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重庆市丰都县“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案中“核心目标”的传输与核定

2022-11-14

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下简称“语文发展性阅读”) 是重庆市丰都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自创课题, 于2009年试点研究, 2011年升格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子课题, 目前参研学校81所, 实验班级397个、实验学生13294人, 实验教师317人, 为重庆市规模最大, 参研人数最多、研究成果运用面最广的中小学语文专项科研课题。

课题提出了“一课达成一项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的响亮口号, 并通过学案的编写和教学将口号付诸行动, 变成学生每节课均有实质性发展的真正可能。有效的落核心目标的传输与核定, 是实现这个追寻的重要途径。

一、核心目标的传输

核心目标的传输分两个渠道:

1、核心目标陈述。

“核心目标陈述”是指对学案中的“阅读目标”中的“核心目标”的界定和阐释。

在每篇课文的“阅读目标”中, 一般有二到三个目标, 其中第三个就是“核心目标”。第一、二个目标每课基本相同, 旨在解决最基础的字词问题, 第三个目标即核心目标, 是五环节始终围绕的主线, 是每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核心目标陈述基本流程是: (1) 明确核心目标.让学生明确所学课文的核心目标 (学案中“阅读目标”的第二个或第三个目标) 。 (2) 解读核心目标.让学生明确的基本含义, 如八年级下 (鄂教版, 下同) 第二单元第十课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追寻行文线索, 明了文章立意的阅读方法”, 对这个核心目标, 应该作如下解读: (1) 通过理解和把握关键词“行文线索”, 从而明确“文章立意”; (2) 为什么找到了“行文线索”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章的立意, 这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每篇课文的核心目标大多都是不同的 (如遇相同的目标, 则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对目标的巩固和深化) , 因此对目标的解读内容不尽相同, 但不论对什么目标, 其解读的结果必须让学生知道两点: (1) 理解把握核心目标的关键词; (2) 核心目标到底需要学生做什么。

2、目标链接陈述。

目标链接陈述就是对引导学生自主的对学案中的“目标链接”部分作细致透辟的理解与把握。目标链接是学案方法体系的核心部分, 是学案的灵魂, 是实现“一课达成一项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的重要凭借, 因此, 对目标链接陈述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目标链接陈述要求是: (1) 明析目标链接的方法要点。作为方法体系, 掌握目标链接的方法要点是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链接中究竟教给了我们那几种方法。如八年级 (下) 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的目标链接介绍了抒情散文景物描写的四种方法, 教师应在学生自读表述的基础上, 让其真正明析方法要点, 准备在各环节中实践运用。 (2) 在合作交流中明析目标链接的方法要点。目标链接陈述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学生是第一主体, 自主合作学习前提下的目标链接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学生学习后的目标链接陈述是教师陈述的依据, 教师务必在自己完全吃透材料的前提下, 有效矫正学生陈述中的问题。 (3) 课前对目标链接的梳理与完善。作者对目标链接的编写总有着一定的局限, 有的并未能很好的呈现其方法体系、有的方法介绍未见详尽, 这就需要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梳理与完善。梳理, 是指教师对目标链接材料的熟悉、占有与陈述思路和点拨要点的准备。完善, 是指教师对目标链接材料中的不足与局限给于修正和补充。 (4) 对学生陈述的矫正。学生对目标链接的陈述应做到要点明确、方法介绍清楚, 能找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语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对学生陈述中问题的矫正,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构建所学知识点方法体系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核心目标的核定

“核心目标的核定”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核心目标达成情况的审核与评定。核心目标的核定也分两个渠道:

1、学生第二、五环节试题的实践。

学案中第二、五环节试题大多都是围绕核心目标设置的实践训练题, 教师应组织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这些练习, 这是教师进行“核心目标的核定”的重要依据。此刻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就是目标链接方法体系运用的过程, 要随时提醒学生高度关注前面学过的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并让学生通过“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的“小组合作的五步法”对目标链接方法体系的实践运用结果开展组内评价, 在组内进行第一次矫正, 再将其结果在班上展示。

小组间的碰撞是对目标链接方法体系的实践运用结果的第二次矫正, 此时矫正的武器仍然是目标链接中的方法体系, 必须要求学生在矫正的时候“言之有据” (目标链接中的方法体系) 、“言之有理” (目标链接中的方法体系的具体运用) , “言之有序” (陈述语言清晰的条例性) 、“言之有声” (洪亮而自信的语言表达) 。

2、教师的过程和终结矫正及评价。

教师的审核与评定具体表现为对学生有关核心目标达成情况的矫正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问题的矫正与评价贯穿始终, 从核心目标陈述开始, 到第五环节实践训练题的评价, 教师都存在于对核心目标达成情况的审核与评定之中。教师在学生陈述时务必细心聆听, 发现其中的问题, 并迅速对其问题进行判断与分析, 结合核心目标陈中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体系, 找到其中的问题, 并想出矫正的对策。

从流程上看, 教师对核心目标的核定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

核心目标陈述阶段;

目标链接陈述阶段;

第二、五环节试题练习结果展示阶段;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审核与评定是伴学生的展示而生的, 教师每时每刻无一不是“矫正评价的主体”, 只要有学生的“陈述主体”, 就有教师的“矫正主体”, 对核心目标的核定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任务。

教师在对核心目标的核定中, 必须注意做到三点: (1) 旗帜鲜明的态度。教师对核心目标的核定尽可能持以旗帜鲜明的态度, 错的就是错的, 对的就是对的, 绝对拒绝用“很好”、“真不错”、“很棒”等廉价的“鼓励”来糊弄学生, 这样才具有“核定”的功能与价值。 (2) 找出问题的症结。“评定’是”核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核”表现为教师的“听”, “评定””表现为教师的“说”, “评定”中包含的主要元素是“矫正’, “审核”中的“听”, 是为“评定”中的“说”服务的。因此, 教师对核心目标的核定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矫正过程。在这个矫正过程中, 找出学生问题的症结最为关键, 必须给出“为什么”的回答, 只有这样, 才可能对症下药, 显著疗效。 (3) 给出明确的答案。找到问题后, 教师必须清楚准确的说出“怎么办”, 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消费”教师的知识成果, 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只指出学生问题的症结而不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核心目标的核定也就无法实现, 让学生“一课达成一项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上一篇:刍议语文教学口语训练下一篇: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