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儿童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志愿团队实习困境调查研究

2022-09-11

一、在儿童救助管理站中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

该儿童救助管理站已有十二年的历史, 是成都市成立较早的救助管理站, 其中主要聘请了几位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 还链接了各大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志愿者,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就是其一。由于长期的与高校合作,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民大志愿团队主要规定了每周二的下午四小时为实习时间。一般的体系是有一位或几位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指导与培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实践, 参加活动的学生主要是由民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学生, 同时, 由大三的学生再为大二的社工专业学生做专业指导。一般来说, 形成了一个导师, 大于二的大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和九个以上的社工大二学生。

民大社工志愿团队在学习期间的每周二与服务对象展开活动, 由于管理站会定期将有监护人的儿童安全送回, 所以导致了儿童救助管理站的流动性, 这为志愿团队的实践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由于流动性较大, 民大志愿团队选用的最主要的工作模式是小组活动, 主要流程是1、与管理站工作人员接洽2、社工学生与其对应的儿童进行单独交流, 初步了解儿童状况3、由团队选出的活动领导者代领7-12个儿童进行小组活动4、做小组或团队总结。

二、志愿团队实习过程中的困境

经过对志愿团队的调查, 了解到志愿者在做实物实习的过程中, 主要会遇到三方面的阻碍:一、自身不足导致的障碍。二、救助管理站的性质导致实习困难。三、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方面的阻碍。首先从志愿者自身分析:1.专业实践与专业理论分离,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专业能力应用熟练度不够而很少使用专业知识。2.志愿者没有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 因此, 服务对象参与积极性不高。3.正式的需求评估不足, 主要由于救助管理员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有限, 我们服务对象在救助管理站内的言论又不太自由, 所以志愿者很难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准确评估。4.志愿团队内部存在分歧和观点的不一致, 也会导致不能有效展开活动。5.在策划的设计上, 有些不能吸引服务对象眼球, 吸引力不够。从救助管理站的结构分析:1.由于救助管理站会定期送儿童回家, 因此救助管理站的儿童流动性大, 小组活动的针对性不强, 活动效果不明显。2.由于服务对象对活动的不了解, 服务对象不同愿意参加活动, 但又迫于管理员要求, 只能被动参加,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不愿意配合。3.服务对象的年龄阶层和智力水平不一致, 针对特别的儿童, 并不适合参与小组活动, 服务对象的差异增加了设计策划的难度。从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分:1.社会工作志愿团队与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意见不一致, 导致工作人员不太支持活动进行。2.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不太恰当, 会导致活动的混乱。

三、相关建议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 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对救助管理站的重视, 设立内部监管机制, 可对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做相关要求。

从机构本身来说:1.引进更多的专业工作人员, 建立救助管内独有的一份管理体系和价值理念。2.改变内部管理方式, 提高对人权的认识。3.提高对儿童在管内的综合素质教育, 增加救助管理站内的活动, 从根本上对儿童产生影响, 提高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视度。

从社会工作志愿团队的角度来说:1.提升专业素养, 进行小组学习讨论, 寻求督导帮助, 提升活动质量。2.在活动开展前, 事先与管理站工作人员联系, 了解服务对象具体情况, 进行需求评估, 并设计出更合理的活动策划, 提供服务对象参与度。3.活动前开会讨论策划的合理性与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后进行后期总结, 讨论有待改善的地方。4.使用弹性的工作方法, 不要一味选用小组工作。

四、理论依据

(一) 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化理论

“米德认为,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有一群人对个人的评估最具影响力。这群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好友、教师、朋友等等。儿童在学习扮演这群人的行为中, 会逐渐把父母和老师的标准、态度、信仰融入进自己的人格, 而这一过程既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内化”。而社会工作者在儿童救助管理站中担任的角色有领导者、教师和朋友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 逐步影响儿童的心理, 使之往积极的方向转变。

(二) 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儿童的社会行为, 诸如对他人的信任, 对他人的攻击, 性别化行为等并不是由本能发展而来的, 而是通过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

(三)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认知水平是平行的, 即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随着自身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样, 认知的发展就表现为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摘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 流浪儿童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人群, 我国采取救助管理站的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以避免造成社会的混乱。以成都儿童救助管理站为例, 其主要工作是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儿童 (一般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该管理站引入了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学生做定期服务, 本文主要通过对成都儿童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志愿团队的调查, 初步了解社会工作者在儿童救助管理站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儿童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实物困境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 罗观翠.儿童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 许政援, 沈家鲜等.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三层液电解法生产精铝的节能环保技术下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观的理性突围——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发展观的构建与实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