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如何上好数学课

2022-09-11

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更好的利用教材来进行好数学教学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 从教学目标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教材内容要有所选择, 并进行符合实际的加工, 从而决定课时内容, 由此教师再展开教学。

一、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各种情境,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这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材中的教学情景并不能适合所有在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要想利用孩子生活经验, 引起孩子的注意,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就必需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班级的多数孩子的情景来导入。

在案例《统计的初步知识》中, 对教材进行了加工, 把教材中统计路口车辆经过的情况换成了统计选票, 使材料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先快速读选票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问题和矛盾中亲历学习过程, 这样的改变学生的体验更充分、感悟更深刻, 教学过程也在师生互动中自然而然地推进。当学生发现光靠一人的记录有困难时, 就想到了分工合作, 让他们感悟到了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组间交流, 学生知道了收集数据可以用多种方法, 但画“正”字的方法误差最小, 具有自身的优越性。通过活动, 不但使学生自觉地完成了方法择优,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当统计对象动态、无序呈现、稍纵即逝时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最好。

这样处理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本来枯燥的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自制教具, 化抽象问题为形象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 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 学生又很难理解, 这时我们就可以自己设计教具, 利用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找两辆可以粘贴的玩具车图片, 在黑板上用线段来表示路程。通过演示, 学生很快可以理解, 并且还可以学会在纸上通过画线段图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配合教材有关内容, 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学习比例知识后, 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多边形的面积后, 可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 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 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拓宽学生的视野

《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必须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 还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而计算机恰好具有这种优势, 它可以通过精彩图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 高速度、大容量的为学生提供各个领域的知识,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如:教学有关“闰年”的知识时, 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四年一闰”的道理, 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红色的太阳、兰色的月球、灰色的地球按自己的规律不停的运行着, 这时可配上轻松、柔美的音乐, 温柔、亲切的解说, 让学生置身于浩渺、奇妙的宇宙中。拟真的画面,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从画面中知道了地球自己旋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 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一月, 地球绕太阳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大约是365天6小时, 我们把一年定为365天, 叫做平年, 这样每年大约少算了6小时, 过了四年就少算了一天, 把这一天加在二月份, 这一年就有了366天, 叫做闰年。通过这种生动、拟真的演示, 不仅让学生知其然, 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四、应对课堂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思考空间, 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自由发展, 决不可对内容作死板限制。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 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观念, 把握有利时机, 运用有效策略充分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素材。如今, 教师除了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考虑多种教学预设应对外, 在教学中, 还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课堂即时产生的状况, 随时作出充满教育智慧的调整。

在案例《角的度量》中, 完全依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方案。在学生尝试测量一个锐角的大小之后, 在交流反馈后出现了下面一幕:

学生甲:我是这样量的, 先用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是60度的刻度线, 那么这个角就是60度。

学生乙:我和XXX的量法不一样, 我用量角器上的2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着80度的刻度线, 那么这个角就是80度。

学生丙:我认为第二种量法是不对的。因为书上说, 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时, 应该先用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他没用到零刻度线, 所以是不对的。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量法可行吗?你们有什么意见和补充?

学生丁:我认为第二种量法也是可行的, 只是这个角应该是60度, 我是这样算的, 80—20=60度。

师:谁听明白了, 你们赞成他的想法吗?

在师生的交流中, 学生惊喜地发现学生乙的测量方法也是可行的, 但比起学生甲来说较复杂些。在这样的比较过程中, 学生渐渐地明白了书本上的量法要简便一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顺应学生的思路走, 而不再是教师让腹稿牵着走。

五、评价课堂表现,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积极的、恰当的评价, 这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 甚至是无法估量的。有一次在课堂上, 有一个学生比较正确地回答了一个普通的问题, 他的成绩并不好, 这对他并不容易,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回答得非常准确。”这个学生很兴奋, 我甚至能看到他眼睛里闪出的亮光, 周围的同学也十分羡慕, 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后来, “非常准确”就成了这个班评价同学成功的一句口头禅。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乐于合作, 勤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上一篇:新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策略下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低碳农业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