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2022-10-20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同时,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大量的乡村居民来到城市务工,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耳濡目染之下, 这些居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以及乡村居民的切实需求。

一、城镇化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 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快速的城市化将我国乡村数千年的稳定状态完全打破。虽然经济发展让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但是其对乡村人居环境面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环境建设和人口组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 由于乡村地区人才的缺乏, 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作为参考, 导致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浪费、建设无序、卫生条件差等负面影响。

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村生态环境利用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人们对城市内的居住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就导致了大量工厂迁往远离城市的郊区甚至乡村。由于乡村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导致乡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工厂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气体、污水以及化学物质, 对乡村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此同时, 村民的环境治理意识淡薄, 知识素养不足, 在养殖种植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使用的化肥、大量的农药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 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目前, 我国的乡镇企业多为技术性不高的小型企业, 其所有的设备条件较为简陋, 无法处理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单薄, 在更好的经济利益面前, 没有主动解决污染问题的动力;政府政策引导不到位, 环境保护功能缺失, 这些问题加重了对乡村环境的压力。

2、乡村经济发展落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合作经济的发展, 我国许多乡村从延续了千年的小农经济中脱离出来, 乡村经济的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是, 在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 大多数的乡村依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习惯。我国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且不重视教育, 大批的村民早早辍学来到大城市打工谋生, 但由于知识水平低, 仅能从事体力劳动或进入服务业、工厂等经济收益不稳定的工作。同时, 乡村丧失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 出现大量的空心村, 老人村, 乡村建设的主体外流。以上问题导致乡村的经济发展滞后, 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3、乡村居住建筑的设计不合理

伴随城镇化建设的深入, 城乡差别不断的缩小, 在乡村民居建筑的建设上也得到了体现。但是因为乡村居民不具备相应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 仅仅在建房时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 认为这是一种潮流。人们往往忽略了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的不同之处, 简单的生搬硬套, 这样的建筑, 不但不美观, 而且不实用, 忽视了居住建筑的实用性, 仅在意房屋是否宽敞, 失去了乡村建筑的特点。并且在乡村存在非法占用耕地修建的现象, 部分管理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批人情地、关系地, 由于村民的私有观念较为严重, 想方设法地修建大院, 建围墙, 更是造成了大量耕地流失。

此外, 乡村缺少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使得村民建房毫无秩序, 有地则建。出现了一些村民一户占据大块土地, 而一些村民只能几户人家挤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新建房屋。其次, 乡村存在着许多老宅建筑, 这些建筑大多数年久失修, 但由于老宅大多数是两户以上的共有产权, 部分权属不清, 难以分割, 导致大量无人居住的老宅占据了大量土地却无法改建。

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

1、完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首要措施就是加强乡村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借助各类媒体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 政府需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 完善行业标准以及法律法规, 树立良好的生态风尚。通过绿色产品的组织和生产, 解决各项污染损害, 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使得民众乐于接受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型的农作物技术渐渐成熟, 寻常百姓人家通过简单的指导学习即可掌握种植技术。改变人力耕种的方式, 提高收割机、拖拉机等农耕机械的普及率。瞄准现代人对绿色农产品的重视,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适应新的市场需要。

3、改善乡村居住建筑的设计

国家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的专业人士, 应该积极参与到乡村居住建筑的建设事业当中。政府部门需要认识到乡村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及管理。同时, 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乡村, 开展宣传活动, 要求村民合理的建造房屋, 自觉的遵守安全实用、节能环保和朴素美观等原则, 合理打造居住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 需要转变村民思想, 结合具体条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机制, 以实际效果为重点, 合理的统筹规划, 实现可持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 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居环境建设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发展城乡统筹建设旨在利用城市的优势资源, 加快发展乡村建设, 减小城镇与乡村的差距。本文从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出发, 分析了目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人居环境,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1.

[2] 曾静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3] 李伯华, 刘沛林.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上一篇:金融支持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下一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