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

2022-09-10

高原急性肺水肿是人们由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的一种常见病,是由高原急性缺氧导致肺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疾病。由于该病病情急、症状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对其正确的治疗与临床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了68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根据高原特殊的环境条件,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饮食等临床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68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21例;年龄17~66岁,平均为41.6岁。发病时间:24h以内的23例,24~48h的17例,48~72h的18例,72h以上的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1996年高原病命名与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心悸等,且伴有全身乏力、四肢冰凉现象,部分患者有发热、紫绀、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可出现病理征,呼吸浅快、嗜睡、烦躁、谵妄,甚至深度昏迷等。

1.2 急救处理

患者送到医院后,及时对其明确诊断,指导其卧床休息,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实施适当药物治疗,强心利尿,抗炎等对症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安置于安静、通气好的病房,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环境因素诱发加重病情,同时给予心率、呼吸氧疗等。并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精神等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尿量、痰液以及监护的呼吸、心率、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改变,随时记录变化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注意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是否改善,肺部湿啰音是否变化,有无头痛呕吐等现象,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所以极易产生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会加剧患者的病情。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认真做好住院宣教,并应多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高原疾病的恐惧感,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3 氧疗护理

氧疗是救治高原性肺水肿的首要措施,所以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其很好的配合。指导患者掌握氧疗的时的正确呼吸方式,有效咳嗽,并给予拍背,便于痰液排出。同时要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洁,温度好,禁止患者及其家属抽烟。氧疗应持续用至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再间断吸入,绝不可断然停氧,造成患者反跳病情甚至恶化。

2.4 饮食护理

高原上人体体内物质代谢的变化,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要发生一定的改变。能量消耗加大,体内维生素消耗增加。所以,应指导患者进食低盐、高糖、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饮食中应富含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低脂肪,适当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

2.5 出院指导教育

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一下各种高原疾病的常规知识,使其能够自我判定高原疾病并学会简单的救护知识。患者病愈初期,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注意保暖、合理休息和膳食营养,严禁饮酒,以免增加其自身耗氧量。另外,睡眠时要垫高枕头,最好采用半卧位姿势,平时可多口服一些维生素C、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的常规药物。

3 护理效果

通过对患者的对症治疗与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68例患者均完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7d,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出院后无复发现象。

4 讨论

急性肺水肿是心脏收缩力突然减弱或左室瓣膜急性反流,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左室舒张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导致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而形成。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救治地点在高原,缺氧、寒冷、空气干燥、紫外线强等自然条件依然存在,临床护理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对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积极对症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必须针对患者发病因素,同步实施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才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对68例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完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7d,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出院后无复发现象。结论通过对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关键词:高原急性肺水肿,急救,护理措施,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 王岩飞.急性高原肺水肿治疗进展[J].西藏医药杂志,2008,29(4):2~4.

[2] 高原医学杂志编委会.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J].高原医学杂志,1996,6(1):4~6.

[3] 尤黎明,关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4.

上一篇:论八大山人山水画中的情感世界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