区政策,确保政策运作有效,机制运作灵活。要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房屋产权置换、农民身份转换、投融资、城市管理等方面,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努力闯出一条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

深刻反思传统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63,而世界平均值为1.4。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中国是其中之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的滞后,不仅影响了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城乡发展不协调。我们过去走的城镇化道路是农村支援城市的道路,政府不仅将财政收入主要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对农村建设投入较少,而且通过产品价格剪刀差、税收、储蓄等手段,将农村的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这些做法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也影响了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有的地方缺乏城市规划,自生自发式地推进城市建设;有的即使有城市规划,但大都比较短视,做得也不详尽,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即使有科学的城市规划,但在制度上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领导干部对城市规划的干预较大,换一届领导就很可能在实际上换一套规划。

城市建设在不少方面存在误区。有的地方片面地理解和操作城镇化,片面追求所谓的“形象工程”;有的城市在建筑风格等方面过分追求现代化,缺少文化特色;有的城市功能不完善,如在就医、上学、交通、用电用水等方面功能有待加强;有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楼房建设方面缺少长远打算,往往只注重地上建筑,而不注重地下设施,只注重短期成本,而不关注长期成本,结果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反复维修等,反而增加了总成本。

城市管理和经营滞后于实际需要。城市管理不到位表现在交通秩序、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城市经营不到位表现在一些地方把城市经营简单地理解为卖土地,对其他城市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利用和管理不够,各种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城市空间结构与行政区划不合理。其一,城市之间缺乏群落效应、互补效应和分工效应,各个临近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是互补而是同构,大都市群的集聚效应还不是特别明显;其二,在行政区划上,在计划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区划关系并没有随着市场体制的演进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既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也使区划经济效应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城市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随着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经济成分与文化的多样化、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对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城市社区却仍然沿用传统政府组织方式,而没有培养社区其他“自组织”机构的成长,因而缺乏“自组织”能力。深刻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面临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人口制约。可以说,人口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据预测,到2050年,如果要使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到70%的水平,需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个百分点、增加1000万到1200万的城市人口,这是任何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没有碰到过的难题。资源制约。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我国的城镇化方式也是粗放式的。当前,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意浪费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损耗,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环境制约。现代工业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不断加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绿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未能受到有效保护,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下降,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如上所述,传统城镇化建设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面临日益严峻的客观因素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新的办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复杂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含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资金流等基本要素,是人口、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等多因子的复合交融体。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诸多因素和因子的共生演化过程;不仅仅是建几栋房子、修几条道路、搞点亮化的问题,而是应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新型城镇化应具备以下内涵和特征:一是具有适应性,能够适应人口制约、资源制约和环境制约;二是关系协调,主要表现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三是结构合理,包括合理的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的行政区划等;四是管理组织先进,表现为城市规划先进、城市管理高效、社区组织有序;五是功能完善,如交通顺畅、居民生活方便、企业生产经营有保障等;六是文化特色突出;七是建筑环保、耐用、节约;八是城市资源经营高效。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其一,追求城镇化工作的专业化,使管理城市工作的干部成为城市工作的内行。其二,通过完善政府服务和法制环境,促进城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三,学习发达国家管理城市的经验,改革落后的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城市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其四,高起点做好、完善或修改城市规划,发挥城市规划的核心导向作用。其五,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方便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其六,努力保留、挖掘和形成城市文化特色,以城市文化特色吸引人才、吸引游人。其七,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城市,推进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使之具有环保、耐用、节约等特点。其八,采用市场手段,经营好城市的所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做到高效管理和有效利用城市资源。其九,建设文明型、学习型城市,大力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性事业。其十,推动行政区划的适度调整,以行政成本和市场为核心推动市、县区划关系的

必要调整,大力发展城市组群,发挥城市之间的互补效应。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政策等,尽量将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延伸。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应有制度保障。要使新型城镇化的各项措施得到真正的落实,还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核心是干部任用和晋升的考核制度。过去,一些地方对主要领导干部的有关考核指标设计或不科学或过于注重表面现象,使有的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各种“形象工程”上,而对那些比较重要但又不能一眼看出的方面如城市功能等却关心不够。因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改革干部考核制度,用科学的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踏踏实实做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各项工作。

第五篇: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

研的报告

为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从五月上旬开始,县政协组织开展了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专题调研。邀请县发改委、住建委、经信委、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大渡口、东流、尧渡、香隅、胜利、张溪、葛公、官港、昭潭等乡镇了解实际情况,并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比较好的省内无为县和湖南省沅江市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年以前我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基本属于缓慢发展状态。xx年撤乡并镇后,我县把城镇化发展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并实施了对市县新型城镇化考核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东至实际,着眼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商贸活县、文化名县”发展战略,按照“开发沿江一线、保护山区一片”的指导思想,引导县域经济分工,全力推进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2016年我县列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2016年大渡口开发区列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产城一体试点园区,与此同时,我县参加池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获得成功。目前,我县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1、城镇布局得到优化。编制完成了《东至县城市总体规划》,并对15个

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在此基础上又编制完成《东至县人防工程规划》、《东至县给排水工程规划》等25个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一带二轴三区”的总体布局,构建了以县城为龙头,以大渡口、东流、香隅为重点,沿206国道和铜九铁路及327省道发展为骨架的城镇空间结构,推进尧渡东流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特色乡镇为基础、其他乡镇为补充的城镇网络体系。2016年的城镇化率从xx年的%提升到%。

2、城乡建设日益加快。近年来,县城尧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人口增至万人,不仅拉开了县城路网框架,人口聚集效应也进一步显现,环城南路、敬慈路等5条道路和至德、圣德等6座大桥等重点路网建成使用,金字牌、赤头公园和尧渡新河两岸一期绿化等项目已建成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上级规定要求,先后建成了舜帝花园、百悦

星城、格林蓝天等多个生活小区,建成保障性住房万平方米,大大提升了县城形象;2016年大渡口镇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东流镇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6年7月东流、大渡口两镇被住建部授予全国重点镇,东流镇目前正积极创建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香隅、胜利、张溪等镇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引导,集镇规模明显扩大,城镇功能明显增强;城乡公交发展较快,先后开通县城内三条公交线路和县城至香隅、东流,大渡口至安庆等公交班车,并正在逐步向其他乡镇延伸;美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2016年开展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已建成管山、金山等美好乡村省级示范点27个,并计划每年建成30个美好乡村示范点,目标是于2020年前在全县建设美好乡村示范点208个,届时村镇面貌将焕然一新。

3、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县高度重视城镇管理工作,加强了城镇管理队伍的建设。进一步细化责任要求,

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全民参与,城镇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初步整治。在乡村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2016年胜利、昭潭等9个乡镇被省环保厅授予为省级生态乡镇,东流镇被环保部授予为国家生态镇。县财政不断加大投入,2016年已统筹安排1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我县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对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相比,与发达地区兄弟县城镇化建设相比,仍存在着推进不快,功能不强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2016年我县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在《安徽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确定的7个二类市的县区中,处于中游靠后,低于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

许多规划是“纸上画画、墙上挂

挂”,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的规划质量不高,一些重点项目规划,在聘请外地规划设计院做规划时,即使脱离实际,也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如某镇工业区规划建设时未曾考虑到污水处理厂建设,造成了企业排污困难,也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同时,规划力量薄弱也日益突显,xx年成立的县规划局属住建委二级机构,人少且难以留住人才,乡镇也只有

一、两名城建员且年龄偏大,无法有效履行好规划的执行监督职责。

上一篇:初中家庭教育文章下一篇:创业者的四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