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

2023-05-15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大禹治水 2 商汤灭夏 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

4 诸侯争霸 5 三家分晋 6 百家争鸣

7 七国称雄 8 商鞅变法 9 秦始皇统一中国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11 焚书坑儒 12 修筑万里长城

13 陈胜、吴广起义 14 楚汉之争 15 汉初和亲

16 文景之治 17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18 汉武帝抗击匈奴

1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 “丝绸之路”的开辟 21 盐铁之议

22 王莽改制 23 赤眉绿林起义 24 白虎观会议

25 东汉外戚宦官专政 26 东汉党锢之祸 27 黄巾起义

28 三国鼎立 29 三分归晋 30 八王之乱

31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 32 北魏统一北方 33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34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35 周武帝灭佛 36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

37 隋文帝统一南北 38 隋文帝改革 39 大运河的开凿

40 隋末农民起义 41 贞观之治 42 开元之治

43 安史之乱 44 藩镇割据 45 永贞革新

46 会昌灭佛 47 黄巢起义 48 五代十国的分裂

49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50 陈桥兵变与北宋统一 51 杯酒释兵权

52 杨家将抗辽 53 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 54 王小波、李顺起义

55 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 56 王安石变法 57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

58 方腊起义 59 靖康之变 60 岳飞抗金

61 钟相、杨么起义 62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63 红巾军起义

64 张居正改革 65 郑和下西洋 66 戚继光抗倭

67 郑成功收复台湾 68 明末农民起义 69 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

70 平定三藩之乱 71 康熙帝抗击沙俄 72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73 平定准噶尔叛乱 74 清代各族人民起义 75 禁烟运动与虎门销烟

76 三元里抗英斗争 77 《南京条约》的签订 78 火烧圆明园

79 太平天国运动 80 捻军起义 81 辛酉政变

82 洋务运动 83 边疆危机 84 《马关条约》的签订

85 戊戌变法 86 义和团运动 87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88 《辛丑条约》的签订 89 清末新政 90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91 保路运动 92 辛亥革命 93 中华民国成立

94 清帝逊位 95 二次革命 96 袁世凯复辟帝制

97 护国运动 98 护法运动 99 新文化运动

100 五四运动

第二篇:2010中国高校大事件盘点

(2010-12-30 12:12:33) 转载 标签: 分类: 我们爱校园

唐骏 a6 宋体 a4 中国高校 杂谈

事件一 高校联考--一考不再定终身?

评点:“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先后成立,加上其它各种形式招生考试联盟,中国高校招生进入战国时代。在高考指挥棒依然先行的情况下,高校招生改革缓慢中前行。这是中国高校的渐进式革命,也是面对国外高校抢夺生源中国大学的自救。

事件二 孙建坤的复旦梦--破格录取与教育“公平”的博弈

评点:无论是抄袭天才还是国学天才,孙建坤的是是非非都不必再说起。重点在于,陕西招办与复旦大学的这一场较量背后,牵扯出的是大学录取究竟谁说了算,中国高校是否该拥有自主权?是选择被体制阉割,还是选择在困局中绝地奋起,这是所有中国高校的大课题。

事件三世博会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志愿精神长存

点评:无论是小白菜还是绿羊羊,背后流露的都是一种可爱和一种可敬。没有哪一代人能像当代中国的年轻人那样热衷志愿事务,热衷公益事业,这是新一代的公民精神觉醒,这也是中国的希望。年轻的大学生成了各种国家盛事里最亮丽的风景。

事件四唐骏门--造假与信仰

点评:“唐骏门”最大的破坏在于对信仰的重创,不信教的中国人终于开始连人都不信了。男主角作为曾经多少大学生的精神偶像,最终从神坛上匆匆走下。对于教育界的影响就是,紧随其后无数个唐骏又接二连三被揪出,教授学者学术造假层出不穷。于是名人公信力荡然无存,于是方舟子火了又火。中国大学生现在的心态不外乎:“名流算个鸟,肮脏龌龊比谁都躲。”然后,信春哥,成了一种戏谑的王道。

事件五李戡北大求学--一个另类台湾人的另类选择

点评:顶着被骂“台湾之耻”的风险,十七岁出书控诉台湾历史教育,这是需要勇气的;高分通过联考,却依然放弃台大选择北大,这同样需要勇气。不是北大不好,不是先前没人这么做。重点只是,他爸是李敖。虎父无犬子,17岁的李戡受到过多的关注,于是自然成了一种现象,至于未来和意义谁都不知道。

事件六赵小婷--奉献与热血

点评:在崇尚物质与名利的当今社会里,赵小婷们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什么是青春热血。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那只不过是一场意外,严格地讲这个女生也只是去社会实践。然而此事件的背后,所应该唤起的是我们对那些奋斗在祖国最需要地方,支教支边支农的年轻大学生们的尊敬。年轻人不爱做善事,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没希望的国家。

事件七国考热--中华儿女多奇志,不做白领做红领

点评:十年前,人人都做着白领梦,十年前,国企员工纷纷担心下岗。十年后,人人都做着红领梦,十年后公务员的大门前挤满了焦急的人群。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着做官,想着生活稳定,那这个国家迟早会衰败会老去。然而在责怪年轻人的同时,社会更应该反思的是:谁把热爱自由的年轻人们逼进了官衙门?不做公务员,你要我们做什么,是吃泡面的所谓白领还是12小时呆在写字楼里的专业人士?

事件八 南方科技大学--未来中国式大学?

点评:朱清时校长志存高远,是否能破解钱学森之问,是否能为中国大学指引未来方向,一切都还是未知。南科大是否重蹈少年班之覆辙,是否难以摆脱行政化魔咒,一切也是未知。然而,无疑只有深圳才有这样的魄力。年轻的城市,从经济改革到教育改革,甚至未来的政治改革,都必将走在最前面。不否认的是,所有人都对这座新大学寄予了很多希望。

事件八 根叔--谁是最可爱的大学校长?

点评:2010年最给力的演讲有两篇,是根叔的毕业致辞,还有老罗的海淀剧院年终演讲。根叔的出现让中国大学里最陌生的一群人--大学校长走入同学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展现其亲民耍宝的一面,然而就像很多大学生认为的那样,校长依然只是一个不太管我们的官儿。行政化的大学里,校长们的亲切抚摸,让人觉得别扭的同时,还觉得这只不过是权力的偶尔发浪。

事件九 交大求婚门--我们是寂寞有爱的大学生

点评:有人会说这算哪门子大事?是的,一次不算大,然而一次又一次就能说明问题了。各种求婚门,更像是这个时代寂寞却浪漫的影子。我们是大学生,我们也是青春热血的年轻人。这样的年纪,少不了理想,也少不了爱情。说我们是冲动也好,说我们不务正业也罢。这一季的风景,总是纯洁而美好的。所以我们是寂寞有爱的大学生,此刻盯着屏幕敲着键盘的呢不会有意见吧?

第三篇:初中历史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中国史)

中国史

1839 虎门销烟1840 鸦片爆发1840 照相馆1842 《南京条约》1853 太平天国运动1858 《天津条约》1860 洋务运动1872 《申报》1878 收复新疆1894 甲午中日战争1894 兴中会1895 《马关条约》1895 公车上书1896 电影,西洋影戏1897 商务印书馆1898 戊戌变法1898 京师大学堂1900 八国联军侵华1901 《辛丑条约》1904 《奏定学堂章程》1905 中国同盟会1905 废科举1909 京张铁路1911 武昌起义1911 中华民国1912 剪辫子,改称1915 《新青年》1919 五四运动1921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4 国名党一大1924 黄埔军校1926 北伐战争

1927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1927 南昌起义

1927 井冈山,秋收起义1928 井冈山会师1935 遵义会议1935 吴起镇会师1936 会宁会师1936

西安事变

1937 七七事变1937 南京大屠杀1938 血战台儿庄1940 百团大战1940 侯氏制碱法1945 中共七大1945 台湾光复1945 重庆谈判1946 内战爆发1947 转战陕北1947 孟良崮之战1947 挺进大别山1948 辽沈战役1948 淮海战役1948 平津战役1949 解放南京1949 渡江战役1949 新中国成立1950 大规模作战结束

1950 抗美援朝1950 海军建立1950 土地改革1951 西藏和平解放1952 土地改革完成1952 发展体育运动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 一五计划1953 三大改造1954 第一部宪法195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5 万隆会议1956 公私合营1956 中共八大1958 大跃进公社1964 原子弹1966 文化大革命1966 中近程地地导弹

1966 第二炮兵1967 氢弹1970 东方红一号1971 乒乓外交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 中美联合公报 1972 中日建交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1977 恢复高考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1980 经济特区建立 1980 就业制度的变迁 1981 一箭多星

1982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香港回归 1985 九年义务教育 1986 863计划 1991 九一八事变 1992 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 市场经济体制 1993 现代企业制度 1995 科教兴国 1995 养老保险 1997 邓小平理论 1999 澳门回归 2001 APEC会议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篇:1949-2012中国房地产大事件

●1949年新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在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下,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

●1979年

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提出了“土地使用费”的概念。

●1980年

1月,《红旗》杂志发表苏星《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自此,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开展了关于住宅属性、房租等问题的研讨。

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外资企业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深圳特区首先于1982年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3年

2月,《经济日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谈话:国家鼓励私人购房、修房,今年要试办购买住房储蓄、修房储蓄等项业务

●1984年

国务院批准试点城市实行“公有住房补贴出售”。

●1985年

1月,全国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6月,《*******土地管理法》颁布。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但由于当时正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土地管理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1986年

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7年

8月1日,以提高房租发放抵租券、空转起步为特征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山东烟台试行。

8月1日,《*******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

8月2日,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商品房屋建设计划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自1987年起,各地区的商品房屋建设纳入国家计划。

12月1日,深圳率先敲下了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槌,突破了土地使用权不允许转让的法律规定。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1988年

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加以推行,在3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内在全国基本推开。

4月12日,《*******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根本大法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

同年,中国第一个土地拍卖、按揭贷款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竣工,当时售价1600元平方米。

●1991年

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由此,房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房改的主要内容是出售公房,房改工作从少数试点城市扩展到全国。

●1993年

第三次全国房改工作会议召开。

●1994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此后,房改加入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开展国家安居工程等内容。建立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起点、“新的住房制度的雏形”。

●1995年

海南地产泡沫破灭。

●1998年

国务院颁布23号文,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

●1999年

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

●2000年

2月,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住房实物分配在全国已经停止! ●2002年

开始实行土地招投标制度。

●2003年

●2004年

7月,根据国土资源部、监察部2004年第71号文件规定: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六类土地全部实行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此为“8·31大限”。住宅土地用地价格由此一路猛涨。

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

●2005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旧国八条”)。

4月国务院出台的《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新“国八条”)。

5月,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此即25号文。国家层面控制房价行动就此启幕。

●2006年

5月,九部门制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再被国务院转发,是为37号文。文件明确要求各城市在2006年9月底前公布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目标,“9070”政策(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比率必须达到开发面积的70%)被提了出来,税收和信贷等政策进一步紧缩。 ●2007年

8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4号文),该文件被认为是对“房改”的总结,是住房新模式的转折点。

9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第359号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

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9号令,规定未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不得分割发放土地证。

10月1日起,《物权法》正式施行,动拆迁须进一步合法化。但农民的房产、地权问题悬而未决,只能留待法律实施过程中去逐步完善、解决。

●2008年

《土地登记办法》出台

1月3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了《土地登记办法》,这一办法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土地登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一次重大进步。《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土地法律法规的接连实施,迫切要求对我国土地权利的主体进行界定,以有效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百日内央行5次降息

2008年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率0.27%;10月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率0.27个百分点;10月29日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1月27日下调

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再贷款等利率;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2009年

12月30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09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及2010年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对2009年房地产政策的回顾以及近期连续出台的多项政策,预计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不会改变,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加土地供给、严厉打击囤地等细节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

2009年中国房地产重点政策回顾

货币政策:3月,央行一季度例会提出要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6月,银监会规定严格遵守第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二套房贷政策逐渐由“放松”转为“严格执行”。12月23日,央行四季度例会重申2010年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可能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财税政策:二手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从2年恢复到5年,对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区别对待,表明中央对明年房地产市场采取 “有保有压”的政策。契税、二手房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减免等税收政策将可能陆续取消。

土地政策: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分期缴纳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首次缴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这一政策标志着宽松的土地政策已经终止,要求地方政府停止放宽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有利于土地市场的降温。

保障性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12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会议并讨论相关工作,足见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

●2010年

1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十一条”

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2010年4月 新国十条:首套房90㎡以上首付不得低于三成,二套房首付不低于五成

政策回放: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其中第三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2010年10月 央行三年首度加息,挤压楼市泡沫

政策回放:2010年10月19日晚,央行突然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2010年11月 房贷7折利率全面取消

政策回放:去年10月底,多家银行纷纷表示收到通知,将于11月1日起,全面取消房贷7折利率,银行给予房贷客户的利率优惠下限调整为同档期基准利率的85%。

2010年12月 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面上调0.25个百分点

政策回放:中国人民银行25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当天也下发《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宣布从2010年12月26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面上调0.2

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50%调整为3.75%,五年期以上从4.05%调整为4.30%。 ●2011年

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八条” ,扩大限购范围、加大限购力度,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若不含拉萨共计35个城市,简称“35个大中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一定时期实行限购措施

2011 年 4 月 13 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房地产价格走势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另外,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确保调控真正见到成效。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2012年

2012年2月22日,国土部会议指出试点清理小产权房

国土资源部明确,要先清理在建和未售、侵占耕地的小产权房,杜绝小产权房继续发展,再分情况治理已售的小产权房。今年全国将开始选择试点城市,妥善处理好现存小产权房的问题。我国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农村的宅基地建房,也不可以购买小产权房。

2012年2月24日,正式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编者注:2011年2月24日起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0%,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00% 2012年3月5日,多家银行对首套房房贷利率打折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个人购房贷款优惠利率幅度扩大至8.5折。其中涉及上海中行、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北京中行、农行、工行等也曾发文明确首套房贷利率实行8.5折优惠。类似情况在广州等地也得到证实。 2012年3月6日,财政部表示继续适当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

对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作为“房地产领域长效机制建设”任务的一部分,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研究推进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工作。住建部已经对重庆、上海两地进行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效果展开评估,相关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2012年3月16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的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

国务院总理***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 2012年5月18日,2012央行再降存款准备金率0.5% 对楼市利好不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2年6月6日,住建部:及时制止或纠正地方放松楼市调控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各地执行调控政策的情况,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6月19日,住建部称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努力促进三个“合理回归”

6月19日,住建部网站挂出消息称,住建部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抓好楼市调控,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在介绍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说,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防止房价反弹;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不实信息炒作误导。

第五篇:中国从1840年至今的主要历史事件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

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 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11月12日 刘少奇逝世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0年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12日 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底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

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一年后,中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以及健全和完善市场法制等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或阶段性成果。股权分置问题是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缺陷。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其创造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残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对于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和深化意义重大。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

准许私营企业家加入共产党

2002年,中共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议,使得私营企业家在中国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主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之一,“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江泽民的这一讲话精神已经写进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共党章。

农村税费改革

200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方案试点的通知》,决定率领在安徽全省进行试点,标志农村税费改革正式启动,并成为整个税费改革的突出口。到2000年,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省为单位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意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试点在全国全面推进。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来的又一重大改革。这次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堵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其重大意义可以与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相提并论。

全民抗击非典

2002年11月在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病人,2002年年底,广东地区出现非典症状,2003年1月-2月广东地区开始出现不明病毒的传言,并抢购白醋和板蓝根。2003年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非典防治工作会议,4月17日,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非典防治工作的汇报。会议强调,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要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强大的组织动员与控制下,中国的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5月9日,国务院发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新闻公报指出,中国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2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继续和深化。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的方向是按现代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跨越,对整个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也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3年10月11日-14日,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10年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初步完成,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强大动力。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与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遥相呼应,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私有财产保护入宪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

2004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9月16日~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全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改革方向大讨论

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反思改革年”。官、产、学、民各界参与的改革大争论,是继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90年代初“姓资姓社大讨论”之后的第三次。这场争论缘起国企产权改革中出现的“郎顾之争”。这场关于“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何去何从的大讨论,最后竟演变成“还要不要改革”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于海外学者与民营企业家的争论,最终成了改革开放史上第三次大讨论,并从民间闯进了中南海。它结束了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思潮,,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使改革兼顾到各方利益,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两岸关系新局面

国民党主席连战于4月26日来大陆进行“和平之旅”,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个城市,于5月3日返台。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连战,举行举世瞩目的“胡连会”,就两岸和平发展进行了“建设性对话”。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第一次会面,将对台海和平稳定与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连战访问大陆,不仅将建立国共两党高层对话机制,建立“党对党”的交流对话新渠道,更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农业税条例废止:告别千年纳“皇粮”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2007年3月1日,中国第一家设置在农村地区并全面服务于“三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性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成立,是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一个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也标志着农村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它对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对于深 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厦门XP项目事件:官民共同治理环境

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宣告了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已经失效了,即从传统的统治型,转向现代化的公共治理;标志着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即市民时代正在到来。

《物权法》出台,产权保护的新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分5编19章247条,内容非常丰富。《物权法》全面肯定和建立了我国的物权制度和物权体系,规定权利人依法享有物权。特别是《物权法》规定对所有权平等保护,不仅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而且特别强调了保护私人所有权,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物权法》是近30年改革开放胜利成果的记录,是将改革开放取得的胜利成果转化为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其继往开来。《物权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完成了最为重要的部分。

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利于重庆市、成都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温饱问题。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最低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反腐渐入制度化

2007年2月13日两会前夕,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7年将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国家级的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借鉴国际上一些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做法,组建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这是认真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规定的义2007年9月,务。备受关注的中国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已经成立。刚履新的监察部部长马馼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首任局长,屈万祥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之后,各地亦将适时成立相应的地方预防腐败局。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中国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制度创新,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预防和惩处腐败的先进经验。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和领域,是中国反腐败格局的大调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实际推出的总方针,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大部制

2008年3月1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次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本次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体现了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改革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又保持了国务院机构相对稳定和改革的连续性,并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汶川大地震凝聚中国心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人遇难,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举国震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下半旗志哀。与此同时,奥运圣火传递也暂停三天。新闻媒体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了全方位的直播报道。此次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对生命的关怀举世瞩目。此次地震救灾,在推动中国国际形象改善,以及凝聚人心,促使自身现代民族国家的成熟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对话网友

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胡锦涛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他非常重视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中共最高领导人首次通过互联网这个现代技术手段,直接与普通公民沟通和对话,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表明以网络为媒介和载体、以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互动为主要方式、以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政治生活,正在当代中国的喧嚣与躁动中迎面走来,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上一篇: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下一篇:中国法制史试题库试卷